导读:本文包含了热含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含量,华西,全球,夏季,欧亚大陆,秋雨,反气旋。
热含量论文文献综述
宋伟,王玉,崔凤娟,谢强[1](2019)在《南海上层热含量的年代际变化及影响因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海上层海洋热力结构年代际变化的研究,是海气相互作用与变化研究的热点之一,对南海区域及更大范围的气候异常的研究和南海海洋环流年际变化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多套海温、流场和海气界面通量资料,基于热平衡方程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南海上层热含量的年代际变化,研究了南海上层热含量影响因子的变化特征,比较了混合层及混合层以下热含量变化的异同,进而探讨了影响因子在混合层及混合层以下的不同作用;利用区域积分海温方程后得到的热量收支方程,诊断南海内区不同海域的热收支方程中的各项,发现了不同海域在影响热收支的物理过程方面存在差异。结果表明:南海混合层的热含量的变化主要受海气界面热通量的影响,夹卷效应在热含量的变化中也有接近1/3的贡献。在整个上层400m的热含量变化中,平流效应占据了主导地位。(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湖沼》期刊2019年04期)
任倩,祁莉,王政,何金海[2](2019)在《东亚夏季风的强度与前期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异常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日本气象厅提供的历史海温资料、Hadley海温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1951~2010年)等探讨了东亚夏季风的强度与前期暖池热含量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可以作为东亚夏季风强度的前期预测因子,两者正相关关系显着。本文选取相关系数更大、持续性更好的前期冬季暖池关键区(-5.5°~5.5°N;157.5°~170.5°E)热含量来进行预报。将暖池热含量指数和东亚夏季风指数均回归到夏季大气环流场上,发现在暖水年次年夏季西太副高偏弱、位置偏北,菲律宾以东以北洋面为气旋性环流,对流上升运动增强,赤道西太平洋地区为显着的西风距平,日本岛以东洋面为反气旋环流,对流下沉运动增强,日本岛以南、黄海至我国中东部地区为显着的东风距平,且前期2月西风带位置偏北,引起夏季海陆热力差异较大,最终导致东亚夏季风强度异常偏高;冷水年则相反。综上所述,当前期冬季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异常偏高(低)时,会造成次年东亚夏季风强度偏强(弱)。(本文来源于《高原山地气象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陈佳邑[3](2019)在《2018年全球海洋热含量创新高》一文中研究指出世界气象组织近日正式发布《2018年全球气候状况声明》。该声明指出,2015年~2018年是自有气温记录以来最热的4年,其中2018年是史上第4热的年份。2018年全球变暖仍在加速,导致上层海洋热含量创新高,达到历史峰值;海平面高度持续上升,全球平均海平(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报》期刊2019-04-12)
李宁,王晓春[4](2019)在《赤道太平洋海域上层海洋热含量及其变化机制的诊断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1992—2015年国际共享的ECCO v4 (Estimating the Circulation and Climate of the Ocean Version 4)同化产品,利用热含量控制方程定量地诊断赤道太平洋(118°E—75°W, 5°S—5°N, 0~300m)和Ni?o 3.4区(170°W—120°W, 5°S—5°N,0~80m)这两块区域热含量变化机制。对于去掉季节平均后的年际变化,在赤道太平洋地区,时间趋势项主要由经向输送和海表热通量项共同驱动。通过5°N断面的输送决定了时间趋势项的幅值和正负符号。在Ni?o3.4区,时间趋势项主要由海表热通量项和热量输送项共同驱动,其中垂向输送对总输送贡献最大。赤道太平洋地区经向热量输送异常领先于Ni?o3.4区垂向热量输送异常,这解释了在年际尺度上赤道太平洋热含量异常领先Ni?o3.4指数变化的原因。尽管EP(Eastern Pattern)型El Ni?o和CP(Central Pattern)型El Ni?o有许多不同之处,合成分析表明,两类El Ni?o的共同点为:在赤道太平洋地区,两类El Ni?o事件的热量输送异常在发展期和衰退期由经向输送主导;在Ni?o 3.4区, EP型El Ni?o和CP型El Ni?o的热量输送在发展期和衰退期由垂向输送主导。(本文来源于《热带海洋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任倩,祁莉,詹丰兴,何金海[5](2018)在《江南雨季降水与前期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异常的关系及其可能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日本气象厅提供的历史海温资料、Hadley环流中心逐月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简称SST)资料、美国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江南地区逐旬降水资料,研究江南地区4—6月(江南雨季,亦泛称为华南前汛期)降水与前期暖池热含量异常的关系,并对可能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前期暖池热含量与江南雨季降水有密切的负相关关系,前期7—8月暖池关键区(130. 5°~150. 5°E,3. 5°~11. 5°N)热含量高(低)可以作为预报江南雨季旱(涝)的一个很好的指标。前期暖池热含量异常对4—6月环流和降水有重要影响。冷水年,菲律宾异常反气旋导致副高西伸加强,显着加强了其西侧暖湿气流向江南地区输送,高层辐散抽吸作用导致江南地区对流上升运动增强,暖水年相反,表明冷(暖)水年江南雨季降水偏多(少)。就影响机制而言,在前期夏季,关键区南侧存在异常强西风,导致在秋末形成了菲律宾异常反气旋,以及关键区附近(东侧)有冷(暖)海表温度异常发展,在当年春季和夏初该反气旋移到菲律宾以北。直到4月,次表层冷水团上传导致冷SST异常维持并加强了该异常反气旋,其西侧西南暖湿气流将水汽从南海和菲律宾海地区源源不断地向江南地区输送。同时,西印度洋暖海温和赤道印度洋东风异常也逐渐发展增强,在热带印度洋形成东西向异常垂直环流,其下沉支始终在西太平洋维持,导致了菲律宾异常反气旋的维持,并进一步引起江南地区的水汽辐合和上升运动。同时,副热带西风急流轴南压引起的高空强辐散,也有利于上升运动和对流活动在江南地区发展。正是上述过程和机制,导致了前期热含量异常偏低(高)时,我国江南雨季降水偏多(少)。(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郑然,刘嘉慧敏,马振峰[6](2018)在《夏季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对华西秋雨的影响及可能的物理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71—2012年气象台站逐日资料,综合考虑降水量、降水日数及日照时数计算华西秋雨强度,结合不同深度海温资料,研究了华西秋雨强度与夏季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年际变化的联系,并讨论了其可能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前期夏季西太平洋暖池关键区(5°S—5°N,130°—160°E)热含量变化与华西秋雨强度有显着正相关关系,当前期关键区热含量偏高(低)时,华西秋雨强度较强(弱)。分析发现,当前期关键区热含量偏高时,其相对大气是一个异常热源,由于大气对其的响应,在热含量关键区西北侧中国南海—中南半岛附近生成了异常气旋式环流,其偏东偏南气流有利于向华西地区输送中低纬度洋面上大量暖湿水汽,并与北方的干冷空气在此交汇,同时,高层西风急流异常西伸,华西地区恰好位于急流入口区右侧的辐散区,这种高、低层有利的耦合形势使得秋雨偏强,反之亦然。(本文来源于《气象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郑然,刘嘉慧敏,马振峰[7](2017)在《夏季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对华西秋雨的影响及可能的物理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1971-2012年台站逐日资料,综合考虑降水量、降水日数及日照时数计算华西秋雨强度,结合不同深度海温资料,研究了华西秋雨强度与夏季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年际变化的联系,并讨论了其可能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前期夏季西太平洋暖池关键区(5°S—5°N,130°E—160°E)热含量变化与华西秋雨强度有显着正相关关系,当前期关键区热含量偏高(低)时,华西秋雨强度较强(弱)。分析发现,当前期关键区热含量偏高时,其相对大气是一个异常热源,非绝热加热作用激发Rossby波,南海-中南半岛附近低空出现气旋式异常环流,其偏东偏南气流利于向华西输送水汽增多,同时,高层西风急流异常西伸,华西地区位于急流入口区右侧的辐散区,高低层有利的耦合形势使得秋雨偏强,反之亦然。(本文来源于《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6 东亚气候多时间尺度变异机理及气候预测论文集》期刊2017-09-27)
赵昶昱[8](2017)在《欧亚陆地表层热含量的异常变化特征及其与东亚夏季风降水的可能联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欧亚大陆地表特征复杂,不同区域的下垫面特征差异明显,使用单一的陆面因子很难客观地表征陆面热力状况。本文利用通用陆面模式CLM4.0(Community Land Model version 4.0)离线模拟的土壤温度、土壤湿度(液态水和冰)资料和IGBP(International Geosphere-Biosphere Programme)提供的土壤质地数据集,推导并计算出土壤焓来表征地表热含量;其次,分析了欧亚土壤焓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壤温度、土壤湿度之间的异同,比较了土壤焓对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的敏感性;再次,从长期趋势、异常持续性和降水预测等角度证明了土壤焓在陆气相互作用研究中的重要性;最后,揭示了欧亚大陆春季土壤焓与我国夏季降水的联系及其物理过程。主要结论如下:(1)土壤焓综合考虑了土壤温度、土壤液态水、土壤固态水和土壤干物质(包括土壤有机质、沙土、粘土)的变化,从能量的角度描述欧亚陆面热力状况,基本特征如下:欧亚大陆土壤焓具有随纬度减小的特征,冬季,由于土壤温度低于0°C和土壤固态水的存在,中高纬度地区土壤焓普遍小于0;土壤焓的长期趋势以增加为主,在距地表大约60 cm处增加最明显;欧洲东部地区土壤焓的年际变化较为突出,夏季是年际变化最弱的季节;欧亚大陆土壤焓沿45胖°N有南北反相的年际变化特征;土壤焓在冬半年的持续性好于夏半年,深层土壤的持续时间平均能达到9个月,并且土壤干物质焓和液态水焓异常持续性的季节差异具有随纬度变化的特征。(2)土壤焓与土壤湿度、土壤温度的密切程度存在显着差异,在气候态的空间分布上与土壤温度较为相似,在年际变化强度的空间分布上与土壤湿度颇为一致,在线性趋势方面又都与两者存在明显的差异,而异常持续性主要介于两者之间。此外,当土壤温度小于0°C或土壤中有固态水存在时,土壤湿度对土壤焓是负贡献,相反地,土壤湿度越大土壤焓越大;土壤温度对土壤焓的贡献全年为正。土壤焓对中高纬度土壤固态水的变化十分敏感,对土壤温度的敏感区集中在非洲北部、阿拉伯半岛等中低纬地区。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温度的变化对土壤焓越来越重要。(3)冬季,欧洲东部地区土壤焓的显着增加反映出能量以潜热形式在土壤中不断累积的现象,而土壤湿度和土壤温度未能描述出该陆面热力异常状态,并且通过土壤焓的增长能够描述出蒙古高原东部地区土壤固态水减少、印度河平原地区土壤增暖、非洲中部地区土壤湿度和土壤温度共同增加的不同现象。其次,较土壤湿度和土壤温度而言,中国东部地区冬春季节土壤焓表现出连续的、较长的记忆力。此外,在黄淮地区和华南地区,土壤焓与降水相关的持续性较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都有所改善,具有突显下垫面热力异常强迫区域气候的能力,有助于提高我国夏季降水的预测水平。(4)乌拉尔山东、西两侧的中亚地区、东欧平原分别是春季欧亚大陆土壤焓影响我国东部夏季降水的陆面热力关键区。5月,土壤焓在两个关键区间“跷跷板”式的异常,通过改变地面向上长波辐射和潜热,影响地表、对流层中低层的气温,进而引起两个关键区上空位势高度异常的协同变化;6月,东北地区受异常高压控制,南侧形成的异常东风有利于西风急流的减弱北抬,使得副高位置偏北;7月,东北地区的异常高压维持并得到发展,而副热带异常低压随之北移至华南地区上空,相应地,受异常反气旋控制的江淮以北地区少雨,而受异常气旋控制的华南地区多雨,反之亦然。(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7-05-01)
董玉杰,冯俊乔,胡敦欣[9](2016)在《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与南海夏季风强度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进一步明确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对南海夏季风强度的影响,利用1948~2012年日本气象厅(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JMA)逐月的海温资料、Hadley中心的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比较了南海夏季风强度与热带太平洋上层海洋热含量和SST的关系;探讨了海洋热含量影响南海夏季风强度的机制。结果表明:(1)相比于西太暖池SST,西太暖池上层海洋热含量是南海夏季风强度更好的预测因子;(2)前期冬春季的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与南海夏季风强度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尤其在3月,二者相关系数最大;当暖池热含量偏高(低)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弱(强),赤道印度洋出现异常反气旋(气旋),印度洋上空的Walker环流分支偏强(弱),南海越赤道气流增强(减弱),最终使得南海夏季风强度偏强(弱)。(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期刊2016年03期)
植江玲[10](2015)在《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年代际变化及其与东北夏季降水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日本气象厅历史海温资料与中国160站月降水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近60a东北地区降水以及暖池热含量的变化特征和突变特征,并研究前期10~11月西太平洋暖池关键区(125.5-135.5°E,15.5-20.5°N)0~200m热含量异常与中国东北夏季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近60a东北夏季降水与前期10~11月暖池关键区0~200m热含量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与突变特征,关键区热含量在90年代中期以后的增暖是一次突变。暖池热含量与东北夏季降水存在密切负相关,暖池发生增暖突变后负相关变好。冷水期与暖水期次年夏季东亚夏季环流呈显着相反特征,冷水期次年夏季东北地区受到有利于降水的环流系统影响,降水偏多;反之降水偏少。(本文来源于《气象研究与应用》期刊2015年04期)
热含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利用日本气象厅提供的历史海温资料、Hadley海温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1951~2010年)等探讨了东亚夏季风的强度与前期暖池热含量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可以作为东亚夏季风强度的前期预测因子,两者正相关关系显着。本文选取相关系数更大、持续性更好的前期冬季暖池关键区(-5.5°~5.5°N;157.5°~170.5°E)热含量来进行预报。将暖池热含量指数和东亚夏季风指数均回归到夏季大气环流场上,发现在暖水年次年夏季西太副高偏弱、位置偏北,菲律宾以东以北洋面为气旋性环流,对流上升运动增强,赤道西太平洋地区为显着的西风距平,日本岛以东洋面为反气旋环流,对流下沉运动增强,日本岛以南、黄海至我国中东部地区为显着的东风距平,且前期2月西风带位置偏北,引起夏季海陆热力差异较大,最终导致东亚夏季风强度异常偏高;冷水年则相反。综上所述,当前期冬季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异常偏高(低)时,会造成次年东亚夏季风强度偏强(弱)。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热含量论文参考文献
[1].宋伟,王玉,崔凤娟,谢强.南海上层热含量的年代际变化及影响因子分析[J].海洋与湖沼.2019
[2].任倩,祁莉,王政,何金海.东亚夏季风的强度与前期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异常的关系[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19
[3].陈佳邑.2018年全球海洋热含量创新高[N].中国海洋报.2019
[4].李宁,王晓春.赤道太平洋海域上层海洋热含量及其变化机制的诊断分析[J].热带海洋学报.2019
[5].任倩,祁莉,詹丰兴,何金海.江南雨季降水与前期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异常的关系及其可能机制[J].大气科学学报.2018
[6].郑然,刘嘉慧敏,马振峰.夏季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对华西秋雨的影响及可能的物理机制[J].气象学报.2018
[7].郑然,刘嘉慧敏,马振峰.夏季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对华西秋雨的影响及可能的物理机制[C].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6东亚气候多时间尺度变异机理及气候预测论文集.2017
[8].赵昶昱.欧亚陆地表层热含量的异常变化特征及其与东亚夏季风降水的可能联系[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
[9].董玉杰,冯俊乔,胡敦欣.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与南海夏季风强度的关系[J].海洋科学.2016
[10].植江玲.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年代际变化及其与东北夏季降水关系[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