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鼻中隔在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术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罗红强,张学军,黄妍雯,何政,鄢波[1](2018)在《喉癌喉部分切除带蒂颈阔肌皮瓣喉成形术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声门型喉癌喉部分切除带蒂颈阔肌皮瓣喉形成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1989年5月-2017年12月116例声门型喉癌(T-1 14例、T-2 62例、T-3 40例)喉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资料以及总结带蒂颈阔肌皮瓣喉形成术后喉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114例切口I期愈合,1例出现颈前皮肤坏死,1例喉瘘。所有患者出院前均能正常进食,拔管率100%,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音功能。91例术后随访1-29年,术后1年半内,有3例喉部肿瘤复发,再行全喉切除术。术后12年,有1例突发心梗死亡。其余喉癌手术患者未见肿瘤复发,生活至今。20例失访。结论喉癌喉部分切除带蒂颈阔肌皮瓣喉成形术,即能彻底切除肿瘤、同时又尽可能地保留喉的全部功能、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桂志[2](2018)在《喉垂直前位切除带蒂胸骨舌骨肌瓣声带重建术疗效及声门形态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喉垂直前位切除带蒂胸骨舌骨肌瓣声带重建术的疗效及声门形态分析。方法:1、对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4年8月-2017年4月43例喉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3例患者均行喉垂直前位切除环会厌或环舌吻合术,按照声带是否重建分为声带重建组与非重建组,其中重建组20例,采用带蒂胸骨舌骨肌瓣再造双侧声带,非重建组23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术后1年气管套管拔除率)、吞咽功能(胃管拔除天数)、发音功能(主观评价为主)、术后预后情况:并发症、复发情况,探讨喉垂直前位切除环会厌或环舌吻合带蒂胸骨舌骨肌瓣声带重建术的疗效。2、电子喉镜检查:采用奥林巴斯电子鼻咽喉镜实时捕捉喉镜图像。3、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喉部螺旋CT扫描,再选取20例同年龄段、同性别无咽喉疾病的正常检查者喉部螺旋CT扫描,用影像系统自带的软件分别测量两组患者术后、正常检查者杓状软骨平面的两侧声门后部的横径(测量经过双侧杓状软骨的声门横径)、声门区的前后径、声门区面积,结合喉镜分析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声门形态的变化。4、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病人随访期间均存活,非重建组有1例出现复发,重建组均未复发(2)并发症情况:重建组3例出现并发症,其中2例声门区生长肉芽组织,1例出现喉瘘,非重建组有2例术后出现吸入性肺炎;(3)术后1年气管套管拔除率、胃管拔除及发音质量:两组患者术后1年气管套管拔除率100%;重建组胃管拔除时间:13.2±2.8天,非重建组胃管拔除时间:16.6±5.3天,经统计学分析t=-2.652,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发音按照屠规益[1]发音评价标准,重建组发音良好10例、中等6例、差4例,非重建组发音良好4例、中等14例、差5例,两组发音中等及以上者比较,经统计学分析,x2=0.02,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发音良好者比较,x2=5.18,p<0.05,有统计学意义;(4)重建组横径为12.52±2.39mm,非重建组横径为:13.13±1.97mm,正常检查者横径为:12.70±1.07mm,重建组横径与正常检查者横径比较:t=-0.246,P>0.05,无统计学意义,非重建组横径与正常检查者横径比较:t=0.736,P>0.05,无统计学意义,重建组与非重建组横径比较:t=-0.708,P>0.05,无统计学意义;重建组前后径为16.31±1.92mm,非重建组前后径为17.15±1.25mm,正常检查者前后径为20.49±0.90mm,重建组前后径与正常检查者前后径比较:t=-7.209,p<0.05,有统计学意义,非重建组与正常检查者前后径比较:t=-8.190,p<0.05,有统计学意义,重建组与非重建组前后径比较:t=-0.708,p>0.05,无统计学意义;重建组声门区面积为:1.71±0.10cm2,非重建组面积为2.09±0.13cm2,正常检查者面积为:1.94±0.09cm2,重建组面积与正常检查者比较t=-5.81,p<0.05,有统计学意义,非重建组面积与正常检查者比较:t=3.547,p<0.05,有统计学意义,重建组与非重建组面积比较:t=-7.902,p<0.05,有统计学意义。(5)声门区形态:结合喉镜观察术后形态,两组患者杓区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肿胀,重建组声门区形态近似三角形,非重建组术后声门形态近似圆形。结论:喉垂直前位切除环会厌或环舌吻合带蒂胸骨舌骨肌瓣声带重建术(1)气管套管拔管率高,吞咽、发音功能恢复好,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值得推广;(2)与正常声门形态相比,前后径及面积减小,横径无明显改变,与非声门重建相比,前后径及横径无明显差异,面积减小,声门形态近似三角形。
漫一凡[3](2015)在《V形喉硅胶膜在早期声门型喉癌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V形喉硅胶膜置入在双侧声门型喉癌喉裂开术后的应用价值及疗效。材料与方法:收集2012年7月至2015年1月经我科收治的T1-T2期声门型喉癌患者,共60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2例,所有患者均行喉裂开肿瘤切除术,其中34例术后放置T形硅胶膜,26例术后放置V形喉硅胶膜,围手术期治疗方法相同。术后一个月后经电子纤维喉镜检查,声门区宽大即在局麻或表面麻醉下取出喉硅胶膜。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放置材料在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呼吸功能、发音功能、吞咽功能及黏膜的恢复情况五方面的差异。住院时间约为9天,出院随访6个月。结果:所纳入的60例患者均接受喉裂开肿瘤切除术及喉硅胶膜置入术,两种方法均一次性切除病变,术后疼痛NRS评分比较,T形膜组:无痛6例,轻度疼痛24例,中度疼痛4例;V形膜组:无痛11例,轻度疼痛15例;无中度及重度疼痛,两组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功能:T形膜组患者32例拔管,2例未拔管(32/34),术后的拔管率为94.1%;V形膜组26例患者全部拔管(26/26),术后拔管率为100.0%。吞咽功能:两组患者误咽分级均为轻度,T形膜组:0级30例,1级4例;V形膜组:0级24例,1级2例,两组患者误咽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胃管拔除时间上T形膜组时间长于V形膜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音质量:T形膜组VHI总评分均值为21.13±6.10;V形膜组为18.36±7.2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嗓音总嘶哑度G评估中,两组患者中大部分为轻中度异常(1、2级),T形膜组:82.35%;V形膜组:96.15%,两组嗓音总嘶哑度G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证明喉硅胶膜置入能有效的避免声门型喉癌双侧声带病变切除术后引起的瘢痕形成而致喉狭窄,有效缓解患者的嗓音学状态,术后患者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而新型V形硅胶膜则是从声门正常的结构考虑,恢复声带及声门区正常的形态,对术后喉功能的恢复有很大提高,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孙丰林[4](2014)在《早期声门型喉癌术后喉形态与嗓音客评估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喉癌的发病率位于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近几十年来,随着对肿瘤研究的深入及手术技巧的提高,喉部分切除术逐渐成为治疗喉癌的主要术式,术中喉的结构重建直接决定着喉术后的形态变化,进一步影响患者术后的嗓音质量。随着早期喉癌治愈率的提高,喉癌患者已不仅满足于肿瘤的治愈,他们对术后嗓音质量的要求也愈加提高,期望进一步改善术后生活质量。目前国内外对喉部分切除术后的评估多局限于生存率、拔管率和患者主观嗓音的评估,缺乏系统的、客观的嗓音和喉形态的研究。本文旨在通过运用客观的嗓音采集与分析,借助CT评估喉声门区形态的改变来客观的研究评价早期声门型喉癌术后患者嗓音和喉形态结构的变化情况,以期建立客观的评估指标,进一步提高喉部分切除术,提高患者的术后嗓音生活质量。方法:(1)研究对象:选取同一年龄段(60-70岁)、病理确诊为鳞状细胞癌Tla或T1b的早期声门型喉癌男性患者33例。33例患者均自愿接受气管切开术和喉部分切除术,术中切除肿瘤后修复喉腔缺损的方式均为室带下拉联合带状肌肌筋膜瓣修复。(2)客观测量:应用德国艾克松EndoSTROB五官科多功能诊断手术系统分别客观检测患者术前1天、术后3个月及1年的嗓音,包括基频(F0)、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声门噪声能量(NNE)及最长声时(MPT),并用Praat软件对其进行标准化嗓音声学测试;在术前1天与术后1年应用螺旋CT对患者喉部进行扫描,分别测量声门区的前后径,两侧声带突之间距离,及声门区软组织平均厚度。(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0.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结果:(1)32例患者术后颈部切口Ⅰ期愈合,1例延迟愈合;所有患者在术后1月内全部拔管;31例患者术后随访满1年。(2)手术前后嗓音声学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后3个月的基频、振幅微扰及最长声时比手术前均减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3、2.38及3.91,p值分别为0.04、0.02及0.00;术后1年的振幅微扰、声门噪声能量和最长声时比手术前均减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亡值分别为3.65、5.99及2.69,p值分别为0.02、0.00及0.01。(3)手术后不同时期嗓音声学分析比较,结果显示:手术后1年时声门噪声能量比3个月时减小,且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亡值为5.11,p值为0.00。(4)手术前后喉形态测量值比较,结果显示:手术后声门区前后径较术前明显减小,且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t值为10.46,p值为0.00;手术后声门区软组织平均厚度较术前增大不明显,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亡值为-1.97,p值为0.058;手术后两侧声带突之间距离较术前减小不明显,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t值为2.56,p值为0.065。结论:(1)室带下拉联合带状肌肌筋膜瓣可以作为喉成形术中新喉的有效发声振动体;(2)室带下拉联合带状肌肌筋膜瓣修复喉腔缺损,对术后喉形态的影响不大,尤其是对于声门区呼吸部改变较小;(3)早期喉癌患者喉部分切除术后的发声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4)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患者嗓音的稳定程度、声门闭合程度逐渐增大;(5)嗓音多维参数联合喉部CT测量数据可以更为客观、准确的评估患者喉癌术后的喉功能
张华,张丽净,宋西成,张庆泉[5](2012)在《手术治疗保留喉功能的声门下喉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原发于声门下区癌肿少见,由于其解剖生理特点,特发症状不明显,容易造成漏诊、误诊,就诊时多属晚期,手术治疗难度较大。就声门下喉癌的生物学特性、手术治疗依据及保留喉功能的可行性、手术中淋巴结的处理、声门下区喉癌的喉功能保留及重建方法等做了综述。
史亚男,徐学海[6](2011)在《喉部分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喉部分切除术的广泛应用,使喉癌的治愈率、术后功能恢复率大为提高,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但喉部分切除术后,尤其是扩大切除后不可避免地遗留组织缺损,影响发音、呼吸、吞咽等生理功能,还影响到患者术后的心理和社会功能状况。因此,喉
张晓斌,王泰敏,拾景强,王浩[7](2010)在《双蒂颈前带状肌及会厌在喉部分切除术修复重建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双蒂颈前带状肌及会厌在喉部分切除术喉功能重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T2部分T3声门型喉癌喉部分切除术后分别以双蒂颈前带状肌和Tucker术式一期修复残喉。结果 19例患者均顺利拔管,占86.3%。全部喉功能恢复占86.4%。结论双蒂颈前带状肌及会厌修复残喉,取材方便,方法简便,术后喉功能恢复良好。
龚剑,黄金中[8](2008)在《组织移植在喉部分切除术后修复与功能重建中的应用》文中提出学术背景:喉结构和功能的修复与重建是喉部分切除术中的关键,近年来各种修复材料和修复方法层出不穷。目的:综合分析组织移植在喉部分切除术后修复与功能重建中的应用现状,为喉部分切除术后选择应用喉功能修复材料及重建技术提供参考。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7-01/2007-07有关喉部分切除术后功能重建的文章,检索词"laryngectomy,laryngeal carcinoma/cancer,reconstruction",限定文献语种为"English";同时检索本校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01/2007-07有关喉部分切除术后功能重建的文章,检索词"喉部分切除术,喉癌,修复/重建",限定文献语种为中文。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60篇,其中英文文献69条,中文文献91篇,选择与喉部分切除术后修复或重建有关的文章。初步筛选后,英文文献再进一步查找全文,主要选择权威杂志发表的临床研究类文章,排除综述和重复文献。最后共纳入31篇文献进行综述。文献评价:31篇文献中英文16篇,中文15篇,所有文献均为临床研究类文章。资料综合:功能重建是喉部分切除术中的关键,术后残喉结构修复技术迅速发展,以肌筋膜、带状肌瓣、颈前皮瓣、会厌等自体组织材料修复喉癌术后残喉应用广泛,功能良好;组织工程材料和其他异体材料在喉部分切除术后的应用目前也正在研究。结论:随着部分喉切除术的快速发展,各类修复材料及技术的应用日益成熟。残喉的修复没有固定的模式,行喉部分切除术时如何考虑肿瘤的类型、侵犯的程度、切除的范围等诸多因素,选取合适的修复材料及重建技术,恢复喉的发声、呼吸、吞咽保护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仍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
孙高灿,肖文华,黄秋生[9](2001)在《鼻中隔在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术中的应用》文中提出
韩德民,于振坤,黄志刚,倪鑫[10](2000)在《会厌在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术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 探讨会厌在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 992年 1 2月~1 996年 1月 32例不同分期的声门型、声门上型喉癌行喉部分切除术 ,将残存会厌下移保留喉功能。结果 2 1例声门型喉癌术后 1 9例拔除气管套管恢复喉的全部功能 ;1 1例声门上型喉癌 5例恢复喉全部功能 ,并于术后 1 4~ 1 8d恢复吞咽功能 ,无 1例出现误吸引起严重并发症。 3年生存率 87 5 %(2 8/ 32 ) ,5年生存率 5 8 3%(7/ 1 2 )。结论 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术中会厌取材方便 ,无需重新进行皮肤切口 ;其喉面有完整粘膜 ,创面愈合时间短 ;喉结构重建扩大了喉的左右径 ,提高了术后拔管率同时防止误咽发生 ,对提高喉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有一定作用。
二、鼻中隔在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术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鼻中隔在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喉癌喉部分切除带蒂颈阔肌皮瓣喉成形术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2 结果 |
2.1 术后情况 |
2.2 随访情况 |
(2)喉垂直前位切除带蒂胸骨舌骨肌瓣声带重建术疗效及声门形态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喉部分切除喉腔修复材料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V形喉硅胶膜在早期声门型喉癌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喉癌的现状及历史回顾 |
1.1.2 喉癌的分型及分期 |
1.1.3 喉裂开术的理论依据 |
1.1.4 声门型喉癌的治疗方法进展 |
1.1.5 喉裂开术后喉功能的评估 |
1.1.6 喉狭窄形成的原因分析 |
1.1.7 喉功能修复术的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2 术前相关检查项目 |
2.3 手术方法 |
2.3.1 T形硅胶膜组手术方法及步骤 |
2.3.2 V形硅胶膜组手术方法及步骤 |
2.4 术后护理 |
2.5 研究方法及随访内容 |
2.5.1 术后疼痛程度 |
2.5.2 吞咽功能的评定 |
2.5.3 呼吸功能的评定 |
2.5.4 发音功能评定 |
2.5.5 黏膜恢复情况 |
2.6 统计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
3.2 术后疼痛程度评估 |
3.3 吞咽功能的评定结果 |
3.4 呼吸功能的评定结果 |
3.5 发音质量评定结果 |
3.6 黏膜恢复情况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词汇表 |
附录A 量表 |
附录B 图片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早期声门型喉癌术后喉形态与嗓音客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1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章 结果 |
第3章 讨论 |
第4章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噪音客观检测与评估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CT检查及其后处理技术在喉癌评估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附图 |
附表 |
致谢 |
攻读在职专业学位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手术治疗保留喉功能的声门下喉癌(论文提纲范文)
1 声门下喉癌的生物学特性 |
2 声门下喉癌保留喉功能的可行性分析 |
3 声门下喉癌手术中淋巴结的处理 |
4 声门下区喉癌的喉功能保留及重建方法 |
4.1 直接吻合 |
4.2 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或颈阔肌皮瓣修复 |
4.3 带蒂甲状软骨下移修复 |
4.4 胸锁乳突肌锁骨膜瓣修复 |
5 其他修复方式 |
(6)喉部分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颈阔肌肌皮瓣 |
2 带蒂肌筋膜瓣 |
3 肌瓣 |
4 会厌软骨 |
5 甲状软骨外膜 |
6 其他 |
(7)双蒂颈前带状肌及会厌在喉部分切除术修复重建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临床资料 |
1.2方法 |
1.2.1麻醉 |
1.2.2手术步骤 |
2 结果 |
3 讨论 |
(9)鼻中隔在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10)会厌在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
一、临床资料 |
二、手术方法 |
1.声门型: |
2.声门上型: |
结果 |
讨论 |
1. 喉功能重建原则: |
2.喉部分切除术中保留会厌的可行性: |
四、鼻中隔在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术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喉癌喉部分切除带蒂颈阔肌皮瓣喉成形术的疗效观察[J]. 罗红强,张学军,黄妍雯,何政,鄢波. 江西医药, 2018(08)
- [2]喉垂直前位切除带蒂胸骨舌骨肌瓣声带重建术疗效及声门形态的分析[D]. 桂志. 广西医科大学, 2018(01)
- [3]V形喉硅胶膜在早期声门型喉癌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 漫一凡. 河南科技大学, 2015(03)
- [4]早期声门型喉癌术后喉形态与嗓音客评估研究[D]. 孙丰林. 山东大学, 2014(11)
- [5]手术治疗保留喉功能的声门下喉癌[J]. 张华,张丽净,宋西成,张庆泉.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12(06)
- [6]喉部分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研究进展[J]. 史亚男,徐学海. 临床误诊误治, 2011(12)
- [7]双蒂颈前带状肌及会厌在喉部分切除术修复重建中的作用[J]. 张晓斌,王泰敏,拾景强,王浩.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20)
- [8]组织移植在喉部分切除术后修复与功能重建中的应用[J]. 龚剑,黄金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05)
- [9]鼻中隔在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术中的应用[J]. 孙高灿,肖文华,黄秋生. 镇江医学院学报, 2001(06)
- [10]会厌在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术中的应用[J]. 韩德民,于振坤,黄志刚,倪鑫.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