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赵琳陕西西安市阎良区六三〇中学

一、存在的问题

英语教学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就是要会运用。无论学了多长时间的英语,无论学了多少英语,不论是小学、中学、大学,教学大纲上对“说”英语都有明确的要求。新课标中对初中英语“说”的技能也有详细的描述。从课本要求可知,“说”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不用思维去组织自己的想法,直接在图片或教师的提示下说;第二种是根据一定要求,经过思维对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进行整理,从而正确流利表达自己的想法,通俗地说也就是灵活运用。对于前者的要求,大部分教师都能在教学中达到要求,但相对而言,后者的要求就比较难达到。虽然教师心中清楚地知道只有做到灵活运用,才是真正意义上“学好英语”,而且也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但效果并不好。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灵活应用英语,进而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问题也就成了教学中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二、原因

学习效果不好,并不等于教师的工作做得不够多。其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做了大量的工作,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各种英语氛围,比如,各种活动丰富的英语角、英语会话表演、英语小演讲等等,学生似乎也很感兴趣,但最终都还是离不开教师或多或少的提醒和帮助,在教师的引导下才有所创新。因此,这些活动很难说对学生综合应用的水平有多大意义上的提高,无非也还只是美丽包装下的表演而已。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在中国学英语会有这么多“哑巴”英语的现象?

首先,从教师角度来看,有这样一些原因:(1)受中学英语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以知识为本,重知识传授,轻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2)教学模式还是以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室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单纯的机械训练,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任务驱动性学习;(3)教师所创设的教学语境不够真实,缺乏生活化的真情实感的语言实践;(4)英语学科评价虽然也有口试,但还是偏重语言知识的终结性评价,忽视学生语言综合运用实践的形成性评价。以上这些原因最终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久而久之缺少了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的思想就像套上了枷锁,无法真正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与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所需的“主动”、“自我体验”是相矛盾的。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认为,最好的教育方法是让儿童自己用思想做试验,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直接体验各种事实,并且获得更深刻的印象,这样学生会感受到学习的需要和兴趣,产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取得有用的经验。这也正符合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的任务型教学途径,形象地说,就是“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而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在学习上常常是教师要求做什么,学生才做什么,更谈不上课外主动思考和运用。学生最多也只是按教师要求背一背单词和课文,要不就是表演课文,即使是教师要求下的自由表演也还是离不开文本的限制。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缺少用英语的主动性,少了思维的参与,自然而然就谈不上灵活运用了。在“学好”的基础上说“运用”都如此难,更何况实际教学中往往有一些学生还没“学好”就谈“运用”,更是难上加难。因此,要真正做到灵活运用,在教师监督下的打好基础是必需的,其次才是让学生发散思维。根据上述情况,从学生角度来说,造成不能灵活应用英语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语言积累不够;(2)脑海中只有支离破碎的单词、短语和单句,没有语篇感;(3)只能在教师设定的模拟情景中表演,不能灵活表达。这三个原因之间是一种层层递进的关系,前一原因是后一原因的基础。因此,所采取的措施也是层层递进的,只有在解决好前一原因后才能更有效地解决后一原因。

三、采取措施及具体实施

1.解决语言积累不够的问题。

(1)依托朗读培养良好语感。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它和语文教学一样,重在反复读,时刻练,从而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朗读是巩固旧知、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培养学生美的语音、语调、语感的好方法。谈到朗读,教师用得最多的就是分角色朗读了,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

A、组成学习对子。根据对新知识掌握的好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或弱点,相互帮助,及时检查。这是促进学生口语进步的一大对策,激励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B、培养领读学生,促进全面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性,我从培养各班领读学生入手,利用课余时间,选出英语成绩不错的学生,让其先一课课读给我听,读得流利准确了,让其作为领读学生,并且告诉他们自己必须朗读正确的重要性,激励他们回家多听多读,争做一位好老师。在这样的鼓励下,领读学生几乎能做到每课熟读、读好,以便充实自己的英语,把正确的发音教给其他学生。

(2)大量背诵积累语言素材。为了学生将来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景时能够将英语脱口而出,就要求学生把功能句型整句背诵,借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这是流利表达的基础。因此,我把背诵每周新教的英语课文作为每周的必备作业。英语教师常常带好几个班级,如果每一个学生都要教师检查过关,工作量是相当大的,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这项任务,抓好背诵检查就显得很重要了。利用学生资源进行生生互检是教师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效果不是很好。好的同学很快就过关,而差的同学不会的还是不会,长期不能过关,差的学生也就习以为常,结果这个背诵的任务达不到一定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制定出一个捆绑式的背诵方案,既有检查作用,又有帮助督促作用。我在每个班级都培养了8位背诵组长,除了负责检查本组的背诵情况外,还要负责帮助本组同学,直到该组组员全部背诵。我对各班同学都作了具体的分组,每组的人数不是一样的,有的小组中组员较自觉,也能较快完成教师的任务,这样的小组人数相对较多一些;而有的小组中组员的自觉性较差,基础也不是很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在别人的帮助下才能熟读课文、背诵,在这种情况下,组员人数就相对少一些;情况较严重时,有的背诵组长甚至只有一位组员。为了鼓励每一位背诵组长,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每一周任务的完成都会给组长加分,每隔一段时间对背诵组长及组员的情况进行总结和奖惩,教师随时抽背并督促检查。这样,学生能主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尤其是在课外的主动性也更强了。

2.解决学生脑海中没有语篇感的问题。学生有了大量的背诵后,为什么还是不能张口就说?因为大量的背诵还只是输入,没有在实践中进行过有效的对话,还不能说是完全掌握。学英语的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即使是在大量背诵的基础上,在陌生环境中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时,脑海中最先出现的仍可能是几个关键词,而不是整句话,所以在实际生活的自由表达中会有不知从何说起的感觉。于是,表演课文就成了许多教师采用的方法。但从背诵到表演课文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那么简单。表演课文之前,要让学生至少能有完整的一句话的输出。如果能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逢问能答”的程度,就为从“句”的输出到“篇”的输出奠定了基础,因为能做到在任何情况下的“逢问能答”说明学生是真正理解意思的。这就避免了某些学生背得很熟却是有口无心的现象。然后在此基础上依据课文表演,这是必不可少的过程。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从背诵到表演,有利于学生在模拟的情景中加深感悟。但仅仅表演课文还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根据学生所学内容,按其功能性创设类似的情景再次让学生表演,例如英语超市、英语剧社等。有了前面这些大量的工作作铺垫,学生的表演可能会加入自己的思想,但扩展还不是很大,而且整个对话的结构还是会受到课文的限制。尽管如此,也为学生灵活运用英语搭建了一个台阶。

3.解决不能灵活表达的问题。经过前面几个步骤的训练,学生能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对话,虽然受到文本的限制,但学生的思维已经开始启动,只是效果不是很明显。如果此时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说英语,他们往往会觉得无话可说,还是会出现冷场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前几个步骤中都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或是教师创设情景,学生接到任务后进行对话。这些活动都是以教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所以学生的思维也是被动的,自然而然也就谈不上灵活运用了。解决这种无话可说的现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学会提问。交流通常是以信息差为基点,通过信息传递达到填补信息差而产生的。在形式上可以是问答形式,也可以是描述形式。但无论是何种形式,都必须有思想的参与。因此,要引起交流的因素之一就是要有问题。而我们的实际情况是学生不会提问,而是更习惯回答别人的问题。这是因为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情况出现较多,学生常常处在被动状态,学生的思维也就被定格在“你问我答”的形式中。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的解决方案是:将所有学过的问句整理出来,在两个星期内让学生背诵,在每节课的前5分钟轮流让一位同学回答本组同学的问题。要求在同一轮提问中,各组之间不能出现相同的问题。每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提出几个问题就得几分。如果所提的问题是连续几周都被同学们遗忘的问题,可以得成倍的分数,当然能提出这个问题的学生心中也是洋洋得意的,对于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的问题学生往记得特别牢。学生学习热情很高,为了能在这个环节得到更多的分数,每一轮中每个同学的提问他们都听得很认真,而且会默默地记在心里,以备下一节课时用。还有的同学会千方百计地动脑筋,想出一些大家没提过的问题。当学生学会提问后,交流时的语言量就会多一些。

(2)发挥想象,体验所学语言的多种运用场合。教师在课堂上会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模拟的交际情景,但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不可能为一项功能性语言创设多种情景。如果学生没有把思维发散开,只是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去交流,永远都无法体会用语言自由交流所带来的快乐。如果永远都是教师创设情景,学生被动接受任务去表演,那么正如牵牛花,一旦失去攀沿的墙壁就无法向上生长一样。所以当学生学会一项功能性语言时,除了让学生在一定情景中表演外,还要让学生发挥想象,想一想在什么样的场合还会说这些话,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语言的用处。只有学生自己想出来的,才是记忆深刻的,这种情况下的表演和实践才是最有效的。比如,在教学What’syourname?Howareyou?这两句话时,我利用新学期开学同学们互不认识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学生学会后,我还让他们想一想什么时候也要问这些话,并表演出来。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常会使我发现自己思维的狭隘,他们有的表演病人看病,医生写病历时的情景,有的表演开学第一天新同学到学校报到的情景……“病人”痛苦的表情,“医生”严肃认真的态度,远比在教师限定下同学们冥思苦想的表情更让人欣慰。让学生自己创设情景,为他们能灵活运用所学语言又搭建了一个台阶。

(3)联系实际,随时体验。无论是教师创设情景还是学生自己创设情景,只有当学生真正运用英语多次解决自己身边的问题,在自由对话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时,学生才会对所学语言有更深刻的记忆,才能做到真正的灵活运用。因此,要让学生养成经常注意身边英语的习惯。现实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物品上常写有一些英语单词或短语,会使学生感到英语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比如,在学完饮料的单词后,我让他们收集一些饮料盒子,看看能否找到自己知道的饮料单词。那么以后每当买到新物品,他们的好奇心会促使他们来问老师,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氛围。这样可以扩充学生的词汇量,反复复习学过的知识,为提高交际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周末让学生到大街上走一走,找找哪些地方写有英语。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做到处处观察,但可以督促他们在生活中随时想想他想说的话能不能用英语来说。另外,我还特意设置了课前值日报告,让他们随意描述一些他们有兴趣而且能够表达的东西,做得好的同学可以得到5分的奖励,累积3次就可以加一颗红星。这种直观的奖励方式培养了学生的交流兴趣,更重要的是建立了开口说英语的信心,培养了英语交流的气氛。

四、结语

学生学习英语需要大量的可供模仿的目标语的输入。在语言输入过程中,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语言意义上,而不是外在的语言形式上,并且在这个习得的过程中形成听和说的习惯。因此,我们应把交际语言的习得作为获得语言交际能力的手段,而非只是把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目的。

标签:;  ;  ;  

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