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淑霞[1]2004年在《PPARγ2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活化受体gamma2(PPARγ2)属于核激素受体超家族成员,是脂肪细胞分化的重要调节因子,该因子与能量代谢及胰岛素敏感性相关。Pro12Ala是存在于PPARγ2外显子B的一种常见变异,此基因多态性的频率在不同种族和人群中存在差异,而且此变异是否与2型糖尿病相关目前各家报道不一。有研究表明该变异对糖尿病肾病具有保护作用而同时也有研究表明使用PPARγ的配体—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以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水平。本研究旨在探讨天津地区Pro12Ala多态性是否与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相关。 方法:根据1997年ADA诊断标准,随机选取328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03例非糖尿病个体作为研究对象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从外周血白细胞中提取基因组DNA,利用PCR—RFLP方法对受试者进行Pro12Ala多态性的筛查,筛查出突变的基因进行测序,比较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和糖尿病各组间基因型频率是否存在差异。 结果:1、在32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检测出30例Pro12Ala杂合突变,1例纯合突变,总突变率为9.8%,在103例非糖尿病受试者中发现20杂合突变但未见纯合突变,突变率为19.4%,经统计学分析发现糖尿病组基因变异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在糖尿病各组中突变情况为:无肾病组(108例)发现6例突变,突变率为5.6%;早期肾病组(100例)发现11例突变,突变率为11%;临床肾病组(120例)发现15例突变,突变率为12.5%;仅早期肾病组有1例纯合突变。可以观察到从无肾病到临床肾病突变率逐渐升高,但经统计学分析未发现各组突变率存在差异(P>0.05)。夕无窜医群才笋笋业老戈J 3、对照组中各基因型之间血压、体重指数、血脂无统计学差异。 4、病例组中各基因型之间血压、体重指数、血脂、空腹血糖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l、本研究发现在天津地区Ala等位基因可以降低一般人群2型糖尿病的发病危险。 2、在天津地区糖尿病人群中,从糖尿病无肾病到早期肾病再到临床肾病,Ala等位基因频率呈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即此基因多态性对糖尿病肾病无明显影响。 3、在天津地区Ala等位基因对血压、血脂、体重指数无明显影响。
刘永庆[2]2013年在《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糖尿病人不断增多,DR已经成为危害中老年人群视力的重要眼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DR的发病原因除了持续高血糖导致的一系列代谢异常之外,还有遗传因素的重要参与,目前已发现多种基因的多态性与DR的发生呈现相关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PPAR)是一类核转录因子,参与调控体内脂类与糖类的代谢以及细胞凋亡等多种反应。PPAR-y2基因Pro12Ala多态性被认为在抑制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 mellitus, T2DM)和糖尿病性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的发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够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并且可以调节血糖血脂代谢,增进脂肪细胞分化,以及参与抗炎抗氧化等反应。由于DR与DN在病理基础和发病机制上有许多的相似之处,我们假设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DR的发生可能也具有相关性。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通过观察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山西地区部分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生是否相关,进而探讨DR可能的遗传因索和发病机制,为DR的早期防治提供相应的实验依据。方法:选取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进行诊疗的汉族T2DM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人均符合年龄在40-70岁之间、糖尿病病程在10-20年之间、血压<140/90mmHg和不伴有DN,个体间无任何血缘关系。根据眼科检查结果,将其分为无DR组(NDR组)、非增生型DR组(BDR组)和增生型DR组(PDR组),各30例。采集患者外周血后,分为2份,一份做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叁酯、总胆固醇等的测定;另一份用来提取白细胞DNA,然后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对所有患者的PPAR-y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最后采用SPSS13.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x2检验用于计数资料间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用于计量资料间比较,并对纳入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PCR电泳结果显示该研究人群中存在2种等位基因和3种基因型,其中NDR组中基因型PP、PA、AA分别为40%、53.3%、6.7%,BDR组中分别为70%、30%、0%,PDR组中分别为76.7%、23.3%、0%;P、A等位基因频率在NDR组中分别为66.7%、33.3%,BDR组为85%和15%,PDR组为88.3%和11.7%;基因型频率(x2=10.35)和等位基因频率(x2=10.21)在叁组间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Logistic多九回归分析,显示Pro12Ala基因多态性(P=0.007, OR=0.261,95%CI.098-0.694),糖化血红蛋白(P=0.013, OR=1.459,95%CI1.082-1.967)和血清总胆固醇(P=0.013, OR=1.895,95%CI1.147-3.130)均属于D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山西地区部分汉族人群中存在PPAR-y2基因Pro12Ala多态性;(2)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山西地区部分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的DR发生可能具有一定关系。
贾慧, 原爱红[3]2008年在《PPARγ基因的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PPAR是一类由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可分为α,β,γ三种类型.PPARγ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在脂肪分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等起重要作用.PPARγ的常见多态性影响胰腺β细胞功能,导致胰岛素分泌及外周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变.它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相关联.
刘永庆, 王丽聪, 董静, 王晋峰, 武圣洁[4]2013年在《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山西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年龄40~70岁、糖尿病病程10~20a、血压<140/90mmHg且不合并糖尿病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其中无DR组(NDR组)、非增生型DR组(BDR组)和增生型DR组(PDR组)各30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对所有患者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该研究人群中存在2种等位基因和3种基因型,其中NDR组中基因型PP,PA,AA分别为40.0%,53.3%和6.7%,BDR组分别为70.0%,30.0%和0%,PDR组分别为76.7%,23.3%和0%;叁组间比较,基因型频率(χ2=10.351)和等位基因频率(χ2=10.208)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ro12Ala基因多态性是DR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山西地区部分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关,且可能是抑制其发生的保护性因子。
朱巍, 季宇, 卜莉, 杨婧[5]2011年在《PPARγ_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DM2-N易患性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我国北方汉族人群PPARγ2基因Pro12A la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DM2-N)易患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了78例2型糖尿病(DM2)患者(糖尿病肾病组患者41例,非糖尿病肾病组患者37例)及38例正常对照组的PPARγ2基因Pro12A la多态性;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结果:①在中国北方汉族人中糖尿病肾病(DN)组基因型分布与非DN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2χ=0.97,P>0.05;2χ=0.90,P>0.05)。DN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非DN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2χ=0.92,P>0.05;2χ=0.86,P>0.05)。②DN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非DN组及正常对照组(P<0.001),非DN组糖尿病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PPARγ2基因Pro12A la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人DM2-N易患性之间无明显相关。TNF-α在DM2及DN发病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贾洪霞[6]2012年在《2型糖尿病发病与治疗中IGF2BP2基因的多态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特点主要表现为胰岛素抵抗和/或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虽然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目前普遍认为2型糖尿病的发生主要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随着全基因组扫描研究在2型糖尿病研究领域的应用,极大的丰富了人们对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的认识,迄今通过该研究方法已发现了40多个基因位点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有关,这其中就包括IGF2BP2(insulin-like growth2binding protein2)基因。IGF2BP2属于IGF2(insulin-like growth2) mRNA结合蛋白家族,该家族参与了胚胎及胰腺发育;另外,IGF2BP2还具有调节IGF2转录后翻译的功能,而IGF2与个体的生长发育及胰岛素作用有关。近年许多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显示IGF2BP2基因多态性与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胰岛素抵抗及糖代谢紊乱等有关,提示IGF2BP2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的发病。IGF2BP2基因多态位点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最初是由3个不同的全基因扫描研究小组同时发现并报道,然而在后续多个国家和地区人群验证中发现结果并不一致,其原因可能与单个研究的样本量较小、种族差异等有关,为进一步明确IGF2BP2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以及分析其是否影响2型糖尿病临床降糖用药的疗效,我们做了以下叁部分研究。第一部分IGF2BP2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meta分析目的:为进一步阐明IGF2BP2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阐明各研究间引起结果异质性的原因。方法:以PubMed为搜索数据库检索了所有发表至2011年2月以前的相关文章,另外手工检索了相关文章及综述的参考文献。以比值比及95%可信区间为衡量指标研究IGF2BP2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分别采用显性、加性及隐性叁种遗传模型。根据各研究间存在异质性与否,结果合并分别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及固定效应模型。亚组分析各种族效应值的大小,另外行敏感性分析检测结果的稳健性及可靠性,行累积meta分析观察相关趋势的变化,同时检测了发表偏倚。结果:经检索我们发现有30篇文献符合我们的入选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IGF2BP2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增高相关,这种相关性尤其在欧洲人群、东亚人群、南亚人群得到证实,而在非洲人群中未发现明显的相关性。敏感性分析未明显改变原有结果的统计学意义,提示我们的结果是稳定的、可靠的。累积meta分析显示随着时间的逼近及单个研究样本量的增大结果趋于稳定。发表偏倚检测未发现明显发表偏倚。结论:IGF2BP2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增高相关,这种相关性尤其在欧洲人群、东亚人群、南亚人群得到证实,而在非洲人群中未发现明显的相关性,考虑非洲人群纳入研究少且样本量小,今后还需扩大样本量明确两者在非洲人群的关系。第二部分中国西北人群IGF2BP2基因多态性与胰岛素抵抗的增高相关目的:明确中国西北汉族人群IGF2BP2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及其表型的关系。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随机选取374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60例健康对照,应用MassARRAY方法检测病例组及对照组IGF2BP2基因多态位点rs4402960及rs1470579的基因型分布情况。应用卡方检验分析病例组及对照组基因型及基因频率分布是否存在区别。应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分析各基因型之间2型糖尿病相关指标是否存在差别。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IGF2BP2基因多态位点与2型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关系。结果:rs4402960及rs1470579位点的基因型及基因频率分布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然而,基因-表型分析结果显示IGF2BP2基因多态性与胰岛素抵抗增强明显相关。结论:西北汉族人群中IGF2BP2基因多态性与胰岛素抵抗增强明显相关,然而,其具体分子生物学机制尚需进一步探讨。第叁部分IGF2BP2基因多态性对二甲双胍及阿卡波糖药物疗效的影响目的:初步探讨IGF2BP2基因多态性是否影响二甲双胍及阿卡波糖对糖尿病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应用MassARRAY法对80例进行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疗效观察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IGF2BP2基因多态位点进行分型。临床观察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服用二甲双胍1500mg/天,一组服用阿卡波糖治疗300mg/天,连续服用24周,检测用药前、后相关糖尿病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各组患者IGF2BP2基因多态位点rs4402960的基因型与治疗前后相关糖代谢指标变化的相关性。结果:用药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均明显好转。IGF2BP2rs4402960各基因型药物治疗前、后相关糖代谢指标的变化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患者中IGF2BP2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患者对二甲双胍及阿卡波糖的疗效反应无关,此需更大样本量的研究予以证实。小结1. IGF2BP2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增高相关,这种相关性尤其在欧洲人群、东亚人群、南亚人群得到证实,而在非洲人群中未发现明显的相关性,考虑非洲人群纳入研究少且样本量小,今后还需扩大样本量明确两者在非洲人群中的关系。2. IGF2BP2基因多态性在我国西北人群与胰岛素抵抗增强明显相关,然而,其具体分子生物学机制尚需进一步探讨。3.小样本量研究显示IGF2BP2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患者对二甲双胍及阿卡波糖的疗效反应无关,此需更大样本量的研究予以证实。
马金兰[7]2013年在《PPAR-γ2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是糖尿病最常见及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已成为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群中首位的致盲性眼病。DR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已证实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研究显示28.8%的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早期即可发生视网膜病变,但仍有22.2%的T2DM患者虽然血糖水平控制不佳,但无视网膜病变发生。大量数据表明遗传因素可能是DR的始动因素。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众多学者致力于寻找DR的易感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Y(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y, PPAR-γ)基因是众多候选基因中的一个。本研究经Meta分析发现在白种人中PPAR γ基因与T2DM患者DR的发生显着相关,但在亚洲T2DM患者中该相关性不明显。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观察了PPAR 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1801282、rs3856806、rsl2497191)的等位基因、基因型在中国T2DM人群中的分布频率,探讨PPARγ基因与中国T2DM人群DR的相关性,为DR的早期诊断、早期预防以及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meta分析:在PubMed,美国科技信息所(ISI Web of Knowledge),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Embase)和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检索相关文献并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有效数据,计算基因型分布的比值比(0R)及95%可信区间(CIs),并探讨异质性和偏倚,分析PPAR-γ基因与T2DM患者DR发生的相关性。2.病例对照研究:选取T2DM患者792例,均为中国人,其中病例组设为DR患者,共455例,根据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研究分类标准(Early Treatment Diabetic Retinopathy Study, ETDRS)分为两个亚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PDR)227例和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NPDR)228例,对照组为年龄、性别匹配的无视网膜病变的T2DM患者337例。抽提受试者外周血中基因组DNA,经PCR-连接酶反应(PCR-LDR)检测分析PPAR γ基因(rs1801282、rs3856806、rsl2497191)多态性。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样本基本特征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用SHEsis软件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观察各组是否来自同一孟德尔群体,比较各组间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分析等位基因和基因型与T2DM患者DR发生的相关性,对基因型进行连锁分析及单倍型构建,进一步分析PPAR γ基因多态性与T2DM患者DR发生的相关性。一般临床资料中连续性资料均采用x±s表示,连续性变量采用,检验、分类数据采用x2检验,所有统计分析均为双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着性。结果1.Meta分析结果显示PPAR γ基因SNP rs1801282与T2DM患者DR的发生相关。携带Ala基因型可降低T2DM患者DR的发生率(0R=0.81;95%CI:0.68-0.98,P=-0.03)敏感性分析同样表明Prol2Ala基因多态性与DR的发生相关(0R=0.75;95%CI:0.62-0.91, P=0.003)。2.病例对照研究结果:(1)基因型分析结果:①rs1801282:DR组:基因型分布为CC占89.1%,CG10.7%,GG0.2%;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为C94.4%,G5.6%。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检验x2=0.122,P=0.458。对照组:基因型分布为CC占92.2%,CG7.8%,GG0;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为C96.1%,G3.9%。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检验x2=0.551,P=0.727;②rs3856806DR组:基因型分布为CC占62.2%,CT34.7%,TT3.1%;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为C79.6%,G20.4%。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检验x2=1.94,P=0.16。对照组:基因型分布为CC占69.0%,CT27.4%,TT3.6%;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为C82.7%,T17.3%。 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检验x2=0.612,P=0.434。③rsl2497191DR组:基因型分布为AA占50.4%,AG42.9%,GG6.7%;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为A71.9%,G28.1%。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检验x2=1.68,P=0.194对照组:基因型分布为AA占49.4%,AG42.4%,GG8.2%;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为A70.6%,G29.4%。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检验x2=0.161,P=0.688。PPAR-γ基因SNP rs1801282、rs3856806、rs12497191基因型频率在DR组和对照组、PDR组和对照组、NPDR组和对照组间差异均无显着性(P>0.05),以年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水平分层分析后也未观察到显着性差异。对全部样本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可能是T2D患者DR发生的危险因素。C等位基因(SNP rs1801282)携带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lc)水平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rs1801282位点与T2DM患者空腹血糖、HbAlc水平具有相关性。(2).单倍型分析结果:PPAR-γ基因3个SNP位点间存在显着连锁不平衡,但由于rs1801282位点GG基因型频率<0.3,故仅对rs3856806和rsl2497191进行单倍型分析,未发现阳性结果。结论Meta分析显示PPARγ基因rs1801282与白种人T2DM患者DR的发生显着相关,G等位基因是DR发生的保护位点;病例对照研究表明在中国T2DM患者中PPAR-γ基因SNP rs1801282、rs3856806和rsl2497191与DR的发生无显着相关;PPAR γ基因与患者空腹血糖和HbAlc水平相关。
石鑫[8]2012年在《SRC-1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联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抵抗伴随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分泌缺陷伴有或不伴有胰岛素抵抗而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点的代谢性疾病,伴有蛋白质、糖、脂肪代谢异常。目前在许多国家中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有资料显示2000年,全球约有1.7亿糖尿病患者,预计到2030年,将上升到3.6亿。随着对2型糖尿病病因的深入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是一种人类复杂疾病,由多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有研究显示SRC-1在脂肪代谢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SRC-1基因敲除小鼠由于减少了脂肪的消耗,与野生型小鼠相比体重明显上升,SRC-1基因敲除小鼠趋向发生肥胖。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因此推测SRC-1基因在人类的肥胖症、2型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机理上可能发挥一定作用。由于大量证据表明,ERα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对机体脂代谢和糖代谢有影响。SRC-1是ERα辅激活因子,SRC-1表达水平的改变,会直接影响ERα在细胞中的表达活性,并最终引起靶基因转录活性的改变。2型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不同基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因此本文探讨SRC-1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及SRC-1基因与ERα基因交互作用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目的:探讨SRC-1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联;以及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SRC-1基因多态性与相关代谢指标、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分析SRC-1基因与环境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SRC-1基因与ERα基因的交互作用,为2型糖尿病的病因学研究提供重要线索,为2型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以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选择SRC-1基因上的rs3731628、rs4578807、rs11677500叁个tag SNPs,检验每个位点的基因型频数分布是否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数分布差异,判断各位点是否与2型糖尿病相关联。根据SRC-1基因叁个位点不同的基因型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频数分布探讨SRC-1基因多态性与脂代谢、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采用单纯病例研究方法分析SRC-1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选择ERα基因上的rs2077647、rs2228480、rs2273207叁个tag SNPs,利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SRC-1基因与ERα基因的交互作用。结果:在本次研究中SRC-1基因上的rs3731628、rs11677500位点符合H-W平衡(P>0.05),rs4578807位点不符合H-W平衡(P<0.05)。关联分析发现SRC-1基因上各位点的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数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位点联合分析结果显示SRC-1基因上3个位点所组成的3个单倍体型与2型糖尿病无关联(P>0.05)。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SRC-1基因多态性与脂代谢、糖尿病并发症无关(P>0.05)。采用单纯病例研究方法分析SRC-1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结果显示SRC-1基因上的rs3731628位点的多态性与WHR存在交互作用(P<0.05),且为负交互作用(COR<1),其它位点的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环境危险因素均未见交互作用。利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SRC-1基因与ERα基因的交互作用,未发现SRC-1基因与ERα基因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SRC-1基因上的rs3731628、rs4578807、rs11677500叁个位点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均无关联;SRC-1基因上的rs3731628、rs4578807、rs11677500叁个位点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脂代谢水平、并发症无关;中心性肥胖的个体若携带SRC-1基因上rs3731628位点的突变等位基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本研究未发现SRC-1基因与ERα基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邹彩艳[9]2008年在《抵抗素+299G/A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并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抵抗素+299G/A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并大血管病变的关系,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实验组198例,按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随机选取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内分泌科及保健内分泌科2006年4-12月期间临床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住院患者,男105例,女93例,年龄59.33±10.92岁,根据有无大血管病变分为两个亚组:A组:单纯2型糖尿病组123例,男68例,女55例,年龄55.2±9.3岁;B组:2型糖尿病并大血管病变组75例,男37例,女38例,年龄60.8±6.7岁。正常对照组98例,男57例,女41例,年龄55.7±9.1岁,来自查体中心健康查体者,排除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病,且无糖尿病及高血压病家族史。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不同组别抵抗素+299G/A基因多态性,体重指数、腰臀比、血压指定由同一人测量,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总胆固醇、甘油叁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纤维蛋白原水平,放免法测定空腹胰岛素水平,计算HOMA-IR。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1.5软件完成,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组间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相关性。结果1.利用Hardy-Weinberg平衡法检验RSTN+299G/A多态性各基因型(A组χ~2= 0.601,P>0.50;B组χ~2=2.71,P>0.05;对照组χ~2=0.004,P>0.90),具有群体代表性。对照组与DM合并大血管病变组(B组)的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对照组与单纯糖尿病组(A组)等位基因频率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值依次为0.038,0.016,0.024。2.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间年龄、性别均匹配,实验组SBP、DBP、FPG、HOMA-IR、Fib、WHR、HbA_1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单纯DM组与DM合并大血管病变组临床资料比较:年龄、SBP、HbA_1c、HOMA-IR、TC、LDL-C、Fib、WHR、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程均高于单纯DM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实验组中,RSTN+299G/A多态与WHR,FPG有相关性,G/G基因型亚组WHR高于G/A基因型亚组,G/A亚组FPG值高于A/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临床生化指标在各基因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5.在对照组中,G/G基因型亚组的BMI显着高于G/A基因型亚组(P=0.042)但与A/A亚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G/G基因型亚组的FPG显着高于G/A基因型亚组,A/A基因型亚组(P=0.001,P=0.006),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MI、LDL-C、Fib是FPG的独立危险因素。6.在单纯糖尿病组中,G/G基因型亚组的年龄、BMI、DBP、WHR、TG、FPG、HbA_1c、FINS、Fib有高于A/A基因型亚组的趋势,SBP、TC、HDL-C有低于A/A基因型亚组的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在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组(B组)内,G/A基因型亚组的FPG显着高于A/A基因型亚组(P<0.05);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bA_1c、TG是FPG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8.以A组和B组为研究对象,有无糖尿病为应变量Y(有=1,无=0),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OMA-IR、FINS、SBP为糖尿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又以有无大血管病变为应变量Y(有=1,无=0),年龄、BMI、SBP、DBP,FPG、HbA_1c、FINS,HOMA-IR、TC、TG、LDL-C,HDL-C、Fib、WHR、糖尿病病程、基因型(GG=0,GA+AA=1)等为自变量,SBP、DBP、LDL-C、家族史进入回归方程,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STN基因+299G/A多态性与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T2DM的发生有关,携带有A等位基因型者有较低的FPG,BMI水平,A等位基因可能是T2DM的微效保护因素;AA基因型者在糖尿病并大血管病变组中有较低的FPG。Logistic回归显示HOMA-IR、FINS、SBP为糖尿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SBP、DBP、LDL-C、家族史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杨丽娜[10]2007年在《金属硫蛋白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联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类型,发病人口约占糖尿病总数的90%。2型糖尿病是一种异质性很强的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并且受到环境因素的重要影响,已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寻找该病的易感基因,对该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连锁研究发现在16q13区域有17个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家族成员基因位点,距离16q22区域内的RRAD基因位点仅10cM。而MT基因与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肥胖密切相关,因此在该区域进行糖尿病易感基因筛查将可能定位2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本研究以40岁以上的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无血缘关系的正常对照个体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MT基因上的7个SNPs位点,试图从分子水平上探讨MT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为2型糖尿病的病因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MT1A基因rs8052394位点等位基因与2型糖尿病相关联,G等位基因突变增加了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多个位点联合分析结果表明,rs8052394、rs11076161、rs8052334、rs964372、rs7191779、rs708274及rs10636与不同SNPs位点的联合作用与2型糖尿病相关联;rs8052334等位基因与肥胖显着相关,C等位基因的突变增加了肥胖的风险;MT基因上存在多个与2型糖尿病临床表现相关联的位点;IL-6、TNF-α、SOD水平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有显着性差异,而HK水平在两组间未见显着性差异;rs8052394的基因型可能与疾病状态和SOD水平相关联。以上提示MT基因与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MT1A rs8052394可能是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位点。本研究是后基因组时代疾病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结果将有助于阐明2型糖尿病的遗传学机制,为在基因水平上预测个体发病风险、建立诊断方法和开发新型药物奠定了重要的实验基础。
参考文献:
[1]. PPARγ2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D]. 吴淑霞. 天津医科大学. 2004
[2]. 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D]. 刘永庆. 山西医科大学. 2013
[3]. PPARγ基因的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 贾慧, 原爱红. 当代医学(学术版). 2008
[4]. 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 刘永庆, 王丽聪, 董静, 王晋峰, 武圣洁. 国际眼科杂志. 2013
[5]. PPARγ_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DM2-N易患性的关系[J]. 朱巍, 季宇, 卜莉, 杨婧. 放射免疫学杂志. 2011
[6]. 2型糖尿病发病与治疗中IGF2BP2基因的多态性分析[D]. 贾洪霞. 第四军医大学. 2012
[7]. PPAR-γ2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性的研究[D]. 马金兰. 山东大学. 2013
[8]. SRC-1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联性研究[D]. 石鑫. 吉林大学. 2012
[9]. 抵抗素+299G/A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并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D]. 邹彩艳. 山东大学. 2008
[10]. 金属硫蛋白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联性研究[D]. 杨丽娜. 吉林大学. 2007
标签: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论文; 糖尿病论文; 基因型论文; 等位基因论文; 基因多态性论文; 单核苷酸多态性论文; 相关性分析论文; 突变理论论文; 多态论文; 相关性检验论文; 视网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