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碳同位素组成论文_田涛,周世新,付德亮,杨甫,段中会

导读:本文包含了稳定碳同位素组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同位素,稳定,诺尔,烷烃,碳酸盐,芳烃,黄河。

稳定碳同位素组成论文文献综述

田涛,周世新,付德亮,杨甫,段中会[1](2019)在《米仓山-汉南隆起牛蹄塘组页岩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牛蹄塘组暗色泥页岩样品进行有机碳同位素(δ~(13)C_(org))、无机碳同位素(δ~(13)C_(carb))、氧同位素(δ~(18)O)、总有机碳(TOC)、微量元素测定,分析米仓山-汉南隆起区早寒武世古海洋环境及其与页岩有机质生产的关系。基于原始海洋巨大溶解有机碳库(DOC)和海洋分层理论,结合不同古海洋微生物种属碳分馏特征,描述米仓山-汉南隆起区早寒武世古海洋环境和有机质生产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牛蹄塘组页岩中获取的碳氧同位素具有良好的原始性,对研究区古海洋环境具有良好的指示意义;δ~(13)C_(org)明显富集轻碳同位素(~(12)C)显示强烈的负异常,分布在-34.032‰~-29.537‰,属于L型无定形有机质,且更富集轻碳同位素;δ~(13)C_(carb)明显富集重碳同位素(~(13)C),分布在-1.21‰~3.64‰;氧同位素δ~(18)O分布在-8.94‰~-3.5‰;研究区南北部碳氧同位素空间分布具有差异性,与南部西河乡剖面相比,北部宁强铁锁关和两河村剖面的碳同位素具较高的δ~(13)C_(org),偏正的δ~(13)C_(carb)和高的δ~(13)C_(carb-org),且δ~(13)C_(carb)与δ~(13)C_(org)呈明显的解耦关系而与δ~(13)C_(carb-org)线性相关;牛蹄塘组页岩碳氧同位素组成取决于海侵过程中藻类、化能自养、甲烷细菌、甲烷氧化菌等特殊的古海洋微生物种属分布或活动强度与上升洋流、海洋分层的有机结合。(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刘明,杨雅迪,毕乃双,陈竟博,范德江[2](2019)在《2015年调水调沙期间黄河悬浮颗粒Pb及其稳定同位素组成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2015年黄河调水调沙期间利津水文站悬浮泥沙以及小浪底水库表层沉积物的分析,研究了调水调沙期间黄河入海泥沙中Pb元素的含量及同位素组成的变化特征,探讨了其物质来源及对调水调沙进程的响应.结果表明,调水调沙期间黄河入海泥沙Pb元素含量为18.09~28.35μg/g,平均为21.64μg/g,稳定同位素207Pb/206Pb为0.8367~0.8481,208Pb/206Pb为2.0839~2.0997,与黄土等物质较为接近.Pb含量及稳定同位素组成在调水调沙前、后期均较高,而在调水调沙中间主要时段则较低.利津站悬浮泥沙及小浪底水库沉积物中Pb同位素组成均符合黄河源Pb演化规律,但小浪底水库沉积物Pb元素含量较高,部分站位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调水调沙进程对该期间黄河入海泥沙Pb的变化及来源有着显着影响,在调水调沙前期和后期,水沙通量小,洪水对下游河床冲刷作用弱,Pb受到中上游沉积物来源影响,导致含量和同位素组成较高.在调水调沙中间的主要时段,利津悬浮泥沙与小浪底水库沉积物显着不同,Pb主要来自洪水对下游河床的冲刷,以自然来源为主,未受到人类活动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曾梓琪,肖红伟,黄启伟,肖浩[3](2019)在《南昌市PM_(2.5)中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PM_(2.5)浓度上升导致灰霾事件频繁发生,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碳组分是PM_(2.5)中的重要组分,被认为是灰霾形成和转化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PM_(2.5)中含碳组分的来源及其化学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8月期间在南昌地区共采集105个PM_(2.5)样品,分析了PM_(2.5)样品中总碳(TC)浓度及其碳同位素(δ~(13)C)。结果表明,采样期间TC的年平均浓度为(12.1±2.1)μg/m~3,总体上呈现冬季高、夏季低的变化趋势,可能是受不同季节气象因素和来源变化的影响。δ~(13)C的年平均值为(-26.1±0.2)‰,总体上呈现冬季高、春季低的变化趋势,可能是受不同来源的影响。利用贝叶斯模型计算南昌地区PM_(2.5)中TC主要来源于C_3植物燃烧和机动车尾气,年源贡献分别为49.3%和28.7%;其次是煤燃烧和C_4植物燃烧,年源贡献分别为17.7%和4.2%。春季δ~(13)C值偏低是由于C_3植物燃烧贡献相对较高,而冬季δ~(13)C值偏高则是煤燃烧贡献增加。(本文来源于《地球化学》期刊2019年03期)

许吉翔,刘瑀,蒋大伟,王海霞[4](2019)在《原油中芳烃及其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芳烃作为原油的主要组分之一,蕴含丰富的地球化学信息,常用原油中芳烃的分布及其碳稳定同位素组成来评价原油的有机质来源和热成熟度等指标。为了补充油品化学指纹的基础鉴别指标和数据,找出适用于油样鉴别的芳烃地球化学指标以及碳稳定同位素组成,本文主要测定了来自不同地区七种原油芳香烃组分的相对含量以及碳稳定同位素组成,并计算分析了甲基萘比值(MNR)、二甲基萘比值(DNR)、叁甲基萘比值(TNR)、甲基菲比值(MPR)、甲基菲指数(MPI1)和甲基菲分馏系数(MPDF)等常见的芳烃特征比值。从原油中芳烃组分相对含量分布来看,七种原油均显示出了各自的特点;从原油芳烃的特征比值来看,成熟度参数(MNR、TNR1、TNR2、MPR、MPI1、MPDF1和MPDF2)均反映出所有原油的高成熟度,其它芳烃参数如DNR1、DNR2和TNR4等比值反映原油的母质来源及生物降解等信息,由芳烃特征比值的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结果可知,与成熟度参数MNR和MPI1相比,DNR1、DNR2和TNR4在不同原油间的差异更加明显;从原油芳烃碳稳定同位素组成来看,不同地区原油间差别较大,其中巴西原油最富集~(13)C,阿曼原油和委内瑞拉原油最亏损~(13)C,二甲基萘和菲的碳稳定同位素组成在不同油样间的差异最明显。将显着性差异大的芳烃参数与芳烃δ~(13)C值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更加有效区分七种原油。最后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原油芳烃碳稳定同位素组成,七种原油显示出各自不同的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和明显的区分效果,利用不同油样芳烃的碳稳定同位素组成差异可实现对油样来源的鉴别。(本文来源于《海洋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戴文坛[5](2019)在《报春苣苔营养器官稳定碳、氮同位素组成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报春苣苔种群仍处于濒危状态,为更好地保护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报春苣苔(Primulina tabacum),本研究以广东、广西、湖南和江西4个省份14个有记录的报春苣苔分布点的种群作为研究对象,实地调查各分布点的维管植物群落物种组成,测定各种群报春苣苔植物根茎叶营养器官、植株周边土壤及岩石进行稳定碳氮同位素组成(δ~(13)C、δ~(15)N)测定,初步探讨报春苣苔不同营养器官碳氮同位素组成与其生境中相关因子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在11个发现报春苣苔分布的调查地点中,均发现了凤尾蕨科(Pteridaceae)凤尾蕨属(Pteris)植物,即凤尾蕨属植物常与报春苣苔生长同一环境中,推测该属植物可作为寻找适宜报春苣苔生存环境的指示植物。(2)根据实地调查及文献获取的报春苣苔分布地点地理信息,通过MaxEnt软件,预测报春苣苔的潜在地理分布区。结果发现除本次实地调查发现报春苣苔的广东、广西、湖南3个省份外,未发现其他省份存在报春苣苔高适生区,而仅江西省有小片区域为中适生区。而模型评估指标中训练子集及测试子集AUC值均为0.9991。影响报春苣苔潜在适生区分布的主要环境为太阳辐射量,3月份太阳辐射量和9月份太阳辐射量累积贡献值高达94.44%。由于本次预测采用24个气候环境变量,能较为准确预测报春苣苔潜在适生区,今后需进一步增加环境变量,预测更为精准的适生区域,以便探寻出报春苣苔新分布点。(3)在所有样品(包括植物、土壤及岩石)中,元素含量排列为C>H>N>S,且植物>土壤>岩石。计算14个点报春苣苔及相关种根茎叶、土壤及岩石C/N值,其中,植物根茎叶C/N值3者无显着性差异;岩石C/N值远高于植物和土壤C/N值,且与植物、土壤C/N值不呈现显着关系;土壤与植物C/N值(根茎叶C/N平均值)呈显着正相关(y=0.3253x+9.1154,R2=0.3334;P=0.031<0.05)。(4)所有植物样品的δ~(13)C介于-40.47‰~-29.92‰之间,而δ~(15)N则介于-13.38‰~3.72‰之间。报春苣苔及相关植物不同营养器官δ~(13)C不存在显着性差异;根和叶δ~(15)N存在显着性差异,但根和茎以及叶和茎δ~(15)N则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且根δ~(15)N值小于叶片δ~(15)N值,这可能由于报春苣苔叶片能通过吸收大气中的氮源,从而导致叶片δ~(15)N值偏正。所有植物样品δ~(13)C值小于-25‰,推测报春苣苔、蚂蝗七(Chirita fimbrisepala)以及牛耳朵(Ch.eburnea)的光合途径均为卡尔文循环(C_3途径)。(5)土壤δ~(13)C值与岩石δ~(13)C值不存在显着性关系;而土壤δ~(13)C值与报春苣苔根茎叶δ~(13)C值均呈现显着正相关,说明影响土壤δ~(13)C值主要因素为地表植物。而土壤N含量与报春苣苔根组织δ~(13)C呈显着负相关,说明土壤N含量升高会使促进植物根际碳沉积,从而使根贫化~(13)C(即土壤N含量升高会促进根释放含~(13)C的有机物)。(6)报春苣苔各营养器官δ~(13)C、δ~(15)N值与气候因子(地区年平局气温及年平均降水量)不存在显着性关系,这说明外界大环境气候因子对报春苣苔生存环境影响较小,因此报春苣苔生理活动(如光合作用、N元素的吸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十分迟钝,需要通过改变所处石灰岩洞小环境因素(洞内温度、相对湿度、土壤N含量等)来使报春苣苔生理活动发生改变。(本文来源于《广州大学》期刊2019-05-01)

刘熙,韦刚健,邹洁琼,郭炀锐,马金龙[6](2019)在《南海沉降颗粒物稳定Sr-Nd同位素组成及其对物源的指示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海作为太平洋西部最大的边缘海,大量陆源物质从周围陆地和岛屿汇入其中,这些物质的来源、迁移和沉积过程一直是南海研究的重点(Li et al.,2003;Z.F. Liu et al.,2008;Wei et al.,2012)。已有许多研究工作通过南海表层沉积物的黏土矿物、元素和Sr-Nd同位素组成对南海沉积物的源区进行了探讨(Li et al.,2003;Liu et al.,2010,2008;Shao et al.,(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4-19)

曾梓琪,肖红伟,肖化云[7](2019)在《南昌市PM_(2.5)中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大范围的PM_(2.5)污染事件,特别是在灰霾天气,严重影响了中国大部分城市的空气质量、大气能见度和人类健康等。PM_(2.5)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包括碳组分、硝酸盐、硫酸盐和铵盐等成分。其中,含碳组分是PM_(2.5)中的重要组成之一,被认为是灰霾形成和转化的重要因素。全球的总碳(TC)含量约占气溶胶10%~50%(Schauer et al.,2010),在中国TC含量也在PM_(2.5)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如广州PM_(2.5)中的TC(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4-19)

杜蕾,李畅游,李文宝,史小红[8](2019)在《达里诺尔湖水中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的空间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达里诺尔湖中,布设了12个采样点,于2015年8月15日和2016年8月15日(夏季)、2016年1月15~16日和2018年1月15~16日(冬季),分别采集了达里诺尔湖的冰样和水样,并采集了达里诺尔湖周边河水的水样,分析各样品中氢、氧稳定同位素(δD、δ18O)的分布特征,并分析了δD值、δ18O值分别与水中总溶解性固体含量、溶解氧含量和水的电导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达里诺尔湖冰、水样品的δD值、δ18O值都大于周边河水;冬季湖泊冰样的δD值、δ18O值最大,分别为-22.11‰和-0.79‰,夏季湖水样品的δD值、δ18O值最小,分别为-32.34‰和-2.05‰;受河水输入的影响,亮子河和贡格尔河入湖口附近的采样点的冰、水样的δD值、δ18O值都比其它采样点小;冬季底层(深度为60~70 cm)冰样的δD值、δ18O值大于表层(深度为0~10 cm)的,而冬季和夏季表层(深度为0~10 cm)水样的δD值、δ18O值都大于其底层(深度>700 cm);冬季和夏季冰、水样的δD值、δ18O值都与水中溶解氧含量显着正相关,而与电导率和总溶解性固体含量显着负相关,表明δD、δ18O值受湖水水质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湿地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钟海秀,伍一宁,张荣涛,王继丰,倪红伟[9](2019)在《模拟氮沉降对叁江平原湿地小叶章氮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氮稳定同位素组成(δ~(15)N)是综合反映N循环特征的一个重要指标。本研究采用NH_4NO_3喷洒模拟氮沉降的方法,研究不同氮沉降水平下叁江平原湿地小叶章叶片δ~(15)N的变化,同时分析δ~(15)N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氮沉降的增加δ~(15)N呈显着性升高,δ~(15)N与土壤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和有机碳均表现出极显着正相关。(本文来源于《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黄士鹏,段书府,汪泽成,江青春,姜华[10](2019)在《烷烃气稳定氢同位素组成影响因素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烷烃气氢同位素组成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其在天然气成因和成熟度鉴别上的应用,对118井次鄂尔多斯盆地石炭系—二迭系、四川盆地叁迭系及68井次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以及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和志留系天然气的组分、碳氢同位素组成等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认识如下:①鄂尔多斯盆地石炭系—二迭系和四川盆地叁迭系须家河组天然气均以烷烃气为主,前者的干燥系数和成熟度普遍高于后者,而后者的烷烃气稳定氢同位素组成要明显比前者更重;②建立了δ~2HCH_4-C_1/C_(2+3)天然气成因鉴别图版,并提出重烃气与甲烷氢同位素组成之差和烷烃气氢同位素组成相关图可以用来鉴别天然气成因;③在两个盆地分区域建立了煤成气δ~2HCH_4-Ro关系式,提出了煤成气(δ~2HC_2H_6—δ~2HCH_4)-Ro关系式,为煤成气成熟度判别提供了新的指标;④烷烃气稳定氢同位素组成值受到烃源岩母质、成熟度、天然气混合和烃源岩沉积水体介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古水体盐度是其中极为关键、重要的一种影响因素。综上,烷烃气氢同位素组成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其在天然气成因、成熟度鉴别以及指示烃源岩沉积水体环境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图9表2参81(本文来源于《石油勘探与开发》期刊2019年03期)

稳定碳同位素组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对2015年黄河调水调沙期间利津水文站悬浮泥沙以及小浪底水库表层沉积物的分析,研究了调水调沙期间黄河入海泥沙中Pb元素的含量及同位素组成的变化特征,探讨了其物质来源及对调水调沙进程的响应.结果表明,调水调沙期间黄河入海泥沙Pb元素含量为18.09~28.35μg/g,平均为21.64μg/g,稳定同位素207Pb/206Pb为0.8367~0.8481,208Pb/206Pb为2.0839~2.0997,与黄土等物质较为接近.Pb含量及稳定同位素组成在调水调沙前、后期均较高,而在调水调沙中间主要时段则较低.利津站悬浮泥沙及小浪底水库沉积物中Pb同位素组成均符合黄河源Pb演化规律,但小浪底水库沉积物Pb元素含量较高,部分站位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调水调沙进程对该期间黄河入海泥沙Pb的变化及来源有着显着影响,在调水调沙前期和后期,水沙通量小,洪水对下游河床冲刷作用弱,Pb受到中上游沉积物来源影响,导致含量和同位素组成较高.在调水调沙中间的主要时段,利津悬浮泥沙与小浪底水库沉积物显着不同,Pb主要来自洪水对下游河床的冲刷,以自然来源为主,未受到人类活动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稳定碳同位素组成论文参考文献

[1].田涛,周世新,付德亮,杨甫,段中会.米仓山-汉南隆起牛蹄塘组页岩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及其意义[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刘明,杨雅迪,毕乃双,陈竟博,范德江.2015年调水调沙期间黄河悬浮颗粒Pb及其稳定同位素组成变化[J].中国环境科学.2019

[3].曾梓琪,肖红伟,黄启伟,肖浩.南昌市PM_(2.5)中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特征[J].地球化学.2019

[4].许吉翔,刘瑀,蒋大伟,王海霞.原油中芳烃及其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J].海洋环境科学.2019

[5].戴文坛.报春苣苔营养器官稳定碳、氮同位素组成初步研究[D].广州大学.2019

[6].刘熙,韦刚健,邹洁琼,郭炀锐,马金龙.南海沉降颗粒物稳定Sr-Nd同位素组成及其对物源的指示意义[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7].曾梓琪,肖红伟,肖化云.南昌市PM_(2.5)中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特征[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8].杜蕾,李畅游,李文宝,史小红.达里诺尔湖水中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的空间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J].湿地科学.2019

[9].钟海秀,伍一宁,张荣涛,王继丰,倪红伟.模拟氮沉降对叁江平原湿地小叶章氮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9

[10].黄士鹏,段书府,汪泽成,江青春,姜华.烷烃气稳定氢同位素组成影响因素及应用[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9

论文知识图

大王北洼陷原油饱和烃和芳烃的稳定碳油松叶片稳定碳同位素组成与降水...研究区采样点油松叶片稳定碳同位素吉隆盆地现代和化石食草动物牙齿釉质的...油松叶片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一l甲烷稳定碳同位素组成随深度的...

标签:;  ;  ;  ;  ;  ;  ;  

稳定碳同位素组成论文_田涛,周世新,付德亮,杨甫,段中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