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瓣下结构论文_魏一鸣

导读:本文包含了保留瓣下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结构,置换术,瓣膜,狭窄,心脏,瓣膜病,功能。

保留瓣下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魏一鸣[1](2019)在《保留后瓣及其瓣下结构二尖瓣置换术对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保留后瓣及其瓣下结构二尖瓣置换术对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的影响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16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115例临床资料,依据随机纸片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术中未保留后瓣和瓣下结构)45例和观察组(术中保留后瓣和瓣下结构)70例,观察两组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ICU滞留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住院时间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后1个月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情况。结果:观察组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ICU滞留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比较,手术前LVEDD、LVFS及LVEF比较,对照组患者手术后1个月和同组手术前的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1个月LVEF高于同组手术前。手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LVEDD、LVFS均高于同组手术前,观察组患者手术后1个月LVEDD低于对照组,LVFS、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后瓣及其瓣下结构二尖瓣置换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可以明显缩短患者ICU滞留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心功能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医学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18期)

张万青,戚春梅,梁克,曹勇,陈波[2](2018)在《保留二尖瓣瓣下结构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中期生存状况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保留二尖瓣瓣下结构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中期生存状况。方法收集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因二尖瓣病变或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双病变在高州市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后并随访的患者731例,其中保留二尖瓣全瓣及瓣下结构组(组1)39例、保留二尖瓣后瓣及瓣下结构组(组2)346例、全切除二尖瓣及瓣下结构组(组3)346例。所有病例均应用双叶机械瓣。统计并比较各组中期超声测定心功能指标、电话随访生存率、心功能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失访率。结果左室短轴缩短率(%):组1为(36.51±10.54)、组2为(27.69±7.57)、组3为(29.59±5.17),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级心功能(NYHA)占比:组1为93.94%、组2为94.65%、组3为91.11%,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率:组1为91.67%、组2为98.45%、组3为97.67%,组1与组2、3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病例中无出血并发症发生。结论在中期随访中,超声测定心功能指标左室短轴缩短率保留全瓣及瓣下结构优于其他组;临床心功能NYHA分级情况各组相仿;尽管保留瓣下结构组尤其保留全瓣组的中期生存率较低,但应考虑到其重症患者较多、术前心功能较差的因素。保留二尖瓣瓣下结构的瓣膜置换术,对中期患者生存是有益的。(本文来源于《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彭俊佳,王吉祥,蔡美琴[3](2019)在《保留全部瓣下结构在二尖瓣置换术中应用的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二尖瓣置换术中是否保留全部瓣下结构对患者术后心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以来因二尖瓣病变在我院行不保留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20例为A组,选取该期间在我院进行了保留全部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17例为B组,通过术后血管活性药药使用时间,术后7d、术后3个月患者LVEF、LVEDD等左心功能恢复指标进行对比进行分析。结果 B组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全部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更利于患者术后左心功能的恢复和左心功能的长期改善。(本文来源于《江西医药》期刊2019年01期)

张万青,梁克,戚春梅,曹勇,陈波[4](2018)在《保留瓣下结构对二尖瓣狭窄为主型患者瓣膜置换术后早期心功能变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保留瓣下结构对二尖瓣狭窄为主型患者瓣膜置换术后早期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121例二尖瓣狭窄为主型患者作瓣膜置换术,其中保留全瓣瓣下结构5例(保留全瓣组),保留后瓣瓣下结构58例(保留后瓣组),二尖瓣及瓣下腱索全切58例(全切组)。术后1~6个月行心脏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结果各组未见左心室流入道及流出道梗阻、瓣膜功能障碍,左房舒张期前后径、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全瓣组左室舒张期横径、左室短轴缩短率大于保留后瓣组及全切组(P<0.05)。结论保留瓣下结构对术后早期左室射血分数无明显影响,但全瓣保留者左室短轴缩短率明显提高。(本文来源于《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张万青,戚春梅,梁克,曹勇,陈波[5](2018)在《多中心二尖瓣关闭不全保留瓣下结构瓣膜置换术后中期心功能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保留二尖瓣瓣下结构瓣膜置换术对患者中期心功能的恢复影响,为临床广泛开展该术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在高州市人民医院及2009年1月至2015年8月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因二尖瓣关闭不全为主要病变合并或不合并主动脉瓣疾病行保留二尖瓣瓣下结构二尖瓣膜置换术、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患者83例,收集患者出院后6个月以上回手术医院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复查的患者资料。平均随访时间(22.94±16.20)个月。其中保留全瓣瓣下结构9例(组1),保留后瓣瓣下结构42例(组2),二尖瓣及瓣下腱索全切32例(组3)。各组均应用双叶机械瓣。测定患者左房舒张期末前后径、左室舒张期末横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同时测定左室流入道及流出道、各瓣膜功能、瓣周情况。结果组1、组3、组2患者左房舒张期末前后径分别为(38.11±7.27) mm、(39.39±7.13) mm、(42.47±8.82) mm,左室舒张末横径分别为(44.00±6.18) mm,(44.54±7.01) mm,(45.93±6.69) mm,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59.00±3.87) mm、(58.70±8.16) mm、(57.86±9.72) mm,左室短轴缩短率分别为(31.00±4.12)%、(30.58±6.70)%、(28.25±10.43)%,以上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无左室流入道及流出道梗阻,无瓣周漏,人工机械瓣膜启闭良好。结论对二尖瓣关闭不全为主病变或同时合并主动脉瓣病变行二尖瓣置换或双瓣膜置换术患者进行中期随访,虽然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但数据表明保留全瓣及瓣下结构较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及全切对中期心功能恢复帮助更明显。术中应用双叶机械瓣,术中精心操作,术后不会导致左室流入道及流出道梗阻、瓣膜功能障碍。(本文来源于《海南医学》期刊2018年22期)

张剑彬,刘治元,欧斌,黄思纳,徐崇斐[6](2018)在《二尖瓣置换术中保留瓣叶及瓣下结构的临床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二尖瓣置换术中保留瓣叶及瓣下结构的临床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7年10月接受二尖瓣置换术治疗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术中尽可能保留瓣叶及瓣下结构,对照组不保留瓣叶及瓣下结构。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心功能变化及术后并发症情况予以观察。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死亡病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指标两组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均有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明显降低,每分钟排血量(CO)明显提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6.67%,对照组为2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二尖瓣置换术中保留瓣叶及瓣下结构,安全有效,明显改善患者术后心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工程》期刊2018年10期)

梁克,张万青,曹勇,谢锐,陈波[7](2018)在《保留二尖瓣瓣下结构对双瓣置换术后中期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及评价不同二尖瓣置换术式对双瓣置换术后患者中远期左室收缩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后患者,术后出院6个月以上回院复查超声心动图的19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二尖瓣瓣下结构保留程度的不同分为3组:A组20例患者为保留全部瓣下结构;B组95例保留后瓣叶瓣下结构;C组84例全部切除二尖瓣前后瓣叶下结构。平均随访时间(21.61±14.72)月。对比分析3组患者术后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结果术后中期A组的左心室短轴缩短率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3组患者在左房前后径、左室前后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瓣置换术中,完全保留二尖瓣瓣下结构比仅保留后瓣或不保留瓣下结构更有利于中期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恢复。(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赵博,梁飞,王燕,崔挪[8](2018)在《保留后瓣及其瓣下结构二尖瓣置换术对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在二尖瓣置换术中保留后瓣及其瓣下结构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行二尖瓣置换术,对照组术中不保留后瓣及其瓣下结构,观察组术中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心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ICU滞留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各项心功能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1个月后,观察组LVEF、LVFS较对照组高,LVEDD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00%)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尖瓣置换术术中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效果显着,可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文来源于《甘肃医药》期刊2018年05期)

周爱明[9](2018)在《二尖瓣置换术保留瓣下结构的术后心功能及并发症的系统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系统评价二尖瓣置换术完全保留瓣下结构与保留后瓣下结构、保留与未保留瓣下结构;风湿性二尖瓣置换术完全保留与保留后瓣下结构、保留与未保留瓣下结构的术后心功能及并发症,从而为临床外科决策提供有力证据。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CNKI、万方、CBM、维普数据库文献,查找不同保留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的随机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的文献,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推荐的质量评价方法,对随机对照实验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根据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独立评价纳入队列研究及病例对照研究的文献质量,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术后心功能、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的结局指标评价。结果主要指标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1:完全保留瓣下结构与保留后瓣下结构的术后心功能及并发症的评价:纳入31个研究,17个病例对照研究,11个队列研究,3个随机对照研究,共3468例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术后6月[SMD=-0.65,95%CI(-1.09,-0.22),P=0.003],术后12月[SMD=-0.88,95%CI(-1.42,-0.35),P=0.001];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术后6月,[SMD=-0.66,95%CI(-1.16,-0.15),P=0.01],术后12月[SMD=-1.22,95%CI(-1.84,-0.6),P=0.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术后6月[SMD=0.83,95%CI(0.29,1.37),P=0.002],术后12月[SMD=0.64,95%CI(0.26,1.02),P=0.001];左心室短轴缩短率:术后3月[MD=1.82,95%CI(0.92,2.73),P〈0.0001];术后早期死亡率[OR=0.59,95%CI(0.39,0.91),P=0.02],左心室破裂[OR=0.16,95%CI(0.03,0.93),P=0.04],以上结局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保留与未保留瓣下结构的术后心功能及并发症的评价:纳入36个研究,6个随机对照研究,18个病例对照研究,12个队列研究,共5838例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术后6月[MD=-7.82,95%CI(-13.23,-2.41),P=0.005];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术后3月[SMD=-0.5,95%CI(-0.94,-0.07),P=0.02],术后6月[MD=-6.37,95%CI(-8.03,-4.72),P〈0.0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术后3月[SMD=0.87,95%CI(0.5,1.24),P〈0.00001],术后6月[MD=5.76,95%CI(3.03,8.48),P〈0.0001];左心室短轴缩短率:术后3月[MD=4.23,95%CI(2.56,5.89),P〈0.00001],术后6月[MD=9.88,95%CI(0.15,19.61),P=0.05];术后早期死亡率[OR=0.34,95%CI(0.21,0.54),P〈0.00001],左心室破裂[OR=0.18,95%CI(0.05,0.61),P=0.006],以上结局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风湿性二尖瓣置换术完全保留瓣下结构与保留后瓣下结构的术后心功能及并发症的评价:纳入9篇文献,6个病例对照研究,3个队列研究,共959例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术后6月[SMD=-1.74,95%CI(-3.26,-0.21),P=0.03];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术后6月[SMD=-2.55,95%CI(-4.26,-0.84),P=0.003];左心室射血分数:术后6月[SMD=1.58,95%CI(0.18,2.98),P=0.03],以上结局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4:风湿性二尖瓣置换术保留与未保留瓣下结构的术后心功能及并发症的评价:纳入7个研究,3个随机对照研究,3个病例对照研究,1个队列研究,共622例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术后3月[SMD=-0.5,95%CI(-0.88,-0.12),P=0.01],术后6月[MD=-15.2,95%CI(-26.95,-3.45),P=0.01];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术后6月[MD=-6.83,95%CI(-8.38,-5.28),P〈0.0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术后3月[MD=7.38,95%CI(5.81,8.94),P〈0.00001],术后6月[MD=12.14,95%CI(8.92,15.36),P〈0.00001];左心室短轴缩短率:术后3月[MD=4.3,95%CI(2.44,6.15),P〈0.00001],术后6月[MD=8.25,95%CI(2.18,14.32),P=0.008],以上结局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完全保留瓣下结构与保留后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近期术后心功能方面均无显着差异,但长期随访可见完全保留瓣下结构优于保留后瓣下结构,保留与未保留瓣下结构近期术后左心功能表明保留瓣下结构组优于未保留瓣下结构,在并发症方面完全保留瓣下结构优于保留后瓣下结构、保留瓣下结构优于未保留瓣下结构。2.对于风湿性二尖瓣置换术在近期术后心功能及并发症方面完全保留瓣下结构优于保留后瓣下结构,保留瓣下结构优于未保留瓣下结构。(本文来源于《遵义医学院》期刊2018-05-01)

马星星,张义和,刘虎,任建立[10](2017)在《二尖瓣置换术中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患者NT-proBNP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二尖瓣置换术中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患者N末端脑尿钠肽原(NTproBN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在该院进行二尖瓣置换术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对患者心功能进行评级,手术前、后分别测定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分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分级与血浆NT-proBNP水平的关系,观察手术前后不同预后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不同心功能分级的患者术前血浆NT-proBNP及LVEF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直线相关分析后得出,心功能分级与血浆NT-proBNP水平呈正比(r=0.876,P<0.05),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573,P<0.05)。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术后第1天达到峰值,术后第3天、第5天、第7天逐步降低;术后第3天、第5天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术前,发生并发症及死亡患者术前血浆NT-proBNP水平及术后血浆NT-proBNP水平峰值均明显高于无并发症发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患者进行二尖瓣置换术中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后,血浆NT-proBNP水平前期升高,然后逐渐降低,动态监测该种手术后患者NT-proBNP水平对评估患者心功能和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与临床》期刊2017年23期)

保留瓣下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了解保留二尖瓣瓣下结构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中期生存状况。方法收集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因二尖瓣病变或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双病变在高州市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后并随访的患者731例,其中保留二尖瓣全瓣及瓣下结构组(组1)39例、保留二尖瓣后瓣及瓣下结构组(组2)346例、全切除二尖瓣及瓣下结构组(组3)346例。所有病例均应用双叶机械瓣。统计并比较各组中期超声测定心功能指标、电话随访生存率、心功能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失访率。结果左室短轴缩短率(%):组1为(36.51±10.54)、组2为(27.69±7.57)、组3为(29.59±5.17),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级心功能(NYHA)占比:组1为93.94%、组2为94.65%、组3为91.11%,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率:组1为91.67%、组2为98.45%、组3为97.67%,组1与组2、3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病例中无出血并发症发生。结论在中期随访中,超声测定心功能指标左室短轴缩短率保留全瓣及瓣下结构优于其他组;临床心功能NYHA分级情况各组相仿;尽管保留瓣下结构组尤其保留全瓣组的中期生存率较低,但应考虑到其重症患者较多、术前心功能较差的因素。保留二尖瓣瓣下结构的瓣膜置换术,对中期患者生存是有益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保留瓣下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魏一鸣.保留后瓣及其瓣下结构二尖瓣置换术对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

[2].张万青,戚春梅,梁克,曹勇,陈波.保留二尖瓣瓣下结构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中期生存状况的分析[J].广东医科大学学报.2018

[3].彭俊佳,王吉祥,蔡美琴.保留全部瓣下结构在二尖瓣置换术中应用的临床分析[J].江西医药.2019

[4].张万青,梁克,戚春梅,曹勇,陈波.保留瓣下结构对二尖瓣狭窄为主型患者瓣膜置换术后早期心功能变化的影响[J].广东医科大学学报.2018

[5].张万青,戚春梅,梁克,曹勇,陈波.多中心二尖瓣关闭不全保留瓣下结构瓣膜置换术后中期心功能变化研究[J].海南医学.2018

[6].张剑彬,刘治元,欧斌,黄思纳,徐崇斐.二尖瓣置换术中保留瓣叶及瓣下结构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8

[7].梁克,张万青,曹勇,谢锐,陈波.保留二尖瓣瓣下结构对双瓣置换术后中期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

[8].赵博,梁飞,王燕,崔挪.保留后瓣及其瓣下结构二尖瓣置换术对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甘肃医药.2018

[9].周爱明.二尖瓣置换术保留瓣下结构的术后心功能及并发症的系统评价[D].遵义医学院.2018

[10].马星星,张义和,刘虎,任建立.二尖瓣置换术中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患者NT-proBNP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

论文知识图

~3保留全部瓣下结构组一病例不同时期左...术后6月左心室射血分数meta分析术后3月左心室短轴缩短率meta分析术后6月左心室射血分数meta分析术后6月左心室射血分数meta分析术前备皮

标签:;  ;  ;  ;  ;  ;  ;  

保留瓣下结构论文_魏一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