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雷公藤致胃肠道反应2例(论文文献综述)
冯强[1](2021)在《昆仙胶囊治疗脾肾阳虚型IgA肾病蛋白尿的随机对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昆仙胶囊治疗IgA肾病(脾肾阳虚型)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单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46例符合脾肾阳虚型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试验组采用昆仙胶囊联合醋酸泼尼松片(该组简称“昆仙胶囊组”)治疗,对照组采用醋酸泼尼松片(该组简称“激素组”)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记录观察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血肌酐、白细胞计数、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化验指标以及中医证候评分,分析两组治疗对上述观察指标的影响及疗效。结果:1.一般情况:两组的性别、族别、入组时血压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结局指标:(1)主要观察指标:昆仙胶囊组和激素组治疗前后尿蛋白定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血浆白蛋白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次要观察指标:昆仙胶囊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激素组症状评分中腹胀、面色晄白、疲倦乏力在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水肿、形寒肢冷、大便稀溏、纳差、腰膝酸痛上无差异(P>0.05);治疗后昆仙胶囊组与激素组总积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临床疗效:(1)现代医学疗效:昆仙胶囊组总有效率为73.9%,激素组疗效总有效率53.2%,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中医证候疗效:昆仙胶囊组总有效率为78.26%;激素组总有效率13.04%,两组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4.安全性指标及不良反应:(1)治疗前后两组白细胞、血肌酐及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无明显差异(P>0.05)。(2)昆仙胶囊组恶心2例,调整昆仙胶囊随餐服用后不适症状缓解;两组均有2位在近第8周出现痤疮,与应用激素有关;昆仙胶囊组2例和激素组3例出现头晕,调整降压药治疗症状缓解。结论:(1)昆仙胶囊组治疗脾肾阳虚型IgA肾病中医症状均有改善,优于激素组。(2)昆仙胶囊组和激素组均可以降低脾肾阳虚型IgA肾病尿蛋白,两组降低蛋白尿无明显差别。(3)两组对IgA肾病患者白细胞、谷丙和谷草转氨酶、血肌酐无明显影响。(4)两组共同不良反应为头晕和痤疮,昆仙胶囊有恶心表现,调整用药可以缓解。
吕洋[2](2020)在《中药雷公藤治疗狼疮性肾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雷公藤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正式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已有40余年用药史,然而随着雷公藤在临床应用范围上的扩大,其毒副作用也显现出来,甚至限制了雷公藤的使用。目前尚未有雷公藤治疗狼疮性肾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目的评价中药雷公藤治疗狼疮性肾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旨在为雷公藤在狼疮性肾炎的临床应用上提供客观依据,以及为今后相关临床用药及实验研究提供一些依据和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等文献资料库中自建库起至2020年2月有关雷公藤治疗狼疮性肾炎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试验组为雷公藤单用或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纯西药治疗。以“狼疮性肾炎”、“雷公藤”为中文主题词,主题词逻辑关系为“或”;以“lupus nephritis”、“Tripterygium”为英文主题词,以主题词+自由词检索策略检索相关文献,主题词间逻辑关系为“and”,主题词与自由词逻辑关系为“or”,以引文检索和参考文献检索作为补充。由2名研究者分别进行文献资料筛选,经阅读标题和摘要初筛、阅读全文复筛纳入研究文献,然后集中核对,有分歧者互相讨论或经与第3位研究者讨论后决定取舍;文献质量评价步骤同文献筛选,运用Cochrane推荐的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运用RevMan5.3软件完成Meta分析,异质性检验(χ2检验)中,异质性较小者(P≥0.1,I2≤5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异质性较大者(P<0.1,I2>50%)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异质性较大者通过逐篇剔除文献进行敏感性分析并分析其异质性来源,二分类变量的统计分析使用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及其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连续型变量则使用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及其95%置信区间,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总体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24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清白蛋白(ALB)、补体C3、SLEDAI(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评分为结局指标。结果共9篇文献包含608例患者纳入本项研究,发表年份从1993年至2019年,其中试验组242例,对照组234例,男性112例,女性496例。9篇文献均为低至中等质量文献。纳入文献中除何胜虎等研究为雷公藤草药直接煎服,12-15g/d,文火煎2小时顿服,其余研究均为雷公藤多苷片,11.5mg/(kg·d),分3次口服。各结局指标的合并RR值[95%CI]分别为总体有效率2.36[1.55,3.60]、不良反应发生率0.47[0.32,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并MD值[95%CI]分别为24h尿蛋白定量-0.13[-0.23,-0.03]、血清肌酐-9.93[-17.94,-1.93]、血尿素氮-1.14[-2.13,-0.14]、血清白蛋白3.99[0.82,7.17]、补体C3 0.13[-0.12,0.38]、SLEDAI评分-0.35[-0.97,0.28],除补体C3、SLEDA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即试验组在提高总体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24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血尿素氮及升高血清白蛋白水平上均优于对照组,在升高补体C3、降低SLEDAI评分上与对照组效果相当。结果显示雷公藤单用或联合西药治疗狼疮性肾炎在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方面均优于纯西药组。结论雷公藤单用或联合西药在狼疮性肾炎的治疗上有明显的效果,且安全性较好。
郑韵恒[3](2020)在《昆仙胶囊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IgA肾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过去一直认为该疾病呈良性进展,但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不断的深入,现已明确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的病程呈进展性,经大量数据证实约有50%的IgA肾病患者在患病后25-30年将发展至终末期肾病。目前针对IgA肾病患者的治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断剂的作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是否联合使用免疫抑制治疗方面的药物,尚有一定争议,对中药治疗IgA肾病尚缺乏研究证据。雷公藤多苷作为一种中药单体成分,具有较强的抗炎、免疫调节等作用,既往已被广泛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疾病,近年来其逐渐应用于肾脏病领域,如IgA肾病的治疗。研究证实,雷公藤多苷能够有效降低IgA肾病24小时尿蛋白、延缓肾小球硬化损害、提高临床缓解率,且与使用ACEI/ARB药物治疗IgA肾病相比疗效更佳,但同样存在白细胞下降、肝功能损害、月经紊乱等不良反应。随着现代制药工艺的发展,更多高效低毒的雷公藤类药物开始应用于临床。昆仙胶囊作为雷公藤类中药复方制剂,由昆明山海棠与补肾强精之品,淫羊藿、枸杞子、菟丝子四味中草药组方配伍而成,具有祛风除湿、温阳益肾等作用,中医理论上可对抗昆明山海棠的生殖毒性,但不影响其抗炎和免疫抑制效果,较单一的雷公藤有增效减毒的作用。目前昆仙胶囊在类风湿关节炎、狼疮性肾炎等的治疗中疗效肯定。但迄今为止国内外,昆仙胶囊在IgA肾病的治疗方面尚未见相关报道,缺乏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证据,治疗上缺乏证据参考,疗效及不良反应仍有待进一步证实。目的: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评价昆仙胶囊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将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肾脏穿刺活检病理确诊为IgA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选取共计39例,随机分为昆仙胶囊治疗组20例及来氟米特对照组19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包括口服氯沙坦钾片50mg 1次/日,双嘧达莫片50mg 3次/日,昆仙胶囊治疗组口服昆仙胶囊0.6g 3次/日,来氟米特对照组口服来氟米特片20mg 1次/日。观察时限为12周,治疗前、治疗后第4、8、12周分别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血清肌酐、尿素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并记录临床不良反应。结果:1、临床疗效:本研究共纳入患者39例,试验期间,来氟米特对照组1例患者因不良反应退出试验,最终纳入有效分析病例38例。昆仙胶囊治疗组患者完全缓解16例,部分缓解2例,未缓解2例,总有效率为90%,来氟米特对照组患者完全缓解11例,部分缓解4例,未缓解3例,总有效率为83.3%。昆仙胶囊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来氟米特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指标:(1)与治疗前相比,昆仙胶囊治疗组与来氟米特对照组治疗后第4、8、12周24小时尿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第12周,两组患者24小时尿蛋白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治疗前相比,昆仙胶囊治疗组与来氟米特对照组治疗后第4、8、12周血清白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8、12周,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治疗前相比,昆仙胶囊治疗组与来氟米特对照组治疗后第12周血清肌酐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第12周,两组患者血清肌酐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昆仙胶囊治疗组与来氟米特对照组治疗后第4、8、12周尿素氮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第12周,两组患者尿素氮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安全性指标:治疗前,两组患者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2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第4、8、12周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第12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第4、8、12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均出现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不良反应:昆仙胶囊治疗组有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1例月经不调,2例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来氟米特对照组共有4例发生不良反应,其中2例肝功能损害,2例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昆仙胶囊能降低IgA肾病患者尿蛋白,起效迅速,作用稳定,与来氟米特片治疗效果一致;2、昆仙胶囊可稳定IgA肾病患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延缓慢性肾脏疾病的进展;3、昆仙胶囊可降低IgA肾病患者尿蛋白,但短期内对提升血清白蛋白无明显作用;4、昆仙胶囊与来氟米特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无明显的肝毒性,轻微消化道不适反应,调整用药后可得到改善。
刘宴娟[4](2020)在《雷公藤联合ACEI/ARB药物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临床观察口服雷公藤制剂联合ACEI或ARB药物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细胞实验研究雷公藤甲素对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的细胞活力的影响,探讨雷公藤甲素对卵巢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方法:首先,临床观察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就诊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肾病科门诊及住院部且符合本研究入组条件的6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病种包括IgA肾病、膜性肾病、紫癜性肾炎、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并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平均分成2组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2组患者在临床常规辨证口服汤药、控制高尿酸、控制高血糖等基础上,治疗组口服雷公藤制剂联合ACEI或ARB药物治疗,疗程为1月、3月;对照组口服ACEI或ARB药物治疗,疗程为1月、3月;以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总数、尿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和副作用统计(包括女性月经情况,胃肠道反应,干咳,白细胞下降及肝功能异常等)为评估指标。其次,细胞实验将CHO细胞按常规方法培养并随机分为空白组、各浓度雷公藤甲素组,分别给予等量培养液、0.025ug/ml雷公藤甲素、0.05ug/ml雷公藤甲素、0.1ug/ml雷公藤甲素处理,处理4h、6h、8h、24h后显微镜下观察各组CHO细胞形态及数量变化情况,采用CCK-8检测各组CHO细胞活力情况,实验共重复3次。结果:临床观察发现,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对照组24小时尿蛋白水平均有下降,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3月后血尿酸水平均降低,但2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及对照组血白蛋白水平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白蛋白水平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尿红细胞总数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尿红细胞总数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3月血尿素氮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1月及3月均能降低血肌酐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3月尿NAG酶水平稍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持续服用3月后出现月经延后1例,肝功能受损2例,未出现明显胃肠道反应、干咳、白细胞下降等其他不良反应;对照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细胞实验发现,空白组细胞贴壁生长、铺展良好,培养液中基本无脱落细胞;各浓度雷公藤甲素处理卵巢细胞不同时间点后,贴壁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皱缩,培养液中可见脱落细胞,卵巢细胞形态及数量出现变化。此外,0.1ug/ml浓度的雷公藤甲素组处理CHO细胞24小时后的细胞活力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制剂联合ACEI/ARB药物可明显降低慢性肾脏病患者的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水平,且临床疗效优于单用ACEI/ARB药物;雷公藤制剂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如月经失调,肝功能受损,但短时间内毒副作用发生率较低。雷公藤甲素可导致CHO细胞形态及数量改变,引起细胞活力下降,从而证实雷公藤可直接损害卵巢细胞,导致生殖毒性。
耿乐[5](2020)在《昆仙胶囊治疗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病范围内蛋白尿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昆仙胶囊治疗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病范围内蛋白尿的疗效,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研究,纳入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门诊及住院诊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初治或经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尿蛋白仍大于3.5g/d患者,共30例,分别于治疗后1,3,6,9,12个月观察患者血白细胞,血清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尿α1微球蛋白等化验指标,药物不良反应及停药情况,评估不同时间点临床缓解情况及药物安全性。结果:1.治疗1个月,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3个月,总有效率为70.00%;治疗6个月,总有效率为53.33%;治疗9个月及12个月,总有效率均为43.33%。2.治疗后1个月开始24h尿蛋白定量显着下降,并持续至治疗结束,P<0.01,血清白蛋白于治疗1个月后未随着尿蛋白的减少而升高,而是下降,与治疗前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于治疗12个月,随着昆仙胶囊剂量的进一步减少或停用,血清白蛋白显着升高,与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相比,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BUN,Scr,胱抑素C无明显变化(P>0.05)。3.本研究共有10例治疗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约33.3%,其中以肝功能异常为主,发生率约16.7%(5/30),还包括严重胃肠道反应约3.3%(1/30),脱发约3.3%(1/30),皮肤瘙痒约3.3%(1/30),月经紊乱约18.2%(2/11)。4.尿α1微球蛋白于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上升,与治疗前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于治疗后9个月较治疗3个月(P<0.01),6个月(P<0.05)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于治疗12个月,随着昆仙胶囊进一步减量至停用,Uα1-MG较前下降,与治疗前,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相比,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WBC,RBC,Hb,PLT,ALT,AST,TBIL,UBIL,CD4+,CD4+/CD8+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对于存在激素禁忌症或拒绝激素治疗患者,昆仙胶囊具有降尿蛋白效果明显起效快的特点。2.昆仙胶囊存在肝脏副作用,可抑制肝脏蛋白合成,治疗后短期内随着尿蛋白的减少,白蛋白无明显回升表现,但长期用药随着药物减量至停药,白蛋白可逐渐上升;昆仙胶囊也可引起转氨酶升高,需及时调整药物剂量。3.育龄期女性需观察月经情况,及时减药停药。4.通过观察尿α1微球蛋白动态变化,提示目前本研究用药剂量及观察疗程无明显肾小管损伤表现。
金迪[6](2019)在《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门诊及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肾内科门诊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经肾脏病理活检明确诊断为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63例。予治疗组患者雷公藤多苷片1 mg/kg/d,分三次餐后服用,观察治疗12周。予对照组盐酸贝那普利片口服(在患者血压耐受下予最大剂量维持),持续观察治疗12周。将患者性别、年龄、病理分期、辨证分型进行分析归纳整理;检测治疗前后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中医证候变化,探讨其有效性;通过检测安全性指标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肾功,以进一步验证其安全性。结果:1.基本情况:收集63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其中男性33例,女性30例,男女比例为1.10:1,男性发病较多;发病年龄以50-59岁患者居多,共31例,占49.21%;中医辨证分型中主证以脾肾阳虚证居多,共38例,占60.32%;其中兼证主要以湿热证为主,共33例,占52.38%;病理分期中以II期膜性肾病居多,共32例,占50.79%。2.疗效:经治疗后雷公藤组,完全缓解6人(17.14%)、部分缓解24人(68.57%)、无效4人(11.42%)、脱落2人因月经紊乱自行停药,总有效率85.71%;西药组完全缓解3人(10.71%)、部分缓解19人(67.85%)、无效5人(17.85%)、脱落1人因依从性较差自行停药,总有效率78.51%;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定,雷公藤组显效7例(20.00%)、有效22例(62.85%)、无效2例(57.14%)、痊愈2例(5.71%),脱落2例,总有效率82.85%;西药组显效8例(28.57%)、有效13例(42.85%)、无效6例(21.43%)、痊愈0例(0%),脱落1例,总有效率75.00%。3.实验室检查: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雷公藤组和西药组都能够有效降低尿蛋白,雷公藤组降低尿蛋白的速度较西药组缓慢,但经治疗12周后,雷公藤多苷片组及西药组降低蛋白尿的疗效能够达到同一基线水平;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雷公藤组和西药组均可以升高血清白蛋白及血清白蛋白的含量,但雷公藤多苷片组升高血清白蛋白的速度较西药组缓慢;治疗后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HO)均有下降,据现代临床研究表明,雷公藤无降血脂的作用,但是高脂血症是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症状之一,尤其与总胆固醇关系更为密切,故随着疾病的好转,血脂也会随之下降,雷公藤组在治疗过程中,血脂有下降的趋势,其中以总胆固醇下降速度最为明显,但TG及TCHO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血脂下降可能与IMN病情好转有关,与雷公藤多苷片无明显关系。肝功、肾功、尿常规、血常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观察期间有2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异常,1例患者白细胞下降,经予保肝药及升白细胞药物口服,予雷公藤多苷片减半量后恢复正常,2例胃肠道不适症状出现,未予干预,自行缓解,2例女性患者出现月经失调,患者自行停用雷公藤多苷片。在治疗期间,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但是无急性的肝脏损害、肾脏损害及血液系统疾病等。说明雷公藤多苷片有一定的副作用,但是安全性相对较高。结论:雷公藤多苷片可显着降低膜性肾病患者的尿蛋白,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白云飞,林志健,张冰,张晓朦[7](2016)在《祛风湿类中药饮片安全问题分析与用药警戒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系统梳理祛风湿类中药饮片安全事件报道,分析其发生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特点及原因,提出祛风湿类中药饮片的药物警戒与合理用药建议。方法:系统检索30年来国内外文献中关于48味祛风湿类中药饮片的ADR/ADE报道,采用回顾性研究和统计学方法对该类中药饮片的安全事件进行分析。结果:纳入祛风湿类中药饮片ADR/ADE文献报道459篇,案例3 370例,涉及ADR/ADE的中药饮片为17味,占祛风湿类饮片数的35.42%。分析可见,祛风湿类饮片涉及的不良反应以A型、B型为常见,亦可见C型、D型,损害人体多个器官及系统。导致ADR/ADE的主要原因有过量、患者自行用药、服用方法不当等。结论:祛风湿类中药饮片发生安全事件相对较多,主要因素为自行用药。加强祛风湿类中药饮片的用药警戒,对提高该类饮片的安全合理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郑洁[8](2013)在《昆仙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疾病的安全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昆仙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疾病过程中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ADR)、发生率、对用药决策的影响、ADRs的转归,并对相关因素进行探讨,评价昆仙胶囊在肾病专科用药安全性。方法随访观察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就诊开始服用昆仙胶囊患者,观察其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事件。观察时限为用药后24周,安全性观察指标包括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结果纳入观察研究患者95例,共观察到7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事件共127例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9%。年龄是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相关因素,青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中老年患者,而男女患者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月经紊乱是导致患者停药的最主要原因。1)女性生殖抑制:26例初始月经正常患者12周时出现月经异常率为61.5%,其中闭经率15.4%;服药24周时患者月经异常率96.2%,闭经率38.5%。始发异常平均时间为11.4周,中位时间为8周,P25为8周,P75为18周,多数患者服药8周~18周后出现月经异常。停药后多数患者1-3月内月经来潮或异常情况好转。2)男性生殖抑制:19例男患者观察期间行精液分析检查,异常17例,占89.5%,其中无精症13例,占68.4%;检查结果完全正常者2例,占10.5%。3)肝损害:30例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肝损害发生率为32.3%,均属轻度肝损害。ALT升高始发时间为4周~20周,平均时间为8.5周,中位时间为4周,P25为4周,P75为8周。ALT始发升高大多在4-8周。加予护肝药后,多数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肝损害发生率与年龄、性别无明显相关。4)胃肠道反应:17例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17.9%,始服药时出现,表现为腹胀隐痛、腹痛、恶心欲呕、反酸等。2例患者胃肠道反应剧烈,其中1例胃镜示“急性食管下段糜烂”,余患者胃肠道反应轻微,可自发缓解或对症治疗后缓解。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与年龄、性别及是否联用糖皮质激素激素无明显相关。5)指甲损害:14例患者出现指甲改变,发生率为15.1%,表现为白甲脆甲、指甲色素沉着、轻度甲分离,指甲损害发生率与年龄、性别无明显相关,损害程度与药物剂量累积正相关。6)骨髓抑制:2例患者出现白细胞下降,发生率为2.2%,均为老年患者,骨髓抑制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能与年龄相关,无患者出现RBC、 HGB、 PLT下降。7)肾损害:2例患者出现肾损害,发生率为2.1%,其中一例表现为急性肾损伤,停药干预治疗后Scr值均恢复原水平。服用昆仙胶囊足6月患者用药前后Scr无明显变化。8)皮肤损害:2例患者出现皮肤不良反应,表现为面部色斑、色素沉着,发生率为2.2%。9)感染事件:3例患者出现带状疱疹,发生率为3.2%;1例患者出现严重感染,发生率为1.1%。均联用糖皮质激素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10)其他:4例出现咽干咽痛不适,发生率为4.2%,均能自发缓解;3例患者出现头晕头痛,发生率为3.2%,可自发缓解。结论昆仙胶囊在肾病专科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发生率高(74/95,77.9%),涉及多个系统,表现为生殖抑制、肝损害、胃肠道反应、指甲损害、骨髓抑制、肾损害、皮肤损害等,白甲是昆仙胶囊新的药物不良反应。除外生殖系统损害,其他不良反应一般轻微,可自行缓解或对症处理后缓解,不影响昆仙胶囊的用药,中老年患者用药安全性较高。而对于育龄期青中年患者,若有生育要求,则应避免使用昆仙胶囊;育龄期无生育要求患者应知情同意后使用,注意月经及精液情况,其生殖损害停药后可恢复。个别患者出现剧烈的胃肠道反应(2例)、急性肾损伤(1例)。昆仙胶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年龄负相关,与性别无关;长期服用对肾功能无明显影响;生殖抑制、皮肤损害、指甲损害不良反应呈剂量累积效应。联用糖皮质激素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可能增加严重感染事件的发生率。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必要时检查精液分析、性激素、子宫附件彩超等。
李文英[9](2012)在《雷公藤及其制剂的不良反应与防治措施》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雷公藤及其制剂的不良反应与防治措施。方法通过应用雷公藤引起的临床不良反应类型、发生机制及特点、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结果通过改变剂型或改变给药途径及结合现代生物技术,可以降低雷公藤制剂的毒副作用,进而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治疗。结论严格控制剂量时间,加强监测,开发雷公藤新剂型,减低其毒性,对满足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柴智[10](2012)在《逍遥散对雷公藤致大鼠肝毒性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雷公藤系卫矛科雷公藤属一年生藤本植物,性辛、凉,味苦,归肝、肾经,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等功效。该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雷公藤有大毒,其所致肝毒性在相关文献报道中居单味肝毒性中药的首位,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但有关雷公藤致肝毒性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所以,本课题在用雷公藤建立大鼠急性肝毒性模型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探索雷公藤导致肝毒性的分子机制,并观察中医方剂逍遥散对雷公藤致大鼠肝毒性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以此为逍遥散防治雷公藤所致肝毒性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实验一雷公藤致大鼠急性肝毒性模型的制备目的:建立雷公藤水煎剂致大鼠急性肝毒性模型。方法:分别设低、中、高给药剂量(2.5、3.75、5.0g.kg-1)和不同给药时间(1、2、3、4、5、6d),大鼠经口灌服雷公藤水煎剂,同时设正常对照组。采用称重法测定大鼠肝脏指数,干化学法检测血清ALT、AST活力,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雷公藤水煎剂中、高剂量组大鼠的肝脏指数及血清ALT、AST的活力显着升高,且肝组织均有明显病理改变,肝脏严重受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雷公藤水煎剂的毒性呈加重趋势,干预4d后达到峰值。结论:雷公藤中剂量(3.75g.kg-1)干预4d可作为制备大鼠急性肝毒性模型的相对合适剂量和时间。实验二逍遥散对雷公藤致大鼠急性肝毒性的保护作用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和不同给药方案的逍遥散对雷公藤水煎剂致大鼠急性肝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不同剂量实验分组:大鼠经口灌服低、中、高剂量(3.375、6.75、13.5g.kg-1)的逍遥散进行预防性干预,每天1次,连续4d,从第5d开始经口灌服造模剂量的雷公藤水煎剂,每天1次,连续4d,同时设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甘利欣阳性对照组。不同给药方案实验分组:分别在造模剂量的雷公藤水煎剂给药4d前、同时、4d后(预防、对抗和治疗)经口灌服大鼠逍遥散(6.75g.kg-1)进行干预,每天1次,连续4d,同时设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采用称重法测定大鼠肝脏指数,干化学法检测血清ALT、AST活力,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逍遥散中、高剂量组大鼠的肝脏指数及血清ALT、AST活力明显降低,肝脏病理损伤明显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正常组和甘利欣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逍遥散预防组大鼠肝脏指数及血清ALT、AST的活力明显降低,大鼠肝脏病理损伤明显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逍遥散中剂量(6.75g.kg-1)可作为其保护雷公藤致大鼠急性肝毒性的相对合适剂量,且预防作用效果最好。实验三雷公藤致大鼠急性肝毒性及逍遥散对其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目的:探讨雷公藤水煎剂致大鼠急性肝毒性及逍遥散对其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分别在造模剂量的雷公藤水煎剂给药4d前经口灌服大鼠逍遥散(6.75g.kg-1),腹腔注射CYP450诱导剂苯巴比妥(100mg·kg-1)和CYP450抑制剂酮康唑(80mg·kg-1),每天1次,连续4d,同时设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采用称重法测定大鼠肝脏指数,干化学法检测血清ALT、AST活力,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并进行半定量分析;CO还原分光光度法测定肝微粒体CYP450含量,化学比色法测定b5含量;Western-immunobloting检测肝微粒体CYP3A4、CYP2C19、肝线粒体、胞质Cyt-C蛋白水平;HPLC检测肝微粒体CYP3A4、CYP2C19的活性;Real-Time PCR检测肝组织中Bcl-2、Bax、Caspase-3的mRNA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中Bcl-2、Bax、Caspase-3的蛋白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TUNEL法检测肝细胞的凋亡率;化学比色法检测血清SOD、GSH-Px活力及MDA含量;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CD68、TNF-α的含量。结果:(1)雷公藤致大鼠急性肝毒性及逍遥散对其行使保护作用时肝脏CYP450、b5、CYP3A4及CYP2C19的变化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CYP450、b5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CYP3A4、CYP2C19蛋白水平和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逍遥散预防组、CYP450诱导组大鼠肝脏CYP450含量明显升高(P<0.01),b5含量有升高趋势(P>0.05),CYP3A4、CYP2C19蛋白水平和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CYP450抑制组大鼠CYP450含量明显降低(<0.05),b5含量有降低趋势(P>0.05),CYP3A4、 CYP2C19蛋白水平和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逍遥散预防组、CYP450诱导组大鼠肝脏CYP450含量明显升高(P<0.01),b5含量有降低趋势(P>0.05);逍遥散预防组与CYP450诱导组比较,大鼠肝脏CYP450、b5含量差异不明显(P>0.05)。(2)逍遥散通过诱导大鼠肝脏CYP450及其亚酶CYP3A4、CYP2C19而对雷公藤致大鼠急性肝毒性的影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肝脏指数及血清ALT、AST的活力明显升高(P<0.01),肝组织有明显病理改变(P<0.05);与模型组比较,逍遥散预防组、CYP450诱导组大鼠肝脏指数及血清ALT、AST的活力明显降低(P<0.05或P<0.01),肝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P<0.05),CYP450抑制组大鼠的肝脏指数及血清ALT、AST的活力明显升高(P<0.05),肝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加重(P<0.05);与正常组比较,逍遥散预防组、CYP450诱导组大鼠的肝脏指数及血清ALT、AST的活力差异不明显(P>0.05),肝组织无明显病理改变;与CYP450诱导组比较,逍遥散预防组大鼠的肝脏指数及血清ALT、AST的活力有降低趋势(P>0.05),肝组织病变程度更轻(P<0.05)。(3)逍遥散通过诱导大鼠肝脏CYP450及其亚酶CYP3A4、CYP2C19而对雷公藤致大鼠肝细胞过度凋亡的影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Bcl-2mRNA水平明显降低,Bax、Caspase-3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Bcl-2蛋白水平明显降低,Bax、Caspase-3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1),肝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明显降低(P<0.01),肝线粒体内Cyt-C水平明显降低,胞质内Cyt-C水平明显升高(P<0.01),肝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逍遥散预防组、CYP450诱导组大鼠肝脏Bcl-2mRNA水平明显升高,Bax、Caspase-3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Bcl-2蛋白水平明显升高,Bax、Caspase-3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1),肝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明显升高(P<0.01),肝线粒体内Cyt-C水平明显升高,胞质内Cyt-C水平明显降低(P<0.01),肝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1),CYP450抑制组大鼠肝脏Bcl-2mRNA水平明显降低,Bax、Caspase-3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5),Bcl-2蛋白水平明显降低,Bax、Caspase-3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肝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明显降低(P<0.05),肝线粒体内Cyt-C水平明显降低,胞质内Cyt-C水平明显升高(P<0.05),肝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与正常组比较,逍遥散预防组、CYP450诱导组大鼠肝脏Bcl-2、Bax、Caspase-3的mRNA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Bcl-2、Bax蛋白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肝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肝线粒体内、胞质内Cyt-C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逍遥散预防组大鼠肝脏Caspase-3蛋白水平及肝细胞凋亡率差异不明显(P>0.05),CYP450诱导组大鼠肝脏Caspase-3蛋白水平及肝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与CYP450诱导组比较,逍遥散预防组大鼠肝脏Bcl-2mRNA水平有升高趋势,Bax、Caspase-3mRNA水平有降低趋势(P>0.05),Bcl-2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Bax、Caspase-3蛋白水平有降低趋势(P>0.05),肝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明显升高(P<0.05),肝线粒体内Cyt-C水平明显升高,胞质内Cyt-C水平明显降低(P<0.05),肝细胞凋亡率有降低趋势(P>0.05)。(4)逍遥散通过诱导大鼠肝脏CYP450及其亚酶CYP3A4、CYP2C19而对雷公藤致急性肝毒性大鼠血清SOD、GSH-Px活力及MDA含量的影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SOD、GSH-Px活力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逍遥散预防组、CYP450诱导组大鼠血清SOD、GSH-Px活力明显升高,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CYP450抑制组大鼠血清SOD、GSH-Px活力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正常组比较,逍遥散预防组、CYP450诱导组大鼠血清SOD、GSH-Px活力及MDA含量差异不明显(P>0.05);与CYP450诱导组比较,逍遥散预防组大鼠血清SOD、GSH-Px活力有升高趋势,MDA含量有降低趋势(P>0.05)。(5)逍遥散通过诱导大鼠肝脏CYP450及其亚酶CYP3A4、CYP2C19而对雷公藤致急性肝毒性大鼠血清CD68、TNF-α的含量的影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CD68、TNF-α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逍遥散预防组、CYP450诱导组大鼠血清CD68、TNF-α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CYP450抑制组大鼠血清CD68、TNF-α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正常组比较,逍遥散预防组、CYP450诱导组大鼠血清CD68、TNF-α的含量差异不明显(P>0.05);与CYP450诱导组比较,逍遥散预防组大鼠血清CD68、TNF-α的含量有降低趋势(P>0.05)。结论:(1)雷公藤致肝毒性的机制:雷公藤在代谢的同时抑制了CYP450酶含量及其亚酶CYP3A4和CYP2C19的含量和活性,导致自身代谢减慢,毒性增强,进而引起下游损伤途径,最终导致肝毒性的发生。具体机制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Bcl-2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下调, Bax、Caspase-3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上调,引起线粒体膜电位水平下降,Cyt-C释放增加,导致肝细胞过度凋亡。2)SOD、GSH-Px活力下降, MDA含量增加,导致脂质过氧化反应性肝损伤。3)CD68、TNF-α的含量增加,导致免疫性肝损伤。(2)逍遥散保护雷公藤致肝毒性的机制:通过诱导CYP450酶含量及其亚酶CYP3A4和CYP2C19的含量和活性,提高CYP450酶对雷公藤的代谢解毒能力,进而抑制了下游损伤途径,保护肝脏。具体机制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Bcl-2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上调, Bax、Caspase-3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下调,引起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升高,Cyt-C释放减少,抑制了肝细胞过度凋亡2)SOD、GSH-Px活力升高, MDA含量减少,抑制了脂质过氧化反应性肝损伤。3)CD68、TNF-α的含量减少,抑制了免疫性肝损伤。
二、雷公藤致胃肠道反应2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雷公藤致胃肠道反应2例(论文提纲范文)
(1)昆仙胶囊治疗脾肾阳虚型IgA肾病蛋白尿的随机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标准 |
2 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病例分组 |
2.3 治疗方法 |
2.4 观察项目 |
2.5 疗效评定标准 |
3 质量控制 |
4 统计方法 |
5 技术路线图 |
研究结果 |
1 一般情况 |
2 结局指标 |
3 安全性指标 |
4 疗效比较 |
5 不良反应观察 |
讨论 |
1 中医对Ig AN的认识讨论 |
1.1 病名 |
1.2 病因—外感邪气,脏腑虚损 |
1.3 病机—本虚标实 |
1.4 中医治疗讨论 |
2 试验研究结果分析 |
3 选择昆仙胶囊依据 |
3.1 昆仙胶囊属雷公藤类制剂 |
3.2 昆仙胶囊组方及作用机制分析 |
3.3 昆仙胶囊药物组成分析 |
4 安全性指标及不良反应 |
5 不足与展望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昆仙胶囊治疗蛋白尿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2)中药雷公藤治疗狼疮性肾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第一部分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检索策略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结局指标 |
1.5 研究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及分析 |
1.6 质量评估 |
2 结果 |
2.1 检索结果及纳入文献情况 |
2.2 发表偏倚分析 |
2.3 各结局指标分析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
1 LN的诊治进展 |
2 雷公藤的药理毒理作用及合理应用 |
3 中医药循证医学的发展 |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2 Cochrane 风险偏倚评估工具 |
附录 3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3)昆仙胶囊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1、临床资料 |
1.1 临床试验设计 |
1.2 伦理审批及知情同意 |
2、病例选择 |
2.1 诊断标准 |
2.2 病理分级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退出标准 |
3、研究对象及分组 |
4、试验方案 |
4.1 基础治疗 |
4.2 昆仙胶囊治疗组 |
4.3 来氟米特对照组 |
4.4 观察内容 |
4.5 标本收集 |
5、评价标准 |
5.1 疗效评价 |
5.2 不良反应评价 |
6、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一般临床资料 |
2、昆仙胶囊治疗组及来氟米特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 |
2.1 昆仙胶囊治疗组与来氟米特对照组患者24 小时尿蛋白水平 |
2.2 昆仙胶囊治疗组与来氟米特对照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 |
2.3 昆仙胶囊治疗组与来氟米特对照组患者血清肌酐水平 |
2.4 昆仙胶囊治疗组与来氟米特对照组患者尿素氮水平 |
2.5 昆仙胶囊治疗组与来氟米特对照组患者的疗效 |
3、昆仙胶囊治疗组与来氟米特对照组临床用药安全性比较 |
4、临床不良反应 |
讨论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雷公藤联合ACEI/ARB药物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慢性肾脏病的概述 |
一、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和分期 |
二、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和病因 |
三、慢性肾脏病的主要发病机制 |
四、慢性肾脏病的常见临床表现 |
五、慢性肾脏病的治疗 |
第二节 雷公藤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
一、雷公藤单体成分及含量研究 |
二、雷公藤的药理作用 |
三、雷公藤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临床应用 |
四、雷公藤的毒副作用 |
五、减少雷公藤毒副作用的措施研究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二章 临床观察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第三章 细胞实验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5)昆仙胶囊治疗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病范围内蛋白尿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评定 |
2.5 定义 |
2.6 统计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临床资料 |
3.1.1 一般临床资料 |
3.1.2 合并疾病 |
3.2 临床疗效 |
3.2.1 治疗效果 |
3.2.2 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 |
3.3 不良反应 |
3.3.1 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停药情况 |
3.3.2 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进展 |
1.1 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中医病名 |
1.2 病因病机 |
1.3 辨证论治 |
1.4 中药制剂 |
1.5 小结 |
2.特发性膜性肾病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2.1 膜性肾病的临床表现 |
2.2 膜性肾病的发病机制 |
2.3 膜性肾病的病理分期 |
2.4 膜性肾病的治疗 |
2.5 小结 |
临床研究 |
1.研究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选择 |
1.3 排除标准 |
1.4 剔除和脱落标准 |
1.5 治疗方法 |
1.6 观察指标 |
1.7 疔效判定 |
1.8 统计学方法 |
2.结果 |
2.1 性别、年龄分布特点 |
2.2 病理分期分布特点 |
2.3 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
2.4 总体疗效分析 |
2.5 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评定 |
2.6 治疗前后蛋白尿的变化情况 |
2.7 治疗前后血清总蛋白(TP)及血清白蛋白(ALB)的变化情况 |
2.8 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情况 |
2.9 治疗前后肾功能的变化情况 |
2.10 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 |
讨论 |
1.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理论依据 |
2.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性与安全性分析 |
3.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不良反应 |
3.1 胃肠道不良反应 |
3.2 生殖系统的不良反应 |
3.3 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 |
3.4 肝功能异常 |
3.5 肾功能异常 |
4.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7)祛风湿类中药饮片安全问题分析与用药警戒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 |
1.资料来源 |
2.检索策略 |
方法 |
1.文献整理与数据分析 |
2.ADR/ADE关联关系评价方法 |
结果 |
1.基本情况 |
2.ADR/ADE的关联性评价 |
3.ADR/ADE涉及的祛风湿类饮片情况 |
3.1 ADR/ADE涉及的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 |
3.2 ADR/ADE的转归情况 |
4.患者一般情况 |
讨论 |
1.祛风湿类饮片发生ADR/ADE的特点 |
2.祛风湿类饮片的安全问题分析 |
3.祛风湿类饮片的合理用药与警戒思考 |
3.1药材采制与贮存 |
3.2用法用量 |
3.3使用禁忌 |
3.4用药警戒示例 |
(8)昆仙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疾病的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1 雷公藤制剂治疗慢性肾小球疾病的研究进展 |
1.1.1 雷公藤制剂治疗肾脏疾病的机制 |
1.1.2 雷公藤制剂治疗慢性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应用 |
1.2 雷公藤制剂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 |
1.2.1 胃肠道反应 |
1.2.2 肝损害 |
1.2.3 生殖抑制 |
1.2.4 骨髓抑制 |
1.2.5 肾损害 |
1.2.6 皮肤黏膜损害 |
1.2.7 其他 |
1.3 小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2.1 研究对象 |
2.1.1 病例来源 |
2.1.2 入选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临床治疗用药 |
2.2.2 不良反应观察 |
2.2.3 安全性评价 |
2.3 结果 |
2.3.1 基本资料 |
2.3.2 不良反应事件总计 |
2.3.3 各系统不良反应事件 |
2.4 讨论 |
2.4.1 昆仙胶囊不良反应观察结果分析 |
2.4.2 昆仙胶囊不良反应相关因素 |
2.4.3 昆仙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疾病的安全性评价 |
2.4.4 不足和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雷公藤及其制剂的不良反应与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成分 |
1.1 生物碱类 |
1.2 二萜类 |
1.3 三萜类 |
1.4 倍半萜 |
1.5 其他类 |
2 不良反应 |
2.1 雷公藤毒性成分 |
2.2 雷公藤不良反应的类型 |
2.3 雷公藤不良反应表现与产生机制 |
2.3.1 胃肠道损害 |
2.3.2 肝损害 |
2.3.3 骨髓与血液系统损害 |
2.3.4 肾损害 |
2.3.5 生殖系统损害 |
2.3.6 皮肤损害 |
2.3.7 心血管系统损害 |
2.4 雷公藤不良反应的特点 |
3 雷公藤制剂不良反应的防治措施 |
3.1剂型改革 |
3.2 炮制减毒[42] |
3.3 艾灸减毒 |
3.4 中药配伍减毒 |
3.5 预防对策与解毒方法 |
3.5.1 服药剂量与时间的控制 |
3.5.2 建立雷公藤不良反应监测体系 |
4 展望 |
(10)逍遥散对雷公藤致大鼠肝毒性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实验一 雷公藤致大鼠急性肝毒性模型的制备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药品和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探索雷公藤引起大鼠急性肝毒性的相对合适剂量 |
2.2 探索雷公藤引起大鼠急性肝毒性的相对合适时间 |
3 结果 |
3.1 不同剂量雷公藤引起大鼠肝毒性的情况 |
3.2 雷公藤干预不同时间引起大鼠肝毒性的情况 |
4 讨论 |
4.1 雷公藤灌胃时间点的选择 |
4.2 雷公藤造模剂量、干预时间的选择 |
4.3 结果分析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逍遥散对雷公藤致大鼠急性肝毒性的保护作用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药品和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探索逍遥散对雷公藤致大鼠急性肝毒性保护作用的相对合适剂量 |
2.2 观察逍遥散对雷公藤致大鼠急性肝毒性的预防、对抗和治疗作用 |
3 结果 |
3.1 不同剂量逍遥散对雷公藤致大鼠急性肝毒性的影响 |
3.2 逍遥散对雷公藤致大鼠急性肝毒性的预防、对抗和治疗作用 |
4 讨论 |
4.1 逍遥散对肝毒性的保护作用 |
4.2 逍遥散干预剂量、时间的选择 |
4.3 逍遥散干预时间点的选择 |
4.4 结果分析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雷公藤致大鼠急性肝毒性及逍遥散对其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药品和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实验分组 |
2.2 给药方法 |
2.3 观察雷公藤致大鼠急性肝毒性及逍遥散对其行使保护作用时CYP450酶系的变化 |
2.4 观察逍遥散通过影响CYP450酶系而对雷公藤致大鼠急性肝毒性的保护作用 |
2.5 观察逍遥散通过影响CYP450酶系而对雷公藤致大鼠肝细胞过度凋亡引发肝毒性的保护作用机制 |
2.6 观察逍遥散通过影响CYP450酶系而对雷公藤致大鼠脂质过氧化反应性肝毒性的保护作用机制 |
2.7 观察逍遥散通过影响CYP450酶系而对雷公藤致大鼠免疫性肝毒性的保护作用机制 |
2.8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雷公藤致大鼠肝毒性及逍遥散对其行使保护作用时CYP450、b5、CYP3A4及CYP2C19的变化的影响 |
3.2 逍遥散通过诱导大鼠肝脏CYP450、CYP3A4及CYP2C19而对雷公藤致大鼠急性肝毒性的影响 |
3.3 逍遥散通过诱导大鼠肝脏CYP450、CYP3A4及CYP2C19而对雷公藤致大鼠肝细胞过度凋亡的影响 |
3.4 逍遥散通过诱导大鼠肝脏CYP450、CYP3A4及CYP2C19而对雷公藤致急性肝毒性大鼠血清SOD、GSH-Px活力及MDA含量的影响 |
3.5 逍遥散通过诱导大鼠肝脏CYP450、CYP3A4及CYP2C19而对雷公藤致急性肝毒性大鼠血清CD68、TNF-α的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实验分组说明 |
4.2 雷公藤致大鼠急性肝毒性及逍遥散对其行使保护作用时CYP450、b5、CYP3A4及CYP2C19的变化 |
4.3 逍遥散通过诱导CYP450及其亚酶CYP3A4、CYP2C19而对雷公藤致大鼠肝细胞过度凋亡引发肝毒性的保护作用机制 |
4.4 逍遥散通过诱导CYP450及其亚酶CYP3A4、CYP2C19而对雷公藤致大鼠脂质过氧化反应性肝毒性的保护作用机制 |
4.5 逍遥散通过诱导CYP450及其亚酶CYP3A4、CYP2C19而对雷公藤致大鼠免疫性肝毒性的保护作用机制 |
参考文献 |
结语 |
综述 雷公藤肝毒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四、雷公藤致胃肠道反应2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昆仙胶囊治疗脾肾阳虚型IgA肾病蛋白尿的随机对照研究[D]. 冯强.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2]中药雷公藤治疗狼疮性肾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D]. 吕洋.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2)
- [3]昆仙胶囊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D]. 郑韵恒. 成都医学院, 2020(08)
- [4]雷公藤联合ACEI/ARB药物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D]. 刘宴娟.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5]昆仙胶囊治疗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病范围内蛋白尿临床观察[D]. 耿乐.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6]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研究[D]. 金迪.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2)
- [7]祛风湿类中药饮片安全问题分析与用药警戒思考[J]. 白云飞,林志健,张冰,张晓朦.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6(10)
- [8]昆仙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疾病的安全性研究[D]. 郑洁.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S1)
- [9]雷公藤及其制剂的不良反应与防治措施[J]. 李文英. 首都医药, 2012(16)
- [10]逍遥散对雷公藤致大鼠肝毒性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柴智.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