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儿童康复中心530000
【摘要】儿童孤独症是指发病于婴幼儿期的一种神经精神障碍,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儿童孤独症主要特征为语言与言语障碍、社会交往障碍、重复刻板行为及其他如多动或注意力分散与情绪不稳定等行为。儿童孤独症康复治疗主要包括心理干预治疗、行为矫正治疗、感觉统合训练、特殊教育训练及药物治疗。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对孤独症等神经精神障碍的特殊儿童的康复需求越来越高。提供更多儿童活动交往的机会,促进社会各界对孤独症的了解、关怀与包容对儿童孤独症的生存与发展极为重要。
【关键词】儿童孤独症;神经精神障碍;康复治疗
儿童孤独症是指发病于婴幼儿期的一种神经精神障碍,由于患儿与外界之间缺乏情感交流,言行刻板,沟通困难,如同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故又称自闭症[1]。儿童孤独症患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已引起全世界范围的关注,国内目前已有约100~400万孤独症儿童[2]。患儿多起病于30个月以前,偶见4~5岁儿童,且男孩明显多于女孩,比例约为4:1[3]。目前儿童孤独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指出,孤独症可能是由于多种易感基因组合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发生的遗传学障碍[4]。本文就儿童孤独症的特征与康复现状做一综述,现总结如下:
1临床特征
1.1语言与言语障碍
孤独症患儿首诊主诉以言语障碍为主,约占4/5以上[5]。就诊时,大多数患儿言语发育延迟、不会讲话、咬字不清、自语不知所云、模仿或重复语言多见,该类表现最容易引起父母的重视。
1.1.1鹦鹉学舌现象
孤独症儿童的语言问题较为复杂,且每一个患儿都有不同的语言障碍。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发育明显迟缓于正常同龄儿童,同时在使用语言进行交流时,其言语形式与运用表现异常[6]。正常儿童多偏好言语性声音,而儿童孤独症患者则常表现为不会自己组织语言,机械重复别人的话语或自说自话,部分患儿表现为语言过度,但缺乏交流性质,无法正常与之沟通。而部分患儿言语沟通异常则与听觉反应异常有关[7]。因此,孤独症患儿既存在言语障碍,又有语言障碍,严重影响孤独症患儿与外界建立情感联系。
1.1.2语音异常
孤独症儿童易出现超音段音位的异常,即无法由非音质因素确定语调、语气、速度或节律等。例如,一些孤独症儿童可背诵整段文章或哼唱整首歌曲,但说话时却缺乏音调、抑扬顿挫的变化,无法像正常儿童一样通过改变语调或其它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来表达情感,同时,其语言流畅度与节律与正常儿童也有显著性差异,无法在不同情境中使用不同语境[8]。其可能为脑部的发育不全导致,因大脑中左右脑分别控制语言符号部分与非语言部分,大脑发育障碍很好的结石了孤独症患儿的言语障碍等表现[9]。
1.1.3语言倒退
部分孤独症儿童会出现语言倒退,研究表明,倒退型孤独症儿童较非倒退型孤独症儿童语言障碍更严重,但其运动技能一般无明显倒退,引起语言倒退的原因尚不明确[10]。有报道指出,可能与该类儿童发病前的生活事件诱发相关。也有研究显示,幼年期体弱多病,常接受抗生素治疗也是引起语言倒退的可能原因之一[11]。
1.2社会交往障碍
孤独症儿童多存在感知觉及其相互配合能力调控缺陷,由于存在视-听觉整合障碍、视觉或听觉单通道登记或输出信息、或者信息需经过比较长的通道进行转换,导致感知觉的异常[12]。因此外界或环境的刺激无法准备到达大脑并产生与之匹配的有效行为,表现为在视觉、听觉或反应时均比正常儿童速度慢,常出现听而不闻,视而不见的状态,加之语言的障碍,使得孤独症患儿无法形成与环境相符的逻辑或规范行为,无法与周围世界建立联系[13]。如患儿与他人很少有目光交流,对他人躲避,无法发展友谊,呼唤名字无反应,无社会性微笑等。
1.3重复刻板行为
孤独症患儿缺乏好奇心,兴趣狭窄,常喜欢或着迷于一两件事物,每天拿着不放;或喜欢重复某一刻板的动作或仪式性行为,对环境要求十分苛刻,倾向于固定不变。多数报道指出[14~15],孤独症患儿对某一事物常有不寻常的依恋,如每天要求吃同样的饮食,坐固定的位置,睡前衣物需放置于固定的位置,反复弹指或转圈等,或者专注于固定的一种或几种游戏活动,如反复排列积木块或摆放拼图,着迷于电风扇或玩具汽车轱辘等旋转物体。
1.4其他行为
过去认为孤独症患儿中约80%存在智力落后,但随着诊断标准的放宽,智力正常或超常的孤独症患儿增加,该类孤独症患儿被称为高功能性孤独症(HDA)。研究显示[16],这类患儿具有特殊的智力结构,常手眼协调能力与心理运作速度等较迟缓,但在机械记忆力等方面却有明显优势。或者动作笨拙,拘泥形式,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但对某些图形符号等记忆力超常。
同时,大多数患儿存在多动或注意力分散等现象,由于患者存在脑干系统的过分活动,因此患儿在持续或切换注意力上存在困难,无法对新刺激定向或分类。
情绪不稳定是孤独症儿童的常见表现,由于社会交往能力障碍,难于进行沟通交流,患儿长期压抑各种情绪体验,在学龄期情绪、行为问题逐渐积累,部分孤独症儿童会有极端的自伤与攻击行为。
2康复现状
2.1心理干预治疗
孤独症儿童情绪波动大,较难控制,心理干预着眼于消除患儿紧张、惧怕的情绪,找出患儿病态行为的规律性与影响因素,进而进行对症治疗。心理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满足患儿心理需要及正确的情绪引导方法,给予患儿包容与鼓励,对其异常行为进行耐心解释与纠正,配合语言训练,禁止对患儿冷漠、厌弃或打骂,建立与患儿之间的良好情感沟通。关于心理干预治疗的方法美国心理学博士Getstein提出的“人际关系发展干预”针对孤独症患者的共同缺陷开展训练课程[17]。而自主交往训练法则是在心理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正常儿童社交技能发展阶段理论开发的一种促进孤独症儿童自主行为的方法,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孤独症患儿的社会适应性。
2.2行为矫正治疗
社会交往障碍是孤独症的核心特征,交会性注意是近年来孤独症的研究重点之一,也是行为矫正治疗的主要目的。交会性注意的实质是指儿童与成人共享周围信息,达到两类目的:一种是要求性注意指向,在于通过某种动作表达获得想要达成的目的;一种是表白性注意指向,通过感受某种体验完成对事物的简单评价。
行为矫正治疗主要通过集体训练、家庭训练与个性化训练的相互融合,使孤独症儿童得到全面的锻炼[18]。丰富的集体训练有益于锻炼其社交能力与模仿能力,通过对孤独症患儿进行身体感觉游戏训练如拥抱等增进自我与他人的意识,然后进行玩具介入,最后进行角色替换,促进患儿的社会适应与言语发育。家庭治疗则在于通过家长的引导式参与,让患儿与亲人或周围的人建立一定的情感联系,再通过亲情的沟通与情感的表达,使患儿由被动性逐渐向主动转变。同时也包括对患儿的认真了解与真心接纳,在于患儿相处过程中用心沟通与体会。家庭训练则保障了训练的持续性与稳定性。个性化的训练则可根据患儿自身的特点设计训练课程,由于不同患儿的障碍表现与程度不尽相同,因此对患儿进行行为干预时,应结合每个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合理分成若干步骤,按步实施。
2.3感觉统合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是指通过同时给予多重刺激,着重刺激深部感觉中的触觉、前庭与本体觉,将这些刺激与行为训练有机结合,刺激神经系统部分通路,改善脑功能[19]。感觉统合训练可以集游戏与治疗于一体中,使患儿以轻松愉快的形式进行训练,易于接受。主要训练项目进行触觉球、踩脚印等皮肤刺激,蹦床、荡千秋、平衡木等平衡训练,并结合音乐疗法、听觉统合训练等减少患儿的多动行为,提高语言能力。
音乐疗法可给予安全而多元的感官刺激,部分孤独症患儿音乐天赋较高,利用音乐刺激与体验设计之类方案,可实现对患者的干预,调整其感官感觉,发掘其潜能,开发大脑状态。而听觉训练则通过让受训者聆听音乐矫正听觉系统对声音处理失调的障碍,达到改善交往障碍与行为紊乱,刺激脑部活动,提高患儿依从性模仿力与配合力的目的。
2.4特殊教育训练
儿童孤独症是终身性疾病,故训练需长期坚持进行。特殊教育训练的目的在于指导其学习有用的社会技能,为独立生存打下基础。一般特殊教育培训主要由金字塔式的教育组织组成,包括主任医师1人、主管培训师1~2人与培训老师若干名.随着对孤独症的深入研究,更多的专业人士与家长正接受全方位教育干预的理念。特殊教育训练在本症的治疗中,主要目的在于促进患儿身心的发展,提高患儿的沟通交流技能。国外对于孤独症的特殊教育提倡高度结构化与个别化教育,鼓励将家庭康复训练作为主要训练方式,通过训练父母与当地的特殊教育教师,引导孤独症患儿进行自我学习。
2.5药物治疗
目前尚没有针对孤独症核心症状的特效药物,无法改变孤独症的病程进展,药物治疗主要针对临床症状进行。许多药物与方法均被应用于临床,如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内分泌类制剂等,过去临床中主要使用抗精神病药物限制患儿的情绪不稳、多动与破坏性行为。近年来,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利培酮可改善患儿的暴怒、自伤等不适当行为[20]。另外中药的辩证施治配合针灸可达到一定的临床疗效。
总之,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对孤独症等神经精神障碍的特殊儿童的康复需求越来越高。提供更多儿童活动交往的机会,促进社会各界对孤独症的了解、关怀与包容对儿童孤独症的生存与发展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李咏梅,静进.孤独症儿童的社会认知研究进展[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10):682-685.
[2]GeschwindDMW.Understandingsexbiasinautismspectrumdisorder[J].ProcNatlAcadSciUSA,2013,110(13):4868-4869.
[3]ChristensenJ,GrNborgTK,SRensenMJ,etal.PrenatalValproateExposureandRiskofAutismSpectrumDisordersandChildhoodAutism[J].ObstetrGynecolSurvey,2013,68(9):613-614.
[4]OzonoffS,YoungGS,CarterA,etal.Recurrenceriskforautismspectrumdisorders:aBabySiblingsResearchConsortiumstudy[J].Pediatrics,2011,128(3):e488-e495.
[5]HarmsMB,MartinA,WallaceGL.Facialemotionrecognitioninautismspectrumdisorders:areviewofbehavioralandneuroimagingstudies[J].NeuropsycholRev,2010,20(3):290-322.
[6]JinJ.AdvancesinDiagnosisandTreatmentofAutismSpectrumDisorders[J].GrandRoundsPediatr,2014,3(2):102-110.
[7]AtladottirHO,ThorsenP,OstergaardL,etal.Maternalinfectionrequiringhospitalizationduringpregnancyandautismspectrumdisorders[J].JAutismDevDisord,2010,40(12):1423-1430.
[8]王佳,于聪,孙彩虹,等.孤独症患儿236名家庭疾病负担状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2):138-140.
[9]MarshallCR,NoorA,VincentJB,etal.Structuralvariationofchromosomesinautismspectrumdisorder[J].AmJHumGenet,2008.82(2):477-488.
[10]JyonouchiH,GengL,Cusing-RubyA,etal.Impactofinnateimmunityinasubsetofchildrenwithautismspectrumdisorders:acasecontrolsrudy[J].JNeuroinflammation,2008.5(52):1-14.
[11]韦斌垣,黄飞,覃小田.利培酮在治疗孤独症儿童行为问题中的作用[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1,13(3):216-218.
[12]张京滨.感觉统合失调治疗儿童感觉统合失调198例[J].使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8(4):320-321.
[13]刘志云.儿童孤独症的研究现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16(1):104-107.
[14李春梅,林利,姚庆梅.融合教育理念下自闭症儿童治疗方式的分析[J].数理医学杂志,2009(5):543~545.
[15]MrazekDA,SehumanWB,KlinnertM.Earlyasthmaonset:riskofemo-tionalandbehavioraldifficulties[J].ChildPsycholPsychiatry,2006,39(2):247~254.
[16]罗燕雯,乇慧,周雪娟,等.高危儿6岁时智力发育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14(1):40~42.
[17]冯兰云,郑艳君.孤独症儿童语言特点与康复治疗现状[J].河北医药,2010(2):221~223.
[18]XinW,Wen-HanY,YuJ,etal.PrevalenceofautismspectrumdisordersinpreschoolchildrenofGuangzhoukindergartens[J].ChinMentHealthJ,2011,25(6):401-408.
[19]陈妙盈,邹园园,王伯兰.儿童孤独症家长心理反应的调查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8,7(10):8-10.
[20]王迪,儿童孤独症神经病理学研究进展[J].国际儿科杂志,2013,40(4):385-387.
基金项目:南宁市科技局资助基金项目,(编号:201203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