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刘化梅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刘化梅

刘化梅(莒南县中医院276600)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职业危害对护理人员的影响及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对手术室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有了增强。结论通过加强防护知识和技巧的学习,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规范操作,从而维护和保障了护士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安全。

【关键词】手术室职业危害防护

【中图分类号】R19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5-0221-02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许多新的医疗设备、化学物质及高新技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手术工作量明显加重,工作节奏加快,增加了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手术室护理人员成为职业危害的高危人群[1]。常见的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有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化学因素、心理因素等,由于这些有害因素的存在,使长期在此环境中工作的护士身心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充分了解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了解本职业所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对于维护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1职业性危害因素

1.1生物性危害手术室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和体液,被病毒、细菌、支原体、霉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引起感染的概率大为增加。调查资料表明,大约有20多种血源性传播疾病可通过针刺伤传播,资料显示有11.7%的手术室工作人员存在意外血接触,诸如器械护士传递锐利器械时意外遭受针刺伤、刀割伤以及污血溅到破损的皮肤或眼睛里等;而血接触造成感染的概率为:乙型肝炎(乙肝)2%~40%,丙型肝炎(丙肝)3%~10%,艾滋病(AIDS)0.2%~0.5%。乙肝病的致病性强,一般0.004μl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2]。

1.2化学性危害化学性职业损伤主要由各种挥发性消毒剂和麻醉气体引起,戊二醛、含氯消毒剂等挥发性消毒剂对人体皮肤黏膜、呼吸道、神经均有一定的损害。长期吸入混有高浓度戊二醛的空气或直接接触戊二醛容易引起皮炎、过敏、结膜炎、头痛胸闷、咽喉炎等;手术室使用的麻醉气体主要有乙醚、安氟醚、异氟醚等,长期吸入微量的麻醉气体会影响肝肾功能,可引起胎儿畸变、自发性流产和生育率降低,同时对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听力、记忆力、理解力、读数字能力以及操作能力等也产生影响。

1.3物理环境性危害

1.3.1辐射光线的危害骨科手术内固定器械的使用广泛,为保证病人安全常在术中定位照片,手术室护士受到X线照射机会增多,长期接触X线摄片及C型臂透视下的辐射危害,不仅会导致恶性肿瘤,而且会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导致不孕、流产、死胎、胎儿畸形等[3]。

1.3.2废气主要是安氟醚、异氟醚等的代谢产物,另外还有术中使用电刀、双极电凝时产生的烟雾,腔镜手术中二氧化碳泄漏,关节置换术中骨水泥释放的气体、碘仿纱条释放的气体等,均可对人体产生不良刺激。长时间呼吸诸多有毒气体,可引起人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应变能力差、心情烦躁等。

1.3.3噪声污染手术室内噪声主要来自使用的各种监护仪、麻醉机、高频电刀、电锯、吸引器和器械车轮摩擦等发生的噪声。手术室平均噪声在60~65dB之间,有时会达到90dB,这是人体承受能力所允许的最高水平。长时间的噪声可引起头昏、耳鸣、失眠、焦虑等症状,对人体听觉、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人的情绪都有一定影响。噪声不仅可引起机体的生理改变和损害,还会影响心理健康,如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等,增加了意外事故和差错的发生概率。

1.4生理因素危害

①手术室护士的职业特点是经常连续性工作,因为长期超时站立,可致下肢静脉血流回流不畅,易产生下肢淤血,甚至可造成下肢静脉曲张。而长时间空腹,饮食不规律等易导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偏头痛等。

②协助医生给病人摆放体位和术毕搬运病人是手术室护士一项经常性体力劳动,加上长期奔走也会造成腿部肌肉和关节损伤;另外,搬动较重器械易引起肌肉拉伤和腰肌劳损。

③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器械护士术中全神贯注于手术配合,上身前倾,颈部偏转,角度相对固定在20~80°,术野离器械护士越远,颈部偏角越大,这样长时间的固定姿势极易使肌肉、肌腱疲劳,长时间张弛失调造成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形成组织水肿,渗出或增生,严重的可压迫椎动脉和脊神经根导致颈椎病的发生[4]。

1.5心理因素危害

①手术室护士每日精神高度紧张,注意力高度集中,工作节奏快,所面临的工作性质具有高危、高风险、高强度、无规律性,长期处于此环境中易造成严重心理压力,易神经衰弱,据统计手术室护士20%处于亚健康状态[5]。

②各种创面、坏死组织、恶性肿瘤等刺激可导致不良心理状态,引起焦虑、烦躁、心理疲劳等。

2防护措施

2.1生物性危害的防护

①建立术前病毒检测体系,了解病史,做好预防工作。对澳抗阳性及有特异性感染者应作特别记录并安排在固定的手术间,门口设有隔离标志。与手术无关人员不要入内,谢绝参观。

②做好个人防护,如工作人员有皮肤破损暂不参加特异性感染手术,尽量避免与病人皮肤、黏膜等损伤部位或体液直接接触。操作时应戴口罩、帽子和双层手套。急诊手术未来得及进行病毒检测的按阳性处理。

③防止针头、刀片或锐利器械损伤。在手术全程操作中,传递手术刀、穿刺针头等锐利器械时要取消“手—手”传递,而采用无接触技术,避免误伤任何一方。如在工作中不慎被刺伤,应立即脱去手套,用肥皂水或流动水冲洗,挤出少量血液,用0.5%碘伏处理伤口,尽早检测抗体,并依据免疫状态及抗体水平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如接种疫苗等。

④术中尽量使用一次性用物。手术完毕后要分类处理感染物品,器械先用1∶200的84消毒液浸泡,再清洗;针头、刀片放入回收盒内;一次性用物用1∶200的84消毒液浸泡、毁形;手术间进行终末消毒。

2.2化学性危害的防护

①接触2%戍二醛应戴口罩、手套,防止溅入眼内和腐蚀双手及减少吸入。消毒灭菌时,容器要加盖,尽量减少在空气中暴露时间。合理使用化学消毒剂,缩小化学消毒剂的使用范围。

②实施麻醉前,麻醉师要检查麻醉机的性能,防止漏气,重视麻醉废气的排放管理,麻醉机废气出口安装废气集中回收器。合理安排孕期护士工作。

2.3物理性危害的防护

①C型臂由专人操作,使用时注意距离防护和时间防护。无法回避的医护人员应穿好铅衣,尽量减少x线照射时间,最好控制在30秒内[6],其他人员尽量避开射线范围,在病人病情许可情况下可暂避室外。参加人员进行登记,次数均摊,避免身体短期大剂量集中接受X线照射。合理排班,避免孕妇接触X线辐射。

②使用电刀电凝时及时吸尽烟雾,避免烟雾在局部过浓。关节置换手术更换为非骨水泥材料要及时清理干净;腹腔镜手术时,严格检查气腹机与二氧化碳容器衔接处,防止二氧化碳泄漏。

③为防止或减轻噪声污染,尽量做到操作准确、轻柔,做到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轻。使用噪音小、功能好的新仪器、新设备。定期检查器械车,使用润滑剂加强保养。吸引器应做到即用即开,各种监护仪器音量大小适宜。保持室内安静,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对话。

2.4生理、心理性危害的防护

①工作中应重视姿式自我调节,尽量避免被动操作,保持良好工作姿势,长时间站立时,可两腿交替支撑身体,下肢适当原地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静脉淤血。平时加强锻炼,减少静脉曲张发生。传递器械用物时,颈部与身体同时转动。平时加强腰背肌及颈部运动,预防颈椎病及腰肌劳损。合理安排巡回和上台次数;以缓解疲劳与紧张心理,平时注重营养,吃好早餐;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是预防生理性疾病的有效措施。

②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平时熟悉手术类别及手术医生的习惯,充分准备用物,减少奔跑次数。协助病人摆放体位及搬运病人时应请医生配合,以减少体力消耗。

③加强心理训练,调节情绪,保持良好心态,改善客观工作环境及工作待遇,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和谐的工作气氛,减轻心理紧张,放松情绪,手术结束后,尽快地从紧张的工作环境中解脱出来,合理安排休息,娱乐身心,使工作和生活节奏有张有弛,将心理性职业损伤降到最低。

3小结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的医疗设备、医药用品的广泛应用,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也在产生新的变化,只有不断正确认识手术室工作环境中现存及潜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加强防护意识,采取规范的防护措施,才能既有效保证护理工作质量,又维护了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更有利于手术室护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春梅.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中国医药指南,2011,24:201--201.

[2]李菊红,刘瑛辉.手术室职业危险因素与防护.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18:49.

[3]孔爱华.手术室常见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哈尔滨医药,2011,01:69--67.

[4]王艳波.手术室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12:186.

[5]曾友.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损伤及防护措施.健康必读杂志,2011,10:108.

[6]余红梅,冯建霞.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健康必读杂志,2010,07:185--186.

标签:;  ;  ;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刘化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