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耦合变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塑性,基坑,双向,圆台,正交,黏土,强韧。
耦合变形论文文献综述
郑圆圆,张凯宇,周成双,张林[1](2019)在《晶界结构与氢的耦合作用对金属镍塑性变形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多晶金属中晶界(GB)界面的性质和分布在许多金属材料性能中起着重要作用。对金属多晶试样的实验研究表明,晶界结构对界面迁移率、腐蚀性能、裂纹成核抗力和材料韧性都有很大影响。大量的氢脆(HE)现象是由于H引起的界面凝聚力的丧失(如晶粒、第二相、夹杂物等)导致的。此外,某些低能晶界(LEGB),如:重合点阵(CSL)的出现与材料力学性能的改变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然而,仅通过实验条件来了解材料微观变形机理仍然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为了克服实验方法的局限性,本报告采用基于分子动力学(MD)的原子模拟技术研究了与多类型晶界有关的面心立方镍氢脆(HE)现象的机理。在原子水平上分析了GB与H的耦合作用对镍拉伸响应的影响,探讨了GB在H致变形行为中的作用以及GB结构、变形演化与HE性质之间的关联机制。本工作建立了一种新的圆柱模型,消除了计算晶界能(GBE)时自由表面的影响,并对一系列包含不同类型<110>对称倾斜晶界的Ni双晶模型进行了晶界结构分析和虚拟拉伸计算。研究表明:1)与Ni单晶相比,H提高了含LGHB双晶的屈服强度,而降低了含高能晶界(HEGB)双晶的屈服强度。2) H抑制位错成核,位错优先与LEGB在双晶的晶内成核;不同的是在包含HEGB的双晶中H促进位错成核,位错由HEGB释放出来。3) LEGB结构倾向于强局域原子弛豫。原子弛豫使局域原子密度更加均匀,抑制了边界空洞的形成。因此,没有足够的自由体积使原子在LEGB处移动和重新排列,因此位错优先在晶粒内部成核。与之不同的是,GBE越高,H在GB处的偏聚越明显,过量H聚集导致HEGB具有更加开放的结构,其特点即为过量的自由体积促进原子的重新排序。以上研究表明H和GB结构在位错成核中都扮演重要的角色。通过晶界工程,提高特殊晶界的比例,可以显着增强了金属材料对HE的抵抗能力。该技术在强度、延性、应力腐蚀开裂、高温蠕变、高循环疲劳性能等方面均有提高。(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10-24)
孙琪皓,马凤山,赵海军,郭捷,冯雪磊[2](2019)在《基于渗流-损伤-应力耦合作用下考虑力学参数弱化的巷道围岩变形破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地下工程岩体渗流-损伤-应力耦合问题的研究对于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总结分析了巷道变形破坏类型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基于弹塑性力学、渗流力学以及损伤理论建立了岩体渗流-损伤-应力耦合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多物理场耦合过程中,工程岩体的非均质性,岩体力学参数发生的动态弱化过程,围岩塑性屈服的峰后特性以及渗透系数在损伤过程中的突变性。基于多物理场耦合软件,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得到,使用该模型能更好地反映巷道围岩的屈服破坏程度和渐进破坏过程。应用该模型分析不同深度下的巷道围岩渐进性破坏过程可以得出:水平地应力为主导的地层中的巷道,屈服破坏主要发生在顶拱和底板,竖直地应力为主导的地层中的巷道,屈服破坏主要发生在两侧边墙,水平地应力和竖直地应力相近的地层中,巷道四周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破坏,这与工程实际有很好的符合。(本文来源于《工程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黄明辉,陈乐意[3](2019)在《考虑流-固耦合作用的深基坑变形性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基坑支护作用机理与变形性状,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渗流影响下基坑开挖支护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并将监测结果与数值模拟数据相互对照,研究地下水对支护构件变形与土层位移的影响。研究表明:①工程降水状态下,地下水浸润线以下土层中,土体呈现为饱和状态,土体从非饱和朝向饱和状态过度下,基质吸力逐渐丧失,孔隙水压力也由负值逐渐转变为正值;②坑内降水形式下,降水井周边土体中孔隙水压力降幅较大,基坑两侧孔隙水压力在连续墙附近发生明显突变;③考虑地下水渗流及工程降水前后,连续墙体变形增幅达到21.818%,坑底土体的隆起量降低幅度达32.571%,工程降水对基坑开挖面土体表现出明显的压密作用。(本文来源于《人民珠江》期刊2019年10期)
梁志鸿,李建,阚前华,康国政[4](2019)在《形状记忆聚氨酯热力耦合变形行为实验和有限元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室温下对形状记忆聚氨酯进行不同应变率下的单调拉伸实验,结合红外测温仪对试样表面温度进行同步监测,研究拉伸过程中的热力耦合效应。结果表明:当应力达到屈服峰后,分子链解缠导致了屈服软化,同时分子链之间的摩擦诱发了局部化温升;随着载荷继续增加,分子链在拉伸方向优先取向导致应变硬化发生,响应的应力和温度不断升高。同时发现,屈服峰和局部化温升均随着应变率的增加而显着增加,然而材料耗散生热诱导的应变软化和应变硬化之间存在竞争机制,使得局部化塑性流动过程对应变率的敏感性降低。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板状试样拉伸的有限元模型,对形状记忆聚氨酯的拉伸变形进行热力耦合分析。通过比较不同时刻的塑性应变场和温度场云图发现,局部化的塑性流动和温升均从初始缺陷处萌生,并逐渐向中间移动直至扩展到整个试样。进而提取不同加载速率下的平均温升曲线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二者吻合度较高。(本文来源于《材料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赵明华,郑玥,刘猛,肖尧[5](2019)在《考虑纵横耦合变形的土工格室加筋体变形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土工格室加筋体的受力变形特点,将其视为小挠度弹性圆薄板,考虑土工格室与桩土加固区的变形协调、土工格室垫层耦合的水平与竖直变形以及上下界面的摩阻效应,建立此轴对称条件下薄板的挠曲变形控制微分方程,利用Bessel复变函数构造竖向及水平位移解析表达式,从而得出双向增强复合地基网下桩土应力比、沉降及桩土差异沉降的计算公式.采用某工程试验结果对该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证明本文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参数分析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加筋体的复合弹性模量、桩土刚度比、上下界面摩阻系数比等因素可以起到调节双向增强复合地基网下桩土应力比和降低格室体沉降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9期)
边宇虹,张晨,游群[6](2019)在《基于热-磁-固耦合的圆台薄壳应力与变形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导电圆台薄壳热磁弹性问题,建立在电磁场、温度场和机械场作用下的基本方程。经过变量代换,得出具有8个基本未知量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对于导电圆台薄壳,分析其温度场,导出温度场积分特征值。利用New Mark稳定有限等差式和准线性化方法,给出了可以应用离散正交化法求解的标准型方程组,得到该问题的数值解。通过实例计算,得到了圆台薄壳应力、温度及变形随外加电磁参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改变电、磁、力场的参数能够实现对圆台应力、应变、温度的控制。研究结果可为此类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期刊2019年09期)
喻涛涛,张立茹,王雪丽[7](2019)在《基于流固耦合的风力机叶片变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利用ANSYS Workbench中的Fluid Flow(CFX)与Transient Structural平台对实木和环氧树脂材料叶片进行双向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分析了流固耦合作用下风力机叶片的变形情况和叶片变形对风力机尾迹流场和输出功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额定风速下,叶尖位置变形最大,实木材料叶片的最大变形量为18.72mm,远大于环氧树脂材料叶片的最大变形量(4.88 mm),随着风速的增大实木材料叶片变形更明显;实木材料叶片风力机的尾迹叶尖涡涡量较大,尾迹速度扰动更加强烈,速度亏损也较多,风轮输出功率较大。(本文来源于《可再生能源》期刊2019年09期)
赵守勇[8](2019)在《叁场耦合作用下黏土岩损伤变形特性及本构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深部地下围岩常常处于温度场、渗流场、应力场等多场耦合作用,研究黏土岩在温度-渗流-应力场耦合作用下的变形损伤演化过程尤为重要。从试验和理论模型2个方面对黏土岩开展了温度-渗流-应力叁场耦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高温会造成黏土岩内部结构发生质的劣化,黏土岩的温度越高,其峰值强度越小,而应变变形量越大;渗透系数随变形总体呈先减后增的趋势,并在峰后阶段略有降低,分别与体变压缩硬化、剪胀损伤、软化剪胀3阶段相对应,体积变形的转折拐点即为渗透率加速增大的临界点;黏土岩的渗透率随温度升高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温度<50℃时,渗透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当温度>50℃后,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越高,黏土岩的"实损伤"发展越快。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温度-渗流-应力叁场耦合作用下的损伤本构模型,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黏土岩叁场耦合作用下的损伤变形演化过程。(本文来源于《长江科学院院报》期刊2019年09期)
杨桢,苏小平,李鑫[9](2019)在《复合煤岩变形破裂应力-电荷-温度耦合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复合煤岩力学性质与电荷、温度信号内在联系,从大同忻州窑矿具有典型煤岩动力灾害特征煤层,提取顶板岩、煤样、底板岩按照1∶1∶1比例制备复合煤岩试样,采用0.1,0.3,1.0 mm/min叁种不同加载速率对煤岩试样进行单轴加载破裂实验,研究复合煤岩试样单轴加载变形破裂过程中电磁、电荷、温度信号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电磁辐射脉冲、电荷感应、温度在复合煤岩试样失稳破坏前均出现明显的前兆变化特征;加载初期电磁辐射、电荷感应信号较弱,随着加载应力水平的增加,两个信号逐渐增强,在临近峰值应力前信号达到最强,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两者呈二次相关性,系数在0.8以上;相对于电磁辐射信号变化特征,电荷感应信号的持续时间较短,信号特征为阵发性的,当以0.1 mm/min速率加载时,电荷感应信号最强,0.3,1.0 mm/min速率加载时信号变化率随加载速率增大而增大;温度总体呈阶跃式、台阶式上升趋势,在峰值前达到最大值。结合复合煤岩破裂SET(stress-electricity-thermal)耦合模型,推导电磁辐射脉冲数与电荷感应电压之间的数学关系,构建了SCT(stress-charge-thermal)耦合模型。针对12组试样进行试验,数据拟合结果表明:SCT模型参数n,b′的数据拟合精度较SET耦合模型m,b稍高,复相关系数基本均在0.9以上,具有较高契合度。试样产生的电磁辐射、电荷感应及温度变化与自由电荷、内部微破裂、摩擦等因素有关。在煤矿现场电荷感应检测受干扰相对于电磁辐射要小很多,故可考虑采用SCT耦合模型对煤岩动力灾害进行预测预报。(本文来源于《煤炭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王磊,安金岚,刘杨,宋秀[10](2019)在《多场耦合作用下GH4169合金变形行为与强韧化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脉冲电流/温度/应力多场耦合作用下,镍基GH4169合金的变形行为与强韧化机理。结果表明,GH4169合金在脉冲电流/温度/应力作用下,GH4169合金变形抗力降低、塑性变形能力提高,在高温下脉冲电流的引入加剧了原子热振动、金属晶格Pereils力下降,由此降低了合金变形抗力,增强了合金塑性变形协调能力。而当GH4169合金经脉冲电流/温度场耦合时效处理,则可以显着提高合金的高温强度和韧性,脉冲电流/温度耦合作用提高了合金基体空位缺陷密度,促进了其在随后高温变形过程中析出大量数纳米级新γ"相强化相,而脉冲电流/温度场耦合时效处理过程中析出、粗化的γ"相以及其与合金高温变形中新析出数纳米级γ"相的协同作用,使合金实现了强韧化。(本文来源于《金属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耦合变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地下工程岩体渗流-损伤-应力耦合问题的研究对于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总结分析了巷道变形破坏类型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基于弹塑性力学、渗流力学以及损伤理论建立了岩体渗流-损伤-应力耦合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多物理场耦合过程中,工程岩体的非均质性,岩体力学参数发生的动态弱化过程,围岩塑性屈服的峰后特性以及渗透系数在损伤过程中的突变性。基于多物理场耦合软件,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得到,使用该模型能更好地反映巷道围岩的屈服破坏程度和渐进破坏过程。应用该模型分析不同深度下的巷道围岩渐进性破坏过程可以得出:水平地应力为主导的地层中的巷道,屈服破坏主要发生在顶拱和底板,竖直地应力为主导的地层中的巷道,屈服破坏主要发生在两侧边墙,水平地应力和竖直地应力相近的地层中,巷道四周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破坏,这与工程实际有很好的符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耦合变形论文参考文献
[1].郑圆圆,张凯宇,周成双,张林.晶界结构与氢的耦合作用对金属镍塑性变形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C].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2019
[2].孙琪皓,马凤山,赵海军,郭捷,冯雪磊.基于渗流-损伤-应力耦合作用下考虑力学参数弱化的巷道围岩变形破坏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19
[3].黄明辉,陈乐意.考虑流-固耦合作用的深基坑变形性状研究[J].人民珠江.2019
[4].梁志鸿,李建,阚前华,康国政.形状记忆聚氨酯热力耦合变形行为实验和有限元模拟[J].材料工程.2019
[5].赵明华,郑玥,刘猛,肖尧.考虑纵横耦合变形的土工格室加筋体变形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6].边宇虹,张晨,游群.基于热-磁-固耦合的圆台薄壳应力与变形分析[J].机械设计.2019
[7].喻涛涛,张立茹,王雪丽.基于流固耦合的风力机叶片变形研究[J].可再生能源.2019
[8].赵守勇.叁场耦合作用下黏土岩损伤变形特性及本构模型[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9
[9].杨桢,苏小平,李鑫.复合煤岩变形破裂应力-电荷-温度耦合模型研究[J].煤炭学报.2019
[10].王磊,安金岚,刘杨,宋秀.多场耦合作用下GH4169合金变形行为与强韧化机制[J].金属学报.2019