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珠(Syeda, Arzo, Riaz)[1]2004年在《汉语英语动宾结构的对比研究》文中认为对比方法是语言学中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我们解决许多问题的方法之一。这篇论文的主要内容是用比较的方法,来分析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在动宾结构上的差别,以便更深入的观察汉语的特点。尽管人们已经知道,汉语的特点是缺少词形变化,词序和虚词是重要的造句方法;但是,这只是一种总体的说明,不能代替具体问题的观察和分析。 我的论文从中国着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代表作《骆驼祥子》中收集了大批的语言材料,通过和这部作品的英语译本的对比,详细分析了汉语动宾结构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汉语动宾结构的基本情况,主要是语义分类的情况。这一部分是对汉语的动宾结构进行分类。我的分类是语义标准的,有时也会参考语法标准。分类的具体操作标准是孟琮等编写的《汉语动词用法词典》。共分成受事、施事、时间、处所、工具、等同、同源、方式、原因、目的、结果、对象等等14种。 2、汉语动宾结构和英语对应的翻译相比,在语法结构上的不同。我通过调查,发现并不是所有汉语带有动宾构造的句子在翻译成英语后还是动宾结构。这种情况形成的原因可能有很多,这一部分论文主要是从语法结构上说明,英语译文除了动宾结构之外,还有哪些语法形式可以表示汉语的动宾构作。 3、汉语动宾结构和英语对应的翻译相比,在语义关系上的变化。汉语句子在翻译成英语之后,虽然整句的意思可以保持,单句中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可以发生变化。我对比了大批材料,发现无论汉语动宾结构是哪一种语义类型,它们的对应的英语翻译句子都有一部分在宾语的语义类型上已经改变了。 4、汉语动宾结构和英语动宾结构的再认识。这一部分是在前面讨论的基础上对汉语和英语从另一个方面进行观察。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两种语言分属于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但是无论在语法上还是在语义上它们还是有不少相通的地方。 5、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 6、[附录1]这一部分是一个实用性的调查。调查对象是来中国学汉语的外国留学生。调查的内容是汉语动宾结构的理解。调查方法是问卷翻译。主要是看到 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和不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在这方面有什么不同。另外 一个是学习汉语的时间长短对他们理解汉语动宾结构的情况有没有影响,有 多大的影响。 【附录2]乌尔都语动宾结构分类概况。这一部分,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乌尔都 语和应与俄语都属于印欧语系,但是在动宾结构上,乌尔读语和英语比较接 近,和俄语相差很多。 论文全文分引言、第一章汉语动宾结构的基本情况、第二章汉语英语语料在语法结构上的差别、第叁章汉语英语动宾结构在语义上的差别、第四章汉语英语动宾结构的共同点、第五章结语、附录,共六部分。
韩巍峰[2]2010年在《主题与主题标记结构的语序类型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言之间的差异是必然的,对汉语句法成分与结构的研究不应完全遵从英语等主-谓式的分析,而更应从汉语的自身特点出发。本研究在语序类型学的框架内对主题标记结构的语序类型作了深入地研究,并确定了主题突显性语言的基本结构成分与语序类型。对主题突显性语言来说,仅仅通过S、V与O作为参数来分析语序类型是不够的。占主导地位的成分应该是T。本文将主题定义为:主题是其与主题标记所构成的主题结构的核心(head)。主题是基础生成在不处于句末的完整的句法成分。其占据相应句法结构中的特定位置---T。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应将汉语主题句处理成TP。主题句由主题结构T和IP组成。主题结构T的核心是主题(T),其补语位被主题标记(Tm)占据。关于主题的位置与分类的问题,在指出现有各种分类法的不足与局限后,研究发现主题在位置上都是处于VP外的,并且提出从主-述题与主题管辖的范围出发应作“全句主题”与“小句主题”的区分。对于主题标记,我们将其分布范围与条件总结为以下原则,即:主题标记应出现在基于充分认知背景且不处于句末的完整的句法成分后。在详细地讨论了主语、主题与主题标记等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后,本文还就动宾结构、形义错配结构与内层轻动词结构等特殊结构的主题化情况作了深入的研究。最后,本文还就日语、朝鲜语、汉藏语系诸语等进行了跨语言的对比分析。通过上述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句首成分更适宜被看作是主题,其一定对其后某个特定的句法位置进行管辖。主题化的分析则可以为相应结构提供更为清晰地认识。本研究的贡献在于明确地把主题看作是主题突显性语言句法平面上的基本成分,并从理论上确定了主题的句法地位。因此,本研究的最大意义在于,从理论上将主题(T)定性为一个与主、宾、动一样的句法结构成分,并证明了主题与主题标记是基础生成,而非移位得来的。研究最终证明,以汉语为代表的主题突显性语言的基本语序应为TV。本研究还反复证明了基础生成的主题可以管辖其后包括主语和宾语在内的几乎所有成分。并且,主题无论是在结构突显性上,还是在语义突显性方面,都要远远高于主语和宾语。本研究证明中国的语言类型学调查和研究在为国际语言类型学提供缺失语料和纠正语料倾斜性方面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而本研究中对汉语,尤其是上海话,包括相关语系语言,的讨论则正是在丰富相关研究语料以及进一步明确主题与主题标记结构的语序类型等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曲逸[3]2013年在《英汉动宾结构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动宾动词+宾语"结构是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语法现象。它是由汉语动词的"原型结构"通过句法成分的"移位"所造成。句法成分的"移位"带来动宾动词语法上的巨大变化,从而使其可以再跟上一个受事宾语。本文详细比较了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中动宾结构在形式和内涵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找出了一些动宾支配与被支配关系的规律,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两种语言。
王俊[4]2011年在《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汉语离合词为研究对象,以《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和杨庆蕙的《现代汉语离合词用法词典》为基础,对现代汉语离合词进行周遍性统计。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定性分析,从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来探讨离合词的性质,并对离合词进行界定,认为离合词是一种过渡的中间状态,是一类具有句法属性的词的单位,具有形式上的离析性和意义上的整体性,既涉及词法模式,又涉及句法模式的一类特殊的语法单位。将离合词历时阶段的形成原因与共时阶段的逐步扩散分析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寻找离合词逐渐壮大的原因。唐宋时期,动补结构的出现和迅速发展是现代汉语离合词动词会分离出来的前提基础;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节语素绝大多数为成词语素,离合词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融合传承后的历史结晶;词汇化、去词汇化与类化是离合词发展的内在机制;句法中轻动词的存在是离合词产生离析的根本原因。以“拼爹”一词的产生和传播为例,描写和分析离合词的传播过程,并预测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离合词在未来将还会大幅度增加。将现代汉语普通话、方言与古代汉语进行对比研究,将汉语、英语、德语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离合现象在语言中的共性和个性。通过考察离合词的合并态类型与离合词的游离态类型,打通词法与句法的界限,从语义构词的角度来分析合并态离合词的结构与关系,并对汉语离合词带宾语的现象进行描写分析,归纳了离合词带宾语的十种语义关系,从语义方面、语法方面以及语用方面来分析离合词带宾语的成因;从句法构词的角度来分析游离态离合词的扩展与构式,总结了游离态离合词中可插入成分的叁种类型,归纳了离合词的离析度的特征及离析受限的原因,并对汉语离合词的四种构式分别从去词汇化和语法化角度给予分析解释,将语义构词分析法和句法构词分析法结合起来分析离合词,使之更加贴近离合词的实际面目,进而借鉴本体研究的成果来指导对外汉语教学。
张殿恩[5]2012年在《V+N动宾结构汉英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V+N动宾结构是汉英语普遍存在的语法结构,是动宾结构的组成部分。V+N在汉英语言中存在很大的差异,它表现在语音、语法、语义和语用等各个方面。汉英语V+N动宾结构对比研究,有助于深刻理解动宾结构,揭示汉英语言的语法规律,为语言类型学的研究提供一定的语言材料。
吴淑琼[6]2011年在《基于汉语句法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转喻作为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机制,分布于语言结构的各个层面(包括音位、词义、语法、语篇、语用等),但语法中的转喻研究一直未能得到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其研究成果较为零散,未成体系。有鉴于此,本研究以认知语言学的概念转喻理论为基础,尝试把语法转喻视为概念转喻的一个分支,从理论构建和语言事实分析两个方面,对其加以系统探讨和阐发,旨在揭示隐匿于语法结构背后的认知机制,丰富和拓展概念转喻的理论研究和应用范围。本研究主要关注叁个问题:一是语法转喻的含义和本质特征;二是语法转喻的运作模式;叁是语法转喻在汉语句法结构中的体现。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第一,对语法转喻的定义、动因、本质特征、功能、始源的实现方式等进行了系统描述和阐释。基于对以往语法转喻定义的评述,本研究根据语法的内涵提出,语法转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语法转喻指语法系统中所体现的概念转喻;狭义的语法转喻则指对句法成分的分布或整体句法结构的形成产生影响的概念转喻。本研究持狭义的语法转喻观,认为句法结构是具有典型语法特征的语言现象,并将语法转喻置于句子层面来分析。语法转喻的产生有其深层的多重动因。语言思维的产生过程和体验哲学为其提供了哲学基础,完型趋向理论和扩散激活理论是其产生的心理学基础,语言的理据性和语言经济性原则为其提供了语言学基础。作为概念转喻的一个分支,语法转喻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如下:1)语法转喻是一种认知机制,属于概念现象;2)语法转喻具有语法效应,必定会对语法结构产生影响。语法转喻与系统功能语言‘学所称的语法隐喻截然不同:前者是一种概念现象,后者是一种语言现象。通过与其他转喻类型的对比分析发现,部分指称转喻在改变始源语义的同时,也改变了其语法属性,从而导致句法成分分布的变化,因此当属于语法转喻的范畴;语法转喻具有层级性,有高层和低层之分,不只限于Ruiz de Mendoza及其合作者所认为的高层转喻;语法转喻与词汇转喻构成一个连续统,二者间并无明确界限。除概念转喻的一般功能外,语法转喻亦有其独特的功能:1)语法转喻是语法结构意义建构的基本原则;2)语法转喻是语言创新表达的认知理据;3)语法转喻是种句法策略。传统上认为转喻的功能主要是指称,因此,转喻始源的语言表达形式主要是名词。本研究发现,语法转喻始源的实现方式呈多样性和复杂性,名词、动词、形容词、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定中结构、整句等均可担任始源。第二,构建了语法转喻的运作模式,阐释了影响其运作的基本要素。本研究认为,语法结构和概念转喻之间呈双向互动关系:概念转喻是语法结构形成的认知理据,语法结构对概念转喻操作起促使或限制作用。本研究提出了“语法转喻链”的概念,认为概念转喻对语法结构的作用通常需经多次认知参照活动方能完成。在语法转喻的运作过程中,语境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语法转喻在句法结构中的具体实现路径有两种:一是通过改变始源的语义和语法属性,从而导致句法成分分布的变化;二是转喻的目标义直接导致句法结构的重构。对于不同句法结构而言,语法转喻的具体操作表现形式各异,各种因素对其影响程度亦不相同。第叁,考察了语法转喻在汉语句法结构中的作用。为进一步验证和完善语法转喻的理论探索,本研究选取了汉语中的动结式、形容词谓语祈使句、动宾结构中的宾语变换叁类句法现象分别进行个案分析。汉语动结式的语法转喻分析旨在探究语法转喻对句法结构的生成和句法成分配置的影响。研究表明,动结式的句法生成过程体现了“部分激活整体”的转喻思维。动结式是一个同时包含使因事件和结果事件的双表述语义结构,在进行句法表征时,可以突显致使场景的不同侧面,由此形成不同的语法结构。动结式的表层句法结构仅充当认知参照点功能,为通达整个致使场景提供心理通道。汉语动结式致事的实现形式多样,包括典型致事与非典型致事。典型致事表示事件或活动,非典型致事又有内在与外在之分。非典型内在致事体现了“突显的语义角色代使因事件”的语法转喻操作过程,非典型外在致事则牵涉到语法转喻链。语法转喻能够对动结式致事实现方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做出统一解释。汉语形容词谓语祈使句的语法转喻分析旨在探究语法转喻对整个句式结构形成的作用。对“形容词+点”祈使结构的分析表明,静态形容词能为表动作的祈使结构所允准,当归因于语法转喻“结果代动作”;阐明该结构产生的认知动因有助于明晰结构中形容词的语义特征,即形容词的意义限定为动作行为所导致的某种结果或状态,因而必须具有“可控性”和“可度量性”。对汉语动宾结构中宾语变换的语法转喻分析意在表明语法转喻对语法结构形成的综合作用。研究发现,动宾结构中的宾语变换归因于叁类语法转喻操作:一是关系项名词实体发生转喻导致宾语变换。担任宾语的名词实体之间存在概念邻近关系,个概念实体可以为另一个概念实体提供心理可及,从而导致宾语之间的相互转换。二是宾语的语义角色发生转喻导致宾语变换。在动作ICM中,各个语义角色之间具有概念上的邻近关系,突显的语义角色可通过转喻操作代替受事占据宾语的位置。叁是动词的语义发生转喻导致宾语变换。动词语义通过转喻操作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其语法属性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与之搭配的宾语类型也随之而变。分析结果不仅展现了语法转喻对句法成分分布的作用,而且表明其对整个动宾结构形成的影响。对叁类句法结构的深入分析从不同层面阐释了语法转喻对语法结构的作用,揭示了语法结构背后的认知理据,同时也例证了语法与转喻之间唇齿相依的关系,以及语境对语法转喻操作的制约作用。综上所述,本文将语法转喻视为概念转喻的一个分支,对其进行了较系统的理论阐释,并以几个典型的汉语句法结构为例,对语法转喻的操作过程进行了实例解析。语法转喻研究有助于洞察语法结构内部的认知机制,进一步揭示一般思维方式和语言能力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了概念转喻研究的新视野,加深了对语法结构本质的认识,同时拓展了概念转喻的应用范围,为概念转喻的认知解释力提供了新的佐证。
张殿恩[7]2009年在《汉英动宾结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语音、语法、语义和语用等层面,对汉英语动宾结构进行了共时比较和探讨,结论是汉语属于语义语法,而英语是形式语法。汉英语动宾结构比较研究对汉英两种语言教与学及翻译都有重要意义。
杨琴[8]2007年在《汉英动宾结构的对比研究》文中认为动宾结构的语法研究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点课题,并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深入研究,但其中大部分却是针对主宾关系或汉语动宾特殊性等问题进行的,结合语言共性研究的较少。鉴于动宾结构研究中存在的部分不足,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内,从原型理论和构式语法等角度出发,结合理论分析与实例研究,探讨了汉英动宾结构的共性和个性,主要特点和结论如下:1.动宾结构的汉英对比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动词和动宾结构部分。其中动词对比研究主要集中在高频动词“吃”和“eat”的内、外部句法和语义特征对比上,从而对“吃”动词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考察。动宾结构的对比也是参照上述程序进行。2.运用原型理论考察了汉英“吃”类动词范畴的成员,确立了各自的典型成员,即“吃”和“eat”。并进一步论证了其动宾结构中典型宾语和典型构式义,即“动作-受事”义。3.根据典型构式义,将动宾结构划分为典型、非典型动宾结构,而在非典型动宾结构中,根据其形成方式的不同,继续划分出两类扩展结构:隐喻性、转喻性动宾结构。因此,直接表现受事意义的动宾结构属于典型性动宾结构;通过概念隐喻投射形成的这一类动宾结构则属于隐喻性动宾结构;而通过概念转喻投射形成的这一类动宾结构则属于转喻性动宾结构。典型性、非典型性动宾结构构成了一个连续体,相互联系,相互区别。4.隐喻性或转喻性动宾结构,是典型性动宾结构的延续和扩展。通过大量语料调查,总结出隐喻性和转喻性动宾结构的典型意义分别为“消积”义和“对比”义,它们影响并限制了动宾结构中的宾语成分。消极义,是指在没有特别语境要求的条件下,含“消积”义的“亏”、“败”等成分可以允许进入“隐喻性构式”并构成“吃亏”、“吃败仗”等动宾结构;而含“积极”义的成分,如“甜”、“胜利”等,受到构式义的限制则很难进入“隐喻性构式”并构成“吃甜”、“吃胜仗”等动宾结构。对比义,是指在没有特别语境要求的条件下,具有“对比”意义的成分可以进入“转喻性构式”构成如“吃大碗”、“吃馆子”等动宾结构,而像“碗”、“厨房”等无标记成分则受到限制,很难进入该动宾结构形成“吃碗”、“吃厨房”等形式。5.针对汉英高频动词动宾结构的差异,本文借用“矢量”概念,在已有研究(石毓智2004,2006)的基础,进一步论证汉英动词概念化的差异也影响到各自动宾结构的形成。英语的动词矢量方向通常较为具体,这要求主、宾语必须同时出现,明确方向;而汉语的动词矢量方向的模糊性使得主、宾语不需要随时出现,标示方向,这就给其它非受事成分占据宾语位置提供了可能性。
汪玉宝[9]2014年在《汉语中“吃食堂”类动名结构字组的存活原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界对汉语中“吃食堂”类语言现象的存活问题持不同看法,且至今仍未达成共识。学者们基本都从动宾结构的角度来进行分析,而动宾语义关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给“吃食堂”等表达法的解释带来了困扰,因而成为汉语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的难题。本文认为,汉语中的动名结构不同于英语中的动宾结构,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基于这一认识,本文尝试转换一种研究思路,以汉语的大量具体语言事实为实例,立足于汉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多角度的综合分析和论述,试图能够深度挖掘出这一类语言现象形成的本质原因和基本规律,期望从宏观上对“吃食堂”类语言现象的存活原因做出较具普遍性的解释。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论题及当前国内外研究概况,确定了本文研究的目的和要点,同时还指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语料选取等。第二章从汉英对比的角度出发,分析汉英“动词+名词”结构的差异,揭示汉语中的大多数动名结构语义关系是灵活多样的,并非是英语中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动宾语义关系,论证了汉语中的动名结构不等同于英语中的动宾结构。第叁章从语言结构与思维方式的紧密关系出发,详细论证了汉民族直觉性的“两点论”思维方式、汉语的意合性、汉语的编码机制等相关内容,对“吃食堂”类动名结构字组的成因进行了共时层面的探讨。第四章从社会历史根源、语言的产生与消亡、语言的可接受性和约定性等几方面,对“吃食堂”类语言形式的成因进行了历时层面的深入分析,探讨了除语言结构以外的其它影响因素,从而也发现了“吃食堂”类动名结构字组的某些变化规律。第五章主要从语用上的经济性、常用性和凝固性叁个方面,对“吃食堂”类语言现象的存活原因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论述。第六章结语部分简要归纳了本文的基本内容和观点,认为汉语中的动名结构不同于英语中的动宾结构,因而不能仅局限于动宾的语义关系来分析“吃食堂”类语言现象;“动词+名词”结构在汉语中是极其普遍的现象,这与汉民族特有的“两点论”思维方式、汉语的意合性、汉语的编码机制密切相关,同时也是社会历史原因、语用原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另外,还指出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雷妤[10]2014年在《新HSK六级易混淆动宾结构的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汉办于2009年推出了一项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化考试,即新汉语水平考试(新HSK),主要考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在生活、学习和工作当中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新HSK共设置了六个笔试等级,其中新HSK六级是最高级别,考查对象为掌握了大约5000词汇量的考生。本研究主要以新HSK六级考试的阅读理解第二部分——选词填空题为研究范围,研究其中易混淆动宾结构的考查点以及该部分的教学策略。在中高级阶段的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动宾结构的教学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教师在动宾结构的教学上若能采用合适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复习新HSK阅读理解,特别是对第二部分的选词填空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能将这些所学知识渗透到日常生活当中,提高自身的汉语交际能力。从应试角度来讲,加强大纲词汇的搭配学习,特别是动宾结构的搭配学习,有助于在技巧上提高做题的速度,同时也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语段的意思。因此,本研究试图在已有的动宾结构本体研究的基础上,从动宾结构的界定、特征等方面研究动宾结构的特点以及分类,以《新HSK大纲词汇分级表》中的六级词汇为选词范围,同时运用偏误分析理论和二语习得理论,结合留学生使用动宾结构出现的偏误进行分析,从而为教师的易混淆动宾结构教学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汉语英语动宾结构的对比研究[D]. 阿珠(Syeda, Arzo, Riaz). 首都师范大学. 2004
[2]. 主题与主题标记结构的语序类型学研究[D]. 韩巍峰.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
[3]. 英汉动宾结构的对比研究[J]. 曲逸.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3
[4]. 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D]. 王俊. 华中师范大学. 2011
[5]. V+N动宾结构汉英对比研究[J]. 张殿恩.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
[6]. 基于汉语句法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D]. 吴淑琼. 西南大学. 2011
[7]. 汉英动宾结构比较研究[J]. 张殿恩.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9
[8]. 汉英动宾结构的对比研究[D]. 杨琴. 湖南师范大学. 2007
[9]. 汉语中“吃食堂”类动名结构字组的存活原因研究[D]. 汪玉宝. 湖北师范学院. 2014
[10]. 新HSK六级易混淆动宾结构的教学策略研究[D]. 雷妤. 兰州大学. 2014
标签:中国语言文字论文; 外国语言文字论文; 英语论文; 动宾结构论文; 语义分析论文; 语法分析论文; 汉藏语系论文; 印欧语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