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英译文的批评赏析

《江雪》英译文的批评赏析

张翠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青岛266510)

摘要:诗歌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代表,有着典型的中国特色。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江雪》是古诗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首佳作。这首诗出自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之手。此诗写一位老翁于雪中孤独垂钓的场景,色彩清淡,心境孤寂,历来广为传诵。

根据许渊冲提出的“三美”理论,即“译诗不但要传达原诗的意美,还要尽可能传达它的音美和形美。”本文以柳宗元的名作《江雪》的英译为例来探讨诗歌翻译中审美效果的再现。

关键词:江雪、英译文、赏析

一、诗歌翻译的特点

一般说来,诗歌翻译难度较大,比较有挑战性。古代诗歌翻译则要求更高。诗歌的翻译被认为是极具挑战性的,翻译是一种“再创造”。它需要译者把握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两种语言,从而融会贯通,在翻译时将作品的原意、思想、情感、意境完好无损的表现出来,可以说是一种艺术创作。总的来说,翻译作品最基本的要求是“信达雅”,首先要达到这一基本要求,才是一份合格的译作。在此基础上,参照许渊冲的三美理论,即“意美、音美、形美”,来对诗歌翻译进行修饰、雕琢,在翻译过程中,始终带着一种美学眼光分析、赏析原文,努力创造出一篇能够朗朗上口、有欣赏价值的译文。

二、作者背景与原文背景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是闻名中国的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柳宗元因为最终被贬柳州,世人称他为“柳柳州”。在柳宗元的一生中,其作品数量之多,多达600余篇,总的来看,他的文章成就略略大于其诗歌的创作。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吴文治,1964)在入仕期间,因为遭到贬谪,柳宗元想要建功立业的渴望受到毁灭,这极大打击了柳宗元的自信心。由于情绪低落,心境凄凉,柳宗元将他的不满和愤慨寄予诗歌创作中。因此,他初期诗歌的风格特色就比较悲凉感伤,直到后来,他因缘巧合之下,他开始接触到佛学,在被贬之后,他转向佛理来争取摆脱内心的苦楚,以及怀才不遇的苦痛。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柳宗元的诗歌既有表现内心忧伤之感,又可以看出佛学意味的豁达。

《江雪》创作于诗人被贬之后。据史料记载,诗人因为残酷的政治迫害、艰苦的生活环境以及郁郁不得欢的心情,健康遭到了严重损害。这首诗通过描写隐居山水的渔翁在孤单寒冷的江面上垂钓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写渔翁即是写诗人自己,北风凄凄,寒雪飘飘,偌大的江面上竟是空无一人,只有一位身披蓑衣、瑟瑟发抖的老人在独自钓鱼。这首诗描述了渔翁的倔强,也说明了诗人的坚持与孤傲。虽然处境孤独,众人不予理解,他仍然坚持自我,傲岸不屈。

三、英译文赏析

许渊冲译本:

FishinginSnow

Fromhilltohillnobirdinflight,

Frompathtopathnomaninsight.

Alonelyfishermanafloat,

Isfishingsnowinalonelyboat.

Bynner译本:

RiverSnow

Ahundredmountainsandnobird,

Athousandpathswithoutafootprint,

Alittleboat,abamboocloak,

Anoldmanfishinginthecoldriver-snow.

从意美看,中国古诗中,所谓的“千”、“万”并不是计量单位,只是一种表现夸张的写法。原诗中的“千”和“万”表现出山水之多,以大衬小,从而烘托当时凄凉的情境。许译“fromhilltohill,frompathtopath”和“nobirdinflight,nomaninsight”,贴合英语语言习惯,表达了原诗的“意美”。Bynner的译本却略有不同,整片没有出现一个动词,完美再现了“静态”。从音美看,译文的三、四行比较押韵,也体现了原诗中的静态氛围。许译采用aabb韵式,虽不与原诗音似,却传达了原诗的音美。Bynner的译文却没有太多注重音韵以及押韵,与许译本相比稍显不足。从形美看,许译完全保持了原诗的简约风格,每行用词不多。Bynner的译诗也基本保持了原诗的简洁,只是译文的最后一句稍嫌冗长,音节数偏多。此外,两种译文都采用了通俗的语言,读者都能够比较容易的理解赏析。许译的一二行,fromhilltohill和frompathtopath以及nobirdinflight和nomaninsight的结构、字数及音节数都相同,从而使原诗的形式完整表现到译诗之中,再现了原诗对仗工整的形美。

总结

“文学翻译是艰苦细致的脑力劳动,是对原作的再创造,它要求于译者的是:确切的理解,流畅的表达,尽可能完美的再现。”(冯庆华,2002:239)这篇文章从原文背景和译者背景着手,运用“意美、音美、形美”三原则来浅显的对柳宗元的《江雪》英译文进行赏析。作者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要同时注重三美,既要把握外在韵律,又要完整表达诗人的意境和情绪,再现原诗的审美效果。希望此文章对《清明》的赏析可以为读者以后赏析文章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陈雪军,黄洁.唐宋名篇赏析[Ml.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2]费振刚.古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3]季羡林.古诗歌读本[Ml.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4]李明.翻译批评与赏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5]吴文治.柳宗元资料汇编[G].北京:中华书局,1964:552.

[6]许渊冲.《译笔生花》[M].郑州:文心出版社,2005

标签:;  ;  ;  

《江雪》英译文的批评赏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