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岸论文-王逸涵,王韫玮,于谦,蔡辉,高抒

江苏海岸论文-王逸涵,王韫玮,于谦,蔡辉,高抒

导读:本文包含了江苏海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潮位,潮流,余流,调和分析

江苏海岸论文文献综述

王逸涵,王韫玮,于谦,蔡辉,高抒[1](2019)在《江苏海岸中部近岸冬季潮汐和潮流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南黄海西侧的江苏海岸近岸区域,素以地形复杂、潮流强劲、悬沙输运剧烈着称,但是较长期的同步潮位和潮流观测数据仍然缺乏,尤其是在近岸(<20 km)浅水(<20 m)区域。2014年1月在大丰港附近开展了连续潮位和潮流观测,获得的数据揭示了一系列特征。此地潮汐潮流为正规半日潮,浅水分潮显着。平均潮差为3.05 m,最显着的两个分潮为M2和S2分潮,振幅分别为1.45 m和0.52 m。潮流最显着的半日分潮M2分潮和最显着的浅水分潮M4分潮在沿岸方向上振幅分别为0.84m/s和0.12m/s,在跨岸方向上振幅分别为0.24 m/s和0.01 m/s,沿岸方向占绝对优势。潮波的沿岸传播介于前进波和驻波之间,驻波的特征稍强。M2分潮潮流椭圆最大流(长轴)方向为南偏东7.4°。存在冬季沿岸向北的余流,垂向平均值的大小为2.2 cm/s。以上潮汐潮流特征为该区域海洋物质输运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王辉,夏非,张永战,高抒,李家彪[2](2019)在《江苏中部海岸西洋潮流通道区域晚更新世古地貌与沉积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南黄海曾是长江和黄河两大河流输送的陆源沉积物重要的汇,其沉积记录含有河流演化的丰富信息。江苏海岸中部、南黄海西侧、辐射沙脊群西北的西洋潮流通道及其邻区受到古黄河与古长江的交互影响,其古地貌与沉积地层等研究尚显不足。利用该区多次采集获得的长约380 km的浅层地震剖面数据,结合钻孔资料,分析了西洋浅部地震层序,探讨了其沉积环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西洋潮流通道区域在平均海面以下33~49 m处,存在一个强振幅、中频率、高连续性的区域性反射界面,与对比钻孔中滨岸沼泽沉积的顶面相对应,代表一个不整合的古地貌面;该界面深度的空间插值结果反演的古地貌面与下伏的沟槽状切割-充填反射结构,揭示了数条沿NE方向延伸的古水道,并集中分布于古地貌面北部相对低洼的区域,为南黄海内陆架晚更新世某古水系的一部分;该古地貌面系末次冰消期的海侵冲刷面,其上覆是全新世滨浅海沉积,下伏是晚更新世末期的洪泛平原或滨岸沼泽或充填下切古河道或古潮道等沉积。对该区域性反射界面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弄清南黄海西部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体系演化历史,提升对辐射沙脊群形成演化的认识。(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张向冰[3](2019)在《海岸带地质调查看“江苏样本”》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历时7年的江苏沿海地区综合地质调查项目圆满结束。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以下简称“江苏地调院”)地质科学技术部主任龚绪龙在接受中国海洋报采访时表示,该项目“在沿海地质结构与形成演化、地质资源家底、地质环境监测预警、地质成果信息服务共享、经济区综合(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报》期刊2019-02-18)

苗春生,张远汀,王坚红,李洪利,王兴[4](2018)在《江苏近海岸夏季两类海风锋特征及其对强对流的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观测资料、ECMWF Era-interim资料、江苏风塔资料、降水融合资料等,对江苏沿海区域夏季海风锋进行统计与诊断分析,并对海风锋激发强对流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海风锋主要显现在较稳定的高压系统边缘地带,可分为两类:Ⅰ类为海上西伸副高控制下的海风锋;Ⅱ类为大陆高压入海环流下的海风锋,Ⅱ类海风锋环流具有更多局地系统,常有强对流天气伴随。海风锋垂直剖面要素结构显示,来自海上的低层偏东风u分量构成海风锋前缘,影响锋面垂直抬升运动位置及强度。锋面附近二级环流,影响海风锋系统的环境不稳定性。海风锋在近海岸地区相遇内陆对流系统时,沿岸风塔资料在风的时序上出现突然的风向转变和迅速的风速增大。同时区域对流有效位能CAPE(convective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的高值区显着增强。配合水汽通量辐合中心,构成有利于强对流系统激发及加强的环境条件。数值模拟显示,CAPE的水平分布指示了内陆强对流系统与海风锋的相对移动,CAPE的垂直分布显示海风锋激发强对流时能量增强与释放,强中心在2 h内迅速减弱。(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沈芳,毛龙江,邓晓茜,孙晨蕾,朱紫容[5](2018)在《江苏海岸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与污染性评价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集成近几年江苏海岸沉积物重金属数据,建立数据库,并全面分析江苏海岸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然后运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对沉积物中7种重金属(Cr、Zn、Pb、Cu、Cd、Hg、As)进行了污染生态风险评估,运用多变量分析方法进行了重金属来源识别.结果表明:7种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不均,重金属污染区域主要集中在河口区、盐城原生湿地、贝类养殖区和少数港口,如王港、启东港、新洋港和洋口港. Cr、Zn、Pb、Cu、Cd和As污染表现为轻度-中度污染,Hg污染表现为中度-高度污染.多变量来源分析结果表明,重金属来源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包括Cr、Zn、Pb、Hg和As,来源于化工、海港交通、农业和海水养殖;第二类包括Cu和Cd,来源于汽车制造业、机械制造业等工业活动.(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沙宏杰,张东,施顺杰,刘兴兴[6](2018)在《基于耦合模型和遥感技术的江苏中部海岸带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生态系统健康理论为基础,从资源环境、景观生态、人类活动3个方面,按活力、组织力和恢复力3个子系统选取了10个代表性指标,构建了遥感技术支持下的海岸带陆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耦合TOPSIS模型和VOR生态系统健康度量模型对江苏中部海岸新洋港至川东港岸段进行了应用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江苏中部海岸生态系统健康状态处于健康和良好的区域占27.62%,一般占60.94%,较差和差占11.44%,整体生态健康状况中等偏好。从地物类型和空间分布来看,斗龙港至四卯酉河岸段以滩涂植被、农田和围海养殖区为主,植被和水体对气候调节有积极作用,整体生态健康状况良好;四卯酉河至王港岸段由于大丰港建设,港区陆域植被覆盖率低、热岛效应强,建筑将原本连通的自然景观隔断,导致斑块数量增多,斑块面积减小,加剧了景观破碎化,对原有海岸带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破坏,生态健康状况相对较差;此外,新洋港至斗龙港岸段以及川东港岸段以自然保护区湿地为主,植被覆盖度高,人为干扰程度小,生态健康状况也较好。由于该耦合模型评价方法直接基于遥感监测数据,且无需赋予指标权重,因此研究结果相对更加客观,更能反映海岸带生态系统的实际健康状况。(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19期)

李飞,曹可,赵建华,宋德瑞[7](2018)在《典型海岸线指标识别与特征研究——以江苏中部海岸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海岸线空间资源监测和综合管理出发,对高潮线、湿地线、海堤线、堤坝线、植被线、水边线等典型海岸线指标类型和特征进行了探讨,并以江苏中部海岸为例,利用遥感技术提取2014年海岸线指标,并采用基线法和统计方法对海岸线指标空间分布及海岸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江苏中部射阳河口与梁垛河口之间岸段海岸线指标总体呈西北东南走向,自陆向海依次为湿地线、海堤线、堤坝线、高潮线、植被线和水边线,湿地线与水边线之间的湿地总面积达1 178.94 km2;(2)海滨湿地总体呈宽通道分布态势,总体纵深北高南低,其中湿地线-海堤线间平均纵深3 704 m,海堤线-堤坝线间平均纵深3 418 m,堤坝线-平均大潮高潮线间平均纵深447 m,高潮线-植被线间平均纵深984 m,植被线-水边线间平均纵深1 836 m;(3)海岸潮滩围垦长期活跃,尚未开发的潮上带区域仅分布在2个保护区岸段,潮间带盐沼在各个岸段均有分布,潮间带光滩保持了海岸总体冲淤态势,自北向南纵深逐步增大。(本文来源于《地理科学》期刊2018年06期)

吕建树,何华春[8](2018)在《江苏海岸带土壤重金属来源解析及空间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江苏省响水如东段海岸带为研究区,系统采集了239个表层土壤样品,分析测试了Cd、Cr、Cu、Hg、Ni、Pb和Zn等7种重金属元素,综合运用多元统计和地统计方法,探讨了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的主要来源,绘制了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1)江苏响水如东段海岸带土壤Cd、Cr、Cu、Hg、Ni、Pb和Z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4、64.23、24.15、0.026、29.16、22.24和77.94 mg·kg~(-1),Cd、Cu、Hg、Pb和Zn存在较为明显的富集,Cr和Ni的平均值低于江苏滨海土壤背景值.(2)Cd、Cr、Cu、Ni、Pb和Zn在海积物母质发育土壤中的含量显着低于河流冲积物、舄湖相沉积物和叁角洲沉积物母质;Cd、Cu、Hg、Pb和Zn在城镇建设用地的平均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地类.(3)Cr和Ni为自然来源元素,受到成土母质的控制;Cd、Cu、Pb和Zn受到成土母质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人为源主要包括工业、交通排放和农业活动;Hg为人为来源,受到人为排放的大气沉降的影响.(4)Cd、Cu、Pb和Zn的高值区分布在研究区的北部、南部和西部,Hg的高值区分布在研究区的西部和南部的城镇密集区.(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8年06期)

宁立新,周云凯,张启斌,张天宁,白秀玲[9](2017)在《近19年江苏海岸带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岸带地区因其拥有丰富的水土资源成为人类生产活动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然而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强烈的开发利用活动导致海岸带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发生显着改变。从时间序列上选取1995年、2002年、2009年、2013年四期遥感影像数据,借助RS和GIS技术对近19a江苏海岸带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服务功能价值开展研究,以期为当地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以及实现人地的和谐统一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从土地利用类型构成来看,耕地是江苏海岸带地区最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其次为人工塘,而林地、草地和滩地面积相对较小;(2)从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趋势来看,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集中体现为耕地、水体、滩涂的减少和建设用地、人工塘面积的增加;(3)从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来看,各研究时段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有所不同,总体来看,耕地、建设用地、人工塘叁种土地利用类型间的转移更为普遍与频繁,相互转移量大;水体主要与滩涂发生相互转换;而耕地则是林地与草地的主要转移目标和来源;(4)近19a来,江苏海岸带地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逐渐减少,且减少速率明显加快。(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7年04期)

陈玮彤,张东,施顺杰,周静,康敏[10](2017)在《江苏中部淤泥质海岸岸线变化遥感监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岸线监测是了解海岸冲淤变化的基础。针对淤泥质海岸潮间带坡度平缓的特点,考虑到潮汐对遥感海岸线监测的影响,基于多潮位站插值校正的水边线离散点潮位赋值及坡度计算对水边线方法进行了改进,并结合潮间带实测坡度资料校正,推算遥感海岸线。选择江苏中部冲淤变化频繁、自然岸线保有率较高的扁担河口至川东港岸段开展海岸线变迁遥感监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坡度主要在0.001~0.002之间,潮间带宽度由北向南越来越宽。北部扁担河口至射阳河口岸段处于冲刷环境中,大量以养殖塘围堤为主的人工岸线不断被侵蚀后退;射阳河口至四卯酉河口岸段以海岸线在自然状态下的动态变化为主,2010-2015年平均冲淤速率小于10m/a,变化幅度较小;南部四卯酉河口至川东港岸段,自然岸线淤长明显,同时人工围垦导致岸线不断向海推进。根据监测结果,认为新洋港至斗龙港岸段应为研究区由北部侵蚀转向南部淤长的过渡带。(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江苏海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南黄海曾是长江和黄河两大河流输送的陆源沉积物重要的汇,其沉积记录含有河流演化的丰富信息。江苏海岸中部、南黄海西侧、辐射沙脊群西北的西洋潮流通道及其邻区受到古黄河与古长江的交互影响,其古地貌与沉积地层等研究尚显不足。利用该区多次采集获得的长约380 km的浅层地震剖面数据,结合钻孔资料,分析了西洋浅部地震层序,探讨了其沉积环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西洋潮流通道区域在平均海面以下33~49 m处,存在一个强振幅、中频率、高连续性的区域性反射界面,与对比钻孔中滨岸沼泽沉积的顶面相对应,代表一个不整合的古地貌面;该界面深度的空间插值结果反演的古地貌面与下伏的沟槽状切割-充填反射结构,揭示了数条沿NE方向延伸的古水道,并集中分布于古地貌面北部相对低洼的区域,为南黄海内陆架晚更新世某古水系的一部分;该古地貌面系末次冰消期的海侵冲刷面,其上覆是全新世滨浅海沉积,下伏是晚更新世末期的洪泛平原或滨岸沼泽或充填下切古河道或古潮道等沉积。对该区域性反射界面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弄清南黄海西部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体系演化历史,提升对辐射沙脊群形成演化的认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江苏海岸论文参考文献

[1].王逸涵,王韫玮,于谦,蔡辉,高抒.江苏海岸中部近岸冬季潮汐和潮流特征[J].海洋科学.2019

[2].王辉,夏非,张永战,高抒,李家彪.江苏中部海岸西洋潮流通道区域晚更新世古地貌与沉积体系研究[J].海洋学报.2019

[3].张向冰.海岸带地质调查看“江苏样本”[N].中国海洋报.2019

[4].苗春生,张远汀,王坚红,李洪利,王兴.江苏近海岸夏季两类海风锋特征及其对强对流的激发[J].大气科学学报.2018

[5].沈芳,毛龙江,邓晓茜,孙晨蕾,朱紫容.江苏海岸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与污染性评价再分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6].沙宏杰,张东,施顺杰,刘兴兴.基于耦合模型和遥感技术的江苏中部海岸带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生态学报.2018

[7].李飞,曹可,赵建华,宋德瑞.典型海岸线指标识别与特征研究——以江苏中部海岸为例[J].地理科学.2018

[8].吕建树,何华春.江苏海岸带土壤重金属来源解析及空间分布[J].环境科学.2018

[9].宁立新,周云凯,张启斌,张天宁,白秀玲.近19年江苏海岸带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7

[10].陈玮彤,张东,施顺杰,周静,康敏.江苏中部淤泥质海岸岸线变化遥感监测研究[J].海洋学报.2017

标签:;  ;  ;  ;  

江苏海岸论文-王逸涵,王韫玮,于谦,蔡辉,高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