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水土保持生态效益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张吟[1](2021)在《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喀斯特石漠化是中国南方生态建设中需要面临的最突出地域问题,治理成效是判断该地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依据之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是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向纵深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改善石漠化生态环境和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进行石漠化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评价对揭示草地畜牧业的实施与成效间的协调性和畜牧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遥感学、草地学、畜牧学等关于空间异质性、地物光谱差异性、草地生态系统整体性等理论,针对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与信息化融合、因地制宜的定量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模型构建等技术需求和科学问题,在代表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关岭-贞丰花江、毕节撒拉溪和施秉喀斯特为研究区。以天空地一体化为技术手段,获取2015-2020年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和地面监测等数据,运用频度统计、理论分析、专家咨询、层次分析、静态和动态分析相结合等方法,构建基于天空地一体的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通过不同石漠化等级草地畜牧业“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可持续效益与综合效益实现综合效益动态监测和评价,提出后续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国家和地方石漠化治理草地生态恢复与生态畜牧业发展提供科技参考。(1)基于研究目标以及对数据的时间连续性、空间分辨率、数据获取成本等需求,获取了多平台、多时空、多分辨率、多尺度的数据:包括:2015和2020年两期Landsat-8中分辨率遥感影像,2020年的2m分辨率GF和ZY卫星数据,高精度无人机影像数据,地面草地样本数据,社会经济数据,集成了天空地一体化动态监测体系,满足了研究的时间、空间和精度需求,实现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动态监测评价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在进一步研究中可以引入雷达遥感和高光谱地面监测数据,丰富数据类型和监测手段,更加有利于提升监测精度。(2)植被覆盖度增加速率与石漠化程度成正比,平均草地地上生物量增加速率与石漠化程度成反比,石漠化演变趋势整体呈现由高等级石漠化向低等级石漠化、有石漠化向无石漠化方向发展,石漠化程度越深的区域,石漠化治理取得的成效越显着:从2015-2020年间的植被覆盖度变化来看,关岭-贞丰花江平均植被覆盖度由38.50%提升至57.87%,毕节撒拉溪平均植被覆盖度由53.03%提升至61.19%,施秉喀斯特平均植被覆盖度由58.45%降低至58.20%,不同等级石漠化区域的平均植被覆盖度增长率分别为52.63%、15.09%和0%。从2015-2020年,植被覆盖度随石漠化程度越深,增长速率越快,无-潜在石漠化的施秉喀斯特植被保护较好,潜在-轻度石漠化和中-强度石漠化区域的植被恢复较好,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关岭-贞丰花江平均草地地上生物量密度由478.55 g/m2增加至708.52 g/m2,增长率为48.06%;毕节撒拉溪由703.39 g/m2增加至1544.96 g/m2,增长率为119.64%;施秉喀斯特由1632.85 g/m2降低为1035.97 g/m2,增长率为-36.55%,草地地上生物量总体表现为石漠化程度越深密度越小,施秉喀斯特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区,草地生物量密度水平较高,关岭-贞丰花江和毕节撒拉溪草地生态系统恢复均较好。针对不同石漠化地区草地生态系统异质性较强特点,政府制定明确的草地治理与保护目标和具体措施,鼓励农民种草养殖可以有效降低地区裸土比率,提升地表植被覆盖度。(3)运用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和实地调研法选定指标,构建了包括13个具体指标的指标层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3个准则层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给出相应指标权重,构建石漠化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评价模型:石漠化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评价模型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比为0.4934:0.3108:0.1958。轻度及以下石漠化面积占研究区面积比重C4、人均畜牧业产值C6、植被覆盖度C1、平均草地地上生物量C3、人均耕地面积C12等五个指标对综合效益评价的影响最大,这5个指标权重之和达到目标层权重的61.78%,说明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的综合效益主要由这5个指标来体现。针对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效益多尺度评价缺乏因地制宜的规范指导问题,构建了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基于天空地一体化应用层面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还具有一定的试探性,后续研究可以尝试结合高光谱遥感,更系统科学地把宏观和微观指标相结合。(4)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在2015-2020年间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变化表现为无-潜在石漠化区域的三类效益增长率最小,潜在-轻度石漠化研究区经济效益增长率最大,中-强度石漠化研究区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增长率最大:施秉喀斯特生态效益由0.4883下降至0.4503,毕节撒拉溪生态效益由0.3560增长至0.4217,关岭-贞丰花江生态效益由0.2774增长至0.3301。施秉生态效益增长率为负,但在不同时期施秉的生态效益都优于关岭-贞丰花江和毕节撒拉溪生态效益。潜在-轻度石漠化研究区经济效益值在2015年时相对最低(0.1375),但在2015-2020年间的增长速率最快(85.98%)。在经济发展方面,潜在-轻度石漠化区域比中-强度石漠化区域和无-潜在石漠化区域更具发展优势。社会效益与不同石漠化程度的关系与生态效益变化规律相似,在不同时期都呈现出无-潜在石漠化区域社会效益值最高,但增长率最低。说明石漠化程度越深的区域社会效益发展潜力越大。(5)在综合效益评价基础上,结合国家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精准扶贫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和可持续效益的联动分析手法:从2015-2020年间,无-潜在石漠化研究区综合效益由0.8173提升到0.8270,潜在-轻度石漠化研究区综合效益由0.6109提升到0.8095,中度-强度石漠化研究区综合效益由0.6126提升到0.7589,就综合效益增长率来看,无-潜在石漠化研究区增长率最小,但与同时期不同等级石漠化研究区相比,综合效益值最高。不同等级石漠化区域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的综合效益在均在变好。施秉喀斯特“两山”效益保持为0.6424不变,毕节撒拉溪“两山”效益由0.4935提升到0.6774,关岭-贞丰花江“两山”效益由0.4879提升到0.6168。施秉喀斯特扶贫效益由0.3290提升到0.3766,毕节撒拉溪扶贫效益由0.2549提升到0.3878,关岭-贞丰花江扶贫效益由0.3352提升到0.4287。施秉喀斯特可持续效益由0.6631下降为0.6349,毕节撒拉溪可持续效益由0.4735提升到0.5539,关岭-贞丰花江可持续效益由0.4021提升到0.4722。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对不同等级石漠化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农村人民的贫困扶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均有一定的贡献。要继续鼓励各单位、组织、机构积极参与石漠化治理科技推广,加强石漠化治理与草地畜牧业关键性技术问题的研究和开发。
焦义鹏[2](2021)在《土石山区小流域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监测评价》文中研究说明水土流失使生态环境恶化、土壤结构破坏,是限制农业乃至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本研究以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李峪土石山区小流域为例,基于ENVI5.1提取李峪小流域2014年10月13日、2016年9月29日、2018年11月1日和2019年10月28日4期的高分一号卫星遥感影像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进一步利用二分法估算4期的植被覆盖度(FC),揭示了小流域FC的时空变化特征,并从降雨、气温、地形和土地利用等角度对FC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通过实地调查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李峪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果进行分析;通过Mike SHE和Mike11模型耦合模拟研究区的降雨洪水情况;基于修正土壤流失方程(RUSLE),利用Arc GIS10.0估算研究区土壤侵蚀模数。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研究区的NDVI和FC总体上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各年的FC的分布呈现从西南向东北增大的趋势。2014、2016、2018和2019年4期平均FC分别为:0.2235、0.6735、0.3919和0.2092,2016年植被改善明显,增长幅度最大,为201.34%;2018年FC较2016年下降了41.81%;2019年受严重干旱和人为因素的影响,2019年的植被较2016年退化明显。(2)研究区的FC与降雨、海拔、坡度、坡向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有密切的关系。FC与降雨的关系较为密切,相关系数为0.6468,与气温之间呈现负相关,相关系数仅为0.3825;地形因子对不同种类植被的影响不同,油松适宜种植在大于45°的东坡,封禁在坡度为20°-35°的西坡和西北坡生长较好,山杏在高坡度的东北坡、东坡、南坡等阳坡FC较高,经济林FC较高值在大于45°的西坡和西南坡;水域、林地、草地、耕地4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与流域FC的关系为正相关,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2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与流域FC的关系表现为负相关。(3)经水土保持措施的修复,流域土壤侵蚀由中度转为微度和轻度侵蚀。流域2014年、2016年和2018年年均土壤侵蚀模数分别为377 t/km2、476.09 t/km2、208.73t/km2,均为微度侵蚀和轻度侵蚀,且流域内无中度以上侵蚀强度。实施水土保持措施之前流域内年均侵蚀模数为2670 t/(km2·a),主要为中度侵蚀,说明水土保持措施对水土流失抑制方面发挥了有力的作用。(4)不同重现期暴雨条件下,洪峰流量随时间推移增加幅度逐渐增大。5年一遇暴雨条件下,2016较2014和2018较2016洪峰分别减小30.89%和44.76%,20年一遇暴雨条件下分别减少46.54%和56.08%,50年一遇暴雨条件下分别减少29.23%和37.72%,100年一遇暴雨条件下分别减小21.52%和29.37%,200年一遇暴雨条件下分别减小6%和10.00%。(5)研究区经济、生态和社会指标得分及综合效益得分逐年增高。2014年、2016年和2018年经济效益得分分别为0.0066、0.0412和0.2098,生态效益得分分别为0.1189、0.3361和0.3681,社会效益得分分别为0.0398、0.1371和0.2004,综合效益得分分别为0.0749、0.226和0.295。表明水土保持措施给社会、生态和人民生活带来了积极影响。
李腾[3](2021)在《青岛市海岸带防护林土壤水文特性及其生态效益能值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海岸带防护林建设在海岸带脆弱区生态修复中起到重要作用,由于在营建和后期管理存在着种植密度过大、树种选择单一、后期抚育管理缺乏等原因,导致海岸带防护林生态稳定性较差、优势树种压缩其它树种生存空间等诸多问题,使得海岸带防护林系统整体质量较低,生态服务功能较弱。因此,海岸带防护林生态效益研究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选择青岛藏马山林场作为研究区域,以该区域麻栎林、黑松林、麻栎×黑松混交林、麻栎×刺槐混交林四种典型海岸带防护林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观测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四种植被类型土壤颗粒的组成及其分形特征、土壤的理化特性、土壤水文和枯落物持水特性;在此基础上,基于能值分析理论,以试验数据为基础,对青岛市海岸带防护林生态效益进行能值分析,以此为青岛市海岸带防护林配置与生态效益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海岸带防护林生态效益能值分析理论研究提供补充和参考。(1)青岛市典型海岸带防护林四种植被类型土壤颗粒组成及其分形维数存在显着差异。四种植被类型的土壤黏粒含量和粉粒含量均由大到小依次为:麻栎×刺槐混交林﹥麻栎×黑松混交林﹥麻栎林﹥黑松林,并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黏粒和粉粒含量逐渐减少,砂粒含量逐渐增加。青岛藏马山林场四种植被类型0~40cm土层的土壤颗粒单重分形维数D值介于2.30~2.62之间,大小遵循:麻栎×刺槐混交林﹥麻栎×黑松混交林﹥麻栎林﹥黑松林;四种植被类型0~20cm土层的土壤颗粒单重分形维数D值均大于20~40cm土层;四种植被类型土壤颗粒的单重分形维数D值与土壤的黏粒、粉粒含量成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与土壤的砂粒含量成极显着负相关关系;青岛藏马山林场四种植被类型土壤颗粒的Rényi谱为反S型曲线,容量维数最大,其次为信息维数,关联维数最小,即D0>D1>D2;四种植被类型土壤颗粒的多重分形维数D0值与土壤的黏粒、粉粒含量成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与土壤的砂粒含量成显着负相关关系。(2)青岛市典型海岸带防护林四种植被类型对土壤理化特性具有较好的改良作用,且显着明显。四种植被类型土壤容重由大到小依次为:黑松林﹥麻栎林﹥麻栎×黑松混交林﹥麻栎×刺槐混交林,四种植被类型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遵循一致规律:麻栎×刺槐混交林﹥麻栎×黑松混交林﹥麻栎林﹥黑松林;土壤中的C含量明显高于N、P含量,四种植被类型土壤C、N、P含量均表现为:麻栎×刺槐混交林>麻栎×黑松混交林>麻栎林>黑松林,土壤C、N、P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3)青岛市典型海岸带防护林四种植被类型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持水性能效果显着。四种植被类型枯落物半分解层蓄积量大于未分解层,枯落物半分解层的持水能力高于未分解层,四种植被类型枯落物层的持水能力整体由大到小表现为:麻栎林>麻栎×黑松混交林>黑松林>麻栎×刺槐混交林;麻栎×刺槐混交林土壤的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有效持水量最大,黑松林最小,且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四种植被类型土壤的稳渗速率介于1.42~3.28mm·min-1之间,土壤的入渗性能大小遵循:麻栎×刺槐混交林>麻栎×黑松混交林>麻栎林>黑松林。(4)青岛市海岸带防护林生态效益能值分析结果表明:青岛市海岸带防护林生态系统将低质的能量转化为高质的能量,生物多样性保护所占能值比重最高。能值流动总量为1.19E+22(sej/a),其中输入能值为4.61E+20(sej/a),输出能值为1.14E+22(sej/a),可更新资源输入3.50E+20(sej/a),占总能值量的2.94%,不可更新资源输入1.11E+20(sej/a),占总能值量的0.93%。有形输出能值为3.23E+21(sej/a),占总能值量的27.14%,无形输出为8.22E+21(sej/a),占总能值量的69.11%,可见无形输出生态价值最大,其中涵养水源1.03E+20(sej/a),保育土壤7.42E+19(sej/a),固碳释氧1.47E+20(sej/a),林木养分固持1.91E+20(sej/a),净化大气环境2.16E+21(sej/a),生物多样性保护5.55E+21(sej/a);通过能值分析表明,生物多样性保护是青岛市海岸带防护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青岛市海岸带防护林生态服务功能能值大小依次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净化大气环境>林木养分固持>固碳释氧>涵养水源>保育土壤。
陈总文[4](2021)在《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效益评价研究 ——以麻阳县老溪小流域为例》文中提出通过对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效益评价的内涵分析,系统的探讨生态效益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蓄水保土、改善生态环境和土壤改良作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效益评价的准则层,采用文献频数法、专家咨询法和实地调查法选取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各项指标权重,构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老溪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价。以期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提供的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依据总目标(生态效益)的构成因素,确定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效益评价的指标为:蓄水保土效益、改善生态环境效益和土壤改良效益。评价体系各子系统(准则层)所占权重为蓄水保土效益(0.5936)、改善生态环境效益(0.2493)、改良土壤效益为(0.1571)。(2)通过各项工程措施和林草措施的综合实施,蓄水保土效益:实现年保土11.36万t,新增拦蓄水量314.74万m3,土壤减少侵蚀模数为42.41t/hm2。改善生态环境效益: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林草覆盖率从61.29%提高至69.22%,耕地面积治理后减幅14.74%;有林地面积治理后增幅32.77%;经果林增幅76.62%。改良土壤效益:物理性质,治理后土壤容重减小,其平均值由1.21g/cm3下降至1.18g/cm3;治理后土壤含水量的平均值由治理前的46.31%提升至48.29%;化学性质,治理后土壤中全氮2.22g/kg、全磷0.29g/kg、全钾3.92g/kg和有机质38.56g/kg含量均有增加。(3)林草措施中各林种的蓄水保土量表现为水土保持林>经果林>用材林,水土保持林的蓄水量203.81万m3和保土量1.39万t;经果林蓄水量72.53万m3和保土量2.81万t;用材林蓄水量26.85万m3和保土量1.39万t。(4)老溪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效益的综合得分为87.03,使项目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各项指标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一定提升,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张粤[5](2021)在《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综合效益评价 ——以祁阳县容驷小流域为例》文中认为本研究通过遥感检测法,实地调查法和专家咨询法对祁阳县容驷生态清洁小流域的综合治理进行了监测与调查,利用收集到的资料和数据分析容驷小流域水土流失的因素,在研究中选取了适合该流域治理成效评价的12个指标,构建了适合该生态清洁小流域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所选指标对项目流域的效益影响,建立了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效益评价模型,通过比较各指标对容驷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的效益影响完成综合效益评价。主要结果如下:(1)由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可得,土壤侵蚀模数(0.231)>治理度(0.1882)>劳动生产率(0.115)>植被覆盖率(0.1023)>生活污水处理率(0.0721)>人均纯收入(0.0658)>恩格尔系数(0.0605)>教育水平(0.0572)>土地生产率(0.0352)>粮食单产(0.0333)>人均耕作面积(0.0257)>农产品商品率(0.0137)。(2)三大效益中的经济效益得分最高,效益得分顺序为经济效益(1.73)>生态效益(1.54)>社会效益(1.35);效益增长比较为经济效益(368.08%)>生态效益(366.66%)>社会效益(362.79%);效益贡献率比较为生态效益(0.5936)>经济效益(0.2493)>社会效益(0.1571)。(3)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显着提高,由2014年的0.43提高到2019年的 1.56,增幅为 262.79%。研究成果表明,容驷生态清洁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效果达到了高级标准,流域系统处于高效持续发展,本研究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的评价体系模型也能有效的直观反映出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效益成果。
廖梦南[6](2020)在《基于政府视角对长寿区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自然生态环境和人居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重,而水土保持工作则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山区比重极大的西南地区,水土保持工作的成效往往决定着西南地区某些山区经济的命运。建立适宜于当地水土保持建设、适宜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体系是水土保持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以重庆市长寿区为例,基于长寿区目前的水土流失现状、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问题,从政府职能视角提出了适宜于长寿区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方式和水土保持生态补偿途径等一系列水土保持生态补偿体系。结果如下:(1)2018年,长寿区水土流失总面积约14.21km2,土壤侵蚀程度以轻度、中度侵蚀为主,轻度侵蚀面积占据水土流失总面积的81.72%,其次是中度侵蚀,中度侵蚀面积占比10.42%,其他侵蚀程度占比较小,本区属于重庆市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2)较之2018年水土保持征收费,2019年水土保持征收费是2018年水土保持征收费的10.35倍,2019年新增水土流失防治面积是2018年新增水土流失防治面积的1.78倍,长寿区监管水土保持存在问题是征收费用和治理面积不呈正比例,应该加大加大监管力度。(3)通过长寿区各部门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着。2018年长寿区生态效益为累计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16 km2,可减少土壤流失量2.88万吨,增加降水有效利用量66.45万m3,增加林草植被面积0.057km2,经济效益为增加经济收入1070.08万元,增加粮食产量441900kg。2018年长寿区社会效益项目股权化的实施,受益人口达1万多人得到了项目区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欢迎和好评。(4)完善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原则主要有3点:一是深化生态损害赔偿制度改革;二是政府主导,监管推进;三是增加乡镇水土流失监测点,加大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宣传力度。完善生态环境建设补偿评价对长寿区政府职能建议为一是加强生态保护立法政策;二是加强监督力度,强化执法意识;三是政府与市场的有机结合;四是加强对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宣传力度,增强水土保持相关意识。
蔡旭东,周怡雯,刘窑军,李朝霞,戴翠婷,王天巍,邓俊[7](2020)在《南方红壤区坡耕地不同耕作措施综合生态效益评价》文中提出合理评价南方红壤区坡耕地不同耕作措施综合生态效益是进一步评价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必要条件,可为该地区耕作方式优化提供科学依据。针对已有研究对南方红壤坡耕地区耕作方式评价存在评价指标片面和评价系统粗略等问题,以裸露措施(CK)为对照,以顺坡耕作(DT)、顺坡+植物篱(DT+HR)、横坡耕作(CT)和稻草覆盖措施(SM)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效益评价,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确立了保持水土效益(B1)、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效益(B2)和提高土地生产力(B3)3个效益指标类型以及具有代表性的8个评价指标。结果表明:以农民普通耕作(主要是顺坡耕作)为主的南方红壤区,稻草覆盖措施能明显地减少土壤侵蚀量、控制养分流失,各措施效益大小为顺坡耕作<顺坡+植物篱<横坡耕作<稻草覆盖;不同耕作措施的综合生态效益和提高土地生产力效益均较顺坡耕作明显提升,其中稻草覆盖措施最高;不同措施效益指标较顺坡耕作增幅也不同,其中保持水土效益、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效益分别增加66.3%~87.7%,36.2%~45.4%。评价结果表明在南方红壤区坡耕地提倡稻草覆盖的耕作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当地农用地的生态效益。
洪鑫[8](2020)在《湖北省生态公益林资源及质效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生态公益林在保护全球的生态安全、维护地球生物多样性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上有不可否认的地位。二十世纪末以来,一系列林业生态工程逐一实施,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不断推进,人工纯林、中幼龄林的比例越来越高,由于经营管理不到位,质效水平不高,亟待加强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管理,以达到提质增效的目标。本研究使用第四次森林二类资源调查数据,在湖北省生态公益林资源分布及结构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质效评价指标体系,对湖北省生态公益林的质量和生态服务效益水平进行评价;依据评价指标的主成分分析划分了生态公益林低质低效类型,并提出了各类低质低效林的提质增效对策,以期为湖北省生态公益林提质增效经营提供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湖北省林地面积为983.1万hm2,生态公益林的面积为352.06万hm2,蓄积量为16877.78万m3。湖北省生态公益林主要分布在宜昌市、十堰市、恩施州,共占生态公益林总面积的67.64%,生态公益林的地理分布极不均匀。湖北省有国家级生态公益林179.88万hm2,占生态公益林总面积的51.09%;省级生态公益林75.02万hm2,占21.31%;市级生态公益林5.03万hm2,占1.43%;县级生态公益林面积为92.13万hm2,占26.17%。有特殊生态公益林110.87万hm2,占31.49%;重点生态公益林93.77万hm2,占26.64%;一般生态公益林147.39万 hm2,占 41.87%。(2)湖北省生态公益林中,纯林的面积与占比为237.68万hm2(52.38%),混交林为109.20万hm2(24.06%),灌木林为100.91万hm2(22.44%),无立木林地为11.06万hm2(2.44%)。林种结构以水土保持林为主,面积与占比为298.25万hm2(63.63%),水源涵养林为109.48万hm2(23.35%),自然保护林为40.26万hm2(8.59%)。乔木林中幼龄林的面积与占比为237.04万hm2(66.30%),中龄林为104.08万hm2(29.11%),近熟林为10.02万hm2(2.80%)。马尾松林的面积与占比为70.79万hm2(15.10%),栎类林为48.28万hm2(10.30%),杉木林为13.60万hm2(2.90%)。在树种结构中,灌木类面积与占比为93.76万hm2(20.00%),硬阔树种组为73.80万hm2(15.74%),阔叶混交树种组为56.26万hm2(12.00%)。其他地类、林种和树种的面积均较小。(3)层次分析法计算的指标权重结果表明,目标层中森林资源质量的权重为0.7092,远大于森林生态服务效益的权重0.2908。准则层中以森林稳定性(0.3904)、林分生长(0.3189)的权重较高,而水土保持(0.1239)、生物多样性(0.1204)、固碳释氧(0.0464)的权重较低。指标层中,群落结构(0.2538)、,森林健康等级(0.1365)、龄组等级(0.1192)的权重均大于0.1。可见目标层的森林资源质量、准则层的森林稳定性和林分生长、指标层中的群落结构和森林健康及龄组等级是影响湖北省生态公益林质效的关键指标,也表明湖北省生态公益林提质增效的关键是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包括促进林分生长以提升龄组等级、改善群落结构和森林健康状况以提高森林的稳定性。(4)湖北省生态公益林质效等级评价表明,综合质效等级为极差和差的公益林面积分别占生态公益林总面积的20.12%和15.14%,小班数量共占39.39%;综合质效等级为好和较好的生态公益林面积分别占生态公益林总面积的33.13%和20.03%,小班数量共占49.22%;综合质效等级为一般的生态公益林面积占生态公益林总面积的11.58%,小班数量占11.39%。湖北省近65%面积的生态公益林质效等级在一般以上,总体质效较好。其中,森林资源质量等级为极差和差的公益林面积分别占生态公益林总面积的25.68%和10.54%,小班数量占40.11%;生态服务效益等级为极差和差的公益林面积分别占生态公益林总面积的5.18%和11.42%,小班数量占23.97%。可见湖北省生态公益林的质效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5)从指标层来看,绝大多数指标的质效等级以好和较好为主,但龄组等级为极差的公益林面积占总生态公益林的73.61%,小班数量占70.56%;群落结构为极差的公益林面积占总生态公益林的36.89%,小班数量占41.9%;腐殖质厚度级等级为极差的公益林面积占总生态公益林的82.19%,小班数量占82.73%。这些结果表明湖北省生态公益林的中幼龄面积大、龄组等级偏低,群落结构单一,腐殖质较薄、立地条件普遍较差,是湖北省生态公益林提质增效的重点。(6)指标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平均胸径、平均树高、乔木蓄积量在第一主成分的荷载量较高,反映了林分生长状况;下木植株体积、灌木层覆盖度、群落结构在第二主成分的荷载量较高,反映了林分结构特征;土壤厚度、坡度、草本层盖度在第三主成分荷载量较高,可反映林地的立地条件;森林健康等级、自然度、腐殖质厚度在第四主成分的荷载量较高,主要反映了林分健康状况。生态公益林质效评价指标可以分为4个互不相关的指标类型,是湖北省生态公益林提质增效经营类型划分和经营对策制订的依据。(7)根据4个主成分指标类型,结合生态公益林评价指标体系的关键指标和提升重点指标分析,将湖北省低质低效生态公益林分为林分生长不良型、结构不良型、立地不良型、健康不良型4个类型。针对不同低质低效生态公益林类型,确定了湖北省生态公益林提质增效经营目标与原则,分析了不同类型导致低质低效的原因与判断标准,并以问题为导向参照相关技术规程提出了不同低质低效生态公益林类型的提质增效对策。
袁和第[9](2020)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土高原因其自然环境的脆弱性,加上人为活动的强烈影响,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其严重的水土流失,对黄土高原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我国十分重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经过几十年的水土流失治理,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恢复,社会经济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今我国已将建设生态文明放到了国家战略高度,有必要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现状和形成机制进行系统总结,指导黄土高原新时代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本研究在对国内外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实践和理论研究等进行全面的梳理总结的基础上,以我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域黄土高原中的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主要调查对象,对其水土流失治理模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从而为未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1)阐述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及其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内涵,利用径流调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系统论理论等理论,解释了小流域、及其综合治理和模式的相关概念和内涵,认为小流域综合治理不仅是解决一个独立单元的生态问题,更是由生态问题、社会经济和发展现状、资源利用等多层次、多要素组成的大复合系统。(2)选择土地利用现状、植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作为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体系构成的调查对象。结果表明人类活动显着影响了区域的土地利用,6个典型小流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草地和农地,分别占调查流域总面积的46.7%、25.9%、17.7%,植被建设是黄土高原最常见的水土流失治理手段之一;常见工程措施包括梯田、鱼鳞坑、水平阶和水平沟和淤地坝等,其中梯田是最为常见的工程措施,6个流域梯田面积占总流域面积的20.7%。根据不同的自然状况和经济条件,水土保持措施有各不相同的布设和配套方式。(3)以土壤有机碳为指标评价,以人工干预恢复措施为重点研究对象,在六个流域内总共设置了40个样地研究生态恢复措施的土壤改良效益。结果表明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带来了显着的碳汇效益,草地(39.42±22.21 t·hm-2),撂荒梯田(34.11±7.66 t·hm-2),梯田(32.48±11.27 t·hm-2),灌木(32.16±23.33 t·hm-2)和经济林(31.39±20.93 t·hm-2)土壤有机碳储量显着高于坡耕地(18.08±5.44 t·hm-2)(P<0.05)。人为管理会显着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结构,能够将土壤有机碳的表聚性削弱13.6%(P<0.05),同时土壤的固碳能力受到气候和土壤的深刻影响,工程措施与植被措施的结合,通过人为的促进和自然的恢复,可以表现出更好的碳汇效益。(4)利用不同小流域的土地利用情况和主导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分布及搭配情况,结合小流域的经济发展政策,提出了6条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通过实地调查和理论基础,阐述了其形成机理和影响要素。立体对比各个流域,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异质性与广泛性,即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应科学借鉴,注重细节与差别进行因地制宜的精准改良。在新时代背景下新模式的构建应当积极践行新理念,注重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与政策、产业和环境的结合,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更是创造“金山银山”的可行之道。
季传泽[10](2020)在《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林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生态效益监测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今全球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生态环境问题趋于严峻的背景下,将林业资源的生态效益与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结合区域生态恢复和国家扶贫方略发展高效特色林产业,是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重要途径。根据南方喀斯特生态环境总体结构和喀斯特高原山区实际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毕节撒拉溪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综合防治混农林业研究区、关岭-贞丰花江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生态产业研究区、施秉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山地旅游研究区,以地理学、生态学、林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为指导,结合多目标决策理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地球关键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通过生态定位观测法、调查研究法、实验法、系统统计法和综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针对石漠化治理林业资源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空间尺度适用性的不足,以科学性和专一性为前提选取指标,构建适用于研究区空间尺度的生态效益监测评价指标体系;针对生态效益评价模型客观性的不足,将组合评价法引入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林灌草修复与林产业生态效益综合评价,建立相应生态效益组合评价模型,在2017-2019年对3个研究区15种林业模式30个样地的持续监测调查和课题组本底调查的基础上,甄选具有代表性的李子(Prunus salicina)、核桃(Juglans regia)、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刺梨(Ribes burejense)、银杏(Ginkgo biloba)和梨(Pyrus spp)8种林产业模式以及研究区6种林灌草修复模式,对其生态效益进行系统监测,利用所建评价模型对研究区不同林草修复和林产业模式的生态效益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对评价方法与评价结果的可靠性进行了检验,为石漠化治理林灌草修复和林产业模式发展提供科技参考。(1)按照框架结构指示—候选指标归类—指标筛选—指标体系构建的总体流程,构建了石漠化治理林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相应空间尺度的生态效益监测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状态层和指标层3层体系结构,共8类评价指标的15项子指标,将5种土壤养分指标归为土壤肥力综合指数,将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层生物多样性指数归为群落总体生物多样性指数,并根据该指标体系在3个研究区通过系统监测获取相关数据,加强了指标体系专一化与系统化,为石漠化治理林业资源生态效益评价提供了客观参考。(2)根据多目标决策理论,通过多重统计学检验排除和筛选,依据权重和方法的组合思路选择了层次分析法、变异系数法、综合指数法和功效系数法作为指标赋权法和单一评价法,基于结果的组合建立了石漠化治理林灌草修复与林产业生态效益组合评价模型,通过组合评价法加强了生态效益评价的客观性与科学性,并通过多重一致性检验与兼容度检验,证明该方法具有较高可靠性,其兼容度显着高于单一评价方法(P<0.05),具有较高参考价值。(3)2017-2019年对研究区林业资源示范规模、植被覆盖度和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综合监测表明,监测区域林灌草修复与林产业模式示范规模与结构得到持续优化,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增加值为李子>枇杷>次生林>金银花>核桃>用材林>花椒,毕节撒拉溪研究区为核桃>刺梨>次生林>用材林,施秉喀斯特研究区为梨>银杏>次生林>用材林;3个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分别增加4%、7%和2%;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的有林地和灌木林地植被覆盖度有所降低(<4%),而园地等得益于林产业发展而有所提升(>5%)。石漠化治理林草修复经早期人为干预后,近年以自然恢复为主,而在人类聚居区附近推广发展生态林产业为主,替代部分原有耕作模式以促进生态结构功能优化。(4)对当前3个研究区9种不同林产业模式与6种不同林灌草修复模式的生态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组合评价结果为次生林(14)>用材林(11.5)>核桃(5.25)>金银花(4.25)>李子(4.25)>枇杷(2.25)>花椒(2),毕节撒拉溪研究区为次生林(14)>用材林(11.5)>核桃(5.25)>刺梨(3),施秉喀斯特研究区为用材林(13)>次生林(10.25)>银杏(7.75)>梨(7.25)。3个研究区经济林生态效益均值达到同地区次生林与用材林的72.8%,具有较高生态效益的同时兼具经济效益,能够一定程度上兼顾生态恢复与农户生计,但在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改善,在传统耕种区域推广林产业,有助于协调人地矛盾,从根本上维持石漠化治理长效推进。
二、浅析水土保持生态效益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水土保持生态效益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一)天空地一体化与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评价 |
(二)喀斯特环境天空地一体化与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 |
(三)天空地一体化与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进展及其对石漠化治理的启示 |
二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四)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三 数据挖掘与处理 |
(一)数据挖掘 |
1 航天数据 |
2 航空数据 |
3 地面监测数据 |
(二)数据处理 |
1 航天数据处理 |
2 航空数据处理 |
3 地面数据处理 |
四 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综合效益评价因子分析 |
(一)生态环境因子 |
1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 |
2 植被覆盖 |
3 石漠化 |
4 草地地上生物量 |
(二)社会经济因子 |
1 人口与GDP |
2 畜牧业GDP |
3 生产与生活水平 |
4 劳动力结构与文化水平 |
五 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构建 |
(一)指标体系构建 |
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2 指标筛选方法 |
3 指标体系 |
(二)指标权重确定 |
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2 指标权重确定 |
(三)指标因子标准化 |
1 指标值标准化方法 |
2 指标值标准化结果 |
(四)评价模型构建 |
1 模型建立 |
2 模型确定 |
六 综合效益评价分析 |
(一)单一效益评价分析 |
1 生态效益 |
2 经济效益 |
3 社会效益 |
(二)综合效益分析 |
1“两山”效益 |
2 扶贫效益 |
3 可持续效益 |
4 综合效益 |
七 结论与讨论 |
(一)主要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
(2)土石山区小流域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监测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植被覆盖度 |
1.2.2 流域土壤侵蚀的模拟计算方法 |
1.2.3 分布式水文模型 |
1.2.4 水土保持效益评价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水文气象 |
2.1.4 土壤 |
2.1.5 植被 |
2.1.6 水资源 |
2.1.7 土地利用状况 |
2.1.8 经济社会情况 |
2.1.9 流域内水土保持措施 |
2.2 数据源与预处理 |
2.2.1 数据源 |
2.2.2 预处理 |
2.3 计算与分析 |
2.3.1 归一化植被指数 |
2.3.2 像元二分模型 |
2.3.3 土地利用分类 |
2.3.4 RUSLE模型及各因子计算方法 |
2.3.5 洪水模拟 |
2.3.6 水土保持效益评价 |
2.3.7 影响因素分析 |
第3章 流域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3.1 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分布特征 |
3.1.1 流域总体NDVI时空分布特征 |
3.1.2 NDVI置信区间的确定 |
3.1.3 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分布特征 |
3.2 影响因素分析 |
3.2.1 水土保持措施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 |
3.2.2 气象因素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 |
3.2.3 地形因素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 |
3.2.4 土地利用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土保持效果监测 |
4.1 基于RUSLE的土壤侵蚀计算 |
4.1.1 RUSLE模型各因子计算 |
4.1.2 基于RUSLE模型的土壤侵蚀及分析 |
4.2 暴雨洪水过程模拟 |
4.2.1 李峪小流域模型建立 |
4.2.2 工况设计 |
4.2.3 土地利用对暴雨洪水过程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小流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 |
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水土保持效益评价 |
5.2.1 原始数据及其标准化处理 |
5.2.2 判断矩阵的建立及各指标权重 |
5.2.3 评价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主要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3)青岛市海岸带防护林土壤水文特性及其生态效益能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森林土壤生态水文效益研究 |
1.2.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 |
1.2.3 海岸带防护林生态效益研究 |
1.2.4 生态效益能值分析研究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基本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土壤类型 |
2.1.4 植被概况 |
2.1.5 气候条件 |
2.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2.1 研究内容 |
2.2.2 研究技术路线 |
2.3 研究方法 |
2.3.1 野外调查、样地布设和采样 |
2.3.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2.3.3 土壤水文特性的测定 |
2.3.4 青岛市海岸带防护林生态效益的能值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青岛藏马山林场四种海岸带防护林植被土壤颗粒组成及其分形特征 |
3.1.1 四种植被类型土壤颗粒组成 |
3.1.2 四种植被类型土壤颗粒的分布频率 |
3.1.3 四种植被类型土壤颗粒单重分形特征 |
3.1.4 四种植被类型土壤颗粒多重分形特征 |
3.2 青岛藏马山林场四种海岸带防护林植被土壤理化特性 |
3.2.1 四种植被类型土壤物理特性 |
3.2.2 四种植被类型土壤化学特性 |
3.3 青岛藏马山林场四种海岸带防护林植被枯落物与土壤水文生态特性 |
3.3.1 四种植被类型枯落物层持水特性 |
3.3.2 四种植被类型土壤层持水特性 |
3.3.3 四种植被类型土壤入渗特性 |
3.4 基于能值理论的青岛市海岸带防护林生态效益分析 |
3.4.1 海岸带防护林可更新资源的输入 |
3.4.2 海岸带防护林不可更新资源的输入 |
3.4.3 海岸带防护林有形输出 |
3.4.4 海岸带防护林无形输出 |
3.4.5 青岛市海岸带防护林生态效益能值分析结果 |
4 讨论 |
4.1 青岛市典型海岸带防护林植被类型对土壤颗粒分形特征的影响 |
4.2 青岛市典型海岸带防护林植被类型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
4.3 青岛市典型海岸带防护林植被类型土壤水文生态特性的差异分析 |
4.4 海岸带防护林生态效益的能值分析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7 附录 |
8 致谢 |
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效益评价研究 ——以麻阳县老溪小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 |
1.3.1 国内研究进展 |
1.3.2 国外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采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环境 |
2.1.2 社会经济 |
2.2 老溪小流域综合治理情况 |
2.2.1 老溪小流域水土流失及成因 |
2.2.2 老溪小流域治理情况及措施 |
2.3 数据采集 |
2.3.1 样地设置 |
2.3.2 土壤采集与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3.1.1 选取评价指标 |
3.1.2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效益评价体系 |
3.2 权重分析与确定 |
3.3 生态效益计量与分析 |
3.3.1 蓄水保土效益 |
3.3.2 改良土壤效益 |
3.3.3 改善生态环境效益 |
3.4 评价指标分值量化计算 |
3.4.1 无量纲数据处理 |
3.4.2 生态效益评分的等级划分 |
3.4.3 指标量化计算 |
3.5 评价结果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综合效益评价 ——以祁阳县容驷小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 |
2.1.3 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情况 |
2.1.4 沟(河)道现状 |
2.1.5 研究区工程建设设计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遥感监测法 |
2.2.2 外业核查 |
2.2.3 层次分析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解译结果 |
3.1.1 土地利用类型解译结果 |
3.1.2 水土保持措施解译 |
3.1.3 林草植被覆盖率解译 |
3.1.4 坡度计算 |
3.2 遥感监测结果及分析 |
3.2.1 土壤侵蚀强度计算 |
3.2.2 水土流失消长情况分析 |
3.3 外业核查结果 |
3.3.1 研究区建设措施实地调研结果 |
3.3.2 研究区水土保持措施存留情况 |
3.4 容驷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综合效益评价 |
3.4.1 建立综合效益评价模型 |
3.4.2 构建判断矩阵 |
3.4.3 效益分析与评价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政府视角对长寿区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存在问题与研究趋势 |
2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2 研究区概况 |
2.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4 生态补偿理论 |
2.5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 |
2.6 生态补偿机制中的政府作用原理 |
3 长寿区水土保持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 |
3.1 长寿区水土保持现状 |
3.2 长寿区水土保持主要问题 |
3.3 长寿区生态补偿政策演变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政府职能视角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 |
4.1 生态补偿范围 |
4.2 完善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原则 |
4.3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相关实践 |
4.4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评价体系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政府职能视角对生态补偿体系途径探究及建议 |
5.1 完善生态补偿体系途径 |
5.2 完善生态环境建设补偿评价对长寿区政府职能建议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南方红壤区坡耕地不同耕作措施综合生态效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区基本情况 |
1.2 试验设计 |
2 评价过程 |
2.1 综合生态效益评价原则 |
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2.3 评价指标测定方法 |
2.4 评价指标标准化 |
2.5 评价方法 |
2.5.1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主观权重(ω) |
2.5.2 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客观权重(?) |
2.5.3 AHP-熵权法确定指标的综合权重(βj)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耕作措施径流泥沙量差异分析 |
3.2 不同耕作措施氮磷流失量差异分析 |
3.3 不同耕作措施提高土地生产力指标差异分析 |
3.4 不同耕作措施综合生态效益分析 |
4 讨 论 |
5 结 论 |
(8)湖北省生态公益林资源及质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生态公益林的概念与内涵 |
1.2.2 生态公益林的资源分布及结构研究 |
1.2.3 生态公益林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
1.2.4 生态公益林经营措施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条件 |
2.1.2 森林资源现状 |
2.1.3 社会经济条件 |
2.4 生态公益林质效等级等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2.4.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2.5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2.5.1 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
2.5.2 评价指标的含义及等级划分标准 |
2.5.3 生态公益林综合质效指数计算与等级划分 |
2.6 生态公益林提质增效对策研究方法 |
2.6.1 生态公益林低质低效类型的划分 |
2.6.2 生态公益林类型的提质增效对策研究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湖北省生态公益林资源分布及结构分析 |
3.1.1 湖北省生态公益林资源总量及其分布 |
3.1.2 湖北省生态公益林事权等级和保护等级分析 |
3.1.3 湖北省生态公益林地类和林种结构分析 |
3.1.4 湖北省生态公益林龄组与树种结构分析 |
3.2 湖北省生态公益林质效等级评价 |
3.2.1 生态公益林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分析 |
3.2.2 湖北省生态公益林综合质效指数等级评价 |
3.2.3 湖北省生态公益林质效评价指标的等级分析 |
3.3 湖北省生态公益林提质增效经营对策研究 |
3.3.1 湖北省生态公益林提质增效经营目标与原则 |
3.3.2 湖北省生态公益林低质低效类型划分与判断标准 |
3.3.3 湖北省生态公益林低质低效类型的提质增效对策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2.1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公益林评价的应用前景 |
4.2.2 湖北省生态公益林质效评价结果应用前景 |
4.2.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小流域治理模式的内涵述评 |
1.3.1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内涵 |
1.3.2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内涵 |
1.4 小流域治理模式的理论基础述评 |
1.4.1 径流调控理论 |
1.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4.3 系统科学理论 |
1.4.4 水土保持学原理 |
1.4.5 生态经济学原理 |
1.4.6 恢复生态学原理 |
1.4.7 景观生态学原理 |
1.5 国外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述评 |
1.6 国内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述评 |
1.7 国内水土流失治理阶段划分 |
1.7.1 起步与探索阶段 |
1.7.2 全面规划、重点治理阶段 |
1.7.3 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阶段 |
1.7.4 注重效益、依法防治阶段 |
1.7.5 以生态修复为主,集中规模治理阶段 |
1.7.6 以生态修复和工程措施结合的大规模布局阶段 |
1.7.7 统筹生命共同体的保护与调控阶段 |
1.8 新时代生态建设理念 |
1.8.1 “两山”理论 |
1.8.2 山水林田湖草统筹理论 |
1.8.3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战略 |
1.8.4 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
1.8.5 水土保持信息化 |
2.研究区选取与概况 |
2.1 研究区的选取 |
2.2 研究区域概况 |
2.2.1 陕西市神木县六道沟小流域 |
2.2.2 陕西省延安市羊圈沟小流域 |
2.2.3 陕西省延安市纸坊沟小流域 |
2.2.4 甘肃省西峰市南小河沟小流域 |
2.2.5 甘肃省天水市罗玉沟小流域 |
2.2.6 甘肃省定西市龙滩沟小流域 |
3.材料和方法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内容 |
3.2.1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理论和经验总结 |
3.2.2 典型流域治理措施体系分析 |
3.2.3 典型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研究 |
3.2.4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土壤改良效益 |
3.3 研究方法 |
3.3.1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3.3.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土壤改良效益 |
3.4 数据收集说明 |
3.4.1 DEM数字高程数据 |
3.4.2 水土流失及治理效果图片、治理措施图片 |
3.5 技术路线 |
3.6 研究特色与创新性 |
4.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体系 |
4.1 小流域流域土地利用格局 |
4.2 小流域主导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类型 |
4.2.1 主导植物措施体系 |
4.2.2 主导工程措施体系 |
4.2.3 主导耕作措施及其配置模式 |
4.3 本章小结 |
5 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
5.1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治沟造地模式 |
5.2 风蚀水蚀交错区防蚀固沙模式 |
5.3 生态经济友好型水土保持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
5.4 黄土高塬“三大体系”治理模式 |
5.5 丘三区梯田特色果业开发模式 |
5.6 半干旱区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模式 |
5.7 本章小结 |
6 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影响因素 |
6.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异质性与广泛性 |
6.1.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相似性 |
6.1.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差异性 |
6.2 自然地理条件对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影响 |
6.2.1 气象水文的影响 |
6.2.2 地形地貌的影响 |
6.3 社会经济条件对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影响 |
6.3.1 水土流失治理受到治理效益的需求影响 |
6.3.2 .水土流失治理受社会经济条件限制 |
6.3.3 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以区域政策为指导 |
6.4 本章小结 |
7.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有机碳效益 |
7.1 样地概况 |
7.2 相同生态恢复措施在不同流域间土壤有机碳储量差异 |
7.3 同一流域内不同生态恢复措施土壤有机碳储量差异 |
7.4 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布特征 |
7.5 生态恢复的土壤碳汇效益 |
7.6 气候和土壤对有机碳含量分布的影响 |
7.7 本章小结 |
8.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录A 各流域不同生态恢复措施土壤有机碳储量(t·hm~(-2)) |
(10)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林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生态效益监测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一)林灌草修复与林产业生态效益 |
(二)石漠化治理林灌草修复与林产业生态效益 |
(三)研究进展及展望 |
二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四)试验方案与材料数据可信度分析 |
三 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
(一)多层级评价框架指标体系 |
1 指标体系构建目标与原则 |
2 指标体系构建框架 |
(二)评价指标选取 |
1 指标选取来源 |
2 指标选取方法 |
(三)生态效益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确立 |
1 指标体系 |
2 指标内涵及计算方法 |
四 效益组合评价模型 |
(一)组合评价法 |
1 单一评价方法 |
2 组合法 |
(二)组合评价模型构建 |
1 赋权法选取 |
2 单一评价法选取 |
3 组合评价流程 |
五 生态效益综合评价 |
(一)评价数据 |
1 示范规模 |
2 植被覆盖度 |
3 水源涵养 |
4 保育土壤 |
5 固碳释氧 |
6 生物多样性 |
7 主要指标数据汇总 |
(二)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1 基于层次分析法 |
2 基于变异系数法 |
(三)生态效益单一评价 |
1 综合指数法 |
2 功效系数法 |
3 单一评价结果 |
(四)生态效益组合评价 |
1 组合评价结果 |
2 组合评价检验 |
六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
四、浅析水土保持生态效益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石漠化治理草地畜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D]. 张吟.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2]土石山区小流域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监测评价[D]. 焦义鹏.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青岛市海岸带防护林土壤水文特性及其生态效益能值分析[D]. 李腾.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4]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效益评价研究 ——以麻阳县老溪小流域为例[D]. 陈总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5]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综合效益评价 ——以祁阳县容驷小流域为例[D]. 张粤.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6]基于政府视角对长寿区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廖梦南. 西南大学, 2020(05)
- [7]南方红壤区坡耕地不同耕作措施综合生态效益评价[J]. 蔡旭东,周怡雯,刘窑军,李朝霞,戴翠婷,王天巍,邓俊. 水土保持研究, 2020(05)
- [8]湖北省生态公益林资源及质效评价[D]. 洪鑫.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9]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模式研究[D]. 袁和第.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10]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林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生态效益监测评价[D]. 季传泽. 贵州师范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