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近缘野生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甘薯,猕猴桃,基因组,根肿病,基因,鉴定,表型。
近缘野生种论文文献综述
霍恺森,曹清河,王珧,陈艳丽,朱国鹏[1](2019)在《甘薯近缘野生种Ipomoea Littoralis全基因组Survey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Ipomoea littoralis是甘薯的近缘野生种之一,对其全基因组的研究可为甘薯种质资源的创新提供参考,同时为全基因组精细图谱的绘制打下基础。本研究通过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Illumina Hiseq 2500),测序深度约为60×,经过滤后得到22.45 G数据,结合生物信息学手段估算基因组大小、杂合率、重复序列和GC含量等基因组特征。预估基因组大小经修正后为676.27 Mb。K-mer分析结果得出I. littoralis基因组中重复序列所占比率为60.98%,杂合率为0.81%;初步组装结果,contigs N50为0.684 kb,总读长为0.538 Gb,scaffolds N50为12.09 kb,总读长为0.602 Gb;GC平均深度及含量分布出现分层现象。本研究首次报道I. littoralis的基因组特征信息,为进一步全基因组深度测序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热带作物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刘佳,宋艳捷,孙健英,徐涛,朱明库[2](2019)在《甘薯及2个近缘野生种ndhA,ndhB,ycf3,atpA和rps8基因RNA编辑位点的鉴定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陆生高等植物叶绿体中,RNA编辑普遍存在.为探究甘薯属植物叶绿体RNA编辑的起源与进化及基因的转录调控,以甘薯属六倍体栽培种徐薯18以及近缘野生种叁浅裂野牵牛(I.trifida)和五爪金龙(I.cairica)为材料,采用生物信息学等方法,对5个蛋白编码基因RNA编辑位点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共预测到分布于3个物种中5个蛋白编码基因的94个编辑位点,均为C到U的碱基替换.通过验证,共27个真实存在的RNA编辑,编辑包括碱基的缺失、插入与替换,氨基酸转变类型增加.通过比较知,甘薯与2个野生种之间RNA编辑位点的保守性较低.另外,仅徐薯18中ndhB基因编辑后编码的蛋白质跨膜结构域增加,但大部分RNA编辑对蛋白质二级结构影响不大.(本文来源于《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霍恺森,成小威,曹清河,唐君,朱国鹏[3](2019)在《甘薯近缘野生种马鞍藤对盐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马鞍藤[Ipomoea pes-caprae(L.) R. Brown]是甘薯[Dioscorea esculenta(Lour.) Burkill]的近缘野生种之一,自然分布于海南、广州等沿海滩涂地区,目前关于其耐盐方面的研究较少。分析甘薯近缘野生种马鞍藤根部和叶片在不同盐浓度胁迫下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将为其耐盐基因挖掘和甘薯种质创新提供依据和参考。采用沙培法,通过300、600、900 mmol/L NaCl溶液灌溉模拟盐胁迫,分别测定叶片和根部在胁迫后0、1、3、5、7 d的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糖、总蛋白含量及净光合速率。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根部和叶片中的脯氨酸含量逐渐增加;丙二醛、可溶性糖含量以及净光合速率在不同浓度盐处理下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前3 d内达到峰值;而总蛋白含量在根部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叶片中则呈持续上升的趋势。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脯氨酸、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所达到的峰值也随之增加。研究进一步证实马鞍藤具有较强的耐盐性,其根部和叶片可分别通过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抵御盐胁迫;研究还发现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糖、总蛋白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可作为马鞍藤耐盐胁迫的生理指标,其中丙二醛、可溶性糖含量在处理后3 d达到峰值,为下一步转录组测序取样时间提供了参考,也为挖掘甘薯近缘种耐盐基因打下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廖光联,陈璐,钟敏,黄春辉,陶俊杰[4](2018)在《88个猕猴桃品种(系)及近缘野生种的倍性变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明确猕猴桃主要品种(系)及近缘野生种的倍性水平差异,为猕猴桃倍性育种奠定理论基础,实现猕猴桃高产优质。以项目组前期收集的88个不同品种(系)及近缘野生种猕猴桃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倍性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猕猴桃主要品种(系)及近缘野生种的倍性水平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其中供试的52份中华猕猴桃中2X占40.38%,3X占1.92%,4X占55.77%,6X占1.92%;供试的10份美味猕猴桃中4X占20.00%,6X占80.00%,未发现2X、4X;供试的25份毛花猕猴桃均为2X;供试的1份软枣猕猴桃为6X。其中,中华猕猴桃的倍性变异系数最大,达32.71%;其次是美味猕猴桃为15.06%,毛花猕猴桃变异系数为0%。(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石晓雯,贺立恒,焦晋华,刘霞宇,王婷[5](2018)在《甘薯二倍体近缘野生种叁裂叶薯MYB转录因子全基因组分析及逆境胁迫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MYB是真核生物中一类重要的转录因子,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初生次生代谢和生物或非生物胁迫响应。为全面解析甘薯基因组MYB转录因子信息,本研究基于甘薯二倍体近缘野生种叁裂叶薯的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利用多种生物学软件和在线工具对叁裂叶薯MYB转录因子的结构域、基因结构、保守基序、染色体定位和系统进化等进行鉴定和分析。利用qRT-PCR检测其中10个R2R3-MYB基因在干旱和盐胁迫下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叁裂叶薯的全基因组中共鉴定出不均匀分布于15条染色体的160个Itb MYB基因,其中第7号染色体上分布最多(21个基因),第8号染色体上分布最少(6个基因)。根据MYB结构域所含MYB重复个数,160个Itb MYB家族转录因子被分为4类,其中1R类包含36个基因、R2R3类120个基因、3R类4个基因、4R类1个基因。系统进化分析显示,160个Itb MYB聚为18个亚家族,且同一亚家族的Itb MYB转录因子的motif类型和数目相似,但所含外显子和内含子的数目不同。根据拟南芥R2R3-MYB转录因子的分类标准,进一步将叁裂叶薯R2R3-MYB类分为30个亚类。qRT-PCR检测结果表明,R2R3-MYB响应干旱和盐胁迫,且不同胁迫时间下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存在差异。本试验为进一步研究甘薯MYB转录因子的功能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核农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王雁楠,杨育峰,贾礼聪,杨国红,徐心志[6](2018)在《甘薯近缘野生种Ipomoea triloba L.干旱响应基因ItHAP2的克隆及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避旱性是植物重要的干旱响应机制,其重要表现就是早花。甘薯近缘野生种I.triloba(叁裂叶薯)中包含大量的优良抗旱基因,本研究室前期对甘薯栽培种高系14号、I.triloba以及二者的体细胞杂种KT1叁者进行了PEG干旱胁迫转录组测序,并通过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方法从测序数据中分析得到了两个和抗旱性关联度较高的干旱响应基因模块。本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模块中的基因进行了干旱胁迫表达验证,筛选并克隆到一个与雌雄配子体融合相关的基因ItHAP2,该基因表达受到PEG胁迫的强烈诱导且在I.triloba的花中具有较高表达量。ItHAP2基因的开放阅读框为2 058 bp,基因组序列为5 688 bp,具有17个外显子和16个内含子。ItHAP2蛋白具有HAP2-GCS1特征结构域以及一个跨膜结构域,亚细胞定位于细胞膜,综合分析表明ItHAP2基因同I.triloba的避旱性早花有关。本研究进一步阐明了I.triloba具有良好抗旱性的分子基础以及I.triloba相较于甘薯栽培种在自然条件下更易开花结实的特性。(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8年09期)
张志肖,王宝强,范保杰,刘长友,曹志敏[7](2016)在《豇豆属近缘野生种Vigna minima资源收集与表型性状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Vigna minima是豇豆属中的野生种,国内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对搜集到的V.minima野生资源的地理分布、原生境主要性状、遗传多样性及其与野生小豆、栽培小豆性状间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搜集到的45份V.minima野生资源来源于辽宁、天津、河北、山东和北京等省、直辖市,资源在粒色、子粒大小、植株形态等方面变异丰富。(2)与栽培小豆相比,V.minima株型大,上胚轴短,叶片小,荚果细短,炸荚性强,荚色深,子粒小,粒色多样。植株和子粒性状与野生小豆相近,但种脐突出明显,且种脐长。(3)V.minima与栽培小豆间亲缘关系较远,而与野生小豆间亲缘关系较近。(4)不同地域间V.minima遗传多样性丰富,同一地域内不同材料间也存在遗传差异。(本文来源于《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张小丽,李占省,方智远,李宝聚,柴阿丽[8](2014)在《青花菜与甘蓝近缘野生种‘B2013’杂交后代对根肿病抗性的遗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高感根肿病的青花菜自交系‘93219’和高抗根肿病的甘蓝近缘野生种(Brassica macrocarpa Guss.)自交系‘B2013’为亲本配制的6个联合世代(P1、P2、F1、BC1、BC2和F2)群体为试材,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根肿病抗性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青花菜×甘蓝近缘野生种‘B2013’后代对根肿病抗性的最适遗传模型为B-1模型,即由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控制。BC1、BC2和F2世代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1.22%、78.36%和80.00%,遗传变异平均值占表型变异的79.86%,环境变异平均值占表型变异的20.14%,表明抗病性以主基因遗传为主,同时受环境影响较大,应在早期世代进行选择,BC1、F2世代主基因选择效率较高。(本文来源于《园艺学报》期刊2014年11期)
俞立璇[9](2014)在《重复序列Itf_1,Itf_2在甘薯核型分析中的应用与甘薯及其近缘野生种ITS序列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选取与栽培种亲缘关系最近的,被公认为最有可能是甘薯祖先种的I.trifida(2x),采用二代测序、克隆、FISH等技术,对其重复序列进行了检出,并很好的运用于二倍体I.trifida的核型标准化,鉴定了I.trifida(6x)与I.batatas′Xushu18′的核型。另选用10份甘薯近缘野生种材料,通过对r DNA ITS序列的分析,鉴定了其与栽培种甘薯(Ipomoea batatas′Xushu18′)之间的亲缘关系。以上分析结果如下:1.通过杂交组合分析,筛选出了2个具有代表性的重复序列,并将其命名为Itf_1及Itf_2。两个序列在I.trifida(2x)上分别显示8对和4对信号,二者间有4个信号位于相同染色体上,Itf_1有1对信号与45S部分重迭,Itf_2与5S的1对信号部分重迭。2.Itf_1、45S、5S在I.trifida(2x),I.trifida(6x)与I.batatas′Xushu18′中的信号数目随着倍性增加而增加,六倍体信号数目为二倍体的3倍;Itf_2在二倍体上显示的信号为4对,在两个六倍体中却为12个,而不是叁倍化的24个。3.Itf_1、Itf_1、45S与5S序列的定位很好的进行了I.trifida(2x)核型标准化及I.trifida(6x)与I.batatas′Xushu18′的核型分析,均绘制了模式图。核型比较结果显示了叁者之间较近的亲缘关系。4.甘薯及其近缘野生种nr DNA ITS序列长度在570-600bp之间,ITS1序列为185-209bp,其(G+C)含量为53.11%-61.83%;ITS2序列为214-226bp,其(G+C)含量为61.21%-72.89%;5.8S序列均为165bp,其(G+C)含量为54.55%-55.76%;信息位点均集中在ITS1和ITS2上;5.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栽培种甘薯(I.batatas′Xushu18′)和野生种I.triloba、I.cordatotriloba、I.lacunosa、I.trifida的亲缘关系较近,与I.wrightii、I.pes-tigridis、I.grandifolia、I.nil、I.hederacea Jacq.、I.purpurea的亲缘关系较远;杂交后代与栽培种甘薯(I.batatas′Xushu18′)亲缘关系较近,与野生种父本I.hederacea Jacq.的亲缘关系较远;(本文来源于《江苏师范大学》期刊2014-05-01)
俞立璇,刘美艳,曹清河,余益成,谢逸萍[10](2014)在《栽培种甘薯及其近缘野生种nrDNA ITS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nrDNA ITS)序列比较分析了甘薯及其近缘野生种的遗传多样性及系统进化关系,首次报道了栽培种甘薯‘徐薯18’(Ipomoea batatas‘Xushu18’)及其近缘野生种I.triloba(DOM),I.cordatotriloba(MEX),I.nil(PER),I.nil(JPN),I.hederacea Jacq.(USA),I.hederacea Jacq.(HK)和种间杂交种67-1(I.batatas‘Xushu18’×I.hederacea Jacq.)及回交种(67-1×I.batatas‘Xushu18’)的nrDNA ITS序列。序列分析表明,栽培种甘薯及其近缘野生种nrDNA ITS序列长度为570~600bp。其中,ITS1序列为185~209 bp,GC含量为53.11%~61.83%;ITS2序列为214~226 bp,GC含量为61.21%~72.89%;5.8S序列均为165 bp,GC含量为54.55%~55.76%。此外,栽培种甘薯及其近缘野生种ITS序列信息位点均集中在ITS1和ITS2区;与其他甘薯属植物相比,I.wrightii ITS2的末端缺失了6~8个碱基。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栽培种甘薯‘徐薯18’(I.batatas‘Xushu18’)和野生种I.triloba、I.cordatotriloba、I.lacunosa、I.trifida的亲缘关系较近,与I.wrightii、I.pes-tigridis、I.grandifolia、I.nil、I.hederacea Jacq.、I.purpurea的亲缘关系较远;杂交后代与栽培种甘薯‘徐薯18’(I.batatas‘Xushu18’)亲缘关系较近,与野生种父本I.hederacea Jacq.的亲缘关系较远。(本文来源于《植物科学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近缘野生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陆生高等植物叶绿体中,RNA编辑普遍存在.为探究甘薯属植物叶绿体RNA编辑的起源与进化及基因的转录调控,以甘薯属六倍体栽培种徐薯18以及近缘野生种叁浅裂野牵牛(I.trifida)和五爪金龙(I.cairica)为材料,采用生物信息学等方法,对5个蛋白编码基因RNA编辑位点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共预测到分布于3个物种中5个蛋白编码基因的94个编辑位点,均为C到U的碱基替换.通过验证,共27个真实存在的RNA编辑,编辑包括碱基的缺失、插入与替换,氨基酸转变类型增加.通过比较知,甘薯与2个野生种之间RNA编辑位点的保守性较低.另外,仅徐薯18中ndhB基因编辑后编码的蛋白质跨膜结构域增加,但大部分RNA编辑对蛋白质二级结构影响不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近缘野生种论文参考文献
[1].霍恺森,曹清河,王珧,陈艳丽,朱国鹏.甘薯近缘野生种IpomoeaLittoralis全基因组Survey分析[J].热带作物学报.2019
[2].刘佳,宋艳捷,孙健英,徐涛,朱明库.甘薯及2个近缘野生种ndhA,ndhB,ycf3,atpA和rps8基因RNA编辑位点的鉴定与分析[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霍恺森,成小威,曹清河,唐君,朱国鹏.甘薯近缘野生种马鞍藤对盐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特征[J].江苏农业科学.2019
[4].廖光联,陈璐,钟敏,黄春辉,陶俊杰.88个猕猴桃品种(系)及近缘野生种的倍性变异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8
[5].石晓雯,贺立恒,焦晋华,刘霞宇,王婷.甘薯二倍体近缘野生种叁裂叶薯MYB转录因子全基因组分析及逆境胁迫响应[J].核农学报.2018
[6].王雁楠,杨育峰,贾礼聪,杨国红,徐心志.甘薯近缘野生种IpomoeatrilobaL.干旱响应基因ItHAP2的克隆及表达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8
[7].张志肖,王宝强,范保杰,刘长友,曹志敏.豇豆属近缘野生种Vignaminima资源收集与表型性状初步研究[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6
[8].张小丽,李占省,方智远,李宝聚,柴阿丽.青花菜与甘蓝近缘野生种‘B2013’杂交后代对根肿病抗性的遗传分析[J].园艺学报.2014
[9].俞立璇.重复序列Itf_1,Itf_2在甘薯核型分析中的应用与甘薯及其近缘野生种ITS序列鉴定[D].江苏师范大学.2014
[10].俞立璇,刘美艳,曹清河,余益成,谢逸萍.栽培种甘薯及其近缘野生种nrDNAITS序列分析[J].植物科学学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