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束箍筋论文_李明翰,周威,刘明建,刘广义,张松

导读:本文包含了约束箍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混凝土,应力,峰值,延性,应变,荷载,性能。

约束箍筋论文文献综述

李明翰,周威,刘明建,刘广义,张松[1](2019)在《复合螺旋箍筋约束混凝土柱偏压性能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复合螺旋箍筋约束混凝土柱,能在提高混凝土核心强度的同时,实现高延性,可支撑高地震设防烈度区重要结构的设计建造.以箍筋间距与轴向力偏心距为基本参数,完成了6根复合螺旋箍筋约束混凝土柱偏心受压试验,并与同条件下两类常规复合箍筋柱进行对比.获得了轴向力-侧向变形关系、轴向力-箍筋应变关系及轴向力-压区边缘混凝土压应变关系等,发现不同螺距/间距及偏心距下试验柱先后出现纵筋屈服与混凝土压碎的破坏模式.试验结果表明,破坏时采用不高于80 mm螺距/间距的复合螺旋箍筋柱正截面承载力及以柱高中点侧移定义的位移延性系数较常规螺旋箍筋柱有一定提高.结合试验结果,发现偏压复合螺旋箍筋柱破坏机制与螺旋箍筋强核心约束和外围方形箍筋次约束的复合作用明显相关,破坏主要是核心螺旋箍筋约束失效后混凝土压碎引起,而外围复合箍筋在峰值荷载后对混凝土仍具有一定约束作用.基于破坏机制,区分了两类约束区对柱承载力贡献,提出了复合螺旋箍筋柱偏压承载力计算方法.(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祁婷,马恺泽,刘房添[2](2019)在《箍筋约束超高性能混凝土本构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箍筋约束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本构模型,统计了箍筋约束UHPC的试验数据,通过回归分析,理论推导,提出了箍筋约束UHPC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模型及特征点计算方法,并与试验结果、不同箍筋约束混凝土本构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钢纤维和箍筋可以有效地提高约束UHPC的峰值应力和峰值应变;峰值应力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程度较好,而峰值应变以及峰值应力下降至85%和50%所对应应变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程度不够理想;建议的箍筋约束UHPC应力-应变关系曲线模型与试验结果整体吻合程度较好。(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29期)

王晓伟,李政儒,卿龙邦,慕儒[3](2019)在《重复荷载作用下T形截面柱箍筋约束混凝土加卸载准则》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T形截面柱箍筋约束混凝土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加卸载模型,在已有5根箍筋约束混凝土T形截面柱轴心重复受压性能试验研究基础上,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其受力过程进行分析,研究了T形截面柱箍筋对核心混凝土的有效约束作用。综合有限元分析结果及试验结果,建立了T形截面柱约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峰值应变计算式,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通过分析重复荷载作用下箍筋约束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包络线、共同点轨迹线的特征,发现共同点轨迹线与包络线形状相似,给出了应力-应变包络线方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据此建立了重复荷载作用下T形截面柱箍筋约束混凝土的卸载曲线、再加载曲线方程,计算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较好,说明建议的加卸载准则能较好地反映轴压重复荷载作用下箍筋约束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的变化规律。(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徐扬,魏洋,程勋煜,端茂军,李国芬[4](2019)在《碳纤维-箍筋约束倒角矩形混凝土柱的轴压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对24个碳纤维-箍筋约束倒角矩形混凝土柱进行了轴压试验。试验表明,碳纤维与箍筋对核心混凝土形成双重的约束机制,两者相互补充,有效提高了混凝土柱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其箍筋保证了FRP断裂后的残余承载力及延性; FRP-箍筋约束倒角矩形混凝土柱的轴压性能与纤维层数及试件倒角半径参数紧密相关,倒角半径的增大显着改善了其轴压力学性能,对于相同FRP包裹层数,倒角半径越大,力学性能提高效果越好,在倒角半径相同的条件下,增加FRP层数可有效提升约束柱的承载能力及变形能力;结合试验结果,在圆柱FRP-箍筋约束混凝土的极限应力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单一材料约束混凝土矩形柱的有效约束系数,提出了FRP-箍筋约束倒角矩形混凝土柱的承载力计算模型。(本文来源于《玻璃钢/复合材料》期刊2019年06期)

黄永安,张超凡[5](2019)在《外方内双圆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兰州地铁1号线东岗车辆基地运用库框架柱为原型,制作并完成了4个1/4比例高强混凝土多重复合芯柱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分析了该类芯柱的破坏形态、刚度退化和滞回耗能等力学性能,研究了轴压比、箍筋间距、配箍形式等参数对该类新型柱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强混凝土多重复合芯柱主要发生了弯剪破坏,柱脚塑性铰区混凝土由于研磨效应而发生剥落,试件破坏时纵筋被压屈,呈灯笼状;复合芯柱的滞回曲线呈十分饱满的弓形,耗能能力强,表明该类芯柱的抗震性能优异;增加轴压比后芯柱发生剪切破坏,延性和耗能能力降低;增加箍筋间距使得试件后期承载力下降迅速,延性降低;双重复合芯柱比单芯柱的承载力高、耗能好,该类芯柱的抗震性能显着优于单芯柱的抗震性能。(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2019年06期)

李晓萌[6](2019)在《箍筋约束ECC圆柱轴压性能及受压本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高韧性混凝土(也称为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简称ECC)作为一种发展迅速的新兴材料,具有优良的韧性和优异的裂缝控制能力。本文以箍筋约束ECC圆柱轴压试验为基础,探究了试件的受力特征及破坏模式,总结内部裂缝开展与传力机理、约束机理,建立了箍筋约束ECC圆柱的应力-应变关系表达式,为完善ECC研究系统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以结构性能需求为条件,对超高韧性混凝土配比组成进行优化设计,制备出同时满足受压强度和受拉韧性的ECC材料。(2)完成了箍筋约束ECC圆柱轴心受压试验,得到了不同试件的应力-应变关系图,总结了约束ECC短柱的破坏特征与破坏模式,分析了箍筋间距、箍筋强度、ECC强度等因素对柱约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试件损坏的时候基本无ECC剥落,整体保持几近完好。当达到一定约束力时,曲线下降段十分平缓,表现为较长平台段,试件受压应变可达7%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当第一根箍筋被拉断后,曲线突降一小段随即又保持水平状态,继续承载。(3)分析了约束试件的应力状态以及箍筋的约束机理。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出了箍筋约束ECC圆柱的峰值强度及应变、有效约束指数I_e的线性关系。通过分析约束机理推导出了箍筋约束ECC圆柱轴压承载力公式。(4)对已有的约束试件应力-应变关系深度总结,对本文试验结果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理论研究形式提出了适合箍筋约束ECC圆柱的应力-应变关系表达式。该模型分为有平台段、无平台段两种情况,形式是上升段与下降段连续的有理分式。(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期刊2019-05-30)

张恒[7](2019)在《箍筋约束自密实再生混凝土轴压力学性能及本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再生粗骨料应用于自密实混凝土而形成的自密实再生混凝土,不仅能缓减天然砂石的大量开采与建筑垃圾的不断产生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而且能解决实际工程中,高耸、复杂的混凝土结构存在浇筑振捣困难的问题。箍筋约束混凝土作为工程实际中最常见的构件之一,采用箍筋对其进行约束以满足延性性能与承载力要求。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国内外学者对箍筋约束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的研究还很少,因此,将自密实再生混凝土应用于箍筋约束混凝土试件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通过对31个箍筋约束混凝土试件与6个素混凝土试件的轴心受压试验,对约束混凝土的破坏形态、应力-应变曲线与延性性能等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体积配箍率、混凝土种类、混凝土强度、箍筋强度、箍筋形式和箍筋直径等因素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混凝土试件类似,随着配箍率的提高,箍筋约束自密实再生混凝土试件裂缝发展速度得到减缓,试件最终破坏时,箍筋间混凝土破坏后剥落程度减弱,试件的峰值应力逐渐提高,试件的延性系数呈现增大趋势;自密实再生混凝土试件的保护层剥落面较普通混凝土试件光滑平整,且混凝土种类对峰值应力的影响不大;要提高试件的延性性能,箍筋约束自密实再生混凝土较普通混凝土需要更大的配箍率;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试件的峰值应力随配箍率的增长率逐渐降低,即箍筋对低强度混凝土的约束作用更有效;相比于箍筋强度等级为HRB400的试件,箍筋强度等级为HPB300的试件其应力-应变曲线下降段趋势整体更加平缓,相同配箍率下延性系数更大;相同配箍率下,箍筋形式为菱形箍、八角箍的约束效果好于井字箍,而矩形箍筋约束效果最差,且小直径的箍筋对混凝土的约束效应更好。通过分析试验结果,并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提出了箍筋约束自密实再生混凝土轴心受压本构模型,给出了箍筋约束自密实再生混凝土模型特征点计算公式,结果表面,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最终通过对比发现,该本构模型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本文来源于《沈阳工业大学》期刊2019-05-25)

马华,张泽伟,李振宝,颜成华,王寿彬[8](2019)在《承压状态下网状箍筋约束PC管桩抗震性能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与普通混凝土桩相比,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C管桩)抗震性能差,为改善其性能提出一种新型网状箍筋约束的PC管桩.通过对2组共4根PC管桩试件在不同轴压比下的拟静力试验,研究配筋形式、轴压比对其抗震性能的影响,其中一组为新型网状箍筋约束另一组为普通螺旋配箍,各组轴压比分别为0.3、0.5.详细记录试验破坏过程,得到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承载力、变形能力,刚度退化曲线和耗能能力等.试验结果表明:各试件均产生受弯破坏,延性系数在2.99~3.96之间;网状箍筋约束试件耗能能力强,其滞回环较螺旋配箍试件饱满;试件承载力、延性以及耗能能力受轴压比影响较大,轴压比越大,承载力越大,延性及耗能能力越差.给出了网状箍筋约束PC管桩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同时,对高轴压比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公式提出了修改建议.(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王长青,肖建庄,李秋义,葛智[9](2019)在《箍筋约束再生混凝土力学行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箍筋约束再生混凝土方形截面短柱动态力学性能试验,获取动态单调荷载下约束再生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关系全曲线;不同箍筋约束和应变率下,约束再生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上升段基本一致,而下降段差异较为明显,随着体积配箍率的提高,下降段曲线明显随之趋于平缓,随着应变率的提高,下降段曲线随之变陡。在外荷载作用下,当箍筋约束再生混凝土达到峰值应力时,箍筋应力仍低于屈服强度;再生混凝土通过箍筋约束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再生混凝土延性比普通混凝土延性较低的问题。随着箍筋约束效应或应变率的增加,受压峰值应力均随之增加。根据应力-应变曲线特征点参数变化规律,初步提出约束再生混凝土受压峰值应力动态约束因子模型。随着体积配箍率的提高或箍筋间距的减小,箍筋约束效应对动态约束因子的贡献均随之增加。(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9年S1期)

王晓伟,魏士华[10](2019)在《轴压重复荷载作用下箍筋约束混凝土L形柱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轴压重复荷载作用下箍筋约束混凝土L形柱的性能,进行了5根箍筋约束混凝土L形短柱的轴心重复受压试验和1根箍筋约束混凝土L形短柱的单调轴心受压试验,研究了L形柱的破坏特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应变发展和延性,并建立了延性系数计算公式。试验结果表明,轴压重复荷载作用下L形柱的破坏特征与单调荷载作用下相似,随着配箍特征值增大,破坏类型由斜向破坏转变为纵向压碎破坏,峰值荷载及相应位移增大,骨架曲线下降段越平缓,延性越好。延性系数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了轴压重复荷载作用下箍筋对L形柱核心混凝土的约束作用,约束机理与单调荷载作用下相似。建立了约束混凝土抗压强度、峰值应变与配箍特征值、箍筋有效约束系数的关系表达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L形短柱轴压承载力计算公式,与试验结果比较,计算结果偏于安全,可用于轴压重复荷载作用下箍筋约束混凝土L形短柱的轴心受压承载力的分析。(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9年06期)

约束箍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箍筋约束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本构模型,统计了箍筋约束UHPC的试验数据,通过回归分析,理论推导,提出了箍筋约束UHPC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模型及特征点计算方法,并与试验结果、不同箍筋约束混凝土本构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钢纤维和箍筋可以有效地提高约束UHPC的峰值应力和峰值应变;峰值应力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程度较好,而峰值应变以及峰值应力下降至85%和50%所对应应变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程度不够理想;建议的箍筋约束UHPC应力-应变关系曲线模型与试验结果整体吻合程度较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约束箍筋论文参考文献

[1].李明翰,周威,刘明建,刘广义,张松.复合螺旋箍筋约束混凝土柱偏压性能试验[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9

[2].祁婷,马恺泽,刘房添.箍筋约束超高性能混凝土本构模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3].王晓伟,李政儒,卿龙邦,慕儒.重复荷载作用下T形截面柱箍筋约束混凝土加卸载准则[J].建筑结构学报.2019

[4].徐扬,魏洋,程勋煜,端茂军,李国芬.碳纤维-箍筋约束倒角矩形混凝土柱的轴压性能[J].玻璃钢/复合材料.2019

[5].黄永安,张超凡.外方内双圆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19

[6].李晓萌.箍筋约束ECC圆柱轴压性能及受压本构关系研究[D].华侨大学.2019

[7].张恒.箍筋约束自密实再生混凝土轴压力学性能及本构关系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9

[8].马华,张泽伟,李振宝,颜成华,王寿彬.承压状态下网状箍筋约束PC管桩抗震性能试验[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9

[9].王长青,肖建庄,李秋义,葛智.箍筋约束再生混凝土力学行为分析[J].建筑结构.2019

[10].王晓伟,魏士华.轴压重复荷载作用下箍筋约束混凝土L形柱性能研究[J].建筑结构.2019

论文知识图

钢筋混凝土柱的柱顶位移时程曲线一2约束箍筋侧面应变片的荷...一2梁约束箍筋顶部应变片的...高强约束箍筋应变分布一1约束箍筋侧面应变片的荷...一2梁约束箍筋底部应变片的...

标签:;  ;  ;  ;  ;  ;  ;  

约束箍筋论文_李明翰,周威,刘明建,刘广义,张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