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双极板论文-吕波,邵志刚,瞿丽娟,何良,衣宝廉

复合双极板论文-吕波,邵志刚,瞿丽娟,何良,衣宝廉

导读:本文包含了复合双极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复合双极板,聚丙烯,酚醛树脂

复合双极板论文文献综述

吕波,邵志刚,瞿丽娟,何良,衣宝廉[1](2019)在《PEMFC用聚丙烯/酚醛树脂/石墨复合双极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聚丙烯(PP)、酚醛树脂(PF)、天然鳞片石墨(NG)为原料,通过模压工艺制备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复合双极板。研究了聚丙烯质量分数、模压温度、模压压力、保压时间,酚醛树脂加入量对复合板的电导率、抗弯强度、接触电阻等参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聚丙烯含量的增加,复合板的机械性能提高,电导率下降;酚醛树脂的加入可以大幅度提高复合板的抗弯强度;此外,模压温度的升高、模压压力的增加均有利于复合板的抗弯强度;当石墨质量分数为80%,树脂质量分数为20%,其中PF与PP质量比为2∶1时,复合板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本文来源于《电源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杨文君,李敏,房少华,曹维平,魏国强[2](2018)在《钒电池用碳塑复合双极板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高密度聚乙烯树脂(HDPE),叁元乙丙橡胶(EPDM)为基材,以碳纤维(CF)和碳纳米管为填料制备钒电池用碳塑复合双极板,电导率达到58.3S/cm,随着碳含量增加,拉伸强度下降。此法制备的碳塑复合双极板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8年20期)

欧阳涛,尹绍峰,谢志勇,高平平,陶韬[3](2018)在《膨胀石墨/酚醛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复合双极板的制备与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聚乙烯醇缩丁醛(PVB)对酚醛树脂(PF)进行改性,并以膨胀石墨为第一导电填料,用模压成型法制备了新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膨胀石墨/PF-PVB复合材料双极板。研究了PVB与PF质量比、改性树脂含量及炭黑的添加对膨胀石墨/PF-PVB复合材料双极板电导率、抗弯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改性树脂质量分数固定为30wt%时,膨胀石墨/PF-PVB复合材料双极板在PVB∶PF=0.5时表现出最佳的电导率及抗弯强度,分别为192.3S/cm、47.25MPa,与不添加PVB的膨胀石墨/PF复合材料双极板相比,平面内电导率和抗弯强度分别提高了12.3%、14.2%。在PVB含量固定的条件下(PVB∶PF=0.5),当改性树脂的质量分数由25wt%增加至45wt%时,膨胀石墨/PF-PVB复合材料双极板的电导率下降,而抗弯强度增加。进一步添加炭黑提高膨胀石墨/PF-PVB复合材料双极板的导电性能,当改性树脂质量分数固定为45wt%时,炭黑添加量为4wt%的试样表现出最佳的平面电导率和面比电阻,分别为137S/cm、14.4mΩ·cm~2。(本文来源于《复合材料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王翠莲,曹兴丽,贾翠乐[4](2015)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复合双极板专利技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双极板中,复合材料类双极板具有石墨类双极板与金属材料类双极板的双重优点,工艺简单、成本低、重量轻且耐腐蚀,因而被广泛研究。本文从专利技术角度介绍了复合双极板的种类及其制备工艺,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期刊2015年24期)

史惟澄,杨代军,刘金玲,钱铮,马建新[5](2013)在《燃料电池模压膨胀石墨/树脂复合双极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模压膨胀石墨/树脂复合双极板的树脂选型以及膨胀石墨:树脂的配比对双极板性能的影响,所选树脂除了要能保证双极板的较高机械强度和气密性外,还要有利于低成本化的模压生产,才能有效地促进燃料电池的发展,推动其商业化。为了弥补双极板加入树脂后带来的电导率下降的问题,还需加入碳纤维、碳纳米管等辅助导电填料。此外,模压工艺及参数的选择与确定对双极板的性能也有直接影响。(本文来源于《电源技术》期刊2013年02期)

王臣[6](2013)在《新型石墨基复合双极板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石墨/树脂复合双极板由于其良好的加工成型性、较高的弯曲强度和导电率、优良的耐腐蚀能力等优点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本文探索利用纳米碳纤维的高强度、高导电导热性以及极好的表面尺寸效应来增强石墨/树脂复合双极板的性能。以膨胀石墨为导电填料、聚酰亚胺和苯并恶嗪为粘结剂,考察了组分比相差较大的膨胀石墨和树脂的混合方法、并考察了树脂含量、模压温度、模压压力、保温时间等因素对复合双极板的影响。本文还以人工石墨为导电填料、聚酰亚胺和苯并嗯嗪为粘结剂,考察了树脂含量、模压压力、保温时间等对复合双极板的影响。实验主要测试了双极板的弯曲强度、体积电导率、表面电导率以及耐腐蚀速率等性能。利用等量浸渍法负载催化剂,催化化学气相沉积法在膨胀石墨以及人工石墨的表面原位生长纳米碳纤维,制备纳米碳纤维/石墨复合材料。将制得的复合材料与树脂混合后模压成型,考察了不同催化剂负载量下生长的纳米碳纤维、纳米碳纤维生长时间、模压压力等因素对复合双极板的影响。结果表明:膨胀石墨表面生长适量的纳米碳纤维能够增强复合双极板的体积电导率,但是表面电导率的下降较为显着,弯曲强度变化不大。人工石墨/树脂复合双极板具有较高的各项性能,然而生长纳米碳纤维后双极板的性能却出现下降。(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3-01-18)

刘洪波,杨荔,陈惠,杨丽,何月德[7](2011)在《偶联剂对石墨/酚醛树脂复合双极板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石墨/酚醛树脂复合双极板存在的强度低、脆性大等问题,采用偶联剂改性方法来增强复合双极板的界面结合,提高其抗弯强度.研究了偶联剂的种类、添加方式及用量对石墨/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双极板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石墨改性法可提高石墨/酚醛树脂复合双极板的抗弯强度,但导电性能有所降低;而采用树脂改性法制备的石墨/树脂复合双极板同时具有较高的电学和力学性能.因此树脂改性法更适合制备复合双极板.当偶联剂质量分数均为0.7%,采用树脂改性法分别以硅烷偶联剂和钛酸酯偶联剂改性时,石墨/树脂复合材料双极板抗弯强度和电导率分别为33.3 MPa,70.3 S·cm-1和32.1 MPa,73.8 S·cm-1,均满足燃料电池用石墨/酚醛树脂复合双极板的技术要求.(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7期)

王文嫔,王金海,王树博,谢晓峰,吕亚非[8](2011)在《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复合双极板制备与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溶液插层复合法成功地制备了以聚丙烯(PP)和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g-PP)为基体材料、鳞片石墨(GP)为导电填料的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VRB)导电双极板。用四探针法、动电位、恒电位、循环伏安及交流阻抗考察了复合双极板的导电性、耐腐蚀性及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g-PP的加入可以使GP均匀地分散到高分子基体中,显着提高了导电填料与高分子基体之间的相容性,复合双极板的电导率为4 3.7 S·cm-1,1.2 V下的腐蚀电流为1.9×1 0-3A·cm-2,满足了全钒液流电池双极板的使用要求。(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1年S1期)

杨荔[9](2011)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石墨/酚醛树脂复合双极板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是一种将储存在燃料和氧化剂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能量发生装置,被誉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洁净、高效的发电技术。其中,双极板是PEMFC的关键部件之一,其性能的好坏对电池堆的输出功率和使用寿命产生决定性影响,其成本占电池堆总成本的46%左右,居高不下的制备成本已成为阻碍PEMFC商业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降低PEMFC的成本以加快其商业化进程,最有效的途径是开发电学、力学性能等均符合要求且价格低廉的双极板材料。目前研究最多的是采用石墨与聚合物复合来制备复合材料双极板。本文针对石墨/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双极板存在的强度低、脆性大的弱点,在复合材料双极板增强增韧及应用性能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同时,本文着眼于复合材料双极板的未来发展,尝试采用石墨化竹炭代替石墨作为主要的导电填料,对复合材料双极板材料及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本文首先采用偶联剂改性和炭纤维增强增韧的方法以提高石墨/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双极板的力学、电学性能,主要探讨了偶联剂的种类、添加方式及用量、炭纤维的添加量、炭纤维的表面改性等因素对复合材料双极板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偶联剂对提高复合材料双极板的抗弯强度有较大贡献,但会不同程度降低其导电性能。石墨改性法对复合材料双极板抗弯强度的增强作用明显优于树脂改性法,但其导电性能下降幅度相对较大。综合考虑复合双极板的电学和力学性能,树脂改性法更适合于制备石墨/酚醛树脂复合双极板。在偶联剂用量适当时,采用硅烷偶联剂和钛酸酯偶联剂改性对复合材料双极板抗弯强度的改善程度相当,而经钛酸酯偶联剂改性得到的复合材料双极板的导电性明显优于经硅烷偶联剂改性得到的复合材料双极板。采用炭纤维作为复合材料双极板的增强相,有利于提高双极板的力学性能,但会不同程度的降低其导电性和致密程度。同时,采用浓硝酸对炭纤维进行表面处理和偶联剂改性可有效地改善炭纤维和与酚醛树脂的结合力,从而使复合材料双极板的电导率、抗弯强度、致密性等性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且透气率可达到10~(-7)~10~(-6) cm~3·(cm~2·s)~(-1)数量级,基本达到美国能源局的目标值。且在PEMFC工作温度80~100℃范围内是非常稳定的。此外,本文还对竹炭这一可再生生物质材料的微观结构与热处理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以2800℃热处理得到的石墨化竹炭作为导电填料,酚醛树脂为粘结剂、炭黑为添加剂,采用模压成型法制备竹炭/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双极板;考察了竹炭的粒度、酚醛树脂用量、炭黑添加方式和用量、成型压力及固化温度等工艺因素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确立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石墨化竹炭的热处理温度为2800℃,竹炭粒度≤75μm,树脂用量30%,炭黑用量5%,成型压力280 MPa,固化温度180℃。虽由于竹炭的多孔结构而导致其导电性能低于美国能源局(DOE)提出的目标值,但经研究发现,其发展潜力巨大。(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1-04-27)

李富国[10](2011)在《膨胀石墨基复合双极板的制备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双极板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之一,具有隔绝反应气体、传导电流和提供反应气体通道等功能。目前,如何降低双极板的成本已经成为该燃料电池产业化最关键的问题。复合双极板结合了石墨板和金属板的优点,具有耐腐蚀、体积小、质量轻、强度高等特点,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本文采用膨胀石墨与粉状树脂干混的方法制备了复合双极板,并研究了树脂种类及含量、模压温度、保温时间、模压压力以及脱模剂等条件对复合双极板性能的影响,再结合TG、DSC、SEM等分析技术,通过对复合双极板电导率、弯曲强度、密度、硬度以及氢气透过率的测定,基本确定了用于制造双极板的树脂及其用量范围,模压温度、保温时间和模压压力。并通过脱模实验,得到了效果较好的脱模剂。所得复合双极板性能符合美国能源部对树脂/石墨复合双极板的要求。本文突破了传统湿法和利用粉状石墨为导电填料制造树脂/石墨复合双极板的工艺,充分利用膨胀石墨的叁维空间结构,避免了导电填料被融化的树脂包裹,膨胀石墨的优良导电性、导热性和柔性得能真正发挥;并且避免了溶剂的使用,降低了成本,有利于环境的保护,也为工业生产制造复合双极板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1-01-18)

复合双极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高密度聚乙烯树脂(HDPE),叁元乙丙橡胶(EPDM)为基材,以碳纤维(CF)和碳纳米管为填料制备钒电池用碳塑复合双极板,电导率达到58.3S/cm,随着碳含量增加,拉伸强度下降。此法制备的碳塑复合双极板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复合双极板论文参考文献

[1].吕波,邵志刚,瞿丽娟,何良,衣宝廉.PEMFC用聚丙烯/酚醛树脂/石墨复合双极板研究[J].电源技术.2019

[2].杨文君,李敏,房少华,曹维平,魏国强.钒电池用碳塑复合双极板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化工管理.2018

[3].欧阳涛,尹绍峰,谢志勇,高平平,陶韬.膨胀石墨/酚醛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复合双极板的制备与性能[J].复合材料学报.2018

[4].王翠莲,曹兴丽,贾翠乐.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复合双极板专利技术分析[J].河南科技.2015

[5].史惟澄,杨代军,刘金玲,钱铮,马建新.燃料电池模压膨胀石墨/树脂复合双极板研究[J].电源技术.2013

[6].王臣.新型石墨基复合双极板的研制[D].华东理工大学.2013

[7].刘洪波,杨荔,陈惠,杨丽,何月德.偶联剂对石墨/酚醛树脂复合双极板性能的影响[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8].王文嫔,王金海,王树博,谢晓峰,吕亚非.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复合双极板制备与性能[J].化工学报.2011

[9].杨荔.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石墨/酚醛树脂复合双极板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1

[10].李富国.膨胀石墨基复合双极板的制备与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

标签:;  ;  ;  ;  

复合双极板论文-吕波,邵志刚,瞿丽娟,何良,衣宝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