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话语失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逻各斯,道,社会工作话语体系,循证社会工作
话语失衡论文文献综述
刘玲,彭华民[1](2019)在《逻各斯的失衡与道的平衡——循证社会工作的西学话语和东渐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社会工作话语体系的发展要体现中国特色,但目前仍处于西方学徒状态,表现为知识话语二元对立、理论话语西方靶向和实务话语碎片化,原因在于社会工作话语体系只在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本土化,本体论仍以西方的逻各斯为哲学基础。基于逻各斯的西方循证社会工作处于狭义循证和广义循证张力中,形成失衡的话语体系:哲学基础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理论范式的二元对立、实践模式的狭隘倒退。本土循证社会工作延续了这种失衡,造成理论范式的专业化和本土化对峙、实践模式狭隘化和相对化并存。重构本土循证社会工作话语体系应以道代替逻各斯作为哲学基础,让理论范式回归关系视角,使实践模式基于社区空间和单元时间进行变通、实现对立失衡向圆融平衡的转向,从而为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话语体系建构提供自主思路。(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周春晓[2](2018)在《邻避冲突的生成及其治理——基于话语权失衡的考量》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因邻避设施的负外部性所引起的邻避冲突日益增多,阻滞了城市的有序发展,并不断地考验着政府的治理能力。文章主要基于话语权失衡的视角,分析邻避冲突的深层次原因——弱势群体话语权利与强势群体话语权利的不平衡,公共权力对公民权利的僭越,弱势群体自身话语权结构的失衡。最后,根据失衡的原因提出完善利益表达机制,改变对传统行政决策模式的路径依赖,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等相关路径建议,以期为走出邻避冲突困境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高成瑨[3](2018)在《高校突发事件中网络话语权的失衡与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高校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话语权出现了失衡,信息供给不足、缺乏时效性、缺乏透明度、口径不一等情况给高校突发事件的处理带来了不利影响。高校需要强化网络话语管理能力,加强监测与预警,完善信息发布制度,与社会媒体共建共享话语渠道,快速化解突发事件所引起的社会危机,有效提升高校网络话语权。(本文来源于《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刘子琪,薛晋文[4](2018)在《多元文化冲击下的话语权建构危机——论中国当代农村电影的文化生态失衡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电影是当代中国电影不可分割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也是当代中国电影市场中一块尚未完全开发的"处女地":拥有广泛的观众、丰富的创作题材,反映民族、历史、社会层面之深刻,国家软实力表现力之强,远远高于其他题材所能创造的价值。而农村电影却面临着与城市、农村观众双重疏离的窘境。这是多元文化冲击下话语权危机的体现,也反映出中国当代农村电影文化生态的失衡。如何适应新时期以市场经济为代表的工业文明的冲击,寻找到两者的支点并和谐共振,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的时代命题。(本文来源于《电影世界》期刊2018年01期)
孙晶晶[5](2017)在《浅析新媒体环境下公众话语权失衡现象——以“草原天路骡子碰瓷”事件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网络时代,各种新媒体平台的搭建为公众提供了多元化话语表达渠道,进而提升了公众话语权的地位。然而,由于我国区域发展不均衡,城乡差距大等原因,导致在"数字鸿沟"环境下公众话语权失衡现象日渐突显。其中,真正发不出声音的是那些未具备信息传播能力的人群。审视新媒体环境下的社会冲突现象,可见这类未具备信息传播能力的人群难以利用新媒体维护自己的利益。因此,了解、分析网络时代下公众话语权失衡的表现、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有利于平衡社会群体之间的话语权力,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生存空间。(本文来源于《今传媒》期刊2017年12期)
张明珠[6](2017)在《关于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话语权失衡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自课程设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一直在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添砖加瓦。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身也在不断创新进步,然而,以"说教式""灌输式"为主的教学方法严重地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学生话语权的缺失,导致课堂话语权失衡现象严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这一问题值得我们关注与深思。(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中旬刊)》期刊2017年11期)
冯颜利[7](2017)在《西方左右翼学者话语权为何严重失衡》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在,很多西方国家民粹主义高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暴恐事件频发、右翼极端主义思潮泛起,西方精英多年来精心构筑的价值观和所谓"政治正确"遭到底层民众的质疑、嘲弄和挑战。西方社会乱象丛生、暗流涌动,成为世界和平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但西方社会对此却并不自知。这是为什么?从学术界来看,西方左右翼学者的话语权严重失衡,一些偏颇的思想舆论缺乏有效制衡,是一个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唯实(现代管理)》期刊2017年08期)
杜婧[8](2017)在《初中语文课堂师生话语权失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新课改对培养学生自主性及创新性的要求的出台,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主体性地位引起教育者们的深切关注,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师话语霸权、学生话语缺失、教师话语权旁落、学生话语权膨胀等关于师生话语权的问题。国内外专家对师生话语权的研究由来已久,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国内师生话语权的研究中,关于教师话语权、学生话语权、师生话语权的研究已不乏少数。但是这些研究大多立足于教育学、社会学或是哲学理论,本文以初中语文课堂师生话语权失衡为研究对象,从传播学视角出发,借鉴其相关理论,探讨师生话语权失衡的原因和构建策略。课堂教学的本质也是一种传播,影响师生话语权失衡的原因主要是作为传播者的教师、作为受传者的学生和传播效果的评测方法这叁方面的因素,教师持有话语霸权,拥有“把关人”身份,轻视“议程设置”,造成师生话语权失衡;作为初中生,在课堂上害怕犯错,不敢挑战权威,出现“沉默的大多数”等都会导致学生话语权的缺失,造成师生话语权的失衡;加上教学过程传播效果评价方式的单一,以分数为标尺的测量方式忽视对学生话语权的评价,这些都会导致师生话语权的失衡。为了构建初中语文课堂师生话语权,教育传播者认可自己“把关人”的身份、及时把握传播反馈,学生也应克服心理障碍,挑战权威,不做沉默的大多数。构建和谐师生话语权,需要教师更新教育观念、丰富教学方法、发扬学生特长、重视思维引导、明确评价话语等,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来应对师生话语权的失衡。让教师在把握语文课堂教学特点和规律的同时,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构建开放而有生命力的语文课堂,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期刊2017-03-25)
刘勇,周莉[9](2017)在《论网络话语权失衡与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生成逻辑》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话语空间是当下社会大众进行言语表达的主要阵地。反思近年我国发生的突发性群体事件,一个重要而清晰的线索就是,主流网络话语阵地发声滞后甚至严重缺失是我国社会转型期一些偶发矛盾最终变异升级为重大恶性群体冲突的重要因素。网络话语空间作为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却存在着官方网络话语权消解、社会弱势群体网络话语意识增强、主流媒体议程设置能力下降以及民间网络话语权滥用等现象,这些直接推动了偶发矛盾的变异发展。阻止突发性群体事件生成,必须有效斩断偶发矛盾与网络话语权之间的必然联系,通过积极构建官方网络话语体系,提高主流媒体议程设置能力以及对民间网络话语权进行有效规制,彻底消除网络话语权失衡对突发性群体事件生成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学习论坛》期刊2017年03期)
周忠良[10](2016)在《对“中西译学话语生态失衡”的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的核心任务是构建独立的翻译学理论体系,要实现上述目标,首先须打破"中西译学话语生态失衡"的局面。本文分析了造成"话语生态失衡"的原因,反思了中国译学面临的"叁重失语"困境,考察了近年来译学界反拨"话语生态失衡"的主要途径,指出译学界须以反省性的自觉,对当今中国译学话语体系进行批判性审视和建设性重构。唯有如此,才能面对强势的西方译学话语,建立学术自尊和自信,确立对中国译学学科话语体系本己身份的认同,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本文来源于《外文研究》期刊2016年03期)
话语失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因邻避设施的负外部性所引起的邻避冲突日益增多,阻滞了城市的有序发展,并不断地考验着政府的治理能力。文章主要基于话语权失衡的视角,分析邻避冲突的深层次原因——弱势群体话语权利与强势群体话语权利的不平衡,公共权力对公民权利的僭越,弱势群体自身话语权结构的失衡。最后,根据失衡的原因提出完善利益表达机制,改变对传统行政决策模式的路径依赖,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等相关路径建议,以期为走出邻避冲突困境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话语失衡论文参考文献
[1].刘玲,彭华民.逻各斯的失衡与道的平衡——循证社会工作的西学话语和东渐重构[J].社会科学.2019
[2].周春晓.邻避冲突的生成及其治理——基于话语权失衡的考量[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8
[3].高成瑨.高校突发事件中网络话语权的失衡与构建[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4].刘子琪,薛晋文.多元文化冲击下的话语权建构危机——论中国当代农村电影的文化生态失衡现象[J].电影世界.2018
[5].孙晶晶.浅析新媒体环境下公众话语权失衡现象——以“草原天路骡子碰瓷”事件为例[J].今传媒.2017
[6].张明珠.关于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话语权失衡的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7
[7].冯颜利.西方左右翼学者话语权为何严重失衡[J].唯实(现代管理).2017
[8].杜婧.初中语文课堂师生话语权失衡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
[9].刘勇,周莉.论网络话语权失衡与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生成逻辑[J].学习论坛.2017
[10].周忠良.对“中西译学话语生态失衡”的反思[J].外文研究.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