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理“课题研究”的意义与实施(论文文献综述)
曹勇[1](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研究说明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曹斌华[2](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张志春[3](2021)在《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实施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物理课程改革在不断向纵深推进。立德树人教育目标提出后,物理课堂对物理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实验教学在推进物理课程目标实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在教学中通过实验教学促进物理核心素养课程教学目标的逐步达成,仍是当前物理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绪论,分别从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物理课堂教学对实验教学的迫切需要、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现状有待转变三个角度简述了本研究的背景,对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并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内容和方法等做了简要说明;第二部分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与本研究相关的概念界定和有关的教育理论,同时对物理教学中的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实验教学与科学实验研究、以及实验教学在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价值等内容进行了深度剖析;第三部分为调查分析,结合物理核心素养及科学探究过程的要素,分别编制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并选择不同地区的两所普通高中里的部分学生以及参加昆明市某次“国培计划”的教学一线老师作为调查样本,对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实施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以此来进一步了解目前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施情况,从三个层面浅析当前影响探究性实验教学实施效果的主要原因,初步提出相应的解决或改善建议;第四部分则是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结合对新课标和新人教版中实验编排情况的整理分析,从两个层面对基于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的探究性实验教学实施策略进行探讨,并以“自由落体运动”、“楞次定律”两个教学内容为例来具体阐述如何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以期为广大一线物理教师提供参考;第五部分则是对本研究的反思和展望。
王婷[4](2021)在《基于STEAM理念培养中学生物理创新素养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革命、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每个国家来说都即是机遇,也是挑战。在此背景下,当机器逐步取代简单、重复性的劳动力,以“创造性”为核心的创新素养将成为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培养能够应对快速变化社会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当代教育的使命所在。STEAM教育以其跨学科融合特征及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独特价值受到各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开创了科学技术教育的新型模式和创新人才教育的新范式。融合STEAM教育理念为物理课堂教学改革带来新活力,通过项目式学习、工程思维让学生学会以整合的视角去认识物理学科,培养学生物理创新素养。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梳理了有关STEAM教育、创新素养、创造力等方面的文献,并利用文献计量分析工具对STEAM教育领域近十年的研究趋势进行可视化研究。在此基础上,对STEAM教育的演变及创新素养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找出STEAM教育理念与创新素养培育的契合性。借鉴国内外有价值的STEAM课程并结合现有教学模式,设计出基于STEAM理念的《火星探测项目》单元课程。采用《青少年科学创造力测试》量表和《威廉斯创造力倾向》量表测试结果和数据,研究实施融合STEAM教育理念的物理课程对学生物理创新素养的影响。创新素养与创新品格(创造性人格)和创新能力相关,创造性倾向与人格、性格、态度相关。研究表明:虽然学生的科学创造力水平在短时间内并未呈现出显着差异,但在独创性分数方面实验前后显着差异。融合STEAM教育理念的物理单元综合课程对学生的独创性水平有一定的正向促进作用。传统物理教育融合STEAM教育理念,树立跨学科教育理念、基于项目式学习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品格和能力。
王思源[5](2021)在《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实践性是地理学科基本属性之一。晚清学校地理课程诞生至今的百年的时间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一直在地理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考察、观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既是地理学科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中学地理课程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是地理教育育人模式和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途径与手段。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作为培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主要途径,引起了国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地理实践教学的诸多因素中,教学内容是决定性的因素,不同的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决定了相应的活动形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因此,本文通过对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分析,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为地理实践教学提供支撑。不同历史时期的课程文本凝聚了当时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结晶。课程文本承载着国家意志,体现了科学精神,是课程与教学的物质载体。课程文本可以视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点的文字语言表达,具有纲领性和强制性。尽管实践丰富多彩,但是教育实践被要求必须如此执行,实质精神不能偏离课程文本的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对课程文本历史考证,揭示我国中学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进程与特点。本研究从课程计划的角度,把握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变化的整体学科背景;从地理课程标准的角度,审视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内容体系的变化过程与趋势;最后从地理教科书的角度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方面的内容特征。以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作为课程文本研究的时间起点,基于课程文本的视角,聚焦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以时间为线索,依据课程文本的历史演化进程,运用内容分析法探寻晚清至今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和规律。在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梳理过程中,找到课程文本及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相关研究提供详实的历史依据,为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和课程文本修订提出合理化建议。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缘起、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进行综合阐述,并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和地理课程文本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一、二、三章围绕课程文本的历史变化过程,展现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脉络。将百年中学课程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之前,包含晚清政府、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三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之后,以改革开放为分界包含前后两个时期;21世纪之后为新课改时期。从课程计划(课程方案)、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科书三个层次的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和要求进行内容分析。从课程名称、课时与科目、课程类型和课程目标四个方面总结不同时期地理课程设置特点;归纳了不同时期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课程要求;分析了教科书内容体系基本特征及审定出版概况;总结并分析了不同时期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及其原因。最后综述了各阶段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主要成就和局限。第四章基于百年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过程的历史经验,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形式、实施途径和意义等角度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做出研究和阐述,以此作为阐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依据。第五章采取内容分析方法,从地理实践活动的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四个方面,聚焦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对人教版教科书进行了纵向的历史研究,对现行七版初中教科书和四版高中教科书的实践活动内容特征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分析。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找到初中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第六章分析和总结了在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设计和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课程设置、课程要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课程文本的角度提出了修订建议。最后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评价的转向四个方面提出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建议。
沈中宇[6](2021)在《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研究 ——以S市高中数学教研员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培养的关键是教师教育,要改善教师教育的效果,教师教育者的作用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数学教师教育者在数学教师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数学教育研究者开始关注数学教师教育者的研究,其中,“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Mathematical Knowledge for Teaching Teachers,简称MKTT)理论为研究一般数学教师教育者所需要的数学知识提供了借鉴。但已有的研究中对于“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仍然缺乏清晰准确的刻画,同时,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构建,相关的实证研究较少。基于以上原因,本文以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为研究主题,选取高中数学教研员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构成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的要素有哪些?(2)高中数学教研员具备哪些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3)在数学教研活动中,高中数学教研员反映出哪些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针对本研究的三个研究问题,将研究设计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文献分析与框架确立、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以及现场观察与案例分析。文献分析与框架确立阶段采用了专家论证法。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梳理已有的数学教师教育者专业知识框架,接着通过对相关的成分和子类别的反复比较,构建初始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框架,最后通过三轮专家论证得到最终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框架。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阶段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其中选取了高中数学中重要的数学主题编制了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通过编码分析高中数学教研员的问卷回答和访谈实录,从而了解高中数学教研员具备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现场观察与案例分析采用了案例研究法。其中观察了不同的高中数学教研员的多次教研活动,在观察过程中对教研活动进行录音并在观测后对高中数学教研员进行访谈,对录音和访谈材料进行编码和统计,从而剖析高中数学教研员在教研活动中反映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本研究的基本结论是:1.构成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的要素包括4个成分与12个子类别。构成成分为学科内容知识、教学内容知识、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和数学哲学知识。学科内容知识包含的子类别为一般内容知识、专门内容知识和关联内容知识,教学内容知识包含的子类别为内容与学生知识、内容与教学知识和内容与课程知识,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包含的子类别为学科高等知识、学科结构知识和学科应用知识,数学哲学知识包含的子类别为本体论知识、认识论知识和方法论知识。2.高中数学教研员具备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情况如下。(1)高中数学教研员在学科内容知识、教学内容知识、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和数学哲学知识4个成分中并不存在明显的短板;(2)高中数学教研员对不同知识成分的掌握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在学科内容知识和教学内容知识2个方面掌握较好,而在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和数学哲学知识2个方面还有所欠缺;(3)高中数学教研员在各个知识成分中有以下具体理解:在学科内容知识方面,对于基本的概念、定理和公式的合理性以及不同概念、定理和公式之间的联系较为熟悉;在教学内容知识方面,对于学生有关特定数学内容学习的困难,不同数学内容的教授方式和相关数学内容在教科书中的编排理解较深;在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方面,能够对中学数学知识作出一定程度的推广、涉猎不同学科中数学知识的应用;在数学哲学知识方面,能够大致解释数学定义的基本作用和标准、数学研究的动力、数学证明的作用和价值以及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4)高中数学教研员在各个知识成分中有以下欠缺之处:在学科内容知识方面,对于定义的多元性、解释的多样性和联系的普遍性方面还有进步的空间;在教学内容知识方面,对于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细致理解、不同数学内容的深入教授和教学内容编排意图的全面考虑还有提升的余地;在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方面,从高观点理解中学数学知识、分析不同知识的联系和在不同学科中应用数学知识方面还有较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在数学哲学知识方面,还不能形成系统的理解。3.在数学教研活动中,高中数学教研员反映出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情况如下。(1)高中数学教研员反映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大部分属于教学内容知识和学科内容知识,小部分属于数学哲学知识和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2)高中数学教研员在数学教研活动中的主要知识来源为一般内容知识、内容与教学知识、学科高等知识和方法论知识。(3)高中数学教研员在数学教研活动中反映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主要有:在学科内容知识方面有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定理、公式和性质及其由来、表征、证明及解释;不同数学概念、定理、公式之间的联系。在教学内容知识方面有学生对特定数学内容理解存在的困难;不同数学内容的引入、辨析、应用和小结的教学方法;特定数学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和在教科书中的编排。在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方面有中学数学课程中的数学概念在高等数学中的推广;高观点下不同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数学知识在现代科学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数学哲学知识方面有对数学定义的认识;对数学认识过程的理解;推理论证在数学中的作用;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本研究对于教师教育者专业标准的制订、数学教师教育者专业培训的设计和数学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的规划有一定启示,后续可以在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知识、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和数学教师教育者的工作实践等方面进一步开展研究。
姚叶[7](2021)在《高中物理实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提高,我国教育的改革在不断深入。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学习资源相对匮乏且具有时空局限性,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为了适应信息化发展,我国通过实现教育信息化,来培养学生的信息化素养,在这一趋势下,线上教学模式便应运而生了。疫情期间经过实际验证发现,单纯的线上教学模式虽具有一定优势,但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对于高中物理实验来说,实践性更是线下教学方式不可被摒弃的重要特性,于是混合教学模式又再度回归教育热潮。该模式融合了线上及线下教学优势,打破了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能够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促进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那么当前模式的实验教学还存在着哪些不足,是否达到了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如何构建适于高中物理实验的混合模式来改善实验教学?笔者围绕这一系列问题展开研究。本文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灵活性理论、视听教学理论等理论出发,通过调查了解部分地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分析高中物理教学大纲及新课标对于实验部分的总体要求,总结现阶段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改善实验教学现状提出一种虚实结合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同时了解实验学校学生使用手机及电脑的频率,对学习者一般特征、学习环境、技术支撑进行分析,遵循目的性原则、“双主性”原则、适度性原则和各要素优化组合原则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搭建线上资料库和虚拟实验库,构建混合教学模式,设计合理且具有参考价值的混合式实验教学设计案例,在经过实践后,对学生进行满意度调查和一对一深入访谈,了解新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总结,进一步对该模式进行反思及展望。一方面希望能通过该模式加强高中学生的实验技能,做好高中和大学之间的衔接,为大学物理实验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希望该模式能为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借鉴意义,使教学更有利于提升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汪翠[8](2020)在《基于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与教学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2017版)》中物理课程目标的表述从之前的“落实三维教学目标”转化为“培养物理核心素养”,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引起了基础教育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激发了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探索热情,与核心素养发展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层出不穷。在国家当前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在满足本校学生个性发展,增强教师专业能力以及促进学校办学特色形成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基于物理核心素养来开发物理校本课程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以笔者所在中学作为研究个案,重点分析了在物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做出的探索。利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个别访谈法和实地探索法为主要方法,深入了解该校内部及外部社区环境中的校本课程资源,明确学校学生的物理学习基础能力以及学生的发展需求,实现了物理核心素养的校本化、开发模式和内容的校本化。本文主要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章的绪论,主要说明研究问题提出的背景,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方法、文献综述以及本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第二部分是从校本化核心素养走向校本课程目标,这一环节是在理解了核心素养的要求和对学校及学生实际情况有了深入了解之后进行的,提出了以物理感知生活、从实践获取信息、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校本化核心素养,并以此作为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第三部分重点阐述校本化的课程开发模式的建构过程,包括对经典的几种课程模式的理解和整合,也分析当前国内认同度较高的三种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提出校本化的课程开发模式;第四部分是物理校本课程的内容选择与教学实践,包括分析校本课程内容的三大特征,介绍为实现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而设计的三个案例,案例分别对应三大校本化的物理核心素养,同时还包括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第五部分是对本文的总结,主要内容包括论文的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
赵燕鹏[9](2020)在《促进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文中提出2018年1月15日,教育部印发教材[2017]7号文: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通知。在通知中提出普通高中课程是实现高中阶段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要切实统筹谋划推进高中课程改革,要全面加强教研工作,创新方式,创造条件,促进课程的有效实施。8月24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从2019年秋季学期起,全国各省(区、市)分步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新课程标准》和《指导意见》的印发被视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的信号。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自然界最普遍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最普适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物理实验教学对物理学科学习有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新的课程标准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通过有效的学科学习应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要求在物理教学中形成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进行问题解决的学习过程,强调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认知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情境问题和探究过程总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逻辑思维。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构建完备的物理知识结构和掌握物理规律有非常大的帮助,因此有效的物理实验教学对于实现高效物理学科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由于物理实验教学的复杂性和现实条件限制致使当前高中物理实验课堂中低效、无效的现象依然明显存在。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前人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探索影响高中物理实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和调控途径,提出了高中物理实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讨论了一些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实施的措施建议,以期能指导高中物理教师的实验教学工作,提高物理实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提升。
教育部[10](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二、物理“课题研究”的意义与实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物理“课题研究”的意义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
一、背景:设计育人 |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实施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新课程改革要求 |
二、物理实验教学地位更加凸显 |
三、物理实验教学现状有待转变 |
第二节 文献研究综述 |
一、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
二、探究性教学研究现状 |
三、相关研究的不足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与解读 |
第一节 研究理论基础 |
一、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
二、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
三、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 |
四、萨其曼的探究教学理论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与解读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解读 |
第三章 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实施调查研究 |
第一节 问卷调查总体设计 |
一、调查目的与方法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内容与问卷设计 |
四、调查实施 |
第二节 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二、教师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三节 调查总结与建议 |
一、实验教学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新课程背景下对实验教学实施的思考与建议 |
第四章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实施策略研究 |
第一节 高中物理实验汇总与分析 |
一、新课标中要求的实验汇总与分析 |
二、教材实验汇总与分析——以新人教版为例 |
第二节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实施策略 |
一、实验教学实施前期准备策略 |
二、实验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策略 |
第三节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 |
一、 《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 |
二、 《楞次定律》教学设计 |
第五章 研究总结、反思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二节 研究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STEAM理念培养中学生物理创新素养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要求 |
1.1.2 传统物理教育的局限 |
1.1.3 STEAM教育的兴起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STEAM教育国外研究现状 |
2.1.1 美国相关研究 |
2.1.2 英国相关研究 |
2.1.3 澳大利亚相关研究 |
2.2 STEAM教育国内研究现状 |
2.2.1 研究概况 |
2.3 关于创新素养的研究现状 |
2.3.1 创新素养相关概念 |
2.3.2 创新素养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STEAM教育理论基础 |
3.1.1 建构主义理论 |
3.1.2 多元智能理论 |
3.1.3 情境认知主义 |
3.2 创新素养理论基础 |
3.2.1 吉尔福特创造性要素 |
3.2.2 创造性投资理论 |
第4章 基于STEAM理念的物理教学设计理念探讨 |
4.1 STEAM教学理念深度研究 |
4.1.1 跨学科性理念 |
4.1.2 情境性学习理念 |
4.1.3 多阶段性 |
4.1.4 运用工程思维 |
4.2 STEAM理念下物理课程模式设计探讨 |
4.2.1 现有STEAM教学模式 |
4.2.2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物理教学模式图 |
4.2.3 适用范围 |
第5章 基于STEAM理念物理课程实践案例 |
5.1 课程性质和定位 |
5.2 教学案例设计 |
5.2.1 单元教学流程框架图 |
5.2.2 单元教学案例设计 |
5.3 教学模式反思与调整 |
第6章 基于STEAM理念物理课程对创新素养培养实验研究 |
6.1 研究对象 |
6.2 研究问题和假设 |
6.3 实验设计 |
6.3.1 研究工具 |
6.3.2 研究过程 |
6.4 研究结果 |
6.4.1 前测分析 |
6.4.2 后测分析—《青少年科学创造力测验》 |
6.4.3 研究结果分析和讨论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量表 |
附录B 青少年科学创造力测验 |
附录C 中学生科学创造力测量量表使用手册 |
致谢 |
(5)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是实现地理实践活动目标的基本保证 |
(二)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与规律的研究薄弱 |
(三)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存在问题 |
二、研究背景 |
(一)时代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倡导地理实践活动 |
(二)国际共识: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的修订引发课程改革 |
(三)学科要求:课程文本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现状 |
(二)课程文本研究现状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五、研究思路 |
(一)跨学科的研究范式 |
(二)“理论-历史-现实”的三维分析框架 |
(三)以课程文本为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载体 |
(四)以确定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的依据为逻辑线索 |
六、研究方法 |
(一)多维联动的研究方法原则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初创 |
一、20 世纪50 年代前课程文本概况 |
(一)学制的变革推动课程文本发展 |
(二)课程文本修订的历史沿革 |
二、晚清政府时期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 |
(一)地理课程设置中朦胧的地理实践活动意识 |
(二)官民合作的地理教科书中的地理实践活动 |
(三)晚清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的反思 |
三、民国时期北洋政府课程文本首次出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
(一)新学制后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出现在课程文本中 |
(二)教科书编写有所突破但仍未见地理实践活动 |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现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
四、民国时期南京政府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基本确立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体系基本形成 |
(二)地方志为主的教科书仍缺少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
(三)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不做具体规定 |
五、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从无到有 |
(二)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未落实到行动层面 |
第二章 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 |
一、20 世纪50 年代后课程文本概况 |
(一)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课程文本更新 |
(二)教学计划和地理教学大纲新变革 |
二、改革开放前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课外自然地理内容体系 |
(一)借鉴苏联经验的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技能技巧的培养 |
(二)以苏联教材为蓝本的地理教科书有一定实践活动内容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 |
三、改革开放后以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内外结合的内容体系 |
(一)地理课程秩序的恢复与现代地理课程体系的确立 |
(二)教科书活动栏目注重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 |
(三)观察和调查为实践活动主要形式及其实施 |
四、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逐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 |
(二)不同时期局限性因素的克服促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
第三章 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改革 |
一、21 世纪以来课程文本修订概况 |
(一)重修课程文本是构建中国特色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 |
(二)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研制与修订 |
二、21 世纪以来多样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各具特色 |
(一)地理课程结构优化满足学生多样发展需求 |
(二)各具特色的地理教科书有种类丰富的活动栏目 |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联系实际反映时代特征 |
三、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课程理念的更新和教科书的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教学 |
(二)教科书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存在差距 |
第四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历史经验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
(一)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的认识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特点 |
(一)能动性 |
(二)实践性 |
(三)真实性 |
(四)发展性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一般特点 |
(二)初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
(三)高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
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形式 |
(一)地理观察与观测 |
(二)地理考察与实习 |
(三)地理实验与制作 |
(四)地理调查与参观 |
五、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 |
(一)学科课程 |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
(三)课外活动与研学旅行 |
六、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意义 |
(一)体现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
(二)对学生认识和智力发展的价值 |
第五章 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 |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方法 |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基本思路 |
(二)基于言语信息符号的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分析框架 |
(三)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研究模型 |
(四)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的计算方法 |
(五)中学地理教科书选择与活动栏目解读 |
二、人教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历史研究 |
(一)同一年代不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
(二)不同年代相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
三、现行各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比较研究 |
(一)七版初中实验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
(二)四版高中 2019 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
四、基于内容特征分析的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一)初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第六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与教学建议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的问题 |
(一)课程设置欠缺对初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整体规划 |
(二)课程要求的学理论证和历史考证不充分 |
(三)课程实施的阻力是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不完善 |
(四)课程评价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关照较少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的课程文本修订建议 |
(一)课程计划联动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 |
(二)课程标准加强对核心概念变化的说明提供理论支持 |
(三)教科书精选可操作的实践活动内容实现意义建构 |
(四)课程文本发挥育人合力完善地理实践活动评价与考核制度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建议 |
(一)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追求的多元化教学目标 |
(二)以学科大概念为引领结构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 |
(三)以真实情境中活动体验与主体性学习结合的教学方法 |
(四)以社会交互性发展为主的过程性学习质量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研究 ——以S市高中数学教研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需要关注 |
1.1.2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研究值得重视 |
1.1.3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知识有待探索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述评 |
2.1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知识 |
2.1.1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知识框架 |
2.1.2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知识测评 |
2.1.3 文献小结 |
2.2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 |
2.2.1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框架 |
2.2.2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调查 |
2.2.3 文献小结 |
2.3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工作实践 |
2.3.1 数学教师教育课堂的学习任务框架 |
2.3.2 数学教师教育课堂的学习任务实践 |
2.3.3 文献小结 |
2.4 文献述评总结 |
第3章 研究方法 |
3.1 研究设计 |
3.1.1 文献分析与框架确立 |
3.1.2 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 |
3.1.3 现场观察与案例分析 |
3.2 研究对象 |
3.2.1 专家论证对象 |
3.2.2 问卷调查对象 |
3.2.3 深度访谈对象 |
3.2.4 案例研究对象 |
3.3 研究工具 |
3.3.1 论证手册 |
3.3.2 调查问卷 |
3.3.3 访谈提纲 |
3.3.4 观察方案 |
3.4 数据收集 |
3.4.1 专家论证 |
3.4.2 问卷调查 |
3.4.3 深度访谈 |
3.4.4 现场观察 |
3.5 数据分析 |
3.5.1 专家论证 |
3.5.2 问卷与访谈 |
3.5.3 现场观察 |
第4章 研究结果(一):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框架 |
4.1 文献分析 |
4.1.1 已有框架选取 |
4.1.2 相关成分析取 |
4.1.3 相关类别编码 |
4.2 框架构建 |
4.2.1 相关类别合并 |
4.2.2 相应成分生成 |
4.2.3 初步框架构建 |
4.3 框架论证 |
4.3.1 第一轮论证 |
4.3.2 第二轮论证 |
4.3.3 第三轮论证 |
第5章 研究结果(二):高中数学教研员具备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 |
5.1 学科内容知识 |
5.1.1 一般内容知识 |
5.1.2 专门内容知识 |
5.1.3 关联内容知识 |
5.2 教学内容知识 |
5.2.1 内容与学生知识 |
5.2.2 内容与教学知识 |
5.2.3 内容与课程知识 |
5.3 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 |
5.3.1 学科高等知识 |
5.3.2 学科结构知识 |
5.3.3 学科应用知识 |
5.4 数学哲学知识 |
5.4.1 本体论知识 |
5.4.2 认识论知识 |
5.4.3 方法论知识 |
5.5 总体分析 |
5.5.1 学科内容知识 |
5.5.2 教学内容知识 |
5.5.3 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 |
5.5.4 数学哲学知识 |
第6章 研究结果(三):数学教研活动中反映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 |
6.1 案例1 |
6.1.1 第一轮观察:平均值不等式 |
6.1.2 第二轮观察:对数的概念 |
6.1.3 案例1 总体分析 |
6.2 案例2 |
6.2.1 第一轮观察:幂函数的概念 |
6.2.2 第二轮观察:函数的基本性质 |
6.2.3 案例2 总体分析 |
6.3 案例3 |
6.3.1 第一轮观察:幂函数的概念 |
6.3.2 第二轮观察:出租车运价问题 |
6.3.3 案例3 总体分析 |
6.4 案例4 |
6.4.1 第一轮观察:反函数的概念 |
6.4.2 第二轮观察:反函数的图像 |
6.4.3 案例4 总体分析 |
6.5 跨案例分析 |
6.5.1 学科内容知识 |
6.5.2 教学内容知识 |
6.5.3 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 |
6.5.4 数学哲学知识 |
6.5.5 案例总体分析 |
第7章 研究结论及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1.1 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框架 |
7.1.2 高中数学教研员具备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 |
7.1.3 高中数学教研活动中反映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 |
7.2 研究启示 |
7.2.1 教师教育者的专业标准制订需要关注学科性 |
7.2.2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培训需要提升针对性 |
7.2.3 数学教师专业发展项目规划需要增加多元性 |
7.3 研究局限 |
7.4 研究展望 |
7.4.1 拓展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知识研究 |
7.4.2 深入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研究 |
7.4.3 延伸数学教师教育者的工作实践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论证手册(第一轮) |
附录2 论证手册(第二轮) |
附录3 论证手册(第三轮) |
附录4 调查问卷(第一版) |
附录5 调查问卷(第二版) |
附录6 调查问卷(第三版) |
附录7 调查问卷(第四版) |
附录8 调查问卷(第五版) |
附录9 访谈提纲 |
附录10 观察方案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高中物理实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理论基础 |
1.4.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1.4.2 认知灵活性理论 |
1.4.3 视听教学理论 |
1.4.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
1.5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部分地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调查 |
2.1 新课标对高中物理实验的要求 |
2.2 高中物理实验内容及特征分析 |
2.3 教学现状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
2.3.1 问卷调查说明 |
2.3.2 学生问卷调查 |
2.3.3 调查结果分析 |
第3章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相关概念界定及其技术支撑 |
3.1 混合教学模式的含义 |
3.2 混合教学模式的特征 |
3.3 混合教学模式的技术支撑 |
第4章 超星学习通平台支持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混合教学模式设计 |
4.1 设计原则 |
4.1.1 目的性原则 |
4.1.2 双主性原则 |
4.1.3 适度性原则 |
4.1.4 各要素优化组合原则 |
4.2 前期分析 |
4.2.1 学习者一般特征分析 |
4.2.2 学习内容分析 |
4.2.3 学习环境分析 |
4.3 高中物理实验混合教学模式案例设计 |
4.3.1 教学思路设计 |
4.3.2 分组实验案例设计 |
4.3.3 课题研究案例设计 |
第5章 超星学习通平台支持下的混合教学模式应用效果调查 |
5.1 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
5.2 学生访谈记录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普通高中物理实验汇总 |
附录二 高中物理实验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三 混合教学模式实施后对学生的调查问卷 |
附录四 混合教学模式实施后对学生的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期间成果 |
致谢 |
(8)基于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与教学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研究背景 |
1.1.1、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的制度支持 |
1.1.2、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开发的时代诉求 |
1.1.3、研究者对物理核心素养和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切关注 |
1.2、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研究思路 |
1.2.2、研究方法 |
1.3、文献综述 |
1.3.1、核心概念界定 |
1.3.2、现有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从校本化核心素养走向校本课程目标 |
2.1、提出校本化核心素养的基础 |
2.1.1、学生的物理学习基础与发展意愿调研 |
2.1.2、教师的教研能力与教学能力 |
2.1.3、校本课程的成功案例与发展方向 |
2.2、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目标设定 |
3、校本化课程开发模式的建构 |
3.1、课程开发模式分析 |
3.1.1、泰勒的目标模式 |
3.1.2、斯腾豪格的过程模式 |
3.1.3、施瓦步的实践模式 |
3.1.4、斯基尔贝克的情境模式 |
3.2、校本课程常见模式 |
3.2.1、需求主导模式 |
3.2.2、条件主导模式 |
3.2.3、目标主导模式 |
3.3、立足实际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 |
4、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与教学实践 |
4.1、校本课程内容的特征 |
4.1.1、以校为参,因地制宜 |
4.1.2、动态开放,螺旋上升 |
4.1.3、注重实践,自主建构 |
4.2、培养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案例 |
4.2.1、寻找曾侯乙编钟蕴藏的物理知识 |
4.2.2、观察路面洒水车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
4.2.3、设计厕所“有人无人”指示灯 |
4.3、对物理校本课程教学实践的评价与反馈 |
4.3.1、准备阶段的背景性评价 |
4.3.2、编制阶段的实质性评价 |
4.3.3、实施阶段的诊断性评价 |
5、总结与展望 |
5.1、主要收获 |
5.2、论文创新点 |
5.3、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促进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4 论文内容的组织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研究的理论基础探讨 |
2.1 关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内涵及特征 |
2.2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理论依据 |
第三章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调查研究 |
3.1 影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
3.2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
3.3 提高教学有效性的课堂调控途径 |
第四章 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与实施 |
4.1 提高物理实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
4.2 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实施建议 |
4.3 教学案例研究 |
第五章 本课题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
5.1 教学实践效果 |
5.2 本课题研究的总结 |
5.3 本课题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物理“课题研究”的意义与实施(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实施调查研究[D]. 张志春.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基于STEAM理念培养中学生物理创新素养的实践研究[D]. 王婷.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D]. 王思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6]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研究 ——以S市高中数学教研员为例[D]. 沈中宇.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8)
- [7]高中物理实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构建[D]. 姚叶.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8]基于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与教学实践[D]. 汪翠.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9]促进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D]. 赵燕鹏. 西南大学, 2020(05)
- [10]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