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金属β-内酰胺酶的系列研究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金属β-内酰胺酶的系列研究

卓超[1]2003年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金属β-内酰胺酶的系列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筛选我院监护病房分离的产金属β-内酰胺酶(MBL)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株,调查产酶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了解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检测MBL的等电点及酶对抗生素的稳定性;检测MBL的编码基因,进行序列分析,明确酶基因表型;构建含嗜麦芽窄食单胞菌MBL编码基因的重组体,并在E. coli BL21中表达,从基因和蛋白水平明确MBL在细菌耐药机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收集1998年1月-2001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监护病房临床分离得到的422株革兰阴性杆菌。用E试验法测定10种抗菌药物对细菌的抗菌活性,筛选耐亚胺培南的产MBL可疑菌株;以Na2EDTA和2-巯基丙酸(2-MPA)为酶抑制剂的纸片协同法,并结合MBL-E试验法进行产MBL菌株确证;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为引物的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方法确定产MBL菌株的基因型,了解菌株来源、药敏谱和基因型与之间的关系;分光光度法测定MBL阳性菌株所产β-内酰胺酶的对亚胺培南的稳定性;测定金属β-内酰胺酶的等电点(pI);并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对多种抗生素及酶抑制剂的酶稳定性及抑酶效应;挑选其中3株不同基因型、高产亚胺培南水解酶的菌株,设计能扩增编码嗜麦芽窄食单胞菌MBL全基因的通用引物,以染色体DNA为模版进行PCR扩增,产物克隆、测序。以表达质粒pET32a(+)为载体,构建含目的基因片段的重组体,转化大肠杆菌<WP=10>BL21(DE3)并表达,比较表达体与原菌株对亚胺培南和头孢他啶的敏感性。结果: 亚胺培南对所有菌株的耐药率最低,为11.6%;耐亚胺培南菌株主要分布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分别为83.3%(25/30)和16.9%(11/65)。以Na2EDTA和2-MPA为酶抑制剂,用纸片协同法从49株亚胺培南耐药株中分别检测到MBL阳性株4株和7株,均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MBL-E试验法共检测出MBL阳性株12株,11株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株为铜绿假单胞菌。ERIC-PCR结果显示,13株产MBL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含2株阳性对照株)具有10种基因型,其中4株MBL阳性株为同一基因型,其余9株为独立的基因型。13株MBL阳性株对亚胺培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完全耐药,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及环丙沙星等6种抗菌药物呈现8种耐药模式,菌株来源、药敏谱和基因型与之间无显着相关性。挑选3株不同基因型、高产亚胺培南水解酶的菌株,测定其酶等电点,2株菌(710、750)所产酶的pI为6.6,1株菌(603)的PI为6.2和8.4;EDTA抑制试验证实pI 6.6和PI 6.2均为金属β-内酰胺酶。酶稳定性试验表明,以对亚胺培南的水解率为100%为基准,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所产金属β-内酰胺酶对青霉素的相对水解率最高,达到1400%,其次是氨苄西林、苯唑西林、头孢唑林,相对水解率分别<WP=11>为680%、420%和190%,对拉氧头孢、头孢他啶、氨曲南的相对水解率较低,分别为27%、9%、1%。叁种常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舒巴坦、他唑巴坦都不能抑制金属β-内酰胺酶。PCR结果显示,750和710菌携带金属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blaMBL),长度均为867bp。经GeneBank网上同源性比较,发现与金属酶L1的编码基因blaS(注册号AJ291672.1)和blaL1(AF010282.1)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为99.31%。含目的基因的pET32a(+)重组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后,经IPTG 诱导后, SDS-PAGE分析发现,融合基因表达的蛋白为48KDa,其中pET32a(+)表达的蛋白约为22kDa,酶蛋白约为26 kDa,与金属酶L1的分子量(24~26 kDa)相符。药敏结果显示,表达体与原菌株对亚胺培南(IP)的MIC分别为12mg/L和128mg/L,对头孢他啶(TZ)的MIC均为2mg/L;用MBL- E试条检测,表达体为MBL阳性。结论:我院监护病房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产MBL株主要集中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菌株来源呈高度的异源性;菌株710和750所产MBL与文献报道的L1型金属β-内酰胺酶的酶学特性和基因表型相似,而菌株603所产金属β-内酰胺酶为非L1型酶,其分子生物学特性有待明确。

彭青[2]2005年在《L1型金属β-内酰胺酶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及酶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临床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所产L1型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进行序列分析,明确酶基因表型;构建表达载体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L1编码基因的重组体,并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原核表达。检测L1的等电点,并测定L1金属β-内酰胺酶对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稳定性,以及L1对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酶动力学参数,温度及pH等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 方法: (1)参照文献,设计合成L1的PCR引物,以临床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710的基因组作为模板,PCR扩增L1酶的编码基因。将L1的PCR产物与pUCm—T载体连接,测定L1的核苷酸序列。 (2)将L1酶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ET-41a(+),转化至宿主菌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表达情况。 (3)提取重组菌的β内酰胺酶粗提液,等电聚集电泳测定L1的等电点(pI)并观察酶抑制剂和锌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 (4)以分光光度计测定及比较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L1型金属β-内酰胺酶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酶稳定性,并测定L1酶对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动力学参数,以及温度及pH等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 (1)序列分析结果显示目的基因片断长873 bp,经GenBank同源性比较,目的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金属酶L1型编码基因blaS(注册

郑专杰, 王睿[3]2005年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院内具有易感因素患者严重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 ,因其外膜渗透屏障、外排系统、各种酶类及迅速突变的靶位等原因对多种广谱抗菌药物包括泰能等碳青霉烯类先天耐药。目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临床分离率有逐年上升趋势 ,耐药性日益严重 ,抗菌药物选择有

刘丹丹[4]2016年在《下呼吸道感染细菌菌谱及耐药性5年动态变化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调查本院连续5年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细菌的菌群分布和耐药性的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3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患者痰液细菌培养标本,数据录入WHONET5.6软件,联合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收集下呼吸道痰液标本37410例行细菌培养,阳性结果6564例,其中革兰氏阳性菌617株(9.4%),革兰氏阴性菌5947株(90.6%)。检出率最高的病原菌是鲍曼不动杆菌(22.2%),其次是铜绿假单胞菌(19.9%)、肺炎克雷伯菌(15.3%)、金黄色葡萄球菌(7.6%)、大肠埃希菌(7.5%)、嗜麦芽窄食单胞菌(6.2%)和阴沟肠杆菌(5.2%)。2009年和2013年两个时期相比,革兰氏阴性菌显着增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革兰氏阳性菌略有减少,经统计学分析P>0.05,此差异无显着性。对细菌年检出率进行趋势卡方检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显着增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米诺环素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最低为(15.8%~37.1%),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23%~30.8%),其它药物的耐药率均超过40%,其中头孢曲松的耐药率最高,超过80%。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和四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低,多在20%以下,而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则高达80%以上。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具有高度敏感性。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在88%以上,为最高。阴沟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几乎完全耐药,耐药率在94%以上,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低,在25%以下,且前者的耐药率低于后者。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包括亚胺培南在内的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而对CISI M100-S23推荐的左旋氧氟沙星、米诺环素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则低于30%。金黄色葡萄球菌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耐药菌株,但对其它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结论:近5年我院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多为耐药率高的条件致病菌,其中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年检出率呈上升趋势。革兰氏阴性杆菌的耐药率自2009年到2012年呈上升趋势,而2013年则呈下降趋势。革兰氏阳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检出率维持在8%,年检出率无明显变化,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呈升高趋势,而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则变化不明显。目前细菌的高耐药性已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急需进一步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和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彭青, 李文芳, 钱元恕[5]2005年在《L1型金属β-内酰胺酶的原核表达及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临床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所产L1型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进行原核表达,并检测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重组L1酶的稳定性。方法:PCR扩增L1酶的编码基因,将其亚克隆入pUCm-T载体,测序后将L1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ET-41 a(+)后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表达,分光光度计测定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L1型金属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结果:本实验中的L1酶与国外同类酶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2.44%。重组L1酶水解青霉素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能力接近,氨曲南及头孢他啶对L1酶高度稳定。结论:对L1型金属β内酰胺酶的克隆测序及成功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该酶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奠定了基础。抗生素对L1酶的稳定性研究为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刘灿[6]2011年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氟喹诺酮类和磺胺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近年来,医学技术迅猛发展,各种新的诊疗、抢救措施不断出现,在提高治愈率和抢救成功率的同时也使某些条件致病菌引起的医院感染逐年增加。为加强抗感染治疗,大量新的广谱抗菌药物不断问世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也加速引发这些条件致病菌和多重耐药菌的出现,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便是其中之一。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存在两种β-内酰胺酶,即我们常说的L1和L2金属酶,导致其对亚胺培南天然耐药,而水解氨基糖苷类的天然修饰酶使其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此外,由于膜蛋白的低通透性及主动外排机制,使临床应用的多数抗生素都有耐药的报道,对部分抗生素甚至高度耐药,为多重耐药菌,临床可选择的药物十分有限。目前临床上常用于这种感染治疗的抗菌药物主要有氟喹诺酮类的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四环素类和磺胺类的复方新诺明等。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有:①smeDEF和smeABC基因编码的外排系统主动将药物主动泵出菌体外;②膜屏障能使抗菌药的渗透性降低,它与外膜孔蛋白的数量及质量有关。孔蛋白数量或孔径的减少均可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③靶位DNA解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的突变导致细菌耐药。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靶位是细菌体内的Ⅱ型拓扑异构酶即DNA促旋酶和Ⅳ型拓扑异构酶,它们对DNA复制、转录过程中拓扑构象的转变有重要作用。药物通过分别与这两种酶以及DNA形成叁元复合物而抑制它们的活性,最终导致细菌死亡。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耐药主要取决于耐药基因sul1和sul2的存在。sul1、sul2基因编码的是对磺胺类药物具有抗性的二氢叶酸合成酶,sul1基因可由I型整合子介导,在不同菌株间传递;sul2在大的质粒上,但少部分也可以由染色体介导,sul2与ISCR插入元件共同区(ISCR)连锁; sul1、sul2基因的存在与磺胺类药物耐药有直接关系,并且整合子-ISCR结构可以更容易地把几个耐药基因一起从一个质粒整合到另一个质粒或染色体上,增加耐药性传播。目的初步初步了解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氟喹诺酮类和磺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的分子机制,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MicroScan 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并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临床上分离的128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和复方新诺明五种药物的MIC;PCR扩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DNA解旋酶基因gyrA,gyrB和拓扑异构酶Ⅳ基因parC和parE;质粒上的qnrA、B、S基因和外排泵qepA基因,选取部分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PCR扩增sul1和sul2基因。应用WHONET 5.3软件分析临床标本所分离的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和药敏结果。结果从2008年10月到2010年10月,临床标本共检出128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其中ICU、呼吸科病房、急救中心和肿瘤科分离菌所占比率分别为31.3%、20.3%、16.4%和10.2%,分别占前4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为14.8%、8.0 %、8.3%、5.8%和7.8%。PCR基因扩增和测序结果:所有菌株均扩增出了相应gyrA、gyrB、parC和parE基因产物,未检测出外排泵qepA基因产物和质粒上的qnrA、B、S基因,在所有耐复方新诺明的菌株中有4株扩增出sul1基因,1株扩增出sul2基因;通过测序分析耐药株的gyrB和parE基因未发现突变,gyrA基因的第57位氨基酸有2株发生了改变,parC基因的第80位和第44位氨基酸发生突变,敏感株中则不存在这些突变。结论合肥地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氟喹诺酮类和磺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率目前还比较低,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与gyrA和parC基因的突变有关,未发现与gyrB、parE、质粒上的qnrA、B、S和外派泵qepA基因的因素;对磺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与sul1和sul2基因有关。监测细菌的耐药性对选用抗菌药物,防止抗生素滥用及新耐药菌株的产生非常重要。

李艳[7]2006年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L1、L2两种β内酰胺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医院感染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2)扩增、定位L1、L2两种β内酰胺酶基因,并行接合转移试验,了解是否伴有耐药性转移;3)比较常用抗生素头孢他啶、头孢噻肟、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对两种酶的诱导作用以及两种酶的调控关系;4)研究L1酶基因220位碱基突变引起的Asp74突变对L1酶功能的影响;5)初步探讨磺胺类药物耐药机制。 【方法】1)临床分离引起医院内感染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30株,经VITEK微生物鉴定系统重新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监测14种抗生素的MIC;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导致该菌感染的危险因子;应用ERIC-PCR方法分析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流行特征;2)提取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质粒DNA,确定携带质粒的数目及大小;用细菌染色体DNA和不同大小的质粒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L1、L2两种酶基因,确定产两种酶的菌株数以及L1、L2酶基因的定位;行接合转移试验,确定是否有耐药性转移;3)采用RT-PCR方法,确定不同浓度的临床常用抗生素(0.25、1、4×MIC),如头孢他啶、头孢噻肟、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对L1、L2两种酶的诱导作用以及两种酶的调控关系;4)在野生型L1基因基础上采用重迭PCR法定点突变220位碱基,产物亚克隆入pET28a(+)表达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并表达,获得野生型和叁种突变型L1酶,即Asp74分别突变为His、Asn和Tyr。比较野生型和突变型L1酶的表达量、酶活性。5)设计特异性引物,在临床分离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中扩增1型整合子特异的整合酶基因和sull基因,产物克隆、测序。比较磺胺类药物耐药菌株和敏感菌株携带1型整合子和sull基因的差异。 【结果】1)30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噻肟、氨曲南、阿米卡星高度耐药;但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复方新诺明、替卡西林/克拉维酸仍保持一定敏感性,敏感率分别为96.7%、

崔茜[8]2014年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基因检测及分子分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建立LAMP法快速检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L1、L2型β内酰胺酶的技术平台。通过研究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分子分型,为其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及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利用DNA环介导恒温核酸扩增法(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ofDNA,LAMP)针对L1、L2型β内酰胺酶基因设计的5条特异引物,通过引物特异性识别β内酰胺酶基因上的6个独立区域来快速检测耐碳青霉烯类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并通过实时浊度仪检测结果,在65℃恒温条件下50min即可完成LAMP反应;钙黄绿素的可视化检测结果也可区别绿色的阳性结果不同于橙色的阴性结果。通过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7对管家基因进行PCR扩增,并将测序结果与数据库进行比对,确定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ST型,由此对18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进行分子分型研究。结果建立起LAMP方法快速检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L1、L2β-内酰胺酶的技术平台,LAMP检测法的灵敏度是PCR方法的100倍,且具有极好的特异性。PCR耗时长,步骤繁琐,且对样品的浓度要求更加严格,因此,LAMP法更适用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L1,L2β内酰胺酶基因的快速检测。对18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临床分离株进行MLST分析的结果显示,18株耐药菌株中ST25型3株; ST4型4株; ST8型2株; ST31型5株; ST29型3株; ST28型2株;并且有两株ST23和ST24为新型分离株。结论LAMP方法易于操作、实验设施简便、反应结果肉眼即可辨别,并且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对非L1、L2β内酰胺酶基因的结果呈阴性反应,这表明了引物设计良好,特异性强,适用于临床和医院感染的L1、L2β内酰胺酶基因的快速检测。MLST是一种新型的研究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子分型的方法,为该菌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方小龙, 陈群[9]2007年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与控制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感染率不断增加,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机制的研究、如何减少耐药株的产生及寻找新的抗感染方法,已成为当前该领域最为关注的焦点。本文就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微生物学特性及感染现状、耐药现状、耐药机制及控制策略作一综述。

徐英春, 陈民钧, 周贵民, 张秀珍, 王清涛[10]1999年在《396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特征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特征。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测定了5年中初次分离的396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TMP-SMZ,多西环素,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等20种抗生素的耐药特征,并对10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菌血症的治疗进行了分析。结果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TMP-SMZ,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多西环素,环丙沙星和头孢他啶的敏感率最高,分别为81.0%,91.0%,96.0%,70.7%和53.8%,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唑林,头孢克罗,头孢美唑,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氨曲南,亚胺培南高水平耐药,敏感率为(0.9~7.5)%。从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多西环素,TMP-SMZ,环丙沙星和头孢他啶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抑菌环直径分布累积百分率图看出: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多西环素,TMP-SMZ和环丙沙星为活性最好的抗生素。结论替卡西林-克拉维酸,TMP-SMZ和多西环素对所研究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有较高的活性,系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菌血症严重感染治疗最有效的抗生素

参考文献:

[1].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金属β-内酰胺酶的系列研究[D]. 卓超. 重庆医科大学. 2003

[2]. L1型金属β-内酰胺酶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及酶学研究[D]. 彭青. 汕头大学. 2005

[3].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机制[J]. 郑专杰, 王睿. 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 2005

[4]. 下呼吸道感染细菌菌谱及耐药性5年动态变化分析[D]. 刘丹丹. 安徽医科大学. 2016

[5]. L1型金属β-内酰胺酶的原核表达及特性研究[J]. 彭青, 李文芳, 钱元恕.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5

[6].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氟喹诺酮类和磺胺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D]. 刘灿. 安徽医科大学. 2011

[7].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L1、L2两种β内酰胺酶研究[D]. 李艳.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2006

[8].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基因检测及分子分型研究[D]. 崔茜. 辽宁医学院. 2014

[9].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与控制的研究进展[J]. 方小龙, 陈群.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7

[10]. 396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特征研究[J]. 徐英春, 陈民钧, 周贵民, 张秀珍, 王清涛.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1999

标签:;  ;  ;  ;  ;  ;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金属β-内酰胺酶的系列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