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台湾当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台湾,民进党,台湾当局,民众,政策,南海,南向。
台湾当局论文文献综述
高杨[1](2019)在《民进党当局在台湾社会制造“绿色恐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高杨)新任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27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上表示,今年以来,民进党当局通过操弄所谓“中共代理人”修法等,不断煽动两岸对抗、制造两岸敌意,已遭到台湾社会各界强烈反对。现在他们又炒作所谓“反渗透法”,无论手法怎么变换,目的都是为了打击岛内持(本文来源于《人民政协报》期刊2019-11-28)
修菁[2](2019)在《国台办批民进党当局:诬蔑抹黑“26条措施”才是在欺骗台湾民众》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修菁)针对台当局称大陆“26条措施”属于“欺骗”,将提出“因应之道”,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13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应询指出,民进党当局对“26条措施”从各种角度混淆、诬蔑、抹黑才是在欺骗台湾民众,而所谓“因应之道”是在损害台湾民众利益。(本文来源于《人民政协报》期刊2019-11-14)
本报驻台北特约记者,崔明轩,本报记者,郭孝伟[3](2019)在《大陆“惠台26条”引发岛内强烈反响》一文中研究指出11月4日,国务院台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0个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26条措施”),包括为台湾企业和台湾同胞提供同等待遇的措施各13条。这些惠台措施立即受到岛内欢迎和高度关注,但台湾当局却迫不及待地跳出来诋(本文来源于《环球时报》期刊2019-11-05)
李鸿阶,张元钊[4](2019)在《台湾当局“新南向政策”的形成发展、实施路径与效果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台湾当局推出的"新南向政策",以"四大主轴""五大旗舰计划""叁大潜力领域"为核心,以提升对外经济格局及多元性,试图阻碍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减轻对大陆经济依赖。本文全面阐述了台湾"新南向政策"的由来发展、主要内容及其政策效果,并指出其面临问题和重大挑战。(本文来源于《台湾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程龙[5](2019)在《民进党当局站在广大台湾同胞利益对立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北京10月16日电 (记者程龙)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马晓光16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应询表示,民进党当局单方面破坏两岸协商政治基础,竭力阻挠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站在广大台湾同胞利益的对立面,蓄意限制金马发展,这种心态和做法不得人心。马晓光介绍说,(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期刊2019-10-17)
谭卫元[6](2019)在《台湾当局南海政策的历史演变与现实困境》一文中研究指出台湾当局的南海政策是在沿袭民国时期南海政策的基础上展开的,并随着国际格局、南海情势的演变以及两岸关系的变化而不断演变。总体上看,由于南海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受到岛内外政治环境的约束,台湾当局的南海政策缺乏积极作为与清晰目标,始终处于被动因应的状态。台湾当局未来如何面对菲律宾南海仲裁案后的局势,是否会改变有关南海政策的主张,以及将给两岸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都存在着一定的变数。(本文来源于《边界与海洋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雷炎[7](2019)在《从台湾当局引进“旗鱼”级的历史看其“自造潜艇”的困境》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台独势力上台后,将"防务自主"作为重点,试图兼顾强化军力和促进岛内产业。其中,总预算高达2 000亿元新台币,计划时间长达十余年的"潜舰(艇)自造"项目因金额高、技术难度大、成本风险高、政治性大,一直备受关注,岛内媒体频频爆出诸多内幕,显示整个项目充满太多不确定性。也正因为"潜舰自造"具有极高政治敏感性,一直处于"黑箱操作"状态。(本文来源于《兵器知识》期刊2019年07期)
刘隽[8](2019)在《美打“台湾牌” 蔡当局切莫兴过头!》一文中研究指出据媒体报道,美国众议院于5月7日傍晚通过了"2019年台湾保证法案""重新确认美国对台及对执行台湾关系法承诺"决议案。两案内容包含要求美国对台军售常态化、重启美台贸易协定会谈、支持台湾加入国际组织等等。对此,外交部5月8日做出回应,指责美方"对中国内政粗暴干涉",中方坚决反对,并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蔡当局则表示,该法案通过代表"美国对台湾(本文来源于《台声》期刊2019年12期)
吕鸿彬[9](2019)在《台湾地区蔡英文当局“新南向政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南向政策”是台湾地区蔡英文当局试图摆脱政治孤立和大陆政治、经济影响力的一项政策,同时也是李登辉、陈水扁当局“南向政策”的延续。蔡英文当局推此政策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在经济层面上,鉴于大陆经济发展对台湾地区“磁吸”效应增加的现实和东南亚、南亚地区经济发展日益蓬勃兴盛,促使蔡英文当局强化与这些国家经贸往来,以提振台湾地区经济与减轻对大陆经济依赖。在政治层面上,蔡英文当局上台至今,拒不承认两岸和平的政治基础“九二共识”。在与中国大陆的关系降至历史低点,台湾地区政治日趋孤立的局面下,台当局希望“以经促政”,在与“新南向政策”目标国家经贸往来、人文交流过程中逐步发展为“外交关系”以找到政治上的突破点。文章主要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依序撰述台湾地区蔡英文当局“新南向政策”的实施背景、实施内容、实施结果及影响和对其的评价及对策分析,系统地探讨和分析“新南向政策”。文章认为,“新南向政策”推行以来,不但对台湾地区政治、经济促进作用有限,还有损于两岸关系。“新南向政策”不过是台当局的“一厢情愿”,是“台独”的重要表现,得不到岛内民众的支持和相关国家的回应,最终逐渐陷入困境。(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刘小军,夏兴[10](2019)在《民进党当局难解岛内能源困局——台湾“五缺”问题介绍之“缺电”篇》一文中研究指出能源问题一直是影响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台湾民众环保意识高涨,要求台当局能源政策不仅要解决缺电问题,还要兼顾环保。核能作为清洁能源,本来是解决台湾能源问题的可行选择。但民进党囿于"反核"意识形态,上台之后执意推行废除核能的"非核家园计划",这种躁进的能源政策造成民进党当局在能源(本文来源于《两岸关系》期刊2019年05期)
台湾当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记者修菁)针对台当局称大陆“26条措施”属于“欺骗”,将提出“因应之道”,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13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应询指出,民进党当局对“26条措施”从各种角度混淆、诬蔑、抹黑才是在欺骗台湾民众,而所谓“因应之道”是在损害台湾民众利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台湾当局论文参考文献
[1].高杨.民进党当局在台湾社会制造“绿色恐怖”[N].人民政协报.2019
[2].修菁.国台办批民进党当局:诬蔑抹黑“26条措施”才是在欺骗台湾民众[N].人民政协报.2019
[3].本报驻台北特约记者,崔明轩,本报记者,郭孝伟.大陆“惠台26条”引发岛内强烈反响[N].环球时报.2019
[4].李鸿阶,张元钊.台湾当局“新南向政策”的形成发展、实施路径与效果评估[J].台湾研究.2019
[5].程龙.民进党当局站在广大台湾同胞利益对立面[N].人民日报.2019
[6].谭卫元.台湾当局南海政策的历史演变与现实困境[J].边界与海洋研究.2019
[7].雷炎.从台湾当局引进“旗鱼”级的历史看其“自造潜艇”的困境[J].兵器知识.2019
[8].刘隽.美打“台湾牌”蔡当局切莫兴过头![J].台声.2019
[9].吕鸿彬.台湾地区蔡英文当局“新南向政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
[10].刘小军,夏兴.民进党当局难解岛内能源困局——台湾“五缺”问题介绍之“缺电”篇[J].两岸关系.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