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相流体动力学论文_张孟辉,邵彬,谢华华,张宏

导读:本文包含了两相流体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两相,毛细管,质子,物性,流化床,涡流,反应器。

两相流体动力学论文文献综述

张孟辉,邵彬,谢华华,张宏[1](2019)在《基于气-固两相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的风选室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风选室是气力风选机实现不同直径的砂石颗粒分级的关键,选取气力风选机分选室作为计算域物理模型,采用标准的κ-ε湍流模型和随机颗粒轨道模型及其两相耦合求解对分选室内的气-固两相流进行数值模拟。在一定的边界条件下,研究对分选室内离散相砂石的分选效果的影响因素,确定有利于分级的气力风选机分选室的结构参数,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完成风选室的设计。(本文来源于《矿山机械》期刊2019年08期)

陈阿强,黄青山,耿淑君,杨超[2](2018)在《喷射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体动力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喷射反应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过程强化设备,可有效强化传质与传热过程、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产率,近年来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本文对两种典型喷射反应器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进行了描述,系统地分析了各操作参数和结构参数对气体吸入量和气泡直径的影响规律,指出研究气体吸入和气泡破碎两种机制的必要性。对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模拟喷射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进行了分析,指出Mixture模型适合研究气体吸入量,无法准确描述气泡运动和破碎这两个重要过程,提出采用计算流体力学与群体平衡模型结合的方法进行模拟,关键在于建立适合喷射反应器的气泡破碎频率模型。另外,结合工业应用的实际情况,强调了加入催化剂颗粒相的多相流分析对于指导工业应用的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8年04期)

陈翠玲[3](2017)在《基于图像法的平底喷动床内气固两相流体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隙率是气固两相流系统中的重要参数之一,了解流化床内空隙率的分布特性,对揭示两相流流型转变与流速测量机理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图像二值化方法来处理实验获得的图像,并且采用matlab编程实现空隙率的测量,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空隙率对喷动流化床内颗粒流动特性的影响。重点研究了表观气速、喷口数量和颗粒直径对空隙率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表观气速会促使床层底部的稀相区变大,床层的膨胀高度增加,空隙率也会随之增大。增大颗粒粒径会增大最小临界流化速度,所以在小粒径颗粒达到流化状态后,相同风速下流化床内颗粒粒径增大,床内喷动区空隙率减小比较明显且未呈现明显的流化状态。相同条件下,与单喷口相比双喷口在床层底部附近存在合并射流,同时颗粒能到达的高度也明显增加,底部两侧停滞区面积减小。此外,本文结合对空隙率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表征流化床内流化状态的参数——流化指数,它能比较直观地表示出床内颗粒的流化状态。本文主要通过对气泡产生过程的分析,研究气泡相的流体动力学特性,深入了解流化床内空隙率径向和轴向不均匀性。将通过图像法得到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气泡和空隙率之间存在相互影响。气泡从产生到长大再到破裂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空隙率的变化,从气泡的角度来分析空隙率在喷动床内的分布,可以更加直观的观察空隙率在床内的分布特性。此外,针对喷动床内两相流的流动特性,提出两种软测量方法即多元线性回归和支持向量机方法。在建模过程中考虑了各个参数对颗粒流动的影响,确定了辅助变量和数据预处理的方法。结果表明,通过对数值模拟中参数的数据预测,相较于支持向量机的方法,多元线性回归法的预测结果更为准确。(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期刊2017-12-01)

汪蓉梅[4](2013)在《精馏塔规整填料内气液两相流体动力学特性及相关因素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规整填料塔具有生产能力大、分离效率高、压力降小、操作弹性大、持液量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然而针对精馏过程中气液两相流基本物理现象的研究还很不足,严重阻碍了分离效率的进一步提高。本文运用商用流体计算软件FLUENT6.3对规整填料内气液两相逆向流动情况下气液两相流体动力学特性进行了模拟分析,进而研究了了气相流量、液相物性参数、填料表面结构等相关因素对气液两相流动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了规整填料内气液两相流CFD分析模型并对其准确性进行了验证。根据文献建立了叁种填料结构的气液两相流CFD模型,对文献实验工况进行了模拟分析,数值模拟结果与文献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证明了本文所建CFD模型及所用数值模拟方法的合理性和准确性。2.气相流量对规整填料内气液两相流体动力学特性影响的研究。针对四组不同的气相流量,建立气液两相流动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到了不同气速下的液膜流动特性,对比分析了填料内气液两相压力场、速度场以及持液量和有效界面传质面积等的变化。3.液相物性参数对规整填料内气液两相流体动力学特性影响研究。分别在四组不同液相密度、液相粘度和液相表面张力工况下,建立气液两相流动模型并对其进行数值模拟。结果发现在这些参数变化范围内,填料表面都能形成一层稳定的液膜流,气相流场分布也基本一致。进一步对比了液膜稳定性、气液两相速度场、压力场分布及持液量、有效界面传质面积的变化。4.规整填料表面结构对气液两相流体动力学特性影响研究。设计了叁组不同的填料板结构,建立了叁种规整填料结构的CFD模型,分别在叁组模型内进行气液两相流动模拟。得到了不同的流场,速度场和压力场图,分析了填料结构改变对流体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期刊2013-05-01)

陶璐璐[5](2013)在《高效纺织再添奠基石》一文中研究指出主持:本报记者 陶璐璐 嘉宾: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博导 教授 郁崇文 曾泳春 纤维在高速气流场中的位置、取向、弯扭度等直接决定了成品的结构、性能及质量。高速气流的应用为许多现代纺织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与其他一等奖项目(本文来源于《中国纺织报》期刊2013-01-14)

刘璇[6](2008)在《微重力环境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内两相流体动力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965年,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作为空间项目主电源首次应用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双子星载人飞船并登入太空。上世纪90年代起,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由于取得了技术上的突破,逐渐取代了碱性燃料电池在空间领域的应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由于其具有较高的能量转化效率高,零排放,运行温度低和燃料可再生等优点,有希望成为新一代的空间任务主电源。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在工程应用上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液态水管理。目前,所有关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内部液态水动态特性及其对电池性能影响的研究都是在地面常重力环境下进行。关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微重力环境中的运行特性未见公开发表物报道。微重力环境下气/液两相流呈现出与地面常重力环境迥然不同的特性,受气/液两相流动态特性的影响,微重力环境中的氢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运行特性将与地面常重力环境不同。因此,研究氢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微重力环境下的运行特性及其内部的流体管理则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本文建立了氢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流场内液态水传递的基本理论体系,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方法研究了氢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内液态水传递及两相流动的动态特性。其次,本文设计了新型紧凑式透明氢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采用透明电池直接可视化方法,研究了具有单蛇形通道流场方位的氢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短时微重力环境中的运行特性。全部微重力实验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国家微重力实验室完成,该实验室的落塔微重力实验设施为本文实验提供了3.6秒的短时微重力实验环境。最后,本文建立了燃料电池流道内气/液两相区环形膜状凝结数学模型,选用MATLAB软件编程进行数值求解,得到了描述氢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流道内凝结段两相流体动力学特性参量的数值结果。本文主要工作和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1.对常重力环境下采用直接可视化方法研究氢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内两相流体动力学特性的公开发表物进行了全面回顾。2.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氢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侧液态水流体动力学特性。建立氢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流场内液态水传递的基本理论体系,计算并预测液态水开始凝结的临界曲线,得到了由运行参数划分的单相区与两相区。实验研究氧气流量,运行温度,电池角度对氢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流场内两相流特性和电池性能的影响。3.设计并建立用于落塔短时微重力氢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实验系统,并实现实验系统中的电气与控制系统与落舱电气与控制系统对接。实验系统包括:物料供应,物料排放与回收系统,电池温度测控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可视化拍摄系统。设计制作了发光二极管直流驱动电路照明系统。设计建立了实验系统设备的主,控电路系统。4.改进设计并加工了紧凑式轻型透明氢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高性能稳定运行的透明燃料电池能够真实反应氢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实际运行特性。校核计算了螺栓,螺纹强度以及螺杆在冲击载荷下抗剪切能力。5.研究了竖直角度放置的流道方位内,重力因素变化对不同运行工况下流场内两相流体动力学特性以及电池的伏安输出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池外电路电阻为0.01?时,电池产水量较多。进入微重力环境后强化竖直流道上升段排水,消除流道淹没,电池性能得到提升。电池外电路电阻为0.03?时,电池产水量较少。进入微重力环境后,重力消失促进了液态水在竖直流道上升段的移动。但重力因素对液态水的动态特性及电池性能变化影响不一致。实验结果同时表明,重力因素变化越大,电池内的流动特性和电池输出特性变化越明显。6.研究了竖直角度放置的流道方位内,重力因素变化对不同运行工况下流场内两相流体动力学特性以及电池的伏安输出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平角度放置的流道内液态水量较少,液态水主要以液滴形式存在。微重力环境下,液滴脱落直径将增大。在水平方位的流道内,短时微重力持续时间内产生的液态水滞留在流道空间内,降低电池性能。落舱入网瞬间形成15g左右的冲击加速度造成的超重作用,改变了氢质子的迁移方向,使电池电势暂时升高,电流降低。7.建立了燃料电池流道内气/液两相流动区环形膜状凝结数学模型,选用MATLAB软件编程进行数值求解,得到描述氢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流道内凝结段两相流体动力学特性参量的数值结果。结果表明,两相区长度受表面张力,气相主流速度和流道当量尺寸影响。流道当量尺寸减小,两相区长度减小;增大气相主流速度,两相区长度增加;表面张力增大,两相区长度增加。凝结过程受电池温度和环境温度影响。电池温度升高,凝结加速,凝结放热量增加;环境温度升高,凝结速度减慢,凝结放热量减小。(本文来源于《北京工业大学》期刊2008-12-01)

白建基[7](2005)在《基于图像法的带埋管鼓泡流化床内气固两相流体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鼓泡流化床焚烧炉广泛应用于工业之中,其携带的埋管受热面有着良好的换热性能,能够较好的维持床温。然而埋管在与颗粒进行热量交换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受到颗粒的连续冲刷,导致磨损严重。因此,研究鼓泡流化床内气固两相的运动行为对于设计更为高效、安全的炉子有着重要的工程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图像法的全场测速技术,包括其原理和运算步骤;在此基础上又介绍了基于图像法的粒子示踪技术,阐述其依据的互相关技术、相对传统示踪方式的优缺点以及应用场合。 其次,采用图像法测速技术对二维冷态鼓泡流化床在不同表观风速、顺错列布置、管束横向间距、纵向间距下的工况进行实验,获得了各工况下的即时速度矢量分布场。通过比较,定性考查了鼓泡床中表观风速、顺错布置方式、管束横向间距、管束纵向间距对颗粒与气泡的流动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与前人的数值模拟及实验成果符合得较好。 最后利用基于图像法的颗粒示踪技术,直观显示了颗粒在某一时间段的连续轨迹,得到了颗粒混合的一般规律。还分析了局部单根埋管受颗粒冲击的过程以及统计底排中部管子受气泡冲击的频率,有助于对管子磨损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5-02-01)

王菊英,姜正良,龚延凤,何嘉鹏[8](1996)在《制冷毛细管中气液两相流体动力学分析和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家用冰箱、窗式空调器以及小型除湿机的制冷机组中,常用等截面毛细管作为节流机构。通常毛细管的使用情况为进入时有过冷液体的绝热膨胀过程,一般为临界流动(对于其它流动状态可类推),此时毛细管内流动分为两部分,前一段为液体段即单相流动,它符合不可压缩流体管内流动理论,而后一段为气液两相流,关于气液两相流动,有的假设为均相模型【1】,文献【2】介绍一种诺谟图,(本文来源于《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6年学术年会资料集》期刊1996-06-30)

两相流体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喷射反应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过程强化设备,可有效强化传质与传热过程、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产率,近年来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本文对两种典型喷射反应器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进行了描述,系统地分析了各操作参数和结构参数对气体吸入量和气泡直径的影响规律,指出研究气体吸入和气泡破碎两种机制的必要性。对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模拟喷射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进行了分析,指出Mixture模型适合研究气体吸入量,无法准确描述气泡运动和破碎这两个重要过程,提出采用计算流体力学与群体平衡模型结合的方法进行模拟,关键在于建立适合喷射反应器的气泡破碎频率模型。另外,结合工业应用的实际情况,强调了加入催化剂颗粒相的多相流分析对于指导工业应用的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两相流体动力学论文参考文献

[1].张孟辉,邵彬,谢华华,张宏.基于气-固两相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的风选室设计[J].矿山机械.2019

[2].陈阿强,黄青山,耿淑君,杨超.喷射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体动力学特征[J].化工进展.2018

[3].陈翠玲.基于图像法的平底喷动床内气固两相流体动力学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7

[4].汪蓉梅.精馏塔规整填料内气液两相流体动力学特性及相关因素影响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

[5].陶璐璐.高效纺织再添奠基石[N].中国纺织报.2013

[6].刘璇.微重力环境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内两相流体动力学特性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8

[7].白建基.基于图像法的带埋管鼓泡流化床内气固两相流体动力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5

[8].王菊英,姜正良,龚延凤,何嘉鹏.制冷毛细管中气液两相流体动力学分析和计算[C].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6年学术年会资料集.1996

论文知识图

软性磨粒流工作流道[54]常重力环境进入微重力环境时电池内~...常重力环境进入微重力环境时电池内~...常重力环境进入微重力环境时电池内~...常重力环境进入微重力环境时电池内~#...常重力环境进入微重力环境时电池内~...

标签:;  ;  ;  ;  ;  ;  ;  

两相流体动力学论文_张孟辉,邵彬,谢华华,张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