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借鉴与超越
2022-11-02阅读(850)
问:借鉴前人超越前人作文
- 答:很久很久以前,也就是初遇陶潜的时候,只觉得此人太过傲气,居然因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从此告别官场,体验“采菊东篱下”的生活。那时,对他竟无一丝敬意,只以为此人处世太过执着,不思变通。后来又受到王孟的熏陶,开始重新体味陶潜的执着。但此时,多的却是一丝怀才不遇的忧伤,其隐藏于“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之中的“欲济无舟楫”,是掩映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中的苍凉。然而,相同的是超越世俗的品位,是寄情山水的怡然。当我慢慢地理解了他们,同时令我感触最深的却是山水怀情的优雅与含蓄,是寂寞时的点点安慰,是悲伤时的丝丝甘霖。有人说:“仁者乐山,知者乐水。”我虽非文人志士,但对于这另一片含情的世界,却也有一番感悟。我变得很是欣赏陶潜的“悠然见南山”,那是一种多么平静闲雅的心态,没有世俗的喧器,唯有空旷万里。或许,那空的是心中,是内心的平静与柔和,顺着飞扬的思绪,仿佛在欣赏中体会出那份超脱,不同的是黄金与年华中少有消极,而相同的,是在忙碌间歇的休止,不,是思考,思考以前走过的路,或许能从大自然中得到启发,或许能让身心在超然中沐浴少顷。同样,到此时才真正读懂王维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那该是何等的旷远与豁达,有时甚至化作一种朦胧的思絮,在天地间游荡,不停驻,不回首,像青鸟掠过江面,像海鸥徘徊天际。尤其是当身心俱疲之时,体验一番旷远与豁达,你的身心也同样会豁然健行。将一切的一切抛向脑后,同时,在品味悠远的过程中又找回一些来回味,相信其乐亦无穷。学会陶潜的超脱,抛弃那份消极,领略王孟那样豁达,而总在寻求一番番回味,寄情于山水的境界应是如此,生活的态度也应是如此。
问:以超越为话题的作文800议论文
- 答:超越
时间不会倒退,人只有不断的前进,不断的超越.——题记
人活着,慢慢品味,曾有过伤悲,但不能因此惯于束缚自我;人活着,细数今朝,会觉得无助,但不能因此经常依赖他人;人活着,回顾昨日,曾有过感慨,但不能因此总是留恋昨天;人活着,一往无前,就应该因此找准方向.
也许人们没有注意,其实,人们一直都在超越,不管是有心的,还是无意的.
我是一个骑车上学又骑车回家的学生,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我上学下学的路途都还在继续.
那是一个严冬的傍晚,风呼呼的吹着,让稀零几个路人无奈的把衣服裹得更紧些,实际上时间还很早,但天却接近漆黑了,天边连一颗星星也无从寻找,许多路口路灯也已经开了,不一会儿,我行至两盏路灯中央,我知道,我和车正在很快的移动,我看到,路灯下我和车的影子也在很快的移动,我一旦超过我的影子,我的影子就会追上来,一直追至我的前方,我在不断前进的同时,影子也在不断的前进,我在不断的追逐,影子也在不断的追逐……正当我开始明白什么的时候,影子不见了.再行至前方,回头时那两盏路灯早已不见了踪影,这里又是另一番景象……
问:关于“借鉴”的议论文论据
- 答:“借鉴”利的一面:
1.学习别人的优点,取长补短。
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落后,借鉴苏联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大力发展重工业,使得国民生产总值大幅提高。(当然后来学过头了,也有反效果……)
2.融合别人的优点,再上层楼。
在艺术创作中,借鉴前人的实践经验,从而丰富自己的创作风格,也是学习途径之一。如北宋画家李公麟,学习前人吴道子的白描仕女画法,在其基础上又创新风,遂成当世白描第一。
“借鉴”弊的一面:
1。凡是皆有度,借鉴过度即使抄袭。
浙江大学贺海波论文造假,被撤销副教授职务和任职资格。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药学院院长李连达负有监管不力的责任,不再续聘。
云南中医学院院长李庆生被指论文抄袭、一稿多投。李庆生主动申请对自己的相关论文进行鉴定,结果为“过度引用不当”。
上述案例皆是因为没有掌握“借鉴”的适度原则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