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BS公布新版船舶设计软件(论文文献综述)
徐曼[1](2021)在《俄罗斯北极开发及其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极问题在21世纪伊始就已成为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以及国际能源价格持续走高使该地区凸显出的经济价值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对北极地区巨大经济潜力和地缘政治地位的再认识使环北极国家和域外国家开始围绕北极发展勾织蓝图。在经济发展仍然处于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北极地区的发展是环北极国家整体实力的综合表现,国家能否采用合理开发政策来适应经济变化趋势、充分发挥本国的要素禀赋优势是北极开发的关键问题。俄罗斯作为北极地区面积最大、拥有最长海岸线的国家,在北极开发问题上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出台了积极的开发政策,在某些领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效果。实际上,俄罗斯北极开发在21世纪初的酝酿阶段到至今的强化运行阶段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本文试图对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北极开发进行宏观性研究以窥探其开发路线与逻辑,并将重点放在21世纪以来的开发政策,主要研究对象为具有代表性的航道通行、油气资源开发以及“支撑区”建设领域。本文以要素禀赋、“增长极”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对俄罗斯北极地区十多年的开发演变进行归纳与剖析。本文发现,俄罗斯北极开发是在北极战略背景下进行的,它的核心实质上是安全与发展两大主题,两者之间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其中,北极地区核战略威慑的军事安全、北极大陆架划分的领土安全、北方航道通行控制的航道安全、自然资源开采的能源安全、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社会安全以及对气候环境进行保护的生态安全,都与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在这种战略逻辑下,俄罗斯北极开发的路径主要表现在开发动因和现实目标指导下的经济、社会、生态以及安全的政策实施。在这一路径下,俄罗斯北极开发也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由笼统向重点领域展开、开发范围由宽泛向某些具体项目展开,开发方式由粗放向可持续发展展开,开发措施由单边管控向寻求国际合作展开。目前,北极开发的某些领域向良好的态势发展。21世纪以来,俄罗斯联邦在采取投资和税收等优惠经济政策,数字化医疗、住房安置和教育等社会保障政策,加强生态监控、消除积累污染物和保护居民传统生活方式等环境保护政策以及强化军事力量部署和应对开发中的紧急事故等地区安全政策的背景下,对北方航道通行、油气资源开采以及“支撑区”建设三个方面采取了既具共性也具特性的领域开发。共性主要体现在,首先,三个领域的开发与本国经济水平、世界格局和整个全球经济发展相关,经济的繁荣程度决定着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效果;其次,由于北方航道运输的主要货物集中在能源资源领域,能源资源开采程度以及“支撑区”项目建设的进展直接影响了航道通行的效率,三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特性则主要表现在,航道通行、油气开采和支撑区建设的模式、方向和评估的方法完全不同。首先,在开发模式和方向上,根据资源禀赋的特点,俄罗斯对航道进行了管理框架的构建、通航法律制度的规范以及发展一切与运行相关的运输工具、基础设施以及信息支持。利用资源禀赋的特点对北极地区陆上和大陆架的油气资源进行分析,总结了油气综合体战略管理模式和国际勘探开发模式,并探究油气未来发展的方向。运用增长极理论方法继续对推进北方海航道建设和能源资源开发两个战略目标而规划出的重点建设区域,虽然区域轮廓模糊,但也是旨在实现俄罗斯北极战略利益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前瞻区域;其次,在评价方法上,北方航道采用了总货物运输量、过境货物运输量及货物、重要港口货运量以及破冰船运行时给俄罗斯带来的经济收入分析了航道的利用率。油气资源开发从北极地区资源开采所占份额、开采量、对主要合作伙伴国的运输量以及促进本国技术和设备进口替代化的角度分析开采效率。因“支撑区”概念落实较晚,仅取得了一些效果,而它是以总体规划的实施阶段和项目开发进程以及是否建立以矿产资源为核心的产业集聚为评判标准。通过对航道、油气和支撑区建设三个层面的开发过程和成效分析,俄罗斯北极的主要开发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与取得的成果相比,实际上面临的阻碍因素更多,这些因素主要由整体上存在的短时间难以解决或调和的矛盾以及各领域在开发中面临的问题所组成。从整体来看,国际经济制裁的延长、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投资环境的持续恶劣、劳动力资源的不断减少、爆发地区冲突的预期以及生态环境的脆弱,这些都加大了俄罗斯北极开发难度,影响了北极开发进程。从重要领域来看,在航道通行方面,国际航运业危机、油气价格下跌、与传统航线的竞争以及气候条件的恶劣等降低了北极航道通行的红利;在油气资源开采方面,油气项目开采风险高以及俄联邦为保障能源安全而限制国内外企业参与油气使原本规划好的项目举步维艰;在“支撑区”建设方面,俄联邦对各支撑区投入的融资结构差距大、项目建设的资金筹措难度大和地区间发展水平差距太大使“支撑区”难以均衡发展。俄罗斯北极地区开发对本国经济的重要作用为其他国家发展进行北极活动提供了依据,为了最大限度地营造有利于北极开发的国际环境和氛围,俄罗斯以和平、开放的姿态加强同北极域内外国家的合作,可以说,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效果和克服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取决于国际合作的发展。但受西方制裁影响,俄罗斯与美欧开发合作的项目或推迟或停滞。在此情况下,中俄北极合作存在着利益诉求的一致性和互补性、实现全方位战略对接的可行性以及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的必要性,虽然两国合作存在一定的制约,但从长远来看,中俄北极合作不仅有利于成为两国关系中合作的新亮点,更有助于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时,树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以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理念、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大国典范。
周翔宇[2](2020)在《面向自主船舶的危险分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继蒸汽技术革命、电力技术革命、计算机及信息技术革命之后,以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虚拟现实、量子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改变世界。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信息分析能力的提高为各行各业创造了革命性的发展机会,在航运业中,以更为安全、高效、绿色的方式运载货物和乘客的自主船舶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并已成为航运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为航运业数字化转型和新技术革新的代表,相较于仅由人工控制的常规船舶,自主船舶将在总体设计结构、系统交互方式、动力驱动来源等方面发生颠覆性的变化,同时,随着船岸间、船舶各子系统间的互联互通,自主船舶将成为现代航运生态体系中的传感器中枢和数据生成器。在此背景下,为避免由于自主船舶的引入对当前海上交通状况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并确保自主船舶的预期安全水平至少不低于常规船舶的现有安全水平,不仅需要关注包括航行安全、货物安全在内的传统安全,还需要考虑以网络安全为代表的非传统安全。因此,针对自主船舶的安全性开展理论研究是十分必要且具有重要意义的。本文围绕自主船舶的安全性,以危险分析方法为研究对象,在明确自主船舶运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自主船舶的安全性协同分析方法。以远程控制船舶为例,使用所提出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危险分析,并利用模型检测工具UPPAAL验证了危险分析结果的正确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自主船舶的定义及自主水平分级方法研究。从自主船舶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历程入手,在明确自主船舶的定义及其中英文表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自主水平分级标准存在的局限性,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航海实践的自主水平分级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划分自主水平的关键在于能否独立于人的干预完成相应的任务或实现相应的功能,而非取决于船舶自动化水平和/或决策地点。以2艘搭载自主航行技术的测试船舶为例,相较于现有自主水平分级标准,所提出的自主水平分级方法有效避免了由于单一功能的自主实现导致船舶整体自主水平认定不准确的弊端,得出的分级结果更符合客观事实。(2)危险分析方法的适用性研究。为筛选出一种或多种能够捕获自主船舶运行特点的危险分析方法,面向自主船舶提出了一种基于系统工程的适用性评估方法。该方法依据制定的适用性评估程序,生成了以功能方式描述的系统级安全需求和与自主船舶设计目标相联系的评估准则。适用性评估过程面向29种广泛使用的危险分析方法展开,结果表明,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ystem-Theoretic Process Analysis,STPA)方法满足了所有的评估准则,其能够更好地理解系统行为、识别危险,并揭示危险致因因素,是目前适用于自主船舶的、最具潜力和发展前途的危险分析方法之一。(3)面向自主船舶的安全性协同分析方法研究。在明确自主船舶运行特点的基础上,考虑到日益增加的网络威胁对自主船舶系统安全性的负面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STPA 的安全性协同分析方法,即 STPA-SynSS(STPA-based analysis methodology that Synthesizes Safety and Security)。该方法在STPA的基础上提出了 6项改进,并提供了一个识别危险并揭示危险致因因素的综合过程,有效实现了对潜在危险的持续跟踪和闭环管理。以远程控制船舶的避碰场景为例,使用所提出的方法对该场景进行了详细的危险分析,并生成了具体的危险控制策略。危险分析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相较于STPA,STPA-SynSS能够识别出更多的不安全控制行为和损失场景,同时,能够生成更具针对性的危险控制策略,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先进性。(4)考虑退化组件的自主船舶安全性建模研究。使用STPA-SynSS生成损失场景时,需要考虑因组件性能退化导致的不安全控制行为。为表征自主船舶的系统安全性状态随时间退化的特性,将系统安全性分析由“二态假设”扩展为多状态。根据STPA-SynSS实例分析中构建的控制结构,对远程控制船舶的安全性进行建模,构建了服从指数分布的安全性函数和描述系统达到安全性极限状态的时间分布函数。该模型可用于指导设计人员将更有针对性的安全性设计纳入到系统中,并面向退化组件建立相应的保护机制,以避免危险从潜在状态向可能导致损失的现实事故状态转移。(5)自主船舶的形式化建模与危险分析结果验证研究。为克服危险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和完整性无法得到验证的限制,创新性地将形式化方法引入危险分析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自动机的STPA-SynSS扩展流程。在构建时间自动机网络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利用模型检测工具UPPAAL对系统模型的有穷状态空间进行穷尽搜索,以检验语义模型与其性质规约间的满足关系,从而验证系统建模的活性和危险分析结果的正确性。验证结果表明,远程控制船舶时间自动机网络模型无死锁且运行正确,STPA-SynSS识别的不安全控制行为均会发生,即验证了 STPA-SynSS危险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同时,证明了所提出的STPA-SynSS扩展流程的有效性。本文的研究结论为识别、控制自主船舶的潜在危险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航运业对于明确并提高自主船舶安全性的迫切需求。同时,可为自主船舶的安全性设计提供参考,有力保障自主船舶的安全运营。
李毅[3](2020)在《浦东新区总体规划碳排放核算研究》文中提出全球气候变暖现已成为世家各国关注的重点问题。作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城市CO2排放研究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低碳城市建设逐渐被深入探讨并纳入城市发展建设的主流。随着低碳城市建设的开展,要求在总体规划层面进行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但是低碳城市建设还多数停留在技术方面,在规划层面对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碳排放核算的研究并不深入。在规划阶段就引入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核算,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浦东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为研究对象,探索建立规划方案碳排放核算方法。首先,本文梳理了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相关核算方法以及低碳城市规划与温室气体清单的相关研究进展。其次,本文建立了“土地利用——碳排放”关联框架,将人类活动导致的碳排放行为落实到各类用地。以此为基础,本文将规划用地划分为五大系统模块,分别是居住、工业、商业与公共管理、交通、碳汇。通过构建不同模块的碳排放核算模型,量化居住、商业与公共管理、工业、交通、碳汇五类用地的现状碳排放量,进而测度除交通外各类用地的平均碳排放强度值。借助修正交通碳排放系数,本文核算浦东新区交通系统碳排放量。通过上述结果,得到浦东新区总体规划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和单位GDP碳排放量等值。其次,借助Kaya恒等式,本文对影响碳排放的空间规划因素进行分解,分析各因素对碳排放的具体影响情况。最后,以量化结果为依据,比较浦东新区总体规划的碳排放值与相应的政策目标值,并以此为基准制定相应的低碳规划指标。研究结果表明:(1)浦东新区总体规划方案在2035年碳排放总量为9515万吨;(2)2035年浦东新区单位GDP能耗为0.28万吨标煤/万元,比之2005年下降68%;(3)2035年浦东新区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为0.69万吨,比之2005年下降67%;(4)浦东新区总体规划方案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了“203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较之2005年下降60%-65”的政策目标值;(5)为了能够发挥产业结构调整的碳减排潜力,本文对浦东的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经过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后,浦东新区碳排放量可以下降6%,下降数量约为593万吨。
顾俊杰[4](2019)在《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动力学软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是近二十多年提出并不断完善的一种多体系统动力学全新方法,进行多体系统动力学研究时具有无需系统总体动力学方程、计算速度快、可自动推导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各种复杂机械系统的动力学性能设计与试验设计。本文作为国防973项目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并开发了一个面向服务组件的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可视化动力学软件,使工程技术人员和力学工作者免于推导复杂繁琐的动力学方程,为复杂多体系统动力学的建模、计算、设计提供技术支撑和可视化的数字平台。论文主要作出了如下创新工作:(1)为了提高线性多体系统数值计算稳定性,推导了树形多体系统Riccati传递矩阵递推关系,在此基础上推导了含有闭环的任意拓扑结构多体系统Riccati传递矩阵递推关系,由此建立了任意拓扑结构线性多体系统都适用的线性多体系统Riccati传递矩阵法,克服了线性多体系统传递矩阵相乘导致的矩阵元素相差过大形成的空间传递困难,改善了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数值计算的稳定性;(2)提出了基于MPI(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分布式并行计算理论的特征值递归搜索并行算法,从而大幅提升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特征值计算速度,提高计算效率,缩短了典型武器系统动力学优化时间;(3)建立了面向服务组件的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动力学软件构架,结合多项开源软件技术实现了三维几何模型、网格模型的建立以及和其它CAD系统数据交换等功能,同时实现了动力学模型的建立、计算所需参数自动生成、建模与仿真过程可视化等功能;(4)研究了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求解器将动力学模型转化为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数学模型过程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实现了含有闭环的任意拓扑结构多体系统中闭环切断铰的自动选取、派生树系统的自动生成及自动规则编号、系统动力学拓扑图的自动生成等技术;(5)将本文建立的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动力学软件应用于多管火箭和坦克等武器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研究,获得了多管火箭和坦克的动力学计算结果,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动力学软件为武器系统动力学建模和仿真提供了有力的平台,为武器系统动力学性能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季澄[5](2018)在《奥巴马政府时期以来美国战略界对华海权评估及其政策因应研究》文中提出新世纪以来,中美关系在双边、地区及全球层面所具有的非同寻常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美互动进程本身的复杂性与结果的不可预期性,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将愈加通过海权维度予以集中呈现。在美国战略界看来,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发展实践表明,中国正在加速由一个陆权国家向陆海复合型国家转变,“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无疑又增加了海权相较于陆权在确保国家安全、发展与繁荣方面的比重与分量,甚至不排除中国在未来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地区或全球型海洋大国的可能性。中国海权的崛起将成为影响中美关系未来走向以及地区重大利益的关键变量,这也意味着中国海权的发展正成为“一种现象”或是“一种问题”,美国需要予以认真对待,一旦战略应对失策,美国将付出类似于丧失地区主导地位的极其沉重的代价。鉴于此,美国战略界认为有必要对其发展现状与趋势做出客观、理性的评估与判断,既不宜过分夸大美国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但也绝不忽视对美国国家安全及其领导地位可能造成切实影响的核心要素的考察。美方认为,无论从宏观战略层面还是具体实践层面看,中国海权的崛起对美国来说意义重大且影响深远,它将在未来一段时间成为塑造美国地区战略和海上实践的最大外部牵引因素。从国家大战略缔造的角度看,中国的国家现代化进程赋予其发展海权的一般性逻辑依据,也就是说,中国旨在通过海洋实现国家基本安全与基本富裕的战略谋划具有普遍意义上的合法性,是国家谋求强国地位的应有之义。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区别于中国历史上数次对海洋的探索与实践,并得以从根本上保证中国海洋战略实践的稳定性与持久性;从地缘政治博弈的角度看,美方认为,伴随中国海洋利益的不断拓展,中美双方原本在东亚地区形成的“陆海二元分离型”地区安全秩序正在被融入更多的海权要素,中国的海上实力与影响力正迅速进入东亚周边海域,并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向更广阔的海域延伸。鉴于美国自身鲜明的海权属性,美国势必会对此种具有颠覆地区传统地缘格局潜能的海上实践予以高度防范与警惕,并致使其在战略态度的选择上倾向于对抗而非妥协,在此基础上锻造的美国外交政策也将丧失其应有的灵活性。此外,双方海上互动频率的增加难免带来摩擦与对抗的风险,如何有效管控此类风险并防止其升级,进而危及美国主导的东亚地区安全秩序也是美国面临的一大考验;从海权建设的角度看,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海上力量核心要素—海军的发展,正在侵蚀美国的传统海上优势地位,这将迫使美国海军重新审视其在后冷战时代面临的战略安全环境及其所应肩负的职责与角色,并将战略关注的重点由非国家行为体转向国家行为体,并以此牵引美国海权的建设,实现海权的战略回归,即将最终的战略着力点放在应对潜在的挑战者身上。与此同时,海权本身及其战略内涵在全球化时代得到了丰富与拓展,马汉倡导的海权的基本原理发生了重大改变,通过主力舰队决战赢得制海权已不再被各国海军视为“定律”。事实上,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间愈发紧密的经贸联系,科技水平的跃升,使得制海权的时间和空间维度都受到极大限制,夺取制海权的目的已超出单纯的军事范畴,海上安全更多地被视为一项全球公共产品,这也促使各国在战略手段的选择上更强调合作,而非纯粹的零和博弈。总之,在美方看来,鉴于种种历史与现实原因,中美新一轮海上博弈及其所开启的权势转移进程,将很难实现半个多世纪前英美两国海上权势的和平转移,摩擦与对抗将长期伴随两国海上互动进程。但另一方面,美方始终认为摩擦与对抗并不必然导致冲突与战争,美方应寻求与中国达成最起码的海上战略谅解,有效管控分歧与摩擦,并尽可能在海上非传统安全领域与中国展开合作,进而分担其维护海上公共安全的成本。对中国来说,其与美国的海上互动需以三点认知作支撑:一是在中国真正崛起成为一个地区性海洋强国之前,中国仍是两国海上互动中的弱势一方。尽管其与美国的实力差距正逐步缩小,但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国仍享有地区海上主导权;二是中国发展海权的道路选择已上升至国家大战略层面,是全民族共同意志的体现,建设海洋强国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自身所处地缘环境以及国家战略目标的限定,中国仍应追求旨在维护自身安全与发展利益的有限的海权,而不是与美国争夺全球海上领导权;三是美国仍是中国海权发展的最大外部限制性因素,与美国的海上互动结果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的和平崛起进程。对此,寻求中美海上互动新模式,构建地区海上安全合作架构,尽量降低美国对自身海上力量建设和海洋利益拓展的阻碍和干扰,理应成为中国的主要战略选项,而不是权宜之计。
张清越[6](2016)在《大型小水线面双体船结构疲劳强度分析》文中指出与常规单体船相比,小水线面双体船(以下简称SWATH)船体结构特殊,波浪载荷复杂,疲劳问题尤为突出。近年来随着SWATH向大型化发展以及高强度钢的大量使用,更加剧了其连接桥部位以及主船体横构件的疲劳问题。目前,国内外关于大型SWATH的相关规范和研究十分有限,相应的抗疲劳设计依据很少。本文以某大型SWATH为例,探讨了 SWATH船疲劳强度分析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CCS船级社《小水线面双体船指南》2005版中疲劳载荷的简化计算及简化载荷作用下应力响应的有限元直接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 CCS船级社《船体结构疲劳强度指南》2015版(以下简称CCS规范)、DNV船级社《Fatigue Assessment of ship structure》2014 版(以下简称 DNV 规范)和 ABS 船级社《Rules for Building and Classing Steel Vessels》2015版(以下简称ABS规范)中疲劳强度评估简化方法的异同,探讨了各规范中的简化评估方法在大型SWATH疲劳强度评估中的适用性。2)针对SWATH典型节点众多,疲劳校核部位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热点应力集中系数和名义应力有限元直接计算的基本网格疲劳校核部位筛选方法。并采用基于波浪载荷直接计算的谱分析法对大型SWATH进行疲劳强度评估,对谱分析法评估过程中的计算流程和关键参数进行了探讨。3)湿甲板砰击是SWATH船特有的砰击模式,对疲劳强度的影响不可忽视。本文基于海浪谱对船体与波浪在不规则波下的相对运动进行了时域分析,并根据湿甲板砰击条件进行了砰击发生情况统计分析。借鉴相关文献对砰击压力时空分布和峰值特性进行计算,并进行了砰击载荷作用下结构动态响应分析,给出了一种局部砰击载荷和波浪载荷联合作用下结构应力响应时历的计算方法,最后采用雨流计数法结合各海况的出现概率和累积损伤理论计算得到目标船寿命期内的累积损伤度。4)针对大型SWATH船连接桥结构疲劳问题严重的情况,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参数化子模型法的SWATH船典型节点结构优化方法。在整船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以基于设计波法得到的典型节点局部参数化子模型的累积损伤度作为目标函数,对典型节点进行了抗疲劳设计,供结构设计参考。
王崇磊[7](2014)在《2400吨级江海直达散货船振动特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船舶是一种综合性的复杂弹性结构,在营运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各种激励的影响而产生振动现象,解决船舶振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船舶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船舶振动可导致船体结构产生疲劳、损坏,影响船体强度,减少船舶寿命等。一旦船舶产生了剧烈振动,那么对船舶本身及其船员、设备所造成的后果都非常严重,在船舶设计阶段必须高度重视船舶振动问题。本文以黑龙江水运设计院2400吨级江海直达散货船设计项目为依托,借鉴国内外船舶振动研究方法,对该船的振动特性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因该船江海两用的特殊性,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吃水变化大,且在内河航行过程中经常会受到浅水效应的影响,由内河驶入海中的过程中,船舶尾部及中尾部区域有明显振动现象,而且随着主机和螺旋桨转速不同,振动程度也有区别。本文通过大型有限元软件MSC.Patran对该散货船进行全船三维有限元建模,然后,运用另一有限元软件Abaqus分别计算了该船在内河航行状态和海中航行状态的船舶固有频率和振型,并选取了满载出港和压载到港两种工况,而且着重考虑并研究了附连水质量对振动的影响。为了更好的评估该船振动特性,又对该船进行了稳态强迫振动响应分析,分别计算了不同主机激振力频率引起的瞬态响应,以及分别计算了单桨推进和双桨推进时螺旋桨激振力引起的频率响应。通过对此船全面的振动分析研究,了解到该船在单桨推进时,船体发生振动的可能性要大于采用双桨推进时,而且当此船由内河驶入海中行驶时,船舶尾部确实存在强烈共振现象,主要原因是主机或螺旋桨的激励频率与船体某阶固有频率相等或相近。所以建议该类型船舶在航行时,采用双桨推进,而且当行驶过程中吃水有变化时,注意在选择主机和螺旋桨转速时,需要验证是否满足船体的固有频率储备要求。
姚竞争[8](2011)在《数字化造船一体化数据平台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造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各造船企业通过自身的开发或外部引进拥有了各种各样的CAX系统,通过这些信息化系统的使用,使得我国在数字化造船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船舶设计制造过程中,造船企业往往根据不同生产阶段的不同要求选用不同的CAX系统。由于这些异构的CAX系统是由不同厂商、在不同系统上、不同平台上开发完成,因此它们彼此之间很难实现信息共享与交换,形成了大量的信息“孤岛”。通过构建数字化造船一体化数据平台,采用基于STEP产品数据交换标准的船舶数据交换技术来实现数字化造船领域异构CAX系统的系统集成,以达到消除“信息孤岛”,实现数字化造船生产、管理和应用一体化的目的,不断提高我国造船行业的设计、制造和管理水平,提高造船质量,缩短造船周期,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数字化造船一体化数据平台的主要目的就是构建无缝集成的企业信息化系统,其中的难点和重点就是要实现船舶产品数据的标准化。本文从船舶STEP标准和异构平台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开始进行研究,采用STEP标准来描述船舶产品数据,以中性文件为基础的数据交换与共享的机制,开发出来中性文件的转换工具,解决了数据交换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通过对本文所涉及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进行综述,阐述了国内外船舶企业信息化的建设状况以及中国造船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现代造船模式和未来船舶工业发展的分析,总结出造船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所需解决的关键技术,提出数字化造船一体化数据平台关键技术所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和主要内容。2.从数据交换与共享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始,系统介绍了产品数据交换的基本原理。对STEP标准协议中EXPRESS信息建模语言和STEP中性文件的文件结构形式和数据组织方式进行了深入的说明;针对船舶产品模型数据的系统集成,对STEP协议中关于船舶行业的标准组成进行分析,为数据一体化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3.通过选取目前国内应用较广的三维软件TRIBON所完成光顺的船舶型线为数据来源,以其标准导出接口生成的IGES文件为研究对象,完成了AP216应用工具的开发,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开发的AP216应用工具得到的船舶型线的STEP中性文件在CATIA与ST-TOOLS中都很好的实现了重建,完成了型线数据从中性文件再到其他三维软件的转换工作。选取舱室布置为研究对象,针对STEP应用协议AP215系统研究某三维系统中的舱室数据向中性文件转换的问题,开发了AP215前置处理器,生成了中性文件,并在ST-TOOLS工具中对生成的中性文件进行重建,验证了转换系统的可行性。选取TRIBON系统船体模型和舾装模型为应用对象,根据EXPRESS模型到STEP中性文件的映射规则,系统分析从TRIBON系统中抽取的船体数据、舾装数据和STEP应用协议AP218、AP227中性文件之间的转换问题,建立中性文件转换系统。通过开发的转换工具,将提取的信息转换为STEP中性文件格式,完成数据交换工作,最后将生成的中性文件导入STEP工具ST-TOOLS中,完成数据交换及验证模型的准确性。4.通过对TRIBON系统的数据特点、SPAR管理系统的数据库结构、进度计划编制和财会系统数据集成方式的研究,提出依托中间文件将数据从TRIBON系统向SPAR系统转换的方法,最后编写数据转换工具程序,实现了两个系统之间的数据传递。运用工程分解法、关键路径法等理论,提出解决生产设计信息向生产管理信息转换的方法,搭建了以SPAR系统为核心的设计、生产、管理一体化平台。
任斐[9](2009)在《美国船级社在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探》文中研究说明美国船级社(ABS)始创于1862年,是国际上具有领导地位的船级社之一,也是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创会会员。美国船级社是非营利的企业,其致力于通过有关船舶与海上设施的设计,建造于作业维修的规范开发与验证,来提升海上人命财产的安全和保障,为公众服务。改革开放以来,美国船级社与中国船级社紧密配合,积极地参与国内的造船与海运事业,并与1992年在上海成立了代表处,2001年美国船级社重新规划了亚太区的组织结构,把中国总部设到上海。在中国的几十年,美国船级社的业务飞速发展,但是近期的金融海啸对于全世界的造船业来说波及不可谓不大,而且作为一家百年船级社,在中国要保持它的持续发展,必须要有适合当地的公司战略,因此,本文想试着分析一般船级社的关键成功因素以及美国船级社在中国的行业地位,来探讨它的下一步战略措施。本文首先详细说明了船级社这个专业性较强的行业的发展过程、国际船级社协会的发展以及宗旨和规范。之后介绍在华的几个较有代表性的船级社,然后通过两个抽样问卷的调查,分析船级社在华的关键成功因素和美国船级社在华的运营状况,最后尝试制定美国船级社的下一步战略目标。由于关于船级社在华的战略,以前没有专门的研究,因此本文可以为美国船级社在华的总体发展有一定推动作用,也可以作为其它相关行业的借鉴。
张锋[10](2019)在《日本智库与日本外交决策》文中研究说明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近邻,是影响中国和平发展和周边安全的重要外部因素和战略存在。中日两国携手走过了千年的友好,历经了百年的战争,在文化、情感和地缘上有着难以“解理”的牵绊。现今,中日两国在领土、历史、安全与地位等方面仍存在着深刻的结构性矛盾。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际形势持续变化与两国力量深度调整,中日关系摩擦不断,更是陷入不可用“冷暖”言状的状态。2018年的中日首脑互访暂时缓和了两国紧张的关系,但中日关系仍处于合作与竞争并存、敏感而又多歧的状态。日本智库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点,曾经在亚洲智库中独领风骚,现今在世界和亚洲智库中仍拥有重要的影响力。随着日本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日本传统的外交决策机制正在逐步瓦解,决策主体呈现出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日本智库在外交决策中的角色分量可以估量。日本智库研究,尤其是日本主要安保、外交等对外政策类智库研究,是深入了解和研究日本外交决策、战略走向和中日关系的一个重要窗口。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四章及结语组成,核心章节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系统介绍了日本智库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本章主要以日本政治经济的发展历史为研究参照,对日本智库的发展历程和阶段、日本智库的国际评价、现今状况及存在类型、管理运作模式与机制进行了全面的介绍,目的是通过点与面的结合详细介绍日本智库的各个维度,以期对日本智库的全貌有所了解和把握,在日本智库群像中穿插安保、外交等对外政策类智库等个体像,为进一步开展日本智库与日本外交决策研究奠定坚实的学理基础。第二章尝试建构了以“外交决策分析理论——智库参与决策模式——日本外交决策机制——日本智库对外交决策功能”为链条的分析框架。尝试联通西方主要外交决策分析理论、日本外交决策分析的主要理论与智库参与外交决策的主要理论,为日本对外政策类智库参与外交决策的实践寻找理论根据。在阐释主要外交决策分析理论的同时,将日本智库置于外交决策分析理论的视野和日本外交决策形成过程之中,对一般日本外交决策形成过程、冷战后外交决策机制变化、特别是冷战后外交决策机制的特点与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其在日本外交决策形成过程之中的作用。第三章着重分析了日本智库与外交政策形成的典型案例。通过博士学习期间数年对日本主要智库网站的持续跟踪与相关访谈,第一二节选取了日本海洋政策研究所、防卫研究所这两个不同组织形态的智库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两者基本情况、组织运行和在日本海洋政策形成、安全保障政策出台中的功能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期避开外交决策研究都需要面对的“黑箱”问题,从某种程度上验证了日本特定的专业型智库在日本外交决策中的作用。对日本特有的“临时型”日本智库现象进行了考察,发现了以恳谈会为首的“临时型”日本智库是传统智库功能难以发挥参与外交决策功能的异化现象,以及恳谈会政策建言与最终外交、安保等对外政策间的内在逻辑关联。第四章从日本视角围绕日中关系阐述了日本智库对日中关系的研究情况。以日本智库网站上公开的研究报告、政策建言和研讨会内容等为主要研究文本,掌握日本智库对“中国威胁”、“中国崛起”等日中关系重要敏感领域的观点和态度。以PHP总研、防卫研究所等日本知名对华研究智库为研究案例,对近些年来它们所发布的对日本社会舆论乃至政府等具有一定影响的文本进行了梳理归纳,得出他们对中国“遏制与合作并存”以及日中关系“防范与接触并存”的认知。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日本智库发展过程和参与外交决策中形成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如智库建设的法制化、国际化和网络化等优点。第二,日本智库的调整期短期内不会结束,所面临的人力财力、决策参与能力弱等困扰日本智库整体发展的因素短期内难以改变。第三,日本智库的发展与对外交决策的作用受到日本国内外因素的影响,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国内社会环境和政治制度,特别是日本官僚主导决策体制的影响。第四,日本对智库的认知有了普遍的提升,日本智库在日本国内“政治主导”呼声日隆的背景下对外交决策等领域的作用较之过去将拥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主要智库对日本政府的决策影响能力不容忽视。第五,日本对外政策类智库在某种意义上形成了组织行为学所研究的特定的“共谋”效应,对待中日关系有明显的“二重构造”特征。日本追求“自主性政治”大国的战略诉求短期内不会改变,以日美同盟为基础的国家保守化趋势不会改变,对中国采取遏制防范与合作接触的“实用主义”策略不会改变。我们要警惕日本智库尤其是对外政策类智库与日本保守化政治集团形成“共谋”效应,对中国外交决策过程中形成某种特殊的情绪化的决策偏好。探讨日本智库与日本外交决策的关系,能够从新的视角推知日本未来外交政策的走向以及对中日关系的影响,避免智库等日本国内因素对长期而又稳定的中日关系发展造成干扰。
二、ABS公布新版船舶设计软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BS公布新版船舶设计软件(论文提纲范文)
(1)俄罗斯北极开发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北极地区开发的研究 |
1.2.2 关于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总体研究 |
1.2.3 关于俄罗斯北极开发具体领域的研究 |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相关概念 |
2.1.1 北极地区范围及开发概念 |
2.1.2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范围 |
2.1.3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范畴 |
2.2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增长极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历史进程与现实动因 |
3.1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历史沿革 |
3.1.1 探索发现-奠定基础阶段(1917-1990) |
3.1.2 机制重组-机制转型阶段(1991-1999) |
3.1.3 政策酝酿-实际启动阶段(2000-2011) |
3.1.4 政策强化-全面开展阶段(2012-至今) |
3.2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现实动因 |
3.2.1 北极开发的经济利益动因 |
3.2.2 北极开发的社会环境动因 |
3.2.3 北极开发的政治安全动因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目标与政策 |
4.1 俄罗斯北极开发目标 |
4.1.1 促进俄罗斯北极地区经济增长 |
4.1.2 推动俄罗斯北极地区社会发展 |
4.1.3 保护俄罗斯北极地区生态环境 |
4.1.4 保障俄罗斯北极地区国家安全 |
4.2 俄罗斯北极开发政策 |
4.2.1 北极开发的招商引资政策 |
4.2.2 北极开发的财政税收政策 |
4.2.3 北极开发的社会保障政策 |
4.2.4 北极开发的环境保护政策 |
4.2.5 北极开发的地区安全政策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重点领域及推进措施 |
5.1 挖掘地理禀赋:完善北方海航道运营管理体系 |
5.1.1 构建联邦、区域、公司三级管理架构 |
5.1.2 遵循无害通行和过境通行的法律制度 |
5.1.3 建设“北方海航道”通行的运营模式 |
5.2 利用资源禀赋:加强油气资源开发 |
5.2.1 北极陆上及大陆架的油气资源开发现状 |
5.2.2 俄罗斯北极油气资源的开发模式 |
5.2.3 俄罗斯北极油气资源的开发方向 |
5.3 培育新增长极:建设“北方发展支撑区” |
5.3.1 “支撑区”构想的政策出台 |
5.3.2 基于经济地理方法探究的“支撑区”内项目选择标准 |
5.3.3 “支撑区”的规划:打造北极开发增长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成效及制约因素 |
6.1 俄罗斯“北方海航道”通行的效果评估 |
6.1.1 “北方海航道”的物流运输成效显着 |
6.1.2 “北方海航道”开发面临的困境 |
6.2 俄罗斯北极地区油气开采的效果评估 |
6.2.1 北极油气资源开发占比逐年提升 |
6.2.2 北极油气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
6.3 俄罗斯北极“支撑区”建设的效果评估 |
6.3.1 北极“支撑区”建设实施效果尚未明显体现 |
6.3.2 北极“支撑区”建设面临的局限性 |
6.4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制约因素 |
6.4.1 投资环境较差影响北极项目运行潜力 |
6.4.2 劳动力潜力弱难以支撑北极开发力度 |
6.4.3 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加大“资源诅咒”风险 |
6.4.4 生态环境脆弱增加可持续发展难度 |
6.4.5 西方国家制裁严重延缓北极开发进程 |
6.4.6 对北极地区爆发冲突的担忧降低合作意愿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俄北极开发合作 |
7.1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国际化趋势 |
7.1.1 俄罗斯北极开发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
7.1.2 俄罗斯北极开发国际合作的可行性 |
7.2 中俄北极开发的重点合作领域 |
7.2.1 依法并合理利用北极资源的合作 |
7.2.2 建设并开发北极航道通航的合作 |
7.2.3 开拓并实现北极旅游休闲的合作 |
7.2.4 保护北极气候与生态环境的合作 |
7.2.5 积极探索并认识北极科考的合作 |
7.3 中俄北极开发合作的制约因素 |
7.3.1 中俄关于“冰上丝绸之路”概念的分歧 |
7.3.2 航道通行问题制约合作项目的收益 |
7.3.3 积极寻求北极合作的国家间竞争带来的压力 |
7.4 中俄北极开发合作的模式探索 |
7.4.1 本国资金投入与多方资本参与相结合 |
7.4.2 北极项目开发与生态理念相结合 |
7.4.3 选择可行建设项目与模块化架构相结合 |
7.4.4 支撑区建设与中俄“冰上丝绸之路”相结合 |
7.4.5 中俄北极“公域”合作与参与俄罗斯国内建设相结合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面向自主船舶的危险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必要性及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1 自主船舶的安全性研究 |
1.3.2 危险分析方法的发展与演变 |
1.3.3 系统理论过程分析的应用 |
1.4 自主船舶安全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框架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结构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2 自主船舶的定义及其自主水平的界定 |
2.1 自主船舶的历史沿革 |
2.2 自主船舶的发展历程 |
2.3 自主船舶的定义与自主化演变 |
2.3.1 自主船舶的定义 |
2.3.2 船舶自主化的演变 |
2.4 自主水平分级标准 |
2.4.1 LR自主水平分级标准 |
2.4.2 NFAS自主水平分级标准 |
2.4.3 DMA自主水平分级标准 |
2.4.4 MASRWG自主水平分级标准 |
2.4.5 BV自主水平分级标准 |
2.4.6 IMO自主水平分级标准 |
2.5 自主水平分级标准的划分依据 |
2.6 基于航海实践的自主水平分级方法 |
2.7 实例分析 |
2.7.1 “Folgefonn”号渡轮自主水平分级 |
2.7.2 “Falco”号渡轮自主水平分级 |
2.8 本章小结 |
3 面向自主船舶的危险分析方法适用性评估 |
3.1 危险分析方法的选取与概述 |
3.1.1 基于事件链的危险分析方法 |
3.1.2 基于能量转移的危险分析方法 |
3.1.3 基于状态迁移的危险分析方法 |
3.1.4 基于系统理论的危险分析方法 |
3.1.5 其他危险分析方法 |
3.2 基于系统工程的适用性评估方法 |
3.2.1 文献综述的数据准备 |
3.2.2 危险分析方法的筛选 |
3.2.3 评估程序的确定 |
3.2.4 评估准则的生成 |
3.3 适用性评估过程 |
3.3.1 聚类分析 |
3.3.2 适用性评估结果 |
3.4 适用性评估结果分析 |
3.4.1 存在局限性的危险分析方法 |
3.4.2 STPA的适用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面向自主船舶的危险分析与安全性建模 |
4.1 自主船舶的系统安全描述 |
4.1.1 自主船舶的运行特点 |
4.1.2 自主船舶面临的系统风险 |
4.2 危险分析的基本原理 |
4.2.1 危险及其相关术语的定义 |
4.2.2 危险的转化 |
4.2.3 危险分析过程 |
4.3 基于STPA的安全性协同分析方法 |
4.3.1 STPA及其扩展方法的局限性 |
4.3.2 STPA-SynSS的提出 |
4.4 考虑退化组件的自主船舶安全性建模 |
4.5 实例分析 |
4.5.1 基于STPA-SynSS的远程控制船舶危险分析 |
4.5.2 考虑退化组件的远程控制船舶安全性建模 |
4.6 STPA-SynSS与STPA危险分析结果的对比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面向自主船舶的形式化建模与危险分析结果验证 |
5.1 形式化方法概述 |
5.2 基于时间自动机的模型检测方法 |
5.2.1 模型检测的基本原理 |
5.2.2 时间自动机理论 |
5.2.3 时间自动机网络 |
5.2.4 模型检测工具UPPAAL概述 |
5.3 基于时间自动机的STPA-SynSS扩展流程 |
5.4 远程控制船舶时间自动机网络模型的构建 |
5.5 STPA-SynSS危险分析结果的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浦东新区总体规划碳排放核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气候变暖已经上升为全球性重点问题 |
1.1.2 我国实现低碳发展的现实诉求 |
1.1.3 低碳城市建设的直接需求 |
1.1.4 城市总规改革的迫切需求 |
1.2 研究综述 |
1.2.1 温室气体排放清单 |
1.2.2 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法 |
1.2.3 城市温室气体清单 |
1.2.4 碳排放量核算方法 |
1.2.5 城市温室气体清单与低碳城市规划 |
1.2.6 城市碳排放驱动因素 |
1.2.7 国内低碳新城新区规划实践 |
1.2.8 研究综述小结 |
1.3 研究意义目标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小结 |
2 相关概念、政策及研究对象 |
2.1 概念界定 |
2.1.1 城市新区 |
2.1.2 城乡用地 |
2.1.3 温室气体清单 |
2.1.4 城市用地碳排放强度 |
2.2 相关碳排放政策 |
2.3 研究对象 |
2.3.1 研究对象选取 |
2.3.2 研究对象概况及相关规划 |
2.4 小结 |
3 基于城乡用地分类的总体规划碳排放核算方法 |
3.1 碳排放核算边界范围 |
3.2 基于城乡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核算方法 |
3.2.1 “土地利用—碳排放”关联框架 |
3.2.2 碳排放核算方法 |
3.2.3 驱动因素分解模型 |
3.3 本章小结 |
4 浦东新区总体规划碳排放核算及驱动因素分析 |
4.1 数据收集与处理 |
4.2 计量结果与分析 |
4.2.1 相关系数的修正 |
4.2.2 用地碳排放强度 |
4.2.3 用地碳排放总量 |
4.2.4 人均碳排放/吸收 |
4.2.5 单位生产总值碳排放 |
4.3 驱动因素分析 |
4.3.1 居住模块 |
4.3.2 工业模块 |
4.3.3 商业服务与公共设施模块 |
4.3.4 交通模块 |
4.3.5 碳汇模块 |
4.4 本章小结 |
5 浦东新区低碳规划约束值与低碳规划策略 |
5.1 碳排放约束性目标值 |
5.1.1 生态环境约束值 |
5.1.2 政策指标约束值 |
5.1.3 规划要素低碳指标 |
5.2 浦东新区总体规划低碳策略建议 |
5.2.1 加强低碳设计创建低碳住区 |
5.2.2 构建良好生态安全空间格局 |
5.2.3 公共交通导向下构建紧凑有序空间结构 |
5.2.4 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发挥碳减排潜力 |
5.3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学术成果及实践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4)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动力学软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研究现状 |
1.3 多体系统动力学软件研究现状 |
1.4 商业及开源CAE软件评述 |
1.4.1 商业软件 |
1.4.2 开源软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线性多体系统Riccati传递矩阵法 |
2.1 线性多体系统元件状态矢量和传递方程 |
2.1.1 元件状态矢量定义 |
2.1.2 元件传递方程与几何方程 |
2.2 链式多体系统Riccati传递矩阵法 |
2.3 树形多体系统Riccati传递矩阵法 |
2.3.1 元件Riccati传递矩阵递推关系 |
2.3.2 树形多体系统Riccati传递矩阵推导及求解 |
2.3.3 树形多体系统特征值 |
2.3.4 数值算例 |
2.4 闭环多体系统Riccati传递矩阵法 |
2.4.1 闭环多体系统Riccati传递矩阵递推关系 |
2.4.2 数值算例 |
2.5 般多体系统Riccati传递矩阵法 |
2.5.1 一般多体系统中的闭环及状态矢量描述 |
2.5.2 含有闭环的一般多体系统Riccati变换形式 |
2.5.3 含有闭环的一般多体系统Riccati传递矩阵递推关系 |
2.5.4 含有闭环的一般多体系统Riccati传递矩阵推导及求解 |
2.5.5 数值算例 |
2.6 本章小结 |
3 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特征值递归搜索算法分布式并行计算 |
3.1 特征值递归搜索算法 |
3.1.1 实特征值递归搜索算法 |
3.1.2 复特征值递归搜索算法 |
3.2 分布式并行计算原理及实现 |
3.2.1 MPI并行库简介 |
3.2.2 MPI分布式并行环境 |
3.3 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特征值递归搜索并行算法 |
3.3.1 总传递矩阵并行计算算法 |
3.3.2 特征值递归搜索并行计算算法 |
3.4 变截面梁算例 |
3.5 多管火箭工程实例 |
3.6 本章小结 |
4 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可视化动力学软件设计 |
4.1 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动力学软件相关技术 |
4.1.1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技术 |
4.1.2 Open CASCADE几何建模库 |
4.1.3 可视化技术 |
4.1.4 基于Qt的动力学软件界面 |
4.2 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动力学软件总体构架设计 |
4.3 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动力学软件模块结构 |
4.4 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动力学软件前处理模块 |
4.4.1 三维几何模型参数化建模 |
4.4.2 网格建模 |
4.4.3 模型数据交换技术 |
4.4.4 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参数化 |
4.4.5 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参数文件 |
4.5 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动力学软件求解器接口 |
4.6 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动力学软件后处理模块 |
4.7 本章小结 |
5 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动力学求解器关键技术 |
5.1 多体系统数据结构 |
5.1.1 多体系统动力学拓扑图 |
5.1.2 元件在计算机中的描述 |
5.1.3 多体系统拓扑结构在计算机中的描述 |
5.2 多体系统闭环切断铰自动选取 |
5.3 多体系统派生树系统生成 |
5.4 多体系统动力学元件自动规则编号 |
5.5 多体系统动力学拓扑图自动生成 |
5.6 多体系统Riccati传递矩阵递推计算 |
5.7 数值算例 |
5.8 本章小结 |
6 武器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
6.1 多管火箭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
6.1.1 多管火箭三维实体模型 |
6.1.2 多管火箭动力学模型与拓扑图 |
6.1.3 多管火箭系统振动特性 |
6.1.4 多管火箭系统动力响应 |
6.2 坦克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
6.2.1 坦克三维实体模型 |
6.2.2 坦克动力学模型与拓扑图 |
6.2.3 坦克动力学计算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奥巴马政府时期以来美国战略界对华海权评估及其政策因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概念界定与探析 |
论文的主要议题和写作思路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论文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美国战略界眼中的海权与中美关系 |
1.1 海权是美国战略界经久关注的重大战略议题 |
1.1.1 美国海权的一般逻辑及其发展演变 |
1.1.2 美国对于海上霸权和海洋秩序的双重护持 |
1.2 海权与中美关系的历史嬗变 |
1.2.1 19世纪中后期至冷战前中美关系中的海权因素 |
1.2.2 冷战时期中美关系中的海权因素 |
1.2.3 后冷战时期中美关系中的海权因素 |
1.3 奥巴马政府对华战略的海权维度 |
1.3.1 美国战略界对于中美关系的再思考与战略调整 |
1.3.2 美国战略界对中美关系中的海权议题的再思考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美国战略界关于中国海权发展的基本条件与动力的评估 |
2.1 牵引中国海权发展的基本条件与动力:历史维度的透视 |
2.1.1 辉煌与挫折交织的中国海权演进历程:助推中国海权发展的智识基础 |
2.1.2 借鉴过往守成国与崛起国海上博弈的经验教训:中美实现海上权力和平转移仍存在“不确定性” |
2.2 牵引中国海权发展的基本条件与动力:理论维度的透视 |
2.2.1 新兴国家海权崛起的一般规律及其逻辑辩证关系 |
2.2.2 从“陆海二元对立”到“陆海统筹”:中国海洋政策转型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
2.3 牵引中国海权发展的基本条件与动力:现实维度的透视 |
2.3.1 对“建设海洋强国”背景因素的评估 |
2.3.2 对“建设海洋强国”的基本认知及其与国家大战略目标的对接 |
2.3.3 对“建设海洋强国”具体实施情况的评估 |
2.3.4 “建设海洋强国”对于中国周边海域及美国自身的影响评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国战略界关于中国海军力量建设进程的评估 |
3.1 对中国海上军事学说构成要素的评估 |
3.1.1 对以马汉为代表的西方经典海权理论的借鉴与吸收 |
3.1.2 对“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继承与运用 |
3.1.3 “海军民族主义”的存在及其影响 |
3.2 对中国海军战略转型进程的评估 |
3.2.1 基础能力提升阶段(2004 年至2006 年) |
3.2.2 初步涉足西太平洋地区(2007 年至2009 年) |
3.2.3 实现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常态化部署(2010 年至2012 年) |
3.2.4 逐渐向“近海防御与远海护卫结合”演进(2013 年至2014 年) |
3.3 对中国海军战略转型认知依据的评估 |
3.3.1 对中国重要海洋利益的评估 |
3.3.2 对中国面临的周边海上安全风险的评估 |
3.3.3 中国的主要海上战略目标:近海与远海的统筹 |
3.4 对中国海军总体作战效能及未来发展走向的评估 |
3.4.1 对中国海军总体作战效能的评估 |
3.4.2 对中国海军未来发展走向的评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美国战略界对于中国海上实践的核心战略关切 |
4.1 对中国提升所谓“反介入与区域拒止”能力的关切 |
4.1.1 美方对中国所谓“反介入与区域拒止”能力的评估 |
4.1.2 美方应对中国“反介入与区域拒止”能力的相关举措 |
4.2 对中国与邻国海洋争端的关切:以南海地区作为考察重点 |
4.2.1 南海争端的具体表现类型及中国的主要战略目标 |
4.2.2 中国在南海争端中的战略应对:战略层面的“拖延战略”与战术层面的“胁迫策略”相结合 |
4.2.3 美国在南海地区的主要利益关切及其策略应对 |
4.3 对中国海权拓展的战略取向的关切:以印度洋地区作为考察重点 |
4.3.1 印度洋将成为中国海权拓展的主要战略方向 |
4.3.2 中国在印度洋拓展海权的具体战略举措 |
4.3.3 中国海军在印度洋地区保障基地的模式选择问题 |
4.3.4 中国向印度洋地区拓展海权的限定性要素 |
4.4 对大型水面作战平台服役及其战略影响的关切:以航空母舰作为考察重点 |
4.4.1 对中国发展航空母舰的基本条件的评估 |
4.4.2 对中国航空母舰具备的功能性要素的评估 |
4.4.3 对美国可能造成的影响及其应对举措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战略界对华海权评估的美国政策因应 |
5.1 美国政府的因应之策:具有高度现实适切性的印太战略谋划 |
5.1.1 中美海权博弈的“二元特征”:冲突与合作并存 |
5.1.2 印太地缘概念及其缘起探析 |
5.1.3 美国印太战略愿景谋划及其“包容性平衡”理念的体现 |
5.2 美国国防部的因应之策:对美国《亚太海上安全战略》的解读 |
5.2.1 美国防部对于印太海上安全环境的判断 |
5.2.2 美国防部关于印太海上安全战略目标的确定 |
5.2.3 美国防部关于确保印太地区海上安全的相关举措 |
5.3 美国海军及相关军种的因应之策:对制海权的重新掌控 |
5.3.1 对变化中的全球海上安全环境及其威胁来源的判断 |
5.3.2 新时期美国海军理应具备的五项基本能力与战略素养 |
5.3.3 对水面舰艇力量建设的高度关切:获取制海权的关键 |
本章小结 |
尾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6)大型小水线面双体船结构疲劳强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船体结构疲劳强度研究现状 |
1.2.2 SWATH船疲劳强度研究现状 |
1.2.3 湿甲板砰击及其对疲劳强度的影响研究现状 |
1.2.4 结构优化及SWATH船典型节点抗疲劳设计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大型小水线面双体船疲劳分析的简化方法 |
2.1 概述 |
2.2 疲劳载荷的简化计算 |
2.2.1 各载荷分量的简化计算 |
2.2.2 简化计算组合工况 |
2.3 各规范疲劳强度评估方法对比 |
2.3.1 S-N曲线 |
2.3.2 腐蚀影响 |
2.3.3 应力修正 |
2.3.4 累积损伤度计算 |
2.3.5 疲劳寿命计算 |
2.4 结构响应的有限元直接计算 |
2.4.1 结构有限元模型化 |
2.4.2 简化载荷的等效加载 |
2.4.3 热点应力及应力集中系数的计算 |
2.5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2.5.1 疲劳载荷计算结果分析 |
2.5.2 疲劳累积损伤计算结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型小水线面双体船疲劳分析的谱分析法 |
3.1 概述 |
3.2 SWATH船疲劳校核节点筛选方法 |
3.2.1 SWATH船体结构节点信息统计 |
3.2.2 累积损伤度的简化计算 |
3.2.3 疲劳损伤度排序及评估部位的确定 |
3.3 典型节点疲劳强度的谱分析法计算方法 |
3.3.1 波浪载荷直接计算 |
3.3.2 应力响应有限元直接计算 |
3.3.3 应力传递函数的计算 |
3.3.4 应力响应谱计算 |
3.3.5 应力范围的长短期分布 |
3.3.6 累积损伤度计算 |
3.4 SWATH船实船节点计算分析 |
3.4.1 疲劳校核部位的选取 |
3.4.2 谱分析载荷计算相关参数 |
3.4.3 应力传递函数计算结果 |
3.4.4 疲劳寿命计算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湿甲板砰击载荷对SWATH船疲劳强度的影响 |
4.1 概述 |
4.2 船体在不规则波作用下与波浪的相对运动情况的时历分析 |
4.2.1 不规则波下波面升高及船体运动时历 |
4.2.2 船体与波浪相对运动时历 |
4.3 湿甲板砰击发生条件 |
4.3.1 相对位移条件 |
4.3.2 相对速度条件 |
4.4 SWATH船湿甲板砰击压力的时空分布和峰值特性 |
4.4.1 湿甲板上的压力时空分布 |
4.4.2 砰击压力峰值特性 |
4.5 砰击载荷和波浪载荷联合作用下的结构热点应力响应时历分析 |
4.5.1 砰击载荷作用下的结构热点应力响应时历 |
4.5.2 波浪载荷作用下的结构热点应力响应时历 |
4.5.3 联合作用下结构热点应力响应时历 |
4.6 基于雨流计数的热点应力循环范围统计和疲劳累积损伤度的计算 |
4.7 算例分析 |
4.7.1 计算参数 |
4.7.2 相对运动计算 |
4.7.3 砰击载荷作用下结构应力响应动态分析 |
4.7.4 结构应力响应时历计算 |
4.7.5 累积损伤度计算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小水线面双体船典型节点抗疲劳设计 |
5.1 概述 |
5.2 基于参数化子模型的SWATH船典型节点抗疲劳设计 |
5.2.1 基于设计波的SWATH船疲劳分析 |
5.2.2 子模型法基本原理 |
5.2.3 SWATH船典型节点参数化模型建立 |
5.2.4 优化模型建立 |
5.2.5 计算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A 全球海况分布情况 |
附录B 各海况累积损伤度计算结果 |
(7)2400吨级江海直达散货船振动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RT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课题相关内容研究现状 |
1.2.1 船舶振动研究的必要性 |
1.2.2 国内外船舶振动研究情况 |
1.3 江海直达货船船体振动研究的意义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章 船舶振动概述 |
2.1 船舶振动理论 |
2.1.1 单自由度系统振动 |
2.1.2 多自由度系统振动 |
2.1.3 梁的振动理论 |
2.2 船体振动主要原因及减振方法 |
2.2.1 船体的主要振源 |
2.2.2 船舶防振减振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船舶振动计算方法 |
3.1 引言 |
3.2 船体总振动固有频率近似计算方法 |
3.2.1 经验公式估算法 |
3.2.2 希列克(O.Schlick)公式 |
3.2.3 托德(F.H.Todd)公式 |
3.2.4 适合我国内河船的估算公式 |
3.2.5 适合我国海船的估算公式 |
3.3 船体总振动固有频率的详细计算方法 |
3.3.1 能量法 |
3.3.2 迁移矩阵法 |
3.3.3 有限元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全船干模态分析 |
4.1 引言 |
4.2 船体参数 |
4.2.1 2400吨江海直达散货船主尺度及主要参数 |
4.2.2 2400吨江海直达散货船结构形式 |
4.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1 有限元软件介绍 |
4.3.2 船体结构模型的建立 |
4.3.3 有限元网格 |
4.4 模型信息 |
4.5 全船有限元模型 |
4.6 有效质量加载 |
4.7 干模态振动计算结果 |
4.7.1 满载出港工况下模态分析 |
4.7.2 压载到港工况下模态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附连水质量对全船总振动固有频率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边界条件 |
5.3 内河航行状态的湿模态分析 |
5.3.1 附连水质量加载 |
5.3.2 满载出港工况下模态分析 |
5.3.3 压载到港工况下模态分析 |
5.4 海中航行状态的湿模态分析 |
5.4.1 附连水质量加载 |
5.4.2 满载出港工况下模态分析 |
5.4.3 压载到港工况下模态分析 |
5.5 结果分析总结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船舶总振动响应分析 |
6.1 引言 |
6.2 主机激振力 |
6.3 螺旋桨激振力 |
6.4 瞬态响应计算结果及分析 |
6.5 频率响应计算结果及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数字化造船一体化数据平台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数字化造船 |
1.2.1 数字化造船的基本内涵 |
1.2.2 数字化造船系统体系 |
1.2.3 数字化造船企业及其组成 |
1.2.4 数字化造船信息总体集成 |
1.2.5 造船模式的演变 |
1.3 中国船舶企业信息化的现状综述 |
1.3.1 国内船舶企业信息化的建设状况 |
1.3.2 国内船舶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1.3.3 中国造船企业信息化未来发展方向 |
1.4 国外造船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综述 |
1.4.1 日本造船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研究 |
1.4.2 韩国造船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研究 |
1.4.3 欧美造船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研究 |
1.5 现代造船模式理论及未来造船技术 |
1.5.1 现代造船模式简述 |
1.5.2 未来造船技术 |
1.6 数字化造船一体化数据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
1.7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异构平台下的系统集成技术与STEP标准研究 |
2.1 产品数据交换过程中常用的方法 |
2.2 系统集成中所需解决的问题 |
2.3 数据共享与数据交换的标准 |
2.4 产品交换数据模型标准----STEP |
2.4.1 STEP标准的发展 |
2.4.2 STEP标准的组成 |
2.4.3 EXPRESS信息建模语言 |
2.4.4 STEP中性文件 |
2.5 船舶产品数据模型交换协议的构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船体型线数据转换研究 |
3.1 引言 |
3.2 船舶型线的数学模型 |
3.3 船体型线数据导出 |
3.3.1 IGES标准概述 |
3.3.2 IGES标准的内容 |
3.3.3 IGES标准的文件格式 |
3.3.4 IGES标准的型线数据表达形式 |
3.4 STEP标准中船舶应用协议AP216 |
3.4.1 船舶应用协议AP216综述 |
3.4.2 船体型线协议AP216适用范围 |
3.4.3 STEP标准的型线数据表达 |
3.5 基于STEP标准应用协议AP216的转换研究 |
3.5.1 STEP的实现形式的选取 |
3.5.2 AP216应用工具的开发原理 |
3.5.3 AP216应用工具的程序设计 |
3.5.4 AP216转换工具变量说明 |
3.5.5 实例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船舶分舱数据交换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船舶布置应用协议AP215中的基本概念 |
4.2.1 布置(Arrangement) |
4.2.2 舱室(Compartments) |
4.2.3 设计区域(Design zones) |
4.2.4 消防区域(Fire zones) |
4.2.5 集体防护系统(CPS)区 |
4.2.6 布置区域(Arrangement zones) |
4.3 船舶布置数据 |
4.4 中性文件的实施 |
4.5 船舶布置数据转换工具的开发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船体结构数据交换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AP218数据规划模型 |
5.2.1 AP218对常用实体的描述 |
5.2.2 船体结构图形变换分析 |
5.3 板架的数据描述 |
5.3.1 板架边界数据的描述 |
5.3.2 板架上加强筋数据描述 |
5.4 AP218应用工具开发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船舶舾装数据交换应用研究 |
6.1 关于船舶舾装协议构成 |
6.2 TRIBON系统中管系建模及数据描述方法 |
6.3 管系数据抽取平台的开发 |
6.3.1 AP227中实体的描述方法 |
6.3.2 通用数据库的构架设置 |
6.3.3 管系数据抽取模块的构架流程 |
6.4 中性文件转换平台的开发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船舶生产管理数据交换应用研究 |
7.1 引言 |
7.2 国内造船企业信息化系统简介 |
7.3 生产管理数据的提取 |
7.4 生产管理系统的集成 |
7.5 SPAR系统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A IGES标准126实体目录条目域的要求 |
附录B 有理B样条参数数据段的表达 |
附录C 船舶型线转换生成的STEP标准格式文件 |
附录D 船舶分舱数据转换生成的STEP标准格式文件 |
附录E 船舶结构数据转换生成的STEP标准格式文件 |
附录F 船舶舾装数据转换生成的STEP标准格式文件 |
(9)美国船级社在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本文的主要工作 |
2.船级社的历史及其职能 |
2.1.船级社的历史发展 |
2.2.船级社的职能 |
2.2.1.船级社职能的发展和扩大 |
2.2.2.船级社职能的分类 |
3.美国船级社及国际行业介绍 |
3.1.美国船级社简介 |
3.1.1.美国船级社的体制及机构 |
3.1.2.美国船级社的宗旨及业务范围 |
3.1.3.美国船级社的服务网络 |
3.1.4.美国船级社的杰出成绩 |
3.2.国际行业介绍 |
3.2.1.国际船级社协会 |
3.2.2.国际船级社内部道德准则 |
3.3 在华主要船级社介绍 |
3.3.1 英国劳氏船级社 |
3.3.2 挪威船级社 |
3.3.3 中国船级社 |
4.美国船级社在华宏观环境分析 |
4.1 宏观环境分析工具——PEST分析 |
4.2 美国船级社在华PEST分析 |
4.2.1 政治环境 |
4.2.2 经济环境 |
4.2.3 社会环境 |
4.2.4 技术环境 |
5 美国船级社内部实力分析——关键成功因素分析 |
5.1.关键成功因素分析 |
5.1.1 行业界定 |
5.1.2 问卷设计 |
5.1.3 问卷应答者 |
5.1.4 问卷发放、回收与统计 |
5.2 美国船级社的关键成功因素分析 |
5.2.1 船级社的关键成功因素 |
5.2.2 美国船级社的关键成功因素分析 |
6.美国船级社战略环境和战略能力综合分析——SWOT分析法 |
6.1 SWOT分析法简介 |
6.2 美国船级社的SWOT分析 |
6.2.1 美国船级社的内部优势 |
6.2.2 美国船级社的内部劣势 |
6.2.3 美国船级社的外部机会 |
6.2.4 美国船级社的外部威胁 |
7.美国船级社在华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议 |
7.1 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7.2 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的概念 |
7.2.1 增长战略 |
7.2.2 竞争战略 |
7.2.3 可持续发展战略 |
7.3 美国船级社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议 |
7.3.1 美国船级社增长战略建议——稳定性战略 |
7.3.2 美国船级社竞争战略建议——着重"低成本"寻求"差异化" |
7.3.3 美国船级社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 |
8 结论 |
附录1:问卷一 |
附录2:问卷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日本智库与日本外交决策(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主要理论 |
五、创新之处及难点不足 |
六、需要说明的问题 |
第一章 日本智库发展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日本智库的发展历程和阶段 |
一、日本智库雏形形成期(20世纪初—1945年二战结束) |
二、日本智库的蓄力期(二战后—20世纪50年代末) |
三、日本智库发展的第一高潮期(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前半期) |
四、日本智库发展的第二高潮期(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90代初) |
五、泡沫经济崩溃后的智库深度调整期(20世纪90中期—至今) |
第二节 日本智库的评价、现状及类型 |
一、日本智库的全球评价 |
二、日本智库的现今状况 |
三、日本智库的主要类型 |
四、日本大学中的智库 |
第三节 日本智库的管理运作模式与机制 |
一、日本智库的组织管理机制 |
二、日本智库的人才管理机制 |
三、日本智库的资金筹措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战后日本外交决策体制与智库作用 |
第一节 分析日本外交决策的基本理论 |
一、外交决策分析的基本理论模式 |
二、日本外交决策分析的主要理论模式 |
三、智库影响外交决策的主要理论模式 |
第二节 日本外交决策形成机制 |
一、日本外交决策形成过程 |
二、冷战后日本外交的决策机制变化 |
三、冷战后决策机制的特点与变化原因 |
第三节 日本智库在外交决策中的功能与体现 |
一、智库在外交决策中的主要功能 |
二、日本智库影响外交决策的主要途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日本智库影响外交决策过程典型案例剖析 |
第一节 日本海洋政策研究所与日本海洋战略形成 |
一、日本海洋政策研究所的基本概况 |
二、日本海洋政策研究所发挥智库功能的情况 |
三、日本海洋政策研究所和日本海洋战略的成型与发展 |
第二节 日本防卫研究所与日本安全保障政策形成 |
一、日本防卫研究所的基本概况 |
二、日本防卫研究所发挥智库功能的情况 |
三、日本防卫研究所和日本安全保障政策决策 |
第三节 “临时型”日本智库与外交安保政策形成 |
一、“临时型”日本智库的特点 |
二、“临时型”日本智库发挥功能情况 |
三、“临时型”日本智库与日本外交防卫政策制定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日本智库的日中关系研究 |
第一节 日本智库的日中关系研究总体情况 |
一、日本智库的中国研究机构及特点 |
二、国际论坛对日中关系的研究案例 |
第二节 日本智库关于“中国崛起”的研究 |
一、日本智库对“中国崛起”的总体认识 |
二、PHP总研对“中国崛起”的研究案例 |
第三节 日本智库关于“中国威胁论”的研究 |
一、日本智库对“中国威胁论”的总体认识 |
二、防卫研究所对“中国威胁论”的研究案例 |
三、东亚战略概观的中国研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ABS公布新版船舶设计软件(论文参考文献)
- [1]俄罗斯北极开发及其效应研究[D]. 徐曼. 吉林大学, 2021(01)
- [2]面向自主船舶的危险分析方法研究[D]. 周翔宇.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4)
- [3]浦东新区总体规划碳排放核算研究[D]. 李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动力学软件研究[D]. 顾俊杰.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5]奥巴马政府时期以来美国战略界对华海权评估及其政策因应研究[D]. 季澄.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6]大型小水线面双体船结构疲劳强度分析[D]. 张清越.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6(03)
- [7]2400吨级江海直达散货船振动特性分析[D]. 王崇磊.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4(07)
- [8]数字化造船一体化数据平台关键技术研究[D]. 姚竞争.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1(05)
- [9]美国船级社在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探[D]. 任斐. 复旦大学, 2009(02)
- [10]日本智库与日本外交决策[D]. 张锋.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