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谈艺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义忠,黄春明,萧勤,散文化,谈艺录,乡土作家,成长轨迹,水平线,台湾地区,意境
谈艺录论文文献综述
石皓[1](2019)在《摄影的本质是人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阮义忠是中国台湾地区的着名摄影家。他一直坚持以人文摄影为主,其作品已经成为反映台湾地区乡土社会的一种真实写照。他的摄影作品没有太多观念,也没有过多创作背后意义的阐述,而是把人物和场景,构建出一个散文化的瞬间。在他的摄影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作品所传递的一种真(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9-12-30)
[2](2019)在《周思聪谈艺录》一文中研究指出常常有这种时候:提起笔来,就好像有一个别人的"灵魂"在支配我,说出的都是别人的话。一个作者缺乏感受,作品必然缺少个性。使用着相同的工具,都是一个样的勾皴点染,如果每个作者再没有独特而强烈的感受,"千人一面"就是很自然的了。(谈到高更)那些土着人,他们也没有学会上流社会那些伪善,他们的心灵是自由纯净的,艺术最需要的就是这个。艺术永远不该去演说教的角色……我不认为他脱离生活,他只是脱离他所厌恶的生活,而热情地追求他向往的生活……这我是能理解的。只是我对我所感受的爱得不深,不能像他那样不顾一切……我是不会到孤岛上去的,我们的时代不同、经历不同、想法不同,尽管生活中有许多事,使我恨,但更多的人使我爱,即便陌路人……我每到偏远地区,深山农舍,见到那些极少文化的庄稼人,便激动不已。(本文来源于《爱尚美术》期刊2019年06期)
[3](2019)在《石鲁谈艺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画而生活则画死,为生活而画则画活。当有生活而求画,不当欲画时而讨生活。直接参加生活,始能将生活移入内心;间接旁观生活,只可将生活陈列于画面。饱餐生活当贪而无厌,咀嚼生活当细而不烦。生活中要忘我,有我时要化生活。生活时有我则难客观,有我时弃不掉生活则难升华。观物当面面观、变动观、上下观、远近观、四时观、表里观、无所不观,无微不至,必熟才能活。(本文来源于《爱尚美术》期刊2019年05期)
陈明杰[4](2019)在《以赤子情怀探究艺术真谛——《傅雷谈艺录(增订本)》荐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傅雷谈艺录》集中诠释了傅雷对文学作品的剖析和认识,对翻译工作的经验和理解,对美术、音乐的感悟和鉴赏,同时也全面展示了傅雷的为人和为学:敏锐细腻的艺术感受力、洞察力与独具慧眼的观点主张,严谨深厚的学术素养与独立不屈的主体人格,以及他的"先学会做人,其次才学做艺术家"的情怀和情操。(本文来源于《安徽教育科研》期刊2019年16期)
王镛[5](2019)在《谈艺录》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学习书法,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1977年恢复高考后,书法专业开始进入美院,浙江美院沙孟海、陆维钊等先生招收第一届研究生,学生有朱关田、陈振濂、王冬龄等人。但不巧的是,那个时候我已经考取了中央美院李可染先生的研究生。之前,我与李可染先生从未谋面。当时我考的是山水画兼书法篆刻专业,虽然李可染先生并不是专门教授书法篆刻,但他要求我们五个学生都要多练习(本文来源于《老年教育(书画艺术)》期刊2019年08期)
关良[6](2019)在《关良谈艺录》一文中研究指出盖老曾对我说:"我演武松打店,总是等鼓点子‘蹦—登一呛’的亮相完毕了之后才有人鼓掌、拍照,这倒是‘好’到点子上。演员在紧张的表演过程中,观众是无暇叫好的,我自己也认为亮相时最美。因此初次接触您的画,看不大懂,还认为是散了神。后来才慢慢看懂了,您是专选我亮相还未定的时候,也就是锣鼓点子‘蹦一登一’还未到‘呛’的时候,抓住这一瞬间的动势于画面上,因此在画面上的人物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您是用这种办法传神的,真是画中有戏。"当然这是盖老的过誉之词,甚感汗颜。(本文来源于《爱尚美术》期刊2019年03期)
李雨欢,费红[7](2019)在《从“神韵”、“气韵”和“神似”叁方面探讨钱钟书的“化境”论——以《谈艺录》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钱钟书标举的"化境"说集其翻译思想之大成,是中国传统译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的翻译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该理论蕴藏了大量美学理论,体现了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美学内涵。本文旨在从中国传统美学的"神韵"、"气韵"和"神似"叁个方面来细探钱钟书先生"化境"论中的美学体现,以进一步讨论美学对翻译的具体作用。(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9年14期)
朱超亚[8](2019)在《新发现石挥话剧佚文五则辨析——新编3卷本《石挥谈艺录》补遗》一文中研究指出《我演<屠户>》等五篇文章对于石挥话剧活动轨迹与思想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但这些文章都没有收录到2017年出版的叁卷本《石挥谈艺录》中。其中前4篇文章分别为石挥在1935-1939年间所写的表演手记、呼吁话剧艺人抵抗当局压迫的"檄文"、剧评以及《艺术生活》副刊的发刊词,这些文章能够反映出石挥在刚刚从事话剧活动时就已基本掌握了演剧的技巧,并能够以十分严肃的态度对待话剧运动。同时,这些文章所表述的思想与石挥此后的文章具有很大的联系。第5篇文章为1948年底石挥给汉口《大刚报》"剧艺"副刊主编的回信,此时石挥虽已基本告别话剧运动转投电影界,但从这封信中还是能够看出他对话剧运动的严肃态度。(本文来源于《戏剧文学》期刊2019年03期)
李晓燕[9](2019)在《李宝林太行山谈艺录》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7月初,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会长李宝林率领画会一批画家前往河南林州太行山红旗渠、石板岩采风。李先生曾四度到过太行山,这次他是以八十多岁的高龄前往。面对他热爱的大山,贴近五代荆浩笔下的林虑山,他精神饱满,兴致高昂地和大家一道参观、写生。在石板岩河南美术家协会创作基地休息时,他与同行的画会副会长詹志峰、董继宁、张龙新,副秘书长陈芳桂,会员唐允明、杨进民、李明,李宝林助手李晓燕,以及林州市委宣传部部长王献青,河南画家张守(本文来源于《国画家》期刊2019年02期)
[10](2019)在《康定斯基谈艺录》一文中研究指出任何艺术作品都是自己时代的孩子,它常常还是我们感情的母亲。每一个文明时期也这样创造着其独特的不可能重复的艺术。试图复活过去的艺术原至多只能导致类似死婴一样的艺术作品产生。我们不可能像古希腊人一样去感觉,用们的内在生命去生活。所以,举例说来,力图采用希腊的雕刻原则创作出的只能是与(本文来源于《爱尚美术》期刊2019年02期)
谈艺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常常有这种时候:提起笔来,就好像有一个别人的"灵魂"在支配我,说出的都是别人的话。一个作者缺乏感受,作品必然缺少个性。使用着相同的工具,都是一个样的勾皴点染,如果每个作者再没有独特而强烈的感受,"千人一面"就是很自然的了。(谈到高更)那些土着人,他们也没有学会上流社会那些伪善,他们的心灵是自由纯净的,艺术最需要的就是这个。艺术永远不该去演说教的角色……我不认为他脱离生活,他只是脱离他所厌恶的生活,而热情地追求他向往的生活……这我是能理解的。只是我对我所感受的爱得不深,不能像他那样不顾一切……我是不会到孤岛上去的,我们的时代不同、经历不同、想法不同,尽管生活中有许多事,使我恨,但更多的人使我爱,即便陌路人……我每到偏远地区,深山农舍,见到那些极少文化的庄稼人,便激动不已。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谈艺录论文参考文献
[1].石皓.摄影的本质是人文[N].文汇报.2019
[2]..周思聪谈艺录[J].爱尚美术.2019
[3]..石鲁谈艺录[J].爱尚美术.2019
[4].陈明杰.以赤子情怀探究艺术真谛——《傅雷谈艺录(增订本)》荐读[J].安徽教育科研.2019
[5].王镛.谈艺录[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9
[6].关良.关良谈艺录[J].爱尚美术.2019
[7].李雨欢,费红.从“神韵”、“气韵”和“神似”叁方面探讨钱钟书的“化境”论——以《谈艺录》为例[J].校园英语.2019
[8].朱超亚.新发现石挥话剧佚文五则辨析——新编3卷本《石挥谈艺录》补遗[J].戏剧文学.2019
[9].李晓燕.李宝林太行山谈艺录[J].国画家.2019
[10]..康定斯基谈艺录[J].爱尚美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