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机制论文_杨鑫,贾户亮,钦伦秀

导读:本文包含了复发机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白细胞,复发性,细胞,玉屏风散,安胎,胆管,胎盘。

复发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杨鑫,贾户亮,钦伦秀[1](2019)在《肝癌术后复发的分子机制及其预测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治性切除是原发性肝癌的最重要治疗方式,但复发率高是影响病人术后生存的主要原因。根据复发时间,肝癌术后复发分为早期复发和晚期复发,前者主要与肿瘤侵袭转移有关,后者主要由于肝病背景基础上的多中心发生所致。早期预测术后复发风险有助于及时有效干预、改善预后。近十余年,临床上围绕肝癌术后复发进行了系统研究,对转移复发的分子机制有了新认识:肝癌转移潜能始于原发瘤早期;微环境炎性反应失衡促进癌症发生转移。同时,识别和鉴定出多种预测复发的分子标记物,创建并优化了肝癌转移分子预测模型。这些研究成果为临床更准确地把握肝癌复发转移规律,制订更加精准预防和治疗策略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武颖,张莹,辛明蔚,何军琴[2](2019)在《养血安胎方对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小鼠胚胎植入及蛋白表达的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养血安胎方对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小鼠模型,运用SP免疫组化法、蛋白质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正常组,模型组,高、中、低剂量组IGFBP-7、VEGF、PDGF-AA的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VEGF升高,PDGF-AA、IGFBP-7蛋白表达均显着下降(P<0.05),并且其效果与剂量成正相关。结论:养血安胎方能促进子宫内膜VEGF和降低PDGF-AA、IGFBP-7的表达,提示养血安胎方治疗复发性流产可能与其增加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环障碍、调节胎盘植入作用机制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范海军,田大广,魏晓平[3](2019)在《复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病因机制及外科治疗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肝内胆管结石(intrahepatic bile duct stones,IBDS)是肝胆外科的常见病,其病因复杂,治疗难度大,术后复发率高、并发症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IBDS的复发机制研究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细菌寄生虫感染、胆管炎反复发作和胆汁淤滞、遗传环境与饮食代谢及初次治疗方式及时机选择等有关。随着现代医疗技术发展,IBDS的各种治疗方式层出不穷,精准肝切除术、经皮肝胆道镜取石术(PTCS)、各种内镜及碎石技术微创外科等发展迅速。该文主要对IBDS复发的病因机制及其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及IBDS的术后复发预防提供一定依据,以期减轻患者病痛并提高其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新医学》期刊2019年09期)

马丽,黄从新[4](2019)在《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机制及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导管消融术已经成为治疗心房颤动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效果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然而术后的早期复发非常常见,早期复发并不代表消融治疗失败,但早期复发是晚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需要积极干预。针对其发生的机制予以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抗炎治疗、抗心房重构治疗、中药治疗及适当时间的二次消融术治疗,可降低早期复发率,改善远期随访疗效。(本文来源于《心血管病学进展》期刊2019年05期)

郑劼,包凯帆,李伟,袁为远,许一凡[5](2019)在《基于益气固表功效探讨玉屏风散抗过敏复发的作用及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过敏性疾病反复发作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玉屏风散在防治过敏性疾病中具有独特优势,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释。该文基于中医药益气固表重要治法,探讨玉屏风散治疗过敏性疾病及抗过敏复发的作用及机制;明确该方在过敏性疾病治疗中尤其是抗过敏复发中的独特优势;通过细胞萃取色谱法及血清药理学筛选该方中主要的活性成分;通过网络药理学对该方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进行预测分析;并分别从调控、维持免疫稳态和修复上皮屏障功能的角度,深入探讨和理解益气固表的科学内涵。(本文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赵婷,张华坤,姚吉龙,刘庆芝,罗智华[6](2019)在《自体PBMCs宫腔灌注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及其相关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宫腔灌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共培养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治疗对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选取46例URSA患者,随机选取23例为试验组(另23例作为对照组),进行HCG共培养自体PBMCs宫腔灌注治疗,随访妊娠结局,对其中21例患者宫腔灌注治疗前后取少许子宫内膜组织检测IL-2、IL-10、INF-γ、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T细胞活化后表达和分泌的调节蛋白(RANTES)的变化。结果:试验组23例患者中9例持续妊娠,妊娠率达到39.13%,显着高于对照组的13.04%(P<0.05)。持续妊娠者宫腔灌注治疗后子宫内膜IL-2、INF-γ、MCP-1的质量浓度较治疗前下降,而IL-10、RANTES的质量浓度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持续妊娠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IL-2、IL-10、INF-γ、MCP-1、RANTES的质量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HCG共培养自体PBMCs宫腔灌注治疗能够改善URSA患者的妊娠结局。(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许可[7](2019)在《复发性抑郁症耳电针疗效脑机制的前扣带回功能连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前期我们研究发现,耳电针治疗轻中度抑郁症有效,但其脑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分析耳甲电针治疗复发性抑郁症的脑功能网络连接(rs-FC)变化,探讨其脑机制。方法通过门诊及招募广告纳入了16例复发患者,采用耳电针刺激仪(华佗牌,SDZ-ⅡB,苏州医疗仪器有限公司)(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暨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资料汇编》期刊2019-08-22)

梁颖,程钢,黄邓高[8](2019)在《益脾活血方调控B7-H1/PD-1通路对大鼠肝癌切除术后防止复发的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益脾活血方调控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B7-H1)与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结合通路对大鼠肝癌切除术后防止复发的机制。方法:选用健康SPF级雄性SD大鼠36只,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西药组、中药组,每组12只,叁组接种人肝癌细胞,7天后取肝脏已成瘤裸鼠进行肝癌手术切除建立肝癌术后裸鼠模型,分别给予益脾活血方和5-氟尿嘧啶进行干预,连续4周。观察并记录裸鼠一般情况、采用PET/CT影像学检查术后复发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法)检验术后复发组织病理变化、蛋白质印迹法(WB法)检测B7-H1/PD-1表达量、流式细胞术检测CD_4~+、CD_8~+T淋巴细胞水平。结果:对照组、西药组、中药组叁组均可在裸鼠左中上腹发现高摄取区域,西药组和中药组复发率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西药组和中药组复发率无显着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西药组和中药组B7-H1相对表达量显着降低(P<0.05),西药组B7-H1相对表达量低于中药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中药组和西药组术后复发裸鼠CD_4~+、CD_4+~/CD_8~+在外周血、脾脏中显着上升(P<0.05),CD_8~+细胞水平明显降低(P<0.05);西药组在外周血和脾脏中CD_4~+水平显着高于中药组(P<0.05),外周血中中药组和西医组CD_8~+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益脾活血方可通过介导B7-H1/PD-1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防止肝癌术后复发。(本文来源于《四川中医》期刊2019年08期)

文妍琪,杨菁[9](2019)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机制中Th17细胞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复发性自然流产(RSA)发病原因有多种,约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发病原因不明,称之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URSA与母胎免疫耐受失衡有着密切的关系。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免疫调节细胞。Th17细胞有很强的促炎性作用,可引起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Treg细胞则有很强的免疫抑制作用,通过维持自身免疫耐受和控制自身激活的CD4~+T细胞的增殖而抑制免疫疾病的发展。在正常情况下,Th17细胞与Treg细胞的相互作用使机体效应和抑制处于一种微妙而复杂的状态。维持孕妇机体Th17/Treg平衡,对成功妊娠的维持起着重要作用。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造成URSA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免疫耐受遭到破坏,但其具体机制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本文对Th17细胞和Treg细胞在URSA流产机制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生殖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王永久,宫珍卿,程焱[10](2019)在《白藜芦醇通过调节SIRT1/AMPK信号通路对复发大鼠MCAO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 RSV)通过调节SIRT1/AMPK信号通路对复发大鼠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研究。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8只,采用微型动脉瘤夹夹闭法制作单次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n=14)和双次MCAO模型(n=16),随机分为RSV治疗组和实验对照组,术后3天测定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并评价行为缺损的变化。另外8只大鼠为假手术组,随机分为RSV治疗组(n=5)和对照组(n=3)。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大鼠的SIRT1表达、AMPK、phospho-AMPK表达,去乙酰化荧光检测试剂盒进行SIRT1活性检测,ATP生物发光检测试剂盒测定AT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SV显着改善神经行为功能(P<0.05),降低单次及双次MCAO大鼠脑梗死体积(P<0.05),提高缺血脑组织SIRT1及AMPK活性(P<0.05),SIRT1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RSV喂养3天后假手术组、单次MCAO组和双次MCAO组大鼠缺血脑组织ATP含量均显着增高(P<0.05),RSV使组织内ATP含量升高1.5~2.0倍。结论 RSV对大鼠单次和双次MCAO模型均具有神经保护作用,RSV的神经保护作用与提高SIRT1及AMPK活性和增加脑缺血时能量需求有关。(本文来源于《医学研究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复发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养血安胎方对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小鼠模型,运用SP免疫组化法、蛋白质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正常组,模型组,高、中、低剂量组IGFBP-7、VEGF、PDGF-AA的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VEGF升高,PDGF-AA、IGFBP-7蛋白表达均显着下降(P<0.05),并且其效果与剂量成正相关。结论:养血安胎方能促进子宫内膜VEGF和降低PDGF-AA、IGFBP-7的表达,提示养血安胎方治疗复发性流产可能与其增加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环障碍、调节胎盘植入作用机制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复发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1].杨鑫,贾户亮,钦伦秀.肝癌术后复发的分子机制及其预测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9

[2].武颖,张莹,辛明蔚,何军琴.养血安胎方对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小鼠胚胎植入及蛋白表达的作用机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

[3].范海军,田大广,魏晓平.复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病因机制及外科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9

[4].马丽,黄从新.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机制及处理[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9

[5].郑劼,包凯帆,李伟,袁为远,许一凡.基于益气固表功效探讨玉屏风散抗过敏复发的作用及机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6].赵婷,张华坤,姚吉龙,刘庆芝,罗智华.自体PBMCs宫腔灌注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及其相关机制[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7].许可.复发性抑郁症耳电针疗效脑机制的前扣带回功能连接研究[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暨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资料汇编.2019

[8].梁颖,程钢,黄邓高.益脾活血方调控B7-H1/PD-1通路对大鼠肝癌切除术后防止复发的机制研究[J].四川中医.2019

[9].文妍琪,杨菁.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机制中Th17细胞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研究进展[J].生殖医学杂志.2019

[10].王永久,宫珍卿,程焱.白藜芦醇通过调节SIRT1/AMPK信号通路对复发大鼠MCAO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19

论文知识图

学位工作与研究生教育附 2006年全国优秀博...学位工作与研究生教育附 2006年全国优秀博...学位工作与研究生教育附 2006年全国优秀博...医学教育与科技2001—2002年度陕西省科学技...医学教育与科技2001—2002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概述2007年度武汉地区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

标签:;  ;  ;  ;  ;  ;  ;  

复发机制论文_杨鑫,贾户亮,钦伦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