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习面论文_傅仁利,赵宇龙,周和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惯习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马氏体,形态,合金,位移,矢量,晶体,西山。

惯习面论文文献综述

傅仁利,赵宇龙,周和平[1](2004)在《氮化铝晶体的生长惯习面和晶体形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氧化铝碳热还原方法制备出了多种形态的氮化铝单晶 (晶须 )。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电子衍射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 ,确定了氮化铝单晶常见的生长惯习面 ,并分析和讨论了氮化铝晶须形态与氮化铝晶体结构与生长惯习面的关系。具有规则六棱柱锥形的AlN晶须的生长取向为 [0 0 0 1]晶向 ,而叶片状和四方截面形状的AlN晶须则大多沿〈2 1- 1- 3- 〉晶向进行生长 ,细小的薄片状AlN晶须则多以 { 10 1- 0 }面和 { 10 1- 1}面为生长面。(本文来源于《人工晶体学报》期刊2004年03期)

刘志国,季东霞[2](1998)在《Fe-Ni-Co-Ti合金马氏体的组织形态惯习面及晶界析出物对马氏体转变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经不同预处理的Fe-30.01Ni-8,97Co-2.96Ti铁基合金的马氏体的表面浮凸、组织形态、惯习面以及原奥氏体晶界析出物对马氏体转变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1200℃×30h奥氏体均匀化、700℃×9h时效的合金,其马氏体为透镜状,惯习面为{225}γ;经1200℃×30h奥氏体均匀化、室温时效1.7×104h的合金,其马氏体为透镜状+薄片状,薄片状马氏体的惯习面为{31015}γ;原奥氏体晶界处的析出物抑制马氏体转变。(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1998年05期)

罗承萍,肖晓玲,吴东晓[3](1997)在《一种精确测定惯习面(界面)位向的TEM方法——双Edge-on迹线分析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在TEM上用双Edge-on迹线分析方法精确测量板条状相变产物(如魏氏组织形态的析出相,板条马氏体以及贝氏体)的惯习面和界面位向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给出了对4种合金的测量结果。发现应用此法测得的惯习面和界面指数与由有关相变晶体学理论预测的符合得很好。(本文来源于《自然科学进展》期刊1997年05期)

谷南驹,王瑞祥,殷福星,张建新,刘庆锁[4](1992)在《马氏体惯习面、形态及其转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马氏体形态和惯习面的变化对其性能有重大影响。因此这是国内外极为关注的问题。不少学者提出了不同观点。其中主要论点是取决于马氏体形成温度或Ms点附近母相的屈服强度以及层错脆。但还没有从晶体学理论上将惯习面的变化与形态联系起来。本文试图按照这一思路来探讨马氏体惯习面和形态的转化规律及实质。(本文来源于《河北冶金》期刊1992年06期)

孙恩喜,杨大智,徐祖耀[5](1991)在《Fe-21Ni-4Mn合金磁场诱发马氏体形貌和惯习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强脉冲磁场、光学显微镜和 H.R.Pak 等提出的惯习面确定方法研究了 Fc-21Ni-4Mn 合金中磁场诱发马氏体形貌和惯习面.结果表明,Fe-21Nj-4Mn 合金冷却形成板条马氏体,而在 Ms 温度以上,磁场诱发形成多片状而少板条马氏体,且随温度升高,磁场诱发马氏体形貌为蝶状.磁场诱发马氏体惯习面与冷却形成的马氏体相同,均为(225),对于蝶状马氏体发现了一种新的对称面(110).(本文来源于《大连铁道学院学报》期刊1991年02期)

谷南驹,王瑞祥,殷福星[6](1991)在《孪晶马氏体的自协作效应及不变惯习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计算了孪晶马氏体基体和孪生部份的应变张量,发现二者的切变分量大致相反,故应变能降低。马氏体片可依靠基体和孪晶间的自协作效应沿孪晶面的法问长大。根据对不同惯习面法线的位移矢量的分析,{10,3,15}f面可构成宏观的不变惯习面,而{575}f,{252}f和{111}f面则难以构成。(本文来源于《金属学报》期刊1991年03期)

谷南驹,王瑞祥,殷福星[7](1990)在《孪晶马氏体形成时的自协作效应和不变惯习面》一文中研究指出前言以切变为主要特征的马氏体相变,应变能是主要的控制因素。如何使应变能降至最低,将对马氏体相变起重要作用。诸如马氏体形成时的自协作现象,不变平面应变和不变惯习面的产生均与此有关。尤其对于以弹性协调为主的热弹性马氏体相变和铁基孪晶马氏体的形成更为重要。马氏体相变晶体学表象理论以“不变惯习面”为判据,对上(本文来源于《河北冶金》期刊1990年04期)

段福星,谷南驹[8](1988)在《铁基马氏体的各种惯习面》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马氏体相变的k-s模型和西山模型,{121}r是奥氏体与马氏体之间的最小畸变界面,同时构成此界面的是两个最小畸变方向,也就是马氏体的两个最快长大方向,<101>r、<111>r。在母相对马氏体相变无约束的情况下,如表面马氏体转变,马氏体的宏观惯习面则保持为{121}r面。而通常,马氏体相变造成的点阵畸变要改变马氏体的长大方向。低屈服强度的母相将部分甚至完全通过塑性变形来完成形状协调,这样马氏体的长大方向将旋转一定角度。母相屈服强度较高时,如{3,10,15}r马氏体,形状协调主要通过母相的弹性变形来完成,因而产生很高的应变能。在这种情况下,马氏体会通过产生{112}α细小孪晶的自身协调来长大,因此马氏体的最快长大方向由<101>r转向{112}α孪晶面的法线方向。依据上述观点,作者通过建立参考坐标系计算出了铁基马氏体的各种惯习面:(5,-7.0008,5)r,(3.12,-4.72,4)r(2,-5.186,2)r,(2,-4.83,2)r,(-9.01,3,15.01)r和(-9.79,3,15.79)r。(本文来源于《河北冶金》期刊1988年02期)

蒋正行[9](1982)在《K-S理论和片状马氏体的惯习面及其亚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前言马氏体的惯习面决定了马氏体的形态,而马氏体的形态又决定了马氏体的机械性能。关于马氏体的惯习面、形态和机械性能叁者之间的关系,是当代马氏体理论的精华所在。本文以K-S理论为基础,分析了高碳马氏体转变时原子运动和奥氏体与马氏体分别进行塑性变形的情况,从而发现了高碳马氏体的惯习面、显微组织和机械性能之间的一些关系,为进一步通过控制组织,改进性能,提出必要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材料》期刊1982年03期)

惯习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经不同预处理的Fe-30.01Ni-8,97Co-2.96Ti铁基合金的马氏体的表面浮凸、组织形态、惯习面以及原奥氏体晶界析出物对马氏体转变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1200℃×30h奥氏体均匀化、700℃×9h时效的合金,其马氏体为透镜状,惯习面为{225}γ;经1200℃×30h奥氏体均匀化、室温时效1.7×104h的合金,其马氏体为透镜状+薄片状,薄片状马氏体的惯习面为{31015}γ;原奥氏体晶界处的析出物抑制马氏体转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惯习面论文参考文献

[1].傅仁利,赵宇龙,周和平.氮化铝晶体的生长惯习面和晶体形态[J].人工晶体学报.2004

[2].刘志国,季东霞.Fe-Ni-Co-Ti合金马氏体的组织形态惯习面及晶界析出物对马氏体转变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1998

[3].罗承萍,肖晓玲,吴东晓.一种精确测定惯习面(界面)位向的TEM方法——双Edge-on迹线分析法[J].自然科学进展.1997

[4].谷南驹,王瑞祥,殷福星,张建新,刘庆锁.马氏体惯习面、形态及其转化[J].河北冶金.1992

[5].孙恩喜,杨大智,徐祖耀.Fe-21Ni-4Mn合金磁场诱发马氏体形貌和惯习面[J].大连铁道学院学报.1991

[6].谷南驹,王瑞祥,殷福星.孪晶马氏体的自协作效应及不变惯习面[J].金属学报.1991

[7].谷南驹,王瑞祥,殷福星.孪晶马氏体形成时的自协作效应和不变惯习面[J].河北冶金.1990

[8].段福星,谷南驹.铁基马氏体的各种惯习面[J].河北冶金.1988

[9].蒋正行.K-S理论和片状马氏体的惯习面及其亚结构[J].机械工程材料.1982

论文知识图

不同温度下AZ61边部压缩后变形组织:...{1013}_孪晶形成示意图未强制状态OR7正空间的NCS分布未强制状态OR1正空间的NCS分布合金时效200h的组织,[2-1-10]#、3#TWIP钢中层错的TEM形态

标签:;  ;  ;  ;  ;  ;  ;  

惯习面论文_傅仁利,赵宇龙,周和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