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源换流器论文_刘子文,苗世洪,范志华,康祎龙,晁凯云

导读:本文包含了电压源换流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电压,电平,变换器,柔性,电网,永磁,高压。

电压源换流器论文文献综述

刘子文,苗世洪,范志华,康祎龙,晁凯云[1](2019)在《孤立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双向AC/DC换流器功率控制与电压波动抑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孤立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对双向AC/DC换流器进行合理控制可以有效实现微网功率的协调分配并提高系统的抗外界干扰能力。将孤立混合微电网中的交流微网和直流微网等效为整合电源,分别给出双向AC/DC换流器交流侧和直流侧的有功功率下垂控制方程,进而提出基于全网功率成比例分配原则的双向AC/DC换流器外环功率控制策略,实现孤立混合微电网的功率平衡和自主分配;同时针对常规比例-积分(proportionalintegral,PI)内环控制无法获得理想的电压动态响应的问题,在对双向AC/DC换流器进行电压波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抑制电压波动的双向AC/DC换流器改进内环控制策略,实现换流器电压对参考信号的无静差跟踪,提高下垂控制微电网系统的鲁棒稳定性。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21期)

王后生,蒋真,田安民,隗华荣,梁帅奇[2](2019)在《电压源换流器用水冷散热器的数值模拟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水冷散热器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模拟对水冷散热器进行热仿真。研究进水流量以及添加扰流柱对水冷散热器的表面温升以及压降的影响规律,从而获得散热器的最佳散热效果。结果表明:当进水流量为9 L/min、进水温度为45℃时,添加菱形扰流柱的水冷散热器表面温升约为19℃,压降约为2 110 N/m2。(本文来源于《机电信息》期刊2019年30期)

熊小萍,林栋,谭建成[3](2019)在《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直流系统保护技术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柔性直流技术在输电、配电系统中更加灵活运行、高效应对大规模分布式新能源接入,是未来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保护技术是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防线。本文从直流系统保护现状出发,介绍主流保护的基本原理和特点,讨论主流保护在柔性直流系统的应用现状和前景。最后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指出现有保护技术的主要问题。(本文来源于《电气开关》期刊2019年05期)

潘伟,邹海荣[4](2019)在《基于拆分冒泡排序法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电容电压均衡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传统电容电压排序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冒泡原理的拆分冒泡电压均衡控制策略,并为降低子模块的开关频率,采用了保持因子的电容电压均衡方法。在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提高电容均压效率的同时有效地降低了开关频率。(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期刊2019年17期)

王甲伟[5](2019)在《基于电压源变流器的低压配电网叁相负荷平衡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技的发展,用电设备日趋复杂多样,非线性、冲击性以及不平衡负荷大量接入低压配电网,极大影响低压配电网的电能质量,SVG和APF已能对配电网无功功率和谐波进行良好补偿,由低压叁相不平衡负荷引起的叁相电压和电流不平衡问题将会增大配网损耗和降低配电设备利用率,低压配电网叁相不平衡治理成为目前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以叁相四线制有源不平衡补偿装置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叁相不平衡电流检测技术、电流控制策略以及由不平衡补偿引起的叁次谐波电流问题。针对我国低压配电网侧的接线方式,为了同时补偿负序和零序电流,选取叁相四桥臂电压源变流器作为有源不平衡补偿装置的变流器拓扑,阐述了叁相不平衡补偿原理,建立了有源不平衡补偿装置的数学模型,设计了不平衡补偿装置的主电路参数。比较研究了基于瞬时功率理论的不平衡电流检测方法和基于瞬时对称分量法的不平衡电流检测方法,从检测精度和检测算法复杂性等方面综合考虑,指出基于瞬时功率理论的ip-iq方法更适用叁相不平衡电流的检测,并进行算法仿真验证。针对不平衡补偿电流的工频周期性特点,研究了基于重复控制的电流控制策略,分析了重复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和控制系统稳定条件,设计了有源不平衡补偿装置的控制器参数。分析了有源不平衡补偿装置补偿叁相不平衡电流时直流电压出现二倍频波动的原因以及进一步导致补偿电流出现叁次谐波分量的传播机理,提出一种在直流电压反馈通道加入二倍频陷波环节来消除指令电流中额外的叁次谐波分量的方法。建立了叁相四桥臂不平衡补偿系统的仿真模型,仿真验证了重复控制和叁次谐波消除方法的有效性。开发了一台容量为66kVA/380V的有源不平衡补偿实验样机,应用本文所研究的不平衡电流检测方法、电流内环重复控制策略和叁次谐波消除方法,完成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9-06-30)

粟咏梅,粟时平,李琳,张贝[6](2019)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电容电压优化均衡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传统子模块电容电压排序均衡方法中,算法排序在子模块数目较多的情况下存在运算量大、开关动作频繁等缺陷。因此,为了减少子模块排序运算量,降低开关频率,该文提出了基于改进归并排序的MMC电容电压均衡法。首先,对引入的归并排序算法均衡工作机理展开了简要叙述,在此基础上,针对算法单次排序比较次数高对算法进行优化处理,进而减少了单次排序运算过程中算法所需的比较次数;并立足于简化后的归并排序算法,引入子模块之间的最大电压偏差比例值,实现降低排序频率与开关损耗,从而形成了具有优越性能的改进归并排序均压控制方法。最后,运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了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直流侧电容电压均压控制模型验证所提改进归并排序均压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Adil,Hussain[7](2019)在《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稳定器阻尼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压源换流器(VSC)是交直流缓和系统中最重要的动态组件。VSC与传统电网的交互作用可能会产生低频振荡(LFO)问题,将会降低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众所周知,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主要原因是电力系统缺乏足够的阻尼,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1)大功率长距离传输,(2)大电网的弱连接,(3)高增益快速调节的AVR。此外,这些低频振荡也是提高电力系统动态特性的主要障碍。如果阻尼不足,低频振荡不仅可能引发严重的故障,而且可能会导致电力系统崩溃。在电力系统中引入一种基于VSC控制的稳定器,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阻尼,能够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通过采用模态分析法研究了基于VSC结构的稳定器与常规电网集成的问题,并提出一种适用于单机无穷大电力系统的方案。基于模态分析法的特征值计算,在电力系统中增加附加阻尼控制器,可以为电力系统提供正阻尼来抑制低频振荡,而其安装位置和配置参数也将影响稳定器的性能。为了获得更好的控制性能,本文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以参与因子为基础,选取合适的目标函数,来求取稳定器的最佳安装位置和最优配置参数。其中,目标函数是在系统工作点线性化处理后所得系统模型的临界模式对应的阻尼比。最终,时域仿真结果表明,电力系统稳定器的配置参数及安装位置优化显着提高了电力系统的阻尼和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期刊2019-06-10)

刘炜[8](2019)在《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中电流源和电压源换流器交互作用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基于电网换相换流器型高压直流输电(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系统(根据LCC的运行原理可视为电流源换流器)被广泛应用于远距离大容量输电场合,由多条LCC-HVDC彼此落点接近所构成的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已在电网中形成。近年来,随着电压源换流器型高压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VSC-HVDC)技术的迅猛发展,VSC-HVDC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送出及电网互联等领域。当VSC-HVDC在电气距离上与LCC-HVDC彼此接近时,便构成了混合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混合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电流源和电压源换流器在运行原理和控制特性上存在显着差异,两者存在电气和控制上的紧密耦合,对电网的安全稳定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需深入分析混合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VSC-HVDC和LCC-HVDC的交互作用机理。本文以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为例,对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电流源和电压源换流器的交互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1)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稳态运行极限在假设控制系统具有理想动态调节特性的条件下,分析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 VSC-HVDC(LCC-HVDC)对 LCC-HVDC(VSC-HVDC)稳态运行极限的影响,是研究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电流源和电压源换流器交互作用机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论文首先推导了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稳态数学模型,并对比分析了采用定有功-定无功和定有功-定交流电压控制模式的VSC-HVDC子系统对LCC-HVDC子系统最大传输功率极限的影响,结果表明:1)VSC-HVDC子系统采用定有功-定交流电压控制时相比定有功-定无功控制,能够有效提升LCC-HVDC的有功功率传输极限;2)随着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VSC-HVDC所占容量配比的提升,或两者之间电气距离的减小,LCC-HVDC能够传输更多的有功功率。此外,提出了一种确定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VSC-HVDC子系统稳态运行范围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之上对比分析了 LCC-HVDC子系统不同控制模式对VSC-HVDC子系统稳态运行范围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交流系统相对较弱或VSC在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所占容量配比相对较小时,从改善VSC-HVDC子系统稳态运行范围的角度考虑,LCC-HVDC子系统适宜选取定电流-定关断角或定电流-定直流电压控制模式;2)LCC-HVDC与VSC-HVDC之间的电气距离主要影响VSC-HVDC子系统的无功功率运行区间。(2)VSC-HVDC子系统控制回路的交互作用针对单馈入VSC-HVDC子系统,首先,建立了定有功-定无功控制模式和定有功-定交流电压控制模式下VSC-HVDC的多输入-多输出(Multi Input Multi Output,MIMO)传递函数模型,研究了 VSC有功功率控制回路、无功功率控制回路、锁相环和交流电压控制回路的理论稳定极限,研究结果表明:1)锁相环控制回路与有功功率控制回路的交互作用,降低了后者的理论稳定极限;2)无功功率控制回路与有功功率控制回路的交互作用,对有功功率控制回路的理论稳定极限无影响(VSC无功功率参考值Qref=0p.u.);3)交流电压控制回路与有功功率控制回路的交互作用,能有效提升有功功率控制回路的理论稳定极限。然后,分析了 VSC不同独立控制回路被控对象的零点分布规律,分析结果表明:1)VSC整流模式下的有功功率控制回路以及逆变模式下的无功功率和锁相环控制回路受右半平面(Right Half Plane,RHP)零点限制,存在高增益不稳定现象;2)交流电压控制回路在VSC两种运行模式下均不受RHP零点限制,具有较强的小干扰稳定性。其次,定义了 VSC不同控制回路的交互因子,并分析评估了不同控制回路交互作用的强弱及其对VSC-HVDC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逆变模式下,过高的锁相环和无功功率控制带宽将导致VSC-HVDC系统失稳;2)整流模式下,过高的交流电压控制带宽会导致VSC-HVDC系统失稳。最后,针对VSC逆变站在连接弱交流系统工况下,受锁相环控制回路RHP零点限制而存在的高增益不稳定问题,提出了一种频率同步控制方法,可有效增强VSC-HVDC系统在弱交流电网工况下的小干扰稳定性。(3)LCC-HVDC子系统控制回路的交互作用针对单馈入LCC-HVDC子系统,首先,分析了定直流电流-定关断角和定直流电流-定直流电压控制模式下LCC-HVDC系统的理论稳定运行极限,并推导建立了两种控制模式下LCC-HVDC的多输入-多输出传递函数模型。然后,分析了 LCC不同独立控制回路被控对象零点随交流系统强度变化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在强交流系统工况下,关断角控制回路,直流电压控制回路不受RHP零点限制,控制器带宽理论上不受限且不存在高增益不稳定问题;2)而在弱交流系统工况下,关断角及直流电压控制回路的被控对象均存在RHP零点,过高的控制器增益(带宽)将导致相应控制回路失稳;3)锁相环受RHP零点影响存在受限的控制带宽,且随着交流系统的减弱锁相环允许达到的控制带宽越小。最后,定义了 LCC不同控制回路的交互因子,并分析评估了不同控制回路交互作用的强弱及其对LCC-HVDC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弱交流系统工况下,过高的PLL控制带宽将导致LCC-HVDC系统失稳。(4)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VSC-HVDC与LCC-HVDC的交互作用首先,推导建立了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等值单馈入VSC-HVDC模型和等值单馈入LCC-HVDC模型,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等值单馈入模型的等效单输入-单输出(Single Input Single Output,SISO)传递函数模型,并与 PSCAD/EMTDC 详细电磁暂态仿真模型进行对比,验证了等值单馈入模型的准确性。然后,基于建立的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等值单馈入模型,分析了 VSC-HVDC子系统与LCC-HVDC子系统的交互作用规律,结果表明:1)削弱VSC-HVDC或LCC-HVDC所连接的交流系统强度,将导致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小干扰稳定裕度和鲁棒性降低;2)针对VSC-HVDC子系统,适当增大VSC逆变站的有功功率控制器、内环电流控制器和锁相环的带宽,或适当减小无功功率控制器的带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小干扰稳定裕度和鲁棒性;3)针对LCC-HVDC子系统,适当减小LCC逆变站的关断角控制器和锁相环的带宽,同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小干扰稳定裕度和鲁棒性。最后,针对交流系统强度对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给出了一种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参数优化方法,能够有效改善系统在弱交流系统工况下的小干扰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期刊2019-06-01)

任必兴[9](2019)在《基于电压源换流器控制的电力装置对电力系统动态交互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柔性交流输电(Flexible AC Transmission Systems,FACTS)的不断应用以及风电机组的大规模集中并网,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作为其核心元件在电力系统中的渗透水平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电力电子化趋势愈发显着。作为电力系统稳定运行重点关注的经典问题——低频振荡(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LFO)与次同步振荡(subsynchronousoscillation,SSO),又呈现出新的特征,目前尚未取得共识性的定性结论。为此,亟待对柔性交流输电、大规模风电机组并网可能引发的振荡失稳机理展开较为深入的研究。基于VSC控制的电力设备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系统振荡模式:一是VSC注网功率改变系统潮流影响振荡模式,二是VSC控制动态与系统的交互作用影响振荡模式。本文区别于传统VSC附加控制改善弱阻尼振荡,重点关注VSC与系统的强动态交互作用,研究VSC型电力装置(统一潮流控制器(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UPFC)、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STATCOM)和永磁直驱风机(Wind Turbine With Direct-driven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PMSG)接入电力系统可能诱发的强动态交互作用LFO与SSO失稳机理。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如下:(1)对于UPFC的附加阻尼控制和多控制器之间的交互影响,已发表文献大多集中于研究相角控制的UPFC,对于矢量控制的UPFC研究较少。本文首次对UPFC的上述两种控制策略进行综合性的量化分析比较,明确了不同控制策略下UPFC控制特性的优势与不足。对于相角控制UPFC,进一步研究了多附加阻尼通道的最优定位选择,并提出了多控制器阻尼系统多模态振荡的协调算法;针对矢量控制UPFC,进一步讨论了多工况运行条件下的UPFC的多控制器间的交互影响。(2)UPFC主要功能是潮流调节,电压支撑,以及附加阻尼控制改善系统弱阻尼振荡。本文研究区别于传统UPFC附加阻尼控制,主要研究了 UPFC的VSC控制特性对系统LFO的潜在威胁。通过并网UPFC对系统所提供的阻尼转矩贡献,新发现了 UPFC与系统的强交互作用会恶化机电振荡模式的阻尼,引发系统失稳。在此基础上,建立了 UPFC子系统与同步机子系统互联的多变量(四输入四输出)模型,从机理上揭示了强交互作用是由两子系统发生开环模式耦合所引起的。(3)FACTS附加控制可抑制同步机轴系、风电场的SSO。本文研究区别于传统FACTS装置提高SSO稳定性,主要研究了 FACTS装置对同步机轴系、直驱风电场诱发SSO的潜在风险。一是通过建立以同步机轴系为媒介的单变量(一输入一输出)互联模型,研究了 UPFC与同步轴系的次同步相互控制作用。二是针对含STATCOM的PMSG风电场,以STATCOM接入点的功率-电压为媒介,建立了非对称变量(两输入一输出)互联模型,研究了 STATCOM与风电场内多台P M S G之间的次同步控制交互作用及其影响因素。(4)阻抗分析法的正电阻判据、正网络阻尼判据,以及开环模式耦合是分析并网风机引发次同步振荡的叁种主要方法,它们分别从负电阻、负净阻尼和模式耦合的角度解释了风机引起振荡失稳的原因。然而,针对同一分析场景,独立应用上述方法可能获得不同的结果。为探究出现不同结果原因,以及负阻效应与振荡失稳之间的联系,本文通过计算PMSG的控制参数安全域对上述叁种方法进行了比较,揭示了叁种方法之间的差异和联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上述叁种研究并网PMSG引起系统SSO失稳机理的局限性。(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期刊2019-06-01)

刘子坚[10](2019)在《串联型电压源换流器降损措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VSC-HVDC(柔性直流输电)和FACTS(灵活交通输电)的现状下,对串联型电压源换流器的损耗原因进行了一番分析,同时针对其损耗因素制定了相关降损策略。希望该策略在日后串联型电压源换流器的损耗上起到帮助性作用,同时保证了装置安全可靠性以及对电网运行损耗率的降低,从一定层面上推动了电网工程建设的发展。(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电压源换流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水冷散热器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模拟对水冷散热器进行热仿真。研究进水流量以及添加扰流柱对水冷散热器的表面温升以及压降的影响规律,从而获得散热器的最佳散热效果。结果表明:当进水流量为9 L/min、进水温度为45℃时,添加菱形扰流柱的水冷散热器表面温升约为19℃,压降约为2 110 N/m2。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压源换流器论文参考文献

[1].刘子文,苗世洪,范志华,康祎龙,晁凯云.孤立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双向AC/DC换流器功率控制与电压波动抑制策略[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

[2].王后生,蒋真,田安民,隗华荣,梁帅奇.电压源换流器用水冷散热器的数值模拟与优化[J].机电信息.2019

[3].熊小萍,林栋,谭建成.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直流系统保护技术综述[J].电气开关.2019

[4].潘伟,邹海荣.基于拆分冒泡排序法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电容电压均衡策略[J].电工技术.2019

[5].王甲伟.基于电压源变流器的低压配电网叁相负荷平衡方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

[6].粟咏梅,粟时平,李琳,张贝.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电容电压优化均衡法研究[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9

[7].Adil,Hussain.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稳定器阻尼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

[8].刘炜.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中电流源和电压源换流器交互作用机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

[9].任必兴.基于电压源换流器控制的电力装置对电力系统动态交互的影响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

[10].刘子坚.串联型电压源换流器降损措施的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

论文知识图

叁相两电平电压源换流器主电路结...典型电压源换流器拓扑结构电压源换流器叁相电路拓扑图电压源换流器型直流输电系统的...经电压源换流器(VSC)连接示意图电压源换流器(VSC)结构示意图

标签:;  ;  ;  ;  ;  ;  ;  

电压源换流器论文_刘子文,苗世洪,范志华,康祎龙,晁凯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