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符号学语境中的民族音乐学研究关注的问题有:音乐表演文本的生成过程(如乐谱)与意义的阐释性研究,它强调"以表演为中心"("可写性文本")与"以阐释为中心"("可读性文本")的音乐表演民族志文本研究,亦即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所强调的"以作者为中心"以及罗兰·巴特倡导的"以读者为中心"(或称为"作者之死",如民歌的口传文本)的阐释语境中所表达的音乐语义,在不同表演语境中的转换生成以及表演文本的新生性问题的研究(即"去语境化""再语境化")。其次,传统的发明与音乐互文性问题。即传统音乐的"传承母体""变体链""时间链"三者之间的互文性建构,换言之,传统音乐文化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流变中的"濡化""涵化"的现代结局;再次,传统音乐多声思维的"复调表述"(米歇尔·巴赫金的"对话性"理论),主要指传统音乐(如民歌、说唱等)主要建立在"对话性"基础上的,通过两个以上声部之间音声的模仿与对位关系形成的"能指链",及其唱词内容的语义表征所生发"所指链"之间的呼应与对答(对话)在互动语境中形成的"复调表述"文本(如少数民族的"对歌"仪式)。总之,音乐表演文本结构与意义的生成过程是音声的"能指链""所指链",在不同的音声符号系统的转换过程中派生出来的符号文本,即音声符号意义的"新生性"问题,即处于不同表演语境中的音乐文本之间的"差异性"与"互文性"建构。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赵书峰
关键词: 民族音乐学,表演文本,符号学,表演民族志,复调表述,再语境化,去语境化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 2019年04期
年度: 2019
分类: 哲学与人文科学
专业: 音乐舞蹈
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基金: 2019年度湖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认同·建构——湘南平地瑶音乐的历史民族音乐学考察”(课题编号:18A018)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 J607
页码: 30-38
总页数: 9
文件大小: 2201K
下载量: 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