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晓宇(大庆油田总医院16300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接受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10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了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治疗效果的研究,术后患者接受了1天、1个月和三个月的观察,对患者的血压、心率、心肌酐等等指标的测量。结果接受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治疗后,患者1天和1个月的血压获得了显著的降低,3个月的时候降低的幅度更大,且心率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均有明显下降,此次研究中没有发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出现。结论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对于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临床效果优秀。
【关键词】顽固性高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去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1-0110-01
目前国内外使用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来对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1],获得了不错的效果,我国也有部分医院已经使用该种方法来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疾病。肾交感神经能够对肾素血管紧张醛固酮的水平进行影响,进而对顽固性高血压进行治疗,本文就2012年至2013年的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治疗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有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根据我院2012年至2013年接收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10例来进行研究分析,此次研究的男女患者各5人,最小24岁,最大75岁。全部患者接受检查后,均无假性高血压的情况,且有1例患者患有糖尿病,其肾功能异常。本文研究获得了患者的知情和签字同意书后才进行。
1.2治疗方法
患者平卧于手术台上,经右股动脉穿刺,送入7F动脉鞘管,将6FJR4.0造影导管或5FMP导管分别送入左右肾动脉开口,行双侧肾动脉造影,确认肾动脉开口部位,退出造影管。送入36C17R消融导管先后入左右肾动脉远端,分别于该侧肾动脉内壁下缘、前壁、上缘和后壁沿纵轴每隔0.5cm给6周持续120s消融,术前镇痛,并给予肝素6000U抗凝。退出消融导管,复查造影,拔出动脉鞘管,加压包扎止血。
1.3观察项目
测量血压前15min内禁止吸烟或饮茶、咖啡,背靠静坐15min,采用经校正的标准台式水银柱血压计测量右臂坐位血压3次,每次测量间隔1~2min,取其均值。术前查心率、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电解质、血肌酐、血脂、血糖、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肾上腺CT等,术后1d、1个月、3个月复查血压、心率、血肌酐、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等。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包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
2结果
①患者的血压变化。与术前相比,10例患者RDN术后1d、1个月、3个月血压均有明显下降。见表1。
②患者RDN前后降压药使用情况RDN后降压药不变4例,减少1种3例,减少2种3例。
③其它RDN后患者心率[(82.2±11.3)次/min,P=0.009]及患者卧位肾素活性[术前(4.1±6.3ng/(mL·h),术后(3.0±5.8)ng/(mL·h),P=0.006)]血管紧张素II[术前(84.3±23.5)ng/L,术后(67.7±22.8)ng/L,P=0.005)]醛固酮[术前(1725.3±482.4)ng/L,术后(1465.5±427.3)ng/L,P=0.003)]均有明显下降,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是目前心血管领域的热点问题,虽然该方法的效果存在褒贬不一的情况,但是自古以来任何事物都需要经过这样的争议过程。
根据动物实验的结果显示,肾交感神经被破坏后,能够让肾脏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极大幅度的降低,且术后半年没有产生血管和肾脏损伤的情况。卢成志等[1]使用了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来对高血压犬进行试验,发现接受治疗后,其血浆肾素有所降低。
此次研究中,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治疗后就能够开始产生效果,等到3个月的时候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有些患者降低了降压药的使用频率和数量,有些患者的心率获得降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的含量也明显减少。因此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是将肾交感神经以及肾素血管紧张醛固酮的关联性进行了切断。根据我院的结果来看,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临床效果显著,对于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理想,对于本次研究的糖尿病患者同样具有效果,或许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也能够起到调节胰岛素抵抗的效果。
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能够对使用药物治疗仍然没有效果的患者进行治疗,不同的患者其治疗效果不同,其原因可能是多样化的,对于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的效果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要支持。
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虽然有效的降低了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但是临床效果的稳定性如何,还不得而知,本次研究的患者数量比较少,因此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进行一步的确定其效果和副作用。
参考文献]
[1]卢成志,刘佳,夏大胜,等.经皮肾动脉射频消融术对犬高血压影响机制的探讨[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40(1):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