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堂因聆听而精彩

音乐课堂因聆听而精彩

王蕾浙江省义乌市佛堂二小322002

【摘要】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音乐素养的培养是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聆听是一切音乐活动的根本。音乐教育首先就是通过聆听这一实践方式,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的。所以倾听教育是实现音乐素养培养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核心素养;聆听;小学阶段;倾听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8-027-01

在平时教学中,我发现尽管采取了多种多样的聆听方式,但不少学生还是出现了“游离出神”、“一头雾水”、“听而不闻”、“趁机玩乐”等现象。在平时教学中以此为前提展开了讨论,希望能提升学生日后音乐水平。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倾听教育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重要途径。

一、影响学生音乐课堂聆听质量的原因

1.聆听意识及能力缺乏

听觉处理涵盖层面除了听到之外,还包括:听觉注意力、分辨声音力、双耳整合力,分析声音力、听觉短期记忆力、听觉序列记忆、多感官联结……涉及到由低层到高层的多元化的听觉功能。而音乐聆听就是属于高层的多元化听觉功能。而不少学生,是存在着听觉处理障碍的,他们日常的对话交流往往正常,一对一时聆听状况也很不错,但是当处于如下听觉环境中,如:人多、离声源较远、听觉声源较远、有回音……这些学生便无法顺利地接收音乐。还有一些学生无法应付快速的声音变化,或者聆听长而复杂的乐曲。

2.音乐聆听难度影响

音乐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其聆听能力要求更高。音乐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聆听美妙的乐曲并不亚于诵读精美的文章。我们现在的音乐教材有一部分内容,尤其是欣赏歌曲,大都是中外经典作品,并不通俗易懂、直接明了。课堂上学生的聆听能力差异比较大,不少学生就比较容易出现“游离出神”、“一头雾水”、“听而不闻”“趁机玩乐”的现象。

二、提升音乐课堂学生聆听质量策略

1.创设聆听环境

首先是营造有积极心理暗示的教室环境。合理安排学生座位,将座位排成两个半圆形。这样可以使每个学生直接与老师面对面,减少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干扰,也可以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音乐表现。教室内要力求整洁,尽可能的营造音乐课的氛围,墙壁上悬挂有关音乐方面的名言名句,如:“追随快乐的音符,聆听成长的旋律”……给学生以启迪。当然有一套高质量的音响设备是非常重要的。

2.提升聆听质量策略

①闭目聆听

安静地聆听是欣赏活动中的基本方式。通过课堂的观察发现闭眼听音乐的效率往往比睁眼听高的多。闭上眼睛,不受外界干扰,学生就不会盲目跟从,就会在安静的氛围中,全神贯注地聆听音乐,思考问题。对音乐作品作出自己的理解,进行想象和联想。同时引导学生对音高、音色等进行感知。

例如《摇篮曲》一课中,聆听大提琴独奏《摇篮曲》。乐曲描绘了一位慈母在摇篮变轻轻哼着催眠曲,哄孩子入睡的情景。音乐的中段出现了变化,仿佛风雨骤变,小孩被惊扰而感到不安,最后又恢复平静。让学生闭眼聆听,仿佛自己就是那个孩子,感受一切音乐的起伏变化,感受大提琴的音色,想象音乐中的情景,对乐曲做出自己的解读,最后进行交流。这样不仅达到了让学生听的目的,而且每个学生不同的想象情景也会使课堂饱满起来。

②律动聆听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所以要充分利用孩子本身的特点,通过节奏乐器敲击、拍手、跺脚等律动,多元化地聆听音乐。通过律动聆听来感受音乐,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又可以帮助学生“融入音乐”,成为音乐的一部分。

例如,在欣赏《鸭子拌嘴》一课中,这是一首民族打击乐器合奏曲,由小钗、水钗、吃搭钗、京锣、双木鱼和双云锣六件乐器组成。乐曲较长,听一遍需要4-5分钟,又没有音调变化,所以要变抽象音乐为形象音乐。我让学生边听边利用身体的律动来模仿鸭子摇摇摆摆走路的样子,再用自己的手偶模拟吵架的样子,最后让学生随着音乐主旋律,利用打击乐器试敲一下,体会这些乐器是如何模拟鸭子拌嘴这一形象的音乐场景的,使原本抽象的音乐更具体。

③情境聆听

情境的创设,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聆听热情。可以利多影像多媒体,通过图片、动画等手段调动他们的眼、手多种器官为“聆听”音乐服务,主动去感受音乐的力度、速度、情绪,使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例如,在教学《嘀哩嘀哩》一课,我运用了视频动画教学:春天来了,冰雪融化,万物复苏,小草发芽了,小树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再利用图片将歌曲内容展现出来,这样就创设了一幅生动的春天的画面,使学生能从动画中、图片中、音乐中感受乐曲的活泼、欢快。

④导引聆听

我认为在音乐课堂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毋庸置疑,但教师仍应该是课堂的组织者与设计者。表面上任务少了,其实不然,教师所要做的更多更细了,如果不发挥好老师的主导作用,课堂往往就会“失控”。在聆听这一重要的教学手段中,教师更要做好导引,让耳朵在美妙的音乐中领略丰富的情感。

例如,歌曲《星光恰恰恰》:

教师:“同学们,舞会要开始了。让我们一起拍手,欢迎星星们登场吧!”播放伴奏,学生马上来兴趣了,边聆听边拍出教师给的节奏,迎接星星们。

教师:“星星们想知道同学们谁对音乐的感觉最好,耳朵最灵敏,它们想请同学们用动作表现出活泼欢快的音乐和温柔优美的音乐,并在节奏×××的地方给它配上相同节奏的动作。”学生们分别用动作表现出了两种不同情绪的音乐,并创编×××节奏的动作。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仔细地聆听了音乐,并对音乐做出了自己的理解。

教师:“同学们这么厉害,星星们想邀请同学们一起舞蹈,但记住小星星是不会说话的。”这样就有效的避免了学生在活动中随意发出声音的现象,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表演,并及时用大拇指表扬想象力丰富和情感到位的小朋友。

由于教师的三次谈话引导与二次动作导引,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地参与音乐活动,感受音乐的情绪、速度、力度。

美国音乐家艾伦•科普兰说:你要理解音乐,再没有比聆听音乐更重要了。综上所述,通过聆听教学的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情绪、速度、力度等方面的理解,也是其中很有效的一个教学途径。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聆听的习惯,才能真正从根本上认识音乐、理解音乐。

参考文献

[1]肖鸣.《聆听在音乐欣赏中的重要性》[J].考试周刊,2007,02.

[2]宋雪莲.《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在音乐课中聆听的习惯》[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15,03.

标签:;  ;  ;  

音乐课堂因聆听而精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