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放本科英语专业平时作业组织实施、管理及质量控制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郝嘉月[1](2021)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基于学生体验的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研究》文中认为目前,中国开启了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征程。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根基,高水平的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加快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成为我国高校的必然选择。伴随高等教育质量标准转向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学生体验在本科教育建设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世界各国高校纷纷将学生体验嵌入本科教育的战略规划之中,围绕学生体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质量保障体系,以优化本科教育的决策与管理。面对国家高等教育综合变革与创新发展的现实需求,如何将学生体验与本科教育高效整合,推动高校基于学生体验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是我国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作为美国公立大学的旗舰,自21世纪以来,将美国本科教育改革的外部挑战转化为校内发展契机,基于学生体验对本科教育进行系统变革,实现了自身对一流本科教育的卓越办学承诺。本研究以一般系统理论、戴明环理论和院校影响理论为支撑,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流本科教育分为战略规划阶段、重点建设阶段、问责评估阶段与改进提升阶段,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对其基于学生体验的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进行系统探究。首先,回顾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本科教育改革的历史进程,从外部推动因素、理论基础因素以及内部发展因素三方面,归纳其本科教育建设聚焦学生体验的动因;其次,梳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学生体验为核心的战略规划,探究其中关于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价值取向与战略重点;再次,从本科教育的招生选拔、学位项目、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归纳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聚焦学生体验的特色化教育举措,探究其为优化学生体验而创设的学生支持机制、教师发展机制、问责评估机制与调查研究机制。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基于学生体验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经验,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转型、制定本科教育战略规划、推动跨学科教育发展、提升服务与管理机制、开展常态化教育质量评估、强化院校研究工作、营造多元包容校园文化七个方面,为我国高校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提供启发与借鉴。
刘洪翔[2](2019)在《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学业评价是本科教学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具有诊断、导向、激励和监督等功能。目前的学业评价在促进创造力培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但最核心的问题是导向性不够鲜明的问题,由此导致评价内容强调对现有知识的掌握而不重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评价方式方法单一等等。发展创造力是大学生学业收获的重要内容,能否培养出拔尖创造性人才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探索以学业评价促进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创造教育理论、学习过程理论及多元评价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对创造力培养和学业评价的关系做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存在复杂的关联关系:学业评价对大学生创造力培养具有导向、激励和监控作用,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引导因素;学业评价所创设的学习情境,是产生创造动机的重要因素;学业评价可能促进也可能抑制学生的创造力,对创造力培养的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情形,不同评价要素对创造力产生的影响程度也不一致。利用好课堂评价和课程结业考试两个评价环节对于创造力培养有关键性的意义。对学业评价内部各环节、各要素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评价理念主要影响创造环境的创建、评价主体主要影响创造动机的激发、评价反馈主要影响创造意志的坚韧性、评价内容及方式直接影响创造思维品质的培养。以BJ大学和NC大学作为改革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典型案例,分析其主要做法与成效,找寻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启示。BJ大学学业评价的特色是“尊重选择、多元融合”,NC大学学业评价的特色是“强基础、重素质、个性化”。两所学校都非常重视发挥学业评价的导向作用,通过积极调整学业评价的内容和方式来培养创造性人才。利用《威廉斯创造力测验量表》和自编问卷对16所高校120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我国高校开展学业评价改革促进创造力培养的现状。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学业评价中不重视创造力评价与大学生创造力不足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偏好不同课程测试题目类型的学生、偏好不同课程结业考试方式的学生在创造力发展水平上均存在显着差异。目前的学业评价在促进创造力培养方面主要存在导向性不强、过程性忽视、融合性不够、成效性不好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创造力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评价促进发展的理念难以落实、对学生个性发展引导不够、对考核的内容缺乏科学监管、评价方式创新受到多方掣肘等等。基于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借鉴我国多元评价理论和创造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从改革学业评价的五大要素提出我国高校以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改革路径与实施建议。建议多渠道地开展学业评价改革:转变评价理念引导学生发展个性;调整评价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创造;扩大评价主体引导学生参与评价;丰富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激活思维;规范评价反馈引导学生增强自信。在具体的评价环节中,课程学习评价要根据课程性质、目标、教学方式的不同,采取灵活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在评价目的上要关注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在评价内容上要适度增加创造力的考察,在评价方式上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综合素质评价可建立“基础+分类评价”的评价模式。
吕冰[3](2018)在《翻译教师笔译教学实践性知识的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翻译教师(翻译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师)的主体都将是外语教师转任或者外语专业毕业的翻译教师。受学科背景和工作经历的影响,他们往往难以具备满足翻译专业教学要求的教学能力。如何推进这类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我国翻译专业师资建设的核心议题。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化发展主要的知识基础。实践性知识研究领域内也尚未出现结合翻译学科的系统研究。因此,探究翻译教师实践性知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方法,以课堂观察、教师深度访谈、学生访谈、学生问卷调查、资料收集等数据收集方式,深入探究三位翻译教师笔译教学中的实践性知识,旨在回答如下问题:(1)三位教师的笔译教学实践性知识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2)在这些实践性知识中,哪些是影响笔译教学决策的关键性知识?(3)三位教师的笔译教学实践性知识有哪些生成来源?(4)三位教师从事笔译教学工作后,新的实践性知识是如何生成的?(5)三位教师在笔译教学实践性知识的建构过程中是否体现出了具有共性的思想与行为特征?如果有所体现,有哪些共同的特征?研究主要发现如下:第一,三位教师笔译教学实践性知识包括学科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学生知识以及教师自我知识。学科知识包括教师对翻译学科的认识、对课程所涉及翻译活动的认识、对课程所涉及译者能力的界定、对课程所涉及译者子能力的取舍等内容;课程知识包括教师对课程的定位、对课程目标的确定、对课程教学重点的确定、课程组织的实践原则、课程资源开发、选择和利用的实践规则等内容;学科教学知识涉及教师“指导翻译学习”、“教学组织方式”、“设置辅助性教学活动”、“作业完成方式”、“译文评估”、“翻译讲评”等内容;学生知识包括教师对学生特征的认识、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地位的认识等内容;教师自我知识包括教师对自我与笔译教学互动关系的认识以及教师自我评价等内容。第二,在这些实践性知识中,影响笔译教学决策过程的关键性知识是教师对课程所涉及翻译活动的认识以及教师的学生知识。第三,三位教师笔译教学实践性知识的生成来源主要包括教师个人学习体验、“学徒式观察”、师范教育、教学观摩、教学经验交流、教学经验、师生互动体验以及教育教学理论。第四,从事笔译教学后,三位教师新的实践性知识的生成以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为主,是三位教师在面临问题情境时,以提升学科专长为基础和支撑,通过行动中反思,将其从在职经历、课堂经验、教育教学理论等来源生成的实践性知识运用于实践并被运用效果检验为“真”信念的过程。第五,三位教师在其笔译教学实践性知识的建构过程中存在具有共性的思想与行为特征。这些特征主要包括:清晰的职业目标、对翻译及翻译教学的热爱、终身学习的意识、创新教学的意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及发挥自我优势实施教学的主动性等特征。此外,本研究还发现了笔译教学实践性知识呈现出的三点学科性,即对学生的培养涉及“职业素质”;翻译实践类课程以教师评估、讲评翻译练习为主,以其他有助于翻译学习的活动为辅;翻译实践经验是教师自我介入笔译教学的重要因素。“介入”的途径主要包括教学材料取自教师的翻译实践经历;译文评估依赖教师基于翻译实践经验形成的评估能力;翻译讲评依据的是教师从其个人翻译实践中经过归纳、提炼、汇总、再升华后内化而成的知识。另一点次要发现即学科专长的掌握决定教师能否把信奉的实践性知识用行动“做出来”。本研究有助于加深翻译教师对笔译教学的理解,为翻译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理据,为翻译教师的自我发展做出有益的引导。同时,本研究也将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拓展到一个新的学科领域,尝试性地探讨了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关系,并且以翻译教师为例阐明了学科专长的掌握是决定教师能否把信奉的实践性知识用行动“做出来”的重要因素,因而该研究也是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理论拓展。
王忠政[4](2015)在《信息技术与地方财政类院校本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文中指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与学习方式,渗透到高等教育领域,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引发和推动着教学思想、教学体制、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根本性变革,对高校本科教学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言,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笔者长期从事高校教育技术的研究与实践工作,一直希望推动信息技术在财经类院校本科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并使之成为教学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对促进财经类院校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人才质量提升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据此,本人在文献研究、实地考察及教学实践中发现,人们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存在理论指导与教学实践的偏差,存在认识与使用上的偏差。这就导致信息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仍停滞在浅层次推进阶段,缺乏应有的深度与广度,甚至有些应用还流于形式,更缺乏对财经类学科特点的理论构建和深入细致的课堂教学应用实效研究。也就是说,信息技术未能与财经类本科教学达到真正的融合;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潜在教学价值未能得到应有的发挥。为了更好地提高人们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丰富信息化教学的理论,提供信息技术在财经类本科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形式,笔者进行了专门研究与实践。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变革与转型。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使社会结构发生了一些变革,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这种变化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需求,需要更多主动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应用性人才。这就引发了高等教育的变革与转型,由原有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移。许多地方型本科院校需要对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二、问题与原因。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引入教学,在延伸教学时空、改变师生教与学的方式、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等方面,正在发挥着一定的积极作用,成为教学变革中一个最为活跃的因素。但在实际教学应用中,仍存在着师生不想用、不会用、形式上用和不实用等现象。笔者通过分析,认为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信息技术进入教学过程,能给教学带来一些变化与影响,表现出一定的教学功能、特性与规律,但在具体的教学应用中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有一定的前提和基础,也需要正确的看待和理解,并在使用中要合目的、合规律;进入教学中的信息技术来源较为多元与复杂,升级更新变化快,有时又表现出不稳定性,影响师生使用的热情;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自身也具有二重性和一定的局限性。三、应对对策。针对信息技术在财经类院校本科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使信息技术能在财经类院校本科教学中取得到良好的应用效果,直至达到深度融合,本文以财经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结合财经类院校的特点、现状与问题,按照“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新机制、新理念”的系统性思维,提出四点对策:一是树立开放式办学、主体参与式教学、体验式学习的教学理念;二是科学应用,实施有效教学;三是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四是建立信息技术应用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动力机制。四、实践与创新。在上述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笔者以广东财经大学为个案,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按照“价值引导、需求为先、教育为本、技术为用”的思路,从日常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教学评价等方面,开展了信息化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索出信息技术与财经类本科教学达到深度融合的一些途径,实现了教学实践的创新。通过研究,笔者认为变革的时代需要变革的教育,变革的教育需要地方性高校的转型。转型后的地方性高校重要任务是人才培养,而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是教学。变革教育首先需要变革教学,变革教学需要采用变革社会的信息技术手段与之相适应。变革教学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是一蹴而就之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辩证的看待和理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因此,本文不是从信息技术对教学影响的单一方面开展研究,而是将信息技术放在整个教学系统的大环境下,揭示信息技术进入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考察信息技术潜在教学价值与实际教学价值之间关系;探索信息技术与财经类院校本科教学达到深度融合的各种可能;形成了可借鉴的信息化教学模式。这些理论与实践,对进一步指导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财经类应用性本科人才的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韦剑剑[5](2014)在《本科教学评价的后现代主义反思》文中提出我国本科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实践肇始于上世纪80年代,在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强力主导与推动下,经过近三十年的演化发展,在研究成果、实践经验、制度建设、人才伍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实施,使得本科教学评价的实践规模、参与范围、社会影响达到阶段性顶峰,本科教学评价因之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特有现象与专门术语而获得自身的规定性,其涵义和实践形态逐渐扩展至专业评价、课程评价、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业评价众多领域。在教育评价、高等教育评价研究方兴未艾的当今高等教育学界,本科教学评价研究作为更为具体、更接近实践层面的研究领域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表现为:理论工作者对之缺乏学术研究兴趣、深度研究成果并不多见;研究者的实践导向特征明显、期望为实际工作提供直接的指导策略;研究较多采用教育学、管理学理论观点为分析工具,偏重量性的数值计算与统计分析方法;即使有些较深入研究借鉴系统科学、经济学、价值哲学理论,也会由于不能及时吸纳理论所在学科的发展新成果、或不经扬弃地直接移植有关论点等原因,影响研究的深入开展与成果水平。本研究期望站在高等教育学术理论扎实积累与本科教学评价与管理实践蓬勃开展的交汇点上,通过引入后现代主义富有生命力与建设性的思想元素,借鉴其具有创新意义的思维方式,为本科教学评价研究注入新的理论源泉与发展活力;整合后现代思想、生命哲学、自组织系统科学、价值哲学的有关理论观点,构建新的分析框架与研究视角,对阻碍本科教学评价发展的深层次因素作反思,为评价文化的转向、观念的更新、政策的调整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与回应。论文对本科教学评价的现代主义思想根源进行剖析。现代主义以推崇“科学”与“理性”为重要标志,其与本科教学在历史发展轨迹上具有相似性。现代主义与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对本科教学及其管理与评价具有显着影响,表现为:主客二元对立思想观照下强势行政性评价主体对弱势评价客体的控制、评价方法的科学主义倾向、以及封闭、僵化的线性评价模式等。在现代主义视域中,学校、专业、课程在理论上化约为有着确定内涵和外延,抽象的高等教育科学概念,在实践中则成为凌驾于师生生命化教学活动之上,有着严格等级层次之分的“外在”事物。学生成为未来社会的有用产品、原料或半成品,教师是具有高度技巧的产品技师,学校成为“产品工厂”,专业成为具有不同恒定规格或标准的“流水线”,课程成为生产产品的工具。本科教学活动在科层本位的教学行政管理体制与学科专业本位的学术管理体制分割与压制下,失去其有机整体性。相应地,学校评价、专业评价、课程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从手段上升为目的,成为外在于、甚至凌驾于各类教学活动主体之上的管理工具,日趋体系化、模式化,其原应具有的文化性、人文性、精神性、生命性被遮蔽。.论文阐述了后现代主义的发展历程及其建设性向度的特征,分析了生命哲学主要观点对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意义。根据高等教育外部关系原理,论文描述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高等教育外部社会系统的后现代变迁及其对本科教学丰富各异的影响方式。基于生命哲学思想研究指出,本科教学是师生共同度过的一段特殊的生命过程,以及在这段生命过程中形成的主要的存在关系。后现代本科教学需要对师生能动的、向上的、活生生的、持续的、绵延的生命加以呵护,让师生生命的完整性、体验性、超越性、创造性、自由性和独特性得以充分展开和释放,以促进师生生命的自由舒展与师生生命状态的有序演进。通过生命哲学与政治论与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的对比分析,论文指出,生命价值应成为后现代本科教学的价值基础。自组织理论、协同学具有明显的后现代气质。论文提出本科教学系统概念并分析其构成要素与状态参量,对本科教学评价进行后现代系统学分析。本科教学系统具有明显的开放性、非线性与生成性、涨落性与非平衡性以及动态生成性等自组织特征。本科教学评价是基于主体价值体验之上的,群体或社会的价值协同过程。通过主体之间这种饱含复杂多元价值交互与耦合的活动过程,本科教学评价拨动“价值之弦”,调节价值关系,整合价值目标,拓展价值世界,成为主体发现、揭示、建构本科教学系统价值的方法和能动过程。这一过程推动系统发生涨落变化,促进其向着有序状态不断演进。研究强调保持自组织评价与他组织评价之间的张力平衡,自组织评价需要接受他组织评价的导引,他组织评价需因势利导,激发自组织评价的活力,避免不良控制给自组织评价带来负面影响。论文从文化、制度与实践三个维度提出本科教学评价进行后现代转向的路径。后现代本科教学评价倡导基于“主体间性”的评估模式,强调教学评价与教学的有机交融性,提倡评价主体的多样化、评价体系的开放性以及教学评价的动态生成性。本科教学评价需要建立从国家法律、政府法规、教学管理部门文件,直至评价实施指南与细则,高校内部评估政策等在内的层次分明、相互支撑、彼此配合的多元化评价制度体系。后现代本科教学评价应采用量性分析基础上进行价值体验的评价方法,对于评价方案需重设计更重理解,并注重构建开放的重视参与和体验的评价情境。
毛东辉,赵霞,李枫,陈杰,洪朝晖[6](2003)在《开放本科英语专业平时作业组织实施、管理及质量控制的研究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探讨了开放本科英语专业平时作业组织实施、管理及质量控制的研究与实践。首先,从远程教育的目的、意义和特点去分析平时作业是实施这种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然后,客观地回顾了宁波电大外语系两年来,在加强对本科远程开放学生的平时作业实施和管理上所走过的历程;最后,总结出适合专业特点,符合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精神的平时作业管理方案及其可行性和重要性。
何彬生[7](2007)在《转型时期我国民办高等院校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社会高等教育的初期始源于民办,随着社会的变革、教育制度的演化,世界发达国家的民办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壮大,许多国家已办成了一流的民办大学而闻名于世界。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开始恢复民办高等培训教育机构,并不断发展民办普通高等教育。本文主要从民办高等院校发展的基本原理、战略要素、投入与产出、发展路径、综合评价和实证分析等方面进行研究,从全面质量效益、良性循环发展的角度开展讨论,从而构建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基本框架。最后从实证分析体现民办高校的发展潜力。论文首先对民办高等院校发展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现状、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要优化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改革办学体制,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了生态原理、生命周期原理、竞争力原理、生态整体效应和生态环境协同原理。利导因子促进生物发育,限制因子则是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而民办高校就必须充分利用利导因子和限制因子的数量和质量科学管理,有序地发展,形成民办高校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统一体,构建相互依赖生存的整体。从而体现民办高校的社会价值,建立一个多元化高等教育与和谐稳定良性循环发展的民办高等教育体系。其次是对民办高等院校发展战略要素从专业设置、办学规模、办学效益、办学质量和质量效应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讨论。提出为基层社区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立足服务社区为目标,建立人才质量、规模、就业三结合的培养模式,注重社会效益,加强职业道德与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奉献精神与服务理念。倡导民办高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节约办学成本,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探索教育质量新途径、课堂教学新方法。并阐明了提高教学质量是教与学的融合,是高素质人才质量、数量和人才率的体现。在分析民办高等院校的投入与产出时首先探索国家对民办高校政策性的投入、自筹与软资源投入,建议允许民办高校按教育成本收费、引进社会富裕资金多渠道开展校企合作。并运用博弈学理论分析民办高校产出与投入的对应关系,并从师生违约伤亡率的事例进行比较,体现高效管理对产出的价值影响。第三,本论文对民办高等院校发展良性循环路径研究进行了探讨。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和国家现有财力应对大教育需要民间资金的发展路径以及人们群众对多元化高等教育的需求与沉重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阐明了民办高校必须走自主创新、自我积累、开展国际教育合作、借鉴先进办学经验的发展路径。着力点是开展多种形式、多种方式、多渠道、多样化的发展战略,挖掘自身和社会的优质资源、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新路径。在分析民办高校综合评价时对评价目的与意义以及评价对发展民办高校的重要性进行讨论,阐明了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规范管理为原则,分析了综合评价的重要意义,以达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建结合、优质发展的共同目的。二是构建民办高等院校综合评价体系,运用评价公式和客观评价法,在主成分分析结果的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法对所选择的单位进行解释。建立民办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等级权重标准的基本评价框架。第四,对我国现阶段民办高校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刘刚[8](2021)在《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国家不断强化“以本为本”并加快建设高水平“一流本科”教育的背景下,培养高质量人才成为迫切需求。教育变革的时代需求使得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研究成为重要议题。该研究不仅是教学学术理论由舶来品进入到中国大学教学实践的理论转换过程,更是在教学学术能力研究的实践化推进中实现大学教师教学育人能力素质提升的探索。本研究遵循“以理论研究而探索概念的本质属性与实践样态”“以质性研究而探索核心能力的框架结构与构成要素”“以质性研究而探索影响因素的现实筛选与归纳分类”“以量化研究而验证核心能力的结构模型与影响因素”“以能力要素与影响因素而提出本土化提升策略”的逻辑思路。首先,在对国内外已有理论与实践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相对抽象、模糊且相关性高、容易混淆的三组基础性概念进行了比较辨析与多维度区分。并对“教学学术”这一核心概念进行了基于内涵属性之本质特征与基于实践过程之现实样态的挖掘,澄清了教学学术的核心特征:实践性——本质特征、学术性——标志特征、公共性——价值特征;呈现了教学学术的现实形态:教学之前——知识与观念形态、教学之中——经验与个体形态、教学之后——成果与共同体形态;基于内外维度的发现,构建了教学学术概念模型。基于实证的质性研究,发现我国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能力具有类型化特征,呈现内在取向上的明显差异:实践取向型教学学术能力、专业取向型教学学术能力、整合取向型教学学术能力。继续探究发现,三种类型教学学术能力的教师在价值、知识、方法和交流等四个维度上具有区分性特征。更进一步对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结构的探索中发现,其结构并非呈现单一的平面性,不同具体能力在整体能力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存在差异,具有不同功能与性质,整体呈现出由内向外的层次性特征。基于此发现,本研究构建了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圈层结构,具体包括价值、观念、知识、方法、人际、技术等六个层次,每一层次由不同的能力要素构成,总共包括十四种能力。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圈层结构具有四个创新性特征:兼顾整体结构的层次与具体而呈现立体性;区分不同能力的功能与地位而深化结构性;强调社会传统的价值与人际而凸显文化性;强调发展变革的技术元素而揭示时代性。基于重要性、普遍性以及典型性等三个原则,本研究对复杂的教学学术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筛选,形成了两类影响因素系统的解释框架。第一种基于影响的实体性存在而划分为教师个人、教师群体和学校组织三个影响因素系统,第二种基于各因素在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形成中所发挥作用的性质而提出,分为主体能动性因素系统和条件保障性因素系统。在前期质性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结构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预调查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和正式调查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所提出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的结构模型得到了进一步验证。同时,对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影响因素以及目前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结果进行了讨论分析。调查发现,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能力水平在性别、学历、地区上没有显着差异,但在教龄、职称和学校平台等因素上存在差异。在具体影响因素方面存在着大学教师热情不高、相关组织机构重视不够、评价管理制度不合理、条件支持不足等问题。基于对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核心结构以及各种影响因素的探索,本研究从教师的观念体系、知识能力系统、教师教学发展机构、教学科研团队、教育教学管理政策制度以及学校物质技术条件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提升的具体策略。整体而言,通过主体自身的发展改变和外部环境的改善支持,能够使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能力得到整体提升,进而推进大学的育人使命得以完整和切实的实现。
周利娜[9](2020)在《云南师范大学东南亚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思想的具体化,是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基本问题,是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依据,是高校怎样培养人的动力保障,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定因素。人才培养模式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社会教育需求的多样化发展,对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培养过程的实施、培养评价的开展具备指导性意义,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一直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问题、影响因素和改进措施,为专业发展及人才培养提供应有的服务。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开展研究,对国内外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影响因素、结构维度以及东南亚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与总结。本研究基于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和能力本位教育理论展开研究,并且结合国家和云南省层面关于东南亚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的政策解读,为东南亚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构建了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研究将人才培养模式划分为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评价三个维度,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人口学变量对学生对于培养过程满意度的影响没有显着性差异。研究发现,云南师范大学东南亚小语种专业的学生对人才培养的整体认同程度属于中等微偏上水平,存在既定培养目标与社会实际需求差异化、课程规划与学生需求不完全符合,教学实施过程存在认知偏差、师资队伍建设体系不完备,生源区域性限制、教学环境差、评价体系部分缺失等问题。针对东南亚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国家、社会、高校和学生四个层面东南亚小语种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分析,严格按照本文所界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维度,提出强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功能、深化课程体系的实用性和合理性、优化教师与学生管理制度、加强教学过程的实效性和提高人才培养评价的完整性和反馈作用五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刘志萍[10](2020)在《中职《药物制剂技术》情境教学的实践研究 ——以云南某轻工业学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具体场景的创设,充分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被广泛应用于基础教育中,鉴于其与生产、生活的密切关联,也适用于中等职业教育。《药物制剂技术》作为中职制药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具备较强的实践性和职业性,提高其教学效果,对制药技术专业培养优秀人才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将情境教学法在云南某轻工业学校制药技术专业《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教学中进行实践研究,以此来丰富情境教学的研究和应用领域。论文对情境教学的研究现状、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进行分析、阐释;继而分析中职制药技术专业教学标准、《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标准,以及实习学校《药物制剂技术》教学现状和问题;通过论证情境教学法在中职课堂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情境教学的设计,并在云南某轻工业学校2018级制药专业班进行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具体实施环节为:摸底调查、情境准备、情境授课、情境教学评价、情境教学反思和教学策略调整,且详细论述各环节实施方法和注意事项。实验期间,进行了前、中、后三次测试和三次问卷调查;分析实验班的测考成绩、学生学习兴趣和态度、智能情况等方面的变化,验证情境教学的实施效果,反思研究的不足,并建立重点章节的情境教学案例库。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情境教学法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兴趣和态度、语言智能、探索智能、运动智能和人际智能等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缓解两极分化现象,增强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利于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符合中职制药技术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切合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要求。
二、开放本科英语专业平时作业组织实施、管理及质量控制的研究与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放本科英语专业平时作业组织实施、管理及质量控制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基于学生体验的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一流本科教育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重要支撑 |
1.1.2 学生体验在世界各国一流本科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
1.1.3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基于学生体验的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为我国提供借鉴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一流本科教育 |
1.3.2 学生体验 |
1.4 理论基础 |
1.4.1 一般系统理论 |
1.4.2 戴明环理论 |
1.4.3 院校影响理论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国内研究现状 |
1.5.2 国外研究现状 |
1.5.3 研究文献述评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法 |
1.6.2 个案研究法 |
1.6.3 历史研究法 |
1.6.4 比较研究法 |
1.7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思路 |
1.7.3 创新点 |
第二章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一流本科教育聚焦学生体验的历程与动因 |
2.1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一流本科教育聚焦学生体验的历史进程 |
2.1.1 初步探索期(二战后—20 世纪80 年代初期) |
2.1.2 全面兴起期(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 |
2.1.3 深化推动期(20 世纪90 年代后期—21 世纪) |
2.1.4 创新发展期(21 世纪初期至今) |
2.2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一流本科教育聚焦学生体验的发展动因 |
2.2.1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协同推动 |
2.2.2 教育质量评估标准的学生转向 |
2.2.3 成果证据回应问责的必然趋势 |
2.2.4 学生体验理论实践的研究支持 |
2.2.5 学校实现卓越发展的内在诉求 |
第三章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立足学生体验的一流本科教育战略规划 |
3.1 战略规划的制定环境 |
3.2 战略规划的重点选择 |
3.3 战略规划的指导原则 |
3.4 战略规划的使命愿景 |
3.5 战略规划的实施举措 |
第四章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关照学生体验的一流本科教育关键环节 |
4.1 本科教育的招生选拔 |
4.1.1 公平竞争的招生录取 |
4.1.2 综合全面的入学审查 |
4.1.3 多元异质的生源结构 |
4.2 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 |
4.2.1 专博并重的课程结构 |
4.2.2 创意新颖的课程类型 |
4.2.3 学生民主的课程开发 |
4.3 本科教育的专业学位 |
4.3.1 研究旨趣的个人专业 |
4.3.2 学科交叉的联合专业 |
4.3.3 创新整合的同步学位 |
4.3.4 跨校合作的联合学位 |
4.4 本科教育的教学模式 |
4.4.1 循序渐进的教学阶段 |
4.4.2 科研参与的教学形式 |
4.4.3 灵活适切的教学方法 |
第五章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优化学生体验的一流本科教育保障机制 |
5.1 学生支持机制 |
5.1.1 严谨包容的服务机构 |
5.1.2 互助合作的学生社区 |
5.1.3 类型多样的经济援助 |
5.2 教师发展机制 |
5.2.1 组织机构与发展平台 |
5.2.2 教学培训与奖励项目 |
5.2.3 多元主体的评估制度 |
5.3 问责评估机制 |
5.3.1 重视效能的自愿问责 |
5.3.2 评估质量的专业审核 |
5.4 调查研究机制 |
5.4.1 学生体验的调查项目 |
5.4.2 改进决策的院校研究 |
第六章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基于学生体验的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经验与启示 |
6.1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基于学生体验的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经验 |
6.1.1 将学生体验置于全校发展战略的优先地位 |
6.1.2 整合教育资源实现教学与科研的优势互补 |
6.1.3 打破传统学科界限推动跨学科的人才培养 |
6.1.4 通过高影响力实践活动提供优质学习机会 |
6.1.5 依托机构联动保证服务与管理的高效实施 |
6.1.6 构建全方位的保障体系提升本科教育质量 |
6.1.7 营造多元包容的校园氛围增进学生归属感 |
6.2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基于学生体验的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启示 |
6.2.1 促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转型 |
6.2.2 顶层规划制定本科教育的战略决策 |
6.2.3 跨学科界限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
6.2.4 改善服务与管理满足师生主体需求 |
6.2.5 开展常态化评估调查保障教育质量 |
6.2.6 强化院校研究以推动高校科学决策 |
6.2.7 重视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思路与创新 |
第一章 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的关联分析 |
第一节 学业评价的理论及其要素 |
一、学业评价的理论 |
二、学业评价的基本要素 |
第二节 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的复杂关联 |
一、创造力是学业收获的重要内容 |
二、学业评价作为情境因素对学业收获的重要影响 |
三、学业评价对创造力培养具有促进和抑制作用 |
四、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关系模型的初步构建 |
第二章 学业评价影响创造力培养的作用机理分析 |
第一节 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保障作用 |
一、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清晰的导向 |
二、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适度的激励 |
三、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必要的监控 |
第二节 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动力源泉 |
一、评价主体影响创造动机的激发 |
二、评价反馈影响创造意志的坚韧性 |
三、评价内容及方式直接影响创造思维的发展 |
第三节 关键性评价环节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场域 |
一、课堂评价及时有效激发学生创造灵感 |
二、课程结业考试灵活考察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
第三章 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的改革实践:两所高校的案例分析 |
第一节 BJ大学“尊重选择多元融合”学业评价 |
一、明确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育理念 |
二、强调过程和方式多样的课程学习评价 |
三、注重层次性和差异性的激励性评价 |
四、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
五、成效、培养特色与建议 |
第二节 NC大学“强基础、重素质、个性化”学业评价 |
一、规范常规评价为创造力发展奠定基础 |
二、重视创造力评价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
三、实行个性化育人培养拔尖创造性人才 |
四、成效、归因与建议 |
第三节 从高校学业评价改革案例中得到的启示 |
一、转变人才评价观念营造良好的创造环境 |
二、激发学生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创造动力 |
三、改革学业评价的内容、组织形式和手段 |
四、提升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教学与评价能力 |
第四章 我国高校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不足与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对16所学校调查的数据分析 |
一、调查的工具与对象 |
二、调查的数据分析 |
第二节 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
一、终结性评价手段单一,考察创造力的导向性不强 |
二、形成性评价内容不精,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不足 |
三、创造力评价渐被关注,与学科教学渗透融合不够 |
四、激励性评价正常开展,促进创造力培养效果有限 |
第三节 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效果微弱的原因分析 |
一、创造力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 |
二、评价促进发展的理念难以落实 |
三、学生的个性发展缺乏充分引导 |
四、评价的内容标准缺乏科学监管 |
五、评价方式的创新受到多方掣肘 |
第五章 对我国高校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进一步改革建议 |
第一节 以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改革路径 |
一、转变评价理念,引导学生发展个性 |
二、调整评价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创造 |
三、扩大评价主体,引导学生参与评价 |
四、丰富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激活思维 |
五、规范评价反馈,引导学生增强自信 |
第二节 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学业评价体系构建与改革建议 |
一、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学业评价体系的整体化构建 |
二、促进创造力培养的课程学习评价的改革建议 |
三、促进创造力培养的综合类学业评价的改革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翻译教师笔译教学实践性知识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个人旨趣 |
1.3 研究目的 |
1.4 本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翻译教师研究述评 |
2.1.1 翻译教师现状研究 |
2.1.2 翻译教师资质研究 |
2.1.3 翻译教师能力/知识研究 |
2.1.4 翻译教师翻译方向性研究 |
2.1.5 翻译教师教育研究 |
2.1.6 研究空白 |
2.2 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述评 |
2.2.1 国外研究 |
2.2.2 国内研究 |
2.2.3 综合分析 |
2.3 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理解 |
2.3.1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定义和特征 |
2.3.2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表征方式 |
2.3.3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内容类型 |
2.3.4 “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的来源和过程 |
2.4 本研究的概念框架 |
2.5 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及关键概念的界定 |
3.2 研究方法的确定 |
3.3 研究过程的展开 |
3.3.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3.3.2 研究关系的建立 |
3.3.3 研究数据的收集 |
3.3.4 研究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
3.3.5 研究数据的呈现方式 |
3.4 研究质量的控制 |
3.5 研究伦理的思考 第四章 独立个案观察与描述:王老师 |
4.1 王老师的个人经历 |
4.2 王老师的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 |
4.2.1 教学的组织 |
4.2.2 教学的实施 |
4.2.3 师生的互动 |
4.3 王老师的笔译教学探索 第五章 独立个案观察与描述:李老师 |
5.1 李老师的个人经历 |
5.2 李老师的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 |
5.2.1 教学的组织 |
5.2.2 教学的实施 |
5.2.3 师生的互动 |
5.3 李老师的笔译教学探索 第六章 独立个案观察与描述:张老师 |
6.1 张老师的个人经历 |
6.2 张老师的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 |
6.2.1 教学的组织 |
6.2.2 教学的实施 |
6.2.3 师生的互动 |
6.3 张老师的笔译教学探索 第七章 交叉个案分析与讨论 |
7.1 三位教师笔译教学实践性知识的内容 |
7.1.1 笔译教学中的学科知识 |
7.1.2 笔译教学中的课程知识 |
7.1.3 笔译教学中的学科教学知识 |
7.1.4 笔译教学中的学生知识 |
7.1.5 笔译教学中的教师自我知识 |
7.1.6 综合分析 |
7.2 影响笔译教学决策的关键性实践性知识 |
7.2.1 同一类属内知识间的关联 |
7.2.2 不同类属内知识间的关联 |
7.2.3 综合分析 |
7.3 三位教师笔译教学实践性知识的生成来源 |
7.3.1 职前经历 |
7.3.2 在职经历 |
7.3.3 课堂经验 |
7.3.4 教育教学理论 |
7.3.5 综合分析 |
7.4 三位教师笔译教学实践性知识的发展过程 |
7.4.1 王老师笔译教学探索过程分析 |
7.4.2 李老师笔译教学探索过程分析 |
7.4.3 张老师笔译教学探索过程分析 |
7.4.4 综合分析 |
7.5 三位教师笔译教学实践性知识建构过程中的思想与行为特征 |
7.5.1 清晰的职业目标 |
7.5.2 对翻译及翻译教学的热爱 |
7.5.3 “终身学习”的意识 |
7.5.4 创新教学的意识 |
7.5.5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
7.5.6 发挥自我优势实施教学的主动性 |
7.5.7 综合分析 第八章 结论 |
8.1 研究发现 |
8.2 创新与贡献 |
8.2.1 在“翻译教师研究领域”中的创新点与贡献 |
8.2.2 在“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领域”中的创新点与贡献 |
8.3 研究启示 |
8.3.1 对笔译教师个人的启示 |
8.3.2 对翻译专业点管理者的启示 |
8.3.3 对笔译教师培训者的启示 |
8.4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EMT(2013)翻译教师能力框架 附录二 课堂观察记录实例 附录三 教师访谈提纲实例 附录四 学生访谈录音转写文字稿实例 附录五 学生问卷调查报告实例 附录六 所收集学生作业实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信息技术与地方财政类院校本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核心概念 |
(一) 信息技术 |
(二)财经类本科教学 |
(三) 深度融合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一) 信息化教与学环境的研究 |
(二)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与学理论的研究 |
(三) 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研究 |
(四) 师生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研究 |
(五) 既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四、研究价值与意义 |
(一) 在理论方面 |
(二)在实践方面 |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一) 信息技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引发高等教育转型问题 |
(二) 信息技术在财经类本科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其应用的因素 |
(三) 信息技术与财经类本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对策 |
(四) 信息技术与财经类本科教学深度融合创新实践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比较研究法 |
(三) 个案研究法 |
(四) 实证研究法 |
(五) 调查研究法 |
第一章 信息时代呼唤地方财经类院校的变革与转型 |
第一节 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及呈现的新特征 |
一、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
二、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 |
第二节 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高等教育的转型 |
一、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对高等教育提出新要求 |
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引发高等教育的转型 |
第三节 地方财经类院校的特点与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
一、我国高等院校的分类 |
二、地方财经类院校的基本特征 |
三、地方财经类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
四、信息社会对未来财经类人才提出的素质要求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信息技术在地方财经类本科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信息技术对高校教学产生可能变化与影响 |
一、教学时空的变化 |
二、教学方式的变化 |
三、教学主体的变化 |
四、教学形式的变化 |
五、教学内容的变化 |
第二节 信息技术在财经类本科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一、不想用 |
二、不会用 |
三、形式上用 |
四、不实用 |
第三节 信息技术在财经类本科教学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
一、信息技术自身特性 |
二、信息技术进入教学的前提条件 |
三、信息技术进入高校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
四、信息技术的二重性与局限性 |
五、政策的导向性与保障性 |
六、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息技术在财经类本科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对策 |
第一节 树立教育教学新理念 |
一、开放式办学 |
二、主体参与式教学 |
三、体验式学习 |
第二节 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定位 |
二、教师信息化教学领导力的开发 |
三、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 |
第三节 构建信息化教学管理体系 |
一、构建信息化教学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
二、信息化教学管理活动的范围 |
三、高校信息化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 |
第四节 实施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有效教学 |
一、有效教学的内涵 |
二、人们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不同价值取向 |
三、实施有效教学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息技术推动下地方财经类本科教学改革与创新 |
第一节 信息技术推动下的日常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
一、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导结合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
二、中外高校教师远程合作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 |
第二节 信息技术推动下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 |
一、虚拟仿真技术在经管专业综合实习教学中的改革与创新 |
二、信息技术支持下法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 |
第三节 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学考核评价方式的变革 |
一、信息化考试的优势 |
二、国内外在线考试系统的现状 |
三、信息化考试系统的设计思想与设计原则 |
四、信息化考试系统的功能设计与实现 |
五、信息化教学考试的应用价值 |
第四节 信息技术支持下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 |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
二、我国现有人才培养模式遇到的问题 |
三、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 |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反思 |
一、变革的时代需要变革的教育,变革的教育需要地方高校的转型 |
二、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是教学,变革教育首先需要改变教学 |
三、信息技术变革教学必须做到深度融合,而这种融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
四、课堂教学的主力是教师,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是深度融合的关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本科教学评价的后现代主义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路线 |
第二章 我国本科教学及其评价实然状况的现代主义分析 |
第一节 现代主义的发展与基本特征 |
第二节 我国本科教学实然状况的现代主义分析 |
第三节 我国本科教学管理实然状况的现代主义分析 |
第四节 我国本科教学评价实然状况的现代主义分析 |
第三章 后现代主义视域中的本科教学 |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基本特征简析 |
第二节 本科教学外部因素的后现代变迁及其影响 |
第三节 本科教学价值基础的转变 |
第四章 本科教学评价的后现代系统学分析 |
第一节 系统思想的后现代演进 |
第二节 本科教学系统的自组织分析 |
第三节 本科教学系统的自组织与他组织 |
第五章 基于后现代主义的本科教学评价构建路径 |
第一节 基于后现代的本科教学评价文化的构建 |
第二节 基于后现代主义的本科教学评价制度的构建 |
第三节 本科教学评价实施的后现代转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开放本科英语专业平时作业组织实施、管理及质量控制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远程开放教学模式呼唤作业管理制度的改革 |
二、开放本科英语专业平时作业组织实施与管理 |
(一) 平时作业组织实施的第一阶段-----99级平时作业的组织实施 |
(二) 实施平时作业方案的结果分析 |
三、开放本科英语专业平时作业质量控制的研究与实践 |
(一) 对平时作业的质量控制 |
(二) 对平时作业上交时间确认的控制 |
(三) 对平时作业形式的控制 |
四、结束语 |
(7)转型时期我国民办高等院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与意义 |
1.1.1 民办高等院校发展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外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本章小结 第2章 民办高等院校发展的基本原理 |
2.1 民办高等院校的界定 |
2.2 民办高等院校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2.2.1 发展民办高等院校的必要性 |
2.2.2 发展民办高等院校的可行性 |
2.3 民办高等院校发展的生态原理 |
2.3.1 生态位原理 |
2.3.2 生态整体效应原理 |
2.3.3 生态环境协同原理 |
2.4 民办高等院校发展的生命周期原理 |
2.5 民办高等院校发展的竞争力原理 |
2.5.1 民办高校应制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部署 |
2.5.2 运用创新杠杆促进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
2.5.3 发展特色是民办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突破口 |
2.5.4 民办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几种策略 |
本章小结 第3章 民办高等院校发展的战略要素 |
3.1 民办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办学规模 |
3.1.1 专业设置 |
3.1.2 办学规模 |
3.2 民办高等院校发展的效益分析 |
3.2.1 社会效益 |
3.2.2 经济效益 |
3.3 民办高等院校的办学质量和全面质量管理效应 |
3.3.1 探索教学质量新途径 |
3.3.2 全面质量管理效应 |
3.4 民办高等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 |
3.4.1 民办高等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理论探析 |
3.4.2 组建高素质的民办高校师资队伍 |
本章小结 第4章 民办高等院校的投入与产出 |
4.1 民办高校的投入 |
4.1.1 民办高校的政策投入 |
4.1.2 民办高校自筹与软资源投入 |
4.2 民办高校的产出 |
4.2.1 民办高校的教学产出 |
4.2.2 民办高校的高效管理对产出的影响 |
4.2.3 民办高校的科研产出 |
4.3 民办高校产出与投入的对应关系 |
4.3.1 转型时期民办高校产出与投入对应关系的三个阶段 |
4.3.2 民办高等院校投入与产出的博弈分析 |
本章小结 第5章 民办高等院校发展良性循环路径 |
5.1 民办高等院校发展路径分析 |
5.1.1 在原点结构理论分析中找出良性循环的发展路径 |
5.1.2 合作共建引进的发展路径 |
5.2 民办高等院校发展良性循环路径依据 |
5.2.1 中国的国情为民办高校发展路径提供了巨大空间 |
5.2.2 内涵建设路径为民办高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
5.3 民办高等院校发展路径选择 |
5.3.1 走合作联合借鉴发展之路是上规模上效益的有效途径 |
5.3.2 不断优化自身资源和社会资源是上质量上水平的必经之路 |
本章小结 第6章 民办高等院校的综合评价分析 |
6.1 民办高等院校的综合评估依据和目的与意义 |
6.1.1 民办高等院校发展的现状与综合评估的重要性 |
6.1.2 民办高等院校的综合评估依据与目的 |
6.1.3 民办高等院校的综合评估意义 |
6.2 民办高等院校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6.2.1 民办高校综合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
6.2.2 民办高等院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2.3 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 |
6.3 民办高等院校的综合评价程序和方法 |
本章小结 第7章 实证分析 |
7.1 湖南福建21世纪初的民办高等院校 |
7.2 案例分析之一—长沙医学院 |
7.2.1 明确目标定位制定战略规划 |
7.2.2 树立大学理念凸显办学特色 |
7.2.3 构建人才基地打造自身品牌 |
7.2.4 狠抓质量工程培育核心竞争力 |
7.2.5 优化管理机制凝聚管理活力 |
7.2.6 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和谐发展 |
7.3 案例分析之二—仰恩大学 |
7.3.1 树立崇高的办学理念努力打造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 |
7.3.2 创建民办高校自身特色铸造核心竞争魅力 |
7.3.3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育民办高校核心竞争活力 |
7.3.4 狠抓教学质量提升民办高校核心竞争生命力 |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
(8)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2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3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结构 |
3.1 研究对象及研究过程 |
3.2 研究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
3.3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的类型化特征及多维比较 |
3.4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的层次性结构 |
3.5 本章小结 |
4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 |
4.1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影响因素的筛选以及分类 |
4.2 基于实体分类的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 |
4.3 基于作用性质分类的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5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结构及影响因素检验 |
5.1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结构模型验证 |
5.2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的提升策略 |
6.1 教师价值观念体系的变革性重构 |
6.2 教师知识能力系统的终身性建构 |
6.3 教师发展机构作用的实质性发挥 |
6.4 教学科研团队组建及持续性合作 |
6.5 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导向性激励 |
6.6 学校物质技术条件的有效性保障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问题和局限 |
7.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2 课堂观察及网络课程教学视频分析提纲 |
附录3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调查问卷(预调研版本) |
附录4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调查问卷(正式版本) |
附录5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云南师范大学东南亚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提高东南亚小语种人才培养质量是云南面向东南亚国家发展的现实需求 |
(二)云南省东南亚小语种人才培养的新机遇 |
(三)从多元文化校园中找到关注点——东南亚小语种人才培养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
(二)关于东南亚小语种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与研究重难点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重难点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东南亚小语种 |
二、人才培养模式 |
三、东南亚小语种人才培养模式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 |
二、能力本位教育理论 |
第二章 东南亚小语种专业人才需求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政府层面——政策实施和文化认同需求 |
一、国家政策导向 |
二、文化认同需求 |
第二节 社会层面——企业对外发展需求 |
第三节 高校层面——区域高等教育发展需求 |
第四节 学生层面——就业选择转向需求 |
第三章 云南师范大学东南亚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现状的调查分析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调查研究对象 |
二、问卷编制与访谈提纲设计 |
三、问卷统计工具 |
四、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
第二节 数据统计与分析 |
一、调查对象统计情况分析 |
二、东南亚小语种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现状分析 |
三、东南亚小语种人才培养过程现状在人口变量学上的差异分析 |
第三节 云南师范大学东南亚小语种专业人才模式实施现状及主要存在的问题 |
一、云南师范大学东南亚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现状 |
二、云南师范大学东南亚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四章 完善东南亚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 |
第一节 强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功能 |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构人才培养目标 |
二、强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引导功能 |
三、增强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控功能 |
第二节 深化课程体系的实用性和合理性 |
一、有效吸收实施主体反馈信息,改善课程规划 |
二、加大国内外高校沟通力度,合力解决国外课程管理问题。 |
三、以能力本位教育理论为基础,实行技能模块课程分流制度 |
四、强调隐形教育作用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性 |
第三节 优化教师与学生管理制度 |
一、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制度 |
二、加强学生管理制度 |
第四节 加强教学过程的实效性 |
一、教学模式选择多样化 |
二、多渠道获取资金保障,建设专业化教学环境 |
三、以专业教师团队为主导,合力改善教材问题 |
第五节 提高人才培养评价的完整性和反馈作用 |
一、丰富评价方式,注重评价过程 |
二、建立毕业生反馈调查体系,解决人才输出评价缺失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东南亚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B:管理层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C:一线任课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D:在校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E:毕业生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中职《药物制剂技术》情境教学的实践研究 ——以云南某轻工业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课题的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相关课题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访谈法 |
1.4.4 观察法 |
1.4.5 实验研究法 |
1.5 研究思路 |
第2章 情境教学概述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2.1.1 情境 |
2.1.2 情境教学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情境认知理论 |
2.2.2 多元智能理论 |
2.3 情境教学运用于中职课堂的优势 |
第3章 中职制药技术专业《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教学相关分析 |
3.1 中职制药技术专业教学分析 |
3.1.1 中职制药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
3.1.2 中职制药技术专业的教学特点 |
3.2 中职制药技术专业《药物制剂技术》课程相关分析 |
3.2.1 课程性质和任务 |
3.2.2 地位与作用 |
3.2.3 课程目标的定位 |
3.2.4 课程内容和要求 |
3.3 中职制药技术专业《药物制剂技术》教学现状分析 |
3.3.1 教学内容抽象、枯燥 |
3.3.2 教学方式单一、缺乏职业性 |
3.3.3 学生参与课堂形式单一 |
3.3.4 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
3.4 在《药物制剂技术》中实施情境教学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3.4.1 必要性分析 |
3.4.2 可行性分析 |
第4章 中职《药物制剂技术》情境教学设计 |
4.1 中职《药物制剂技术》情境教学创设的原则 |
4.1.1 多元化原则 |
4.1.2 主体性原则 |
4.1.3 基础性原则 |
4.1.4 实用性原则 |
4.2 中职《药物制剂技术》情境教学的具体设计 |
4.2.1 教学目标的确立 |
4.2.2 教学策略的设计 |
4.2.3 教学内容的整合 |
4.2.4 教学流程的设计 |
4.2.5 教学评价的创新 |
4.3 实验研究方案设计 |
4.3.1 研究对象 |
4.3.2 研究变量及变量控制 |
4.3.3 实验设计 |
4.4 实验步骤 |
4.4.1 实验假设 |
4.4.2 实验前测 |
4.4.3 对实验班《药物制剂技术》课程实施情境教学法 |
4.4.4 实验中测 |
4.4.5 实验后测 |
第5章 情境教学在中职《药物制剂技术》中的应用案例 |
5.1 调查分析 |
5.1.1 学生知识水平调查分析 |
5.1.2 问卷调查分析 |
5.2 教学分析 |
5.2.1 教材分析 |
5.2.2 学情分析 |
5.2.3 教学目标 |
5.2.4 教学重、难点 |
5.2.5 教学资源 |
5.2.6 教学方法 |
5.3 情境教学设计 |
5.4 情境教学过程 |
5.5 情境强化训练 |
5.6 情境教学评价 |
5.6.1 测试内容情境化 |
5.6.2 综合评价 |
5.7 情境教学反思 |
5.8 教学调整 |
5.9 《药物制剂技术》情境教学应用案例(部分) |
第6章 实验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
6.1 实验数据分析 |
6.1.1 知识技能测试数据分析 |
6.1.2 学习兴趣和态度测试数据分析 |
6.1.3 多元智能评估测试数据分析 |
6.1.4 校园文化活动参与情况分析 |
6.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 研究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中职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的问卷调查 |
附录B 多元智能测评量表 |
附录C 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开放本科英语专业平时作业组织实施、管理及质量控制的研究与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基于学生体验的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研究[D]. 郝嘉月. 河北大学, 2021(02)
- [2]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D]. 刘洪翔.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3]翻译教师笔译教学实践性知识的个案研究[D]. 吕冰.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10)
- [4]信息技术与地方财政类院校本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D]. 王忠政.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8)
- [5]本科教学评价的后现代主义反思[D]. 韦剑剑. 苏州大学, 2014(01)
- [6]开放本科英语专业平时作业组织实施、管理及质量控制的研究与实践[J]. 毛东辉,赵霞,李枫,陈杰,洪朝晖.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01)
- [7]转型时期我国民办高等院校发展研究[D]. 何彬生. 武汉理工大学, 2007(06)
- [8]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及提升策略研究[D]. 刘刚. 中国矿业大学, 2021(02)
- [9]云南师范大学东南亚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周利娜. 云南师范大学, 2020(12)
- [10]中职《药物制剂技术》情境教学的实践研究 ——以云南某轻工业学校为例[D]. 刘志萍.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