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菌体展示技术论文_王欣瑀,于丽凤,贾真,李梓楠,赵琳

导读:本文包含了噬菌体展示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噬菌体,抗体,技术,多肽,诺贝尔奖,蛋白,诺贝尔。

噬菌体展示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王欣瑀,于丽凤,贾真,李梓楠,赵琳[1](2019)在《噬菌体展示技术的概况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噬菌体展示技术是一项独特的基因重组表达技术,亦是一种简便、有效的筛选工具,通过淘选,得到与靶标具有高亲和性和选择性的蛋白质或者多肽。GP Smith于1985年首次实现了利用丝状噬菌体表达外源基因,开始了噬菌体展示技术的研究;抗体噬菌体展示成为第一种也是最广泛使用的体外筛选技术,目前已有多种人抗体通过该技术获得并被批准用于临床治疗;噬菌体随机肽库筛选获得的多肽可以作为分子载体靶向运载药物,也可以直接与靶点分子特异性结合,发挥生物治疗的作用。近年来,该技术在寻找肿瘤特异性靶分子和靶向治疗方面显示了其独特的优势。噬菌体展示衍生产品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将在不同的医学技术领域广泛应用,包括生物传感、监测、分子成像、基因治疗、疫苗开发和纳米技术。本文对噬菌体展示技术的概况及其应用进行了综述,探讨了噬菌体展示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为实现噬菌体展示技术在不同技术领域的广泛应用奠定一定的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田栢会[2](2019)在《基于噬菌体展示技术禽流感病毒抗体谱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禽流感作为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其病原禽流感病毒可以伴随候鸟的迁徙,在沿途进行的广泛传播,致使病情肆虐全球,造成巨大损失。H7N9、H5N1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还能够感染人类,对人类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禽流感病毒亚型较多,变异性较高,使因此针对其开展监控、检测、疫苗研发和疾病防治变得十分困难。目前常规的禽流感检测方法可能存在局限性,基于PCR方法的核酸检测依赖于取样部位,常规ELISA检测一个反应一次只能针对一种已知病毒进行检测,很难实现多种类,大范围检测,因此亟需建立一种取样简单、高通量、高特异性的禽流感病毒检测方法。本文建立了一种基于噬菌体展示的抗体谱扫描禽流感病毒检测技术。该方法首次综合运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免疫沉淀和高通量测序分析等先进技术手段来分析检测禽流感病毒。我们利用T7噬菌体的特性构建T7噬菌体展示禽流感病毒抗原基因片段文库,通过免疫沉淀分离与样品中的抗体结合的噬菌体,捕获下来的噬菌体经DNA提取后,高通量测序T7噬菌体内含的序列,进而分析T7噬菌体内含的禽流感病毒片段对应亚型,实现检测禽流感病毒的目的。基于噬菌体展示的抗体谱扫描禽流感病毒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覆盖范围广等特点,在病毒含量很低或已清除的情况下进行检测,不受感染时间和抗病毒治疗干扰,一次可以检测所有亚型的禽流感病毒。应用该方法可以实现对家禽、野鸟的大批量检测,根据他们的感染情况,进行早期预警,并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从而从传播途径上阻断禽流感病毒的传播,进而降低禽畜患病风险,减少经济损失。通过Gene Bank查找禽流感病毒抗原片段,通过截短、简并、修饰后进行合成,经PCR扩增,将插入DNA片段与载体DNA同时进行EcoR I、Xho I双酶切、T4连接酶连接后经体外包装,构建T7噬菌体展示禽流感病毒抗原基因片段文库。经鉴定,构建的T7噬菌体展示文库库容为8×10~9pfu,文库滴度为4×10~8pfu mL~(-1),随机挑取的100个噬菌斑均为有效重组,所展示多肽也具有与相应抗体结合的能力。通过实际检测哨兵动物血清样品,来自湖北网湖的哨兵动物绿头鸭血清中含有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证明该地区的绿头鸭曾感染过禽流感病毒H5N6亚型。(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何泊宁[3](2019)在《牛多杀性巴氏杆菌分离鉴定及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TbpA蛋白抗原表位》一文中研究指出多杀性巴氏杆菌是动物机体上呼吸道和眼部黏膜的常在菌群,当机体受到应激或其他呼吸性病原体感染时,常发生内源性感染。牛巴氏杆菌病多发于运输应激的牛群或者犊牛群中。现有的牛出败灭活疫苗免疫原是荚膜血清型B型的多杀性巴氏杆菌,然而大量的研究表明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牛呼吸道感染较为普遍,不同荚膜血清型间的交叉保护效果并不理想。本研究从黑龙江省两个规模化奶牛场发生严重呼吸道感染的病死牛肺脏和患病牛鼻拭子中分离鉴定致病菌,筛选多杀性巴氏杆菌转铁蛋白结合蛋白TbpA的抗原表位,对于研制高效疫苗防治该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无菌采集病死牛的肺脏和患病牛鼻拭子,进行病原分离培养、染色镜检及生化试验、细菌16S rDNA及OmpH基因PCR鉴定,应用PCR方法确定分离株的荚膜血清型和毒力因子。结果表明,两个分离株WC16551、LY01均为荚膜血清型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药敏试验显示对恩诺沙星、环丙沙星高度敏感。检测22种毒力因子,两株菌均携带19种毒力因子(oma87、fimA、ompA、tonB、exbD、Fur、hgbA、sodC、PmHAS、TbpA、hsf-2、hsf-1、PfhA、ptfA、sodA、nanH、plpB、exbB和tadD),有叁种未被检出(toxA、hgbB和nanB)。LD_(50)分别为:2.3×10~8 CFU/mL和2.08×10~5 CFU/mL。其次,构建pET-32a-TbpA蛋白原核表达质粒,蛋白诱导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用Ni-NTA对蛋白进行纯化,蛋白复性及浓缩,选用ISA206佐剂制备免疫原,免疫小鼠,制备高免血清,随后进行抗体纯化。结果表明,目的蛋白大小为104 KDa,当IPTG浓度为0.1 mM时37℃诱导5 h表达量较多,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目的蛋白具有较好的抗原性。第叁,构建十五肽库质粒,电转入TG1感受态中,制备噬菌体随机十五肽库,检测肽库多样性及库容量,计算噬菌体滴度,进行叁次淘洗,将筛选出噬菌体进行测序,与TbpA蛋白进行同源性分析,最终获得TbpA蛋白抗原表位。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十五肽库质粒和随机肽库,库容量为1.32×10~9 CFU/mL,经多抗淘洗筛选,确定G_(103)和W_(232)两个模拟结合位点,抗原表位主要分布于95-265、573-765蛋白序列中。综上所述,本研究确定了发病牛的病原为荚膜血清型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成功筛选出TbpA蛋白抗原表位,为研制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期刊2019-06-01)

李玉波,袁鸣,巩培[4](2019)在《噬菌体展示技术鉴定软物质肽适体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噬菌体展示是筛选高亲和性短肽适体的有效技术,其最初主要用于鉴定蛋白质的适体,但目前该技术被越来越多地用于鉴定选择性结合多种高亲和性底物的适体,这些底物包括天然聚合物、合成聚合物以及各种有机小分子。经此鉴定出的肽适体具有强选择性、高亲和性结合目的底物的能力,且可调节与底物界面间的相互作用。现在对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鉴定出的与软物质底物结合的不同肽适体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生命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张帆,贾昕,姚红,逯晓青,郭超[5](2019)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人乳腺髓样癌细胞特异性结合肽》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噬菌体随机七肽库体外筛选与人乳腺髓样癌Bcap-37细胞特异性结合的小分子多肽。方法培养人乳腺髓样癌Bcap-37细胞作为靶细胞,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为吸附细胞,将噬菌体展示随机七肽库与人乳腺髓样癌Bcap-37细胞进行减性体外筛选,用ELISA法鉴定噬菌体对人乳腺癌Bcap-37细胞的亲和力。提取亲和力较高的单克隆噬菌体DNA,测定DNA序列并翻译出相应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利用噬菌体随机七肽库通过4轮减性筛选获得了与人乳腺髓样癌Bcap-37细胞特异结合的小分子多肽。ELISA法表明,第1,3,5,6,8,12,14,16,17,18和20号单克隆噬菌体与人乳腺髓样癌Bcap-37细胞有很强的亲和力和特异性。测序结果显示,重复性最高的序列为LXRNTNX。结论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体外筛选获得了能与人乳腺癌Bcap-37细胞特异性结合的小分子多肽LXRNTNX,经检索该肽段与已知蛋白尚无同源性,因此它很有可能成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新的靶点。(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王鑫,徐美玲,张起莹,嵇冶,张昊[6](2019)在《基于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内毒素检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经过两轮非特异性筛选,一轮特异性筛选,获得内毒素高效特异结合十二肽。经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系统表征,结果表明,筛选获得的多肽与内毒素具有良好的亲和性,解离平衡常数KD为3.52×10~(-9);将获得的多肽人工合成,采用EDC/NHS共价偶联法与乳胶微球偶联,建立了内毒素比浊快速检测方法,内毒素标准品在0.03~0.48EU/mL浓度范围内,增强免疫比浊法吸光度值与内毒素标准品浓度呈正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最低检测限达到0.03EU/mL。与市售内毒素鲎试剂检测试剂盒对比,在检测血清样本时,检测结果一致性良好。该研究为临床体外诊断内毒素快速检测提供技术基础。(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张雨超,丁龙飞,陈健,张晓燕,徐建青[7](2019)在《全人源单链抗体库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全人源单链抗体(single-chain antibody fragment,scFv)库的噬菌体展示技术。方法采集100名健康老年志愿者的外周血,5 mL/人,混合所有全血并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抽提RNA,反转录合成cDNA,以其为模板,IgG类抗体基因为引物,PCR扩增获得重链可变区片段(V_H)和轻链可变区片段(V_L),然后以V_H和V_L为模板,经重迭PCR获得scFv,经sfiⅠ酶切,插入pComb3xss载体,电转后获得一定容量的抗体库;加入辅助噬菌体VCSM13过夜培养,上清液经PEG-NaCl沉淀,无菌PBS重悬噬菌体沉淀,即完成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采用Phage ELISA法进行噬菌体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鉴定。结果成功构建了库容为2. 6×10~9的噬菌体抗体库;随机挑选的100个噬菌体单克隆中共筛选到2个疑似H1N1株HA抗原的噬菌体抗体。结论成功构建了噬菌体抗体库的技术平台,可用于各类功能抗体的筛选。(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葛逸盟,张玉莹,林怡婷,姚义凡,王雪珩[8](2018)在《让病毒成为蛋白质分子的“展柜”——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之噬菌体展示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美国科学家乔治·史密斯及英国科学家格雷戈里·温特尔爵士分别因对噬菌体展示技术的研究工作,与酶定向进化的实现者美国科学家弗朗西斯·阿诺德分享了诺贝尔化学奖。其中,噬菌体展示技术是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将外源性基因片段插入到噬菌体的基因组中,使其编码的蛋白或多肽与噬菌体衣壳蛋白形成融合蛋白,并展示于噬菌体表面的技术。噬菌体展示系统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抗体工程、疫苗研发和多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是现代生物医学研究与应用中最为重要的科学工具之一。(本文来源于《生物学通报》期刊2018年12期)

庞倩,陈晶,王小红,王佳[9](2018)在《基于噬菌体展示技术抗黄曲霉毒素B1单链抗体的筛选及其蛋白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是一种毒性强、污染广的真菌毒素,建立高效、准确、快速的AFB1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噬菌粒-辅助噬菌体展示系统构建单链抗体(single chain variable fragment,scFv)文库,应用"淘选-洗脱"的策略,是筛选高亲和配体的常用方法之一。同时结合同源建模和分子对接等计算机辅助手段,分析得到抗体与抗原的结合位点与关键氨基酸,为在基因水平改造抗体提供基础。从AFB1-BSA免疫小鼠的脾细胞内扩增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将组合成的scFv片段插入噬菌粒pCANTAB5e中,构建了噬菌体展示单链抗体文库,以不同浓度的AFB1-OVA作为抗原,从文库中筛选到一株亲和力较好的抗AFB1单链抗体scFv,其亲和常数为8×10~5L/mol;根据同源建模和分子对接发现,与抗原AFB1结合时,scFv中Tyr33、Ser52和Tyr102起关键作用,分别以π-π共轭键、氢键和范德华力与AFB1结合。(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工程杂志》期刊2018年12期)

曲戈,张锟,蒋迎迎,孙周通[10](2019)在《2018诺贝尔化学奖:酶定向进化与噬菌体展示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Frances H. Arnold、George P. Smith和Gregory P. Winter教授,分别表彰他们在酶的定向进化以及噬菌体展示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这两项技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本质都是利用生物细胞在基因控制下合成蛋白质的生理过程并通过人工筛选来实现特定的应用目的,而噬菌体展示技术是定向进化筛选策略的拓展。两项技术融合了有机化学、分子生物学以及蛋白质科学等多个学科,被世界各国实验室广泛使用。以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为主题,综述了定向进化以及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发展历程、关键时间节点及其在相应领域的重要应用。(本文来源于《生物学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噬菌体展示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禽流感作为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其病原禽流感病毒可以伴随候鸟的迁徙,在沿途进行的广泛传播,致使病情肆虐全球,造成巨大损失。H7N9、H5N1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还能够感染人类,对人类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禽流感病毒亚型较多,变异性较高,使因此针对其开展监控、检测、疫苗研发和疾病防治变得十分困难。目前常规的禽流感检测方法可能存在局限性,基于PCR方法的核酸检测依赖于取样部位,常规ELISA检测一个反应一次只能针对一种已知病毒进行检测,很难实现多种类,大范围检测,因此亟需建立一种取样简单、高通量、高特异性的禽流感病毒检测方法。本文建立了一种基于噬菌体展示的抗体谱扫描禽流感病毒检测技术。该方法首次综合运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免疫沉淀和高通量测序分析等先进技术手段来分析检测禽流感病毒。我们利用T7噬菌体的特性构建T7噬菌体展示禽流感病毒抗原基因片段文库,通过免疫沉淀分离与样品中的抗体结合的噬菌体,捕获下来的噬菌体经DNA提取后,高通量测序T7噬菌体内含的序列,进而分析T7噬菌体内含的禽流感病毒片段对应亚型,实现检测禽流感病毒的目的。基于噬菌体展示的抗体谱扫描禽流感病毒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覆盖范围广等特点,在病毒含量很低或已清除的情况下进行检测,不受感染时间和抗病毒治疗干扰,一次可以检测所有亚型的禽流感病毒。应用该方法可以实现对家禽、野鸟的大批量检测,根据他们的感染情况,进行早期预警,并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从而从传播途径上阻断禽流感病毒的传播,进而降低禽畜患病风险,减少经济损失。通过Gene Bank查找禽流感病毒抗原片段,通过截短、简并、修饰后进行合成,经PCR扩增,将插入DNA片段与载体DNA同时进行EcoR I、Xho I双酶切、T4连接酶连接后经体外包装,构建T7噬菌体展示禽流感病毒抗原基因片段文库。经鉴定,构建的T7噬菌体展示文库库容为8×10~9pfu,文库滴度为4×10~8pfu mL~(-1),随机挑取的100个噬菌斑均为有效重组,所展示多肽也具有与相应抗体结合的能力。通过实际检测哨兵动物血清样品,来自湖北网湖的哨兵动物绿头鸭血清中含有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证明该地区的绿头鸭曾感染过禽流感病毒H5N6亚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噬菌体展示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1].王欣瑀,于丽凤,贾真,李梓楠,赵琳.噬菌体展示技术的概况与应用[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9

[2].田栢会.基于噬菌体展示技术禽流感病毒抗体谱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9

[3].何泊宁.牛多杀性巴氏杆菌分离鉴定及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TbpA蛋白抗原表位[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9

[4].李玉波,袁鸣,巩培.噬菌体展示技术鉴定软物质肽适体的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2019

[5].张帆,贾昕,姚红,逯晓青,郭超.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人乳腺髓样癌细胞特异性结合肽[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9

[6].王鑫,徐美玲,张起莹,嵇冶,张昊.基于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内毒素检测方法[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7].张雨超,丁龙飞,陈健,张晓燕,徐建青.全人源单链抗体库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建立[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9

[8].葛逸盟,张玉莹,林怡婷,姚义凡,王雪珩.让病毒成为蛋白质分子的“展柜”——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之噬菌体展示技术[J].生物学通报.2018

[9].庞倩,陈晶,王小红,王佳.基于噬菌体展示技术抗黄曲霉毒素B1单链抗体的筛选及其蛋白结构分析[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8

[10].曲戈,张锟,蒋迎迎,孙周通.2018诺贝尔化学奖:酶定向进化与噬菌体展示技术[J].生物学杂志.2019

论文知识图

毒素及决定受体识别叁个loop分...融合蛋白的特异性细胞粘附实验A图为不...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原理示意图噬菌体展示技术Fig1-2Phagedis...

标签:;  ;  ;  ;  ;  ;  ;  

噬菌体展示技术论文_王欣瑀,于丽凤,贾真,李梓楠,赵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