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道德主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道德,主体,主体性,法治,学生,个体,初中。
道德主体论文文献综述
闫小平[1](2019)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初中阶段作为学生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是其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时期,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的教育过程中,单纯的用老师说教的方式不仅难以收到应有的效果,时间久了中学生甚至对于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也会变得机械化,为了学习而学习,容易产生敷衍应付的消极态度。因此转变教学观念,引领初中生自主进行道德与法治学习,充分发挥初中生学习的主体性值得广大一线教师深入分析和研讨。(本文来源于《作家天地》期刊2019年23期)
赵龙进[2](2019)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师主导地位的维护,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这不仅是由"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学",更是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提出了科学的解决方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不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教学,也是对学生正确叁观的培养塑造,学生的主动性很重要。(本文来源于《情感读本》期刊2019年33期)
张立群[3](2019)在《“新时代”诗人主体的自我建构——兼及写作的道德伦理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时代"为当代诗歌写作提供了历史性机遇,自然也为诗歌创作主体提供了许多新的课题。当代诗人应当适应时代的需要,成为"新时代"的歌者,并以此完成主体的自我建构。对比此前诗歌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新时代"诗人可以通过认知时代、观念转变,书写时代主题、艺术技法的重塑,融入时代、树立诗歌理想。"新时代"诗人的主体自我建构,可以引申出诗歌道德伦理这个未竟的话题。而重释诗歌的道德伦理问题,不仅有助于"新时代"诗人的创作、丰富"新时代诗歌"的理论体系,而且还有助于当代诗歌的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程莹[4](2019)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性的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显然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教师需要通过营造适合的教学情境,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主动协作的意识,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通过建立互信、民主的师生关系等方式,突出学生主体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文来源于《中学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33期)
范瑞平[5](2019)在《医患双方皆为医学实践的道德主体》一文中研究指出前不久,在由《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健康报社、中国卫生法学会、科学出版社共同主办的“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 共享美好医患关系”学术论坛上,首次发布了《文明就医倡议(西安宣言)》(以下简称《倡议》)。该倡议构成了中国医学伦理学教育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标(本文来源于《健康报》期刊2019-11-15)
吴易恒[6](2019)在《陆九渊修养工夫论的构建——从道德主体的确立开始》一文中研究指出陆九渊改程朱之天理为"心即理",认为需要首先挺立道德主体、回归"本心",并依此躬行道德实践,发挥先天道德的指导作用,此即是陆九渊的"易简工夫"。此工夫有别于朱熹去杂复纯、回归道德本体的工夫。本文便围绕其"本心"之道德主体的确立来分析其修养工夫论的建构。并得出陆九渊的修养工夫论就是以"本心"之道德主体为根本,以存心、养心、剥落等方式作为修养方法,并以"大人"作为修养目标。(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9年20期)
彭文华[7](2019)在《自由意志、道德代理与智能代理——兼论人工智能犯罪主体资格之生成》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由意志和道德理性是获得犯罪主体资格的条件,乃为确立刑法人类中心主义量身定做的。自由意志论属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范畴,是先验而非社会实践的结果。法人意识既不是代理人意识,也不是独立的集体意识。道德代理是法人取得犯罪主体资格的基础。雇主责任原则通过"使法人受益"限定法人的意识和道德理性范畴,赋予法人道德代理资质。智能代理是指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并能够采取自主行动的智能软件系统。智能代理是人工智能获得犯罪主体资格的条件。神经科学的发展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为人工智能实现"小数据、大任务"的表征特征奠定了基础,也使人工智能取得犯罪主体资格成为可能。现在探讨人工智能的犯罪主体资格有其必要性。(本文来源于《法学》期刊2019年10期)
罗明星[8](2019)在《“我”的道德与“你”的道德——主体交互中的道德传授》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与"你",是用以指代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称谓,表征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共同体中的平等关系。道德教育是以"你"为目的的对象性活动,是作为教育者的"我"的道德生长为作为受教育者的"你"的道德的过程。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我"的道德与"你"的道德,始终是教育者必须正视和处理的关键问题。一、"我"是否拥有"我"的道德?"我"拥有"我"的道德,是教育者"我"对受教育者"你"施以道德教育的前提。"我"(本文来源于《教育伦理研究》期刊2019年00期)
戴宁馨[9](2019)在《试论公共健康伦理中的道德主体责任——基于《血疫:埃博拉病毒的故事》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共健康伦理中,个人要对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负责,公共健康专业人员应坚守职业道德,遵守职业规范;团体要保证其个人的公共健康,确保本团体遵循的道德标准和规范符合社会对公共健康的要求;政府要做好公共健康危机预警和防范,负责公共健康救助、信息公开、协调主体间关系,担负起公共健康秩序恢复、事件总结提高、倡导伦理规范等责任。本文将基于对《血疫:埃博拉病毒的故事》中各主体责任的分析,明确公共健康伦理中各责任主体的相应责任,从而为促进公众健康、预防疾病、减少伤害提供伦理学意义上的理论支撑,同时为促进公共健康提供正确的伦理价值观指导。(本文来源于《开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邢新俊[10](2019)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文中研究指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我们初中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它对于学生终身的成长和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教学开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近年来教学的趋势,也是我们提升教学效果的必须,教师要认真探索,积极寻找方法,切实将学生主体性发挥出来,本文分析了几种尝试性的方法希望对当前的道德法治课程教学有所帮助。(本文来源于《学苑教育》期刊2019年16期)
道德主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师主导地位的维护,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这不仅是由"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学",更是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提出了科学的解决方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不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教学,也是对学生正确叁观的培养塑造,学生的主动性很重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道德主体论文参考文献
[1].闫小平.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J].作家天地.2019
[2].赵龙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策略[J].情感读本.2019
[3].张立群.“新时代”诗人主体的自我建构——兼及写作的道德伦理问题[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19
[4].程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性的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9
[5].范瑞平.医患双方皆为医学实践的道德主体[N].健康报.2019
[6].吴易恒.陆九渊修养工夫论的构建——从道德主体的确立开始[J].大众文艺.2019
[7].彭文华.自由意志、道德代理与智能代理——兼论人工智能犯罪主体资格之生成[J].法学.2019
[8].罗明星.“我”的道德与“你”的道德——主体交互中的道德传授[J].教育伦理研究.2019
[9].戴宁馨.试论公共健康伦理中的道德主体责任——基于《血疫:埃博拉病毒的故事》的分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
[10].邢新俊.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J].学苑教育.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