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天然气吸附储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吸附储存,天然气,压缩存储
天然气吸附储存论文文献综述
[1](2018)在《吸附储存天然气的新型吸附剂》一文中研究指出天然气是相对清洁和廉价的能源,但因储运问题制约了其更广泛的普及利用。天然气的吸附储存(ANG)是一种很受重视的储运技术。美国能源部2012年设定的一个研究目标是,在室温和6.5MPa下能将263cm~3的材料中,但现有材料还远达不到此目标。(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期刊2018年02期)
梁雪梅[2](2016)在《清洁汽车燃料天然气的吸附式储存材料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境和能源是近一个世纪人类最关心的两个问题。煤炭和石油所带来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而作为叁大能源之一的天然气,因其无毒、热值高、几乎不含硫和粉尘、燃烧产生CO2相对少、且易散发、不易聚成爆炸性气体,具有绿色环保、经济实惠、安全可靠等优点,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天然气就成了人类首选的高质量能源,它在越来越多国家的能源消费中占居着越来越多的份额,到21世纪,它将逐渐取代石油(本文来源于《广东科技》期刊2016年13期)
曹冬[3](2012)在《基于QFD与TRIZ的车用吸附天然气储存装置设计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汽车的保有量逐年剧增,汽车的增多在为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问题。其一,汽车的主要燃料是汽油,其排放物对我们周围的环境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污染;其二,由于石油储量的日益减少,汽油的价格一路攀升,人们使用汽车的负担再在不断增大。相对于汽油来所,天然气价格便宜,对环境的污染也小很多。因此,开发合适的车用天然气储存系统,将天然气代替汽油作为汽车燃料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通过分析对比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和吸附天然气叁种储存方式后发现,吸附天然气具有储量足够大、储存压力小等特点,比其它两种方式在车用方面更具优势。但目前吸附天然气的储存装置大多仍然采用压缩天然气的普通钢瓶,不能解决吸附天然气作为汽车燃料的一些弊端问题,限制了吸附天然气在车用方面的发展。为了开发一种新的车用吸附天然气储存装置,本文引进了质量功能展开(QFD)技术和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两种技术方法。QFD技术是一种以满足顾客需求为依据,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的管理式设计方法。其设计理念是使用规范化的质量屋分析模型为依托,先后对产品的概念设计进行需求分析、质量展开、零件展开、工艺展开和生产计划几个阶段的管理设计,以使产品达到一次性设计成功。产品的创新势必引起矛盾的产生,QFD能够良好的指导设计过程,但不能解决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问题,而TRIZ正是基于定义分析矛盾、解决矛盾来达到创新设计的一种发明创新方法。两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集成它们的优点进行产品的概念设计正是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中较为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即是在结合QFD与TRIZ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集成两种方法的产品概念设计模型。利用此设计模型,控制本次产品的设计质量,指导产品的稳健性、创新性设计过程。在概念设计成型的基础上利用叁维实体建模软件SolidWorks对车用吸附天然气的储存装置进行了实体建模,并运用该软件对天然气储存装置主体部分做了应力有限元分析,以确定其性能指标达到安全要求。(本文来源于《山东理工大学》期刊2012-04-19)
郑青榕,解晨[4](2012)在《家用天然气活性炭吸附储存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开发适用于家庭环境的吸附式天然气(ANG)储罐,选择比表面积为2 074m2/g的SAC-02椰壳活性炭作吸附剂和附设有U形换热管的钢制压力容器为储存容器,在室温及3.5MPa条件下,比较了充放气体积流率以及U形管内引入冷却水或热水后对ANG储罐吸附床温度及充放气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充放气体积流率大于10L/min时,再增大体积流率对ANG储罐中心温度的影响变小;在U形管内循环30℃的冷却水和60℃的热水可抑制ANG储罐中心区域的温度波动,同时也可提高总充放气量。对比试验结果发现,充放气体积流率增大,ANG储罐吸附床的温度波动幅度增大,但ANG储罐中心上升到温度幅值所需要的时间缩短;在相同的充放气体积流率时,冷却水或热水的引入不影响ANG储罐吸附床中心区域上升或下降到幅值的时间,也不影响有实际意义的充放气过程的持续时间;民用ANG储罐可采取自来水作为充放气过程中的冷却或加热介质。(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工业》期刊2012年02期)
贾铮,黎海波,于振兴,王鹏,范雪蕾[5](2011)在《天然气吸附储存的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天然气作为绿色替代能源,其吸附储存在移动应用方面至关重要,目前广泛关注的3种吸附储存技术存在着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本文综述了多孔碳质吸附剂、金属有机框架吸附剂和吸附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天然气吸附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改进途径,介绍了超临界吸附理论和分子模拟预测的相关工作,比较了3种技术的优劣及相关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化学通报》期刊2011年08期)
周桂林,蒋毅,邱发礼[6](2010)在《超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用于天然气吸附储存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超高比表面积活性炭为吸附剂,对天然气的吸附储存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具有较强的循环使用性能,经180次循环使用后,吸附储存天然气的能力仅下降9%左右。天然气的脱附量(V/mL)与脱附时间(t/s)之间满足函数关系:V=149.7Ln(t)-97.2,天然气脱附速率为:dV/dt=149.7/t;吸附压力P(MPa)与天然气脱附量增加百分率X(%)之间满足乘幂函数关系:X=C×P-n。(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期刊2010年02期)
刘克万,黄小美[7](2009)在《天然气吸附储存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吸附天然气储存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特点,概述了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的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吸附剂制备的进展情况,分析了活性炭微孔结构对储气性能的影响,讨论了吸附和脱附过程热效应、天然气杂质、储存温度与压力对储气性能的影响,提出了针对主要影响因素的解决措施,展望了吸附天然气储存技术的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煤气与热力》期刊2009年11期)
王皆腾,孙俊芳,刘中良[8](2009)在《天然气吸附储存容器的结构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车用小型扁平状储气罐进行合理的优化设计,增强热量的传递,来有效地控制热效应.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储气罐内加换热管可以使温度分布的不均匀性降低60%以上;再加入肋片可以加强储气罐的结构,提高储气罐的承压能力,也可以使温度分布的不均匀性进一步降低。(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09年10期)
孙俊芳,刘中良,蒋文明,庞会中[9](2009)在《天然气吸附储存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天然气吸附储存罐,建立了快速绝热充气过程的二维传热传质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给出了充气过程中储罐内吸附床层的温度和吸附量的分布特征:随着吸附进行,储罐沿轴向从入口温度逐渐升高,储罐后部温度升幅最大,导致吸附床层后部的吸附量较低;与等温吸附相比,快速绝热充气的吸附效率只有65%。因此,要提高吸附量,就必须强化储罐内部吸附床层的热量传递过程,如加入热交换管、导热肋片等,以降低储罐吸附床层的温度。(本文来源于《热科学与技术》期刊2009年03期)
宋辉[10](2009)在《天然气吸附储存室内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自制活性炭为吸附剂,测试分析了吸附剂的吸附性能,建立了一套天然气吸附存储装置及吸附存储试验系统,并对天然气进行了吸附与动态传热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必须有较合理的比表面积、孔结构和堆积密度之间的匹配关系,这样才能得到较高的体积吸附量。(本文来源于《石油工程建设》期刊2009年S1期)
天然气吸附储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环境和能源是近一个世纪人类最关心的两个问题。煤炭和石油所带来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而作为叁大能源之一的天然气,因其无毒、热值高、几乎不含硫和粉尘、燃烧产生CO2相对少、且易散发、不易聚成爆炸性气体,具有绿色环保、经济实惠、安全可靠等优点,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天然气就成了人类首选的高质量能源,它在越来越多国家的能源消费中占居着越来越多的份额,到21世纪,它将逐渐取代石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天然气吸附储存论文参考文献
[1]..吸附储存天然气的新型吸附剂[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18
[2].梁雪梅.清洁汽车燃料天然气的吸附式储存材料的研究进展[J].广东科技.2016
[3].曹冬.基于QFD与TRIZ的车用吸附天然气储存装置设计与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2
[4].郑青榕,解晨.家用天然气活性炭吸附储存的试验研究[J].天然气工业.2012
[5].贾铮,黎海波,于振兴,王鹏,范雪蕾.天然气吸附储存的进展[J].化学通报.2011
[6].周桂林,蒋毅,邱发礼.超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用于天然气吸附储存的研究[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10
[7].刘克万,黄小美.天然气吸附储存技术[J].煤气与热力.2009
[8].王皆腾,孙俊芳,刘中良.天然气吸附储存容器的结构优化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9
[9].孙俊芳,刘中良,蒋文明,庞会中.天然气吸附储存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J].热科学与技术.2009
[10].宋辉.天然气吸附储存室内实验研究[J].石油工程建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