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如何度量水耕人为土的发育程度和发育速率是土壤发生学的一个难题。选择南方丘陵区3种常见母质(紫色砂页岩类坡积物PS、第四纪红黏土RC和红砂岩类坡积物RS)发育的水耕人为土时间序列作为研究对象,尝试利用属性距离和土壤发育指数来表征水耕人为土的发育程度,揭示母质对水耕人为土发育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耕人为土剖面形态特征经定量后和属性距离一样能够表征水耕人为土发育的时间趋势,在指示水耕人为土的发育程度和估算发育速率上有重要意义。有机碳(SOC)、pH、黏粒含量和磁化率(MS)在计算发生层距离(HD)中贡献很大,而土壤颜色和湿结持性在计算发生层指数(HI)中起着重要作用。RC母质的土壤,土层较厚,颜色红,黏粒含量较高,保肥和保水状况好,土粒的黏结性和可塑性较好,SOC容易累积,发育速率最快。PS母质的土壤,土层较厚,细颗粒(黏粒+细粉粒,<0.01mm)含量高,保肥和保水状况好,土粒有一定的黏结性和可塑性,SOC容易累积,发育速率次之。RS母质的土壤,黏粒和细颗粒含量均很低,土层薄,保肥和保水状况以及黏结性和可塑性差,SOC很难累积,发育速率最慢。母质对水耕人为土发育过程的影响可以通过影响其发育速率表现出来。研究同时显示,水耕人为土平均发育速率远较自然土壤快,并在人为培育下快速定向发育。但随着种稻年限的增加,水耕人为土的发育速率普遍下降,水耕人为土发育速率和成土年龄的关系大致符合对数关系。这种定量方法可以提高对水耕人为土形成过程的理解并能实现不同地区水耕人为发育速率的定量比较,有较好的使用前景。但此方法仍处于试验探讨阶段,有待更多的研究来验证和改进。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韩光中,谢贤健,李山泉
关键词: 水耕人为土,时间序列,母质,属性距离,土壤发育指数
来源: 土壤学报 2019年02期
年度: 2019
分类: 农业科技,基础科学
专业: 自然地理学和测绘学,农业基础科学,农艺学
单位: 内江师范学院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土壤过程模拟实验室,邢台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1235),气象灾害预测预警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ZHYJ16-YB03)资助~~
分类号: S155.3
页码: 298-309
总页数: 12
文件大小: 2108K
下载量: 153
相关论文文献
- [1].绍兴水网平原水耕人为土的发育与发生学性状的协同变化特点[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18)
- [2].闽浙两省水耕人为土的优势类型及其分布特点研究[J]. 土壤通报 2016(05)
- [3].湘东地区水耕人为土的碳氮磷化学计量学特征[J].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8(03)
- [4].浙江省水耕人为土的主要类型及分布规律[J]. 浙江农业科学 2018(11)
- [5].长沙市不同类型水耕人为土的理化性质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 2016(05)
- [6].水耕人为土的发生学特性与系统分类研究进展[J]. 土壤通报 2018(06)
- [7].现代水耕人为土形成年代探讨——以浙江为例[J]. 浙江农业学报 2019(04)
- [8].地形对水耕人为土类型及其诊断特征的影响[J]. 农学学报 2019(09)
- [9].水耕人为土时间序列铁氧化物与磁化率演变特征[J]. 土壤学报 2017(01)
- [10].水耕人为土磁性矿物的生成转化机制研究回顾与展望[J]. 土壤学报 2017(02)
- [11].闽北地区水耕人为土的发生与系统分类研究[J]. 土壤通报 2013(04)
- [12].水耕人为土有机碳和全氮对水分状况和耕作时间的响应[J]. 土壤学报 2019(06)
- [13].潜育水耕人为土成土环境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 安徽农学通报 2018(13)
- [14].水耕人为土长期改旱后土壤类型演变的探讨[J]. 土壤通报 2016(05)
- [15].母质对南方丘陵区水耕人为土理化性质演变的影响[J]. 土壤学报 2014(04)
- [16].南方丘陵区三种母质水耕人为土有机碳的累积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J]. 土壤 2013(06)
- [17].浙江省水耕人为土主要肥力指标状况及其演变[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2(04)
- [18].西南地区水耕人为土分形特征及与土壤属性的关系[J]. 西南农业学报 2011(05)
- [19].贵州省典型水耕人为土的发生学性状与系统分类研究[J]. 土壤通报 2018(02)
- [20].降雨及施氮对水耕铁渗人为土土壤酸碱缓冲体系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11(02)
- [21].成陆时间和沉积环境对宁绍平原水耕人为土形成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33)
- [22].遗址土壤的系统分类研究[J]. 土壤 2020(03)
- [23].典型土垫旱耕人为土主要常量元素的迁移富集特征、成因及其意义[J]. 土壤通报 2013(01)
- [24].土垫旱耕人为土中某些痕量元素的迁移富集特征及其成因[J]. 土壤学报 2009(06)
- [25].西南典型水耕人为土诊断层黏土矿物特征[J]. 土壤通报 2014(02)
- [26].3种土壤对水溶性有机物的吸附和解吸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2008(11)
- [27].古水耕人为土诊断层的特征与形成过程——以广汉三星堆遗址水耕人为土为例[J]. 山地学报 2008(06)
- [28].湖南长沙地区第四纪红土发育的水稻土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J]. 江苏农业科学 2018(03)
- [29].不同水热条件下水耕人为土诊断层特性的动态模拟[J]. 山地学报 2010(04)
- [30].太湖地区水耕人为土中漂白层的成因探讨[J]. 土壤学报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