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代词论文_宋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称代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代词,人称,新邵,凤翔,方言,湘语,布朗。

称代词论文文献综述

宋辉[1](2019)在《留学生汉语旁称代词混用偏误分析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篇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对五个旁称代词进行研究。我们从习得偏误的角度来分析汉语旁称代词的混用偏误现象,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对这类词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提出设想,并提出一些有利于对外汉语旁称代词学习的策略,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对外汉语学界对旁称代词的研究的不足,并为对外汉语代词教学、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乃至词汇教学提供一定的参照。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研究对象及界定、研究现状、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语料来源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在研究现状部分,主要介绍旁称代词的本体研究现状和对外汉语研究现状,通过对前人文献的搜集与整理,我们总结出目前对旁称代词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第二章是对旁称代词的混用偏误考察和分析。我们分别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原)和专为研究留学生习得旁称代词时出现的混用偏误所设计的调查问卷入手,按照定量分析的原则统计考察数据,并描写、分析偏误,试图从认知角度探讨偏误产生的原因,为下文的教学语法研究提供思路。第叁章是对旁称代词的教学语法进行分析。我们首先对旁称代词进行主观性解释和原型分析,对其用法做出解释,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切实可行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对其教学语法进行排序设计,并以《博雅汉语》为依照,对旁称代词教材语法项目进行排序设计。第四章针对前文的分析研究旁称代词的学习策略,对对外汉语旁称代词教学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最后,本文在结论部分总结本篇论文的主要观点和不足之处。(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毛文静[2](2019)在《汉语第二人称敬称代词的类型学考察——从湖北天门方言敬称代词“你那”的来源谈起》一文中研究指出湖北天门方言第二人称敬称代词"你那"是由"你老人家"缩略、弱化而来的,其敬称方式为身份名词。虽然使用第二人称代词复数表示第二人称单数敬称在世界语言的所有敬称方式中占有绝对优势,但这一敬称方式在汉语方言中却很少使用。另外,用第一人称复数包括式表敬称的情况在汉语方言中也较为少见,只见于广东雷州闽语、台湾闽语和山西灵丘晋语。如果根据敬称区分度来划分敬称类型,现代汉语在共时平面主要属于无敬称型、敬称二分型语言,山西灵丘方言则属于敬称多分型语言;汉语在历时平面经历了从"避免使用敬称代词型"到"敬称二分型"语言的转变。(本文来源于《语言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周敏莉,李小军[3](2018)在《湖南新邵(寸石)话的强调标记“别个”——兼论汉语方言他称代词到强调标记的两种类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描写了湘语新邵(寸石)话的强调标记"别个"的话语功能、句法特点,并概括了它的语法化过程:认为指代义的弱化和主观性表达的需要是造成其语义演变的根本原因。再次证明了从他称代词到强调标记的语法化路径。通过相关方言的比较发现,汉语方言由他称代词发展而来的强调标记有两种类型,其中以"人家"的合音词为代表的强调标记主要作用于句法层面,而以"别个"为代表的强调标记则作用于话语或语用层面。(本文来源于《方言》期刊2018年04期)

庞双子[4](2018)在《基于英汉历时平行语料库的源语透过性研究——以物称代词it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英汉历时平行语料库,结合语义透明度和符号简单化原则,对英汉翻译中物称代词it的显化和隐化现象进行形式和语义上的合并考察,分析英语源语对汉语的透过效应。显化在本文中分低、中、高度叁类,以界定其变化程度。研究发现:1)英语it在汉语翻译文本中的对应成分总体呈上升趋势,源语的透过效应逐渐增强; 2)对汉语翻译文本的历时考察表明,it在译文中显化程度增高,共指歧义降低;隐化现象呈下降趋势; 3)在语义层面,翻译文本中的"它"通常与物质类动词连用,其次为精神类、关系类、言语类动词。在物质类和精神类动词的使用上,使用频次逐渐升高,英语it的语义搭配模式对汉语译本的历时变化发生效应。研究进而对文学翻译文本中影响显化现象的变化机制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魏启峰,赵小刚[5](2016)在《《诗经》称代词训解差异对诗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汉、宋两代学者对《周南·卷耳》《邶风·雄雉》《郑风·女曰鸡鸣》和《齐风·鸡鸣》等诗中"我""君子"和"子"叁个称代词的注解存在差异。之所以形成差异,一是与指代词词性有关。二是注释者受到了《左传》引《诗》的影响,另外还与注释者自身的儒家立场有关。(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6期)

陶成美[6](2016)在《布朗语拉瓦话的指称代词~i~(55)》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语言学和语言哲学领域中,关于指称的研究受到高度关注。但在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领域中,关于指称的研究涉及较少。本文以云南省普洱市(原思茅地区)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勐班乡芒海村的布朗语拉瓦话为调查对象,从语义、语用、句法功能等方面描述布朗语拉瓦话的人称代词"~i~(55)"的特点,指出其功能,并分析其与先行词之间的距离及影响关系,探讨和分析~i~(55)作为回指代词的来源,提出这是受语言经济原则的支配而产生的语法化现象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民族翻译》期刊2016年01期)

姜燕[7](2016)在《现代汉语旁称代词语用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旁称代词的成员主要有:人家、人、别人、旁人和他人。每个旁称代词在语用中都不是孤独地存在着,而是都与另外一个人或物构成某种关系,关系属性就是旁称代词最突出的特点。文章主要从指称功能、认知情感功能、交际功能以及语篇功能四个方面来揭示旁称代词的语用功能。从指称方面来看,“人家”、“人”、“别人”和“他人”都具有他指功能,且是“人家”最重要的指称功能。“旁人”表示他指的例子则相对较少,但是“旁人”表示对指的用例比其他四个旁称代词丰富。泛指功能是“人”、“别人”、“旁人”和“他人”最重要的指称功能。“人家”、“人”、“别人”和“旁人”都有自指功能,而“他人”不具备此功能。从认知情感方面来看,“内”“外”对立功能是旁称代词最普遍的功能,为“人家”、“人”、“别人”和“旁人”所共有。偏移功能是“人家”、“人”和“别人”所共有的认知情感功能,该功能突出了说话人在认知情感上偏移了所指对象或对举对象。“人家”和“人”还共有对比功能。另外,“人”有排他功能,突出说话人强调某种情况的无一例外性,“人”的认知模糊功能突出了说话人对所指对象身份的不确定性。“别人”独有选择替代功能,该功能强调了在说话人的认知中,“别人”的所指对象和对举对象之间可以被选择替换。此外,“旁人”有主次功能,“他人”只有“非己”功能。从交际方面来看,信息转移功能是“人家”和“人”重要的功能,说话人利用“人家”和“人”的指称模糊性,使信息的焦点从“人物”转移到其他方面。另外,“人家”和“人”还共有劝说功能和婉转功能。“旁人”和“他人”都具有侧面反衬功能,说话人在话语中表明对“旁人”和“他人”的立场或观点时,就从侧面显示了对对举对象的观点或立场。“别人”只有反面否定功能,说话人否定了“别人”,就肯定了“非别人”,肯定了“别人”,就否定了“非别人”。此外,“人家”还独有信息关联功能,说话人在话语中提供“人家”的相关信息,也就暗示了对举对象的相关信息。从语篇方面来看,旁称代词主要有照应和词汇衔接两种功能。在照应功能方面,对举照应是五个旁称代词共有的功能。但“人家”和“人”另有类似“人称”的照应功能和指示功能。在词汇衔接功能方面,“泛指词”功能是每个旁称代词主要的衔功能。(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6-03-15)

陈颖[8](2015)在《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浅析日语的称代词》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和社会因素之间关系的一门学问,日语教育界对于社会语言学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还不够成熟。本文就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结合相关理论分析日语称代词,即人称代词、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的特点、发展变化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要素,目的在于让日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称代词的内涵及社会意义。(本文来源于《文化学刊》期刊2015年06期)

陈瑾[9](2015)在《王梵志诗人称代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王梵志诗口语化程度很高,诗中人称代词的使用也具有浓厚的口语色彩。在王梵志诗中,第一人称代词"我、吾",第二人称代词"你",第叁人称代词"他"是主要的人称代词,它们的使用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特别是第叁人称代词"他",其人称代词用法刚形成不久,还不稳定。(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期刊2015年06期)

张永哲[10](2015)在《陕西凤翔方言他称代词“伢”的语法化及类型学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语义、句法、语用等多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凤翔方言"伢"由他称代词到名词性成分强调标记的语法化过程。"伢"语法化为强调标记在其他方言中也有表现,但语法化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汉语旁指代词"他"也有语法化为强调标记的现象,与"伢"的语法化存在共性。(本文来源于《语言科学》期刊2015年03期)

称代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湖北天门方言第二人称敬称代词"你那"是由"你老人家"缩略、弱化而来的,其敬称方式为身份名词。虽然使用第二人称代词复数表示第二人称单数敬称在世界语言的所有敬称方式中占有绝对优势,但这一敬称方式在汉语方言中却很少使用。另外,用第一人称复数包括式表敬称的情况在汉语方言中也较为少见,只见于广东雷州闽语、台湾闽语和山西灵丘晋语。如果根据敬称区分度来划分敬称类型,现代汉语在共时平面主要属于无敬称型、敬称二分型语言,山西灵丘方言则属于敬称多分型语言;汉语在历时平面经历了从"避免使用敬称代词型"到"敬称二分型"语言的转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称代词论文参考文献

[1].宋辉.留学生汉语旁称代词混用偏误分析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2].毛文静.汉语第二人称敬称代词的类型学考察——从湖北天门方言敬称代词“你那”的来源谈起[J].语言科学.2019

[3].周敏莉,李小军.湖南新邵(寸石)话的强调标记“别个”——兼论汉语方言他称代词到强调标记的两种类型[J].方言.2018

[4].庞双子.基于英汉历时平行语料库的源语透过性研究——以物称代词it为例[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8

[5].魏启峰,赵小刚.《诗经》称代词训解差异对诗意的影响[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6].陶成美.布朗语拉瓦话的指称代词~i~(55)[J].民族翻译.2016

[7].姜燕.现代汉语旁称代词语用功能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

[8].陈颖.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浅析日语的称代词[J].文化学刊.2015

[9].陈瑾.王梵志诗人称代词研究[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5

[10].张永哲.陕西凤翔方言他称代词“伢”的语法化及类型学考察[J].语言科学.2015

论文知识图

双宾语结构中.咱己’卜与二他自己,,...5罗马尼亚初级汉语学习者问卷调査中指称...一7简单的指代消解6罗马尼亚初级汉语学习者问卷调査中代词...[3]中的指称链代词间接回指双核概念参照模式

标签:;  ;  ;  ;  ;  ;  ;  

称代词论文_宋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