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制备催化剂论文-李莹,赵璐,刘晓展,曾春新,房克功

等离子体制备催化剂论文-李莹,赵璐,刘晓展,曾春新,房克功

导读:本文包含了等离子体制备催化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低碳醇合成,合成气转化,钾镍钼基催化剂,低温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制备催化剂论文文献综述

李莹,赵璐,刘晓展,曾春新,房克功[1](2019)在《低温等离子体制备低碳醇合成用KNiMo基催化剂及其结构性能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法在温和条件下制备了低碳醇合成(HAS)用的高性能KNiMo基催化剂,利用XRD、氮吸附、TEM、H_2-TPD、CO-TPD和原位CO吸附DRIFTS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热法制备相比,低温等离子体法不仅缩短了制备时间,而且得到的KNiMo基催化剂层数少、粒径小、分散度高,有利于形成更薄和更短的片层,并暴露大量位于边、角位的催化活性位,促进CO转化和醇的形成,表现出优异的低碳醇合成催化性能。其中,采用低温等离子体直接制备的KNiMo-DPS催化剂,在5 MPa、350℃、空速为5000 h~(-1)的反应条件下,CO转化率达到32.3%,总醇选择性为75.1%,总醇中C_(2+)醇的选择性为65.2%。(本文来源于《燃料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郝姣[2](2018)在《氢等离子体制备磷化镍加氢脱氧催化剂》一文中研究指出磷化镍催化剂作为一种新型催化材料,近几年在生物油加氢精制领域已被广泛研究,其物相和制备方法对催化剂的性能影响很大。通过优化制备方法,可以有效调控磷化镍的物相、简化制备程序、节约成本,对提高磷化镍的使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低温氢等离子体还原法(PR)合成了体相和负载型Ni_3P催化剂,通过XRD、N_2-物理吸附、TEM和NH_3-TPD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了Ni/P比例、载体的性质和负载量对催化剂结构及在水相和油相(十氢萘)中对生物油模型化合物苯酚加氢脱氧(HDO)性能的影响,并与传统程序升温还原法(TPR)制备的催化剂活性进行了对比。为简化制备程序,研究免焙烧对PR法制备Ni_3P活性相的影响,进而考察其对反应性能的影响。以磷酸盐为磷源,Ni/P摩尔比为3时用PR法可制备出非负载Ni_3P以及不同负载量(5、10和20 wt%)的Ni_3P/SiO_2和Ni_3P/HZSM-5催化剂。研究表明:Ni_3P基催化剂都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尤其是负载量为20 wt%的Ni_3P/HZSM-5催化剂在150 ~oC下水相中苯酚转化率已达99.5%。苯酚水相和油相反应后主要产物都为环己醇和环己烷,表明苯酚主要反应路径为先加氢再脱氧,油相中苯酚脱氧率高于水相。当Ni_3P/SiO_2和Ni_3P/HZSM-5催化剂负载量相同时,后者的脱氧性能更佳,主要得益于后者酸性较强。PR法和TPR法制备的负载量为20 wt%的Ni_3P/HZSM-5和Ni_3P/SiO_2催化剂活性对比表明,无论在油相还是水相中,PR法制备的催化剂活性都明显高于TPR法制备的催化剂。主要原因是TPR法还原催化剂时温度较高,催化剂容易发生团聚导致分散度较差,而PR法温度较低更有利于Ni_3P活性相的生成和分散。此外,通过对比免焙烧和焙烧处理对PR法制备催化剂结构以及催化剂性能影响可知,焙烧的非负载Ni_3P催化剂性能优于免焙烧的催化剂,原因为免焙烧的催化剂中含有杂质Ni_(12)P_5。对于负载型Ni_3P催化剂,当负载量为20 wt%时,免焙烧的负载型Ni_3P/SiO_2和Ni_3P/HZSM-5催化剂性能分别优于焙烧过的催化剂,且免焙烧的负载型催化剂更易使苯酚发生脱氧反应,主要原因是免焙烧的催化剂颗粒较小,金属组分的分散度更好,所以暴露的活性位更多。所以,直接使用免焙烧PR法制备负载型磷化镍催化剂,既提高反应活性,又简化制备程序、节约成本。(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6)

何会彬[3](2018)在《等离子体制备污泥催化剂在SCO中去除NO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性催化氧化法(SCO)是新的一种脱硝工艺,这种工艺不仅同时脱硫脱氮而且还可以生成有经济效益副产品,是一种新型的烟气净化技术。但该工艺使用的催化剂要求在低温环境下拥有高效的催化活性,目前使用的催化剂多为高温催化剂并且制备成本高。因此,如何采用简单、环保节能、高效的方法制备出一种高效、低温、成本低的催化剂非常有必要。本文采用豆油厂污水处理的固体废物污泥作为催化剂的载体制备污泥基脱硝催化剂。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对污泥进行强酸强碱活化、马弗炉焙烧和金属氧化物负载制备出一系列改性污泥催化剂,采用选择性催化氧化法(SCO)脱硝工艺对污泥脱硝催化剂进行评价。考察不同活化条件、制备方法、活化顺序和制备条件等对催化剂活性产生的影响。使用元素分析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ICP)、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X光电子能谱(XPS)等检测方法对污泥脱硝催化剂进行活性表征,进一步确定污泥脱硝催化剂的结构以及性质对其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质量浓度为15%的LiOH活化污泥4h后得到的污泥脱硝催化剂表面拥有更多的碱性官能团,使得污泥脱硝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好;使用马弗炉450℃焙烧原始污泥1h能够更好的消耗污泥表面的有机物使得催化剂的脱硝效果有明显提高;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在污泥上负载Mn氧化物,使用等离子体在氧气背景下对催化剂进行焙烧制备污泥催化剂,能够明显的提高污泥脱硝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其中其主要作用氧化物形式为Mn02;在制备催化剂时先活化污泥再使用等离子体焙烧制备出的催化剂在其表面形成更多的碱性官能团,使得催化剂拥有更高的脱硝效果。(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期刊2018-06-01)

王震海[4](2018)在《冷等离子体制备碳氮化合物催化剂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光催化技术已经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关注,比如光解水反应、光降解有机污染物等;如何更高效的利用无尽的太阳能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光反应催化剂在光催化反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制备高效稳定的光催化反应催化剂具有重要的意义。g-C_3N_4作为一种非金属半导体材料,因其廉价、稳定以及对可见光响应的独特性质,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可见光光催化反应体系之中。但是单纯的g-C_3N_4作为催化剂活性十分有限,在应用时,往往需要对g-C_3N_4进行改性处理以增强活性。同时,等离子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手段也被应用到了催化剂的制备工艺中。本论文首先通过辉光放电等离子体还原方法制备了贵金属复合催化剂Pt/g-C_3N_4,通过XRD、TEM、SEM、UV-vis DRS、XPS等一系列表征手段对催化剂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元素组成和光吸收性能进行表征,并结合与其他还原方法的对比发现,辉光放电等离子体还原方法所制备的Pt/g-C_3N_4中Pt金属颗粒尺寸更小,分布更均匀;同时,本文中探究了不同的还原环境对Pt还原过程的影响等离子体还原机理,研究发现在辉光放电等离子体还原过程中,碱性的还原环境可以促进Pt的还原,从而提高Pt/g-C_3N_4的催化活性。实验中通过可见光(λ≥420 nm)条件下光解水制氢反应来评价所得样品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辉光放电等离子体还原方法制备的Pt/g-C_3N_4-P的产氢效率为30 umol/L,分别是H_2还原法和光沉积法制备样品的1.38倍和1.70倍;碱性的还原环境下制备的Pt/g-C_3N_4-P-OH产氢效率达到40.0 umol/L。其次,本论文通过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处理方法制备了二维结构g-C_3N_4纳米材料,结合XRD、SEM、TEM、AFM、XPS、FTIR、UV-vis DRS、PL spectra等表征方法对所得产物的晶体结构、化学组成、微观形貌、厚度、比表面积等性质进行分析并得出了其生成的机理,结果表明,通过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处理方法成功的将层状结构g-C_3N_4剥离为二维结构g-C_3N_4纳米薄片;同时,制备的二维结构g-C_3N_4纳米薄片在光吸收性能和光生载流子迁移效率上都有所提高。通过DBD等离子体制备的二维结构g-C_3N_4可以实现可见光(λ≥420 nm)条件下光解水制氢和罗丹明B(RhB)的降解。(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8-05-01)

祁兴月[5](2018)在《合成气制低碳醇催化剂的等离子体制备、改性及催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气制低碳醇已经成为改善环境、达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也是能源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该反应体系复杂,生成物众多,因此设计开发具有高催活性、高选择性的催化剂是提高反应效率、降低工业成本的关键。钼基催化剂中,MoP基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总醇选择性以及C_(2+)氧化物选择性,但CO转化率太低;CuCo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对其CO转化率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本文针对这两种催化剂体系,结合低温等离子体的特性,利用不同等离子体技术对催化剂进行改性和制备,并研究了催化剂在CO加氢制低碳醇催化反应中的构效关系。通过调控低温辉光冷等离子体反应设备的发生功率对传统方法制备的MoP催化剂(TPR-MoP)进行不同条件的改性刻蚀,使用了XRD、TEM、CO-TPD、XPS以及Raman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详细表征,并评价了其在合成气制低碳醇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不同等离子体的发生功率,对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化学组成以及催化性能有不同的影响。综合考虑,等离子体对该催化剂的最佳处理功率为400W,且经过多次反复处理后,催化剂表面产生较多晶格不连续缺陷,可以显着提高其催化活性;在反应温度为330℃、压力为8 MPa的条件下,其CO转化率为33.0%,C_(2+)OH的选择性以及时空产率(STY)分别为54.1%和177.0 mg/g/h。在该最佳发生功率下对比了相同处理条件对热解法制备的MoP催化剂(Ar-MoP)以及柠檬酸诱导法制备的MoP催化剂(CA-MoP)的刻蚀效果,并研究了催化剂结构和性能与等离子体刻蚀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Ar-MoP催化剂经等离子体刻蚀后,由于表面有碳材料包覆,活性位点数并未明显增多,因此活性几乎无变化,但其总醇及C_(2+)OH选择性的提高可能由于表面碳材料及部分催化剂活性相产生的表面缺陷所致;CA-MoP催化剂因其粒径小,经等离子体刻蚀后,暴露了更多的活性位点,其催化活性显着升高,总醇及C_(2+)OH选择性也有一定的提升。为了获得高分散性的铜钴纳米合金粒子,本文还通过低温射频感应热等离子技术原位合成了铜钴纳米合金催化剂(CuCo_2-P),并与传统热还原法合成的催化剂(CuCo_2-R)从物相、形貌、表面状态以及催化活性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低温热等离子技术原位合成的铜钴催化剂,铜钴间相互作用强,催化剂粒径较小、分散性好、催化活性高,在反应温度为330℃、压力为5 MPa的条件下,其CO转化率可达32.9%,C_(2+)OH占总醇的含量可达69.3%。(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8-04-18)

梁西良,刘洋,吕宏飞,王旭,王文博[6](2017)在《空气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制备Pd/C催化剂及其催化Suzuki偶联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活性炭为载体,通过空气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制备了负载型钯催化剂(Pd/C-P),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N_2物理吸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手段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等离子体还原15min制得的Pd/C-P-15催化剂的平均颗粒尺寸为23.3nm。而还原30min制备的催化剂有PdO生成。催化结果表明,以K_2CO_3为碱,EtOH/H_2O(1∶1)为溶剂,Pd/C-P-15催化剂用量为底物的0.5mmol‰,在60℃下催化对溴甲苯和苯硼酸的Suzuki偶联反应30min后,收率可达97%,且在循环使用3次后,收率降为85%。(本文来源于《化学与黏合》期刊2017年05期)

王伟,遇治权,李翔,王安杰,亓伟[7](2017)在《H_2等离子体制备免焙烧Ce改性的MoP加氢脱硫催化剂》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免焙烧法制备催化剂前驱体,用H_2等离子体还原制备免焙烧的MoP(NC-MoP)催化剂和Ce改性的MoP(Ce-MoP(n))催化剂。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XRD和N_2物理吸附表征,并用质量分数为0.8%的二苯并噻吩/十氢萘(DBT)溶液来考察催化剂的加氢脱硫(HDS)反应活性。与焙烧的MoP(C-MoP)催化剂相比,NC-MoP具有较小的颗粒尺寸和较大的比表面积,从而具有较高的DBT加氢脱硫反应活性;引入Ce后,催化剂的颗粒尺寸降低,比表面积增加,反应活性提高;Ce含量较低时,助催化效果随着Ce含量的增加而增强,Ce-MoP(0.3)具有最高的反应活性。(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石油加工)》期刊2017年04期)

张瑶[8](2017)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制备镍、铁催化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能源的消耗逐渐加剧,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如何提升能源利用率和减少废物排放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催化剂作为能源利用框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传统制备技术和手段已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采用非常规技术,开发新型催化剂,提高能源转化效率以及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成为化学化工发展的迫切要求。冷等离子以其特有的高能电子和活性粒子的轰击作用,以及低温处理特点,能够在催化剂的制备和合成中达到常规手段无法达到的效果。前期研究发现等离子体处理对催化剂的形貌和结构修饰有重要作用。本论文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利用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在制备镍基和铁基催化剂的过程中对催化剂尺寸和结构的影响,以及在提升催化剂反应性能方面的作用机制。作为甲烷转化的重要环节,甲烷水蒸气重整(SRM)是工业制氢和合成气的主要手段之一。镍基催化剂以其高活性和低成本的优势成为SRM反应最常用的催化剂,但反应过程中极易积炭是镍基催化剂的短板。本文利用DBD等离子体分解硝酸镍制备出的Ni/SiO_2催化剂,与常规焙烧法对比,在低水碳比条件下的SRM反应中表现出了优异的抗积炭性能。表征结果表明,DBD的高能电子轰击作用能够对催化剂的结构产生影响,提高Ni/SiO_2催化剂密堆积面含量,减少晶体缺陷位,增强金属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DBD的低温处理效应能够有效控制催化剂的粒径在5 nm左右,远小于高温焙烧得到的10 nm左右的颗粒粒径。在SRM反应过程中,DBD对粒径和结构的综合影响能够降低甲烷的分解速率,提高碳气化速率,使碳物种在催化剂表面难以沉积和团聚,从而显着抑制积炭。费托合成(FTS)反应以合成气为原料,是甲烷转化框架中SRM的重要下游反应之一。在FTS过程中,相比于钴系催化剂,铁系催化剂的成本更低,在合成气配比和反应条件方面的适用性更强,因此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以活性碳球为模板制备前驱体催化剂,并利用氧气放电DBD等离子体脱除碳模板和分解前驱体,得到用于FTS反应的多孔铁系催化剂。通过与常规高温焙烧脱碳对比,DBD等离子体脱除碳模板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其脱除速率是常规焙烧的近6倍。研究发现,DBD的微燃烧效应和碳模板的还原作用能够将部分Fe~(3+)还原为Fe~(2+),使催化剂具有磁性,有助于催化剂的提纯与分离。等离子体的高能电子轰击作用还能够修饰催化剂的电子结构,提高FTS反应中催化剂的碳化程度,进而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低链烯烃的选择性。在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中,载体会对活性组分的结构产生影响。采用DBD气相合成金属纳米颗粒,能够有效避免载体的影响,实现对等离子体影响晶体成核和生长的研究。本文利用共轴DBD等离子体装置气相合成镍纳米颗粒,分析了DBD等离子体对镍晶体成核和生长过程的影响,通过调节前驱体浓度、停留时间和等离子体构造实现了对颗粒粒径的自由调控。相比于常规制备过程,等离子体气相制备法能够有效避免杂质的引入,对于粒径的调控也更加方便快捷。之后本文在共轴DBD装置的基础上,对等离子体反应器放大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放大过程需要遵循的原则,并成功将反应装置放大9倍,为之后的工业应用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7-05-01)

周锐[9](2017)在《等离子体制备高效Ni/TiO_2催化剂在CO_2甲烷化和低温积碳中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CO_2甲烷化反应在解决温室效应、能源储存和维系空间站物质循环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Ni基催化剂催化CO_2甲烷化活性高,价格低廉,具有很好的工业化前景。由于CO_2甲烷化反应是结构敏感型反应,催化剂的形貌和结构直接决定了其催化效果。所以制备有利于反应的结构型催化剂十分重要。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作为一种低环境温度、高能量的催化剂制备技术,在近年来广受关注。本文通过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和水洗过程制备了含有大量Ni(111)面的Ni/TiO_2催化剂,结果发现Ni(111)面为主要暴露晶面的催化剂拥有更高的CO_2转化率和甲烷选择性。在350°C,GHSV=60000h~(-1)的反应条件下,CO_2的转化率达到73.2%,即CO_2的转化速率达到1.56mol g h。这个转化速率在近年来所报道的CO_2甲烷化催化剂中属于较高水平。通过DRIFT表征发现,Ni(111)面上发生的CO_2甲烷化,中间产物为CO;而Ni复合晶面上发生的CO_2甲烷化,中间产物为甲酸盐(formate)。复合晶面的Ni只起到解离氢气的作用。含有大量Ni(111)暴露面的Ni/TiO_2催化剂在高温下活性下降显着。我们通过氩气高温焙烧反应前的催化剂,发现焙烧完后,催化剂上的金属Ni发生团聚,同时颗粒粒径变大,分布变宽,分散度下降。通过高倍TEM表征和CO_2甲烷化反应评价发现,高温处理过的催化剂与常规的焙烧催化剂活性基本持平,且在高倍TEM图像中,Ni(111)暴露面明显被破坏,转化为复合晶面。这说明Ni(111)面在高温环境中并不稳定。本论文还通过CO CVD的方法研究等离子体Ni/TiO_2催化剂的低温积碳性质。低温下沉积得到的碳膜具有较多的缺陷位和边缘。随着CO CVD温度的降低,积碳的混乱度不断增加,石墨化程度不断降低。同时,积碳的形貌也在不断变化,从碳管变为平板状碳膜,最后变为具有石墨烯形貌的超薄碳膜。结合TPO和H_2-TPR的结果,催化剂上的积碳可分为C_α,C_β和C_γ。随着CVD温度的降低,积碳的种类不断由C_γ向C_α变化,且其加氢反应性能不断提升。具有较高反应活性的C_α只在350和300°C的低温下才在Ni(111)表面上沉积。这种生碳机制能很好地解释Ni(111)催化剂对于CO或CO_2甲烷化反应较好的低温活性。(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7-05-01)

孙家宝[10](2017)在《液相微波等离子体制备纳米级催化剂MnO_2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波液相放电技术发展时间较短,只有为数不多的学者、专家有所研究。微波液相放电在溶液中产生的等离子体密度较高,能够在溶液中产生大量的活性粒子,如:OH自由基、O自由基、H自由基等粒子,这些活性粒子具有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特别是OH自由基,其氧化还原电位可高达2.80 eV,在高级氧化领域有所应用,同时微波液相放电释放出的高能电子和自由基等粒子能够与液相介质作用合成新的物质,这也是目前液相放电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微波液相放电能否成功放电取决于放电电极与馈线的匹配情况,对于结构、材质固定的馈线来说,电极的结构和材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依据体现匹配情况的驻波比(SWR)选择了新材料制作电极,与旧材料电极相比新材料电极耐烧时间大大延长,而且不会引起因放电过程中电极尖端产生大量的焦耳热,导致硅胶溶解污染溶液等问题,并分析了液相介质的温度、pH、电导率、介电常数以及反应腔内的压强等因素对匹配效果带来影响。本文利用微波液相放电产生的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将高锰酸钾还原为二氧化锰,对进行反应的高锰酸钾水溶液进行紫外可见光谱分析(UV-vis)和发射光谱分析(OES)分析,从处理后溶液中提取出黑色粉末,对其进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UVS),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出了纳米级层状二氧化锰(δ-MnO2),文中对合成路径及机理进行了推论分析。层状二氧化锰(δ-MnO2)表面颗粒细小且结晶化程度低、比表面积较大、化学活性大、有着较强的催化氧化以及吸附能力,常作为污水处理的净水材料,包括对水中重金属污染的吸附以及有机污染物的氧化降解等方面。本文以亚甲基蓝为模拟有机污染物,采用高压汞灯作为紫外光源,对合成二氧化锰催化氧化降解有机污水进行了应用研究。(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17-05-01)

等离子体制备催化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磷化镍催化剂作为一种新型催化材料,近几年在生物油加氢精制领域已被广泛研究,其物相和制备方法对催化剂的性能影响很大。通过优化制备方法,可以有效调控磷化镍的物相、简化制备程序、节约成本,对提高磷化镍的使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低温氢等离子体还原法(PR)合成了体相和负载型Ni_3P催化剂,通过XRD、N_2-物理吸附、TEM和NH_3-TPD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了Ni/P比例、载体的性质和负载量对催化剂结构及在水相和油相(十氢萘)中对生物油模型化合物苯酚加氢脱氧(HDO)性能的影响,并与传统程序升温还原法(TPR)制备的催化剂活性进行了对比。为简化制备程序,研究免焙烧对PR法制备Ni_3P活性相的影响,进而考察其对反应性能的影响。以磷酸盐为磷源,Ni/P摩尔比为3时用PR法可制备出非负载Ni_3P以及不同负载量(5、10和20 wt%)的Ni_3P/SiO_2和Ni_3P/HZSM-5催化剂。研究表明:Ni_3P基催化剂都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尤其是负载量为20 wt%的Ni_3P/HZSM-5催化剂在150 ~oC下水相中苯酚转化率已达99.5%。苯酚水相和油相反应后主要产物都为环己醇和环己烷,表明苯酚主要反应路径为先加氢再脱氧,油相中苯酚脱氧率高于水相。当Ni_3P/SiO_2和Ni_3P/HZSM-5催化剂负载量相同时,后者的脱氧性能更佳,主要得益于后者酸性较强。PR法和TPR法制备的负载量为20 wt%的Ni_3P/HZSM-5和Ni_3P/SiO_2催化剂活性对比表明,无论在油相还是水相中,PR法制备的催化剂活性都明显高于TPR法制备的催化剂。主要原因是TPR法还原催化剂时温度较高,催化剂容易发生团聚导致分散度较差,而PR法温度较低更有利于Ni_3P活性相的生成和分散。此外,通过对比免焙烧和焙烧处理对PR法制备催化剂结构以及催化剂性能影响可知,焙烧的非负载Ni_3P催化剂性能优于免焙烧的催化剂,原因为免焙烧的催化剂中含有杂质Ni_(12)P_5。对于负载型Ni_3P催化剂,当负载量为20 wt%时,免焙烧的负载型Ni_3P/SiO_2和Ni_3P/HZSM-5催化剂性能分别优于焙烧过的催化剂,且免焙烧的负载型催化剂更易使苯酚发生脱氧反应,主要原因是免焙烧的催化剂颗粒较小,金属组分的分散度更好,所以暴露的活性位更多。所以,直接使用免焙烧PR法制备负载型磷化镍催化剂,既提高反应活性,又简化制备程序、节约成本。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等离子体制备催化剂论文参考文献

[1].李莹,赵璐,刘晓展,曾春新,房克功.低温等离子体制备低碳醇合成用KNiMo基催化剂及其结构性能表征[J].燃料化学学报.2019

[2].郝姣.氢等离子体制备磷化镍加氢脱氧催化剂[D].大连理工大学.2018

[3].何会彬.等离子体制备污泥催化剂在SCO中去除NO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8

[4].王震海.冷等离子体制备碳氮化合物催化剂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8

[5].祁兴月.合成气制低碳醇催化剂的等离子体制备、改性及催化性能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8

[6].梁西良,刘洋,吕宏飞,王旭,王文博.空气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制备Pd/C催化剂及其催化Suzuki偶联反应[J].化学与黏合.2017

[7].王伟,遇治权,李翔,王安杰,亓伟.H_2等离子体制备免焙烧Ce改性的MoP加氢脱硫催化剂[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7

[8].张瑶.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制备镍、铁催化剂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7

[9].周锐.等离子体制备高效Ni/TiO_2催化剂在CO_2甲烷化和低温积碳中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7

[10].孙家宝.液相微波等离子体制备纳米级催化剂MnO_2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7

标签:;  ;  ;  ;  

等离子体制备催化剂论文-李莹,赵璐,刘晓展,曾春新,房克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