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讨价还价能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环境性能,再制造能力,闭环供应链,讨价还价
讨价还价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陈胜利,张朝嘉[1](2019)在《考虑环境性能和再制造能力的闭环供应链讨价还价协调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闭环供应链讨价还价协调策略,在同时考虑产品的环境性能和再制造能力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制造商责任延伸(EPR)制度的由制造商回收的闭环供应链模型,分别研究了集中决策和分散式决策模型下的均衡解,并分析了EPR制度对产品环境性能、再制造能力及参与者利润的影响,同时设计了能够实现供应链协调的讨价还价策略。研究发现,随着生产环境成本和垃圾处理成本的增加,制造商更愿意设计具有高环境性能和低再制造能力的产品;再制造环境成本和使用环保成本的增加均会激励制造商设计具有高环境性能和高再制造能力的产品;而由客户承担的使用环保成本份额的高低不仅影响客户自身的利润,还会对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产生影响;应用Nash讨价还价和Rubinstein轮流出价均能实现供应链协调,当各方谈判人员的讨价还价能力相当时,可选用Nash讨价还价的协调方式;当谈判人员的能力悬殊,且零售商和客户群的贴现率较高时,可选用Rubinstein轮流出价的协调方式。(本文来源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期刊2019年05期)
杨流,李嘉明,李舟[2](2019)在《讨价还价过程中买卖双方议价能力对审计定价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0—2015年的数据,考察会计师事务所项目经理议价能力对审计定价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会计师事务所项目经理议价能力与审计定价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同时企业方的议价能力对会计师事务所项目经理议价能力所形成的溢价效应具有调节作用。进一步的检验发现:企业方拥有审计或会计背景高管的受教育水平和年龄对溢价效应的调节作用明显;企业的经营状况对溢价效应有迭加作用;企业的控制权对溢价效应有一定程度的调节作用。本文不仅有助于企业了解审计定价讨价还价过程中议价能力对审计定价的影响,还有助于谈判双方在谈判过程中拟定策略以维护自身利益。(本文来源于《中国会计评论》期刊2019年01期)
李海,崔南方,徐贤浩[3](2015)在《基于讨价还价能力的双渠道供应链批发价谈判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由网络直销渠道和零售渠道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进行研究。首次在双渠道供应链的背景下研究了批发价谈判模式问题。基于批发价协商过程中谈判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得出了供应链成员的价格均衡决策。综合考虑零售商和制造商之间的谈判能力对比和顾客对渠道的偏好度,对比分析了不同批发价谈判模式下的制造商利润、零售商利润和供应链利润。研究表明,在零售价不可观测情形下,批发价谈判模式的选择对制造商的利润影响并不显着,但对零售商利润和供应链利润的影响较大。在多数情况下,制造商弱偏好于以零售商的零售价为谈判基准,零售商则偏好于以制造商的直销价为谈判基准。以制造商的直销价为谈判基准有可能成为双方均可接受的最优均衡谈判模式。而在零售价可观测的情形下,当渠道价格替代系数较大时,利润对比分析的变化趋势与零售价不可观测情形基本一致。而当渠道价格替代系数较小时,批发价谈判模式选择相对复杂。(本文来源于《管理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陈勇华[4](2015)在《基于合作博弈“核”的讨价还价能力对价值创造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依据价值链价值创造理论,结合合作博弈"核"思想,首先对价值创造、内涵加以界定;分析和探讨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讨价还价能力(α)、市场竞争程度(f)对购买者与供应商形成联盟的合作价值创造与获取的影响。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财会通讯》期刊2015年24期)
刘凤芹,周祥军[5](2014)在《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增长率和绩效——基于专用性投资合约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和增长率是企业间合约关系的重要决定因素,在以往的不完全合约文献中对此并未做详细定量研究,将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增长率和绩效等因素引入到专用性投资合约分析中可以更好地探讨这些变量在此类合约中的贡献。本文提出了在专用性投资合约条件下,企业讨价还价能力、增长率和绩效相互影响的理论假说。选取2007—2013年中国上市企业样本数据对理论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当进行专用性投资时,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与企业绩效具有显着正相关关系;增长率对企业价值提升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专用性投资具有使企业可持续的价值创造效应。(本文来源于《产业组织评论》期刊2014年03期)
孙慧文[6](2014)在《资产专用性、讨价还价能力与劳动者报酬》一文中研究指出资产专用性投资水平影响契约的不完全程度,在不完全劳资契约框架内,劳资双方都存在事前专用性投资的不足,导致劳资契约执行的无效率,影响契约剩余分配和劳动者报酬的高低。劳动者获取契约剩余的多寡是决定劳动者报酬高低的重要因素,它进一步地取决于劳动者讨价还价能力。资产的市场供求状况、要素的产权配置、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和有偏的技术进步等因素对劳动力资产的专用性有着显着影响,并最终形成了劳资双方之间讨价还价能力的非均衡配置。从劳资契约和资产专用性的角度出发,要提高劳动者讨价还价能力、增加劳动者报酬,可以采取多方治理和双方治理的模式。(本文来源于《求实》期刊2014年03期)
盛丹[7](2013)在《外资进入是否提高了劳动者的讨价还价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2004~2007年3万多家制造业企业的数据,运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倍差法方法,考察了外资进入对劳动者讨价还价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外商企业进入对中国劳动者讨价还价能力产生了正向作用,而港澳台企业的进入则恶化了劳动者的讨价还价能力。进一步分析表明,外资所在行业竞争程度的增强以及企业对员工的教育培训能够提高劳动者的讨价还价能力;而外资企业出口倾向的增加显着降低了劳动者的讨价还价能力。因此,外资企业的加工贸易特征是导致劳动者讨价还价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世界经济》期刊2013年10期)
刘鸿雁,左莹[8](2013)在《考虑讨价还价和经理能力的有效激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委托代理理论中,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各自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且他们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契约不完备等不确定性因素,委托人应对代理人进行有效的激励和引导,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达到企业业绩最优。本文建立了一个动态的经理激励合同设计模型,假设经理在完成第一期任务后,可以与委托人重新谈判,进而对经理的有效激励问题进行了研究。根据计算和分析得出,经理能否得到满意的固定薪酬对经理人的行为选择和企业的长期业绩有重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科技和产业》期刊2013年09期)
李海,崔南方[9](2013)在《基于讨价还价能力的双渠道供应链定价模式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由网络直销渠道和电子零售渠道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进行研究。基于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的谈判能力对比,通过博弈建模分析了叁种零售价定价模式下供应链成员的价格决策和物流服务水平决策。研究表明,在制造商谈判能力较弱的情况下,制造商统一定价模式是最优模式;在制造商谈判能力较强的情况下,以直销价格为协商基础的分别定价模式是最优模式;在最优模式下,制造商和供应链的利润都显着占优,电子零售商提供的物流服务水平也相应最高,但电子零售商的利润受定价模式的影响不显着,最优模式也是双方接受的均衡策略。(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研究》期刊2013年08期)
田晓丽[10](2012)在《论讨价还价能力对技术授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探讨了讨价还价能力对技术拥有者的最优授权策略及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结论表明在横向市场结构中,技术授权双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不会影响生产性技术拥有者的最优授权策略,但会提高单位产出费和单位收益费授权方式下的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在纵向市场结构中,上下游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会影响非生产性技术拥有者对最优授权方式的选择;如果上游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较强,双重加价问题的负面效应可能大于技术扩散的正面效应,技术授权可能损害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本文来源于《现代管理科学》期刊2012年11期)
讨价还价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0—2015年的数据,考察会计师事务所项目经理议价能力对审计定价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会计师事务所项目经理议价能力与审计定价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同时企业方的议价能力对会计师事务所项目经理议价能力所形成的溢价效应具有调节作用。进一步的检验发现:企业方拥有审计或会计背景高管的受教育水平和年龄对溢价效应的调节作用明显;企业的经营状况对溢价效应有迭加作用;企业的控制权对溢价效应有一定程度的调节作用。本文不仅有助于企业了解审计定价讨价还价过程中议价能力对审计定价的影响,还有助于谈判双方在谈判过程中拟定策略以维护自身利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讨价还价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1].陈胜利,张朝嘉.考虑环境性能和再制造能力的闭环供应链讨价还价协调策略[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9
[2].杨流,李嘉明,李舟.讨价还价过程中买卖双方议价能力对审计定价的影响[J].中国会计评论.2019
[3].李海,崔南方,徐贤浩.基于讨价还价能力的双渠道供应链批发价谈判模式[J].管理工程学报.2015
[4].陈勇华.基于合作博弈“核”的讨价还价能力对价值创造影响分析[J].财会通讯.2015
[5].刘凤芹,周祥军.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增长率和绩效——基于专用性投资合约视角[J].产业组织评论.2014
[6].孙慧文.资产专用性、讨价还价能力与劳动者报酬[J].求实.2014
[7].盛丹.外资进入是否提高了劳动者的讨价还价能力[J].世界经济.2013
[8].刘鸿雁,左莹.考虑讨价还价和经理能力的有效激励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3
[9].李海,崔南方.基于讨价还价能力的双渠道供应链定价模式选择[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3
[10].田晓丽.论讨价还价能力对技术授权的影响[J].现代管理科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