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毛细管电泳色谱论文-韦金花,李友琼,谭春艳,周莹,赵林

高效毛细管电泳色谱论文-韦金花,李友琼,谭春艳,周莹,赵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效毛细管电泳色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Hb,Q-Thailand,毛细管电泳,高效液相色谱法,异常血红蛋白

高效毛细管电泳色谱论文文献综述

韦金花,李友琼,谭春艳,周莹,赵林[1](2017)在《毛细管电泳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在HbQ-Thailand检测中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毛细管电泳(CE)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在Hb Q-Thailand检测中的差异。方法收集10例CE筛查出的可疑Hb Q-Thailand,经地贫基因分析和DNA测序确诊后,再用HPLC检测比对。结果 10例样本中CE均检出Hb Q-Thailand和Hb Q-Thailand A2(Hb QA2),而HPLC仅检出10例Hb QThailand和5例Hb QA2,而且HPLC错误检出Hb Q-H病1例存在Hb A2。CE和HPLC检出Hb Q-Thailand、Hb A2、Hb QA2的含量分别为(34.41±21.10)%、(1.68±0.57)%、(0.77±0.10)%和(31.72±21.46)%、(2.43±0.22)%、(0.24±0.24)%,两组Hb Q-Thailan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 A2和Hb QA2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E在检测Hb Q-Thailand中优于HPLC。(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新医学》期刊2017年01期)

鲍玲红[2](2016)在《毛细管电泳拆分1-甲基-3-苯基丙胺对映体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β-胡萝卜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毛细管电泳法(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在分析化学领域里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具有很多优点,例如分析速度快、分离效率高、灵敏度好、试样量少、操作简单等。21世纪以来,毛细管电泳的联用技术得到迅速发展,毛细管电泳的联用包括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法(CE-CL)、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法(CE-ECL)、毛细管电泳-质谱法(CE-MS)、毛细管电泳-紫外分光法(CE-UV)、毛细管电泳-荧光法(CE-LIF)等等。这些新型的联用技术大大地提高了毛细管电泳法的检测效率。本论文主要讨论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β-胡萝卜素和毛细管电泳-二级管阵列检测拆分1-甲基-3-苯基丙胺对映异构体的影响因素,并确定了最佳的实验条件。因为对映异构体1-甲基-3-苯基丙胺的化学性质和空间结构非常相似,测定起来比较困难,本文使用毛细管电泳法对这两种物质进行同时测定。确定了测定对映异构体1-甲基-3-苯基丙胺完全分离的最佳实验条件:分离电压、检测波长、缓冲溶液、p H值、温度、以及分离时间等实验条件。液-液微量萃取法对β-胡萝卜素进行样品前处理,然后使用高效液相色谱对β-胡萝卜素浓度进行测定。在实验中分别对萃取时间、有机溶剂对萃取的影响、搅拌速度对萃取的影响、定量方面等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对比试验,并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确定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测定β-胡萝卜素的最佳实验条件。(本文来源于《安庆师范大学》期刊2016-06-01)

傅小芸,吕建德,郑平,张知廉,竺安[3](2015)在《高效毛细管电泳——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MECC)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毛细管区带电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高效分离技术,该法具有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应用范围广、耗费低、样品预处理简单等优点,目前在国际上已受到了极大的重视。自1986年起,利用IP-2A型毛细管等速电泳仪进行改装,建立了一套简易的毛细管电泳装置,在国内首先开展了MECC的研究,于1992年初完成。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实验(本文来源于《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发展回顾》期刊2015-07-01)

张艳梅,康经武[4](2015)在《毛细管电泳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用于天然产物粗提物中mTOR抑制剂的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正文:发展了毛细管电泳(CE)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相结合的用于天然产物粗提物中m TOR抑制剂的筛选方法。以荧光素钠标记的底物肽(F-4EBP1)、m TOR的特异性抑制剂AZD8055以及18个天然产物粗提物组成的化合物库,对我们发展的筛选方法进行了验证。首先利用配备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的CE对天然产物粗提物进行活性测试,主要是对生成的磷酸化产物进行分离以及定量,根据与空白实验对比的磷酸化产物峰减少作为筛选依据。随后对具有m TOR抑制作用的天然产物粗(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论文集(第一分册)》期刊2015-04-19)

康经武[5](2014)在《毛细管电泳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用于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的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具有丰富的化学结构多样性和良好的类药性质,天然产物一直是发现新药的重要资源。据统计,1981年到2010年间,全球1073个小分子药物中,有64%来自天然产物或者天然产物衍生物。抗癌症和抗感染药物中,源于天然产物以及衍生物的药物分别占60%(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4-04-19)

张艳梅,康经武[6](2013)在《毛细管电泳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用于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的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发展了毛细管电泳(CE)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相结合的用于天然产物中活性成分筛选和鉴定的方法。该方法中,用HPLC半制备柱对天然产物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再用CE对HPLC纯化后的组分进行活性测试。根据HPLC-MS/MS提供的二级质谱数据,即可确定活性成分的化学结构。以乙酰胆碱酯酶为实验模型,对我们发展的筛选方法进行了验证。从黄连粗提物中确定了药根碱、巴马汀等7种活性成分,并通过CE测定了它们的半抑制率(IC50)值。与传统的天然产物分离纯化和活性筛选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简单、微量、快速、准确的优点。本文建立的方法为天然产物粗提物中活性成分的筛选提供了新技术。(本文来源于《色谱》期刊2013年07期)

周剑英,谢杏梅,李东至,李坚,廖灿[7](2013)在《应用毛细管电泳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血红蛋白定量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用法国Sebia公司Capillarys2全自动毛细管电泳(CZE)对血红蛋白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准确性。方法:采集205例广东地区成人EDTA-K2抗凝血2ml,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capillarys方法各自测定血红蛋白含量。结果:两种方法测定HbA2的准确度,在205例样本中,CZE测定有93%的测定结果与HPLC测定值的百分差异在±20%范围内,与95%相比较,P值为0.19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CZE测得的HbA2异常21例,HbF增高5例,Hb A2+HbF同时增高12例;用HPLC对这205例样本进行复检对照,结果基本一致。检测出HbH 7例,HbE 7例,Hb NewYork 5例,Hb G-thailand 3例,Hb Bart's 3例,HbS 2例。但是,对于HbA2的定量,用CZE测得的水平高于HPLC。同时,我们观察到CZE较HPLC对HbH和HbBart's的检测更为敏感。结论:HPLC和CZE都能能够分离和量化出HbA2和HbF异常增高,是一种快速、准确、可靠的筛查地中海海贫血实验方法,但是两者在鉴定异常血红蛋白时存在区别。(本文来源于《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期刊2013年01期)

吴剑平[8](2011)在《牛乳中硫氰酸钠含量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硫氰酸盐存在于各类天然食品(包括乳制品)中,并可在人类肝脏中合成,是氰化物解毒的代谢产物。硫氰酸盐适量添加于牛乳中,可以起到抑菌,保鲜,延长保质期的作用。但其毒理研究结果显示,过量摄入硫氰酸盐,可引发急性中毒反应,超过限量摄取也可妨碍机体对碘的利用,引起甲状腺疾病,尤其对胎儿和婴儿的智力和神经系统发育存在较大的副作用。目前,国内外对牛奶中的硫氰酸盐的检测主要利用分光光度计、离子色谱-电导检测器、离子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离子色谱-质谱检测器等仪器进行检测。但是,国内尚未制定检测牛奶中硫氰酸钠含量的标准方法,因此也未制定出相关的生鲜乳中硫氰酸钠的限值,并难以进行乳中硫氰酸盐对人类健康潜在危害的风险评估。本文旨在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乳中的硫氰酸盐含量,以求能够快速、准确、简便地测定乳品中的硫氰酸盐含量,一方面丰富检测的手段,另一方面为制定生鲜乳中硫氰酸钠的卫生标准提供依据。本实验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毛细管电泳法对原奶和市售巴氏成品乳中硫氰酸钠含量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反相离子对色谱法的原理,建立了检测牛奶中硫氰酸钠质量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前处理使用乙腈沉淀蛋白,碱性氧化铝SPE柱除去部分水溶性维生素、氨基酸,离心脱脂得到样品。以磷酸叁乙胺(pH=7.0):甲醇=95:5作为流动相,用Agela-ASB@C18反相色谱柱(250mm×4.6mm,5μm),柱温30℃±2℃,流速0.8mL/min,以二极管阵列紫外检测器分析样品。该分析方法质量浓度范围在5-500mg/L内线性较好,r>0.9995。该方法可适用于生鲜乳和巴氏灭菌成品乳,检测限可达到0.1mg/kg,定量范围0.5~50mg/kg,精确度<10%,回收率>90%。利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直接检测牛奶中硫氰酸钠质量浓度。前处理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相同。在NaH2PO4-Na284O7缓冲液中加入溴化十四烷基叁甲基溴化铵(TTAB)作为电渗流反相作用剂,分离电压-20kV,分离温度30℃,电极反向,以二极管阵列紫外检测器218nm波长下分析样品,质量浓度范围在5~500mg/L内线性较好,r>0.9995。该方法可适用于生鲜乳和巴氏灭菌成品乳,检测限可达到0.05mg/kg,定量范围0.5-50mg/kg,精确度<10%,回收率>90%。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毛细管电泳法检测牛奶中的硫氰酸钠含量进行比较,毛细管电泳法的最低检测限为0.05mg/kg,低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最低检测限0.1mg/kg,因此毛细管电泳法在检测灵敏度方面也比高效液相色谱高;高效液相色谱法在97.6~98.3%之间,毛细管电泳回收率在97.8~99.6%之间,但是高效液相色谱法的重复回收率测定标准偏差均值为0.5%低于毛细管电泳法的标准偏差均值1.2%,因此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更高的稳定性;毛细管电泳法的理论塔板数9685高于液相色谱法的理论塔板数7623,因此其分离效果更好;毛细管电泳法的单个样品分析时间为6分钟,高效液相色谱法为15分钟,因此毛细管色谱法的分析时间更短。综上所述,两种方法所得含量检测结果和添加回收实验结果一致,检测含量范围也一致,两种方法都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精密性和稳定性。同时,也将两种新方法和文献报道中原有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离子色谱法进行了比较,毛细管电泳的检测灵敏度最高为0.05mg/kg,低于离子色谱法的最低检测限0.08mg/kg,也低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最低检测限0.10mg/kg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最低检测限2mg/kg;离子色谱法回收率在98.0~106.4%之间,高效液相色谱法在97.6~98.3%之间,毛细管电泳回收率在97.8~99.6%之间,紫外分光光度法在82.57~87.71%,离子色谱法的回收率较高,但是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回收率测定结果离散程度最小,因此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稳定性最好,日内相对标准偏差为0.65%,低于毛细管电泳法的1.45%,也低于离子色谱法的0.80%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的2.0%。综上所述,本文建立的两种新方法在准确性、精密性和稳定性都较原有方法有所提高,有利于更准确的检测牛奶中硫氰酸钠含量。(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1-11-01)

叶淋泉,吴清实,戴思敏,肖志良,张博[9](2011)在《基于液滴微流控接口的高效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二维分离平台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蛋白质组体系的高度复杂性需要更高分辨率的多维分离技术。近年兴起的液滴技术在微纳尺度样品操控方面具有微体积、低扩散、无返混等独特优势,有望为多维分离平台的接口提供解决方案。通过采用不同结构的液滴微流控芯片可以实现"液滴生成"与"油相排除"功能,进行样品由连续流-非连续流-连续流的高效转移,将不同的分离模式进行二维耦联。本研究利用液滴作为接口技术耦联高效液相色谱与毛细管电泳构建二维分离系统,以蛋白质降解的复杂多肽混合物为样品,考察了液滴接口二维分离平台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获得3 000以上的峰容量,初步展示了该接口技术在多维分离分析领域的应用潜力。(本文来源于《色谱》期刊2011年09期)

谢银凤[10](2011)在《新型分子探针在非水毛细管电泳和高效液相色谱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效毛细管电泳兴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是一类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以毛细管柱为分离通道的新型液相分离分析技术。它具有高效快速、操作简便、样品用量少、自动化水平高、分离模式灵活多样等优点。非水毛细管电泳,作为毛细管电泳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具备电泳优点的同时,与水相体系相比,又有其独特的优势。近几年来非水毛细管电泳迅速发展,已经广泛地应用在生命科学、医学药物、食品保健、环境科学等领域。高效液相色谱发展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根据各组分在流动相及固定相中的分配系数、吸附能力、分子尺寸大小或离子交换作用的差异进行分离,是分析化学中发展最快,应用范围最广的方法之一。高效液相色谱的分离机制与毛细管电泳不同,两种分析手段可互相补充。氨基酸是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对动植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和生命活动起着关键作用。肽类是生命基础物质,影响着生物体内很多生理功能,如生长发育、免疫防御、细胞分化和抗御衰老等。因此,研究两者的非水毛细管电泳分离对生物、医药、食品等领域有重要意义。脂肪酸是一种重要物质,广泛分布于食物、生物和生物体液中。许多脂肪酸在多种生理和生物功能中起到重要的痕量调节作用,对其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大多数氨基酸、小肽、脂肪酸本身没有紫外或荧光吸收,化学衍生法应运而生。本论文采用实验室自行合成的新型衍生试剂,对氨基酸、小肽的非水毛细管电泳分离和脂肪酸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进行了研究,结果令人满意。论文分四章:第一章简单介绍了非水毛细管电泳的发展及其在手性拆分、无机离子、有机小分子、生物分子方面的应用,并对非水毛细管电泳分离系统的选择及相关的基础知识进行了阐述。第二章氨基酸衍生物的非水毛细管电泳分离研究。以2-[2-(7H-二苯并[a,g]咔唑)-乙氧基]-乙基氯甲酸酯(DBCEC-Cl)作为柱前衍生试剂,在甲酰胺为溶剂,乙酸铵-乙酸为电解质,毛细管柱长58.5 cm(有效长度50 cm),温度18℃,电压30 kV,290 nm二极管阵列检测(DAD)条件下,采用非水毛细管电泳模式考察并优化了分离条件,实现了15种氨基酸衍生物的基线分离。第叁章小肽衍生物的非水毛细管电泳分离研究。以2-[2-(7H-二苯并[a,g]咔唑)-乙氧基]-乙基氯甲酸酯(DBCEC-Cl)为柱前衍生试剂,在甲酰胺溶剂中以乙酸铵-乙酸为缓冲体系,在非水毛细管电泳模式下考察并优化了小肽衍生物的分离条件,实现了5种小肽衍生物的快速基线分离。第四章本章分为两部分:苯并吖啶酮-5-乙酸酰肼荧光标记试剂的合成表征及其用于脂肪酸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4.1以苯并吖啶酮为母体环设计合成出新型荧光衍生试剂苯并吖啶酮-5-乙酸酰肼(BAAH),并对其进行了结构和荧光光谱性质表征。4.2荧光标记试剂苯并吖啶酮-5-乙酸酰肼(BAAH)用于脂肪酸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通过对衍生化反应条件和色谱条件的优化,建立了脂肪酸的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并将该方法用于油类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1-04-01)

高效毛细管电泳色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毛细管电泳法(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在分析化学领域里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具有很多优点,例如分析速度快、分离效率高、灵敏度好、试样量少、操作简单等。21世纪以来,毛细管电泳的联用技术得到迅速发展,毛细管电泳的联用包括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法(CE-CL)、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法(CE-ECL)、毛细管电泳-质谱法(CE-MS)、毛细管电泳-紫外分光法(CE-UV)、毛细管电泳-荧光法(CE-LIF)等等。这些新型的联用技术大大地提高了毛细管电泳法的检测效率。本论文主要讨论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β-胡萝卜素和毛细管电泳-二级管阵列检测拆分1-甲基-3-苯基丙胺对映异构体的影响因素,并确定了最佳的实验条件。因为对映异构体1-甲基-3-苯基丙胺的化学性质和空间结构非常相似,测定起来比较困难,本文使用毛细管电泳法对这两种物质进行同时测定。确定了测定对映异构体1-甲基-3-苯基丙胺完全分离的最佳实验条件:分离电压、检测波长、缓冲溶液、p H值、温度、以及分离时间等实验条件。液-液微量萃取法对β-胡萝卜素进行样品前处理,然后使用高效液相色谱对β-胡萝卜素浓度进行测定。在实验中分别对萃取时间、有机溶剂对萃取的影响、搅拌速度对萃取的影响、定量方面等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对比试验,并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确定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测定β-胡萝卜素的最佳实验条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效毛细管电泳色谱论文参考文献

[1].韦金花,李友琼,谭春艳,周莹,赵林.毛细管电泳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在HbQ-Thailand检测中的比较研究[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7

[2].鲍玲红.毛细管电泳拆分1-甲基-3-苯基丙胺对映体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β-胡萝卜素[D].安庆师范大学.2016

[3].傅小芸,吕建德,郑平,张知廉,竺安.高效毛细管电泳——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方法研究[C].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发展回顾.2015

[4].张艳梅,康经武.毛细管电泳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用于天然产物粗提物中mTOR抑制剂的筛选[C].第二十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论文集(第一分册).2015

[5].康经武.毛细管电泳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用于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的筛选[C].第十届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4

[6].张艳梅,康经武.毛细管电泳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用于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的筛选[J].色谱.2013

[7].周剑英,谢杏梅,李东至,李坚,廖灿.应用毛细管电泳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血红蛋白定量的对比研究[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2013

[8].吴剑平.牛乳中硫氰酸钠含量检测[D].南京农业大学.2011

[9].叶淋泉,吴清实,戴思敏,肖志良,张博.基于液滴微流控接口的高效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二维分离平台初探[J].色谱.2011

[10].谢银凤.新型分子探针在非水毛细管电泳和高效液相色谱中的应用[D].曲阜师范大学.2011

标签:;  ;  ;  ;  ;  

高效毛细管电泳色谱论文-韦金花,李友琼,谭春艳,周莹,赵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