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运输蛋白基因论文-唐欣,王瑞辉,杨秀艳,朱建峰,刘正祥

逆向运输蛋白基因论文-唐欣,王瑞辉,杨秀艳,朱建峰,刘正祥

导读:本文包含了逆向运输蛋白基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唐古特白刺,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NtNHX1基因,基因克隆

逆向运输蛋白基因论文文献综述

唐欣,王瑞辉,杨秀艳,朱建峰,刘正祥[1](2014)在《唐古特白刺液泡膜Na~+/H~+逆向运输蛋白基因NtNHX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具有将胞质中过多的Na+区隔化在液泡内,从而减轻过量Na+对细胞质的伤害,同时维持细胞的渗透势,利于植物抵御盐胁迫。以2年生唐古特白刺嫩叶为试材,采用RT-PCR和RACE方法从叶片中获得1个NHX基因cDNA全长,命名为NtNHX1,GenBank登录号为KF751928。序列分析结果表明:NtNHX1全长2 134 bp,包含281 bp的5’非编码区、218 bp的3’非编码区和29 bp的poly(A)尾巴。该cDNA编码1个544个氨基酸的多肽,等电点为8.14,推测分子质量为59.9 kDa。通过与其他物种的NHX1氨基酸序列比对,NtNHX1基因与柑橘同源性最高达81%。NtNHX1基因存在12个跨膜结构域,其中TM3跨膜结构域上具有高度保守的氨氯吡嗪脒结合位点(LFFIYLLPPI)。该位点与Na+有竞争作用。相对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NtNHX1在根、茎、叶中均有表达,叶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茎和根;在高浓度盐(200 mmol·L-1NaCl)处理下,NtNHX1在叶中的转录水平显着增强,在处理12 h后表达量达到最大值。由此推断,NtNHX1基因的表达与盐胁迫的诱导和调节有关。(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14年03期)

张智俊,杨洋,罗淑萍,黄业伟,刘志伟[2](2011)在《毛竹液泡膜Na~+/H~+逆向运输蛋白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Na+/H+逆向转运蛋白具有稳定细胞质内Na+浓度和调节pH值的功能,对植物的耐盐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分离出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Na+/H+逆向转运蛋白编码基因PpNHX1的cDNA序列,全长2290bp(GenBank登录号为GU295174)。该基因的编码蛋白PpNHX1包含545个氨基酸残基,进行BLASTp比对,发现其与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PcNHX1、水稻(Oryza sativa)OsNHX1的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9%和88%。系统发育分析表明,PpNHX1蛋白与禾本科植物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与质膜型Na+/H+逆向转运蛋白亲缘关系较远。以半定量RT-PCR检测PpNHX1基因的表达情况,发现PpNHX1受到200mmol/L NaCl胁迫的诱导,在4h内的表达量随NaCl处理时间延长持续增强,其中根部的表达增强幅度明显高于茎和叶;但4h后,PpNHX1在根与叶中的表达量均有所下降。推断PpNHX1基因在盐胁迫下的表达调控与毛竹耐盐能力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郭庆水[3](2010)在《木榄Na~+/H~+逆向运输蛋白基因的克隆》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境中盐分对植物的伤害主要是Na+引起的,而Na+/H+逆向转运蛋白催化Na+/H+的逆向跨膜运输,是植物抵御盐胁迫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植物耐盐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植物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的分析将对阐明植物的耐盐机.理和培育耐盐基因工程植物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GenBank上登陆的其它植物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的同源序列设计一对简并引物,利用RT-PCR和RACE技术获得了木榄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液泡型和质膜型的cDNA全序列,分别命名为BgNHXl和BgSOS1。BgNHX1 cDNA全长2130bp,5’端非编码区332bp,3’端非编码区172bp,开放阅读框1626个核苷酸,编码一个由541个氨基酸构成的多肽,含有Na+/H+逆向转运蛋白的高度保守序列LFFIYLLPPI,这是Na+/H+逆向转运蛋白活力的竞争性抑制剂氨氯吡嗪脒的结合位点。该基因氨基酸序列与蓖麻(Ricinus communis)、毛果杨(Populus trichocarpa)、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柑桔(Citrus reticulata)、大豆(Glycine max)、棉花(Gossypium hirsutum)、葡萄(Vitis vinifera)、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的Na+/H+逆向转运蛋白氨基酸序列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分别为83%、83%、84%、80%、80%、81%、81%、78%。BgSOSl cDNA全长3703bp,5’端非编码区116bp,3’端非编码区125bp,开放阅读框3462个核苷酸,编码一个由1153个氨基酸构成的多肽,该基因氨基酸序列与毛果杨(Populus trichocarpa)、蓖麻(Ricinus communis)、胡杨(Populus euphratica)葡萄(Vitis vinifera)、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um)、美国野藜(Chenopodium quinoa)、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水稻(Oryza sativa)的Na+/H+逆向转运蛋白氨基酸序列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分别为77%、75%、75%、73%、69%、67%、68%、64%。根据BgSOS1基因全长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其编码区,用于构建其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2-BgSOS1,重组质粒导入根癌农杆菌(EHA105)中,获得工程菌EHA105-pCAMBIA1302-BgSOS1。农杆菌介导法将BgSOS1基因编码区导入烟草,获得卡那霉素杭性植株,PCR证明外源BgSOS1基因已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中。(本文来源于《海南大学》期刊2010-04-01)

张雨良,罗淑萍,杨峰山,魏岩,袁辉[4](2008)在《新疆盐生植物猪毛菜逆向运输蛋白基因SaNHX1 3’-RACE的克隆及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新疆盐生植物猪毛菜(Salsola collina Pall.)为材料提取总RNA,根据NHX1家族同源序列保守区设计1对简并引物,进行RT-PCR扩增,得到猪毛菜逆向运输蛋白基因cDNA中间一段619 bp序列。再用快速扩增cDNA 3’末端(3’RACE)方法,得到约1 000 bp 3’末端序列。将两段序列进行拼接,得到猪毛菜长为1 585bp(Gen Bank登陆号为EU072932)的逆向运输蛋白基因(SaNHX1)cDNA序列,编码370个氨基酸,其编码序列、氨基酸序列与同科耐盐植物盐角草相应序列同源性为85%和87%,研究为进一步克隆猪毛菜NHX1全基因序列和研究其功能打下基础。(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科学》期刊2008年03期)

肖前谷,叶妙水,钟克亚,胡新文,郭建春[5](2007)在《北美海蓬子Na~+/H~+逆向运输蛋白基因的克隆及拟南芥转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Na+/H+逆向运输蛋白在植物耐盐性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根据在不同植物中功能相同的同源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方法从真盐生植物北美海蓬子(Salicornia Bigelovii Torr.)中克隆出包括有1683bp的完整编码区在内的2591bp(GenBank登陆号为DQ157454)的Na+/H+逆向运输蛋白基因(SbNHX1)cDNA序列。将该基因编码区序列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pVKH-35S-pA上,并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到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得到T3代转入单基因种子。200mmol/L的NaCl胁迫培养结果显示,转基因拟南芥在200mmol/L的NaCl胁迫条件下生长状况好于野生型植株,植物表现有一定的耐盐性。(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07年05期)

张桂和,郭建春,叶妙水[6](2007)在《转海蓬子Na~+/H~+逆向运输蛋白基因番茄的耐盐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转海蓬子Na+/H+逆向运输蛋白基因(Nhap)的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阳性植株和对照植株为材料,测定叶片相对含水量、质膜透性、K+/Na+比值和叶绿素含量4项耐盐指标.结果表明:在盐胁迫条件下,转基因植株的相对含水量、K+/Na+比值和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对照植株,而叶片质膜透性明显低于对照植株,说明Nhap基因已经在番茄转化植株体内表达,提高了转基因植株的耐盐性.(本文来源于《贵州科学》期刊2007年02期)

隋昕[7](2007)在《碱蓬液泡型Na~+/H~+逆向运输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向苜蓿中的转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盐碱土是地球上广泛分布的一种土壤类型,然而由于灌溉方式不当,盐碱地面积不断增加,造成大面积土地被迫撂荒和植被的第一性生产力下降,限制了农业的发展,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在治理盐碱地的各项技术措施中,生物措施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改良途径。即通过DNA重组技术,分离并转移植物耐盐基因,使其能在转基因植物中顺利表达,以提高转基因植物的耐盐性,培养优良抗盐品种,来开发利用盐碱地。液泡型Na~+/H~+逆向运输蛋白基因是渗透胁迫调节基因之一,编码负责Na~+/H~+交换的一种跨膜运输蛋白基因。Na~+/H~+逆向运输蛋白,不仅能保持植物细胞内低Na~+水平,而且在细胞器的发生及离子平衡过程中还具有渗透调节功能,是保持细胞pH和离子平衡的关键因子。本论文以生长在吉林省白城地区的碱蓬(Suaeda corniculata)为植物材料,首次分离并克隆了液泡型Na~+/H~+逆向运输蛋白基因全长cDNA片段(基因银行注册号码为DQ512716),并且进行了序列分析;同时利用该基因构建植物表达载体,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该基因转入苜蓿中。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实验通过RT-PCR与3’RACE和5’RACE的方法,从碱蓬中克隆到一个液泡型Na~+/H~+逆向运输蛋白基因(ScNHX1),并进行了测序,基因全长为1665bp,推测的编码蛋白序列包含554个氨基酸残基,将此基因提交到GenBank,登录号是DQ512716。2.利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对克隆得到的碱蓬Na~+/H~+逆向运输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及由此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各种统计、结构分析和序列比较,得出以下结论:(1)碱蓬Na~+/H~+逆向运输蛋白基因编码的Na~+/H~+逆向运输蛋白,pI为7.47,预测分子量为61.2KD。(2)碱蓬Na~+/H~+逆向运输蛋白与其它植物的液泡型Na~+/H~+逆向运输蛋白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上有很高同源性;而与质膜型Na~+/H~+逆向运输蛋白的同源性较低。初步证明:我们分离的碱蓬Na~+/H~+逆向运输蛋白是液泡型Na~+/H~+逆向运输蛋白。(3)碱蓬液泡型Na~+/H~+逆向运输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ScNHX1氨基端有12个序列保守的跨膜结构域(TM),羧基端有亲水尾部。在TM3中有一段十几个氨基酸组成的保守区(~(85)LFFIYLLPPI~(94))是氨氯吡嗪咪的结合域。TM5和TM6并没有完全跨过液泡膜具报道这两个跨膜结构域与Na~+结合,是液泡型Na~+/H~+逆向运输蛋白活性的重要结构域。(4)碱蓬液泡膜Na~+/H~+逆向运输蛋白序列中含有Asn的糖基化位点,证明该蛋白是已糖基化的蛋白。(5)碱蓬液泡型Na~+/H~+逆向运输蛋白序列含有Asp位点,在141位。3.将碱蓬液泡型Na~+/H~+逆向运输蛋白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中,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完成了ScNHX1基因向苜蓿中的转化。(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期刊2007-05-01)

叶妙水,钟克亚,张桂和,胡新文,郭建春[8](2006)在《北美海蓬子Na~+/H~+逆向运输蛋白基因的克隆及转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Na+/H+逆向运输蛋白在植物耐盐性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根据同源序列设计引物, 通过RT-PCR方法从真盐生植物北美海蓬子(Salicornia bigelovii)中克隆出包括1 683bp的完整编码区在内的2 591bp(GenBank登陆号为DQ157454)的Na+/H+逆向运输蛋白基因(NP)cDNA序列。将该基因编码区序列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pVKH-35S-pA上,并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到模式植物拟南芥(Ara- bidopsis thaliana)中,得到T3代转入单基因种子。200mmol/L的NaCl胁迫培养结果显示,转基因植株生长状况好于野生型植株。(本文来源于《第二届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基因发掘利用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6-11-01)

逆向运输蛋白基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植物Na+/H+逆向转运蛋白具有稳定细胞质内Na+浓度和调节pH值的功能,对植物的耐盐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分离出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Na+/H+逆向转运蛋白编码基因PpNHX1的cDNA序列,全长2290bp(GenBank登录号为GU295174)。该基因的编码蛋白PpNHX1包含545个氨基酸残基,进行BLASTp比对,发现其与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PcNHX1、水稻(Oryza sativa)OsNHX1的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9%和88%。系统发育分析表明,PpNHX1蛋白与禾本科植物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与质膜型Na+/H+逆向转运蛋白亲缘关系较远。以半定量RT-PCR检测PpNHX1基因的表达情况,发现PpNHX1受到200mmol/L NaCl胁迫的诱导,在4h内的表达量随NaCl处理时间延长持续增强,其中根部的表达增强幅度明显高于茎和叶;但4h后,PpNHX1在根与叶中的表达量均有所下降。推断PpNHX1基因在盐胁迫下的表达调控与毛竹耐盐能力密切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逆向运输蛋白基因论文参考文献

[1].唐欣,王瑞辉,杨秀艳,朱建峰,刘正祥.唐古特白刺液泡膜Na~+/H~+逆向运输蛋白基因NtNHX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林业科学.2014

[2].张智俊,杨洋,罗淑萍,黄业伟,刘志伟.毛竹液泡膜Na~+/H~+逆向运输蛋白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1

[3].郭庆水.木榄Na~+/H~+逆向运输蛋白基因的克隆[D].海南大学.2010

[4].张雨良,罗淑萍,杨峰山,魏岩,袁辉.新疆盐生植物猪毛菜逆向运输蛋白基因SaNHX13’-RACE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新疆农业科学.2008

[5].肖前谷,叶妙水,钟克亚,胡新文,郭建春.北美海蓬子Na~+/H~+逆向运输蛋白基因的克隆及拟南芥转化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07

[6].张桂和,郭建春,叶妙水.转海蓬子Na~+/H~+逆向运输蛋白基因番茄的耐盐性研究[J].贵州科学.2007

[7].隋昕.碱蓬液泡型Na~+/H~+逆向运输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向苜蓿中的转化[D].吉林农业大学.2007

[8].叶妙水,钟克亚,张桂和,胡新文,郭建春.北美海蓬子Na~+/H~+逆向运输蛋白基因的克隆及转化分析[C].第二届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基因发掘利用研讨会论文集.2006

标签:;  ;  ;  ;  ;  

逆向运输蛋白基因论文-唐欣,王瑞辉,杨秀艳,朱建峰,刘正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