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褐飞虱试验种群的有害变异

水稻褐飞虱试验种群的有害变异

一、稻褐飞虱实验种群致害性变异(论文文献综述)

周若男[1](2020)在《抗虫近等基因系水稻对不同褐飞虱种群的抗性与分子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褐飞虱(BPH,Nilaparvata lugens)是水稻上最主要的害虫之一,对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利用水稻品种自身的抗虫性是防治褐飞虱最为安全、有效的方法,而抗性品种推广种植一段时间后,褐飞虱致害性发生改变,进而严重制约抗虫品种的可持续利用。目前,已经报道38个抗褐飞虱基因,除Bph1、bph2、Bph3等抗虫基因对褐飞虱生物型Ⅰ、Ⅱ、Ⅲ的抗性反应较为清楚外,其他抗虫基因水稻与不同致害性褐飞虱种群的关系尚未见研究。本文拟以华中农业大学何予卿教授提供的一套基于9311建立的抗褐飞虱近等基因系水稻和本实验室培育的不同致害性褐飞虱种群(TN1种群、IR56种群、Mudgo种群和缅甸种群)为对象,通过近等基因水稻对不同褐飞虱种群的抗性评价及在蛋白激酶、转录因子、及其下游激素(SA、JA)和胼胝质等分子响应方面的研究,揭示褐飞虱抗性基因与不同致害性褐飞虱种群的关系。1、近等基因系水稻对不同致害性褐飞虱种群的抗性:采用SSST法观察水稻苗期抗性,结合笼罩饲养法观察水稻对褐飞虱的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石蜡小袋法观察不同水稻上褐飞虱的蜜露量,发现Bph3-、QBph3-、QBph4.1-、QBph4.2-、Bph6-、Bph9-、Bph10-、Bph14-、Bph15-、Bph17-、Bph18-、Bph20-、Bph21(t)-、Bph24-NIL等14个抗褐飞虱近等基因系中,Bph24-NIL对褐飞虱TN1种群、IR56种群、Mudgo种群和缅甸种群均表现出较好抗性;Bph6-NIL对TN1种群和Mudgo种群表现出抗性;而Bph3-NIL、Bph9-NIL、Bph18-NIL仅对TN1种群表现出抗性,Bph14-NIL和Bph15-NIL仅对Mudgo种群的表现出抗性;其他7个近等基因系对4个褐飞虱种群均未表现出明显抗性。2、近等基因系水稻蛋白激酶和转录因子WRKY对TN1种群和IR56种群的响应:采用qPCR技术研究了5个代表性近等基因系水稻(Bph3-NIL、Bph6-NIL、Bph14-NIL、Bph18-NIL、Bph24-NIL)被褐飞虱TN1种群和IR56种群取食后,OsLecRK1/3/4-OsMPK10-OsWRYK24/45信号途径中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除OsWRKY45能普遍被诱导上调表达外,上述信号途径中基因表达模式不同:Bph3-NIL受显着影响的基因最多,且与两个褐飞虱种群相关,OsLecRK1、OsMPK10表达被TN1种群诱导,而OsLecRK3/4表达被抑制;OsLecRK4和OsWRKY24表达被IR56种群诱导,OsLecRK1表达被抑制。Bph18-NIL次之,OsWRKY24的表达被两个种群显着诱导,OsMPK10被TN1种群诱导,OsLecRK3被IR56种群诱导。Bph24-NIL再次之,OsMPK10被TN1种群诱导,OsLecRK3仅被IR56种群抑制。Bph6-NIL的OsMPK10的表达仅被IR56种群激发。Bph14-NIL中除OsWRYK45被诱导外,其他5个基因未受显着影响。3、近等基因系水稻水杨酸、茉莉酸和胼胝质途径对TN1种群和IR56种群的响应:采用qPCR技术,进一步检测5个近等基因系受褐飞虱TN1种群或IR56种群为害之后,OsNPR1、OsPR10(SA途径),OsHI-LOX、OsLOX(JA途径)和OsGNS5/10/11(胼胝质分解)等的表达量,发现:Bph14-NIL的OsHI-LOX、OsLOX和OsGNS5/10/11的表达均被两个种群显着诱导,OsNPR1则被TN1种群显着诱导而被IR56种群显着抑制,OsPR10不受两种群的显着影响。Bph18-NIL的OsHILOX(TN1种群取食例外,未达显着水平)、OsLOX和OsNPR1可被两个褐飞虱种群显着诱导;OsPR10、OsGNS10和OsGNS11等受两个种群的影响不同,前两者均被TN1种群显着抑制而被IR56种群显着诱导,OsGNS11能被TN1种群显着诱导而不受IR56种群显着影响;OsGNS5不受两种群的显着影响。Bph3-NIL的OsNPR1、OsGN11可被两个褐飞虱种群显着诱发表达,OsHILOX和OsLOX仅能被IR56种群显着诱导而不被TN1种群显着影响,OsGNS5则被TN1种群显着诱导而不被IR56种群显着影响;OsGNS11被TN1种群显着抑制而被IR56种群显着诱导;OsPR10不受显着影响。Bph6-NIL仅OsGNS11被两个褐飞虱种群显着影响,被TN1种群显着抑制而被IR56种群显着诱导,其他6个基因均只能被一个种群显着影响,其中OsHI-LOX、OsLOX、OsNPR1、OsGNS10受IR56种群的诱导,OsPR10被TN1种群诱导,而OsGNS5被TN1种群抑制。Bph24-NIL仅OsLOX被两个种群显着影响(诱导表达),OsHI-LOX、OsGNS11和OsGNS5、OsGNS10均只被一个种群显着影响,其中前两者被TN1种群抑制,后两个则被IR56种群诱导;OsNPR1、OsPR10未受显着影响。

李波,何佳春,万品俊,赖凤香,王渭霞,孙燕群,蒋飞琴,陈斌,傅强[2](2019)在《我国褐飞虱若干地理种群致害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褐飞虱致害性变异是水稻品种抗性利用的一个重要障碍,监测田间种群的致害性对水稻抗虫品种的培育和利用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蜜露量法对采集自云南勐海、贵州遵义和旧州、广西南宁、湖南衡阳以及浙江富阳等6个褐飞虱田间种群对IR26(含Bph1)和IR42(含bph2)的致害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勐海种群对IR26、IR42均有较强的致害性,遵义、旧州、南宁和衡阳种群仅对IR26致害性较强,而对IR42相对较弱;富阳种群对IR26、IR42的致害能力均相对较弱。采用SSST法进一步比较了西南稻区云南勐海、贵州遵义和旧州褐飞虱种群对TN1、IR26、Mudgo、ASD7、IR36、IR42、IR56、Rathu Heenati、Ptb33和Babawee等10个水稻品种的致害性,结果表明:勐海种群的致害性最强,主要体现在对Rathu Heenati、IR56、Ptb33等含Bph3基因的致害性显着强于旧州种群和遵义种群;后两者间,除旧州种群对IR36致害性显着较强外,对其他品种的致害性均无显着差异。总体上,处于东南季风带之外、云南西南部的勐海褐飞虱种群致害性明显强于来源于东南季风带之内的5个褐飞虱种群,进一步为我国西南稻区西部与云贵高原东缘及以东地区分属不同的褐飞虱迁飞场提供了重要依据。

郑瑜,何佳春,万品俊,赖凤香,孙燕群,林晶晶,傅强[3](2016)在《褐飞虱IR56种群的致害特征》文中指出含Bph3抗褐飞虱基因的水稻品种自20世纪80年代在东南亚推广后,迄今仍对褐飞虱有较好的抗性,受到我国抗褐飞虱育种专家的重视。在IR56水稻(含Bph3基因)上连续40多代胁迫饲养获得褐飞虱IR56寄主种群,从褐飞虱的生长、发育、繁殖以及水稻品种的抗感反应(SSST法测定)两方面对该种群的致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抗性水稻IR56上,褐飞虱IR56种群的羽化率、初羽化成虫体质量、成虫寿命、产卵量、蜜露排泄量、体质量增量等均较褐飞虱TN1种群显着增加,若虫历期则显着缩短;与感虫水稻TN1上的IR56种群或TN1种群相比,除成虫寿命、蜜露排泄量和体质量增量显着下降外,羽化率、产卵量、卵孵化率无显着差异,初羽化成虫体质量、若虫历期尽管差异显着但数值上较接近(其差值不及IR56水稻上IR56种群与TN1种群差值的1/2)。2)水稻品种苗期抗性反应显示IR56水稻对褐飞虱IR56种群的抗性级别为7级,明显弱于对褐飞虱TN1种群的3级,但略强于TN1水稻对褐飞虱IR56种群或TN1种群的9级。显然,与褐飞虱TN1种群相比,褐飞虱IR56种群对抗性水稻IR56有较强的致害能力,与IR56种群或TN1种群对TN1水稻的强致害水平尽管有一定的差距,但多数指标较为接近。含Bph3基因的水稻品种RathuHeenati对IR56种群抗性为1级,推测可能与该水稻品种存在Bph3以外的其他抗虫基因有关。

郑瑜[4](2016)在《褐飞虱IR56种群致害性及中肠转录组的研究》文中认为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是亚洲水稻的重要害虫,通过直接取食和传播病毒等危害水稻,造成稻米品质受损及产量损失严重。抗性水稻品种的推广种植是控制褐飞虱危害的最主要方式之一,但是抗性水稻品种的抗性会逐渐丧失,褐飞虱种群能够适应该抗性品种,产生出新的致害性种群,这是目前褐飞虱控制管理中最为关键的难题。植食性昆虫的中肠中包含许多种与消化、解毒、糖代谢等相关的酶类,在昆虫与植物的相互作用中起到重要作用。为此,本文以在IR56抗性水稻(含Bph3抗虫基因)上连续强迫饲养40代以上的褐飞虱IR56种群为研究对象,以在TN1水稻(无抗虫基因)上饲养的TN1种群为对照,对褐飞虱IR56种群的致害特性和中肠转录组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褐飞虱IR56种群的致害性:经过在IR56水稻上连续40代以上的胁迫饲养,已经初步形成了新的致害性种群——IR56种群,该种群具备较强致害IR56水稻的能力,能在IR56上生长、繁殖,较好地完成世代发育,并可以通过若虫发育历期、初羽化雌雄成虫的鲜体重、蜜露排泄量与体重增重、雌成虫存活天数、单雌产卵量以及6h内持续取食时间等指标与TN1种群进行明显的区分。2、褐飞虱IR56种群的中肠转录组分析:褐飞虱TN1种群和IR56种群的中肠转录组进行测序分析,获得了含有45587个Unigenes序列的褐飞虱中肠转录组。所有能够注释上的Unigene序列有21368个,通过序列比对和软件预测共获得22665个编码区序列。GO分析显示褐飞虱中肠里的大部分基因与“物质代谢”、“细胞组成”、“结合”以及“转运”等有关。在褐飞虱IR56种群中肠中表达量下调的基因数目高于TN1种群,这些基因表达量下调可能与褐飞虱IR56种群适应IR56抗性水稻品种、产生致害性变异有关。3、中肠转录组重要差异表达基因的克隆与定量验证:从褐飞虱中肠转录组中筛选出与消化、解毒以及糖代谢等有差异表达的基因,成功克隆了18个重要的差异表达基因。在上一章的中肠转录组定量验证后发现有13个确实有差异表达的基因,进一步通过对这13个基因进行寄主交换后中肠以及整虫的定量验证发现,有3个基因(Nl51、Nl76、Nl20369)的表达量在不同寄主品种之间是有显着性差异的,2个基因(Nl32990和Nl42468)在IR56种群适应IR56水稻中表达量降低,推测这些基因可能与褐飞虱IR56种群适应IR56抗性水稻有关。是否褐飞虱致害性的变化有关,还需进一步对基因的功能研究及与褐飞虱种群致害性变异关系的验证。

张磊[5](2015)在《褐飞虱SRAP标记连锁图谱构建和致害性表型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Hemiptera:Delphacidae)是水稻生产上主要害虫之一,它一方面通过直接的去取食水稻韧皮部的汁液从而对水稻造成危害,另一方面充当一些病毒的传递媒介危害水稻的正常发育。通过种植含有抗性基因的水稻是防治褐飞虱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是褐飞虱能够与抗性水稻协同进化,从而很快地克服并适应抗性水稻,演化出新的生物型继续危害水稻,这种生物机制使得褐飞虱的防治面临巨大的挑战。运用分子遗传学的理论和技术能够揭示褐飞虱致害性的遗传变异规律。本研究使用两种不同生物型的褐飞虱结合相关序列多态性标记构建褐飞虱遗传连锁图谱,并通过四种致害性相关的表型评价田间群体褐飞虱个体的致害性。同时开发白背飞虱基因组微卫星标记,填补该领域的研究空白。研究结果如下:1.对近交系生物型1和生物型2的褐飞虱与致害性相关的三个表型进行鉴定:若虫选择性分析表明生物型1褐飞虱更倾向于感性水稻TN1,生物型2褐飞虱对感性水稻TN1和含抗性基因Bph1的水稻Mudgo没有明显偏好;若虫的存活率分析表明生物型1褐飞虱在TN1上高于Mudgo,且两者存在显着差异,而生物型2在两种水稻上没有显着差异;雌虫的72 h体重比分析结果表明在TN1上生物型1的体重比(0.88)和生物型2的(0.91)没有明显差异(P=0.669),在Mudgo上生物型1体重比(0.8)低于生物型2(0.95),且两者有极显着型差异(P=0.001)。致害性表型的差异预示两种不同的生物型褐飞虱在基因组水平上存在明显的差异,适合作为作图群体的亲本。2.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对褐飞虱SRAP-PCR反应体系中的5个因素Mg2+、dNTPs、Taq DNA聚合酶、引物浓度和DNA模板浓度,进行4水平的优化,从而确立褐飞虱SRAP-PCR最优的反应体系。最佳的褐飞虱SRAP-PCR反应体系是:总体积为10μL,Mg2+浓度3 mmol/L、dNTPs为150μmol/L、Taq DNA聚合酶2 U、正反向引物各0.3μmol/L、DNA用量25 ng以及1×PCR Buffer。使用生物型1雌虫与生物型2雄虫单对杂交F2群体对优化后的褐飞虱SRAP-PCR反应体系进行验证,获得了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的图谱,并发现共显性条带,因此表明确立的反应体系稳定可靠。3.以近交14代生物型1的雄虫和近交9代的生物型2雌虫为亲本,构建包含92个雌性个体的f2作图群体,并使用98对在亲本间具有多态的srap标记组合对该群体进行基因型分析,然后使用jionmap4和mapchart2.2软件进行连锁分析和绘制连锁图。最终构建了褐飞虱以srap分子标记为基础的遗传连锁图谱,其中由14个连锁群组成,包含188个位点,总长度为600.6cm,标记间的平均间隔3.12cm,图谱的覆盖率为81.9%。4.使用构建遗传连锁图谱的98对srap引物组合分别对取食水稻的五种生物型(t、m、a、y、p)褐飞虱、一种取食杂草李氏禾的李氏禾生物型(j)褐飞虱,以及两种褐飞虱的近缘物种拟褐飞虱(n)和伪褐飞虱(l),进行基因型分析,总共得到了600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对引物组合有6.1条条带,最后进行聚类分析。在聚类图中,在0.5到0.82的范围内进行聚类,分为两大组,第一组为是褐飞虱种内的6种生物型,第二组为两种褐飞虱的近缘物种伪褐飞虱和拟褐飞虱。在第一组中取食水稻上的5种生物型聚在一起,而李氏禾褐飞虱单独一支,5种水稻褐飞虱中,生物型1和生物型3聚在一起,而生物型2、生物型y和生物p聚在一起,生物型y和p在里面有单独分为一支。在水稻褐飞虱中的聚类刚好和致害性的强弱相对应,表明这些多态性的标记可能与褐飞虱致害性相关。5.使用田间群体的152个褐飞虱,在以9311为背景的抗褐飞虱基因bph9的近等基因系植株上对褐飞虱的蜜露量、蜜露ph、体重增量和腹部发育四种与致害性相关的表型进行分析。以48h蜜露量大于10㎎、48h体重增量大于1㎎、蜜露量ph大于8和48h腹部隆起为凸状的褐飞虱的为致害性个体。发现蜜露量和体重增量都可以确定30个致害性个体,且这30个个体中同时满足两种指标的个体数为27,达到90%。对蜜露量和体重增量的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r=0.808(p<0.01),为极强相关;利用蜜露ph指标鉴定出2个非致害性个体和20个致害个体,2个非致害性个体的蜜露量和体重增量的表型同样为非致害性,但是20个致害性个体的蜜露量和体重增量的表型表现为致害性为60%和65%;利用腹部发育指标共鉴定出32个致害性个体,蜜露量、体重增量和蜜露pH表型表现为致害性的分别为84.3%、90.6%和100%。经过分析,本研究认为只有在48 h体重增量为1㎎且蜜露量也达到10㎎才能确定为致害性个体。6.白背飞虱同样是对水稻危害极大的害虫之一。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的SSR标记的研究报道,为了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本研究使用磁珠富集快速分离技术开发了18对多态性的基因组SSR标记,通过在武汉田间32个雌性个体的自然群体分析发现等位基因个数有2到15个,平均7.3个等位基因,观测杂合度从0.094到0.871,平均值为0.572,预测杂合度从0.148到0.924,平均0.633。跨物种检测发现,新开发的18对微卫星标记在褐飞虱、伪褐飞虱和拟褐飞虱通用性很高。开发的这些多态性SSR标记对以后白背飞虱的群体遗传学和生态学研究提供重要工具。

纪锐[6](2013)在《唾液蛋白NI1860在褐飞虱致害性变异中的作用与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Hemiptera:Delphacidae)是亚洲稻区的主要害虫。种植抗性品种是防治褐飞虱的一项重要措施,然而褐飞虱能够迅速地克服水稻抗性,进而产生新的致害性种群,造成抗虫品种使用年限缩短。植食性昆虫的唾液中包含多种与取食相关的消化、水解酶类,还包含一些能够调控植物防御反应的因子,这些唾液蛋白在植食性昆虫取食以及致害性变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本文以褐飞虱TN1和Mudgo两种不同致害性种群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两个不同致害性种群唾液腺转录组的差异,并剖析了一个差异表达的编码唾液蛋白基因Nl1860在褐飞虱取食与致害性变异中的作用与机制。主要结果如下: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Illumina平台)测定了褐飞虱TN1种群和Mudgo种群的唾液腺转录组,分别获得了37666和38451个Unigenes,通过合并这两个转录组,获得了含有43312个Unigenes的合并转录组,数目是已知所有褐飞虱唾液腺EST序列的18倍。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其中有352个基因能够编码分泌蛋白(潜在的唾液蛋白),这些蛋白可能在褐飞虱取食以及褐飞虱与水稻互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GO和KO分析显示唾液腺里的大部分基因与“代谢”、“结合”以及“转运”有关。比较这两个种群的唾液腺转录组,我们发现了563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有94个是编码分泌蛋白的,为了阐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的信号途径,KO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差异基因大多与“代谢”以及“消化与吸收”信号途径有关,可能正是这些差异基因导致了褐飞虱的致害性变异。这些转录组数据为将来研究褐飞虱唾液腺和唾液组分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并会有助于揭示褐飞虱取食、致害性变异以及褐飞虱与水稻互作的分子机制。从352个可能编码唾液分泌蛋白的基因中,我们挑选了36个可能与褐飞虱取食与致害性变异相关的基因合成dsRNA,通过RNAi、生测、Western blot等方法筛选出1个在褐飞虱取食时分泌到水稻中的唾液蛋白Nll860。Nll860基因编码的蛋白与内切-p-1,4-葡聚糖酶高度同源,属于糖基水解酶第九家族,在唾液腺和中肠中表达量最高,在Mudgo种群唾液腺中无论是转录水平还是翻译水平都要高于TN1种群。采用刺吸电位技术(EPG),我们发现沉默Nl1860基因对Mudgo种群褐飞虱在Mudgo水稻品种上取食行为的很多方面产生了显着影响:不刺探的时间显着增加;口针在植物表皮细胞和叶肉细胞穿刺来寻找韧皮部的时间显着增长;只有少数的褐飞虱口针能够在6h内到达韧皮部;在韧皮部的取食时间也显着减少。而且,褐飞虱的蜜露分泌量(衡量褐飞虱取食量的标准)也显着减少,进而导致褐飞虱若虫存活率以及单雌产卵量也显着降低。并且将沉默Nl1860基因的Mudgo种群3龄若虫分别接到不同品种(Mudgo品种、TN1品种)或人工饲料上,其校正存活率存在明显差异:取食人工饲料的最高,TN1品种的其次,而取食Mudgo品种的校正存活率最低。另一方面,唾液分泌蛋白Nl1860能诱导水稻中水杨酸和H202水平的升高。上述结果说明唾液分泌蛋白Nl1860对褐飞虱的成功取食至关重要,它通过影响褐飞虱的取食行为,在褐飞虱的致害性变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唾液分泌蛋白Nl1860能被水稻所识别,是褐飞虱取食诱导水稻防御反应的一类激发子。

禹海鑫[7](2013)在《褐飞虱致害性变异相关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褐飞虱Nilapararvata lugens (Stal)属半翅目Hemiptera,飞虱科Delphacidae,是我国及亚洲其它稻区的主要害虫。种植抗性品种一直是防治褐飞虱的一种重要措施。然而,褐飞虱致害性的快速与高度变异往往造成抗虫品种使用年限缩短。而褐飞虱的致害性变异规律目前并不清楚。有研究表明,共生菌、唾液蛋白以及昆虫解毒酶类等在植食性昆虫致害性变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本文以褐飞虱Mudgo和TN1两种致害性种群为研究对象,以具有解毒功能和存在共生菌的脂肪体及唾液分泌蛋白为研究切入点,通过比较两个种群脂肪体转录组的差异,寻找与褐飞虱致害性相关的可能基因与共生菌;通过剖析唾液分泌蛋白Nl4777在调控水稻防御反应中的作用,揭示褐飞虱致害性变异的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对褐飞虱Mudgo及TN1致害性种群的脂肪体转录组进行了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Mudgo种群获得了32332条unigene, TN1种群获得了33775条unigene,两转录组合并后共获得42621条all-unigenes。对all-unigenes进行NR数据库功能注释发现,匹配到的物种最多的是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GO分类结果发现Mudgo和TN1种群分别有15461和14993条Unigene归属于描述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细胞组分(cellular component)、生物学过程(biological process)这三种本体,两转录组显示出相似的GO分布模式。另外,有21142条all-unigenes得到了COG注释。14656条all-unigenes得到KEGG注释,这些all-unigenes归属于241个不同的通路。在转录组中发现了2884条微卫星SSRs,其中(CAG)n是数量最多的重复单元。两种群脂肪体转录组间共有7860个差异表达基因,它们主要与生化代谢、信号转导、免疫反应及运输等功能相关;其中,得到功能注释的基因为3858个,未得到功能注释的基因为4002个。在得到功能注释的差异表达基因中与初级代谢有关的共找到236个,涉及氨基酸代谢、脂类代谢、糖类代谢、能量代谢和异质代谢(解毒代谢);与免疫反应有关的基因共57个,40个在Mudgo种群中表达量明显上调,主要涉及病原菌识别基因、免疫信号途径基因、AMPs基因和其它免疫相关基因;与类酵母共生菌(YLS)相关的基因317个,分属于12个属,其中德巴利氏酵母属、克鲁维酵母菌属、路德酵母属、酵母属、裂殖酵母属、Scheffersomyces、范氏酵母属和接合酵母属的YLS在褐飞虱中属首次报道;与Wolbachia相关的基因共找到了22个,20个在Mudgo种群中表达量上调。上述结果为今后研究褐飞虱不同致害性种群分化原因奠定了基础。2)根据本实验室对褐飞虱两致害性种群唾液腺转录组的比较结果,选择了在两个种群中差异表达的分泌蛋白基因Nl4777为研究对象。序列分析表明,基因Nl4777编码242个氨基酸,具有分泌信号肽,具跨膜结构,C端具有2个EF-hand结构域,含8个Ca2+结合蛋白位点,具有很强的Ca2+结合能力。系统进化研究发现该蛋白与其它生物的多重凝结因子缺陷蛋白nultiple coagulation factor deficiency protein同源。荧光定量PCR检测褐飞虱3种内参基因稳定性时发现,在不同组织中内参基因的稳定性排序为:Flightin>18S rRNA> β-Actin;不同发育时期排序为:18S rRNA>β-Actin> Flightin。据此结果对N14777mRNA在褐飞虱不同组织及不同发育期的分布模式进行检测时发现,该基因在两种群唾液腺组织中表达量均最高,在所有发育时间内表达量持续稳定。Nl4777基因在Mudgo种群唾液腺中的表达量比TN1种群唾液腺中的表达量高18.51倍,达到了极显着差异。注射Nl4777的dsRNA可有效沉默Nl4777基因,并发现基因沉默后可显着降低褐飞虱的存活率与蜜露分泌量,但对产卵量没有影响。Western blot分析表明,分泌蛋白Nl4777在褐飞虱取食过程中可以进入水稻。通过分析水稻防御相关信号分子发现,与对照的褐飞虱取食相比,沉默靶标基因的褐飞虱突变体取食导致水稻茉莉酸(JA)含量在为害后的8h显着下降,水杨酸(SA)和过氧化氢(H202)含量分别在24h和8h显着升高。褐飞虱突变体取食也导致水稻的挥发物总量和两种单一挥发物,2-庚醇(2-heptanol)和芳樟醇(linalool),显着上升,并增强对褐飞虱天敌稻虱缨小蜂(Anagrus milaparvatae Pang et Wang)的引诱能力。上述结果表明,唾液分泌蛋白Nl4777通过抑制水稻的直接与间接防御反应,在褐飞虱致害性变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邓飞[8](2012)在《水稻抗褐飞虱兼抗白背飞虱改良后代的抗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稻是世界上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稻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是水稻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之一。在中国南方稻区,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常前后叠加发生,给水稻粮食生产带来严重损失。实践表明,培育与利用抗虫性水稻品种是控制上述两种稻飞虱最经济有效的途径之一。本试验通过对RathuHeenati(Bph3和Bph17,1对显性抗白背飞虱基因)、Ptb33(bph2和Bph3,1对显性抗白背飞虱基因)、菲B10(Bph10)、Qb14(Bph14,Wbph7(t))和Qb15(Bph15,Wbph8(t))等不同抗性基因抗源的改良品系及其对应测交组合分别进行苗期与成株期稻褐飞虱抗性和成株期白背飞虱抗性研究,同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和回交转育技术将Bph14和Bph15分别与Bph10聚合。本研究获得的主要成果有:(1)采用标准苗期集团筛选法(Standard Seedbox Screening Technique,SSST)对20个不同抗性基因改良品系及其与不同不育系测交组合进行了苗期对褐飞虱的初筛和复筛,同时采用人工诱发虫源的方式对改良品系及其测交组合进行了田间成株期的褐飞虱抗性筛选。结果表明,采用SSST法进行苗期抗性初筛和复筛基本能反映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感反应。而成株期的抗性筛选则表明改良品系及其测交组合成株期的抗、感反应与苗期抗性表现并非绝对一致。通过苗期与成株期的抗性比较,获得了9个苗期与成株期对褐飞虱抗性表现较为一致的不同抗性基因的改良品系,并初步明确了抗源菲B10褐飞虱抗性的稳定性。(2)采用常规育种方法对褐飞虱抗源Rathu Heenati进行改良,在改良的过程中未对抗性基因Bph3或Bph17的进行分子检测,只是阶段性的对改良品系进行苗期抗虫筛选。在改良品系基本成型时利用多种抗性筛选方法进行褐飞虱抗性鉴定,同时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改良品系的抗性基因进行分子检测,获得了含抗性基因Bph3或Bph17且抗性表现较理想的Rathu Heenati改良品系3个。(3)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回交育种相结合,成功将Bph14和Bph15分别导入携Bph10的材料菲B10中,并分别获得了抗性基因纯合的导入系。(4)通过对20个不同抗性基因改良品系进行网室成株期白背飞虱抗性和田间成株期褐飞虱抗性筛选,获得了9个成株期抗褐飞虱兼抗白背飞虱的不同抗性基因的改良品系,并初步明确了两种抗性的不相关性。

潘建红[9](2010)在《不同致害性褐飞虱种群的EPG与双向电泳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1)是我国水稻上的首要害虫,培育和种植抗虫水稻品种是控制褐飞虱危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然而,褐飞虱致害性的可变性使得抗性品种的种植面临巨大的困难,褐飞虱致害性变异问题已成为该虫防治的主要难题之一,研究和阐明褐飞虱致害性变异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不同致害性褐飞虱种群的电子取食记录与双向电泳的比较研究,取得以下主要结果:1不同致害性褐飞虱种群刺探电位图(EPG)的比较EPG结果表明,种群类型、水稻品种对I波的影响最明显,A波次之,S波再次之;试虫性别对各参数均无显着影响。本研究利用EPG比较和分析了两个致害性不同的褐飞虱种群(TN1种群、Mudgo种群)在感虫品种TN1和抗性品种Mudgo(含Bph1抗虫基因)上的取食行为。TN1种群在TN1上及Mudgo种群在TN1、Mudgo上这3种能致害处理下的S波、A波均短于TN1试虫在Mudgo上(不能致害),其中A波的差异达显着水平;而能致害的3种处理的I波持续时间则显着长于不能致害处理。若以3h内I波持续时间75min为分界线,高于该值为能致害,低于该值为不能致害,对TN1种群、Mudgo种群致害性的判别准确率分别为82.6%、100%,提出该参数可能用于进一步开发褐飞虱个体致害性检测新技术。2不同致害性褐飞虱种群可溶性蛋白的双向电泳分析双向电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群不同处理的褐飞虱蛋白表达谱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在优化样品制备方法和凝胶染色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适于褐飞虱的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体系。利用该技术体系,以本实验室分别在感虫水稻品种TN1、抗性水稻品种Mudgo上连续胁迫饲养140代以上的两个致害性不同的褐飞虱种群即TN1种群、Mudgo种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两个褐飞虱种群在不同致害条件下的蛋白谱。能致害情况下(TN1种群致害水稻品种TN1,Mudgo种群致害水稻品种TN1和Mudgo)特异表达的点有18个,不能致害情况(TN1种群饲养于水稻品种Mudgo)下特异表达的点有3个;Mudgo种群及取食Mudgo的TN1种群试虫共有的特异表达的点有1个,而取食感虫品种的TN1种群试虫特有的点有5个。这些差异蛋白点可能参与褐飞虱种群致害性的变异过程,为进一步开展褐飞虱致害性相关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而揭示褐飞虱致害性机制提供了重要基础。

陈峰,傅强,罗举,桂连友[10](2008)在《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及褐飞虱致害性变异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综述了近年来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对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的抗性机制、抗性机制的生化基础、抗性基因的研究以及褐飞虱致害性变异规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二、稻褐飞虱实验种群致害性变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稻褐飞虱实验种群致害性变异(论文提纲范文)

(1)抗虫近等基因系水稻对不同褐飞虱种群的抗性与分子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褐飞虱的概述及其危害
    1.2 水稻抗褐飞虱的机制
    1.3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鉴定
    1.4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信号途径
        1.4.1 凝集素受体激酶
        1.4.2 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
        1.4.3 植物激素
        1.4.4 胼胝质分解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近等基因系水稻对不同致害性褐飞虱种群的抗性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近等基因系水稻品种的苗期抗性评价
        2.1.3 近等基因系水稻对褐飞虱若虫生长发育影响的测定
        2.1.4 近等基因系水稻对褐飞虱雌虫蜜露量影响的测定
        2.1.5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近等基因系水稻对不同褐飞虱种群的苗期抗性
        2.2.2 近等基因系水稻对不同褐飞虱种群若虫存活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2.2.3 近等基因水稻对不同褐飞虱种群蜜露量的影响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近等基因系水稻蛋白激酶和转录因子WRKY对 TN1 种群和IR56 种群的响应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剂与实验仪器
        3.1.3 水稻样品的处理
        3.1.4 荧光定量PCR检测抗虫通路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3.1.5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近等基因系水稻蛋白激酶对褐飞虱取食的响应
        3.2.2 转录因子WRKY对褐飞虱取食的响应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近等基因系水稻水杨酸、茉莉酸和胼胝质途径对TN1种群和IR56种群的响应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剂与实验仪器
        4.1.3 水稻样品的处理
        4.1.4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抗虫通路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4.1.5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茉莉酸途径褐飞虱取食的响应
        4.2.2 水杨酸途径对褐飞虱取食的响应
        4.2.3 胼胝质分解途径对褐飞虱取食的响应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结论
    5.1 总结
        5.1.1 近等基因系水稻对不同致害性褐飞虱种群的抗性
        5.1.2 近等基因系水稻蛋白激酶和转录因子WRKY对 TN1 种群和IR56 种群的响应
        5.1.3 近等基因系水稻水杨酸、茉莉酸和胼胝质途径对TN1种群和IR56种群的响应
    5.2 创新之处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致谢
作者简历

(2)我国褐飞虱若干地理种群致害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蜜露量法致害性测定
        1.2.2 标准苗期集团筛选法 (SSST法) 致害性测定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褐飞虱种群的蜜露量及不同致害性个体的比例
    2.2 褐飞虱种群对不同抗性水稻品种的群体致害性
3 结论与讨论

(3)褐飞虱IR56种群的致害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褐飞虱在不同水稻品种上的若虫期生长发育
        1.2.2 褐飞虱在不同水稻品种上的成虫寿命、产卵量与卵孵化情况
        1.2.3 褐飞虱在不同水稻品种上的单雌蜜露量与体质量增量
        1.2.4 不同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级别
        1.2.5 实验的温湿度条件
        1.2.6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褐飞虱在不同水稻品种上的若虫期生长发育
    2.2 褐飞虱在不同水稻品种上的成虫寿命、产卵量及卵孵化率
    2.3 褐飞虱雌虫在不同水稻品种上的蜜露排泄量与体质量增量
    2.4 不同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级别
3 讨论

(4)褐飞虱IR56种群致害性及中肠转录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褐飞虱的发生与防治概况
    1.2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鉴定及抗性品种的推广与利用
    1.3 褐飞虱致害性变异规律
        1.3.1 褐飞虱生物型或致害性的监测
        1.3.2 生物型或致害性检测方法
        1.3.3 褐飞虱致害性变异规律
    1.4 褐飞虱致害性变异机制研究
        1.4.1 褐飞虱致害性的遗传
        1.4.2 DNA多态性
        1.4.3 褐飞虱转录组学研究
        1.4.4 褐飞虱响应抗性水稻品种分子机制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褐飞虱IR56种群的致害性测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水稻品种
        2.1.2 供试昆虫
        2.1.3 群体致害力测定(标准苗期鉴定法)
        2.1.4 若虫生长发育测定
        2.1.5 寄主取食选择性
        2.1.6 成虫寿命与繁殖力测定
        2.1.7 蜜露量与体重增量测定
        2.1.8 取食行为测定
        2.1.9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群体致害力
        2.2.2 若虫的生长发育
        2.2.3 寄主取食选择性
        2.2.4 成虫寿命与繁殖力
        2.2.5 蜜露量与体重增重
        2.2.6 取食行为
    2.3 讨论
第三章 褐飞虱IR56种群中肠转录组的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虫源
        3.1.2 褐飞虱TN1和IR56种群中肠的解剖与收集
        3.1.3 Illumina测序以及序列组装
        3.1.4 基因的功能注释
        3.1.5 编码区序列的预测
        3.1.6 Unigene的SSR分析
        3.1.7 SNP分析
        3.1.8 中肠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
        3.1.9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验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总RNA提取结果
        3.2.2 Illumina测序的基本信息
        3.2.3 功能注释
        3.2.4 编码区序列分析
        3.2.5 SSR分析
        3.2.6 SNP分布
        3.2.7 中肠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3.2.8 中肠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的定量验证
    3.3 讨论
第四章 中肠转录组重要差异基因的克隆与表达验证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水稻
        4.1.2 供试虫源
        4.1.3 试剂与实验仪器
        4.1.4 两个褐飞虱种群的寄主交换
        4.1.5 中肠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的克隆
        4.1.6 荧光定量PCR检测差异表达基因在两种群中肠的表达情况
        4.1.7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RNA提取结果
        4.2.2 差异表达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4.2.3 差异表达基因在寄主交换后的定量验证
    4.3 讨论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
        5.1.1 褐飞虱IR56种群的致害性测定
        5.1.2 褐飞虱IR56种群中肠转录组分析
        5.1.3 中肠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的克隆与定量验证
    5.2 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5)褐飞虱SRAP标记连锁图谱构建和致害性表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褐飞虱的基本概述
        1.1.1 褐飞虱的基本情况和生物学特性
        1.1.2 褐飞虱生物型
        1.1.3 褐飞虱与内共生菌
        1.1.4 褐飞虱细胞学研究
        1.1.5 褐飞虱致害性评价
        1.1.6 褐飞虱基因组研究
    1.2 SRAP分子标记概述
        1.2.1 分子标记发展史
        1.2.2 SRAP分子标记原理及研究进展
    1.3 遗传连锁图谱
        1.3.1 遗传连锁图谱原理及要素
        1.3.2 褐飞虱遗传连锁图谱构建进展及意义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褐飞虱SRAP连锁图谱的构建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褐飞虱材料
        2.2.2 SRAP引物
        2.2.3 亲本致害性评估
        2.2.3.1 寄主选择性
        2.2.3.2 若虫存活率
        2.2.3.3 成虫体重变化率
        2.2.3.4 数据分析
        2.2.4 褐飞虱SRAP-PCR体系的优化
        2.2.4.1 正交试验设计
        2.2.4.2 褐飞虱DNA提取
        2.2.4.3 褐飞虱SRAP-PCR扩增及检测
        2.2.4.4 褐飞虱SRAP-PCR的体系确定
        2.2.5 褐飞虱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2.2.5.1 作图群体构建
        2.2.5.2 基因型分析
        2.2.5.3 连锁分析
        2.2.5.4 图谱的评估
        2.2.5.5 标记的命名
        2.2.6 不同生物型褐飞虱的聚类分析
        2.2.6.1 实验材料
        2.2.6.2 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亲本的致害性
        2.3.1.1 寄主的选择性
        2.3.1.2 若虫的存活率
        2.3.1.3 体重变化率
        2.3.2 正交试验结果
        2.3.2.1 褐飞虱SRPA-PCR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2.3.2.2 褐飞虱SRAP-PCR反应体系的确定
        2.3.2.3 褐飞虱最佳SRAP反应体系的验证
        2.3.3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2.3.3.1 作图群体的构建
        2.3.3.2 基因型的分析
        2.3.3.3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2.3.4 不同生物型褐飞虱的聚类分析
        2.3.4.1 扩增多态性统计
        2.3.4.2 聚类分析
    2.4 讨论
        2.4.1 作图群体的选择
        2.4.2 褐飞虱SRAP-RCR反应体系的优化
        2.4.3 SRAP标记构建遗传连锁图谱
        2.4.4 褐飞虱遗传连锁图谱
        2.4.5 不同生物型褐飞虱的聚类分析聚类分析
第三章 褐飞虱致害性表型的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致害性评价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群体的构建
        3.3.2 致害性表型分析
        3.3.2.1 蜜露和体重增量的数据分布
        3.3.2.2 蜜露表型和体重增量表型确定的关系
        3.3.2.3 pH表型的数据
        3.3.2.4 腹部发育表型
    3.4 讨论
        3.4.1 四种致害性表型的评价
        3.4.2 褐飞虱致害性确定
第四章 白背飞虱基因组SSR标记的开发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白背飞虱材料
        4.2.2 白背飞虱基因组DNA提取
        4.2.3 微卫星基因组文库的构建
        4.2.3.1 白背飞虱基因组DNA的酶切与连接
        4.2.3.2 预扩增
        4.2.3.3 磁珠富集SSR
        4.2.4 白背飞虱基因组SSR标记设计与筛选
        4.2.4.1 引物设计
        4.2.4.2 多态性标记筛选
        4.2.5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富集文库的构建和引物设计
        4.3.2 多态性标记的筛选
        4.3.3 跨物种检测
    4.4 讨论
        4.4.1 磁珠富集法筛选微卫星标记
        4.4.2 白背飞虱基因组SSR
第五章 总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唾液蛋白NI1860在褐飞虱致害性变异中的作用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食性昆虫致害性变异及其形成原因
        1.1.1 植食性昆虫致害性变异
        1.1.2 昆虫不同致害性种群形成的机制
    1.2 唾液在植食性昆虫取食、致害性变异以及调控植物防御中的作用
        1.2.1 唾液在植食性昆虫取食中的作用
        1.2.2 唾液在植食性昆虫诱导植物防御反应中的作用
        1.2.3 唾液在植食性昆虫抑制植物防御反应中的作用
        1.2.4 唾液在植食性昆虫致害性变异中的作用
        1.2.5 研究昆虫唾液成分功能的方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两种不同致害性褐飞虱种群的唾液腺转录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昆虫
        2.1.2 TN1和Mudgo种群唾液腺的解剖与收集
        2.1.3 总RNA提取与检测
        2.1.4 cDNA文库构建、Illumina测序、序列组装及功能注释
        2.1.5 唾液腺分泌蛋白预测
        2.1.6 两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2.1.7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验
        2.1.8 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总RNA提取结果
        2.2.2 Illumina测序以及Reads组装
        2.2.3 功能注释
        2.2.4 GO分类和COG分类
        2.2.5 KEGG分类
        2.2.6 预测唾液腺分泌蛋白
        2.2.7 两种群唾液腺中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唾液分泌蛋白NL1860在褐飞虱致害性变异中的作用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水稻和昆虫
        3.1.2 褐飞虱唾液腺NI1860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3.1.3 荧光定量PCR检测NI1860基因的组织分布和时间表达
        3.1.4 NI1860基因以及编码蛋白在两种群中的差异表达
        3.1.5 唾液分泌蛋白验证实验
        3.1.6 NI1860 dsRNA的合成
        3.1.7 褐飞虱dsRNA注射及沉默效果检测
        3.1.8 褐飞虱的生物测定
        3.1.9 水稻JA和SA含量的测定
        3.1.10 水稻H_2O_2含量的测定
        3.1.11 水稻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含量测定
        3.1.12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NI1860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3.2.2 褐飞虱NI1860的同源性分析
        3.2.3 褐飞虱NI1860基因的表达模式
        3.2.4 褐飞虱唾液分泌蛋白NI1860的验证
        3.2.5 注射dsRNA对褐飞虱NI1860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3.2.6 沉默NI1860对褐飞虱取食、存活率以及产卵量的影响
        3.2.7 褐飞虱唾液蛋白NI1860能够诱导水稻中SA和H_2O_2水平的升高
        3.2.8 唾液蛋白NI1860在褐飞虱取食诱导的水稻TrypPIs中的作用
    3.3 小结与讨论
        3.3.1 内切-β-1,4-葡聚糖酶在半翅目昆虫中的进化关系
        3.3.2 NI1860在褐飞虱取食中作用
        3.3.3 NI1860在褐飞虱产卵中作用
        3.3.4 NI1860在褐飞虱致害性变异中的作用
        3.3.5 唾液蛋白NI1860在褐飞虱诱导的水稻防御反应中的作用
第四章 全文总结
    4.1 全文小结
    4.2 创新之处
    4.3 下一步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7)褐飞虱致害性变异相关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植物抗虫反应
    2. 植物对植食性昆虫抗虫反应的三个层次
        2.1 抗虫反应第一层次
        2.2 抗虫反应第二层次
        2.3 抗虫反应第三层次
    3. 植食性昆虫致害性变异及其形成原因
        3.1 植食性昆虫致害性变异
        3.2 致害性变异的原因
        3.3 共生菌
    4. 昆虫脂肪体及其与致害性的关系
        4.1 昆虫脂肪体与共生菌
        4.2 脂肪体转录组
    5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褐飞虱两种不同致害性种群脂肪体转录组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Mudgo和TN1种群样品解剖、收集和准备
        1.3 总RNA提取与检测
        1.4 cDNA文库构建、Illumina测序组装及信息分析
        1.5 微卫星DNA(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鉴定与分析
        1.6 两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1.7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总RNA提取结果
        2.2 转录组测序结果
        2.3 SSR寻找结果
        2.4 两种种群脂肪体中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唾液蛋白Nl4777在褐飞虱致害性变异中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褐飞虱唾液Nl4777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1.3 荧光定量PCR检测Nl4777基因组织分布及时间表达
        1.4 Nl4777 dsRNA合成与纯化
        1.5 荧光定量PCR检测Nl4777 RNAi后mRNA表达水平
        1.6 褐飞虱Nl4777基因dsRNA注射及生测方法
        1.7 褐飞虱取食后水稻中Nl4777蛋白Western Blot检测
        1.8 水稻LISp::GUS突变体GUS活性检测
        1.9 水稻茉莉酸、水杨酸含量测定方法
        1.10 水稻过氧化氢含量测定方法
        1.11 水稻挥发物测定方法
        1.12 稻虱缨小蜂(A.nilapartvatae)选择性
        1.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因Nl4777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2.2 褐飞虱Nl4777基因同源性分析
        2.3 褐飞虱Nl4777编码蛋白与其它物种同源蛋白系统进化树构建
        2.4 荧光定量PCR分析褐飞虱Nl4777基因时空表达
        2.5 基因N14777 dsRNA的合成
        2.6 注射Nl4777 dsRNA对褐飞虱Nl4777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2.7 沉默Nl4777对褐飞虱两种种群死亡率及产卵量的影响
        2.8 褐飞虱取食后水稻中Nl4777蛋白的Western Blot检测
        2.9 沉默Nl4777褐飞虱取食对水稻LISp::GUS突变体GUS活性的影响
        2.10 沉默Nl4777褐飞虱取食对水稻茉莉酸、水杨酸含量的影响
        2.11 沉默N14777褐飞虱取食对水稻过氧化氢含量的影响
        2.12 沉默N14777褐飞虱取食对水稻挥发物的影响
        2.13 沉默N14777褐飞虱取食诱导的水稻挥发物对稻虱缨小蜂的引诱作用
    3 讨论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今后研究
    全文总结
    下一步研究
    本文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表1
附表2
附表3
附表4
附表5
附表6
附表7
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8)水稻抗褐飞虱兼抗白背飞虱改良后代的抗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水稻抗褐飞虱的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
        1.1.1 褐飞虱的“生物型”
        1.1.2 水稻对褐飞虱抗性的研究
        1.1.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
        1.1.4 水稻抗褐飞虱的育种研究
        1.1.5 水稻抗褐飞虱遗传育种展望
    1.2 水稻抗白背飞虱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
        1.2.1 白背飞虱暴发为害成因
        1.2.2 水稻品种抗白背飞虱遗传的研究进展
        1.2.3 水稻品种抗白背飞虱的育种研究
        1.2.4 水稻抗白背飞虱遗传育种展望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抗褐飞虱水稻品种的培育与改良
        1.3.2 抗褐飞虱兼抗白背飞虱水稻品种的培育与改良
第二章 不同抗性基因改良品系及其测交组合的苗期与成株期褐飞虱抗性比较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试验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抗性基因改良品系苗期抗性初筛
        2.2.2 不同抗性基因改良品系苗期抗性复筛
        2.2.3 不同抗性基因改良品系测交组合的苗期抗性
        2.2.4 不同抗性基因改良品系及其测交组合的田间褐飞虱的种群数量及抗性
        2.2.5 不同抗性基因改良品系及其测交组合苗期与成株期的抗性比较
        2.2.6 不同来源系谱改良品系苗期与成株期抗性比较
    2.3 结论与讨论
        2.3.1 不同抗性基因改良品系及测交组合的褐飞虱苗期抗性
        2.3.2 不同抗性基因改良品系及测交组合的褐飞虱成株期抗性
第三章 抗褐飞虱水稻品种 Rathu Heenati 改良后代的抗性基因跟踪研究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改良品系及其测交组合中 Bph3 的分子检测
        3.2.2 改良品系及其测交组合中 Bph17 的分子检测
        3.2.3 亲本和改良品系及其测交组合的苗期抗性
        3.2.4 品种(系)及测交组合田间成株期的褐飞虱种群数量及抗性
        3.2.5 亲本和改良品系及测交组合的苗期与成株期抗性比较
        3.2.6 改良品系分蘖期褐飞虱的蜜露排泄量
        3.2.7 改良品系的苗期持抗期抗性表现
    3.3 总结与讨论
        3.3.1 水稻品种(系)苗期与成株期对褐飞虱抗性
        3.3.2 不同抗性鉴定方法中高抗品种(系)间的抗虫性差异
        3.3.3 Rathu Heenati 改良品系中 Bph3 和 Bph17 分子检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3.4 褐飞虱抗源 Rathu Heenati 的改良与利用
第四章 水稻不同抗褐飞虱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建立回交导入系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试验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BC1F1和 BC2F1苗期褐飞虱抗性
        4.2.2 各回交世代中 Bph14 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4.2.3 各回交世代中 Bph15 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4.3 结论与讨论
        4.3.1 褐飞虱生物型/致害性的变异与抗性品种的培育
        4.3.2 抗褐飞虱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聚合
第五章 水稻改良品系抗褐飞虱兼抗白背飞虱成株期抗性比较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1.3 试验数据分析
    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抗源改良品系网室成株期白背飞虱种群数量及抗性
        5.2.2 不同抗源改良品系田间褐飞虱的种群数量及抗性
        5.2.3 抗褐飞虱兼抗白背飞虱改良品系的获得
        5.2.4 改良品系成株期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抗性相关分析
    5.3 结论与讨论
        5.3.1 水稻多抗性品种的培育
        5.3.2 水稻品种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抗性
        5.3.3 水稻品种成株期抗性鉴定的人工接虫诱发
第六章 总结论
    6.1 水稻品种的苗期与成株期抗性
    6.2 水稻品种抗褐飞虱的不同鉴定方法
    6.3 回交转育抗褐飞虱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6.4 水稻品种褐飞虱抗性与白背飞虱抗性
    6.5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6.6 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不同致害性褐飞虱种群的EPG与双向电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昆虫的致害性变异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1.1 昆虫的生物型和致害性变异
        1.1.1 黑森瘿蚊Mayetiola destructor
        1.1.2 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
        1.1.3 褐飞虱 Nilaparvata 1ugens
        1.1.4 稻瘿蚊Orseolia oryzae
        1.1.5 烟粉虱Bemisia tabaci
    1.2 害虫致害性变异或生物型形成机制
        1.2.1 外部诱因
        1.2.2 内在因子
    1.3 害虫致害性或生物型的研究技术
        1.3.1 害虫致害性的鉴定技术
        1.3.1.1 基于害虫生物学的致害性鉴定
        1.3.1.2 基于寄主植物品种反应的致害性鉴定
        1.3.2 利用EPG 技术研究刺吸食口器害虫的致害性
        1.3.3 基于蛋白质技术对致害性的研究
        1.3.3.1 同工酶
        1.3.3.2 酶活
        1.3.3.3 双向电泳
        1.3.4 基于DNA 技术对害虫致害性的研究
        1.3.4.1 RAPD 标记技术
        1.3.4.2 mtDNA COI 标记
        1.3.4.3 SSR 分子标记
        1.3.4.4 RFLP 技术
        1.3.4.5 AFLP 技术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不同致害性褐飞虱种群的EPG 及基于EPG 的致害性检测技术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取食特征
        2.2.2 不同处理对各取食波参数的影响
        2.2.3 I 波持续时间的频次分布及致害性的判别
    2.3 讨论
第三章 不同致害性褐飞虱种群可溶性蛋白的双向电泳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虫源
        3.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3.1.3 双向电泳方法
        3.1.4 实验设计
        3.1.4.1 褐飞虱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的优化
        3.1.4.2 不同致害性褐飞虱种群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比较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褐飞虱双向电泳技术的优化
        3.2.1.1 不同样品制备方法比较和确定
        3.2.1.2 凝胶染色方法的比较
        3.2.2 不同致害性褐飞虱种群蛋白质双向电泳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不同致害性褐飞虱种群的EPG 及其在致害性检测中的应用
    4.2 不同致害性褐飞虱种群的双向电泳分析
    4.3 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4.4 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稻褐飞虱实验种群致害性变异(论文参考文献)

  • [1]抗虫近等基因系水稻对不同褐飞虱种群的抗性与分子响应[D]. 周若男.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2]我国褐飞虱若干地理种群致害性的研究[J]. 李波,何佳春,万品俊,赖凤香,王渭霞,孙燕群,蒋飞琴,陈斌,傅强. 环境昆虫学报, 2019(01)
  • [3]褐飞虱IR56种群的致害特征[J]. 郑瑜,何佳春,万品俊,赖凤香,孙燕群,林晶晶,傅强. 中国水稻科学, 2016(05)
  • [4]褐飞虱IR56种群致害性及中肠转录组的研究[D]. 郑瑜.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02)
  • [5]褐飞虱SRAP标记连锁图谱构建和致害性表型的分析[D]. 张磊. 中南民族大学, 2015(03)
  • [6]唾液蛋白NI1860在褐飞虱致害性变异中的作用与机理研究[D]. 纪锐. 浙江大学, 2013(01)
  • [7]褐飞虱致害性变异相关机理研究[D]. 禹海鑫. 浙江大学, 2013(01)
  • [8]水稻抗褐飞虱兼抗白背飞虱改良后代的抗性研究[D]. 邓飞.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0)
  • [9]不同致害性褐飞虱种群的EPG与双向电泳分析[D]. 潘建红.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01)
  • [10]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及褐飞虱致害性变异研究进展[J]. 陈峰,傅强,罗举,桂连友.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农学卷, 2008(01)

标签:;  ;  ;  ;  ;  

水稻褐飞虱试验种群的有害变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