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阴阳五行学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阴阳,学说,董仲舒,永泰,认知,生命,启蒙运动。
阴阳五行学说论文文献综述
梁世和[1](2019)在《阴阳五行学说传统如何再生》一文中研究指出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人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阴阳五行学说的人,都承认这一事实,即自秦汉以降,阴阳五行学说一直主宰着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是影响中国文化特质的核心思想之一。隋代萧吉《〈五行大义〉序》说:“夫五行者,盖造化之根源,人伦之资始。万(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11-05)
赵学敏,赵永太[2](2019)在《中医“阴阳五行”学说体现的自然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核心思想,阐述其哲学原理与自然规律的关系是本文的首要目的。方法以"阴阳五行"学说阐述物质能量运行最基本的规律,体现中医核心思想的具体内容。结果 "阴阳五行"学说是物质能量运行规律的抽象概括,中医是以人体新陈代谢为核心的医学体系。结论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融合的桥梁。(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46期)
曹知英[3](2019)在《“阴阳五行”学说在东方田园交互式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百年来,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科技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行为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在科技发展的新浪潮中“交互设计”这个词汇正快速崛起,各行各业都进行跨领域融和,置入交互设计的理念,往用户体验方面进行过渡,成为市场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而在包装设计领域,以保护、储运、销售功能为主的传统包装设计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消费者的情感消费需求,跨界融合的创新设计成为引领包装产业前行的必经之路。本课题通过“阴阳五行”学说,并结合国内外茶包装的文化发展现状,分析茶文化的渊源,形成独特的企业品牌文化,通过五感体验探求包装设计中新型交互式包装技术与艺术融合的设计之路,强化互动功能,增强用户体验,确立交互式包装设计的地位,强化体验,满足消费者精神层面的需求,提高交互式包装设计的市场占有率。(本文来源于《湖南工业大学》期刊2019-05-10)
赵学敏,赵永太[4](2019)在《中医“天人合一”思想及“阴阳五行”学说之卦理探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中医"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其与八卦渊源备受关注。本文试图阐述伏羲先天八卦所蕴含的自然卦理,对中医"天人合一"思想及"阴阳五行"学说做新的阐释。方法在易学理论创新的基础上,以卦象思维方法阐述"天人合一"思想和"阴阳五行"的自然哲理。结果 "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就是自然规律与人体内在规律的一致性。"阴阳五行"学说得到完善,成为体现"互根-还原"运行规律的新式理论体系。结论卦象思维模式是"天人合一"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的总源头。易学理论的研究对发展"阴阳五行"学说和"天人合一"思想等中医理论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05期)
王博[5](2018)在《天人之学的自然哲学根基——"十天端"架构中的董仲舒阴阳五行学说》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天人之学的视野中厘清董仲舒的阴阳五行学说,不仅能为天人之学奠定坚实的自然哲学根基,也能为长久以来流行的对董学之各种?神学?或?玄学?的解说有一些新的看法。董仲舒的天人之学以圣人知天并进而与天合一为基本理论追求,以?十天端?学说为基本理论架构,天的运行之道通过阴阳、五行来展现。董仲舒对阴阳和五行的探讨都是从其自然性意涵出发,实现了对天的最具理性化的解说。在此基础上,董仲舒才能进而与人世政治进行合理比附,实现天人的真正合一。无论是论证天人相副,还是对《春秋》灾异做出独具特色的解释,甚或是构建完善的官制系统,董仲舒都以阴阳五行为其核心依据。(本文来源于《衡水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王蓉[6](2018)在《阴阳五行学说与中医学的思维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医思维方式是建构中医理论体系过程中理性认识的方法。本文从阴阳五行学说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出发,梳理了其利弊之处,最后探讨了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期刊2018年09期)
陈玉静,黄小波,陈文强,王宁群,刘妍[7](2017)在《基于案例教学法浅谈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的教学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因其内容古朴而抽象,令初学者难以掌握。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教学内容形象而生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继续医学教育》期刊2017年07期)
赵学智[8](2017)在《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世界更和谐——揭开世界四大谜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西方科学技术分析中国传统阴阳五行理论,认为动物和植物相互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促进空气流通,启动生命运行,成为阴阳关系。同时还发现五行的木、火、土、金、水,有相同属性的阴阳关系,阴代表传统理论,阳代表物质,成为物种个体生存五要素。通过该理论解释宇宙成因、物种起源、物种多样性和史前文明之迷,相比其他学说更具体和谐。重新认识阴阳五行,对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培养有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7年12期)
董晓文[9](2017)在《阴阳五行学说与体温调控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阴阳五行学说的论述内容类似于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而SPAC的工质循环机制和系统构成类似于应用于航天热控领域的毛细泵回路(CPL)。参照SPAC、CPL原理,笔者认为,中医的"气血、阴阳、五脏"理论将血液循环系统看作为由器官通过主血管连接构成的CPL系统,其负责维持人体温度恒定,且脾脏是其关键控温器官。(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期刊2017年06期)
王志丹,贾连群,杨关林[10](2017)在《基于阴阳五行学说探讨自噬对于脂质代谢内稳态的调节》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医阴阳五行学说与自噬对于脂质代谢内稳态的调节分属两个理论体系。脂质合成与脂质分解作为脂质代谢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着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及相互转化的关系,与中医阴阳平衡的理论相一致。脂质合成与脂质分解之间的相互平衡共同调节着机体脂质稳态。在自噬与脂质代谢之间关系的研究中,已经有研究证实自噬以"噬脂"促进脂质的分解,又通过某种途径参与脂质合成。同时,脂质沉积抑制自噬水平的高低。其叁者之间的关系用五行学说解释为:自噬"生"脂质合成"、"自噬"生"脂质分解"、"脂质合成"侮"自噬"。运用中医阴阳五行学说探讨脂质代谢及自噬对于脂质代谢的调节关系具有颇为特殊的意义,将为进一步探究其科学内涵提供启示。(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刊》期刊2017年05期)
阴阳五行学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核心思想,阐述其哲学原理与自然规律的关系是本文的首要目的。方法以"阴阳五行"学说阐述物质能量运行最基本的规律,体现中医核心思想的具体内容。结果 "阴阳五行"学说是物质能量运行规律的抽象概括,中医是以人体新陈代谢为核心的医学体系。结论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融合的桥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阴阳五行学说论文参考文献
[1].梁世和.阴阳五行学说传统如何再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2].赵学敏,赵永太.中医“阴阳五行”学说体现的自然规律[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3].曹知英.“阴阳五行”学说在东方田园交互式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D].湖南工业大学.2019
[4].赵学敏,赵永太.中医“天人合一”思想及“阴阳五行”学说之卦理探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5].王博.天人之学的自然哲学根基——"十天端"架构中的董仲舒阴阳五行学说[J].衡水学院学报.2018
[6].王蓉.阴阳五行学说与中医学的思维模式[J].中国社区医师.2018
[7].陈玉静,黄小波,陈文强,王宁群,刘妍.基于案例教学法浅谈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的教学体会[J].继续医学教育.2017
[8].赵学智.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世界更和谐——揭开世界四大谜团[J].大众文艺.2017
[9].董晓文.阴阳五行学说与体温调控理论[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
[10].王志丹,贾连群,杨关林.基于阴阳五行学说探讨自噬对于脂质代谢内稳态的调节[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