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高层住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高层,环境,空间,以人为本,边界,安养,核心。
高层住居论文文献综述
付本臣,黎晗[1](2018)在《城市高层住居空间适老化设计研究——以哈尔滨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适老化设计和高层适居设计等相关理论,融合持续照料和全龄居住等设计理念,以哈尔滨地区为对象开展高层住居实态调研,进而提出城市高层住居空间适老化设计的框架、策略和主要方法,以期为城市高层住居的适老化发展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和设计指导。(本文来源于《建筑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黎晗[2](2014)在《严寒地区高层适老化住居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深化发展,作为居家养老模式的主要实现载体,适老化住居是缓解老龄化压力、保障老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普适型老年居住建筑,较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现状和家庭养老观念。然而,由于目前我国高层住居存在诸多居家养老的现实问题,加之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身体机能受气候等外部因素影响较大,在我国严寒地区城市范围内广泛推行适老化住居尚面临城市密度和地区气候的双重制约。本文正是基于上述问题,综合考量严寒地区制约因素、高层住居养老困境和适老化住居推广瓶颈等现实问题,从理论角度提出高层适老化住居设计概念,从应用角度对严寒地区高层适老化住居的设计原则和方法进行全面研究,以期提升适老化住居的高层适居性和气候适应性。本论文首先结合质性研究方法,在广泛搜集现实和理论资料的基础上,提出高层适老化住居概念,解析高层适老化住居的主要构成和建设模式,为整个研究打好理论基础。其次,通过问卷调研等定量研究方法,深入分析老年人居家养老的行为需求,归纳总结严寒地区现有高层住居存在的设计问题,为解决现实问题及满足养老需求提供量化依据。再次,结合定量和定性研究的阶段成果,归纳总结严寒地区高层适老化住居的设计原则,进而基于高层适老化住居的理论构成,综合考虑总体规划、单体构成、空间环境设计等不同设计阶段,从外部空间环境和内部空间环境两个角度深入研究严寒地区高层适老化住居的统筹规划策略和优化设计方法。其中,外部空间环境优化设计包含整体规划布局、交通系统优化设计和景观环境精细设计等部分,内部空间环境优化设计包含公共空间优化设计、套内空间环境优化设计和养老配套设施优化设计等部分。本论文紧密结合我国老年居住建筑的发展脉搏,以高层适老化住居在严寒地区城市高密度区域进行普适化发展为出发点,本着对老年人个体和老年家庭的人文关怀,依据理论与现实、定性与定量相互结合的研究思路,对严寒地区高层适老化住居进行理论建构和应用研究,以期为老年居住建筑设计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借鉴。(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4-12-01)
傅凯[3](2010)在《“以人为本”理念与高层住居外环境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给人们不仅带来了物质生活的满足和精神上的享受,还给人们在心理意识上带来了变化,人们对居住区软环境的关注也日益加强。人与外环境之间的需求和制约这一矛盾越来越突出,表现为需求中包含着某种制约,而在制约中又反映某种需求。恰是这种需求和制约最终引导"以人为本"理念介入了高层住居外环境设计中。(本文来源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期刊2010年06期)
李梁[4](2008)在《浅析高层住居外环境“人本观”设计——以太原市滨河花苑高层住居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太原市滨河花苑高层住居建设现状,就"以人为本"理念指导高层住居外环境设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合理性建议。(本文来源于《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期刊2008年15期)
张能[5](2006)在《高层住居外部空间环境的整体营造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中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促使城市中大量高层住居的出现,同时却产生大量的消极空间,造成众多的负面效应。因此,高层住宅外部空间领域性与共融性研究对于我国城市建设、人口居住及土地资源利用,高层住宅的现在和未来、国民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环境有着一定的意义。相对于一般多层住宅,高层住宅有其自身的利与弊,本课题的研究旨在为创造美好宜人的高层住居外部空间提供可操作性的设计方法,并完善其设计理论,以期对我国高层住居的设计及城市规划建设有所裨益,在某种意义上,高层住居外部空间领域性与共融性研究也是对高层住宅未来发展的探求。 本文虽然是论述高层住居外部空间领域性及其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共融性研究,但同时对其它种类的建筑及环境设计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城市空间的发展趋势是有共通性的,本文对高层住居外部空间领域性与共融性研究,以期为解决当今城市高层住宅外部空间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促进外部空间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与现实策略。 论文从整体上分为五个彼此独立又互相联系的部分: 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并且就研究内容及目的、范围及主要内容进行概述; 第二章为论文涉及相关概念分析。通过较为系统的论述高层住居、城市公共空间以及高层住居外部空间的概念,分析城市空间和高(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06-05-01)
李梁[6](2005)在《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高层住居外环境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层住居是一种重要的城市居住建筑类型,在城市居住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除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外,还具有高效利用城市土地,改善城市居住环境,便于居民生活,并对旧城居住区改造和更新作用巨大等优点。但高层住居也因高体量、高容积率给其外环境带来阴影、高层风等诸多的弊端,其负面效应已在各个国家的大中城市出现。在我国当前高层住居快速发展过程中,尚缺乏对于其外环境“人本观”设计的专门性研究,更多的是从单纯的单体建筑设计或室内设计的角度去分析其空间形式,整体性、关联性、系统性和多学科多视角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本文正是针对这一现实,用“以人为本”理念来探讨高层住居外环境设计。 本文追溯了高层住居外环境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并对高层住居外环境现存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在正视这些问(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05-04-01)
陈俊,戴志中[7](2005)在《山地城市中心区高层住居新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城市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对当前山地城市中心区高层住宅现象存在的根源进行分析总结,针对当前高层住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层院落住居模式的概念,并通过相关分析,阐述高层院落住宅的经济可行性以及其特有的文化价值。(本文来源于《重庆建筑》期刊2005年03期)
黄坚,王竹[8](2004)在《高层住居适宜性空间环境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层住居空间环境展开论述,把其看成是一个有机完整的基本单位,借鉴生命的细胞原理,从整体的角度分析这个基本住居单位的边界空间、核心空间和基质空间,探索高层住居适宜性的空间环境。(本文来源于《华中建筑》期刊2004年06期)
朱炜[9](2004)在《高层住居交通系统适宜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高层住宅在中国的住宅建设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一种以高强度土地利用为特征的住宅形式对于高速发展的中国,尤其是人口密集、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有着重大意义。然而,高层住宅的发展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如何解决高密度居住人口的交通、交往问题是高层住宅设计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本文根据大量实例与资料,从高层住区交通和高层住宅内部交通两个方面,探讨了影响高层住居交通系统的因素以及不同交通形式的类别以及有缺点。全篇共分为五章,分别从住区交通现状、高层住区交通分析、高层住区交通设计、高层住宅内部交通模式以及高层住宅交通空间交往5个方面进行分析。并籍此文为今后的高层住区规划、设计提供一个参考。(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4-02-01)
黄坚[10](2004)在《高层住居外环境适宜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高层住居外环境展开论述,把其看成是一个有机完整的基本单位,借鉴生命的细胞原理,以系统的观点分析这个基本住居单元外环境的边界、核心和近宅绿地部分,探索高层住居外环境的适宜性途径。 边界、核心和近宅环境空间组成了高层住居的外环境系统,各个部分都承担着相应的功能属性,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基本单元。例如,边界部分应该承担起对物质的选择过滤功能,并具有高层住居对外的整体可识别性;核心部分应该承担起让高层住居居民共享的功能,并具有自身的主题特性;近宅环境空间部分应该承担起进行连续性活动的功能,并力求保持环境的均好性。(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4-02-01)
高层住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深化发展,作为居家养老模式的主要实现载体,适老化住居是缓解老龄化压力、保障老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普适型老年居住建筑,较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现状和家庭养老观念。然而,由于目前我国高层住居存在诸多居家养老的现实问题,加之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身体机能受气候等外部因素影响较大,在我国严寒地区城市范围内广泛推行适老化住居尚面临城市密度和地区气候的双重制约。本文正是基于上述问题,综合考量严寒地区制约因素、高层住居养老困境和适老化住居推广瓶颈等现实问题,从理论角度提出高层适老化住居设计概念,从应用角度对严寒地区高层适老化住居的设计原则和方法进行全面研究,以期提升适老化住居的高层适居性和气候适应性。本论文首先结合质性研究方法,在广泛搜集现实和理论资料的基础上,提出高层适老化住居概念,解析高层适老化住居的主要构成和建设模式,为整个研究打好理论基础。其次,通过问卷调研等定量研究方法,深入分析老年人居家养老的行为需求,归纳总结严寒地区现有高层住居存在的设计问题,为解决现实问题及满足养老需求提供量化依据。再次,结合定量和定性研究的阶段成果,归纳总结严寒地区高层适老化住居的设计原则,进而基于高层适老化住居的理论构成,综合考虑总体规划、单体构成、空间环境设计等不同设计阶段,从外部空间环境和内部空间环境两个角度深入研究严寒地区高层适老化住居的统筹规划策略和优化设计方法。其中,外部空间环境优化设计包含整体规划布局、交通系统优化设计和景观环境精细设计等部分,内部空间环境优化设计包含公共空间优化设计、套内空间环境优化设计和养老配套设施优化设计等部分。本论文紧密结合我国老年居住建筑的发展脉搏,以高层适老化住居在严寒地区城市高密度区域进行普适化发展为出发点,本着对老年人个体和老年家庭的人文关怀,依据理论与现实、定性与定量相互结合的研究思路,对严寒地区高层适老化住居进行理论建构和应用研究,以期为老年居住建筑设计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层住居论文参考文献
[1].付本臣,黎晗.城市高层住居空间适老化设计研究——以哈尔滨为例[J].建筑学报.2018
[2].黎晗.严寒地区高层适老化住居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3].傅凯.“以人为本”理念与高层住居外环境设计[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0
[4].李梁.浅析高层住居外环境“人本观”设计——以太原市滨河花苑高层住居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
[5].张能.高层住居外部空间环境的整体营造模式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6
[6].李梁.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高层住居外环境设计[D].太原理工大学.2005
[7].陈俊,戴志中.山地城市中心区高层住居新模式[J].重庆建筑.2005
[8].黄坚,王竹.高层住居适宜性空间环境浅析[J].华中建筑.2004
[9].朱炜.高层住居交通系统适宜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4
[10].黄坚.高层住居外环境适宜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