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融合论文-苏莹莹,李春艳,李迪

膜融合论文-苏莹莹,李春艳,李迪

导读:本文包含了膜融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膜融合,N-乙基马来酰亚胺敏感性因子附着型的蛋白受体,DNA,评述

膜融合论文文献综述

苏莹莹,李春艳,李迪[1](2019)在《膜融合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药物运输方面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膜融合对于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细胞内的膜融合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发挥了促进细胞内物质运转的作用,病毒和细胞膜的融合可能标志着生物体生命的终结。然而,由于活细胞的复杂性,对细胞内膜融合过程的认识仅局限于少数细胞膜上的蛋白结构,如可溶性N-乙基马来酰亚胺敏感性因子附着型的蛋白受体(Soluble N-ethyl maleimide sensitive factor attachment protein receptors,SNARE)及其在促进膜融合中的作用。为更好地研究膜融合的机理,常用相关人工模型系统模拟生物膜融合。本文对SNARE促进膜融合的机理、DNA及卷曲螺旋多肽介导的膜融合研究进展,以及膜融合在药物运输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概述。(本文来源于《分析化学》期刊2019年12期)

秦文娟[2](2019)在《核孔膜在诱导脂质囊泡膜融合和细胞内递送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核孔膜作为一种孔径均一和圆柱形孔形的微孔滤膜,已在各行业的精密过滤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基于较小孔径核孔膜(100-300 nm)的挤出法也用于控制脂质体粒径。由此,本文将基于核孔膜的挤出法用于诱导脂质体或脂质囊泡膜融合。首先研究了挤出法能否诱导荧光标记脂质体和空白脂质体膜融合,继而研究了挤出法能否诱导荧光标记脂质体和外泌体发生膜融合。此外,基于物理性细胞内递送技术的原理和研究进展,推测较大孔径附核孔膜(7-11 μm)可用于细胞内递送。分别利用挤出法将荧光标记的右旋糖酐大分子递送至小鼠结肠癌细胞株CT26和人髓性白血病细胞株K562,并对影响递送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初步考察,此外还对不同分子量右旋糖酐是否进入细胞核、入核途径及时机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挤出法诱导脂质体膜融合制备了空白脂质体和含FRET荧光分子对的标记脂质体,通过挤出法诱导脂质体发生膜融合,动态光散射法(DLS)检测脂质体粒径,激光共聚焦(CLSM)观察脂质体膜融合现象,荧光分光光度计定量检测荧光强度变化并计算膜融合率,以冻融法作为对照;并考察了挤出次数、压力和温度等对膜融合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挤出法能诱导两种脂质体发生高效膜融合,这可从处理后的脂质体共聚焦照片中荧光强度的变化证实,此外对荧光强度变化的定量分析显示挤出75次时膜融合效率达27%。与冻融法相比,挤出法的膜融合效率相当,但是所制得的膜融合脂质体粒径分布更均一。此外,低挤出压力、生理温度和高挤出次数有利于促进膜融合和脂质混合。2)挤出法构建杂化外泌体从K562上清利用超速离心法提取外泌体,然后与荧光标记脂质体混合后挤出处理诱导膜融合,构建杂化外泌体,并与冻融法进行对照。利用透射电镜对外泌体和杂化外泌体进行观察和鉴定,CLSM观察荧光标记脂质体和外泌体的膜融合现象,DLS检测各种脂质囊泡粒径,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荧光强度变化并计算膜融合效率。结果显示,挤出法能诱导脂质体和外泌体膜融合,从而构建杂化外泌体。透射电镜下,杂化外泌体仍然保持了外泌体典型的茶托样结构。CLSM观察证实二者发生了膜融合。与冻融法相比,挤出法(100次)的膜融合效率也即脂质稀释率稍低,但是挤出法制备的杂化外泌体具有均一的粒径,且挤出过程耗时短。3)利用挤出法将右旋糖酐递送入CT26细胞利用挤出法诱导CT26细胞变形及短暂膜穿孔而将不同分子量右旋糖酐递送入细胞内,观察了挤出对细胞贴壁生长和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FACS)分析递送效率和细胞死亡率,并考察了核孔膜孔径和右旋糖酐分子量对递送效率的影响。CLSM观察了细胞内右旋糖酐的亚细胞分布,也即质核比。结果表明,挤出法处理的细胞保持了 CT26的贴壁生长和增殖能力。核孔膜孔径和右旋糖酐分子量影响了细胞内递送效率,孔径和分子量与递送效率负相关。3种不同分子量右旋糖酐在挤出处理后都能进入细胞核,进入细胞核的量与分子量呈负相关。4)利用挤出法将右旋糖酐递送入悬浮细胞K562利用挤出法诱导K562细胞变形及短暂膜穿孔而将不同分子量右旋糖酐递送入细胞内,观察了挤出对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FACS分析递送效率,并考察了核孔膜孔径和右旋糖酐分子量对递送效率的影响。CLSM观察了细胞内右旋糖酐的分布,也即质核比,以确定2 MDa右旋糖酐细胞核的途径和时机。结果表明,挤出法不影响K562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核孔膜孔径和递送材料分子量是影响递送效率的重要因素,孔径越小,则递送效率越高,同时孔径越小,则细胞的死亡率也越高。2 MDa右旋糖酐通过挤出诱导的核膜破裂进入细胞核,并在核膜修复后保持了质核比的稳定。总之,基于核孔膜的挤出法可用于诱导脂质囊泡的膜融合并用于构建杂化外泌体,有望成为新的外泌体修饰方法;此外,基于核孔膜的挤出法可用于递送各种大分子至贴壁细胞CT26和悬浮细胞K562,有望成为新的物理性细胞内递送方法。(本文来源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期刊2019-05-01)

孙黎,王桂华,来森艳,徐丰,胡俊波[3](2018)在《穿膜融合多肽TAT-N24增强K562细胞对伊马替尼的敏感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穿膜融合多肽TAT-24增强K562细胞(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对伊马替尼敏感性的作用。方法常规培养K562细胞,并分为空白组、伊马替尼组(0.5μmol/L)、DMSO组、TAT-N24(100μg/mL)组、TAT-N24(100μg/mL)+伊马替尼(0.5μmol/L)组进行细胞处理。采用BrdU/PI双掺法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Ⅴ/PI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Bcl-2、Ki-67的表达。结果细胞DNA合成检测显示TAT-N24和伊马替尼对K562细胞的增殖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0.05),且TAT-N24同伊马替尼联用能够较单用显着抑制K562细胞增殖(P<0.01)。细胞凋亡分析显示,各组凋亡细胞比例分别为:空白组(4.82±0.31)%、DMSO组(4.12±0.47)%、TAT-N24组(5.12±0.45)%、伊马替尼组(9.64±1.07)%、TAT-N24+伊马替尼组(20.43±2.37)%;伊马替尼能够诱导K562细胞凋亡(P<0.05),TAT-N24对K562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但TAT-N24能显着增强伊马替尼对K562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P<0.01),增强K562细胞对伊马替尼的敏感性。通过对各组细胞Ki-67和Bcl-2蛋白的检测进一步证实,联用TAT-24和伊马替尼能显着降低Bcl-2的表达,增强K562细胞对伊马替尼的敏感性。结论融合多肽TAT-24能够有效增强K562细胞对伊马替尼的敏感性。(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于海佳,刘英辉,Jingshi,Shen[4](2018)在《Sec1/Munc18与SNARE蛋白作用调控膜融合的分子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真核生物细胞内囊泡膜融合需要通过SNARE(可溶性N-乙基马来亚胺敏感蛋白受体)和SM(Sec-1/Munc18)蛋白来调控。位于靶膜上的t-SNAREs蛋白和位于囊泡表面的v-SNARE蛋白之间通过形成具有拉链结构的四螺旋复合物为膜融合提供能量,SM蛋白通过与SNARE复合物之间相互作用调控膜融合过程。细胞内囊泡运输是一个由众多蛋白参与的多阶段复杂过程,SM蛋白与SNARE之间的作用机制还未研究清楚。我们通过大分子拥挤和膜蛋白功能重组构建了类似于生理条件下的体外膜融合平台,并且证明了SM蛋白通过促进SNARE复合物的组装来调控膜融合过程。进一步的研究发现SM蛋白作用于SNARE蛋白的C端SNARE结构域。通过序列分析,我们观察到SM蛋白Domain 3a上的一段小肽与SNARE蛋白的C端SNARE结构域序列相似。我们发现SM蛋白通过这段小肽与t-SNARE蛋白结合,促进SNARE复合物的组装和膜融合反应的发生。(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十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8年全国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10-25)

张秀娟[5](2018)在《HIV膜融合抑制剂的结构生物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病原体,截止到2017年,全球已有约7100多万人感染,其中已死亡人数高达3500多万,存活感染者3690万人。传统的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利用 2-3 种逆转录酶抑制剂和至少 1种蛋白酶抑制剂切断HIV的复制过程,达到抗病毒的作用。这种酶类抑制剂是在病毒进入细胞后发挥作用,而HIV膜融合抑制剂是在病毒尚未进入细胞时发挥其抗病毒作用,因而具有独特的抗病毒优势。T20是目前唯一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临床的HIV膜融合抑制剂,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尽管T20已问世20余年,它的抗病毒机制仍未明确。第二代膜融合抑制剂T1249具有高效且广谱的抗病毒活性,但是由于试剂配方问题,停止了临床实验,它的抗病毒作用机制也亟待研究。在第叁代膜融合抑制剂中,短肽类膜融合抑制剂HP23L具有强大的抗病毒效能,因此对其抗病毒机制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采用晶体结构生物学的方法,解析了叁代膜融合抑制剂中的典型代表及其衍生物的晶体结构,为HIV膜融合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和耐药机理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对研发抗病毒活性高且广谱的HIV膜融合抑制剂具有指导价值。本文取得的创新性成果主要有:(1)成功解析了第一代HIV膜融合抑制剂T20及其衍生物LP-40分别与靶肽复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第一,位于T20 C端的富含色氨酸基序(tryptophan-rich motif,TRM)上的两个氨基酸与N39N端的融合肽近端区(fusion peptide proximal region,FPPR)上的氨基酸存在疏水相互作用;第二,与之前关于T20与gp41上的口袋区没有相互作用的观点不同,T20N端的氨基酸与口袋区中的两个重要的氨基酸存在相互作用,明确了带有L57R突变的HIV-1突变体对T20和LP-40敏感的原因;第叁,LP-40C端的Leu-152与靶肽的相互作用是抑制剂DP-C16比LP-40的结合力和抑制活性低的原因;第四,阐明了 9个由T20诱导的gp41上的耐药位点的分子结构基础。(2)成功解析了第二代HIV膜融合抑制剂的衍生物LP-46与其靶肽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发现LP-46N端的口袋结合区(pocket binding domain,PBD)未插入口袋区,而是靠近口袋区,与口袋区中两个重要的氨基酸存在相互作用。(3)成功解析了短肽类抑制剂HP23L及其衍生物LP-11分别与不同靶肽N36、N36KR和N44复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显示,首先,HP23LN端的谷氨酸和L-T钩子具有稳定构象和提高抑制剂结合力的作用;其次,LP-11C端的脂肪酸不影响抑制剂和靶肽相互作用;最后,阐明了短肽类抑制剂诱导的gp41上的耐药位点E49K和L57R的分子结构基础。综上所述,我们获得了六个HIV膜融合抑制剂与其靶肽复合物的晶体,收集了晶体数据,对数据进行了解析、修正及分析,阐明了这些膜融合抑制剂抗病毒作用的关键位点及耐药突变的分子结构基础。本研究中的成果将对新一代HIV膜融合抑制剂的设计与研发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8-09-19)

布冰,李德昌,刁佳杰,季葆华[6](2018)在《磷脂膜融合初始阶段融合孔的产生及其分子调控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作为细胞内普遍存在的生命过程,膜融合是神经传导等生命活动的关键一环。目前人们仍然不清楚融合过程开始阶段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神经传递过程中融合孔的调控机理以及融合孔在分子尺度下的演化过程对于理解融合的进程以及调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采用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囊泡与磷脂膜接触时孔的产生与演化过程。分别建立了不同距离、不同组分和不同张力的模型进行模拟,此外还根据全原子模型建立了跨膜电势的理论模型,通过理论与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膜间距、磷脂成分和膜张力对于融合孔形成和演化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四届全国生物流变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8-08-17)

汪凤宇,惠丽伟,徐路路,高峰,赵智[7](2018)在《短链阳离子多肽引发pH敏感的非泄漏膜融合(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两种短链多肽,它们可以引发pH敏感的、不泄露的、完全的膜融合.利用这两种特定的融合多肽,观察到不同pH范围内的膜融合现象发生.(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刘紫轩[8](2018)在《Asn-145位点在HIV膜融合抑制剂设计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HIV膜融合抑制剂是一种多肽类药物,它通过特异靶向HIV gp41NHR区域,抑制融合过程中核心六螺旋束的形成,从而阻断病毒入侵,在感染的初始阶段切断HIV病毒的传播。2003年,美国FDA批准了临床使用的唯一基于HIV表面融合蛋白gp41靶点的抑制剂恩夫韦肽,即T20。该多肽对逆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耐药及不耐药病人均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且副作用低,然而T20多肽存在着半衰期短,容易耐药等问题。理想的膜融合抑制剂应具有水溶性好,活性高,稳定,价格低廉等特点,因此亟需设计出一种具有高抗病毒活性,高广谱活性、高抗耐药性和较短片段的膜融合抑制多肽药物。Naito等设计的SC29EK是一个含有E-K模体(X-EE-XX-KK)的29个氨基酸多肽,其活性和抗耐药性较T20均明显提升,为了进一步探究SC29EK作用机制,我们将SC29EK进行逐个截短,结果发现SC29EK与SC28EK之间,仅相差一个氨基酸Asn但是抗病毒活性存在显着差异,这是否提示SC29EK的最后一个氨基酸Asn(位于病毒的gp41-145位点)对多肽与病毒结合有重要作用,据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实验。本次研究主要是针对gp41Asn-145位点的重要作用进行探究。首先通过抗病毒实验发现了 SC29EK与其截短的多肽抗病毒活性存在的显着差异。随后,选取代表性多肽T20与C34将其Asn-145位点替换为Ala,通过抗病毒和抑制细胞融合实验检测多肽活性差异;通过圆二色谱实验,评价了 HIV六螺旋束稳定性;通过ITC等温滴定量热实验,检测多肽与NHR反应时热量变化差异。同时,病毒自身CHR上同样含有Asn-145位点,将该位点突变后检测病毒的入侵和融合能力变化。MT钩子是位于多肽N端的特殊结构,而Asn-145位点位于C端,我们随后通过抗病毒实验探究了二者之间的关系。陆路教授等人报道的IDL是含有29个氨基酸的多肽,其C末端氨基酸IDL通过形成钩子样特殊结构与NHR特殊区域结合,我们对比了同为29个氨基酸的多肽间的活性差异。为进一步研究Asn-145位点的空间构象,我们运用晶体学方法,对含有SC29EK多肽的HIV六聚体进行结晶并成功解析了其结构。本次研究得到了以下结论:(1)Asn-145位点对于多肽抗病毒活性与抑制细胞融合活性十分重要,并且对于病毒的入侵与融合能力也起着重要作用。(2)研究发现位于C端的Asn-145位点与位于N端的MT-hook之间存在着调控关系。(3)SC29EK在多肽复合物的晶体结构中,我们发现Asn-145位点通过形成氢键与NHR互作,稳定六螺旋束。该构象十分保守稳定,能起到提高多肽活性的作用。此外,利用解析到的结构,我们进一步分析了 SC29EK多肽的作用机制以及SC29EK多肽的耐药病毒株耐药机制。本次研究通过多肽与病毒抗病毒活性的差异推断多肽与病毒结合的机制,为病毒进入机制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另外,以往的研究更关注多肽的N端氨基酸的作用机制,例如MT-hook,而本次研究则聚焦于多肽C端氨基酸的作用方式,并且进一步分析了两端氨基酸之间的作用关系,为多肽序列改造以及新多肽的设计提供思路。(本文来源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期刊2018-06-01)

王晶哲,王小铃,王娟,杨鑫鑫,闫美娜[9](2018)在《mTIGIT-mLumin跨膜融合蛋白慢病毒载体和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体外的稳定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以mLumin荧光蛋白为指示系统的小鼠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结构域蛋白(mouse T cell Ig and ITIM domin,mTIGIT)胞外区真核表达载体,并表达mTIGIT-mLumin融合蛋白。方法:分别设计mTIGIT和mLumin的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技术扩增两个目的基因序列,经酶切、连接,克隆至plenti-puro和pcDNA3.1载体。将构建的plenti-puro-mTIGIT-mLumin慢病毒载体进行病毒包装并感染HEK-293T细胞,而pcDNA3.1-mTIGIT-mLumin真核表达质粒转染非洲绿猴肾成纤维Cos7细胞,利用两种表达载体的药物抗性进行筛选感染或转染的细胞,检测融合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通过PCR顺利扩增获得mTIGIT和mLumin,经酶切、连接插入至载体,基因测序结果证实克隆的mTIGIT和mLumin片段序列正确,并成功正确插入到plenti-puro载体和pcDNA3.1载体中;荧光显微镜和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转染的HEK-293T细胞和Cos7细胞经过筛选能够稳定表达mTIGIH-mLumin融合蛋白。结论:成功构建plenti-puro-mTIGIT-mLumin慢病毒载体和pcDNA3.1-mTIGIT-mLumin真核表达载体,且能够在目的细胞中稳定表达mTIGIT-mLumin融合蛋白。(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汪凤宇[10](2018)在《短链阳离子多肽引发pH敏感的非泄漏膜融合》一文中研究指出膜融合是所有活细胞生命过程中的重要进程。包膜病毒通过与细胞膜的融合完成入侵宿主细胞的第一步,受精作用首先需要精子和卵子的膜融合,还有细胞内部的膜融合如胞吐、蛋白质转运和线粒体重塑等。因而,膜融合的研究尤其是其分子机理的研究是许多学科关注的重要课题。为了实现膜融合,要先拉近原本独立的两个膜,然后在膜上产生局部的扰动和变形,最后融合成单个膜,整个过程需要克服巨大的能量势垒。在生物系统里,膜融合蛋白负责克服这些能量势垒。许多对膜融合蛋白的研究发现,膜融合时膜蛋白会发生构型转变,伴随着融合蛋白的重排会暴露出一段融合多肽,融合多肽会靠近靶向的磷脂双分子层引发融合反应。融合多肽是一个短的,相对疏水的多肽,它可以实现和融合蛋白一样的膜融合功能。毋庸置疑,膜融合对细胞生命体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人们对于膜融合在分子层面上的机理知之甚少。由于活细胞的复杂性,对于观察到的情况难以进行详尽的解释。因此,为了深入了解融合过程,需要开发组分简单的人工膜融合体系。在这种情况下,简单的融合多肽相比于复杂的融合蛋白显然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在这之中,有许多工作是借助源自天然融合蛋白的融合多肽来研究膜融合,如流感病毒的融合多肽。也有人工开发的合成融合多肽,如被广泛研究的GALA是由谷氨酸-丙氨酸-亮氨酸-丙氨酸的重复单元组成的结构。但是,相比于膜融合蛋白,大部分融合多肽都有一个缺点,即它们在诱导囊泡融合时,都会伴随着囊泡内物质的外泄。尤其是,目前膜融合体系在药物输送和基因转染等方面的应用发展也受到很多关注,pH敏感的GALA多肽诱导的泄漏融合可以帮助破坏细胞膜,甚至杀死细胞,但是并非所有的治疗都需要破坏细胞膜,比如基因运输。众所周知,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会导致细胞坏死,释放出细胞内物质从而引起炎症。所以不管是为了探究融合蛋白的融合机制,还是寻找药物输送需要的非泄漏融合多肽,我们都迫切需要开发非泄漏的融合多肽。在本课题的研究工作中,我们介绍了两种融合多肽ORB-KK和ORB-KKopen,目前尚未见文献报道。它们源自臭蛙皮肤分泌的一种抗菌肽ORB的衍生多肽。其中ORB-KK是一种发卡状多肽,通过一个分子内二硫键固定,序列为LKGCWTKSIPPKPCFK。ORB-KKopen是基于ORB-KK的开环形式。它们可以在不同pH下诱导大的单层脂质体囊泡发生pH选择性的不泄露的完全膜融合。(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8-05-09)

膜融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核孔膜作为一种孔径均一和圆柱形孔形的微孔滤膜,已在各行业的精密过滤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基于较小孔径核孔膜(100-300 nm)的挤出法也用于控制脂质体粒径。由此,本文将基于核孔膜的挤出法用于诱导脂质体或脂质囊泡膜融合。首先研究了挤出法能否诱导荧光标记脂质体和空白脂质体膜融合,继而研究了挤出法能否诱导荧光标记脂质体和外泌体发生膜融合。此外,基于物理性细胞内递送技术的原理和研究进展,推测较大孔径附核孔膜(7-11 μm)可用于细胞内递送。分别利用挤出法将荧光标记的右旋糖酐大分子递送至小鼠结肠癌细胞株CT26和人髓性白血病细胞株K562,并对影响递送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初步考察,此外还对不同分子量右旋糖酐是否进入细胞核、入核途径及时机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挤出法诱导脂质体膜融合制备了空白脂质体和含FRET荧光分子对的标记脂质体,通过挤出法诱导脂质体发生膜融合,动态光散射法(DLS)检测脂质体粒径,激光共聚焦(CLSM)观察脂质体膜融合现象,荧光分光光度计定量检测荧光强度变化并计算膜融合率,以冻融法作为对照;并考察了挤出次数、压力和温度等对膜融合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挤出法能诱导两种脂质体发生高效膜融合,这可从处理后的脂质体共聚焦照片中荧光强度的变化证实,此外对荧光强度变化的定量分析显示挤出75次时膜融合效率达27%。与冻融法相比,挤出法的膜融合效率相当,但是所制得的膜融合脂质体粒径分布更均一。此外,低挤出压力、生理温度和高挤出次数有利于促进膜融合和脂质混合。2)挤出法构建杂化外泌体从K562上清利用超速离心法提取外泌体,然后与荧光标记脂质体混合后挤出处理诱导膜融合,构建杂化外泌体,并与冻融法进行对照。利用透射电镜对外泌体和杂化外泌体进行观察和鉴定,CLSM观察荧光标记脂质体和外泌体的膜融合现象,DLS检测各种脂质囊泡粒径,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荧光强度变化并计算膜融合效率。结果显示,挤出法能诱导脂质体和外泌体膜融合,从而构建杂化外泌体。透射电镜下,杂化外泌体仍然保持了外泌体典型的茶托样结构。CLSM观察证实二者发生了膜融合。与冻融法相比,挤出法(100次)的膜融合效率也即脂质稀释率稍低,但是挤出法制备的杂化外泌体具有均一的粒径,且挤出过程耗时短。3)利用挤出法将右旋糖酐递送入CT26细胞利用挤出法诱导CT26细胞变形及短暂膜穿孔而将不同分子量右旋糖酐递送入细胞内,观察了挤出对细胞贴壁生长和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FACS)分析递送效率和细胞死亡率,并考察了核孔膜孔径和右旋糖酐分子量对递送效率的影响。CLSM观察了细胞内右旋糖酐的亚细胞分布,也即质核比。结果表明,挤出法处理的细胞保持了 CT26的贴壁生长和增殖能力。核孔膜孔径和右旋糖酐分子量影响了细胞内递送效率,孔径和分子量与递送效率负相关。3种不同分子量右旋糖酐在挤出处理后都能进入细胞核,进入细胞核的量与分子量呈负相关。4)利用挤出法将右旋糖酐递送入悬浮细胞K562利用挤出法诱导K562细胞变形及短暂膜穿孔而将不同分子量右旋糖酐递送入细胞内,观察了挤出对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FACS分析递送效率,并考察了核孔膜孔径和右旋糖酐分子量对递送效率的影响。CLSM观察了细胞内右旋糖酐的分布,也即质核比,以确定2 MDa右旋糖酐细胞核的途径和时机。结果表明,挤出法不影响K562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核孔膜孔径和递送材料分子量是影响递送效率的重要因素,孔径越小,则递送效率越高,同时孔径越小,则细胞的死亡率也越高。2 MDa右旋糖酐通过挤出诱导的核膜破裂进入细胞核,并在核膜修复后保持了质核比的稳定。总之,基于核孔膜的挤出法可用于诱导脂质囊泡的膜融合并用于构建杂化外泌体,有望成为新的外泌体修饰方法;此外,基于核孔膜的挤出法可用于递送各种大分子至贴壁细胞CT26和悬浮细胞K562,有望成为新的物理性细胞内递送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膜融合论文参考文献

[1].苏莹莹,李春艳,李迪.膜融合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药物运输方面的应用[J].分析化学.2019

[2].秦文娟.核孔膜在诱导脂质囊泡膜融合和细胞内递送的应用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9

[3].孙黎,王桂华,来森艳,徐丰,胡俊波.穿膜融合多肽TAT-N24增强K562细胞对伊马替尼的敏感性[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

[4].于海佳,刘英辉,Jingshi,Shen.Sec1/Munc18与SNARE蛋白作用调控膜融合的分子机制[C].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十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8年全国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5].张秀娟.HIV膜融合抑制剂的结构生物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

[6].布冰,李德昌,刁佳杰,季葆华.磷脂膜融合初始阶段融合孔的产生及其分子调控机制[C].第十二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四届全国生物流变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摘要汇编.2018

[7].汪凤宇,惠丽伟,徐路路,高峰,赵智.短链阳离子多肽引发pH敏感的非泄漏膜融合(英文)[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8

[8].刘紫轩.Asn-145位点在HIV膜融合抑制剂设计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

[9].王晶哲,王小铃,王娟,杨鑫鑫,闫美娜.mTIGIT-mLumin跨膜融合蛋白慢病毒载体和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体外的稳定表达[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

[10].汪凤宇.短链阳离子多肽引发pH敏感的非泄漏膜融合[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

标签:;  ;  ;  ;  

膜融合论文-苏莹莹,李春艳,李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