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调节模块论文_曹文静,金科,F,C,Lee

导读:本文包含了电压调节模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电压,模块,变换器,阻抗,多核,无源,电容。

电压调节模块论文文献综述

曹文静,金科,F,C,Lee[1](2012)在《开关电容PWM DC-DC电压调节模块》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开关电容PWM DC-DC电压调节模块,该变换器是开关电容变换器和PWM变换器的结合,具有如下优点:①开关管的零电压开关(Zero-Voltage-Switching,ZVS);②运用自耦变压器实现同步整流管(Synchronous Rectifier,SR)的自驱动,减小了驱动损耗和体二极管导通损耗;③变压器漏感对效率的影响小,可以使用常规的分立式变压器,从而降低成本;④变换器是单相的,结构简单,应用灵活。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搭建了一台四相700kHz 1.2V/130AVRM原理样机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2年10期)

姚信安,宋飞,胡世平[2](2011)在《高性能计算机中电压调节模块阻抗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性能计算机中电源模块或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而导致的不稳定性问题,详细研究了多核处理器电压调节模块的输入输出阻抗特性。建立了电压调节模块的小信号模型和系统框图,求出了各种传递函数,设计了反馈补偿回路,并对开环和闭环阻抗特性进行了仿真和实际测量。仿真和测量结果为解决系统稳定性问题打下了基础。(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期刊2011年11期)

付财[3](2010)在《叁相磁集成电压调节模块的精确反馈线性化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平面集成磁件在传统多相交错并联电压调节模块(Voltage Regulator Module简称VRM)的应用使得VRM向着低压大电流和“短、小、轻、薄”的方向发展,然而,平面磁集成VRM中各相磁路之间的磁耦合使得它的工作情况变得复杂,输入与输出之间的耦合给VRM的控制和设计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为了研究这些问题以发挥集成磁件的优越性能,文中以叁相磁集成非隔离式VRM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叁相磁集成VRM的工作状态及建立电压回路方程,采用脉冲波形积分法建立了叁相磁集成电压调节模块的仿射非线性模型,依据微分几何理论实现了叁相磁集成VRM的精确反馈线性化控制。然后利用无源性控制理论优化二次性能指标使叁相磁集成VRM的精确反馈线性化控制规律设计更为合理,并考虑了性能指标中的权系数对系统动态响应的影响。最后给出了非线性控制与PI控制的MATLAB仿真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最优控制的精确反馈线性化控制的磁集成VRM取得了更好的动态品质和稳态特性。(本文来源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期刊2010-12-09)

袁伟,张军明,钱照明[4](2010)在《一种混合式自适应电压定位控制策略及12V电压调节模块拓扑》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开关频率和输入电压的不断上升,使得按照临界电感法设计的VRM效率受到很大的约束,通过增大电感值可以减小电流纹波以抑制由此引起的损耗,但是却会影响VRM的瞬态响应。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大电感的混合式AVP控制方法及VRM拓扑,通过增大电感提高稳态效率,同时采用了简单的混合式AVP控制使瞬态响应不受占空比饱和的影响。基于所提出的控制方式及拓扑和基于传统的临界电感量,设计制作了两台12V-1.6V/20A的样机并进行比较,试验波形和效率测试结果证明了该控制方法及拓扑在不影响瞬态响应性能的前提下,可大大提高VRM的效率。(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0年10期)

王硕[5](2010)在《基于叁电平ZVS半桥倍流电压调节模块(VRM)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低电压大电流电压调节模块(Voltage Regulator Module,简称VRM)是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Power System,简称DPS)的核心部件,是专门为计算机微处理器供电的模块电源。随着微处理器的不断发展,对其供电电源VRM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但要求VRM的输出电压越来越低、输出电流越来越大、负载跳变越来越频繁、快速,同时还要满足高功率密度、高效率的要求,这些都使得以48 V为输入电压的隔离型电压调整模块成为发展和研究的方向。本文第一部分简要回顾了VRM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其发展趋势及未来面临的问题,针对48 V输入电压对拓扑进行了比较选择和优化,确定了以叁电平零电压(Zero Voltage Switch,简称ZVS)半桥倍流整流电路为最终拓扑,结合所选用的拓扑,简要介绍了课题中涉及到的VRM相关技术,并利用Pspice软件对引进叁电平技术的优点进行了仿真验证。第二部分通过对选用的叁电平ZVS半桥倍流整流电路拓扑工作原理的分析,对电路进行了进一步优化,结合Pspice仿真对电路的优越性进行验证,并对为开关管实现ZVS所使用的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然后对主电路进行了参数设计。通过对各种控制方式进行仿真比较,确定了更适合VRM的V2控制方式,并介绍了实验中具体控制方式的实现。最后设计并制作了以叁电平ZVS半桥倍流整流电路为主电路拓扑的48 V输入,1 V/25 A输出的VRM实验样机。应用同步整流、叁电平、自驱动等技术,实现了VRM稳定输出,获得了预期的实验结果。通过对实验波形的分析,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本文VRM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0-05-01)

严冬勤[6](2010)在《高性能电压调节模块智能型控制策略的研究与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微处理器的飞速发展对其供电单元——电压调节模块(Voltage Regulator Module,VRM)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其在低供电电压下具备高驱动能力,并能在瞬间的大电流变化率下保持供电电压的高度稳定,因此,快速瞬态响应成为现代VRM的必备特征,成为电源设计中的研究热点。现代电源设计中提高VRM瞬态响应的努力主要集中在两方面:控制方法和电路拓扑的改进。拓扑上的改进通常是以牺牲电路成本来换取性能的提高,例如多相交错拓扑与步进电感拓扑;而控制方法的改进则有可能在不增加成本的条件下明显提高动态响应速度。因此,对此类控制方法的研究尤其得到重视,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设计对VRM的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目前用于VRM主要控制方法的分析比较,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滑模控制理论的电容电流迟滞控制模式方法。该方法继承了传统迟滞控制方法的快速响应与鲁棒性能,同时消除了传统电压迟滞控制模式输出纹波大,以及电感电流迟滞控制模式负载瞬态响应速度不够快的不足之处。滑模理论的应用使VRM具有接近理想的单开关周期稳定的特点。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瞬态响应性能,本设计中还提出了在大负载跳变时采用辅助的线性补偿策略;同时,考虑到传统的迟滞控制具有开关频率不固定的缺点,设计了一个简单的频率调制环路来实现了恒定开关频率的迟滞控制。所提出的VRM控制器芯片采用TSMC 0.35um CMOS工艺设计完成,面积为2.5mm×2.0mm。对样片进行仿真的结果表明,如所预期的,该控制器能够提供高动态响应与固定的开关频率,实现了原定的设计目标。(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0-01-01)

姚信安,胡世平,宋飞[7](2009)在《多核处理器电压调节模块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多核处理器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详细介绍了某高性能计算机中多核处理器的电压调节模块的实现方法,并对主电路、输出滤波器、反馈补偿电路等部分进行了详细设计和参数计算。应用结果表明,该电压调节模块完全满足多核处理器的供电要求。(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科学》期刊2009年S1期)

盛娜[8](2009)在《低压大电流电压调节模块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低压大电流电压调节模块VRM(Voltage Regulator Module)是分布式电源的核心部件,是专门为计算机CPU供电的直流-直流模块电源。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集成度越来越高,要求VRM的输出电压越来越低(≤1 V)、输出电流却不断增大(≥100 A),同时还要满足高功率密度、高效率、快速动态响应等特点,这就对电源设计者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主要由叁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回顾了VRM的发展历史,分析了VRM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给出了VRM设计的难点所在。应用交错并联、同步整流、磁集成等技术有效解决VRM的设计难点,进一步改善VRM的性能指标,本文结合准谐振正激电路和交错并联两相Buck变换器对上述技术展开了详细的阐述;本文第二部分对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的参数选取和设计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第叁部分详细结合系统仿真与实验,验证了12 V并联输入电压调节模块的工作原理。本课题中设计并制作了12 V直流输入的VRM实验样机。该主电路拓扑由两部分组成,高端采用隔离型准谐振正激变换器,低端采用非隔离型交错并联两相Buck变换器。谐振正激电路可实现主开关管零电压开通,利用开关管寄生电容(或附加电容)和变压器自身漏感谐振的去磁复位方式,简化了电路,在低压大电流场合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两相Buck变换器采用一种交错并联的方法,结合同步整流技术,可以极大地减小滤波电容上的电流纹波,加快整个电压调节模块的动态响应速度,提高变换的效率,从而提高整个DC-DC变换器的性能,如果保持纹波电流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减小滤波电感,从而减小整个DC-DC变换器的尺寸。(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09-06-30)

陈为,卢增艺,王凯[9](2009)在《电压调节模块耦合电感性能分析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多路交错拓扑电压调节模块中,耦合电感的方案与设计已经成为协调模块动态和稳态性能的重要措施。在引入动态和静态等效电感的电路模型基础上,提出了耦合电感气隙参数的设计指导原则,使得工程师对如何从耦合电感设计上兼顾动态和稳态性能有直观、清晰和深刻地认识,以更好地指导耦合电感设计。通过对一个两路电压调节模块的各种气隙设计实例和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设计指导原则的便捷性和实用性。(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09年01期)

孟颖悟,孙立萌[10](2008)在《高性能电压调节模块(VRM)的设计与实现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是设计一种高性能低压大电流模块以满足新一代飞机高性能机载计算机的发展需求。采用了零电压软开关技术和同步整流(SR)技术,对传统的降压式变换器(BUCK)进行了优化设计,使得开关频率高达500 kHz,效率高达94%,功率密度6.3 W/cm3,动态负载响应恢复时间80μs,上冲幅值32 mV,下冲幅值24mV。使用Pspice对该电路进行仿真,得到的仿真结果同理论分析一致。最后给出了5 V输入,2.5 V/15 A输出低压大电流模块的实验数据、波形和结论。(本文来源于《电气传动》期刊2008年02期)

电压调节模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高性能计算机中电源模块或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而导致的不稳定性问题,详细研究了多核处理器电压调节模块的输入输出阻抗特性。建立了电压调节模块的小信号模型和系统框图,求出了各种传递函数,设计了反馈补偿回路,并对开环和闭环阻抗特性进行了仿真和实际测量。仿真和测量结果为解决系统稳定性问题打下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压调节模块论文参考文献

[1].曹文静,金科,F,C,Lee.开关电容PWMDC-DC电压调节模块[J].电工技术学报.2012

[2].姚信安,宋飞,胡世平.高性能计算机中电压调节模块阻抗特性研究[J].计算机应用.2011

[3].付财.叁相磁集成电压调节模块的精确反馈线性化控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

[4].袁伟,张军明,钱照明.一种混合式自适应电压定位控制策略及12V电压调节模块拓扑[J].电工技术学报.2010

[5].王硕.基于叁电平ZVS半桥倍流电压调节模块(VRM)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0

[6].严冬勤.高性能电压调节模块智能型控制策略的研究与改进[D].浙江大学.2010

[7].姚信安,胡世平,宋飞.多核处理器电压调节模块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9

[8].盛娜.低压大电流电压调节模块的研究[D].燕山大学.2009

[9].陈为,卢增艺,王凯.电压调节模块耦合电感性能分析与设计[J].电工技术学报.2009

[10].孟颖悟,孙立萌.高性能电压调节模块(VRM)的设计与实现技术[J].电气传动.2008

论文知识图

机械运动方程仿真图带有漏感的开关电容PWMDC-DC电压调节电压调节模块实物图电压调节模块TLE4270功能框图电压调节模块电路图正激式开关电容PWMDC-DC电压调节模块

标签:;  ;  ;  ;  ;  ;  ;  

电压调节模块论文_曹文静,金科,F,C,Lee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