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源宾语结构论文-金晶

同源宾语结构论文-金晶

导读:本文包含了同源宾语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同源宾语结构,修饰语,长沙方言

同源宾语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金晶[1](2018)在《论长沙方言同源宾语结构“V+(宾语)+动量短语+修饰语”》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讨论长沙方言的"V+(宾语)+动量短语+修饰语"格式,该格式是一类特殊的同源宾语结构,其生成涉及复制、移位、名词化和语音同形删略。采用这一格式是为了满足凸显事件高程度意义修饰语的语用需求。(本文来源于《语言学论丛》期刊2018年01期)

王静然[2](2018)在《英语中动结构与同源宾语结构的认知诠释》一文中研究指出英语中动结构是介于主动与被动语态之间的一种中间结构,目前仍没有统一的定义,与作格结构在形式上最为相似,因而易于混淆。英语同源宾语结构是指句中唯一的宾语与谓语动词在形式或语义上相同或相似。两个语言现象的存在都很特殊,本文认为这两个语法结构的存在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动结构中的副词或等效成分和同源宾语的修饰语会为其相应的动词带来新信息,两者对动词的依赖性也是认知重心特征所在;因此,从基本层次范畴视角来看,中动结构和同源宾语结构存在认知共性。通过基本层次范畴理论也可以探究两种语言现象存在的本质与人们基于头脑中基本层次范畴的联想有联系。(本文来源于《荆楚学术2018年3月(总第十七期)》期刊2018-06-01)

王静然[3](2018)在《英语中动结构与同源宾语结构的认知诠释》一文中研究指出英语中动结构和同源宾语结构属于两个比较特殊的语言现象,本文认为这两个语法结构的存在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动结构中的副词或等效成分和同源宾语的修饰语会为其相应的动词带来新信息,两者对动词的依赖性也是认知重心特征所在;因此,从基本层次范畴视角来看,中动结构和同源宾语结构存在认知共性。通过基本层次范畴理论也可以探究两种语言现象存在的本质与人们基于头脑中基本层次范畴的联想有联系。(本文来源于《荆楚学术2018年5月(总第十九期)》期刊2018-05-01)

潘海华,叶狂[4](2015)在《离合词和同源宾语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与郭锐(2011)的观点一样,本文也认为离合词不是构词语素的分离造句,离合词没有分离过,离合只是假象。同时,本文提出,离合词是双音节不及物动词带其他成分时形成的同源宾语结构,其生成涉及复制移位、名词化、PF层互补删略等。离合同源结构是汉语扩展动词句法能力的一种手段,使动词接受超出其句法能力的依存成分。在此视角下,不但各种离合词结构都能合理生成,诸多相关现象能得到更好解释,同时,也能把离合词纳入语言共性的视角。(本文来源于《当代语言学》期刊2015年03期)

黄瑾[5](2014)在《英语同源宾语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英语同源宾语结构是一类特殊语言现象,它由不及物动词接与动词同源且得到一定修饰的名词构成。关于这一结构,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描述了其句法、认知等属性,但争议犹存。例如,同源宾语名词前是否一定有修饰语?如果一定有修饰语,其理据为何?同源宾语结构中谓语动词不及物,其携带宾语的能力从何而来?汉语中是否存在同源宾语结构?汉语中的“V一V”结构与英语中的同源宾语结构有何差异?本文从语用、认知和构式的角度对上述问题作出解释。首先,本文从语用和认知两个方面解释同源宾语中的修饰语存在性问题。从语用信息焦点的角度看,同源宾语的修饰语为非预设信息、且承载常规重音,因此构成句子的常规焦点。从认知识解机制来看,同源宾语中的修饰语形成凸显指向(Profile)(即带有修饰语所指属性的同源宾语名词所指具体事件)与概念基(base)(即动词所指类型事件)的差异,并可隐喻化主语所指的移动路径;在同源宾语对谓语动词所指事件做总体扫描的同时,凸显事件的结果性和有界性。其次,本文借助构式语法理论对同源宾语结构中不及物动词的及物性问题作出解释。根据Hopper&Thompson(1980)对及物性的定义,本文对典型及物性结构与同源宾语结构作出对比,判定同源宾语结构亦为及物性结构;同时,本文重新分析了同源宾语结构的构式义,即“X有意识得按Y所示方式实施行为Z”,这样,通过构式压制使得不及物动词携带宾语。最后,本文对汉语中的“V一V”结构的语义、句法特征等做了描述,将之与英语中的同源宾语结构进行了比较,得出如下结论:两种结构表层形式相似,且都涉及动词语义的弱化与结构的有界性,但同源宾语与“(V)一V”在句法特性和语义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因此“V一V”结构并非同源宾语结构。(本文来源于《浙江财经大学》期刊2014-12-01)

许明,董成如[6](2014)在《同源宾语构式对动词论元结构的增容:认知语法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同源宾语是动词的论元而不是附属语。同源宾语构式表示某人做某事情,其论元结构包括施事和同源客体,分别映射为主语和宾语。同源宾语构式将动词所表示的过程的每一个状态同时激活,通过总体扫瞄识解为一个整体,然后加以凸显并物化同源客体。动词和同源宾语共享同一事件,但动词凸显事件的过程,而同源宾语凸显事件的整体状态。(本文来源于《外语教学》期刊2014年04期)

鞠瑞艳[7](2013)在《同源宾语结构的认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原型范畴理论和Goldberg的构式语法理论,本文对英语同源宾语结构进行探究,指出同源宾语结构是单及物构式中的非典型成员,传统上认为它独立于单及物构式的观点违背了语法结构的经济原则。(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期刊2013年03期)

何红[8](2011)在《从基本层次范畴角度看英语同源宾语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同源宾语结构是一种复杂而又特殊的语言现象,学术界对其存在和使用有不同的阐释。本文从认知语言学中的基本层次范畴理论的角度对其作了初步分析,以便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结构。(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1年52期)

鞠瑞艳[9](2011)在《英语同源宾语结构生成机制的认知语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英语中存在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有些不及物动词后面可以接与其词形相似,词义相同的名词作为宾语,这类结构在英语语法中被称作同源宾语结构。它们体现在如下例句中:(1) Bill sweats hard-earned sweat during the football game. (COCA)(2)The teacher laughed many ridiculous laughs for kids. (COCA)(3) Mr. Smith bleeds red blood in the accident. (COCA)国内外许多学者从多个角度对英语同源宾语结构的句法、语义等方面的特征做了较为细致的研究,但是,很少有人涉及对此结构的生成机制的研究。因此,本文试图在认知语法的理论框架下,对同源宾语结构的生成机制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提取自COCA的真实语料进行分析,总结出同源宾语所独有的认知特征:归属性、依赖性、显着性,抽象性和唯一性,同时又详细探讨了这些认知特征的应用价值。这一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界定同源宾语结构,以进一步明确我们的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根据说话者概念化过程的差异,同源宾语既可以被识解为动词所述的事件本身,也可以被识解为动作的结果。其中,事件性同源宾语是通过总体扫描和凸显转换得来的,它凸显的是一个由动词所表过程的各个状态构成的有界实体,而结果性同源宾语是在此基础上经过又一次凸显转换生成的,它凸显的是该过程的最终状态。二者之间存在整体和部分或转喻关系。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对同源宾语结构中的不及物动词的概念内容进行分析,指出这些动词本身只能凸显一个由主语对其进行详细化阐释的图式性次结构,即射体,而无界标。但是,在动词和其同源宾语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促动下,表达“致使-存在义”的单宾语构式对这些动词进行范畴化,使其获得额外的“致使-存在义”,从而他们可以提供一个由同源宾语的凸显对其进行详细化阐释的界标。这样,本文最终提出了英语同源宾语结构的生成机制。随着频繁使用,这些动词可能会被赋予一个囊括了其原始义和由单宾语构式提供的“致使-存在义”的扩展义。本文从认知语法的角度尝试分析了英语同源宾语结构的生成机制。毫无疑问,本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局限性。最后一章着重阐述了本文的主要发现和局限性,并展望了后续研究可能采取的视角。(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1-03-01)

蒋丽梅,梁薇[10](2010)在《基本层次范畴视角下的同源宾语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同源宾语结构作为英语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从基本层次范畴角度分析同源宾语结构,结果显示:形成同源宾语结构的动词所描述的行为是属于基本层次范畴的行为动作,动词与其同源宾语所表达的事件构成基本层次范畴的事件。解析同源宾语结构中动词的认知特点及其与名词短语的认知关系,可以为更好地解读同源宾语结构这一语言现象提供一种新的途径。(本文来源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同源宾语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英语中动结构是介于主动与被动语态之间的一种中间结构,目前仍没有统一的定义,与作格结构在形式上最为相似,因而易于混淆。英语同源宾语结构是指句中唯一的宾语与谓语动词在形式或语义上相同或相似。两个语言现象的存在都很特殊,本文认为这两个语法结构的存在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动结构中的副词或等效成分和同源宾语的修饰语会为其相应的动词带来新信息,两者对动词的依赖性也是认知重心特征所在;因此,从基本层次范畴视角来看,中动结构和同源宾语结构存在认知共性。通过基本层次范畴理论也可以探究两种语言现象存在的本质与人们基于头脑中基本层次范畴的联想有联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同源宾语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金晶.论长沙方言同源宾语结构“V+(宾语)+动量短语+修饰语”[J].语言学论丛.2018

[2].王静然.英语中动结构与同源宾语结构的认知诠释[C].荆楚学术2018年3月(总第十七期).2018

[3].王静然.英语中动结构与同源宾语结构的认知诠释[C].荆楚学术2018年5月(总第十九期).2018

[4].潘海华,叶狂.离合词和同源宾语结构[J].当代语言学.2015

[5].黄瑾.英语同源宾语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4

[6].许明,董成如.同源宾语构式对动词论元结构的增容:认知语法视角[J].外语教学.2014

[7].鞠瑞艳.同源宾语结构的认知研究[J].科技信息.2013

[8].何红.从基本层次范畴角度看英语同源宾语结构[J].考试周刊.2011

[9].鞠瑞艳.英语同源宾语结构生成机制的认知语法研究[D].河南大学.2011

[10].蒋丽梅,梁薇.基本层次范畴视角下的同源宾语结构[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0

标签:;  ;  ;  

同源宾语结构论文-金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