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网格尺度论文_薛海乐

导读:本文包含了次网格尺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网格,地形,尺度,密度,湍流,动量,厚度。

次网格尺度论文文献综述

薛海乐[1](2010)在《数值模式中次网格尺度地形效应的参数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模式的分辨率有限,不能被模式分辨的地形称为次网格尺度地形,次网格尺度地形在热力和动力方面对实际大气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其效应只能通过参数化的形式回馈给模式。本研究主要针对次网格尺度地形的动力过程参数化,一般而言,次网格尺度地形的动力作用主要包括:(1)湍流过山引起的次网格尺度湍流地形拖曳力;(2)次网格尺度地形对气流的阻挡、分流并在背风坡形成背风涡引起的阻挡(分流背风涡)地形拖曳力;(3)气流过山激发出的地形重力波向上传播并发生破碎引起的重力波地形拖曳力。本文重点研究湍流地形拖曳力的性质与影响,及其湍流地形拖曳力的次网格尺度参数化。在数值模式中考虑湍流地形拖曳力的影响,以往只是单纯地将此影响归结为增加地表粗糙度,称为有效粗糙度法。近年来,根据渐近理论,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发展了理论上和实用性上更为完善的新一代湍流地形拖曳力参数化方案,该类方案在考虑了坡度和坡向的影响前提下,通过独立的物理过程方案来影响模式,并具有叁维特性,而不像有效粗糙度法只局限于地表。在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中考虑湍流地形拖曳力的影响,对完善模式物理过程和改善模式近地层预报效果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通过单柱模式模拟了湍流地形拖曳力的特性,比较了“有效粗糙度法”和“直接参数化法”的优劣,并进一步比较了两种近年来发展并得到应用的湍流地形拖曳力参数化方案。文章通过在GRAPES有限区域模式中设置理想起伏地形,分别讨论了两种方案对地形水平尺度和分辨率的敏感性。得出一些有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意义的结论。最后,将两个方案接入到GRAPES有限区域模式中,进行了个例模拟并与NCEP再分析资料进行了比对,检验湍流地形拖曳力方案对模式的改进作用,讨论其对局地低层风场和其他近地层气象要素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期刊2010-05-01)

李阳春,徐永福,赵亮,王明星[2](2007)在《全球海洋模式中CFC-11吸收对次网格尺度混合参数化的敏感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描述中尺度涡旋对示踪物的输送作用为目的的湍流混合方案GM90经证明对海洋模式的模拟能力较以前的湍流混合方案有较大的提高.该方案涉及到两个主要参数:等密度面扩散系数(AI)和等密度面厚度扩散系数(Aith).该文的目的就是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IAP)全球海洋环流模式L30T63研究以上两个系数取值大小对主动示踪物(温盐)以及被动示踪物(CFC-11)海洋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这两个系数的取值可明显改变大洋温盐垂直分布以及海洋对CFC-11的吸收,且两个系数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有很大的差异.从几个剖面的分析结果可知,总的来说,AI的增加使得CFC-11主要储存区的模拟结果更接近观测资料,而Aith的增大使得模拟结果变差.(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中文版)》期刊2007年03期)

次网格尺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描述中尺度涡旋对示踪物的输送作用为目的的湍流混合方案GM90经证明对海洋模式的模拟能力较以前的湍流混合方案有较大的提高.该方案涉及到两个主要参数:等密度面扩散系数(AI)和等密度面厚度扩散系数(Aith).该文的目的就是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IAP)全球海洋环流模式L30T63研究以上两个系数取值大小对主动示踪物(温盐)以及被动示踪物(CFC-11)海洋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这两个系数的取值可明显改变大洋温盐垂直分布以及海洋对CFC-11的吸收,且两个系数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有很大的差异.从几个剖面的分析结果可知,总的来说,AI的增加使得CFC-11主要储存区的模拟结果更接近观测资料,而Aith的增大使得模拟结果变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次网格尺度论文参考文献

[1].薛海乐.数值模式中次网格尺度地形效应的参数化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0

[2].李阳春,徐永福,赵亮,王明星.全球海洋模式中CFC-11吸收对次网格尺度混合参数化的敏感性[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7

论文知识图

模拟的24hr次网格尺度降水和网...3GRAPES全球切线性模式中引入垂直...不同对流参数化方案模拟的次网格尺模拟的暴雨中心区气柱平均次网格尺度试验TNEW2模拟的2005年5月31日12时(...新次网格尺度参数化方案的概念模...

标签:;  ;  ;  ;  ;  ;  ;  

次网格尺度论文_薛海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