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缓步动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缓步动物,群落,多样性,南五台山
缓步动物论文文献综述
刘莹[1](2018)在《秦岭南五台山缓步动物群落及其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缓步动物群落组成以及随海拔和季节的变化规律,对地处秦岭北坡的南五台山缓步动物群落进行为期1年的调查研究。共采集缓步动物7947个,隶属缓步动物门2纲3目4科11属25种。其中Macrobiotushufelandi和M.harmsworthi共占总采集量的86.77%,为优势类群。采用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信息指数和修正的Hill指数来分析各生境缓步动物群落结构特点。研究结果显示,海拔和季节均对缓步动物群落个体数影响显着,对物种数影响不显着;物种数和个体数的顶峰在冬季,二者均随海拔上升而增加。季节对群落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信息指数影响显着,4月份群落物种的集中性最高,而物种丰富度最低;11、12、1月份群落物种的优势集中性指数较低,而物种丰富度较高。6月份群落的类群数最少且各类群数量相差不大,因此6月份群落的均匀性指数最高。海拔对群落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信息指数的影响不显着。(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薛静[2](2018)在《六盘山地区缓步动物区系与物种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六盘山地区缓步动物区系和物种多样性。缓步动物也叫水熊虫,是一类微小的水生无脊椎动物,身体体长在0.05-1.2 mm之间。在动物系统分类上,它们是一个独立的动物门,即缓步动物门(Tardigrada)。研究表明,缓步动物和节肢动物是姊妹群。全世界已经发现的缓步动物超过1,200种,其中在中国发现200余种。六盘山位于中国中部,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南部和甘肃省东部,往南延伸到达陕西省宝鸡市的北部,是一个全长约200 km的小绿色土质山脉,海拔一般在2000 m以上。由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动物区系组成,因而成为中国动物地理区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世界动物地理区划的古北界,中国动物地理区划的华北区。六盘山地区的缓步动物区系和物种多样性研究尚属空白。本文对六盘山地区缓步动物区系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基于地理覆盖范围和生境代表性,共设置关山、吴山、植物园、小南川、大湾乡、凉殿峡和温泉村7个采样点,采集苔藓样本630份,对苔藓样本中的缓步动物进行提取、鉴定和数量统计。在此基础上对六盘山地区缓步动物区系组成及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群落相似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获得缓步动物标本共计3,017号,隶属2纲(异缓步纲Heterotardigrada、真缓步纲Eutardigrada)3目(棘甲目Echiniscoidea、离爪目Apochela和并爪目Parachela)7科(棘甲熊虫科Echiniscidae、米氏熊虫科Milnesiidae、高生熊虫科Hypsibiidae、拉氏熊虫科Ramazzottiidae、等高熊虫科Isohypsibiidae、大生熊虫科Macrobiotidae和雷氏熊虫科Richtersiidae)16属(苔小豚熊虫属Bryochoerus、苔豚熊虫属Bryodelphax、角棘甲熊虫属Cornechiniscus、棘甲熊虫属Echiniscus、拟棘甲熊虫属Pseudechiniscus、米氏熊虫属Milnesium、双相熊虫属Diphascon、高生熊虫属Hypsibius、毕氏熊虫属Pilatobius、拉氏熊虫属Ramazzottius、具矛熊虫属Doryphoribius、等高熊虫属Isohypsibius、大生熊虫属Maacrobiotus、中生熊虫属Mesobiotus、拟大生熊虫属Paramacrobiotus和雷氏熊虫属Richtersius)36种。发现新种3种(六盘山苔小豚熊虫Bryochoerusliupanensis、程氏拟棘甲熊虫Pseudechiniscus cheng 和夏氏拟棘甲熊虫Pseuudechiniscus xiai)、中国新记录种 3种(Bryodelphax asiaticus、Milnesium kogui、Isohypsibiusglazovi),其中,在小南川发现2个新种和1个中国新记录种,在植物园发现1个中国新记录种,在温泉村发现新种和中国新记录种各1种。其余30种均属于六盘山地区新记录种。2.六盘山不同采样点缓步动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Shannon-Wiener信息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温泉村>吴山>大湾乡>关山>植物园>凉殿峡>小南川;Simpson优势度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吴山>温泉村>大湾乡>植物园>关山>小南川>凉殿峡;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关山>大湾乡>凉殿峡>植物园>吴山>小南川>温泉村;Pielou均匀度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温泉村>植物园>吴山>小南川>大湾乡>凉殿峡>关山。六盘山不同采样点缓步动物群落的物种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关山(22种)=植物园(22种)>温泉村(20种)>吴山(17种)=大湾乡(17种)>凉殿峡(13种)>小南川(10种);数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关山(1,030只)>吴山(582只)>植物园(435只)>小南川(350只)>大湾乡(296只)>凉殿峡(172只)>温泉村(152只)。3.六盘山不同采样点缓步动物群落间的相似度系数大部分为中等不相似和中等相似,少数出现极不相似。其中,大湾乡和凉殿峡这两个群落的相似度最高,两者表现为中等相似;吴山和小南川这两个群落的相似度最低,两者表现为极不相似。4.在六盘山发现的缓步动物中,优势类群有2种,分别是Pseudechiniscus chengi和Macrobiotus sp.5,数量为1352只和475只,标本数占总采集数的44.81%和 15.74%;常见类群有 10 种,分别是Bryodelphax asiatacus、EcEinisus bkumi blummi、Hypsibius dujardini、Isohypsibius glazovi、Isohypsibius lunulatus、Isohypsibius prosostomus、Mesobiotus sp.、Paramacrobiotus richtersi、Ramazzottius oberhaeuseri和Milnesium tardigradum tardigradum,数量依次为 34、134、186、33、50、37、147、51、120和126只,标本数占总采集数的比值依次为1.13%、1.44%、6.17%、1.09%、1.66%、1.23%、4.87%、1.60%、3.98%和 4.18%;稀有类群有 24 种,标本总数为272只,占总采集数的9.0%。5.对六盘山与秦岭山脉、米仓山、云贵高原和武夷山缓步动物区系组成比较可知,六盘山和云贵高原的共有属和共有种均最多,分别为8属和12种;六盘山与米仓山的共有属和共有种分别为6属和10种;六盘山与秦岭山脉和武夷山的共有属和共有种数量相同,均为6属和9种。(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张嘉卉,林泳许,何枝芳,肖义军[3](2017)在《缓步动物的隐生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缓步动物的低湿隐生、低温隐生、高压隐生和低氧隐生现象,并对这些隐生现象的机制进行了阐述。(本文来源于《生物学教学》期刊2017年01期)
张聘[4](2015)在《中国米仓山缓步动物区系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缓步动物是一类微小的水生无脊椎动物,俗称“水熊”,多数种类体长不超过1mm,栖息于苔藓、枯枝落叶、土壤和水底沉积物中,具有很强的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在系统发育上,缓步动物与节肢动物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全世界已经描述发表了超过1000种。本文对属于巴山山脉的米仓山缓步动物区系进行了调查,填补了该地区缓步动物区系研究方面的空白,研究结果为缓步动物地理学研究和资源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在米仓山地区共设计了10个采样点,分别是牛头山、八仙寨、落人洞、火焰山、降头山、大太阳山、石马山、凤凰山、大梁山和铁船山。采集到500多个苔藓样方,镜检3000余号缓步动物标本,隶属于2纲、3目、4科、10属、20种。这20种缓步动物是:Cornechiniscus lobatus、Echiniscus tessellates、Echiniscus wendti、Pseudechiniscus jiroveci、Pseududechiniscus juanitae、 Pseudechiniscus suillus、Hypsibius convergens、Hypsibius dujardini、Isohypsibius lunulatus、Isohypsibius prosostomus、Isohypsibius sattleri、Macrobiotus hamsworthi、 Macrobiotus Hufelandi、Minibiotus intermedius、Ramazzottius oberhaeuseri、Diphascon (Diphascon) patanei、Diphascon (Adropion) scoticus、Diphascon (Adropion) triodon、 Diphascon (Diphascon) pingue和Milnesium tardigradum。其中C. lobatus 659个占总数21.4%,Macrobiotus hufelandi占总数15.7%,M. intermedius占总数8.5%,Hdujardini占总数8.7%,P. jiroveci占总数6.9%和H. convergens占总数6.7%,Isohypsibius lunulatus占总数6.1%,Macrobiotus hamsworthi占总数5.7%,E. wendti占总数4.8%,I. prosostomus占总数4.6%,P. suillus占总数4.1%,P. juanitae、Ⅰ. sattleri、R. oberhaeuseri分别为2.1%、1.0%和0.5%,D. (D.) patanei、D. (A.) scoticus、 D. (A.) triodon、D. (D.)pingue和M. tardigradum各占0.2%、0.1%、0.1%、1.0%和0.5%。牛头山共采集缓步动物标本949个、八仙寨449个、落人洞121个、火焰山146个、降头山215个、大太阳山300个、石马山311个、凤凰山235个、大梁山232个和铁船山121个,其中牛头山、八仙寨、石马山和大太阳山较多,铁船山和落人洞较少。就采集到的缓步动物种类而言,这10个采集点物种种类数量在9~12之间,说明地域间差别不大,而每个采集地点的缓步动物总数量有明显的差异,与采集的苔藓的数量有直接的关系。(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1)
范瑞娜,孙西寨[5](2014)在《武夷山高生熊虫属(缓步动物门:高生熊虫科)新纪录种》一文中研究指出记述了我国缓步动物1种新纪录种皮氏高生熊虫(Hypsibius pedrottii Bertolani,Manicardi&Gibertoni,1987)。该种属于真缓步纲(Class Eutardigrada Richters,1926)、并爪目(Order Parachela Schuster,Nelson Grigarick&Christenberry,1980)、高生熊虫科(Family Hypsibidae Pilato,1969)、高生熊虫属(Genus Hypsibius Ehrenberg,1848)。(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4年29期)
任桢,孙西寨[6](2014)在《我国缓步动物新记录种——细齿大生熊虫》一文中研究指出记述了福建省武夷山缓步动物的一个新记录种细齿大生熊虫(Macrobiotus crenulatus Richters,1904),该种隶属缓步动物门(Tardigrada)、真缓步纲(Eutardigrada)、并爪目(Parachela)、大生熊虫科(Marcobiotidate)、大生熊虫属(Macrobiotus)。(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4年21期)
孙西寨[7](2014)在《中国缓步动物物种多样性与环境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缓步动物是身体微小的无脊椎动物,具有低湿隐生、低温隐生、变渗隐生与缺氧隐生,可暴露在极端温度、超高压强与强紫外辐射的环境中,是一类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生物类群。“中国缓步动物物种多样性与环境关系”的研究采用样方法对缓步动物群落进行调查,探究缓步动物物种多样性及变化规律,寻找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为缓步动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实验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中国东部(陆地)的缓步动物作为研究对象,标本采集地涵盖武夷山、井冈山、南岭、神农架、太行山、吕梁山、阴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及长白山。首先采集标本,在实验室对缓步动物进行分离和鉴定;然后统计每个群落的缓步动物的组成,结合采集地点的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温度,运用生态学、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每个群落缓步动物组成特点和不同群落缓步动物组成的变化,计算缓步动物物种多样性多样性指数从而探究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与降水量、温度的相互关系。中国缓步动物物种多样性与环境关系的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中国缓步动物物种丰富,初步统计约有2纲、3目、6科、20属、177种,包括5个首次发现的物种(Echiniscus crebraclava、Hypechiniscus fengi、Diphascon gani、Doryphoribius mcinnesae、Macrobiotus wuyishanensis)、2个新记录属(Hypechiniscus、Calohypsibius)及21个新记录种(Echiniscus bigranulatus、 Echiniscus curiosus、Echiniscus dreyfusi、Echiniscus menizdi、Echiniscus perarmatus、 Echiniscus phocae、Echiniscoides pooensis、Echiniscus scrabrospinesus、Echiniscus semifoveolatus、Echiniscoides sigismundi、Isohypsibius stenostomus、Diphascon (Diphascon) nobilei、Diphascon(Diphascon) sexbullatum、calohypsibius ornatus、 Calcarobiotus(Calcarobiotus) digeronimoi、Macrobiotus crenulatus、Macrobiotus hibiscus、Macrobiotus ragonesei、Macrobiotus tericola、Minibiotus scopulus、 Ramazzottius anonalus)。Hypechiniscus fengi:体小无色的或淡黄色,眼点几乎不见,体表角质化形成点状凹陷。头附属物包括内部口须,头乳突,外部口须,侧丝和棒状体。棒状体基部粗呈锥状。粗大的背棘从第二对板前缘产生,脊延伸到第叁中板前缘;背棘Dd存在。背板由头板、条状颈板、肩板、第一中板、第一对板,第二中板、第二对板、第叁中板和终末板;头板分离成五部分,第二中板比第一和第叁位板大;正中纵脊的前后方向延伸,几乎将第二和第叁中板分为两部分;中板处出现侧板,背板有时不明显。腿部没有乳突、齿领,所有内爪有明显的尖锐棘指向基部,后足外爪基部一般有小的棘。新发现物种与Hypechiniscus exarmatus不同点是新发现物种具有强大的背棘和内爪基部的棘刺,与H. gladiator相比新发现物种后腿没有齿领,与H. papillife比较腿基部缺少乳突。Echiniscus crebraclava:身体褐色,无眼点,表皮角质化形成六角形斑块,头板的较小,位于第二中板和终末板的较大。头板出现项链状角质化条纹,头板附属物包括内口须、口乳突、外口须,棒状体和侧丝A,棒状体粗短略弯曲。背板包括头板、条状颈板、肩板、第一二中板、第一二对板和终末板。第一对足外侧有一个棘状突起,后足具有7齿的齿领,后足外侧有一乳状突。爪粗大弯曲,内侧爪基部有棘状突。Diphascon (Adropion) gani:体无色,眼点存在表皮光滑。口咽管为双相熊虫Diphascon型,在口管和咽管连接处没有水滴状加厚,口咽管狭长,口周围6个围口乳突,咽管基突发育良好,咽球圆球形,2个大板,第一个杆状具有缢痕,第二个椭圆状比第一个短,无小板,具隔。爪为高生熊虫Hypsibius型,主枝末端有附棘,爪基部无角质条和半月板。Macrobiotus Wuyishanensis:体无色有眼点,表皮光滑无孔、点或其他角质化结构。口器为大生熊虫Macrobiotus型,口周围10个围口瓣膜,口腔有一排小脊和3条横向带状齿,有腹板。咽球型,两个大板和一个小板,咽管基突叁角形,第一大板杆状且前段向内变窄,比第二大板长,第二大板杆状,稍弯曲,近端轻微收缩,小板靠近第二大板。爪hufelandi型,外爪比内爪细长,主枝比次枝长,所有爪的主枝有明显的附棘。自由产卵,球形无网眼状结构,卵壳有锥形突起,突起的表面光滑无角质化。新记录种Echiniscus semifoveolatus:体积小,黑色的眼点,体褐色,表皮角质化不规则多边形形凹陷,五或六边形。肩板处的角质化斑块比背板其他部位大得多。背板包括头板、肩板、第一中板、第一对板、第二中板、第二对板、第叁中板和终末板。头部附属物包括内口须、口乳突、外口须、侧丝A和棒状体。体侧附属物包括侧丝C、D和E,侧丝B较小,数目变化较大,所有的棘非常粗大。背部附属物包括Bd、Cd、Dd和肩板后缘的Bd(当存在时达五个,数目不等),第二对板后缘中央有成对的背棘(BMD、CMD)。在第一对腿外侧有乳状突起,后足齿领具有9齿,所有足的内爪有棘状刺,指向爪基部。群落间缓步动物物种多样性的差异性综合考虑,Margalef丰富度指数(R)为最优指数,Shannon-Wiener信息指数(H)对温度差异性显着,Pielou均匀度指数(J)对降水量差异性显着。不同群落优势种的组成不同,同一群落各优势种的频度也不同,同一优势物种在不同群落呈现小同的频度。Alatalo均匀度指数(E)与年平均气温的拟合方程是E=0.82-0.01T, Margalef丰富度指数(R)与年平均降水量的拟合方程是R=0.083。(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4-05-01)
刘莹[8](2013)在《缓步动物生态系统类型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缓步动物生态系统类型分为淡水-陆地生境、淡水-海洋过渡生境和海洋生境,其中淡水-陆地生境为研究的重点。在区域分布上,德国等国一些国家是研究缓步动物的重点研究区域。缓步动物泛世界分布,甚至在南北极地区和海底泥沙中也分布着大量的缓步动物。本文对缓步动物在生态系统区域及类型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本文来源于《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9](2013)在《缓步动物门》一文中研究指出这个在电子显微镜下原形毕露的八爪异形名曰水熊虫。该生物主要生活在沉渣、潮湿的土壤或苔藓植物的水膜中。虽然只有半毫米的身长,它却可以在高温(151℃)、绝对零度(-273.15℃)、高辐射、(本文来源于《中外文摘》期刊2013年17期)
刘莹,王立志[10](2013)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大生属(缓步动物,大生熊虫科)两个新纪录种记述》一文中研究指出记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2个缓步动物新纪录种,即毛氏大生熊虫[Macrobiotus mauccii Pilato,1974(真缓步纲,大生熊虫科)]和胡氏大生熊虫[Macrobiotus hufelandi Schultze,1833(真缓步纲,大生熊虫科)]。(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3年15期)
缓步动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研究了六盘山地区缓步动物区系和物种多样性。缓步动物也叫水熊虫,是一类微小的水生无脊椎动物,身体体长在0.05-1.2 mm之间。在动物系统分类上,它们是一个独立的动物门,即缓步动物门(Tardigrada)。研究表明,缓步动物和节肢动物是姊妹群。全世界已经发现的缓步动物超过1,200种,其中在中国发现200余种。六盘山位于中国中部,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南部和甘肃省东部,往南延伸到达陕西省宝鸡市的北部,是一个全长约200 km的小绿色土质山脉,海拔一般在2000 m以上。由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动物区系组成,因而成为中国动物地理区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世界动物地理区划的古北界,中国动物地理区划的华北区。六盘山地区的缓步动物区系和物种多样性研究尚属空白。本文对六盘山地区缓步动物区系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基于地理覆盖范围和生境代表性,共设置关山、吴山、植物园、小南川、大湾乡、凉殿峡和温泉村7个采样点,采集苔藓样本630份,对苔藓样本中的缓步动物进行提取、鉴定和数量统计。在此基础上对六盘山地区缓步动物区系组成及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群落相似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获得缓步动物标本共计3,017号,隶属2纲(异缓步纲Heterotardigrada、真缓步纲Eutardigrada)3目(棘甲目Echiniscoidea、离爪目Apochela和并爪目Parachela)7科(棘甲熊虫科Echiniscidae、米氏熊虫科Milnesiidae、高生熊虫科Hypsibiidae、拉氏熊虫科Ramazzottiidae、等高熊虫科Isohypsibiidae、大生熊虫科Macrobiotidae和雷氏熊虫科Richtersiidae)16属(苔小豚熊虫属Bryochoerus、苔豚熊虫属Bryodelphax、角棘甲熊虫属Cornechiniscus、棘甲熊虫属Echiniscus、拟棘甲熊虫属Pseudechiniscus、米氏熊虫属Milnesium、双相熊虫属Diphascon、高生熊虫属Hypsibius、毕氏熊虫属Pilatobius、拉氏熊虫属Ramazzottius、具矛熊虫属Doryphoribius、等高熊虫属Isohypsibius、大生熊虫属Maacrobiotus、中生熊虫属Mesobiotus、拟大生熊虫属Paramacrobiotus和雷氏熊虫属Richtersius)36种。发现新种3种(六盘山苔小豚熊虫Bryochoerusliupanensis、程氏拟棘甲熊虫Pseudechiniscus cheng 和夏氏拟棘甲熊虫Pseuudechiniscus xiai)、中国新记录种 3种(Bryodelphax asiaticus、Milnesium kogui、Isohypsibiusglazovi),其中,在小南川发现2个新种和1个中国新记录种,在植物园发现1个中国新记录种,在温泉村发现新种和中国新记录种各1种。其余30种均属于六盘山地区新记录种。2.六盘山不同采样点缓步动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Shannon-Wiener信息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温泉村>吴山>大湾乡>关山>植物园>凉殿峡>小南川;Simpson优势度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吴山>温泉村>大湾乡>植物园>关山>小南川>凉殿峡;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关山>大湾乡>凉殿峡>植物园>吴山>小南川>温泉村;Pielou均匀度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温泉村>植物园>吴山>小南川>大湾乡>凉殿峡>关山。六盘山不同采样点缓步动物群落的物种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关山(22种)=植物园(22种)>温泉村(20种)>吴山(17种)=大湾乡(17种)>凉殿峡(13种)>小南川(10种);数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关山(1,030只)>吴山(582只)>植物园(435只)>小南川(350只)>大湾乡(296只)>凉殿峡(172只)>温泉村(152只)。3.六盘山不同采样点缓步动物群落间的相似度系数大部分为中等不相似和中等相似,少数出现极不相似。其中,大湾乡和凉殿峡这两个群落的相似度最高,两者表现为中等相似;吴山和小南川这两个群落的相似度最低,两者表现为极不相似。4.在六盘山发现的缓步动物中,优势类群有2种,分别是Pseudechiniscus chengi和Macrobiotus sp.5,数量为1352只和475只,标本数占总采集数的44.81%和 15.74%;常见类群有 10 种,分别是Bryodelphax asiatacus、EcEinisus bkumi blummi、Hypsibius dujardini、Isohypsibius glazovi、Isohypsibius lunulatus、Isohypsibius prosostomus、Mesobiotus sp.、Paramacrobiotus richtersi、Ramazzottius oberhaeuseri和Milnesium tardigradum tardigradum,数量依次为 34、134、186、33、50、37、147、51、120和126只,标本数占总采集数的比值依次为1.13%、1.44%、6.17%、1.09%、1.66%、1.23%、4.87%、1.60%、3.98%和 4.18%;稀有类群有 24 种,标本总数为272只,占总采集数的9.0%。5.对六盘山与秦岭山脉、米仓山、云贵高原和武夷山缓步动物区系组成比较可知,六盘山和云贵高原的共有属和共有种均最多,分别为8属和12种;六盘山与米仓山的共有属和共有种分别为6属和10种;六盘山与秦岭山脉和武夷山的共有属和共有种数量相同,均为6属和9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缓步动物论文参考文献
[1].刘莹.秦岭南五台山缓步动物群落及其多样性[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2].薛静.六盘山地区缓步动物区系与物种多样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3].张嘉卉,林泳许,何枝芳,肖义军.缓步动物的隐生现象[J].生物学教学.2017
[4].张聘.中国米仓山缓步动物区系调查[D].陕西师范大学.2015
[5].范瑞娜,孙西寨.武夷山高生熊虫属(缓步动物门:高生熊虫科)新纪录种[J].安徽农业科学.2014
[6].任桢,孙西寨.我国缓步动物新记录种——细齿大生熊虫[J].安徽农业科学.2014
[7].孙西寨.中国缓步动物物种多样性与环境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14
[8].刘莹.缓步动物生态系统类型研究进展[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
[9]..缓步动物门[J].中外文摘.2013
[10].刘莹,王立志.广西壮族自治区大生属(缓步动物,大生熊虫科)两个新纪录种记述[J].湖北农业科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