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动变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数值,地基,煤层,底板,采空区,井筒,挡墙。
动变形论文文献综述
刘磊,王娟,柳汉丰,刘远滨[1](2019)在《基于FLAC3D煤层底板采动变形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深部高承压高应力条件下开采煤层底板破坏特征,以河南某煤矿15031工作面采场条件为工程背景,基于FLAC3D数值仿真软件,建立深部高承压高应力煤层深部开采的数值模型,对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煤层底板破坏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煤层开采后,煤层底板破坏深度先增大后趋于平缓,当工作面推进至140m时达到最大值为15.76m。通过理论计算与临近工作面现场实测进一步验证,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值较为接近,由此可见FLAC3D数值仿真软件可以用于高承压高应力条件下开采煤层底板破坏特征的研究。(本文来源于《西部探矿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吴振,张春丽[2](2019)在《扶壁式挡墙抗采动变形性能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通过对采动区扶壁式挡墙采用数值模拟计算得出了合适的竖板厚度、底板厚度、挡墙长度和扶板间距,为扶壁式挡墙的设计提供有效的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期刊2019年08期)
张升[3](2019)在《极近距离煤层固体充填开采控制井筒采动变形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满足工广保护煤柱回收同时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本文以回收兖矿集团南屯煤矿工业广场保护煤柱为工程背景,采用物理模拟、力学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系统研究了固体充填开采控制井筒采动变形规律及机理。通过物理模拟分析了固体充填和垮落法回收保护煤柱过程中井筒主要变形形式并基于此建立采动影响下井筒受力模型,得到井筒的受力计算公式和充填区域各处临界充实率。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分析了极近距离煤层充实率控制井筒采动变形的规律为选择南屯矿极近距离煤层合理充实率方案提供依据。最后根据力学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充实率方案的工程设计,并对充填方案下井筒变形进行预计分析。论文主要取得以下几方面的研究成果:(1)通过建立极近距离煤层采动下的充填和垮落物理相似模型,对比分析两种开采条件下的井筒运移规律、变形特征、应力变化特征,揭示了充填开采控制井筒变形的机理。(2)根据井筒在采动过程中的变形特征,建立了相对应的力学模型,并基于采动影响在岩体内部的传播规律和“等价采高”理论,推导出充填开采条件下井筒附近位移场、变形场和应力场的表达式和固体充填控制井筒变形的临界充实率表达公式。(3)采用ABAQUS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不同充实率方案下井筒采动变形规律与应力分布特征,揭示了上下煤层充实率协同控制井筒变形的规律,为极近距离煤层充填开采控制井筒变形的充实率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4)在优化设计充实率方案基础上,采用基于概率法的软件预计分析该方案下井筒各埋深处的变形情况。通过预计变形结果得到井筒竖向压缩变形最大值为1.85mm/m,井筒倾斜变形最大值为0.35mm/m,均未超过井筒设防标准。(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9-06-01)
汪文勇,高明忠,王满,谢晶,刘强[4](2019)在《深埋沿空留巷采动变形特征及应力分布规律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深部煤炭资源储量巨大,但巷道变形失稳是制约深部资源高效开采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探究超千米埋深沿空留巷巷道在第一次回采期间的变形、应力分布规律以及锚杆支护效果,以平煤十二矿己14–31050工作面下进风巷为工程背景,利用收敛仪和锚杆应力计对巷道断面变形和顶板锚杆应力进行长期监测,并结合有限差分法分析了在回采过程中整个工作面应力分布以及变形特征。结果表明:(1)在第一次回采阶段,基于锚杆受力以及巷道断面收敛规律,可将巷道顶板划分为5个不同区域,并确定了各区域范围;(2)在回采期间,锚杆受力曲线除了的单峰曲线外,还存在着双峰或者多峰曲线、应力失效恢复曲线;(3)深入分析锚杆预紧力以及峰值拉力特征,确定了合理预紧力区间为50~70 kN。以上研究成果对于千米深井巷道支护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S1期)
许俊安[5](2019)在《采动变形对水闸作用规律及顶升技术优化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采动区内有大量的水闸,采动变形会使水闸产生不均匀沉降,进而对上下游的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对水闸不均匀沉降的治理研究有着重要意义。顶升技术是治理不均匀沉降水闸的有效方法之一,其前提是明确采动变形对水闸的作用规律。但现有关于采动变形对水闸作用规律的研究较少,因此对其深入研究很有必要。本文首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典型地表变形(拉伸变形、压缩变形、倾斜变形、正曲率变形、负曲率变形)作用下水闸的规律进行系统研究。随后利用理论分析以及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适用于本工程的顶升技术,并提出其优化设计方案。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根据理论计算获得了水闸下方地表的水平、倾斜、曲率变形的实际结果。根据实际结果及现有研究,为后续数值模拟制定了20种不同的典型地表变形工况。(2)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水闸结构整体的弹塑性模型。通过试验等方法获取了Mohr-Coulomb模型、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以及钢筋的参数,并对的模型进行了初始地应力平衡,使得最大沉降数量级别为10~(-5)m。(3)研究了拉伸地表变形、压缩地表变形、倾斜地表变形、正曲率地表变形、负曲率地表变形作用下水闸的应力、沉降以及损伤规律。研究发现拉伸变形与正曲率变形对水闸的作用规律基本一致,在这两种变形作用下,最不利位置出现在水闸底板中部;压缩变形与负曲率变形对水闸作用规律基本一致,最不利位置出现在闸墩与底板相交区域。倾斜变形使得水闸产生明显的不均匀沉降。并结合理论验证了模型建立的正确性。(4)采用压密注浆顶升法对水闸进行纠偏设计,采用了理论的方法推导出其注浆压力表达式,并与实际工程进行对比,验证了表达式的正确性。研究表明注浆压力大小与注浆管埋设深度、土体性质有关。(5)利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不同数量的加载点对水闸顶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顶升点数量的增加,水闸的纠偏效果越好。当设立6个顶升点时,与理想状态下最大拉应力的数值仅相差0.028 MPa,说明本工程设立六个顶升加载点已经取得良好的顶升效果。结合已有研究成果以及本文研究成果对水闸的顶升纠偏技术提出了优化设计方案。该论文有图67幅,表21个,参考文献107篇。(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9-04-08)
谢德琦[6](2019)在《刚性桩复合地基抗采动变形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井下采煤工作面的开采致使上部土体发生变形,当上部为刚性桩复合地基时,也会随之受到扰动。为提出采动区刚性桩复合地基工程设计方法,本文通过室内叁轴试验和数值模拟,对采动扰动前后刚性桩复合地基力学性能参数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最终给出采动区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折减建议值,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扰动使复合地基强度参数降低,但桩体不发生破坏,复合地基强度参数降低是由桩间土体强度参数降低造成,侧向卸载扰动致使刚性桩复合地基等效粘聚力和等效内摩擦角降低,降低程度约10%,侧向加载扰动致使刚性桩复合地基等效粘聚力减小,减小幅度在5%以内,对等效内摩擦角影响较小;(2)刚性桩复合地基具有良好的抗采动变形性能,且随地基土力学性能提高而提高,当复合地基承载力达600kPa时,其受扰动后强度参数降低均在5%以下;(3)采动区复合地基承载力要求较高时优先考虑使用刚性桩复合地基,基于研究结果给出采动区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建议折减系数,当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大于600kPa时,可不进行折减,大于450kPa小于600kPa时,以0.95的系数进行折减,小于450kPa时,以0.90的系数进行折减。该论文共有图117幅,表40个,参考文献111篇。(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9-04-01)
彭雪琳[7](2019)在《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抗采动变形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采动区水泥土桩复合地基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叁轴试验,并结合数值模拟,研究了采动过程中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力学性能参数变化规律,分析了桩身强度、地基土强度变化对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抗采动变形性能的影响,提出了采动区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折减系数建议值。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相似理论,建立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相似模型,通过侧向卸载和侧向加载试验模拟采动过程,研究采动过程中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等效粘聚力与等效内摩擦角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采动主要对桩间土产生影响,对水泥土桩影响较小,桩体不发生破坏。受采动影响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等效粘聚力降低,等效内摩擦角先减小后增大;(2)基于叁轴试验过程及结果,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不同水泥土桩身强度、不同地基土强度的组合下侧向卸载和侧向加载过程,研究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等效粘聚力与等效内摩擦角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动影响下,水泥土桩加固不同强度地基土时,土体粘聚力越高,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等效粘聚力降低幅度越小,桩身强度越高,复合地基等效粘聚力降低幅度越小;(3)综合分析室内试验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提出在对采动区水泥土桩复合地基设计时,承载力特征值应进行折减,折减系数建议值为:当200kPa<f_(kz)≤300kPa时,折减系数为0.88,当300kPa<f_(kz)≤400kPa时,折减系数为0.90,当f_(kz)>400kPa时,折减系数为0.95。(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9-04-01)
杨赟,杨洪[8](2019)在《高速公路路基结构分析及动变形设计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不平整高速公路路面相关资料作为依据,设定汽车运动过程中的动荷载为研究对象,对导致荷载发生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得到于路基动力设计时,应如果确定荷载参数。继而通过对Odemark模型的研究,设计算高速公路路基顶面动变形的方法。(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史卫国,崔鹏伟,薛飞[9](2019)在《小窑采空区变电站采动变形特征及稳定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小窑采空区开采规划性差,开采范围不规则,上覆岩层破坏现象严重且破坏规律性差,失稳破坏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难以估计和预测。失稳破坏对地面建筑物的安全危害极大。对小窑采空区破坏特征进行分析具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与实际价值。简要介绍了变电站场地的地层及煤层分布,对采空区垮落类型进行了分析,对上覆岩体的垮落带、断裂带和弯曲带进行了划分。采用开采条件判别法及力平衡分析法对场地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对场地的建设适宜性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9年08期)
王永亮,王国诚,郝耐,武建勋[10](2019)在《基于连续损伤的框架结构–基础–地基采动变形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岩石连续损伤模型及有限元求解方法已经建立,近期逐步将连续损伤分析方法推广到建筑上部结构–基础–地基共同作用的损伤分析中,本文旨在对此研究思路进行简要报道。该研究针对深部煤炭开采中引起地表结构损伤破坏问题,引入连续损伤变量表征损伤演化,建立框架结构–基础–地基共同作用的采动损伤模型。文中以正曲率地表采动变形为典型工况,讨论采用有限元求解得到的框架结构、基础的损伤大小和分布,形成有效的计算分析方案。(本文来源于《北京力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期刊2019-01-06)
动变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通过对采动区扶壁式挡墙采用数值模拟计算得出了合适的竖板厚度、底板厚度、挡墙长度和扶板间距,为扶壁式挡墙的设计提供有效的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变形论文参考文献
[1].刘磊,王娟,柳汉丰,刘远滨.基于FLAC3D煤层底板采动变形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19
[2].吴振,张春丽.扶壁式挡墙抗采动变形性能优化研究[J].中国水运.2019
[3].张升.极近距离煤层固体充填开采控制井筒采动变形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
[4].汪文勇,高明忠,王满,谢晶,刘强.深埋沿空留巷采动变形特征及应力分布规律探索[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9
[5].许俊安.采动变形对水闸作用规律及顶升技术优化设计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
[6].谢德琦.刚性桩复合地基抗采动变形性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
[7].彭雪琳.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抗采动变形性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
[8].杨赟,杨洪.高速公路路基结构分析及动变形设计方法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
[9].史卫国,崔鹏伟,薛飞.小窑采空区变电站采动变形特征及稳定性评价[J].山西建筑.2019
[10].王永亮,王国诚,郝耐,武建勋.基于连续损伤的框架结构–基础–地基采动变形有限元分析[C].北京力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